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4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自然认出这就是那个方家了,只是坊间已经传出公主不喜欢被人排队巴结,希望一切还像原来那样平常对待,若都围上去,只会吓到她不敢出门。
因此至少在这个镇上,大家已经从当初得到消息后的激动中慢慢平复了心情,再看到方家人时也不会特别去寻找公主尊贵的身影了。
☆、1492。第1492章 成功气到唐默
方小福探出车窗回道:“让大嫂到咱们车上来,咱们先去祥记看看,再到镇口看看首饰,等你。”
方子健点点头,立刻将人员作了调整,小兄弟们挤一挤,多的转移到车厢里去,腾出两辆平板马车来,他带着吴江、郑原去买糖葫芦。
媛儿自然是到方小福马车里来了,方小福马车里依然是一群热闹的小朋友,再加上王家三姐妹。
如今王小梅已有八岁,王小荷也快三岁,王小菊五岁。
刘云欢和王秋既然选择追随方家,前儿就提议想将王小梅放到方小福身边,除了做家务,也让她学学手艺和知书识礼、为人处世之道。
结果两个小的都要跟着小七儿姐,没办法,方小福就让她们三人都搬过来了,如今就在她以前住过的屋子住着。
王小梅跟着娘已经学会了拿针线,只是照看两个妹妹有些费精神,娘做家务的时候还要帮着照看弟弟,有时自己也会帮着娘去摘个菜或是洗个菜什么的,很是懂事。
这两天方小福除了教她做小玩偶,也会带她进厨房一起学做菜、做包子、做饺子……
王小菊和王小荷就跟着唐思、唐铭他们在院子里玩耍,有时也要读书写字画画,并不是成天没边儿地疯耍。
毕竟以他们的年纪在现代就是幼儿园中班和大班了,不算难带。
唐思和林森他们都是上过启蒙班的,去了京城也有方子湛管他们功课,如今回来并没有安排上村塾。
因为大家上不了多久就要离开,不想给他们增加多的牵挂,因此打算过两天把这些小朋友都聚拢来,还是由方子湛开课。
祥记布庄,虽然不是沐休之日,但生意并不受影响,李掌柜正在柜台后面悠哉地喝着茶,看小二殷勤地跟客人介绍布料做生意。
这时方小福他们一行人就走进来了,他随意地抬头望去,顿时就傻眼了。
“李大叔,近来安好?”方小福见状不由笑嘻嘻地上前在李掌柜眼前挥了挥手,俏皮地问好。
“好、好!小七儿你怎么……不、不,草民参见公主殿下!”李掌柜猛然回神,立刻走出柜台就要下跪行礼。
“哎,李大叔你这是干啥?人家都叫你大叔了还来这套……哎,你看看你带的好头,吓着客人了……”
方小福连忙扶住李掌柜,结果就听见旁边哗啦啦跪下好几个,小二们也跟着跪下了,顿时很无语:“你们快起来,该干啥干啥!”
“是。”那几个妇人行了礼有些拘谨地起身,不过也只是站在一旁偷眼瞄着方小福。
只是不知道她们心里是在开心有幸见到了公主真身呢,还是在暗叹倒霉,挑块布料还要下跪呢?
“李大叔,夏布上货了没有?这天热着也快了,我来拿些薄料子。”方小福说着朝以前常逛的高档布料区走去。
“回公……啊,小七儿,不、不,三少夫人,夏布还要再等等,不过现在的春布都是晚春料子,跟夏布差别不太大的。”
李掌柜有些激动地走过来在货架前指了好几处,有印花、压花、挑花、捋花、纯色……都是好料子。
“也好,先拿几匹回去用着。”方小福笑着点头,又让王小梅自己凭喜好挑几匹出来回头给姐妹几个做衣裳。
听说做新衣裳,王小菊和王小荷立刻凑了过来和姐姐一起挑选。
方小福又回头招呼在铺子里看稀奇的小兄弟们也给自己挑选两匹,因为这涉及到他们身上穿的,喜欢什么颜色、什么样式,自己挑选不是更合意嘛。
大家一听有道理,于是一声吆喝就蜂拥而上,顿时吓得铺子里那几个妇人连连后退,一直退到角落里给大家让道。
小姐妹们今天也被带出来了,她们对布料子就熟悉多了,虽然逛得少,但看得多啊。很快,小姐妹们便讨论着每人挑出了几匹。
如今的她们可不会因为得了一匹布料就开心得睡不着觉了,她们还要考虑什么场合配什么衣裳,什么料子做什么款式绣什么花好看,什么款式配什么配饰简单又体面……
方小福也逛了一圈儿,然后挑出十几匹出来,居然全是做男装的料子。
没办法,她既要给方子湛做新衣裳,又要给唐默、唐思和唐铭做衣裳,他们都在长个头,既不能做多、也不能做少。
当然,她也没一个人拿主意,挑选的时候都有问唐思、唐铭意见的,唐默有些别扭,站在门口直接不进来,说“你拿主意就好。”
结果方小福恶作剧,就拿起一匹银红布料朝唐默晃了晃,说道:“这匹挺好看的,你穿起来一定花枝招展、玉树临风!”
旁边的林宏钰立刻就“扑哧”一笑,然后在唐默的黑脸瞪眼中也走过去自己挑了两匹,他可不要被公主也弄个花哨的颜色来整他。
“我穿黑色就好了。”唐默黑着脸发表自己的选择意思。
“黑色是万年百搭色,我都想穿呢,不过……还是给你挑一匹蓝色的吧,这个银蓝不错,看着显气质又沉稳。”
方小福成功气到唐默,也笑着把银红色放回去,挑了旁边一匹银蓝色,又挑了一匹深灰紫色。
结果唐默还是走了过来,拿了一匹黑布塞到方小福手中,又转身回到门口去了。方小福猛翻白眼,又拿了一匹宝蓝料子。
黑色和蓝色适合做练武的劲装。
大家嘻嘻哈哈、叽叽喳喳,但也没浪费什么时间,也就是两刻钟就挑出了自己喜欢的料子。
小兄弟们做选择一点都不纠结,虽然衣裳不是他们来做,可他们新衣裳多了,品味和选择力还是提升了许多的。
方小福又挑了几匹打算给自己和方子湛做两套情侣装,用一种颜色的料子再绣上不同的花色,到时穿起来肯定很好看。
挑好了布料子,媛儿带着姐妹们去挑针线。方小福也带王小梅三姐妹去挑选,教她认线和搭配颜色。
弄好这些就将布料和针线都交给李掌柜,让他安排车送回方山村,大家出了祥记布庄便去镇口首饰铺逛。
☆、1493。第1493章 咋跟京城比?
自然也把首饰铺的掌柜吓了一跳,最后方小福也让大家每人挑一样首饰,小兄弟们也可以为自己挑一块玉佩。
方小福手头的好玉佩和各种首饰、玉器都不知道多少了,但她除了给哥哥们分了一些,剩下的都放在公主府的府库里,并没有带回青阳县。
而小兄弟们现在并不适合使用太贵重之物,也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但有机会,她还是希望通过实践让他们开阔眼界,增广见闻。
只是没想到,通过这个机会也让她见识到大家的记性和品鉴能力。他们居然拿当初欣赏过皇上赏赐的目光来挑剔这间镇上首饰铺的货品。
“……”方小福很无语地想要抚额,这些家伙还真是一点客气也不懂啊。再看掌柜的在一旁面露惊愕完全没有反驳之力,更是一阵无奈。
“你们别没分没寸了啊,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比较也要实力相当才有比较的价值,不然就是废话啊。”方子湛摸了摸方小福的头,帮她开了口。
然后又给小兄弟们普及了一下玉饰的由来,玉石的出处、采玉的过程、雕玉的匠心等等。小兄弟们这才受教地安静了不少。
最后,他们每人挑了一块,但人数太多,让铺子里存货差点出光了,因此有几人还挑的同一种款式。
小朋友不知道挑啥,方小福给他们每人挑了一只银镯。这时代的银器可不是时髦,除了吉祥习俗还有验毒功能,戴着能防身。
而小姐妹们可选择的东西就太多了,不过大家能戴珠钗的太少,都挑了一对金镯子。最后掌柜的又给小姐妹们每人送了一盒绢花,让她们欢喜不已。
如果是以前,看到方小福带这么多小闺女前来,掌柜的一定会高兴得笑不拢嘴,心里打着赚钱的算盘,可是如今他不这么想了。
到不是因为方小福身份的原因。而是这两年方小福来铺子买首饰的次数明显减少了许多,买得也不多。
在知道她身份之后就明白,方小福还能来他铺子绝对是有意来照看生意的,而不是因为自己有需要买。
有钱有势的方家,堂堂公主,她还需要在他这种小铺子买首饰吗?买了也戴不出去呀。他铺子做的就是镇上生意,咋跟京城比?
因此今天方小福还在他铺子做了这么多生意,让他很是感动。不过方小福结帐时又要求按老规矩算帐,顿时逗笑了掌柜。
正在算帐时,方子健他们就拖了两车糖葫芦一路引人注目地来到了镇口。吴江和郑原一人赶着一辆,方子健下车来到铺子里。
方子湛付了帐,方小福又得了一支滴泪翠玉银簪的赠送,欢喜地插到自己的头上,又拿了几根糖葫芦请掌柜的和小二他们吃。
这时候首饰铺子没有布庄生意好,但方小福他们一来就做了两、三千两的生意,还得了公主给的糖葫芦赏赐,掌柜的笑得合不拢嘴。
坊间传言,公主回青阳县后希望过以前那样普通安宁的日子,果然没错。如果不是知道了她的身份,谁知道她是公主啊?
她明明还是那个方家小媳妇。不过已经圆房了,梳了已嫁小妇人的发式,但那气质却是半点半变。
小兄弟们每人拿了一根糖葫芦就上了自己的马车,子维一直默默跟随着大家并不多话,只有这时候吃着糖葫芦,脸上才现出一抹温柔的笑容。
当年家里还穷的时候,三哥和小七儿从县城回家,给他们带的礼物就是糖葫芦啊。后来买了糕点回家,他们兄弟妹心里就好像过年一样开心。
如今有了钱,山珍海味都吃过了,皇宫都去过了,皇上都见过了,一转身再吃糖葫芦,竟恍如隔世般,每一口酸酸甜甜的感觉,都仿佛在回味这三年来的滋味。
一路上慢悠悠走着,在黄昏之前回了方山村,一如当年那般,将糖葫芦放到大杂院派发,很快读书郎们就得了消息,小村童和小闺女们也得了消息,都跑过来排队领。
虽然老方家时不时就弄点小吃来和全村分享,但是通过小小的行为却教会了大家规矩。排队、讲卫生、不贪婪、不争吵。
通过一件件小事情潜移默化让大家遵守了方小福曾提出来的那些规矩,做了一个有素质的人。当然也源于大家对方小福和老方家兄弟的信服、追随的心情。
在大杂院吃了晚饭,方子湛将刘家兄弟送回大刘村,方子健将石家兄弟送回石家坡,季家兄弟直接回大杂院的后院。
而他们挑的布料也送过来了,大家各自领了回家去找自己的娘亲做衣裳,方小福可没那么多时间给他们包揽这些活儿。
不过自从方小福会做衣裳后,还是会不时给自家小兄弟做一身的,再有就是唐默的衣裳也会做,还有唐彩和唐雪也会给哥哥做一、两身,大家并不缺穿。
当晚方小福画起了新款的小少年衣饰图。
以往都是画的大人的,当初弄新年款到是有照顾到老人和小孩的款式,但并没有重点去做这个范围的专属风格。
小孩子的设计主要用在小马夹和宝宝棉衣上了,这还是第一次专门考虑到小孩子的风格特色呢。
今晚画的主要是三岁到十三岁的这个范围的群体风格,在她认为,三岁以下就是宝宝,三岁以上就可以称之小少年了。
陆云逸成亲那天,也是唐铭三岁生日,给他的生日礼物是早就做好的一只绣小白兔的小布袋,让他装点小玩具、零嘴还是很方便。
今天临时起意让小兄弟们自己挑布料,让她起了专门设计几款这一类衣饰的心思。
慢慢攒到九款,十万两轻松入帐。
当然,如今已是春末,主要还是先考虑夏、秋市场。
方子湛给三个小表妹提了热水倒进澡盆,交代王小梅带妹妹们洗澡,他又提了热水过来打算伺候娘子沐浴,就见到伏案画画的人儿,不由温柔一笑。
他家娘子总是时刻不忘赚钱的事儿,他也要加油了。
☆、1494。第1494章 终于光明正大入住她屋子
四月十三是陆云逸和月莲新婚回门的日子,老方家也一片忙碌。
一大早的天气有些阴绵绵地,但没有下大雨的趋势,吃了早饭,方小福趁方子湛和方子健去准备车马时,也在屋里收拾着自己的东西。
最先准备好小包袱的是王家三姐妹,一人背了一个居然还跑过来想帮小七儿姐的忙,这么热心积极的模样顿时逗笑了方小福。
方小福这次回县城不是长住,因此拿的东西并不多,几只小箱就装下了,最后反过来检查三姐妹的行装,又帮她们把布料和针线、书本都放进箱子里。
“就算只住几天,功课也是要做的。”方小福摸着王小梅的头,笑着说道。
“知道了,小七儿姐。”王小梅被说得脸红,连忙答应着。如今的王小梅,就像当年的梦芸、林小娣,小小年纪却十分乖巧懂事。
这次去县城,林、祝两家少年依然不去,他们每天都去村塾上学,子鸿他们几个虽然也不去,但因为一直走亲戚他们也并未回村塾。
本来他们回了家,若不回村塾,就应该回县城继续去方府由西席先生上课。
但是方小福考虑到,以后方山村就成为他们的老家,他们的主场在京城,因此就想让他们多在村子里玩耍走动,多些童年、少年的回忆。
家里大人也赞同她的决定,并不约束孩子们,他们想在自己屋里读书就在自己屋里,想去村子里玩就去玩,想去大杂院和同窗们交流就去。
方家自那天宴请了全村吃饭又送了珍珠大礼后,就给村塾捐了银钱,天一书局的笔墨纸砚、书籍前两天也送到了。
村塾放不下就运用了大杂院的库房。
再加上小马夹和宝宝棉衣又有了着落,手袋也能继续做很久,对于方山村来说,就算老方家搬走不回来了,他们的赚头也没有影响,每家都能放心供养读书郎了。
自然,每个读书郎的心里都是喜欢着方小福,追随着方子湛的。以后,在很久以后的他们,都将成为正统一派的重要力量。
方小福给予的是利益,他们回报的是真心。这在任何时候,只要不是白眼狼,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都是古今通用的。
方子健带了媛儿,方子湛带了方小福,方小福带了王家三姐妹和唐思、唐铭,再加上唐默、林宏钰、秦火、秦婆、袁三娘、吴江、郑原。
赶了两辆有厢马车和一辆载行李的平板马车,其余人就骑马,大家迎着朝阳出村远去。子维这次却没去,打算就在家里读书。
毕竟底下小弟们也参加院试了,下期乡试,他们将一起赴考,这种心情让他很惆怅。
想当年他可是一直追赶着三哥的脚步,结果三哥考上了举人,而他却停下了脚步等后面追赶而来的弟弟们……
因此在下一次喜事到来之前,他也要收心读书了。
车马经过镇口时,方子元骑着马已经等在那儿了。
赵安瑶也坐在马背上,倚靠在他怀里,两人亲昵的姿态立于镇口,方小福一见忍不住嘀咕:“真是一大早就出来虐汪!”
方子湛赶着马车听见,不由好笑地勾了唇。他已经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暗笑小丫头还真是……难道他们平日还虐得少么?
来的只有方子元和赵安瑶,晨风和晨明新婚燕尔,方子元让他们在离开青阳县之前都自由行动。
反正他不带小厮也能过日子,而赵安瑶当年在老方家就能进厨房干活,起居根本不用丫环伺候,入乡随俗十分能干。
大家一起穿过镇子朝县城驶去,走了没多久,方子元就把赵安瑶放到大哥的马车上,让她同大嫂一处聊天去了。
女孩子不惯骑马,在马背上坐久了是很辛苦的。
就是武艺高强的秦婆和秦火也坐的马车,没有骑马。
到了县城别苑里,四大丫环看见方小福他们回来都十分兴奋,方小福和她们说笑着回了阁楼。
当初在京城时她就给她们筹办了嫁妆,虽然不多,但也不差,价值是寻常人家都比不上的。这次回来县城,她们和未来夫婿自己筹备婚事。
燕儿和莺儿的爹娘都在方府里干活,春柳和夏荷却是当初在京城签了死契的,有家人也等于没家人。
而护卫是当初在京城时文浩天暗中送进来的,到底什么来路,方家人其实不知情,如今是他们要成亲,就按他们自己的意思去安排喜堂吧。
这也是方家识趣的地方,给了他们很大的自由空间。
但他们赶来县城参加四大丫环和四大护卫的婚礼,一方面方小福和这四个丫环投缘,相处出感情来了。
一方面方子健和方子元当初进京、各县开铺,一路上也与四大护卫有了男儿之间的交情,因此自是当作朋友一般来吃他们喜酒。
而他们的集体婚礼就定在四月十五,明天。同样,三兄弟给四大护卫每人一千两银子的红包。
吴江和郑原成亲的日子则定在四月十六,还有院试要等几天放榜,因此方小福他们才要来县城住几天。
这事情一件接一件,除了赶着一块儿了,也有大家赶时间凑机会安排在一块儿的原因。
方小福他们住的那座阁楼如今已不好安排了,好在她提前交代下去,把二楼餐室和三楼图书室都改成了卧室。
如今大家都没住在别苑里了,不需要这么拥挤。
然后把二楼大房间改成了方子元和赵安瑶的卧室,格局跟三楼她的屋子差不多,方子湛自然是终于光明正大入住她屋子了。
二楼餐室和三楼图书室则是留给晨风和晨明的。燕儿和莺儿成亲自然不能再住三楼抱厦,因此把当初给总帐房成员的小楼分配下去。
原来晨风、晨明住过的屋则留给徐嘉熙。其它湖边阁楼依然保持着原样,王家三姐妹跟着袁三娘她们住唐默那座阁楼,秦柳和夏荷搬出来了,位置还是有的。
当晚,方子湛有些激动地抱在方小福在床里滚了又滚,欢愉地低喃:“娘子,为夫终于能与你同床共枕了!”
☆、1495。第1495章 反正闲不住
接下来几天,除了四大丫环和四大护卫成亲、吴江、郑原成亲,就是等院试放榜。
本次院试从秋天提前到了春末初夏,可以说比上一期要紧张得多。
许多人是三试连考,神经高度紧张,有人崩溃在考场,有人出了考场就昏倒在地。所幸有安排郎中应对,到也无碍。
这些天方小福又开始了教合唱团,如今的合唱团早已不是当年那一批人了,正所谓铁打的队伍、流水的成员。
王智如今也在京城盛世名园,这边换了新队长,也是一个变声期的沉稳少年。
教歌之余,方小福又琢磨起新的剧本,舞台剧和音乐剧都要剧情和台词,让她绞尽脑汁回忆现代的信息量,实在不行就自己即兴改编。
反正不外乎情义、爱情悲欢、好笑等几个老梗。方子湛见她又忙成这样不禁心疼,夜里便猛吹枕边风。
“娘子,这钱是赚不完的,如今咱们家也不缺钱花,你就不能多歇歇么?就算要教歌,每天教两组人就好了,教四组太累了啊。”
“还有这个什么剧本,我只恨自己写不出逗人笑的故事,但是如今我的书也写得不错的,你可以直接在书里抠些故事出来用啊。”
因为方子湛当年的接棒,公子羽的名头并未冷却,虽然不如当初第一本书问世时那么风靡,但是劲头却很足,依然是销售保障。
不如第一本的原因,主要还是同类型小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而且当年一场征文大赛,参加者多为秀才、举人,甚至有那入仕官员还弄了代名参加呢。
这实力都是杠杠的,用方子湛自己的话说,他是托了公子羽的福,如果是用自己的代名,只怕早就被那些文采斐然的竞争者给挤到沟里去了。
但是方小福却赞他,能够保持公子羽的名头没有坠落,是他的实力使然。
而且随着天一书局的增加、连载的销量力,他的赚头已经越来越多了。虽然比不上方小福的生意赚头,但足够养妻活儿。
如今方家早已不是当初那样需要步步为营拼命赚钱的方家了,因此他希望自己的娘子能够不要那么拼,给自己多些休息的空间。
方小福又如何不知他的心情?她舒服地窝在他怀抱里,笑喃着说道:“人家是想多积攒些基础嘛,反正闲不住,不如多做点,别浪费了时间上的机会。”
时间上的机会,就是眼前住在县城里方便的时机。等离开了青阳县一路旅游回京城,就是几个月不方便做这个项目的,只能回京城继续教,再传回青阳县。
这路上一来一往也要花不少时间和成本,不如她现在辛苦一点多教一次,按大区域来划分,北边的队伍就从青阳县分配出去,南边的队伍就从京城分配出去。
听着她的解释,方子湛真是无话可说了。
最后喟叹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