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贤良四福晋[清穿]-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他才将良嫔的排位与长明灯点在了山顶,他爷爷顺治帝当初出家的那家寺庙。
  整个过程,原本是没什么值得指摘的。
  康熙本人就是孝子,就算对良嫔死因心有芥蒂,但对胤禩这般行事也只有赞赏的,而绝不会觉得有半分不妥。
  但这事儿坏就坏在,胤禩离开的时候,也不知是怎么想的,他根本没有亲自到康熙面前请安,更是不曾对康熙说起自己离去的缘由。他只是随意派遣了一个小太监到康熙处说明离去之事与地点,至于先一步离去缘由与离去时间,也不知是他忘了,又或是觉得康熙知道,又或是这中间出了什么差池,总之直到康熙再次想起他来,都不曾知道他是去给良嫔祭奠了——
  康熙本就对良嫔死因耿耿于怀,又怎么可能将其忌日记得清清楚楚?
  关键这话,还没有第一时间传到康熙耳中。
  在突然想起胤禩后,却只得到一句先一步去了五台山,至今未回,康熙的心情便可想而知。
  而之后,清楚今日是什么日子的胤禟等人不忍康熙苛责胤禩,于是将今日是良嫔忌日一事说了出来。
  康熙不但没有因此体谅胤禩,反倒觉得他在怨怪自己——
  怨怪自己不曾记得他生母的忌日,也怨怪自己不曾为其生母之死讨回公道,更怨怪他连良嫔死后也不曾追封一二。
  但这个时候,康熙的怒火勉强还能克制。
  然而这时,胤禩托人送来的佛寺金莲在打开后,竟然已经衰败枯萎,那花瓣儿的边缘都已经枯黄卷边了,瞧着实在是不吉之兆。
  佛教金莲本是吉兆,可枯萎到这个样子的,任凭他人有舌灿莲花之能,也无法将其说出花儿来。
  别说康熙因此勃然大怒,甚至因此生出胤禩是在借着枯败的金莲诅咒自己,就是胤禟等人在见到这般礼物之后也吓得面无血色,当即噗通一声就跪在了康熙面前。
  康熙当即将所有皇子召到自己住所,当场责骂胤禩:“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 又说,“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这话传到尚在寺庙中为母祈福的胤禩耳中,他当场吐血昏迷,醒来后更是一刻也不敢耽误就快马加鞭地跑回营地告罪。
  然而康熙直接下令将其软禁,直到回京都不曾再看他一眼。
  此事之后,胤禩大受打击,就算康熙不曾下旨命其禁足府中,胤禩也自觉无脸见人,足足大半年不曾出门见客,第二年更是因为郁结于心直接病倒,来了许多太医也不曾将其治好。
  所有太医只一句话,“这是心病,在下纵有回天之能也对此无能为力。”
  同时也是这次巡幸,在胤禩之事事发前,胤禛突然病倒。
  康熙赶紧带着太医前去探望,只是还不等入账,便见胤禛身边的苏培盛突然冲了出来,然后噗通一声跪到地上,哭着将一行人拦下:“皇上与诸位阿哥还请止步。”
  康熙大怒:“我儿病重,尔等作为老四身边之人,竟然还敢阻拦朕进门探望?”
  苏培盛满脸惊惧:“回皇上,奴才作为四爷身边伺候之人,若无意外,奴才得知皇上前来探望只有高兴的份儿,怎会刻意阻拦?实在是方才府上的钮祜禄格格在为四爷擦洗身子时,发现四爷、四爷……”
  康熙急了:“究竟发生了何事,还不快快说来!”
  苏培盛“嘭”一下,脑门儿结实地磕在了地上,“回皇上,钮祜禄格格说,四爷许是染上了时疫。四爷方才醒来,得知皇上前来探望,特命奴才在帐前阻拦,恳请皇上以龙体为重,万万不得让皇上入账。”
  说完,苏培盛便哭得涕泗横流,偏又在康熙面前,连丁点儿声音都不敢发出,瞧着就让人心痛难忍。
  康熙被这一幕刺激,险些当场冲了进去。
  好在最后一刻被胤禩等人拦下,他们又劝慰许久,康熙这才颤巍巍地回了自己帐中。
  但不得到胤禛好转的消息,康熙是一刻也不能入眠。


第95章 
  直到胤禩事发; 康熙完全没心情按照原定计划巡幸五台山; 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胤禛的病也一直不曾好转。
  担心将时疫带回京城,胤禛请示过康熙后; 便独自一人留在了原地。
  在胤禛同意让随行格格先一步回京的情况下,钮祜禄氏与耿氏二人竟然给胤禛下跪求情; 想要留下照顾胤禛。
  胤禛的性子其实是有些多疑的,在他看来,钮祜禄氏与耿氏二人在府中时; 自己那般冷待二人,几乎让二人成了整个四爷府的笑话,如今他染病,二人理当迫不及待地逃开才是,如今都有机会离开了; 她们竟然还哭求着想要留下照顾他; 难道不怕被传染?
  如果这样做的是福晋; 他可能还会相信,但两个不受宠的格格?
  宝珠:并不会; 谢谢!:)
  所以胤禛听到二人想要留下的第一反应并不是感动,而是怀疑……
  “她们知道我感染时疫一事是假的了?”胤禛面色黑沉,乌云密布,仿佛随时可能雷雨大作。
  苏培盛猛地跪地:“爷,这事儿除了你我,再无第三个人知道; 就连前来为爷诊脉的太医都不曾发现,两位格格除非有通天之能,否则绝不可能知晓此事。”
  胤禛对自己无意得来的灵药的效果还是十分信任的,所以听了苏培盛这话,他犹豫片刻后,到底还是相信了。
  又过了半月,京城众人得到消息,说是胤禛病情得到控制,并已经开始好转,一个月后,胤禛又传来消息,说是病情已经大好,不日将会回京。
  留在京城的众人对此是何想法旁人不得而知,但康熙与太子、十三却是真的松了口气。
  宝珠之前倒也做出了一幅伤心关切的模样,担心被人看穿自己只是在演戏,她便只在众人面前露了一回脸,便果断闭门不出,说是要为胤禛祈福。
  直到好消息传来,她才终于从佛堂离开。
  这事儿传出之后,旁人自然又赞她与胤禛夫妻情深,说她对胤禛情深义重。
  宝珠对此只是笑笑,并未多说什么。
  不久,胤禛便带着一群人回来了。
  宝珠带着府上众人迎接的时候,特意注意了钮祜禄氏与耿氏二人,她想着这二人算是对胤禛有了救命之恩,胤禛对二人的态度肯定会有很大的改变。
  然而她看过去后,却发现钮祜禄氏二人对胤禛确实含情脉脉,显见是对他生了感情,但胤禛看向二人的目光却十分平静,似乎二人的救命之恩也无法让他心生波澜,更不会因此对二人另眼相待。
  宝珠对胤禛还是了解的,这是个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人,按理来说,钮祜禄氏二人若真的对胤禛有了救命之恩,他对二人的态度肯定会有极大转变才是——
  这里面应当另有隐情。
  等到夜晚胤禛到宝珠房中,与她提起五台山之行的经历,她才终于明白胤禛这诡异的态度究竟是为了什么。
  “福晋,爷有一事需要同你商量。”
  宝珠疑惑地看向胤禛,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这么客气起来:“四爷有什么话只管说,妾身自当洗耳恭听。”
  胤禛表情略有些不自在:“此次五台山一行传出爷感染时疫一事,是爷故意安排。”
  宝珠双眼微瞪,她就说胤禛对钮祜禄氏二人的态度怎么没有太大转变。
  如今知道真相再去思考整个过程,宝珠很快就发现此事最大的一个漏洞。她认真地看着胤禛,眉头紧蹙,“四爷,若是此事……您可曾想过只你一人感染了时疫,不仅仅是伺候的钮祜禄氏等人,就连同去五台山的几位皇子阿哥并其身边伺候的人也不曾有人染上时疫,万一有人注意到这点,岂不是让人怀疑?”
  当时胤禛感染时疫的消息传到京城后,她还特意问过有没有其他人也被传染上了,其中又尤其担心乾隆生母钮祜禄氏被胤禛传染。
  但没有,除了胤禛外感染上时疫的人一个也没有。
  宝珠当时只顾着庆幸,并未注意到其中违和,如今却觉得这太容易被人当做把柄抓住了——
  那可是瘟疫,不管轻重,总是会死许多人的。
  胤禛眯了眯眼,笑道:“我本以为自己已经做足了完全的准备,如今听福晋提醒后才知道到底疏忽了,还好爷今日来了一趟,否则以后被人想起其中不妥之处,难免被人攻讦。”
  说完,他便找来苏培盛吩咐许多。
  隔日,宝珠便发现胤禛带回来的那群伺候的人当中,许多熟面孔被替换成了根本不曾见过的生面孔。
  再隔几日,府上又传出苏培盛突然发现,经太医查验过后,确诊为时疫。胤禛当即将人送到了庄子上休养,另外提拔了一位小太监暂时在身边应付着。
  好在没多久,就传来了苏培盛病愈的消息,他很快就健健康康地回到了胤禛身边伺候。
  胤禛回宫之后可没有闲着,没多久,他便趁着胤禔生辰的机会找到康熙为其求情。
  若是换一个人给胤禔求情,康熙指不定能直接将人幽禁。但换成之前就曾冒着他生气的当口儿给太子求情的胤禛,康熙便多了几分耐心。
  在胤禛锲而不舍的有意无意提到胤禔的情况下,康熙还真就被他说的心软了一二分。虽然这一二分无法起到什么作用,但至少,康熙想起了胤禔这个原本还算宠爱的大儿子。
  想起之后难免对胤禔所作所为心酸,原本压制着的种种不解便通通冒了出来。于是康熙做出了一个决定,到胤禔府上去探望他,寻求答案。
  他自认对胤禔不薄,就算宠爱胤礽也不曾冷落了他这个长子,所以他完全想不通胤禔为何要魇镇胤礽。
  “因为嫉妒啊,”可能是对康熙无所求了,胤禔再看到康熙,心情竟然破天荒地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因为不甘。明明儿臣才是长子不是吗?就因为胤礽生母高贵,所以儿子天生就活该低人一等?”
  康熙看着胤禔,突然说了句:“不然呢?你不也是因为生父身份高贵,所以才从出生就有了皇子身份,天生就高了这天下几乎所有人一等?朕选太子,为何就不能看生母身份?”
  胤禔顿住,半晌后自嘲一笑:“也是……”
  康熙深吸一口气,又问,“你既然已经找了人魇镇太子,为何又让张明德去刺杀太子?你就真见不得太子好,连一条性命也不愿留给他吗?”
  咒魇之术虽然让人痛恨,但康熙更痛恨的,无意是这两件事背后透露出来的,胤禔对太子斩草除根的狠绝。
  才查出证据的时候,他甚至无法相信自己最疼爱的两个儿子私下的争斗竟然已经到拔刀相向,你死我活的地步。这对他的打击太大了。
  胤禔轻笑一声,眼底一片冰寒,“皇阿玛,儿臣说这不是我做的,您会相信吗?儿臣说,这事儿从头至尾就是一个骗局,张明德根本就不是儿臣的人,您会相信吗?儿臣说,儿臣是被人陷害了,您信吗?!”
  胤禔一问接着一问,步步紧逼,最后几乎是冲着康熙怒吼出声。
  康熙被他气势震地怔了一瞬,旋即憋气低吼:“若你真是被陷害的,当初为何不辩解?”
  胤禔惨淡一笑,“皇阿玛,儿臣还有一个额娘在宫里呢。”
  他又不是没心没肺,怎么可能愿意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额娘下半辈子常伴青灯古佛,又或是困死宫中?
  康熙怔住,似乎没想到胤禔会说出这样的理由。
  但帝王多疑,他虽觉得胤禔今日应答句句有理,逻辑严密,却也无法真正相信。
  因为这一切,实在太巧了。
  所以康熙沉默片刻后又问:“就算张明德一是假,你之后推出老八夺嫡争位,剑指储君之位却是真的吧?原因?”
  胤禔看着康熙,似乎不明白他为何到现在还在问这样……的问题。
  他低着头,长叹一口气,苦笑道:“可是儿臣除了帮助老八,还能帮谁?儿臣这许多兄弟当中,除了老八与儿臣有旧,额娘对老八有一丝养育之恩,其他兄弟哪个又会替儿臣照顾额娘?”
  “再者说,”胤禔低着头,眼底闪过一丝阴狠,“在太子与儿臣都提前出局的情况下,除了老八,儿臣那些个兄弟当中,又有谁有机会被皇阿玛选为继承人,最后荣登大宝?老三懦弱胆小,稍有个风吹草动就自己吓自己,迟早会被吓得退出夺嫡;老四整日除了修道问佛,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对公事都不如以往上心;老五……呵呵,老五一出生就被抱养到太后名下养大,想必朝堂内外就没有一个人觉着他有可能被立为太子吧?老七腿脚不便利,除非儿臣所有兄弟死绝,否则皇位与他也没有干系吧?被苏麻喇姑养大的老十二与老五相同,从出生起就注定与皇位无缘。剩下的……”
  胤禔抬头看向康熙,眼底竟有几分嘲讽,也不知是对自己,还是对康熙,“老九与老十四对老八一向比对他们的亲兄弟还要亲近,老十一向与老九形影不离,老九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这三人完全就是老八手里的一杆儿枪,老八指哪儿他们就打哪儿。”
  “唯独剩下个老十三,这不是那个时候,他已经被父皇囚禁在夹蜂道,归期不定?”胤禔眼神有些恍惚,“皇阿玛您说说,除了老八,儿臣还能靠谁?不就是一个黑锅?背了也就背了,反正对罪孽深重的儿臣来说,虱子多了完全不痒。”
  康熙原本在胤禔用那等不敬的语气对自己说话时,胸口便积蓄了无数怒火,然而越是听胤禔的话,他便越是觉得背脊发凉——
  在他不知道时候,老八的势力竟然发展到这地步了?老四沉迷修道问佛逗孩子,是否也是因为察觉到了老八的狼子野心,觉得自己无力抵抗,于是干脆做出这等淡泊名利的表现以保全自身?
  想想太子复立之后,他与太子的耐心一日不如一日,这其中是否也有胤禩在其中推波助澜?
  还有前段时间的枯败金莲事件……
  在这一刻,康熙对老八的怒火升到了最高,他甚至对原本因为不惧天威给老八求情而被他认为是真性情的老十四,都生出了许多嫌隙——
  老大说的是啊,胤禵对自己同父同母的兄弟都不如对老八好,他之前怎么就只看到了他与老八之间的兄友弟恭,而没看见他对胤禛态度恶劣?面对老八陷入险境,老十四却是不顾他性命为其求救了,可若是换做老四陷入险境,老十四还会不顾性命……不,老十四真的会为老四求救吗?
  他为什么从不觉得胤禵如此行事,其实早就暴露出了老八的心机深沉和老十四的……分不清亲疏远近,以及没心没肺?
  更何况,当初老十四不顾他命令冲上前求情,本身就是对他这个皇帝的藐视,老十四的选择完全说明了,自己这个皇阿玛在老十四的心底根本比不上老八。
  他之前怎么就像是被猪油蒙了心一般,觉着老十四是个好的?
  想到胤禔的魇镇之术,想到与老八接触颇多的张明德似乎也懂得一些神神鬼鬼的手段……
  康熙越想越怕,也顾不得心底的其他疑问,转身就离开了胤禔府上。
  等人彻底消失在自己视线中后,胤禔才缓缓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
  他这个皇阿玛啊,相信你的时候自然你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对的,就算错了也是别人带的,绝对与你无关,你犯下天大的错事他也不会觉得值得在意;可若是他不相信你了,那你做什么也都是错了。
  胤禔曾经将这种办法用在了太子胤礽身上,也只用在了他一个人身上,并发现收效良好。如今他已经废了,太子也不过是秋后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他倒是将这个从太子身上实验得来的法子用在了曾经以为绝对不会用的人身上,也够讽刺的。
  不过……
  也是时候让胤禩知道,爷能够与太子争锋相对几十年,凭的可不是一个长子的身份——
  和爷比,你一辈子都是个弟弟!


第96章 
  康熙走后; 胤禔很快便让人到雍亲王府,将今日谈话复述给他听。
  同时; 也没忘记将自己这段时间收集到的证据交给胤禛——
  虽然之前给胤禩背锅的时候,他与胤禩已经达成一致,但夺嫡多年,见多了各种背信弃义之事,他总不会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人的良心上面,就算有求于胤禩,他也不希望自己没有一点儿自主权,否则只要胤禩翻脸; 他就一点儿还手之力也没有。所以在与胤禩达成一致之前; 胤禔便让人将胤禩与胤禟等人与张明德相交的证据收集好了,留作底牌。
  谁知道两人合作才没多久,就因为良嫔之死闹得不死不休了呢?
  因为胤禔的处境已经不能再坏了; 胤禩就算想要对他动手也找不到机会,惠嫔又是良妃之死的罪魁祸首(胤禩以为); 所以他的所有怒火; 也都冲着惠嫔去了。
  可是就如同良嫔是胤禩底线一样; 惠嫔对胤禔来说同样是不能触碰的底线。胤禔才得到惠嫔出事儿的消息,便立刻开始想法子反击胤禩——
  就算惠嫔如今的处境瞧着还没坏透,但以后的事儿谁知道呢?原本想着胤禩或是那几个唯胤禩马首是瞻的兄弟成功夺嫡,那么无论是他还是惠嫔,以后的处境都能得到长足的改善。然而良嫔一死,若是胤禩再上位; 恐怕他与惠嫔以后的日子就得不到保障了。
  胤禔无数次地想着,一定要将胤禩及其交好的兄弟全部拉下马,最好能彻底绝了他们夺嫡的心思。
  只是他困在府上,犹如囚鸟,就算心中再焦躁,也没办法做什么。
  好在这个时候,老四的人找到了他。
  …
  再说康熙回到宫里后,他是越想胤禔那话,就越觉得怒火上头,简直恨不能直接将胤禩叫到宫中质询一番。
  但最后,他到底还是忍住了。
  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他就算心里再怀疑老八,也不能将其治罪,否则若是此事被那些个与胤禩交好的大臣知道,恐怕又会翻起一阵波澜。
  然而想到朝中几乎泰半官员都与胤禩交好,康熙心里就愈发不是滋味——
  不光之前举荐太子时,朝中大半重臣都举荐了胤禩,之后他以结党营私之罪禁足胤禩,朝中为其求情这更是不知凡几。康熙偶尔都会闪过这样的念头:这朝廷,究竟是他的,还是胤禩的?
  康熙对胤禩的防备,一度超过了太子胤礽。
  恰在这个时候,朝廷查案,从另一宗案子里面竟然揪出来了一个人,而在审讯这个人的时候,竟意外得知,张明德正是他引荐给胤禔的,而那个人会这样做,则是受了胤禩的指使。
  康熙还未来得及因这事儿动怒了,牢房里竟然又传来消息,说是那人因为受不得严刑逼供,竟然又抖落出来了一件事——
  原来胤禔当初会魇镇太子,竟然是因为张明德。
  这其中究竟有没有胤禩的手笔,谁也不知道,但因为张明德的事儿,康熙却是几乎立刻就怀疑上了胤禩。
  他立刻派人去找胤禔求证。
  但意外的是,这次胤禔竟然否认了。
  当着梁九功的面儿,胤禔亲口承认,魇镇太子一事是他很早之前就有的想法,施行魇镇之术的喇嘛,也是他千方百计找到的,从始至终就与胤禩没有丝毫关系。
  胤禔的手下不明白他为何不趁机将此事推到胤禩身上,因为这样做了,胤禔只要再求求情,不说恢复爵位,至少不会在被幽禁一辈子啊。
  胤禔并未回答手下问题,担心心底却冷笑连连——
  魇镇太子这样的大事,这些人难道还真以为皇阿玛会不让人掘地三尺,将所有细节查个一清二楚?此事个中关窍,恐怕皇阿玛比我都要清楚,若是贸然将此事推到胤禩头上,岂不是让皇阿玛误会我是个撒谎成性的人?那张明德一事出自胤禩陷害的说法,恐怕也难以取信皇阿玛了。
  他们那个皇阿玛啊,越是年纪大了,越是多疑,稍不注意恐怕就被他疑上了。
  如胤禔所料,此事确实出于康熙试探。
  而就在他承认了魇镇太子一事不久,康熙突然寻了个错处,直接将胤禩才恢复不久的爵位……给夺了。他甚至还给几个信任的大臣透露了想要将其过继给那些个早逝无子的兄弟名下,只是后来被劝阻了而已。
  但这个消息传出后,所有人也都知道,胤禩绝无登基的可能了。
  然而直到这个时候,其他人也不曾将胤禩爵位被废一事与两年多前的张明德一案有关系,所有人都以为康熙会这样做,是因为之前的枯败金莲事件。
  ——当时康熙震怒的样子,可是吓到了不少人。
  胤禩倒台,无论对胤禛还是雍亲王府的人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
  但秉承着胤禛低调做人的态度,府上愣是没有传出一丁点儿不好的消息,整个府上风平浪静,似乎没有受到这个消息的半分影响。
  不久后,府上甚至传出了喜讯——
  钮祜禄氏与耿氏终于接连怀孕,按照怀孕日子推算,钮祜禄氏肚子里的这个崽子,正是对宝珠来说十分重要的原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两人怀孕不久,府上也彻底忙碌起来了。
  因为胤禛的长女吉兰的婚期,临近了。作为小辈中的第一桩喜事,雍亲王府自然是要大肆操办,决不能让人看扁的。
  所以几乎整个雍亲王府上上下下,都为这桩婚事忙前忙后,没个停歇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