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为女主哥嫂-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让田大哥和田二哥醋了,忍不住瞪了麦一山一眼。妹子嫁人后,成了别家的,太残忍了,呜呜呜……
田妈笑得开怀,招呼大家:“好吃就多吃点,今天吃饱吃好,可不兴剩下的。”
等田妈招呼过客人后,看了看吃的正香的麦家人,冲闺女使了个眼色,把她叫到灶房说话。
田妈不得不问:“李香兰也没过来,这个点也不知道她吃饭了没,还给她送点菜去不?”
虽然李香兰不顾大局不地道,但是田妈不准备跟她一般见识。今天有外人在,她面上做好了,给李香兰送点菜过去,说出去好听。不就是一点菜的问题吗?她不缺这点东西。
可是在村里名声好了,以后李香兰再想跟人叨叨点啥田家或园园不好的地方,也有人帮她们说话。
田妈也没想让闺女去送菜,她可不想让闺女去受李香兰的气。李香兰那样的,田妈不想让闺女讨好她。估计就算闺女去送菜,也讨不了好。。。,还是不受那个闲气。
“要不把一山叫过来,问问还给她送菜不?”
田园听她妈要给麦妈送菜,还楞了一下。今天大家都高兴,一时把未来婆婆给忘后脑勺去了。
不知道麦奶奶和麦爸还记得家里有个李香兰不?
不过,李香兰不是小孩子,就算不给她送菜,也饿不着她。
田园也不想在好日子看婆婆的脸色,直接说:“我让一山过来,问问他,要送让他给送去。”
田园转身出去吧麦一山招呼过来,田妈说:“你妈自己在家,也不知道做不做饭,要不你给她送点过去?”
田妈能想到这茬,也是看在李香兰是未来女婿他妈的份上。给李香兰点面子,麦一山脸上好看点,以后能对她家园园好点。说来说去,还是当妈的一片慈母心。
可惜,麦一山跟他妈有母子缘,没母子情。他早对偏心妈腻歪了,他妈以前但凡对他好点,麦一山也不能一点不听她的。
麦一山跟丈母娘可没有想到一处去,他听到田妈的好意,总不能说不用给送,饿不着她。这可不是一个儿子该做的。要是他这么说,保不准田妈当面就敢退婚。为啥,因为麦一山不孝顺呗。
所以,麦一山听了田妈的话,立马端起田妈准备的两碗菜,“我这就给她送去。”
田家堂屋的门四敞大开的,这不麦一山端着两碗菜出去,正巧被坐到斜对面的张婶子看到了。
她多嘴问了一句:“我看一山怎么端着两碗菜出去了,给谁送的?”
不等人回答,张婶子恍然大悟:“我想起来了,麦家嫂子没来,应该是一山给她送的。”
恰好田妈进了屋,听到这句话,马上笑着接上话:“我这不寻思一山他妈自己在家做饭麻烦,打发他给他妈送了点菜过去。”
田妈就是为了照顾李香兰那点名声,当然得给人说说,让人知道才行。
麦奶奶:“给她送啥菜,家里有吃的。”还是玉梅厚道,不像她家那个四六不懂的儿媳妇。
田妈笑着说:“早就准备出来了,不麻烦,咱两家不远,一山跑一趟,马上就回来了。”
可不是,他们说话的功夫,手脚麻利的麦一山,把菜放桌上,朝屋里知会一声,没听他妈说啥就返回来了。
大好日子,麦一山不像因为他妈坏了好心情。所以他惹不起躲得起。
自从婆婆、丈夫、儿子去了隔壁田家,李香兰就一直躺在床上胡思乱想。田家不是人多吗,不时传来嘻嘻哈哈的笑声,让李香兰心情越发烦躁。
可是今天李香兰还真不敢去田家找茬。一是因为婆婆严重警告过她,不允许她破坏麦一山的婚事;二是她不敢在田爸面前撒泼。
当初亲戚就是给她介绍了田爸,田爸没看上她,看上李玉梅。
因为这,李香兰心里一直别扭,跟李玉梅整天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别扭了一辈子。出于一种不可言说的心理,李香兰不太敢跟田爸说话,老远见到他就躲着。
因此,就算有人拉着李香兰,她也不敢到田家闹腾,她那点蠢胆,只敢跟李玉梅掰扯几句。
李香兰在床上躺了大半天,肚子饿了都没起来弄吃的。一家子都去坐席吃好的,她一个人在家吃有啥劲儿。再说她还生婆婆丈夫儿子的气呢,气都气饱了,更不想起来做饭吃。
没想到到了晌午头,滑头儿子竟然给她送了两碗菜过来。
田妈给麦妈送的菜也有意思,一碗炸的香椿芽和花椒芽,这玩意一炸就膨胀,一碗其实没装几根;另一碗是辣子鸡,里面有鸡爪鸡脖,还掺着两块鸡肉。
比起席面上的大菜,这可真有点寒碜了。
第63章 第 63 章
李玉梅早想到给李香兰送菜做面子充好人; 她还知道李香兰不吃辣,故意送去一碗辣子鸡,就是为了恶心她。让她不着调; 还不同意一山娶她闺女; 她家园园好着呢,李香兰凭啥看不上她闺女?
不就因为年轻时他爸没看上李香兰; 她就一直找事吗; 这么多年没跟她计较,惯出毛病来了。
为了出口气,田妈琢磨法子让李香兰生气。也亏她想得出来,这样; 她既做了好人; 还恶心了李香兰一回。不管咋样; 田妈高兴了; 看到麦一山空着手回来; 心情格外舒畅。
李香兰小心眼; 看到菜,肯定会多想吧。想吧气吧; 该!
李香兰看到麦一山送来的两碗菜,可不就生气了。
虽然两碗菜不是油炸的就是鸡肉,可是她真不稀罕。去年麦一山经常往家里买肉吃; 麦妈也不是多馋肉的人; 况且还是加了红辣椒的鸡肉。
李香兰仔细一瞅; 悄悄田家送来的啥玩意; 不是鸡脖就是鸡爪,专门恶心她的是吧?
还有炸香椿芽,她家门前就有香椿树,也能摘着吃了,一点不稀罕这玩意。油炸的也不稀罕。
要不说女人最了解女人呢,麦妈一琢磨,就知道是李玉梅那女人干的好事,越发生气。
同时她更觉得儿子不是东西,可能还没眼色,有点傻,人家让送菜,他就送,咋在家没这么听话呢?
麦妈看了想了生了一肚子气,想跟谁吐露心事,可是前两个闺女嫁出去了,不常回来;小闺女去上学了,她还不会写信,只能在家生闷气。这事她又不好往外说,总不能让人知道,她故意不参加儿子定亲宴吧。要是别人知道的话,被讲究得跟肯定是她。
麦妈真盼着贴心小闺女赶紧放假回来。她可算知道了,这个家只有小闺女才跟她一条心,才向着她说话。
可惜麦秋正在大学忙着学习和赚钱呢,都顾不得给家里写平安信了。以系统回到老家就掉线的情况,等放暑假,麦秋回不回家还不一定呢。
麦一山还真没注意丈母娘送菜包含的意思,也没想到她故意送辣菜。两家又不一起吃饭,丈母娘可能是不经意给送了辣菜,他也不能挑挑拣拣是他妈不吃辣。
反正送过去,他妈也不一定吃,送啥不一样?
还别说,麦妈跟家人斗气,又看出田妈送菜不怀好意,送去的菜连动没动。她宁愿吃咸菜,也不迟田家送的菜。
其实,就算麦一山知道,可能也装作不知道吧。他妈能听信麦秋谗言,不喜欢田园,非得阻拦他的亲事,还非得要他的钱补贴麦秋,也不能怪他不跟她一条心。
麦一山这是恨屋及乌,因为他妈实在偏心麦秋,也埋怨上了。以后能出钱给他妈养老就行,别的他不会多操心。
麦一山有时候非常羡慕别人家的父母,就算偏心,也不会太明显。不像他妈,偏心偏到太平洋去了。如果麦秋是个正常妹子,麦一山也不会这么烦她,可是谁让她偷走他的气运,破坏他的婚事,搞砸他的一辈子?
他就是个普通人,没有宰相能撑船的肚子,重生一世,只想过顺心日子,谁阻挡都不行。
可以说,麦妈上辈子加这辈子的做法,已经磨掉母子情。他已经吝啬到一点不想关注偏心妈了。
等麦一山回到田家,做了坏事的田妈仔细观察未来女婿两眼,发现他没有不高兴,还继续跟人说笑,应该是没发现她送点菜有问题。
要说这人就不能做亏心事,要不就心虚。田妈图一时快意,可是后来仔细琢磨一下又后悔了,她怕麦一山看出自己的意思,会怪田家,田妈更怕牵累闺女。
怎么说那都是一山妈,田妈又觉得看在一山面子上,不能跟李香兰计较太多,省的以后影响俩孩子感情。算了,以后。。。只要李香兰不主动招惹她,她就不干这种事了。
饭桌上大家吃的尽兴,聊得开心,酒足饭饱之后,亲事已成,以后田园和麦一山就是未婚夫妻了,以后一起出门逛街啥的,也不会有人说闲话了,只会打趣他们。
麦一山悄悄跟田园说:“明天有空吗,带你去买两身新衣服穿。”
想想上辈子,年轻时媳妇跟着他,整天忙着卖包子赚钱,真没享多少福。那时他们本钱不多,在城里做小买卖,还得租房,也没人帮衬,日子真不好过。
直到后来买上房安了家,心里踏实了,日子才好过点,才敢花钱吃喝穿。之前一直攒钱买房,过日子紧紧巴巴,不敢花销太大。
不像现在在家里,就算他种地,田园卖包子,也有家人或街坊帮忙,心里觉得有依靠,比在城里好过。
麦一山早就想给媳妇买衣服穿,趁着年轻好好打扮。现在有了名分,名正言顺了,这不立马约上了。
田园想了一下,微笑着说:“明早我忙完了,睡个回笼觉,等咱们吃过中午饭,再去城里逛逛吧?”
“行,听你的,明天吃了晌饭来找你。”麦一山已经育上苗,现在不算忙,他想约田园,还得看田园的时间安排。
田爸田妈看到自家闺女和麦一山在一旁笑着说话,欣慰有,酸涩也有。养大的闺女已经找对象了,说不得快要嫁人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田家和麦家坐在一起,又说了一阵子话,到了下半晌才回家。等麦家人走了,田大伯他们也回了家。
等麦家人走后,田家把麦家送的定亲礼查看一下,好家伙,真不少。十斤肉看着有好大一块,十条鱼,十只白条褪了毛的白条鸡看着非常显眼,别说密度更小的十斤点心,看着更多。
田妈想想现在天不太冷了,怕是搁不了太久,还是看着分分算了,自家也吃不了多少,要是搁坏了更浪费。都是缺衣少食年代过来的人,田妈他们节俭惯了,见不得浪费。亲朋好友一分,比白瞎了强。
田妈捡出一条鱼、一只鸡、二斤点心、一斤糖、还有两瓶酒和两条烟,让大儿子晚上给他大伯家送去。平时他大伯照顾自家不少,该承情。
剩下的烟酒糖还能放一段时间,田妈没着急处理。猪肉和羊肉不分,留着自家包包子用。
田妈又分给俩儿媳每人一条鱼,一只鸡,一斤点心,还有一包花糖,让她们早点给娘家送去。
田大嫂和田二嫂没想到,婆婆还分给她们一份,让她们送回娘家,都挺高兴的,笑着接过东西。
俩嫂子前后都说:“这回沾园园的光了,卖家送的东西真多。”
俩嫂子不由想起自己定亲时,田家只送了四样礼,比不上小姑子的礼,那时已经算不少了。现在日子好过了,送的定亲礼也逐年见长。
可不是,田大哥结婚时,还是敏感时期,那时家里只有田爸和田大哥领工资,底下还有两个上学的花钱,田妈可不得算计着送礼。那个条件下,只能随大流送礼,不比人多,也不能比人少,不会掉了亲家的面子,送中不溜的就行。
田妈还给自己娘家留出鸡、鱼和点心来,打算明天抽空送去。
剩下的点心放堂屋的柜子里,田妈难得大方一回,“点心不经放,谁愿吃赶紧吃。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以后难有继着吃点心的机会了。这回你们沾园园的光了,真没想到一山送这么多定亲礼。”
这年头,一般都是四样礼,送酒、糖、点心、肉,要说送六样礼都是多的,别说十样礼了,三里五村,估计也就麦家这么大方送礼。田妈真没料到麦家送这么多。虽然她也心疼送别人东西,但只能分分吃了,要不瞎了更心疼。
田妈已经听麦奶奶说都是一山准备的礼。她估计,一山可能是为了面子好看,。。。名声好听,也是为了讨好丈母娘家。不过,一山已经跟园园定了亲,下次得告诉他,再送东西,不用送太多,不然吃都吃不迭。都是自家人了,不用客气。
花钱能买丈母娘高兴,麦一山愿意。要不怎么让岳家早点同意媳妇嫁给他?
麦家祖孙三代人回了家后,本来麦妈还躺床上生闲气。听到动静以后,她起身了,关门时摔得门哐当哐当的,一听就是心里还憋着气。麦妈没搭理婆婆和丈夫,起来上茅房去了。
这算是故意在家人面前露个脸吧。她再不露面,家里快忘了有她这个人了。
麦奶奶横了儿子一眼,用不争气的眼神看他,“都是你惯的你媳妇,越来语不懂事。我可不想她接着闹腾,回头你好好说说她。”
麦爸好脾气地答应了,“妈,等会儿我就说她。”
麦爸看媳妇都不去参加儿子的定亲礼,觉得她太胡闹,不知大体,不顾面子,也恼了她。
麦奶奶这才放过儿子,才笑眯眯地跟孙子说话。
“行了,事情都办妥了,你跟田园已经定了亲,等过一阵子,再问问田家,啥时候能让你们结婚。不过我看着早不了,向民还没结婚了,轮不到你们先结婚。”
“到时候再说,反正现在我才十八,也不着急结婚。”麦一山是这么安慰奶奶的,但是心里想的可就多了。
麦一山赶紧琢磨,上辈子三舅哥到底哪年结婚的来着?好像是女儿出生前一段时间。
如果等三舅哥结了婚,他们再结婚,应该不耽误女儿出生吧?麦一山已经在琢磨起生女儿的事。
上辈子俩人就要一个女儿,这辈子他们打算多生一个或俩,让女儿以后也有个兄弟姐妹作伴。不过俩人就算想多要俩孩子,麦一山和田园还是想要唯一的闺女。就算转世重生,他们也忘不了唯一的女儿。
第二天一大早,田妈就打发闺女来给麦家送大肉包子吃。说实话,收了田家那么多定亲礼,田妈真觉得麦家送多了,跟让麦家吃了亏一样。这不家里用那块猪肉包了大包子,赶紧给麦家送来二十个,够麦家吃两天了。
田园笑盈盈地跟麦奶奶说:“奶奶,我妈说刚蒸出来的大包子好吃,送了一些过来让你们尝尝。”
麦奶奶看到田园提来满满一提篮包子,忙推辞:“哎哟,你咋送这么多来,这得有二十来个吧?”
田园笑着说:“多送你们就多吃,要是吃着好吃,等吃完再给你们送。”
一山大方,她也不能小气了。虽然她现在算是借花献佛,包包子还是用的一山送的肉,可怎么着都是家里的心意。
等以后她跟一山结了婚,麦奶奶想吃啥,她可以给奶奶做。
第64章 第 64 章
因为家里肉太多; 田妈交代非要做饭的闺女; “这两天赶紧做了都吃出来; 吃了肚里比瞎了强。对了,等你做完饭; 给隔壁麦家奶奶送碗肉过去。你不说跟一山去城里转转吗; 干脆把他叫过来吃饭算了。”
田园应了声; “知道了。”
这天早上卖完早点后,田园没有早早休息; 而是把中午的食材准备出来; 该提前收拾赶紧收拾。她昨天看了; 一山送的羊肉连带着一大块羊排; 羊排是肋骨那里的肉,肥瘦相间,质地松软; 做成美味菜肴相当可口。
田园打算拿羊排做菜,做个羊排海带汤,可不得把羊排剁成小块,提前浸泡在水里; 去去血水啥的。
此外; 田园还剁了两只鸡; 等下炖上; 鱼也处理好两条; 中午清蒸吃。做好鸡和鱼; 都给隔壁送点去。鱼不好分开送; 那就送一整条。
其实田家大小加起来有十一口人,东西再多,让田妈再一分,等不到肉坏就吃光了。
田园一边处理食材,一边跟妈说中午给隔壁送点啥。
田妈同意闺女的安排,“送就多送点,都是一山送来的肉,咱也不能小气了。”
给隔壁送,最多送个一回两回的。田妈按照闺女大手大脚做菜的方式算了一下,估计两三天就能把肉做出来吃了。这么一算,顿时觉得东西再多也不经分。
其实肉多,还可以做成咸肉、腊肉、风干鸡、咸鱼什么的,不过他们这边,腊肉、风干肉会做得人少,外地媳妇才会做,田园就没做。其实说起来,还是鲜肉更好吃更有营养。
其实不用分给田家俩儿媳妇。不过两边亲家有时也会送东西过来,田妈记着他们,算是还礼。
反正这年头比较重视人情往来。一般受了人家的东西,只要不爱占便宜的,都会想着找机会还回去。
要是只要不还,时间长了,就没人愿意来往了。等儿女结婚时,连个上门随礼的人都没有,那时才会让人笑掉大牙。所以,即便是爱占便宜的人,多少也会记得还礼。除非是非常抠门的那种,敢拉下脸面不还礼,那种人不爱惜名声,光占便宜不吃亏,到最后惹得亲戚朋友和街坊邻居笑话。
田园处理好食材,赶紧洗洗睡了会儿回笼觉。到点就让她妈叫她起来做饭。
田妈说让闺女睡觉,她做饭,田园都不愿意。混经验的机会,不能随便浪费。再说她多做点,妈就少做点,这不是变向孝顺亲妈了吗。
等田园睡醒一觉起来,把大灶小灶点着,该炖的炖,该蒸的蒸,该炒的炒,手脚麻利做了一桌香喷喷的饭菜。
香味都飘到隔壁去了,麦奶奶还好,知道孙子送了礼,田家肯定得赶紧吃。麦妈气得牙痒痒,她儿子买的好东西,都进李玉梅的嘴里了,她家到没吃上多少肉。
麦妈阴阳怪气地说:“托一山的福,田家可以顿顿吃好的了。”她知道儿子买了不少,够田家祸祸一阵儿的。
麦奶奶不惯着她了,直接怼她:“好像你没吃过闺女女婿送的礼一样。以前大女婿和二女婿送来的礼,你还少收了?”
顿时把麦妈堵得哑口无言,过了一会儿,她才顶嘴说:“他们不如一山送的多。”
“那是他们没一山有本事,怪你没给闺女找好女婿。”麦奶奶不但表明孙子有本事,还给了儿媳妇会心一击。
前边俩闺女的对象,都是麦妈给做主定的。麦奶奶说女婿没本事,不就说她没眼光吗?
麦妈感觉她又在婆婆面前掉了面子,话以聊死,她扭头走了。
等田园把菜做好,田妈让她趁热赶紧给隔壁端来蒸鱼和羊排海带汤。田爸是大厨,家里不缺做菜的家什。田家有婚宴席上用的那种木托盘,还有食匣子。这回田园端着托盘,早早送了四个菜过。。。去。
田园笑吟吟地说:“奶奶,中午别做饭了,我妈让我把做好的菜送来了,再尝尝我的手艺。”
麦奶奶说:“咋又送菜过来了,你们做了自家吃就行,老往这送什么?”
田园忙说:“应该的,奶奶多吃点。”
随后她又跟麦奶奶聊两句家常,刚想问麦一山去哪里了,要他过去吃饭。
麦一山刚从地里回来,已经闻到扑鼻而来的香味,他笑呵呵地说:“我刚到家就闻到香味了,你又做啥好吃的了?”
田园:“做的肉,我妈说过去让你吃饭。”
麦一山不客气地说:“等我洗洗,马上就过去。”
田园看他应了,转头跟麦奶奶说:“奶奶,那我先回去了。”
当着家人,两人说话没那么放开。
等田园走了,麦奶奶对孙子说:“田园刚送来一些菜,你还用过去吃?”
麦一山擦了擦脸说:“既然叫了,我就过去吃。奶奶,晌午你多吃点,园园做的菜最好吃了。”
麦奶奶笑着说:“你以后有口福了。”
“那是,我最有福了,奶奶也跟我一起享福。”
麦一山换了身干净衣服,才到田家吃饭。
田妈见了就嘱咐他:“一山,以后再给家里送节礼,随大流就行,不用送太多。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不用太客气。”
麦一山立马懂丈母娘的意思,这是不愿叫他多花钱吧。上辈子麦一山就体会到,有时丈母娘反而比亲妈替他考虑的多,想的周全。他多孝敬些东西是应该的。
“以后该买啥,我问问田园。”麦一山露出一副让田园早早当家做主的样子。
田家人都笑他。
田大哥还说:“救你小子油滑,这是想早点娶媳妇了吧?”
麦一山调皮一下下:“还是大舅哥懂我。”
俩人的对话惹得俩大家不由笑出声。孩子们不懂大人的话啥意思,但是也跟着笑。
田家人多,吃饭也热闹。不过因为田家爷仨工作不太累,饭量还没麦一山大。
田妈一劲儿给未来女婿夹菜,她见麦一山在家吃饭一点不生份,心里越发高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