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珍味田园-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嬷嬷出了谢老太太的屋子,便斟酌着去办。把跟去谢老太太身边的雅竹叫来了细问了一回。
    “叫我上哪里去找人呀,城里这么大,我可没那本事。”徐嬷嬷待要推辞。
    雅竹却说:“老太太要是问起了,只怕不好交代。嬷嬷您还是得找人去问问看。”
    徐嬷嬷叹息一声,无可奈何的去办差事。
    云珠和平安两人又随意逛了几条街道。平安的方向感强,识路又是个好手,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又回到了客栈。
    云珠只觉得身心疲惫。
    平安瞧得出来,云珠是有事。布庄里那个丫鬟的分明就是在叫云珠。能这么称呼云珠的,怕只有何家的人。
    平安捏紧了拳头,要是何家人敢再来找云珠的麻烦,他可不会轻饶的,以前没有名分,如今都是两口子了,他得光明正大的护着她。
    “阿珠,你放心。何家的人不敢拿你怎样。他们答应过的事,可不能言而无信。”
    “你都料着呢?”
    “你脸上藏不住事,我略一想便什么都知道了。”
    云珠不再说话,抬眼看向了窗户外面。L
    ps:求订!

☆、第一百六十五章 元夕

徐嬷嬷找人寻了一通云珠落脚的地方,压根就不大想找,所以不过随便应付了一下就回去禀报了谢老太太。
    “不知他们住在什么地方,怕是上城来买点东西就回去了。肯定没有带小姐一道出来。”
    谢老太太听说后也就作罢了。
    云珠怕再和何家人有什么瓜葛,也不随便乱逛了。第二天和平安一道又去了一趟西市,找到了那个花农,花农大爷说:“你们要的那些苗子我帮你们打听了一下,还剩下三种凑不齐。”
    平安道:“也没什么要紧的,凑不齐就算了吧。”又去看云珠。
    云珠也觉得无所谓,
    这些树苗一时也找不齐,花农大爷说:“你们住在哪里,过两天我给你们送去。”
    平安为难道:“可我们住在青塘,有些远啦。”
    “青塘?不要紧我侄子在青塘,他正好还没走,等他回去的时候我让他给你们带来。”
    平安倒觉得不错,一路上要盘这些的话毕竟也不方便,于是满口答应了。
    告别了花农,平安和云珠说:“我们也难得进城来玩,还是四处走走看看吧,给田田买点什么东西回去。总不可能空手回去吧。也不能因为何家的事扰乱你的心情对不对?反正他们家和你又没关系,再说要是敢欺负你,我可是不答应的。”
    听平安这么说,云珠的心情方好受些,微笑着说:“不去想那些糟心事了,你说得也对,好不容易来玩一趟。开开心心的才好。”
    云珠释然了,就放下一切和平安闲逛起来。又向当地人打听哪里的饭菜好吃,灯会什么地方最热闹。
    平安见那宽阔的无境湖上波光粼粼,湖面上停着几艘画船。对岸有丝竹声传来,心想大约是个好去处,便扭头问云珠:“你想不想去对面看看?”
    云珠笑着点头说:“好啊。”
    平安便拉着云珠下了石阶走到了岸边,找了一艘乌篷船问道:“船家。到对面去。要几个钱?”
    “包船五十文,打挤的话十文。”
    云珠道:“不用包船的。”
    船家等他们夫妻俩上了船,又赶着吆喝了一通。又有人上船了。有文人,有贩夫。唯独只云珠一个女人。平安像平常那样,坐在云珠的外面,他个子本来就高。这么一挡,就给云珠流出了空间来。也使得人家不那轻易的发现她。
    船家等人数差不多了,便撑开了竹篙,在水面上一点,划出一道道的波浪。在水面上渐渐的开散去。
    这还是她头一回坐这样的乌篷船,慢悠悠的,让人感觉犹如在梦里一般。对面岸上了音乐声更加的近了。云珠听得那边有像是琵琶声传来,只觉得悠扬悦耳。反正她也不知倒弹了什么调,正听得入神时,却突然见刚才那位上来戴着黑色幞头的文人已经走到了甲板上去,他凝神听了会儿琵琶声,接着便向腰间一摸,就摸到了那支长笛,放到了嘴边略试了下音,紧接着就顺着那琵琶声和了起来。
    云珠听得口瞪目呆的,这位文人看上去还不到三十岁,一身石蓝色的长袍,立于甲板上,没想到竟还有这等本事。
    文人的笛子吹得很妙,船舱里的人都听住了。直到那琵琶声收尾,这里的笛声也才止住。
    待他一曲而终,舱里的人都纷纷赞扬起来:“这位小相公吹得不错,再来一曲吧。”
    船家也赞那文人吹得好。他有些腼腆的笑了笑,接着又吹了一曲《梅花落》只可惜一船的鲁莽只觉得犹如仙乐,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曲子。
    云珠听着笛声,觉得坐这乌篷船也特别的有意思。
    吹完了这曲《梅花落》文人有些累了,气息有些不稳,将笛子收了起来,吹着这湖面上的风,却不肯进船舱。
    过了一会儿船已经驶到了岸边,船家下了索,系了船。搭乘的人一一给付了船资。平安两步就下了船。云珠却看得颤巍巍的,直到平安伸过手来,用力的扶了她一把,这才稳稳的落了地。
    刚刚过了立春,还是在春寒料峭的时候。岸边的柳树也还没有发芽,垂着一根根的细线,看上去有些单调。
    可这单调的风景后,是藏也藏不住的丝竹声,
    夫妻俩踏着音乐声寻去,他们来到了一间茶社。这间茶社有两层楼,一色用竹子所搭建而成。两人走了进去,立马就有穿着油绿色的店家前来招呼。
    云珠便看见了那中间坐着个红衣女子,怀里抱着一面琵琶,凝神的弹拨着。十指纤纤,音符从她的指尖流淌出来。
    红衣女子始终微微的垂着头,容貌看得出个大概,并不是个绝色的乐伎,但她的琵琶声却足以能打动人。
    平安见云珠喜欢这里,更喜欢听琵琶声,便拉着她寻了个最不起眼的角落坐下。平安点了两个松子茶,又要了三碟茶点。
    云珠觉得这茶有趣,不像是他们待客的用茶叶泡水而已,带着松子的干香。
    红衣女子弹了一支《霸王卸甲》,众人听得欢畅淋漓。云珠也入了神,不绝叫好。待她曲了,上来两个不知是衙役还是什么人,对那红衣女子说道:“柳姑娘,我们路老爷有请,走吧。”
    红衣女子,有些惶惑的抬起眼,似有不愿意,可那衙役说:“我们路老爷早就慕柳姑娘的才华,想要亲耳听两曲。别不知好歹。”
    红衣女子咬牙说:“老爷要听就让他上这里来。”
    店家见状忙上来调停,衙役将腰上的佩刀拔了出来,似要威逼。店家见了刀,有些不敢上前。
    平安在这角落里看得明白,有些气愤不过,心想人家弹琵琶的人不愿意。这是要硬逼着去么。没有道理。便起身来想要主持公道。
    云珠向平安摇头示意他别多管闲事,官道上的人可惹不起,但这次平安没有听云珠的话。他大步走了上去,对两个衙役说:“既然人家姑娘不愿意,何必要强人所难?”
    “你又是哪根葱呀?”衙役见平安虽然生得撞锁魁梧,可仗着身上有刀也不怕他。
    红衣女子生怕牵扯到无辜人受累,便道:“我跟你们去。”
    “这不就成了。”
    红衣女子回头抱了琵琶。将桌上竹篮提了起来就走。篮子里装着大伙们的赏钱。
    平安见那女子根本不领她的情。神情有些怏怏的。屋里人所有的目光都汇聚到他身上来,他低了头,慢慢的回到云珠身边。云珠瞪了平安一眼。仿佛在说:“我说不要多管闲事。”
    没了琵琶声,茶社里显得安静了不少。过了没多久,跑进来一个小子慌张的说道:“刚才在你们这里弹琵琶的那个穿红衣裳的女子落水了!”
    他这一句话让茶社里炸了锅,纷纷说要去看看。
    平安也坐不住了。匆匆的掏了钱付了,拉了云珠走了出来。几步远的距离,果然见那岸边围了许多人,很快就见人也跳下湖中,分毫不顾那湖水还十分的刺骨。
    云珠看得瞠目结舌的。心想这剧情反转得也太快了些。
    红衣女子给救了上来,救她的就是刚才和云珠他们一艘船的,吹着笛子和琵琶的文人。衙役见红衣女子以死相逼。也不敢再向前。
    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云珠忍不住调侃起平安来:“你还真是心地善良,见不得人家受委屈。可是人家也不领你的情。”
    “我想着她可怜想出手帮她一把,哪知还是个傻里傻气的人。”
    “是傻气,再怎么也不能寻死。人生还有很多中活法呢,不试一试怎么不知道是不是出路。”
    平安听着云珠这么说,便瞅着她看。云珠道:“难道我说错了不曾?”
    “哪里,你说得对极了。我只是想,你以前怎么也是个傻子,非要去跳那清河。后来我听梅子和我说你是不小心失了足掉下去的。这才松了口气。村里的人都在传是李家二娃和你有过节,你想不通才去跳河。后来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幸好啊!”
    云珠嗫嚅道:“都哪年的老黄历了,你还提它。”
    “这事我一辈子都记着呢。当初在你好不容易给救上来了,躺在那里浑身上下没个干处,好在遇到了袁大夫救了你。当我背着你往回赶的时候,我那时候的心情又痛又急。”
    云珠暗想,敢情这个人那时候起就对自己动心思呢?
    两人都没有再提关于那红衣女子的事,她的命运与他们没有半点相关联的地方。
    走走逛逛,给家里每个人都备了不一样的礼物。平安还给云珠买了一把桃木梳,上面刻着一对鸳鸯,平安说这寓意好。
    云珠笑着收下了。
    又回客栈休息了一回,就到了暮色降临的时候。果然见那街市上,还有两旁的树梢上都挂上了各色的灯笼,到了夜里要宵禁的街市顿时变得热闹非凡。
    两人寻着光亮而去。
    虽然最常见的便是那大红灯笼,不过一盏盏的把寂静的夜里也妆扮得格外的动人。白天路过的无境湖两岸也都挂上了灯,河中更有人放起了花灯,寄托着人们最美好的心愿和祝福。
    云珠自然也买了两盏来放,洁白的莲花灯,一点烛火摇摇,随着水波的荡漾,慢慢的越飘越远,最后混成了一片,宛如一条降落人间的星河,蜿蜒十几里。
    走到一牌楼前,只见那儿汇聚了许多人,极是热闹。寻常不大出门的姑娘媳妇奶奶们,也在家人的陪伴下,衣着光鲜的出来了。
    云珠和平安也跟着人群从牌楼进去,这一处的灯的样式也多了起来,什么羊角的、琉璃的、料纱的,纸糊的,更有那画人物的画花鸟的,做成山羊形状的,兔子形状的,最别致的莫过于仙女灯,工艺复杂,造型优雅。
    接踵摩肩,云珠紧紧的抓着平安的手,生怕走丢了。过了一会儿,他们便看见前面不远处立着一个大屏风,上面粘着各种纸条,许多文人雅士围着那屏风看。
    云珠指着问:“他们都看什么呢?”
    “大约是在猜灯谜吧。这个我不大会,你呢?”
    云珠笑着摇摇头。
    不同寻常的热闹,将街市妆扮得犹如白昼一般,甚至比逢集的日子人还多。除了这些灯盏,更多的便是那些小摊贩们,用各种新奇的东西来招揽客人。平安给田田带了一对玩器,又给香梅买了个首饰盒。
    最后两人来到一个买小吃的摊上,可能是位置偏僻了些,光顾的人并不多。
    平安让云珠先坐了,他去点了两碗汤圆。
    等到汤圆上了桌,冒着热气,白白软软的汤团子,要吹一会儿才能下口,咬上一口,里面就流出了甜甜的芝麻酱。再喝上两口热汤,身子也暖和了。
    出来走了这么一圈,云珠腿有些乏了,平安提议说要背她回去。
    云珠拒绝道:“得了,让人看见像什么。”
    “你看别处不也有背媳妇的?”
    云珠顺着平安的目光看去,在那灯火阑珊处果然见有三三两两的情侣,亲密无间,有相扶的也有背着的,还有抱着的。令她大感意外,差点忘了这是在相对封建保守的古代。难怪不得这灯节俨然是古代的情人节,压根不关七夕什么事啊。
    “我还没那么娇气呢,能走。跟着爬山下水走过,这点算什么,我又不是金贵的娇小姐。”云珠坚持着要自己走。
    平安倒由着她,只是一直扶着她。
    走着走着,人就越来越少了。
    云珠担心道:“我们还能找到那家客栈吗?”
    “放心吧,有我呢。”平安很是自信,他对这一代的环境已经很熟悉了。
    “阿珠!”
    “唔?什么事?”
    “娘说……”平安迟疑了下。
    “你娘说什么呢?”
    “娘问我们什么时候养孩子。”平安知道这个问题有些困难。
    云珠沉默了,她的步子也变得缓起来,心中百转千回,好一阵才道:“你说我自私也好,只是我有些抱歉。目前还没有这个想法。毕竟都忙。”
    忙是云珠的托辞,平安理解云珠的感受,笑道:“你别担心,我并不是要你马上替我们家生一个。这事也急不来。娘那里我会好好说的。还有田田,我也会好好的照顾她。”
    云珠满是歉意,见平安这样体贴她,很是感激,一时情不自禁,拉低了他的身子,踮起脚尖,扬着头,轻轻的在他脸上印下了一吻。L

☆、第一百六十六章 改建

过了两日,花农大爷果然让他家侄子用板车拉着把平安他们买的那些种苗给送了来。还有些种苗要天气暖和些才能出。
    平安付了钱,便和家人商议如何栽种。
    云珠的建议是先把玫瑰杆儿插下去。她还等着收花呢。
    “你倒是爱美的,喜欢种这些花朵儿。依我看,还不如种点什么果子实际。”
    面对婆婆的质疑,云珠笑着解释:“这花将来也是能变成钱的。我们可以做玫瑰卤,做成玫瑰清露,卖到那店里去,可贵着呢,别当它不起眼。我也不是种着玩的。”
    “是,是。你有主意。”冯老娘笑说道,那语气带着几分宠溺,半点没有责怪云珠的意思,而是赞同她的做法。
    冯家便忙着把买来这些苗子给种下了。他们家买荒山的事早就惊动了村里,如今势必要好好干一番的阵势,不免让人猜测,这冯家看样子是要崛起了。
    这些护边就忙碌了三天才种完,山上山下一共接近八十亩的地。
    八十亩的地都种些什么,成为了个难题。
    一家子坐在一起好好的商量过了:“这地好的少,差的多。还有好些石头,是长不出来东西的。”
    平安道:“是不怎么样,所以伏家也没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这里一年也不知能出多少。”
    云珠道:“经营好了,能把本钱赚回来吧。就看怎么利用了。”
    冯老娘道:“种棉花吧,这一两年棉花价钱诱人,以前我就想种。可是没地。现在可以好好的谋划下。这个也不怕鸡鸭糟蹋。”
    云珠觉得不错,就敲定了棉花一个种类,然后那些地势高的。不方便种粮食之类的就打算种些树。什么板栗、核桃都成。土肥的地方可以种些大豆、玉米之类。第一年先示范着。以后每年都可以调整。
    大致商量出来了个结果,打算等到开春了天气再暖和些便开始耕种。如今要忙的一件事就是拆房子,修圈舍的事。
    平安自己一人是干不下来,只好又请了三个人来帮忙。最主要是是拆房子。得将那些瓦片一一的给下下来,这是个技术活。下了瓦,然后就是拆房梁,檩子什么的需要帮手。接着就是推墙。拆地基。
    第一天下来,瓦和檩子都下来了。这些都整齐的码放在院子里,将来还有用处的。
    辛苦了一天。平安倒床就睡,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
    看着疲惫的丈夫,云珠伺候了他洗脚,又帮着倒了洗脚水。等他睡下后。又去了堂屋。冯老娘正在灯下与香梅理线,打点针线活。
    “屋里又不大亮。晚上做这个伤眼睛,还是白天再弄吧。”
    冯老娘叹息了声说道:“哎,还差了好些呢。今天猛儿他娘和我提起,说打算今年让他们完婚。我也没什么说的。定了这两年了,也该办了。”
    香梅在一旁低头理线并不答话。
    云珠道:“今年上半年家里事多,钱都投进去了。只怕要等到下半年才能周转过来。”
    冯老娘点头说:“我也这么想。也不知刘家看日子没有,我想和他们说说吧。又怕他们不乐意。”
    “可该开口就得开口吧。娘就这么一个女儿,出嫁自然也要办得风风光光,热热闹闹的。还有嫁妆也得备齐全了,才不叫刘家小瞧了咱们,您说是不?”
    冯老娘觉得这个媳妇贴心呀,她想的什么儿媳妇都知道,心中有些感慨。
    香梅听她们说这些事也不好意思继续呆在这里,便说:“困了,睡觉去,明天再弄。”
    冯老娘道:“你去吧。我再和你嫂子说会儿话。”
    香梅走后,云珠继续陪着冯老娘理线。田田早就睡熟了。
    “我听平安说前些日子你来那个疼,可要不要紧啊?”
    云珠含笑道:“不打紧的,也不是特别严重。注意点就行了。”
    冯老娘道:“你还年轻,可得好好的爱惜着。我年轻的时候也不忌讳这些,来那个的时候还下水田里插秧,担水,这老了头就疼。他们还说呀,不注意点,容易宫寒,这不好坐胎。所以你呀,也得好好的爱惜自己。以后再有这些情况也别摸冷水了,有什么活我来干。”
    云珠点头答应着,她心想道,已经生过了田田,再生养的话应该没多大问题吧。
    冯老娘也想她是生养过的,倒没特别担心。
    两人又说起香梅的亲事来,冯老娘道:“等忙完了这阵子,我们婆媳去一趟刘家,好好的商量商量。我可不想梅子受委屈,像你说的,就这么一个女儿,可不心疼?”
    “是呢。等忙完这阵再说吧。明天就该推墙了,灰尘很大,娘也别靠得太近了,您毕竟上了点年纪,又容易犯咳嗽。”
    “好,我知道的。等到圈舍修好了,我们一道去买鸡鸭。你说我们第一轮喂多少合适?”
    云珠笑说:“鸭子嘛先喂一百,鸡么喂五十只看看。”
    “成,就这么定了。我熬不得夜了,你也早点睡。”
    云珠回到这边睡觉时,平安已经鼾声如雷了。她轻手轻脚的上了床,安静的躺在旁边。屋里一片黑暗,即使隔得这般近,她也瞧不见平安的五官。刚才婆婆的话还萦绕在耳边,她听得出婆婆的意思,只是她无法亲口告诉婆婆,她现在还不想养孩子。毕竟对田田也不公平。只希望能给她足够的时间来准备这事。
    第二天要忙碌的就是推墙和整理。天刚刚亮,冯家一家子就起来了。
    煮好了早饭,匆匆吃过。帮忙的人也就到了。
    平安又恢复了生龙活虎的样子,跑上跑下的。让田田在屋里陪冯老娘,尽量别出来。可她不能躲起来,得四处帮着递东西。要不得来回的奔波。
    想着今天房子大概就能拆完了,平整了地面后,说不定明日就能开始修圈舍。毕竟不是人住的屋子也简易些,用不了几天就能修好。
    上午一直忙个不停,到了午饭时才有歇息的时间。
    平安和帮工们喝了两碗酒,吃了半桌子的菜,饭也吃了三大碗。
    帮工们纷纷夸赞冯家的菜好吃。下酒下饭都是一绝。
    匆匆吃过饭。也来不及歇息,又投入到了忙碌中。云珠帮着运泥块,或是给递东西。鞍前马后的。
    然而就在这天即将要收工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
    平安和黑狗蛋正合力要搬一块大石头时,突然走在前面的黑狗蛋脚下一滑,他倒是没多大的事,可这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平安有些猝不及防。石头就砸到了他的脚。虽然他当时没有抱着脚打滚,但痛得就坐到了地上。
    黑狗蛋一看坏事了。忙上来拉平安,惊呼道:“平安哥,对不住,我没走稳。没什么事吧?”
    平安咬着牙关,奋力的要将那石头给移开,可他的力气毕竟有限。黑狗蛋也上来帮忙,紧接着在另一处帮着搬石头的老熊和张五也过来了。大家合力的把平安脚上的石头给移开。当时就见他脚上冒出血来,正好云珠不在跟前,去跑腿了。
    黑狗蛋大叫了一声:“平安哥,我对不住你。”
    平安忍着疼痛说:“没什么,意外而已。谁也料不到。”
    张五便急急忙忙的跑到这边的院子里说:“平安的腿给砸了。”
    冯老娘正剁猪草呢,听见这事吓得把刀一丢,慌慌张张的就跟着跑了来,惶恐道:“怎么就出事呢?怎么就出事呢?”又心中把各方菩萨都请了一遍。
    赶到了事发地,黑狗蛋已经背起了平安往医馆去给平安瞧腿。
    冯老娘眼泪婆娑,忙问:“伤到哪里呢,被什么给砸的?疼吧?”
    张五指了指旁边的那块大石头。
    冯老娘的眼泪就下来了。
    黑狗蛋背着平安有些吃力,才迈了两步脚就打颤。老熊看出来了,忙对冯老娘说:“大娘,找块门板来抬吧。”
    “门板!那堆在角落里不就有门板么。”冯老娘快步上前,要将刚拆下来的门板给翻出来。
    张五和老熊都是帮忙的,连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