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田园:猎户独宠小娇妻-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叔满口答应了,领着人下山去了。可是晓晓却有点愁的慌。这以后咋办呢?咋解释这么多的辣椒呢?
以前不被外人知道,可以掩饰。可是现在不同了,皇帝都知道了,。得找个合理的借口,让这些辣椒,出现在众多人们的视线里。否则迟早会被人怀疑,被人说嘴。
晓晓,把自己的担忧说出来,两个人商量后,第一时间把院子后面,连着棉花的那片地开垦出来,又第一时间,种植上空间中移植出来的辣椒秧。
可这跟预想的,还差的有些距离。
第八十章开垦荒地(加更)
韩林看着晓晓又打了水泡的手掌,坚决的不让晓晓动手了。看着又犯犟的韩林,心里甜甜的。
“哥,咱们两个是干不过来的,不如咱们下山告诉爹娘,让他们帮咱们,找些身强力壮的人,帮咱们开垦,咱们付工钱如何?”
韩林觉得这个主意好,两个人当即下山去了榆树屯。到了宋家,说明来意,宋家爹娘也赞成,并告诉他们,现在一个成年男劳力的工钱,是每天二十文钱不供饭。
晓晓觉得,掘地是很辛苦的活计,就把打算跟宋家爹娘说了,他们每天出三十文工钱,中午供饭。不能说饭食多么好,但是肯定让工人吃饱。这样行不?
宋家娘,马上接口,怎么不行?三十文钱加一顿午饭,他们得乐得哞哞的。
宋家爹帮算计,从门前他们自己开垦的那块地开始,向东南沿着小溪到大树林子边,最少也有三四亩地,雇佣五六个壮劳力,一天差不多能完工。
就按您说的办,韩林当即拍板。宋家爹就出门去给吆喝帮工,这么好的条件,一嗓子下去。就五六个应声的。其中就有宋五爷家的两个儿子,宋青平和宋青原,还有宋家左右两家街壁子(壁读三声,街壁子就是邻居的意思。)大柱、二柱、大成子父子俩。
宋家爹跟他们商量好了,明天吃完早饭就上山,自备干活的工具。
韩林和晓晓听完准确的信儿,就回山上去了,两个人得商量准备明天的饭食。空间里的蔬菜有很多种,可是两个人也不敢拿出来,明天来的,可都是正经的庄稼汉。空间里种的蔬菜,与外面的相比还没到成熟的季节。所以拿出来肯定会遭人质疑,两人不想冒那个险。
最后就决定,明天晌午蒸玉米面大发糕,大白菜炖野鸡肉,在上一碗辣椒酱加一盘山野菜,就搞定了。
次天韩林早早的就去镇上了,等他晌午前赶回来,自家门前,宋家爹正领着人干的热火朝天。
沐休在家的银子也在,正和金子一起抓河蚬呢,虎子知道他爹今天来帮晓晓姐开地,也吵着一起来了。
虽然这里对他来说,处处透露着新奇。可是他还能摁下好奇的心,帮着他爹干些力所能及的活。
韩林卸下水桶,就把驴子拴在一棵树上,任它去吃草,自己就去帮晓晓。
请来的帮工都不肯进院,听宋家爹的建议,桌子摆在了大门外。晓晓装盆,韩林负责往外端。一大盆的大白菜炖野鸡端上桌,刺激了所有人的味蕾,金子除外。这样的菜式,他跟着吃的多了。
银子帮忙端来一碗辣椒酱,和一大盘山野菜,韩林又端来一笸箩玉米面大发糕,宋家爹开始带领大家开吃。
野鸡肉炖得软烂脱骨,大白菜也是炖的油汪汪的。玉米面大发糕也是掺了白面,蒸得暄软可口。
这些,平时过节过年才能吃到的饭菜,却让自个儿造个足。几个帮工的,内心悄悄地起了变化。下晌一定更卖力的干活。
在大家的努力下,天黑之前,这片地终于开出来了。宋家爹谢绝了韩林和晓晓,没有留下吃晚饭。和干活的人一起回去了。
明天还得一起过来,平整土地。一路上大家聊的这个热乎,一天三十文的工钱,还有一顿有肉管饱的饭菜,上哪做工都没有这么好的待遇。
进了村子,大家还在说,以后有这样的事儿,还记得找他们。宋家爹笑呵呵的满口答应。
第二天早上,几个人又齐聚宋家门口,和宋家父子一起,上山去了。
韩林也一大早,领着黑子看陷阱去了。回来的时候,拎着两只大肥兔子。
晌午,煮的是高粱米饭,一大盆辣炒兔肉,和一盆清炒小白菜。就算是那盆清炒小白菜,也是放足了油水。
让这些平日里,清汤寡水果腹的庄稼汉们,个个心满意足。干起活来,那叫十分的卖力。甚至有的说,不好好干都对不起这么好的饭菜。
仅一天的功夫,土地平整了,垄也打完了,这就叫一个效率。明天就可以栽秧苗了。
宋家爹提议,栽秧苗还是女人们比较好,心细还栽的快。大老爷们弯腰下蹲太难受。
晓晓笑着说,“爹安排肯定是对的。”于是次天来做活的人数多了一倍,每个人都带来了自个儿的媳妇。
栽种的秧苗,两个人头天晚上就准备好了,都放在院子里。空间里还准备了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午饭,吃的依然是玉米面大发糕。小白菜炖棒骨,惹的那些女人们。都舍不得下嘴,直说家里老人和孩子还没吃到呢。
最后,还是各自的男人给挟到碗里才肯吃。
最后大家贪了一点黑,总算把这三四亩地都种完了。临下山的时候,韩林付工钱,晓晓给每对夫妇,都包了两根,自己刚刚炸的松软大麻花。
一行人举着火把下山去了,虽然都很累,兴致都特别的高。兜里沉甸甸的工钱,手里香喷喷的松软大麻花,他们可是都看过的,那可是白面炸的。
一行人分手各回各家,分手的时候,还一再的叮嘱宋家爹,以后闺女家有活,一定还找他们。得到宋家爹的一再保证,才各回各家。
宋家爹和金子一起进了家门,这几天可把宋家爹累坏了,把手里的包袱递给宋家娘,就想上炕歇着。
宋家娘打开包袱,里面是两个油纸包。其中一个包着几根松软大麻花,散发着一股甜香。另一个油纸包里,竟然是韭菜鸡蛋馅饼。
宋家娘,心里暖暖的说,“这闺女呀,一点儿都不白疼,吃啥都惦记着咱们。”
一说到这儿,宋家爹精神了,“可不咋地,这几天老给咱们长脸,你去问问他们去,哪个做工的吃到过,咱们闺女家这饭食?顿顿有肉,顿顿管饱。工钱还是最高的,今个儿临了,还一个劲儿的跟我说呢,以后晓晓那有活,一定还找他们。”宋家爹扬眉吐气的说!
一听这些话,宋家娘着急了。“那这一天得花多少钱呢?俩孩子别再亏着?”
“我当时就问了,闺女说了,亏不了,人家都已经定下了。”
第八十一章地契
这片地终于种好了,两个人才舒了一口气。
几天之后,刘叔亲自上山,送来了小青山及周围五亩地范围之内,都归小青山的地契。
看着署名“孟春晓”的小青山地契和舆图,晓晓心里也满是激动,现在自己也是有产阶级了,而且还是不动产。
平复了片刻心情,才问刘叔这需要多少银钱。晓晓算过了,自家现在大概有四百多两,如果还不够,就慢慢的从辣椒酱的货款里扣。
可是刘叔下面的话,却把两个人惊住了。“大公子说过了,这地契是以威远侯府的名义拿下来的,是送给晓晓的,分文不取!”
晓晓先是一愣,马上推拒。“刘叔,这不成,无功不受禄。”
刘叔好像知道,晓晓会拒绝,就跟他们讲了一些,威远候府的秘辛,确切的说是大公子的秘密。一个侯府嫡枝的大公子,出来做生意,不觉得奇怪吗?
原因就是,大公子的身子不适合习武,又不喜欢读书。可是也不想做个纨绔,就接管了家族的生意。生意也不是那么好做的,走南闯北,这些年的艰辛,也只有自知。
至从得了晓晓的方子,无论是酒楼还是饭馆,还有点心铺子。都在京城短时间内打出了名堂。包括近期的辣椒酱。
威远候行武出身,不善言辞,即便受大庆帝重用,可是在朝堂上,也屡屡受挫,被某些和武官有连带关系的文官排斥。
可是,至从出了大庆帝厌食事件,咱们的辣椒酱就入了皇上的眼,现在不仅整个后宫都在追捧,连各个皇子,都在找咱们大公子要辣椒酱。
某些人,看出了门道,就也来仿制,结果外观真还做得八九分相似。并顺利的送到皇上面前,想取代咱们。可是那味道啊!刘叔一阵得意的大笑。真是天差地别呀!皇上当场就摔了碗筷。
这些年来,那人都压淑妃娘娘一头,这次又想如此,没想到画虎不成反类犬,终于跌了个大跟头,淑妃娘娘和五皇子,也算出了一口恶气。
宫中传来的消息,让威远侯府大快人心。正好我派去的人传了,你要买小青山的消息,府里的决策人和大公子,一致同意买下来。而且还是以最快的速度,买到手的。
地契给你,第一是感谢,第二还有一个附加的条件。就是以后不管你种出什么来,只要你卖,就要卖给我们大公子。当然,价钱也会让你们满意。只要你答应这个条件,这个地契就永远都是你的。
听到这里,晓晓就不在推辞了。背靠大树好乘凉,这句话何人不懂?“好,我们一言为定,以后韩家向外贩售的所有货物权,都归陈家。咱们口说无凭,立据为证。”刘叔代表陈大公子,跟晓晓签订了协议。
美滋滋儿的,抱着两坛辣椒酱下山去了。
剩下的两个人,拿着小青山的地契和舆图,在那一顿傻笑。
哎妈!幸好没有外人。否则非把人家吓得撂撅子跑。太恐怖了!
两个人笑了足有半个时辰,才渐渐的平复下来。
可是那也走路都是飘的,高兴的晚饭都差点忘了吃。幸好还记得三宝,在喂三宝吃饭的时候,晓晓彻底化身为话唠,“现在呀!这小青山都是咱们家的了,宝贝儿高兴吧!”晓晓看着大宝的两个小爪来回的晃悠,像是在拍手呢?
在收获辣椒的韩林,更是百听不厌!
晚上,两个人躺在炕上,还有地契兴奋的余温,都睡不着!
晓晓就提议,把小溪对面的平地,都开垦出来,种稻子。否则韩氏香米,永远没有见天日的机会。“嗯,听你的!”
隔天,韩林从镇上回来,直接去了宋家,跟宋家爹娘说了要开垦小溪对面的荒地,宋家爹娘说那一片可不小啊!
韩林就压低了声音说,那片地也是咱们的了。没敢说,整个小青山包括周边,都是晓晓的,怕把宋家人吓着。宋家爹娘看事已至此,只好全力支持。
第二天,就带着之前的几家夫妇一起上山。按照晓晓说的,男人在前面开垦,女人们在后面平整土地。开出了一亩种一亩,今年上冻之前还能收一季稻子。
稻子秧苗,都是空间里种出来的,都长了半尺多高了,外面和空间不一样的。空间里只需要种下去,等收获就行了。
在外面正常的土地,却需要正常的养护管理。可是对于种植稻子,晓晓是真的一点都不懂。
晓晓就把这件事跟宋家爹说了,希望能帮着找到会种植的人家,咱们出工钱雇佣,价钱高点也没关系。
宋家爹沉思了片刻,“这事儿,不用找外人,你大姑那个村子,种的就是稻田,你大姑父更是个种田好手,明天我就去找他。”“谢谢爹!”“你这孩子,还跟我客气啥!”“嘿嘿!”
隔天,早早的宋家爹赶着驴车,带着晓晓给拿的两只野鸡,去了上河村。两个村子相距并不算远,大概有十多里地,就是路不太平坦,坑坑洼洼的。一路颠簸,一个多时辰之后终于进了上河村。
上河村地势平坦,又加上绝大部分的田地,都种的稻子。所以相对来说,要比榆树屯富裕。
看着村子周围绿油油的稻田,宋家爹是满眼的羡慕,羡慕,还是羡慕。
榆树屯,啥时候也能有,这么平坦成片的土地就好了。
这个时辰大家几乎都在地里干活呢,村道上只有几个小孩在玩耍。宋家爹知道宋大姑家,住在村尾。但是具体是哪家,就不太记得了。问过路边玩耍的小孩,李大海家在哪?
一个留着瓦片头的,四五岁的小小子,指着身后的院子,用他那还不甚清晰的童音喊着“香姐,有人找大大。”
“谁呀?”随着一声清脆的女童音,从东侧的厢房里,走出来一个十一二岁的小丫头,红头绳梳着两个小辫儿,一双灵动的大眼睛,笑意盈盈,皮肤有些微黑,一身粉色的裤褂,虽然已经洗得发白,却干干净净。
看见宋家爹的时候,笑容更大了“大舅,您来了!”说着又吩咐刚刚那个小孩,“虎头,快去喊你大爷大妈,就说我大舅来了。”
“嗯呢,我去找大大…”说完,小小子屁颠儿屁颠儿的,顺着路向南跑去。一边跑,嘴里还嚷嚷着“大大,大妈,大舅乃鸟…”
第八十二章大姑一家(加更)
宋家爹把驴车,拴到李家院门前的大柳树上,笑着坐在门口的石墩上,“舅舅就坐这歇会儿得了,这也凉快。”香香看舅舅不进去坐,就转身去倒了碗水出来。
宋家爹刚喝了一大口,就听见从南边传来了,一阵纷乱的脚步声。紧接着走过来四五个人,有男有女。走在前面的一个黑脸壮汉,瓮声瓮气的打招呼,“青山来了!”宋大姑也忙招呼“青山来了,咋不去屋里坐!”转眼面向香香,“你这孩子,你大舅来了,怎么不让你大舅屋里坐?”
“大姐,你可别怨孩子,香香挺懂事的,早就让我了,是我自个儿说的,坐这里凉快。”
后面跟着的两个小伙子,也大声的叫“大舅”然后憨憨的站那不说话了。“大壮和二壮这体格,可是更壮实了!”
“能吃着呢,能不壮吗!”“咱们乡下人,就要这壮实劲儿!”听了大舅的话,两个壮憨憨的笑了。
宋家爹从驴车上拿下来两只野鸡,递到宋大姑手上,“姐,这是晓晓孝敬你的。”“哎呀!这个孩子又破费,这要是拿去卖得几十个大钱呢!”宋大姑不理会儿女们发亮的眼神,嗔怪晓晓浪费银钱。
“姐,我今天来。也是受晓晓所托,请你和姐夫去帮忙的。”
宋家爹,就把韩林和晓晓雇人开垦了十几亩荒地,种稻子的事儿说了一遍。
宋大姑咂咂嘴,“这俩败家孩子,这得祸败多少银钱呢!”
“我看俩孩子干得挺像样儿,他们还年轻,铺排些家业也是正当的。”
“可不咋地!孩子有那条件,就铺排!我赞成。亲戚里到的,啥钱不钱的。不懂,咱就去帮着看看,伸把手。”大姑父说完就告诉大姑快去做饭,吃完饭,咱们就去。
宋大姑痛快的答应了,麻利儿的领着闺女做饭去了。
李家也没分家,李家老两口带着两个儿子,李大海,李大河,住在一个院子里。还有一个闺女,早就嫁人了。
正房三间,住着李家老两口,东西各三间厢房,东厢房住着大儿子一家,西厢房住着二儿子一家。家里壮劳力也不少,大家也都认干,可是家里就那几亩地,让他们空有一把子力气。有的时候儿子带着孙子就给地多的人家去帮工。
今天大儿子的小舅子来了,老两口也提前从地里回来,还没等到家门口呢,就闻见自家院子里传出来的香味儿。哎呦,都有好些日子没买过荤腥了,传出老远的香味儿,惹来左邻右舍的小孩们探头探脑。
自家院子里,虎头正拿着一块鸡肉小心翼翼的咬着。看见李家老两口回来了,忙举着鸡肉,还有点儿舍不得的说“爷奶吃,大妈给的。”
看着小孙子那不舍的小眼神儿,老两口异口同声的说,“虎头吃吧!爷(奶)不吃。”东厢房堂屋里坐着的人,听见声音,都走了出来。
宋家爹忙打招呼,“叔婶儿回来了?”“嗯呢,他舅快坐!”寒暄过后。
宋家爹,又把来意说了一遍,李家老两口,为人也很随和,啥钱不钱的,他们当姑姑姑父的,去帮个忙也是应该的。
吃过了晌午饭,宋大姑夫妇带着香香坐上驴车,一起赶往榆树屯。一家三口已经做好了,今天住下的准备,尤其是香香,就喜欢住姥家。
又是一路颠簸,宋家爹禁不住的抱怨,这破道,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宋大姑夫妇都无可奈何的附和“可不咋地!”
终于到了榆树屯,大老远的就看见大奶奶站在门口翘首以盼。香香也是隔着老远,就甜甜的喊着:“姥姥!”
听见香香喊姥姥,大奶奶慈爱的招手,“我大外孙女儿来了,快来,给姥姥看看。”香香跳下驴车,是一顿的撒娇。
把从院里走出来的宋家娘乐的,“看我们香香,又好看了,舅妈都不敢认了。”
香香,跺脚,“大舅妈就会逗人家。”“好,大舅妈不逗咱们香香了,咱们香香最乖了。”
一家人说说笑笑,进了院子。把隔着不远偷看的王氏,鼻子都快气歪了。
她今个儿可是听说了,老大帮着晓晓他们在村子里,找了几户帮工,帮着开垦荒地。一天可是给三十个大钱,还供一顿晌午饭,吃过的人家回来讲,那可是顿顿都有肉,还随便吃管饱。
听了这些,气得她不行,这么个好事,不紧着家里人。还胳膊肘往外拐,去找外人。
急急忙忙往家走,准备去给老太太拱火。还没到家呢,远远的就看见宋大姑两口子,坐着老大的驴车回来了。这肯定是有好事,才去叫那两口。想想就更气了,不拉把自己亲兄弟,却去填巴外人。哼!你等着。
宋家这头,大家喝口水,大奶奶就催促闺女女婿快去山上看看,两个孩子什么也不懂。“一想想我们晓晓啊,开了那么多的地,我都想上去瞧瞧。”
听大奶奶这么说,“娘,反正现在天也长,咱们今个儿都上去看看。当家的,你说咋样!”
“行!”一家人,说走就走。锁好门,就上山去了。赶来找事儿的宋三奶奶,吃了一个闭门羹。只能暗气暗憋,骂骂咧咧的回去。
因为有大奶奶,今天上山的时间,比往常多了一盏茶的功夫。
当一家人走出大树林子,看着眼前一垄垄,栽种的整齐的辣椒秧,在看看小溪对面,靠近小溪的一面,已经栽种好了稻秧,在往后是干的热火朝天的,开垦荒地的帮工们。
看着这种景象,大姑父都感觉热血沸腾了。庄稼人最爱的是土地,二话不说,就过去帮忙了。宋家爹也紧随其后,快步赶了过去。
宋家娘,就笑着领着大奶奶她们朝晓晓的院子走来。香香一路走来,看什么都新鲜,远远的看见青山环绕,绿树掩映的小院。禁不住拉着大奶奶的胳膊,“姥姥,这里可真漂亮。”
“漂亮吧!那就是你晓晓姐的家。”四个人相携走到院门口,看见晓晓正系个小围裙在棚子里烧水呢!
听见声音,抬起头看见来人,高兴的站起身来,“奶,娘,大姑,您们来了!快点屋里坐。”
第八十三章听见了吗
“好,咱们去屋里坐坐,歇会儿!”大奶奶一边应和着,一边拉过来香香,“这是,你大姑家的妹妹,叫香香。香香,这是你晓晓姐!”
“晓晓姐好!”香香脆快儿的叫着!“哎!香香妹妹!”
一行人进了屋,香香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间屋子。“娘,这间屋子可真漂亮”
“可不是嘛!你晓晓姐心思灵巧,把这屋子收拾的,又干净又漂亮。”大姑把晓晓和屋子一顿夸,夸的晓晓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赶紧找借口,出去找韩林,商量晚上在这里吃饭。两个人商量一下,还是割韭菜包饺子吧。这个比较靠谱,院子里的两垄韭菜又都长大了。鸡蛋现成的,肉在空间里,偷偷的拿一块出来就行了。
商量完,晓晓偷偷的拿出来一块三四斤的野猪肉,让韩林去剁肉馅儿,自己去割韭菜。屋里的人看见了,都出来帮忙。宋家娘打趣的说,“我还是和面吧!”晓晓撒娇的说,“还是娘了解我。”
大奶奶就是不让破费,非要包玉米面的。晓晓说什么都不答应,“奶奶第一次来吃饭,必须得白面的。否则,我可不依。再说了您也看见了,您大孙女儿也是有家业的人了。”
大奶奶点着她的额头,“你呀!就算有家业了,也得省着点儿,省钱打哪省啊?都是嘴里省的。”
“嗯呢!我以后听奶奶的。”“你呀!”大奶奶慈爱的点着晓晓的额头。
晓晓怕人多不够,毕竟九口人呢。又打了五个鸡蛋,搅水炒碎,拌在馅儿里,这样味道也更好了。
人多干活也快,不多会儿的功夫,第一锅拍饺子就包好了,现在除了晓晓,大家都认准了蒸饺香。
晓晓也就顺应大家的意见,第一锅饺子出锅了,大家一致让奶奶,大姑父和宋家爹先吃,奶奶连声说好,“我领着儿子、女婿先吃!”
坐在桌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