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田园:猎户独宠小娇妻-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这里吧!谢谢小郎舅舅!”“不用谢,三宝再见。有事叫我!”“哎!知道了!”

    小郎把木盆放在窗台上,跟李寄见礼之后,就出去了。

    “这是什么花?”看着爬在树棍上,茎干上都是刺的花秧问道。

    “小舅舅,这个不是花,这个是黄瓜秧,看见没,干娘说了,这个小黄花谢了就长黄瓜了。”

    “这个就可以长出黄瓜来?”“是呀!干娘就是这么说的。所以我才管干娘要来,给你看的,省得你天天没意思。”

    “听着三宝的童言稚语,李寄觉得很暖心,一个丁大点儿的孩子,都看出来他天天没意思,可见是个心善的孩子。”

    孟家兄弟看见了,知道这是妹妹栽种的,就指使陈平也去要,陈平去了不大会儿功夫,就抱回来两三盆。先抱来李寄屋里,让李寄挑选。

    李寄看着,都长的水灵灵的,就问这是什么?这到把陈平难住了。

    还是小三宝,挨个儿的指点给他们看,还说的头头是道,“这个是小白菜,这个是水萝卜,蘸酱吃的。”

    听了三宝的一通解说,李寄觉得都好,都想留着。看着表弟难舍的表情,陈平很贴心的,把这些木盆栽种的蔬菜,都摆放在窗台上。

    还别说,整间屋子的感觉马上就不一样了,有点儿春暖花开的味道。

    两个太医来把平安脉的时候,也觉得这样摆放很不错,让人心情大好,对五皇子的病情有些好处。

    不仅如此,他们还差人去后院,也管郡主要了两盆,摆放在他们住的屋子里。

    至此,前院的众人,都是讨好小郎,让他去郡主那里,帮忙要盆栽的蔬菜。

    这大冬天里,窗台上摆放着两盆,绿莹莹水灵灵鲜嫩的小白菜,或者水萝卜,那感觉就是不一样,心情都跟着好了。

    “郡主,您是不知道,那些家伙,为了让我管您要这些盆栽蔬菜,都偷偷的给小的塞银子了,今个儿小的得了近二两的银子。”

    听着小郎的说道,屋里的人,都开心的笑了,郡主在木盆里种菜就是好,这大冬天里,不仅好看,还能吃,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那银子,他们给你就拿着,留着买糖吃。”“小的,都多大了,还买糖吃?”

    “那就攒着,将来娶媳妇儿。”“哎呀!郡主,您…小的出去了。”

    不好意思的小老爷们儿,欢脱的逃走了,留下屋子里一众女眷的轻笑。

    “哎!这开春啊,咱们家又得盖房子。”“郡主,这是?”蓝嬷嬷不解的问。

    晓晓,看着身后的,兰心兰溪和兰雪她们,这女大不中留,这成亲了,前院后院都不适合住了,只好另起个院子。

    这兰雪几个,也羞答答的红了脸。“郡主啥都说呢。”

    有了小三宝,见天儿的陪李寄说话,另两个为了妹妹,也只好跟着去呀!一来二去的孟家兄弟,就抓住时机的讨好三宝,为了在他们这里知道更多妹妹的事情。

    知道小包子们喜欢习武,两兄弟就不遗余力的教导。三宝看着他们没有坏心,就顺了他们的意思,叫他们舅舅,这把孟家兄弟乐得,都找不着北了。

    衙门腊月二十封印,定国公跟宁大人,不顾年迈的身体,两人结伴北行。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儿”昨天晓晓就带人,做了很多的芝麻花生糖。除了留够家里的,又使人给宋家,杨家,以及大姑和二姨那儿,都送去了一些。

    做完糖,还觉得不过瘾,晓晓又打鸡蛋和面,这个时空又没有酵母泡打粉,只好和面等着自然发酵。

    今个儿早上一看,刚刚好,晓晓穿起围裙就开始动工了,放了点儿碱面水,就是一通揉,三宝知道干娘今天要做好吃的。

    早上吃过早饭,就哪都不去了,就跟着干娘旁边等着。李寄差人来找,都不去了。告诉他,在等干娘做好吃的呢!

    陈平知道了,心说:这事儿没我哪成啊?没一会儿也来了。

    就看韩林心疼媳妇儿,在那乐么高旺的帮着揉面呢。然后在擀面片,切片切条,再用油炸,看着捞出来的一根根“小面条儿”,脆脆的还挺好吃。

    “小妹,这个还挺好吃的,就是不禁推敲!”晓晓白了他一眼,“不是还没完呢吗?”

    说完,也不理他了,让人拿来洗刷好的几个托盘,里面抹上油备用。自己开始熬糖,看着糖色差不多了,倒进小面条儿翻炒均匀,倒在托盘上,在撒上自己晾晒的葡萄干和芝麻,最后用擀面杖擀平,在放到外面冻了那么一小会儿。

    最后,用刀子切成两寸宽,三寸长的小块,一块块的码放在盘子里,大功告成。

    “来,大家都来尝尝,这萨琪玛好吃不?”在场的人一人一块儿,“干娘,好吃!我还要。”三宝个子小,只能让干爹干娘拿给他们。

    陈平却拿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架势,已经吃了好几块了。

    晓晓,看大家都喜欢吃,又做了一些红糖的萨琪玛。大家也一口同声的说好吃。

    当陈平良心发现,想起前院还有个表弟的时候。李寄已经坐在大炕上,吃着三宝端来的萨琪玛。

    “干娘说了,小舅舅最好吃这个红糖做的萨琪玛,一回不能多吃,吃多了小牙会被虫子咬,痛痛!”

 第158章上瘾

    “小舅舅,这萨琪玛好吃吧!”“好吃,表姐真了不起,能做出这么好吃的点心。”“那当然,干娘,是最好的!”

    等陈平端着一盘“萨琪玛”回到前院,转眼就被抢光了,两个太医可没敢跟那几位爷抢,眼巴巴的看着。

    晓晓知道了,让人另送来一份,这才大家都尝了,一吃就都上瘾了。

    家里在阔绰,以前也没吃过这个,一个个的都拜托陈平,再去要些回来。

    “一个个大老爷们儿,咋都喜欢吃零嘴儿呢?”这会儿陈大公子似乎忘了,那会儿不知是谁,吃的比谁都欢实。

    没办法,他一个人,说不过一群,只好去后院再去要一盘。给这群“饿狼”解馋。

    孟家兄弟,手里拿着萨琪玛,舍不得下嘴,同来的关系好的,还以为他们不喜欢吃呢!“春天春风,你们不喜欢吃给我,我稀罕吃。味道真好,也不知道安平郡主,怎么琢磨出来的,真好吃!”

    “哎!就是可惜了,这么个大美人,就埋没在这小山崴子里,真是暴殄天物。”

    “我也觉得可惜,安平郡主那做派,根本就不是小门小户教养出来的。不知道是谁家丢的嫡女,这些年来,咋没人找呢?”

    孟家兄弟,内心要崩溃了。心说,咋没找呢?不是一直没找到吗?

    而奶奶,也在今个儿吃完晌午饭的时候,再一次提出来,要回去了。有儿有孙的,哪有在孙女儿家过年的,这不和规矩。

    晓晓见留不住奶奶,只好送奶奶回去,是韩林亲自去送回去的,吃的穿的,装了半马车。

    奶奶在这住了小一个月,回去逢人就夸孙女儿好,自己这辈子是值当喽!看着面色红润的老太太,村子里的人都忙不迭的附和着。

    人家孙女儿,现在可是郡主。咱这一片儿地方,包括郡守大人,都没有郡主品级高。

    赏赐得了,那么老些的土地,村子里的人家都琢磨开了,肯定是要请长工和短工的。

    咱们离的近,还有宋家在。怎么的,雇工都得可咱们村子里的先来,所以人人都盼着,明年会有好日子。

    晓晓告诉韩林,让他去二姨那,让二姨娘俩,晚上来家里吃饭。

    结果没去多久,那边儿打起来了。因为离的也不远,就大郎小郎跟了过来。还没到呢,就看见二姨院子里,影影绰绰的有不少人。

    还传来栓子的哭声,韩林看着不好,撒腿就往那跑,大郎让小郎回去找人,随后也跟着韩林跑去。

    小郎撒丫子往家跑,刚进大门就喊“操家伙”,丁叔他们听见一愣,“咋地了?”

    “有好些人来栓子家,我们远远的就听见栓子哭,少爷和我哥已经过去了,我哥让我回来送信儿。”

    丁叔一听,让刘强他们留下看家,他和李叔带着丁文丁武过去看看。

    说完几个人赶紧的,往那边奔过去。韩林这儿,带着大郎,已经进二姨的院子。

    就见院子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站了七八口子,这还不算挤在屋里的。

    “你们是什么人?”看着这些人不像善类,韩林也没跟他们客气。

    听见韩林的声音,栓子就在屋子里喊起来,“表哥,你快来呀!他们要打我娘。”

    韩林,听见栓子的声音,就要进屋去,可是院子里的人就想拦着。

    结果还没等韩林伸手,大郎先出手了,当时就撂趴下两个。那些人一看对方是会拳脚的,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韩林扒拉开,堵在门口的人,走了进去。就见二姨披头散发的,坐在地上,旁边还有两个女人摁住,衣裳都被扯破了。

    韩林不管其他,过去就把那两个女人扒拉一边去了,把二姨扶了起来。

    在看看被人按在墙角的栓子,不禁提高了嗓门,“这是怎么回事儿?”大郎过去,把栓子带过来。

    “表哥,那人带来好些人,让我和娘回他家去。我和娘不想去,他们就动手…”

    还没等栓子说完呢,就听见一个女人截住了话头,“你这孩子咋这么说话呢,咱们家相公寻思着过年了,接你们娘俩回去过年,你们咋这么不知道好赖呢?”

    韩林这才看见,坐在炕上的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太,他们旁边还坐着个胖女人,和一个瘦的比猴没强壮多少的男人。

    刚才说话的,应该就是那个胖女人。

    韩林没在看他们第二眼,自顾自的把二姨扶坐在炕沿上。

    “二姨,你想去他们家吗?”“二姨不想,他们早就把我们娘俩撵出来了。现在叫我们娘俩回去,只不过是他们知道,你娶了晓晓,他们想沾光得好处。”

    “大姐,你说这是啥话?相公和我已经给你认错了,今个儿公公婆婆也来了,我们一起请你们娘俩回去,以后咱们还是一家人,咱们好好过日子。”

    “谁跟你是一家人?在你们把我和我娘,赶出来的时候,你们不是说了,跟你们再也没有关系。”

    “你这孩子,那不是大人逗笑话吗?”

    “我也不想跟你们扯那些废话,你们给我痛快的,离开这里。”

    看着韩林,浑身上下的衣着,都是上好的锦缎缝制的。那个胖女人的眼神里,闪烁着贪婪的邪光。

    “哎呀!这就是大外甥吧!咱们可都是正经亲戚。”还没等那个女人把话说完,大郎就急眼了。

    “你算什么东西?敢这么叫我们少爷,也不撒泡尿照照自个儿的模样!”

    “你,你,你!”“你什么你,你们痛快给我滚,别等一会儿你们后悔。”

    “咋地了?谁活腻歪了,谁给你们的胆子,跑咱们这撒野来了?”话到人到,丁叔迈着四方步,率先走了进来。

    “少爷,您和姨奶奶带着栓少爷先回去,这里就交给咱们了。”

    “好的丁叔!”说完韩林背起二姨就往外走,大郎拉着栓子跟着出去。

    那个胖女人,一看二姨娘俩走了,就想去追,就被丁叔,一伸手拦下了。

    “你们是自己走呢,还是等我把你们扔出去。”“你,你敢?”“我还真敢!”说完丁叔,一拎那个胖娘们儿的后脖领子,就给拎出去了。

    李叔,还没等说话呢,刚晃动了一下手腕,炕上那三位,麻溜儿的下地,出门就挠杠子了。

    大门外,被扔在地上坐着的,那个胖娘们儿,看他们跑的比兔子都快,心不甘情不愿的爬起来,一瘸一拐的追上去。

 第159章亲人

    晓晓,看着韩林背着二姨回来,才知道出事儿了。赶紧的把二姨扶到炕上,兰雪打来水,给二姨重新梳洗,挽好发髻。

    蓝嬷嬷找来一套自个儿的衣裙,给二姨换上。二姨又喝了一杯热茶,脸色才算缓和过来一些。

    “二姨,您靠这歇一会儿!今个儿您和栓子,就别回去了,在这住下吧!”

    “没事儿,没什么好怕的,他们也不能把我们咋地,就是想把我们娘俩哄回去。然后好借着,我这个二姨的名头,上你这来占便宜。”

    还好,二姨想的通透,这些年来,也是把那一家人的品性摸透了,虽然没有大恶,但是小奸那是常有的。

    “晓晓,二姨是个没能耐的,只能指望依靠你和大林,要是没有你们俩,二姨都不知道这日子咋过。”

    “二姨,咱们是一家人,咱就不说两家话,您带着表弟,咱们好好过日子,不用理那些脑子有病的,明天我让人去镇上看看。”

    “嗯,二姨上辈子是积大德了,这辈子才有,这么好的外甥和外甥媳妇。”

    二姨不住的念叨,想想那种人,还真的挺讨厌的,恶心透顶。

    “等天气暖和了,咱们就在山下的路口那,盖几间房,让人看守着,别什么人都放上来。”

    “媳妇儿,你这个主意不错,省得总有些不招刀的,拿咱们当傻子。”

    没过多久,外面来报,晚饭准备的差不多了,随时可以开饭。

    晓晓,问过了二姨的意思,就让把桌子摆放在屋里,饭菜上桌之后,也不用她们侍候,让她们也去吃饭。

    一家人坐在饭桌上,可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话。在加上三宝偶尔的插话,一顿饭吃的和乐融融。

    吃过饭二姨就张罗回去,晓晓有点不放心。二姨看出来晓晓的担心,“没事儿,这个时辰,你大姑一家也该回来了。”

    “不行的话,就让大郎小郎这两天跟栓子一屋睡,看护着点儿。”

    这个主意不错,晓晓赞赏的看着韩林。得到小媳妇儿的夸赞,韩林又美的要飞起来了。

    等叮嘱了大郎小郎,和二姨娘俩回去之后,韩林才回屋。拉着小媳妇儿坐在自个儿怀里,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

    “媳妇儿,你没看见那人长的呢,就跟大马猴子似的,咱二姨跟他都吃老亏了,还好栓子长的像二姨。”

    “那还不是林马氏做的孽,真是枉为人。”想想林马氏的为人,两人唏嘘不已。

    “就长成那样,还有人去…哎妈,想想那女人的口味,可不是一般的重。”

    “这就是眼光问题,你看着像大马猴子,人家看着也许就是好呢,要不然咋有臭味相投这个词儿呢?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他们还是免了吧,别恶心别人。”

    “还好二姨不是那软弱可欺的,人家一呼喝就跟着回去了,那样才糟心呢!”

    “可不咋地,老话说的好,宁扶井冈,不扶井绳。二姨有这个心气儿,咱们在帮衬一二,过几年栓子大了就好了。”

    小两口,絮絮叨叨的唠了一个晚上。总算是后来聊到了别的话题,沉闷的心情才好起来。

    第二天一早,韩林就让丁叔去镇上一趟,让傅县丞关照一下,省得有些人,总是自不量力的,做那个清秋美梦。

    今个儿是腊月二十四,俗话说得好“二十四扫房子!”吃过早饭,蓝嬷嬷就带着几个丫环,挨屋的扫尘。

    看着她们手里拿着的,鸡毛掸子和笤扫,都绑在长长的白蜡杆上,大宝来了精神,也要一根。

    晓晓看着,就给他找了根小的。小家伙就站在院子里,耍的有模有样。

    看了片刻,晓晓觉得大宝可不是在瞎玩,这应该是枪法,而且这枪法自己似乎在哪里见过,还不止一次见过,只是大宝耍的好像不全。

    越看越觉得这些枪法自己熟悉,就情不自禁的,拎起来一根白蜡杆,也跟着舞动起来。

    一招一式,由慢到快,越来越纯熟。不仅看呆了韩林和三个包子,也看呆了,刚越过月亮门的一众人。

    当晓晓酣畅淋漓的,把这套枪法舞完,就像做了千百次一样,把白蜡杆随手扔出去,白蜡杆稳稳的插在了雪堆里。

    “干娘,你好棒啊!”大宝两眼都冒小红心了。“这也没什么!”

    说着话,才看见月亮门那,多了不少人,尤其是被簇拥在中间的两位头发斑白的老人。

    两个老人都激动得泪流满面,看他们的装扮,一个是文臣,一个是武将,再看看旁边围着的陈平以及孟家兄弟。

    一个个的神情,都仿佛看见了珍宝一样。尤其是那个身材高大的老人,越过了众人,走到晓晓旁边,慈爱的说,“不会错,这就是咱们家的晓晓。”

    看着泪眼婆娑的老人,晓晓有一瞬间的失神!“你们…?”

    “我是祖父!”另一位老人也不甘示弱的走过来。“晓晓,我是外公!”

    “这…”看着两个笃定,是自己长辈的两位老人,晓晓傻了!“你们怎么那么肯定,我就是你们的孙女儿啊?”

    “孩子,你刚才舞的是孟家枪法。确切的说,是取长补短的孟家枪法。这种枪法,咱们谁都不会,只有你的父亲会,就是他老子我,都没有学会。因为这套枪法,是他自个儿,根据咱们孟家枪法,取长补短,悟出来的。我以为再也看不到这套枪法了,谁知道冥冥中,我的孙女儿会。儿啊!难道是你的在天之灵,一直在保佑你的女儿吗?”

    说到这里,老人已经泣不成声。孟春风更是跑过来,没头没脑的把晓晓抱在怀里,痛哭失声。

    一群大老爷们哭起来,那绝对是,惊天地泣鬼神。本来那些北衙侍卫,在这里看见定国公和宁大人,都很好奇。这听见哭声,就都赶了过来。

    包括李寄,都捂的跟北极熊似的赶过来。看着孟宁两家人,哭的那叫一个“惊天动地,”以及被孟春风抱在怀里,成了傻妞儿的安平郡主。

    有那反应快的,已经明白了。安平郡主的名字是“孟春晓”原来她真的是孟家的姑娘。

    还是孟家唯一的嫡女,这真是造化弄人呢!

 第160章往事

    “可是,可是,我怎么什么都不记得?”晓晓说出来,一个智商停机的,很白痴的问题!

    “晓晓啊!你那时候才两岁,能记得自个儿的名字,已经很不简单了!”

    也是,那么小,怎么记得?可是,那枪法又怎么解释呢?

    关键时刻,韩林反应过来了,看见小媳妇儿难受,他可舍不得。

    “咱们都去屋里坐吧!有什么话,咱们屋里坐下说。”说完,就在孟春风怀里,把小媳妇儿解救出来。

    还不忘好好的,上下瞅瞅,那么大个子使那么大的力气,有没有把小媳妇儿,给勒好歹儿的。

    看他那小气样儿,孟春风就想急眼,那是我妹妹!

    韩林,都没勒他,这是我媳妇儿!拉着晓晓的手,率先走进屋子。

    这一群人,呼啦啦的都跟着进了堂屋。看着捂的堪比北极熊的李寄,晓晓让三宝领着他,去里屋大炕上歇着。

    先把两位老人,让坐在主位,一行人就在陈平的带领下,也不用谦让,都知道自个儿找坐,椅子凳子不够用了,蓝嬷嬷忙让人又搬来几个条凳,堪堪够用。

    一脸风霜的两个老人,从看见晓晓那一刻起,眼睛再也没看别人。

    一个在孙女儿的身上,寻找儿子的影子。一个在外孙女身上找寻女儿的样子。那眼神,让晓晓看着都揪心。

    毋庸置疑,没有人怀疑他们的用心。而孟春风更是不错眼珠的看着晓晓,生怕自己眨下眼,妹妹就不见了。

    晓晓,现在是真的懵圈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从自己来到这里,一开始摒弃了那个名字。用了自己现代的名字,一切都顺理成章的,发展到这一步。虽然自己也解释不通,但是不能否认,这不是巧合,这也许是天意,也许冥冥之中早有安排。

    看着默不作声的晓晓,宁浩辰把一直抱在怀里的一个布袋打开,露出里面的画轴,当着晓晓的面,打开了那幅画。

    这幅画应该有些年头了,画上是一个妙龄少女。年纪和晓晓差不多,一袭粉裙,正坐在桃花树下弹琴,缤纷的花雨,洋洋洒洒的落在少女的发间,裙摆上,更衬着少女明丽照人,清雅出尘。

    韩林,看看画中人,又看了看晓晓,“媳妇儿,你们长的好像一个人。”

    晓晓,也感觉见过这个女子,她想起来,第一次在空间小屋里睡觉,梦见的那个白衣女子。

    她转身进屋,没理会错愕的李寄和三宝,进了次卧。快速的进了空间,进了小屋,抱着那张古琴出来。

    当晓晓,抱着古琴出现在众人面前,宁浩辰瞪大了双眼,接过古琴,轻轻的抚摸着,就好像抚摸着女儿的头发。

    嘴里还不停的呢喃,“潭儿啊…!”老人抚摸了半晌,才把古琴翻过来,就见古琴的底座上刻着几个字,“潭儿十岁生辰,父赠!”

    老人颤抖着双手,把古琴又递还给晓晓,“这是你们母亲十岁生辰的时候,外公送给你们母亲的生辰礼物。”

    说到这里,老人再也说不下去了。孟春风已经泪如雨下,晓晓此时也是眼泪汪汪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