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贤良四福晋[清穿]-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意,特意将孩子留在了自己身边照料。
因为孩子确实太弱,几乎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的,就算是宝珠也无法保证这个孩子交到自己手上后一定能养活,胤禛那段时间又需要年羹尧帮他办事,于是这孩子还真就被她留在了身边。
然而宝珠想过了这个孩子可能病亡,却从未想过她会死于一氧化碳中毒。
昨晚大半夜的,宝珠都陷入了深度睡眠,却突然被系统的警报声叫醒,然后得到了年玉湘女儿一氧化碳中毒,性命垂危的消息。
本来以宝珠的身份,并不好出面。
可她并未犹豫,仍是准备让人过去查看一下情况的——
大不了等孩子救下来后,她随便胡诌一个理由,谅其他人也不敢多嘴。
然而等她才将人叫进屋里,系统便直接告诉她,孩子已经没了。
那孩子的体质,确实太弱了,寻常孩子至少能坚持一会儿环境,她完全无法适应。
但这怪谁呢?
怪那些个担心小格格被冻病,所以将门窗关的严严实实的下人?还是怪将自己份例中的炭赐给女儿,不愿让女儿受冻,以至于小格格房中的炭火比平时多出了好几盆的胤禛?又或是心疼女儿,所以将其留在身边照料的年玉湘?
大家都是出于好心,但最后造成了不幸。
年玉湘悲痛欲绝,几度昏死过去。
胤禛大约也知道其中有自己的过错,于是对年玉湘生出了几分愧疚,等其情绪平复下来后,倒是一改往常冷淡,对年玉湘多宠了几分。
不过年玉湘可能心里一直惦记着早逝的长女,身体不曾做好受孕的准备,一直到康熙五十三年,真正走出丧女之痛的她才再次怀孕。
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十二,年玉湘生产,再次生下一个女儿。
有了上一个女儿的前车之鉴,虽然这个女儿仍旧体弱,年玉湘倒是没有对长女那般放不开手,有了将其送到托儿所的想法。
然而在发现托儿所内的孩子五六月的时候就要开始添加辅食,为断奶做准备,最迟周岁就要彻底断奶后,年玉湘又迟疑了。
年玉湘实在不像是个会养孩子的额娘,再加上又有前一个孩子夭折在前,胤禛与宝珠都不想府里的孩子再夭折,于是拒绝了她想自己养孩子的要求。
但将孩子送到托儿所这事儿本就要孩子生母自愿,年玉湘明知道不将孩子送到托儿所的种种坏处,仍旧不愿将其送进托儿所,宝珠总不能让人强抢吧?这话传出去还能听?
胤禛有些恼怒,干脆让人给年玉湘的父兄传话,让他们劝人。
可惜年玉湘与父亲、长兄的关系实在生疏,二人的话完全无法左右她的想法。胤禛无奈,干脆自己来做了这个恶人,让人将孩子抢走,送进了托儿所。
然而趁着每日傍晚那半个时辰的探望时间,年玉湘再次将女儿抢回了自己身边。
胤禛也是被她气笑了,干脆不管年玉湘了。
宝珠摇摇头,也只能暂时忽视年玉湘母女,将所有注意力放在了吉兰的弟弟弘昀,以及其他与弘昀年纪相差不大的孩子身上——
弘昀已经到了成婚的年纪了,府上该为他单独准备一个小院儿了。
其他孩子也一样。
然而,雍亲王府根本没那么多地方。
这儿子是一茬儿一茬儿地长大,可是府上院子却根本不够用了。
无奈之下,宝珠想到了分家。
第103章
倒不是说跟寻常百姓家那般; 说分家,便随便拿出点儿东西随便打发了。
这些孩子虽然没两年就到成婚的年纪了,可在宝珠眼底还小呢,也就初高中生的年纪,将这么点儿大的孩子赶出家在她看来实在有些不厚道。
那她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呢?
这还要归功于清朝皇室的一种独特的袭爵制度——
因为明朝末期,皇室成员太多又特别能生,以至于最后明朝的皇室成员几乎达到遍布全国的地步。偏偏这些皇室成员还都需要朝廷拿钱供养; 于是每年供给皇室成员的俸禄就是一大笔消耗,平白浪费了无数金银不说; 这些皇室成员还总是惹是生非,完全是于国无益的害虫。
明朝明明经济发达; 最后却落得亡国的下场,除了朝廷**,官吏贪酷,前几任皇帝都是昏君,以及天灾频发、清朝入关等原因外,这些尾大不掉的皇室成员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康熙从明朝亡国经历中吸取教训,为了限制皇室成员; 特地搞出来了一个考封制度。
清朝的爵位承袭制度本也与其他朝代不同; 虽然都是嫡子继承爵位; 但除了寥寥几个铁帽子王外; 其他勋贵子嗣继承爵位的时候,这个爵位却会降等,比如胤禛若是最后没能当上皇帝; 那弘晖日后继承的爵位就不会是胤禛的和硕亲王爵,而会降等为郡王。而胤禛的其他儿子虽然也有机会获得爵位,但却无法如弘晖这般只需等着胤禛死亡,而需要努力学习,然后在成年的时候参加清朝特有的考试。
考试共三门,满语,马射,步射,必须获得优等才能按例袭爵——
考封制度不曾被折腾出来的时候,康熙规定,所有勋贵嫡子袭爵,则降一等,其余子嗣封爵再降一等。也即是亲王嫡子袭爵,若无意外,只能袭封郡王爵,而其余庶子则最高只能获得多罗贝勒的爵位。
当然,只要是考试就不可能每一个都获得优等对不对?
参加考试的庶子们,若是考试成绩只能得到了“平”的评价,便必须再降一等袭爵,如他原本获得优等评价可以得到贝勒爵位,可因为因为评价不如预期,只得了个平平,于是便只能得到固山贝子爵了。
更差的,只获得了劣等评价的勋贵庶子们,比之获得“平”评价的则要更降一等,原本的贝勒爵也变成了奉恩镇国公的爵位了。
按照胤禛如今的爵位,这些孩子就算三门考试全都不及格,也能获得一个奉恩镇国公的爵位,这个爵位可比绝大多数人好太多了。而有了爵位,内务府自然会分配府邸给他们,等这些孩子成婚后,他们的生活也都有内务府分配供养了,可以给雍亲王府减轻极大的负担。
至少对胤禛对宝珠来说,都是一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
况且这些还在学校学得很好,所有师傅都对这些孩子的学习情况称赞不已,不说全部获得优等,至少不至于得个劣等的评价啊。
也即是说,这些孩子若是真的被允许参加考试了,他们最少也能拿回来一个贝子的爵位。
想想吧,康熙如今已经成年的皇子当中,老八胤禩连个爵位都没有呢,就算是老十四,那也不过只有一个贝子的爵位。
此事若真能成行,别说那些孩子了,就算他们的额娘也只有高兴的份儿。
这想法倒是好的,但偏偏没那么容易完成。
因为考封虽然并未严格规定参加考试的宗室的年龄,可真正参加考封的宗室们,年龄至少也有二十岁,其中大部分参加考试甚至是在有爵位的父亲已经去世后,而他们的年纪更是到了三四十。
而作为胤禛的孩子,想要参加考封的话,还有一个算不上难题的难题。
胤禛的身份有些特殊——
胤禛不是普通的宗室,他是当今皇帝的儿子,是有机会继承皇位的皇子。
在皇位尘埃落定之前,一般皇子是不可能让自己儿子急吼吼地去参加考封,将自己定位在普通宗室的地位上的。
普通人也根本想不到在儿子爵位上做文章。
但宝珠却找到胤禛,劝他:“四爷您想想,您如今对外的形象,可不就是认真办差,积极争取,但淡泊名利,对皇位没有太大野心的形象?但不管您对外形象如何,朝中如今就您一个形象正面、不曾被皇上责罚、没有犯过大错的皇子,您可就是个立在皇上面前的活生生的靶子。皇上瞧着自己日渐衰老的身体,心中的疑心也越来越重,保不准什么时候就怀疑上你了。到时候,谁能肯定他还会看您顺眼,而不想着如当初对付太子一般,为你寻个对手互相打擂台?”
历史上胤禩彻底与皇位绝缘后,康熙转头就扶持了胤禵出来,保不定就有让其与胤禛打擂台,不至于在朝中一家独大的想法。
宝珠到底不在朝中,所以对朝中风向了解不多,但胤禛在前朝走动,对朝中风向简直不要太了解,自然,他也就察觉到了皇阿玛如今对自己也渐渐不耐烦起来,种种言行也透露出了对自己的防备。
“所以您需要给皇上表态,彻底坐实自己对皇位没有太大野心的形象,好让皇上对你放松防备。”
胤禛有些意动,但一时拿不定主意。
宝珠增加砝码:“妾身瞧着四爷这些年对那个位置也不是真的没想法,如何就不想想,皇上对继承人的考察是多方面的,考察对象也不止您一个呢?”
胤禛来了精神,当即颔首:“说说你的看法。”
宝珠笑道,“您认真想想,皇上当初对太子寄予厚望时候,对他身边的什么人最在意?”见胤禛陷入沉思,她笑了笑,“皇上最看重太子的妻子和继承人。”
胤禛一愣,立刻想起当初皇阿玛为他们几个兄弟指婚时的场景。
当初大皇子等前面三个年级相差不大的皇子相继到了成婚的年纪,面对老大胤禔与老三胤祉,康熙虽然对他们福晋略有考察,但更多的还是让他们自己的母妃挑选嫡福晋人选,自己拿主意。甚至于胤禛自己,不论是为了给孝庄皇太后冲喜,还是给孝懿仁皇后冲喜,他的福晋人选挑选得都没那么严格。
可是太子妃的人选,却是经过康熙精挑细选好几年后才定下来的。
因为这,胤礽的婚事拖到了他二十多岁。
比起胤禛十三成婚,太子这年纪可就太大了,放在现代那就是超级大龄剩男。
以此,完全可以看出康熙对未来国母的慎重态度。
而对太子继承人的看重,也可以从康熙一直将胤礽长子弘晳带在身边培养可以看出一二。
想到这儿,胤禛下意识地看了宝珠一眼。
他这个福晋可是有着大清第一福晋的名号,就算日后当皇后,也完全可以做到母仪天下,想必皇阿玛对福晋不会不满意。
而继承人……
胤禛自己对弘晖是十分满意的,聪慧,果断,谈话言之有物,心怀天下,喜欢干实事而非说空话。
可是弘晖在上书房读书这么些年,皇阿玛却极少与之接触,自然无法知道弘晖的好处,也就无从谈起对他的继承人满意与否。
如今有一个机会,虽然仍旧无法让皇阿玛看到弘晖的好,却能让皇阿玛知道他并非后继无人。
“我要好好想想。”最终,胤禛开口这样说。
宝珠点点头,并不觉得失望。
离开胤禛书房后,李嬷嬷忍不住开口:“老奴之前以为福晋是想要巩固弘晖阿哥在府中的地位,但听您之前的话,似乎并非这样的想法?您若是贸贸然将其他阿哥推到皇上面前,让皇上看到了他们的好,到时对弘晖阿哥的地位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可怎么办?”
宝珠失笑:“嬷嬷想太多了。”
她来找胤禛之前当然不会什么也没考虑,但在她看来,康熙若真的因为考封而看到了胤禛其他儿子的优秀,自然会对弘晖产生好奇,继而想法子将其叫到身边考较一二。
而对弘晖的优秀,宝珠有足够的自信。
再者说,她可是知道胤禛对弘晖这个自己一手教导出来的继承人有多满意,就算康熙对其他阿哥的喜欢超过了弘晖,日后当皇帝不仍旧是胤禛?到时候立谁为继承人,还不是胤禛说了算。
康熙总不可能在将皇位传给胤禛的时候,还特意留一个让胤禛必须将皇位传给自己喜欢的孙子的附加条件吧?康熙可没那么蠢。
所以宝珠对李嬷嬷的担心,那是完全没放在心上。
而这边,胤禛得了宝珠的建议后,立刻找到了邬思道。他将宝珠想法告诉邬思道后,认真征求了他的建议。
邬思道沉思片刻后,点头:“奴才倒是觉得,福晋这个建议十分可行。哪怕最后皇上不曾同意让府上的阿哥们参加考封,您至少也向皇上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而若是皇上答应了,自然更好。如福晋所说那般,若是见到府上的阿哥个个优秀,皇上在考虑继承人的时候,定会将其列入参考选项,为您增加砝码。”
胤禛听了这话,立刻下定决心要往宫里走上一遭。
“且慢!”邬思道赶紧叫住胤禛。
胤禛倏地回头:“先生可还有其他嘱咐?”
邬思道沉吟片刻后,建议道:“奴才不建议您直接进宫求情。”
“嗯?”胤禛皱眉,“此话何解?”
“府上阿哥年纪最大如弘晖阿哥,年纪也未曾及冠,想让其他年纪更小的阿哥提前参加考封,到底不曾有这样的先例。”邬思道认真建议,“您不如寻个时间宴请皇上,再带上弘晖阿哥与几位即将参加考封的阿哥随宴,一来可以让皇上与几位阿哥多接触接触,让皇上看到几位阿哥的优秀,二来酒足饭饱,四爷哭诉一二,让皇上应允此事也容易许多。”
第104章
宴会进行地很顺利,胤禛甚至不需要放下身段儿向康熙哭诉; 就成功让他同意了宝珠提前让这些孩子去参加考封的考试的想法。
——虽然康熙点头的时候; 脸上带着笑,明显是将这个提议当做一个玩笑。
这当然是一个好事。
但等到胤禛带着几个孩子回到雍亲王府的时候; 却面色沉沉; 似乎并不如何高兴。等见到宝珠的时候; 他与之对视时,眼底竟也带上了一两分埋怨。
这对宝珠来讲可太稀奇了——
自从她穿来之后; 可能是因为没有感情; 所以她做出任何决定的时候都是从理智出发,本身又带着现代人更先进的思维; 所以不但将雍亲王府后院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有时候甚至还能给胤禛的工作,以及夺嫡方面的事提供一些不错的建议,所以胤禛对宝珠的态度一直很好。
胤禛以前对自己的福晋就十分敬重; 宝珠穿来后; 他更是将她放到了幕僚、合作伙伴的地位上; 态度更是不同以往。
如这般“埋怨”的眼神,宝珠可还是第一次见到呢。
弘晖的表情倒是还好; 只是望向宝珠的眼神带着几分忧虑; 似乎在担心胤禛等会儿会对宝珠发火; 会和宝珠吵架。
宝珠颇有些哭笑不得,对弘晖点点头后,便果断让他回自己的院子陪老婆去了——
弘晖成婚也有一段时间了; 小夫妻感情很好,又正是火气旺盛的时候,夜夜相伴之下,这不,前段时间那位富察姑娘在陪同宝珠用膳的时候肚子有些不舒服,于是便被查出有了三月身孕。
孕妇心思敏感,急需丈夫陪伴,宝珠自然不会耽搁两人相处。
等弘晖走后,宝珠撤下伺候的人,这才开口问道:“四爷,难道今日宴会成果并不理想,皇上不愿答应让府上的孩子提前参加考封?”
虽然这样问,但宝珠知道,必不会只是这样。
若康熙只是不答应孩子提前参加考封,胤禛至多不过心情不虞,但以他平素面无表情的表现,理当不会泄露自己的心情才是。
更何况他的不满还是冲着自己来的。
宝珠想着,胤禛会不会是因为提出这个要求后,被康熙责骂了?
康熙年纪大了之后,脾气并不如以往好,若是一时想左了,认为胤禛对孩子不好,所以责骂于他,也不是不可能。
胤禛深深地看了宝珠一眼,语气有些不好:“今日皇阿玛与弘晖接触过后,表情不怎么好。”
这次宴会虽然有向康熙讨一个让孩子提前参加考封的恩典的缘故,但他愿意邀请康熙到圆明园做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想将弘晖引荐给皇阿玛,好让他看到弘晖究竟有多优秀。
但最后的结果……
因为想要夺嫡,所以胤禛这些年极力观察皇阿玛,时刻不忘揣摩他的心思,力求可以将其一举一动背后的深意都看个一清二楚。所以皇阿玛在整个宴会上的所有表现,胤禛都注意到了,也都理解了大半。
但也因为这样,胤禛有些不解——
皇阿玛一开始见到弘晖的时候,明明对他十分喜欢,后来闲聊考较几句后,对他更是满意,宴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胤禛甚至可以看出,皇阿玛对弘晖的满意程度甚至超过了自己。
但到了宴会后期,皇阿玛的眉头却渐渐皱紧,似乎弘晖身上有什么地方让他不满,让他觉得不合时宜起来。
胤禛将宴会上发生的事告诉宝珠后,眼睛就一直盯着她不放,似乎想要看看她对此是个什么想法,有没有为自己的多此一举而感到后悔——
辛辛苦苦为其他孩子打算,最后却让皇阿玛对她的亲生孩子产生了不满,胤禛很想知道,福晋究竟会不会因此后悔。
胤禛说不出自己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但或许,他对自己听信了宝珠的建议,最后却弄得自己得意的继承人惹来了皇阿玛的不喜而后悔吧。
胤禛抬手捏了捏自己的眉心,心情十分烦躁。
这么些年手把手地教导弘晖,他是个什么性子,胤禛比谁都要更清楚。弘晖虽然年纪不大,但见识却不俗,而且性格与自己与福晋都有一定的相似点,是个再让人满意不过的继承人。
当然,胤禛最满意的还是弘晖心怀天下,干实事。
可这样的弘晖,皇阿玛却不满意,他还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地方让皇阿玛不满意了。
宝珠听完后,有些惊讶,却并不觉得失望或后悔:“这不是正常吗?弘晖是您按照自己的要求亲手培养出来的继承人,皇上也许会满意,但不满意也并不值得意外啊。不管怎么说,弘晖都是你的下一代,下一代需要什么样的继承人皇上可不能决定。四爷,皇上对弘晖满意不满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会不会觉得您后继有人,会不会觉得您的孩子足够优秀。”
但显然,无论是弘晖,还是胤禛带去的及其他孩子都十分优秀。
胤禛怔了怔,语气有些迟疑:“皇阿玛全程注意力都在和弘晖说话,偶尔才会考较其他孩子一两句,我无法确定……”
他竟难得生出了几分不自信。
整个宴会过程中,皇阿玛除了同自己说话外,便总是喜欢借机考较弘晖,与弘晖话家常。这个表现若是放在其他人身上,他定然毫不犹豫地认为皇阿玛是喜欢弘晖,并觉得他足够优秀的,可现在他却不能确定了。占据了皇阿玛几乎一半注意力的弘晖,最后却并不能让皇阿玛满意,其他几个根本没怎么引起皇阿玛注意的孩子,又如何会让皇阿玛觉得优秀?
宝珠听了这话后,却十分惊讶:“皇上一直在同弘晖聊天?”她不解,“若真是如此,四爷为何这般消极?这难道不是应该高兴的事吗?若皇上真对弘晖一点儿也不满意,他怎可能一直关注弘晖?他后来会对弘晖不满,也许只是觉得弘晖身上有那么一两点特质并不符合他对‘四爷的继承人’这个身份的要求,可这如何能代表皇上不喜欢弘晖,觉得他不优秀呢?”
一个人的优秀与否,又不会因为一两点缺点就被全盘否定了。
胤禛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也不过是对康熙能否满意弘晖一事太过看重,以至于转了牛角尖,没能想通其中关窍而已。
再者说,康熙喜欢不喜欢弘晖,弘晖自己难道没感觉?
当然是喜欢的。
康熙想到弘晖那双清凌凌的眼睛,心情都要好上一两分——
当上皇帝这么久,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过如弘晖那般清澈的双眼了,前一次见到,还是之前面见四福晋的时候,再往前,就要推到几十年前,胤礽……还未曾长大的时候了。
弘晖那双眼睛,与老四家的真的是如出一辙。
一样的清澈干净,一样的温柔包容,一样的阔达平和,只是老四家的眼底更加坚韧,而弘晖的眼底则多了一股一往无前的锋锐意气,因为胤禛的教导,又多了一丝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悲悯。
第一眼的时候,康熙就难以掩饰自己对弘晖的喜欢。
闲聊之后,弘晖那种发自心底地对他的亲近,更是让康熙觉得像是上瘾了一般的喜欢,简直恨不得将其带在身边时时教导,时时说话。
而考较之后,他对弘晖那远比一些成年皇子都要卓绝的眼光与见识愈发满意,有那么一两刻,他甚至产生了将皇位越过这群儿子,直接交给弘晖也很不错的想法。
但聊的越深,康熙对弘晖身上的温柔包容也就体会得越深,然后……
弘晖不适合当皇帝。
康熙思考后,脑海中难以抑制地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大清如今是何种境况,再没有人比他这个做皇帝的更清楚了——
因为连连征战以及自己的多次巡游,还有晚年对大臣们不自觉的宽容,朝廷已经千疮百孔,到了不得不改变的地步,否则稍有天灾,就可能引发兵变,最后威胁到大清的统治。
可是他已经老了,没几年好活了,实在没精力去管这些东西。康熙甚至完全想象得到,等他驾崩之后,这些问题只会更严重更突出。
而这些,都是需要下一任帝王来解决的。
可他这些皇子当中,包括已经被幽禁的胤礽与胤禔,甚至是被他厌弃的胤禩,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