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女太子妃-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哟,大姥爷只有在打虎的时候才想起自己的亲兄弟是吧。”初夏毫不客气的回道。
“不是,不是。”大姥爷觉得这个小丫头片子真难对付,自己跟媳妇商量的事得黄,想想还是算了。于是在自己老伴耳边低语了几声。
初夏一看两人的互动,心里就明白了,她们是在打自家的什么小主意呢。于是跟安天顺互视一眼,不走了,看他们有什么算计。
显然地主闺女不同意,冷视了他一眼道:“你坐着,我来。”
于是,几人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坐下。初夏等人就冷眼看着这两人演什么戏。
地主闺女又在不咸不淡的找着话题说着话,不过那些话题都是围着初夏身上转,这让初夏心里更明了了,这两个人是在打自己的主意呢?
“弟妹啊,外孙女多大了,看着长得真水灵,许人家了没?”地主闺女端着茶装模作样的喝起来。
初夏外婆听明白是想给自己外孙女说亲事呢,心想是不是有好人家,再怎么说也是一家人。道:“过完年就十五了,还没许呢,不急。”
“这就是你们做大人的不是了,女孩子哪有十五岁不许人家的。这不我手里有一个合适的人,家里也有钱,外孙女过去了,可是做少奶奶的,那可是去享福的。”
“有这样的人家,是哪家啊?”李母一听来劲了,完全不记得初夏说的她的婚事她做主的事。
地主闺女撇了一眼弟媳,没有说话,然后对自己相公使了个眼色。
大姥爷喝了口茶,说道:“你外孙女叫什么来着?”大姥爷既然忘记初夏叫什么,也难怪,否则怎么不知道她就是赫赫有名的先锋团创使人。
“叫初夏,安初夏。”李父听到大哥是要给初夏介绍人家,心想大哥还是有自己的,要不也不会想着给初夏介绍亲事。
“叫初夏,这名字好听,你瞧我这记性。这不是你大嫂家侄子不是成人了嘛,该成家了,那个年纪不是跟你家初夏相仿嘛,我想着,咱们亲上加亲。你也知道去了他们家,那可是去过日子的,就不用去山里打猎挣个危险钱……”
大姥爷自顾自的说道,全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弟弟已经是气得全身发抖,李母急冲冲的在房子里找东西,最后找到个扫把,拿起扫把,就冲两人身上使去,一边打,一边叫:“叫你们作践我家夏儿,我家夏儿是你们家那个傻子能配得上的吗?那个傻子就是正常的也配不上我家夏儿。从前你们作践我们大人也就算了,现在你们还来作践我家的夏儿,我今天不打死你们我就忍不下这口气。”
“大哥,我这是最后一次叫你,我再也不要看到你,从此以后,我跟你恩断义绝。”李父用手指着自己的大哥,浑身发抖,想来是很伤心。从前就算自己过得再不如意,大哥也不曾向自己伸过一下帮手,自己也从没没怪他,只当是他身不如已,只当是他没办法但是今天,他算是是看清楚了,他的这个大哥是根本没有当自己是兄弟,否则怎么说得出将自己那么优秀的夏儿配他家那个傻侄子的话。
“你们别不识好人心,你也不想想,你家夏丫头嫁过来,好吃的好穿的,还有下人伺候,否则,你们一辈子都别想过上这样的日子,我们家看上你家丫头,那是抬举她。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地主闺女骂道。
初夏看着李父李母发了疯的上去打两个老东西,一时没反应过来,不就是介绍个亲事,不同意就行了,犯得着大打出手吗?里面肯定有内情,忙朝安天顺看过去,安天顺只顾着护着两个老人不要吃亏,哪有注意到安初夏。安初夏只好看向李氏,只见李氏也是一脸的悲愤,心想有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转身向李氏走过去。
“娘,姥爷跟姥姥怎么这么激动?”初夏问道。
“你的大姥爷跟大姥姥真不是个东西,他们既然想将你许给她那个傻子侄子,他们的心好黑啊!”李氏抱着小宝眼里含着泪道。
“什么?”初夏有些怔愣住了。原来她大姥姥家有一个从小傻到大的侄子,家里还就只有他一个男丁,他们嘴里说的那个侄子就只有这个傻子一人,那个傻子到现在都不能大小便,这样的人谁敢嫁。弄得好像是关照他们家,李氏父母不发飚才怪,当人家是傻子啊,所谓泥人也有三分气性。初夏也是来气了,什么人啊,这都是什么亲人啊!
堂屋里的争斗进行得很激烈,主要是李氏父母打,那两个老东西挨打,那边虽有人,奈何是下人,李父李母又有安天顺护着,所以那边是吃够了扫把和拳头的敲击,惨叫连连。
安天顺见打得差不多了,将李父李母拉起了,初夏也带着李氏出了门,出门的时候,也没忘将带来的点心和布拿了出来。几人坐上马车高高兴兴的往家里赶,留下大姥爷跟他的地主闺女的老婆在屋里嚎叫。
小宝坐在车里,一脸无聊的样子,初夏逗他:“小宝是怎么了,怎和一脸的不高兴?”
“他们好坏,把姥姥姥爷都弄发火了。”小家伙还有一句话没说,想了想说出来:“他们一个红包都没给我。”众人一听都哈哈大笑起来。
李父李母两人看着轻松了很多,想来是因为将多年来心里的激愤发泄了出来,想来他们是放下了对所谓亲情的期盼。不过初夏心里倒是偷偷乐,之前她朝那两个老东西身上洒的东西,可会让他们难受一阵子啰!想着就爽。
------题外话------
求支持,发现文文的数据好差。亲,怎么办呢?
☆、061 元宵节 小宝被拐
拜年闹出的不快,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都烟消云散了,转眼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过了这个元宵节,这个年也就过了。作为初夏到了这里后的第一个元宵节,初夏自然是要热热闹闹的过的,自然是要去镇上逛元宵灯会,所以几大家子人早早的吃了晚饭就动身了。只有一辆马车,很多人是要走路的,当然就算走路去也挡不了逛花灯的兴致和热情。
这个正月,先锋团几家的女人可都没闲着,初夏不是给他们一人买了一匹布吗,不得要做成成衣吗,所以年夜饭一吃,几个女人就凑在一起做起衣服来。这不,元宵节就穿上了,每人一套崭新的衣服,看着格外的精神抖擞。
江里长跟江夫人,安村长跟安夫人也要去,马车先送他们去,回来再接别的人。马车跑得快,一个来回一个小时,跑了三个来回累得就够呛了,想想马也要过年啊,可不能将它给累坏了,所以年轻的一辈也就是先锋团的团员们全都是走路,包括小草,包括初夏。小宝也闹着要走路,唉,这可是一个负担了,没事,有困难都要克服,大家轮流着将小宝骑在肩上向镇上跑去,就当是提前训练,提前来个拉力赛。
所以,整个元宵节,小宝是过得最开心的,一路上笑过不停,叫个不停,要大家加油,加油,那几个字咬得可准了。过完年,小宝也可以算是两岁了,小家伙很聪明,话说得早,九个月的时候就将所有人都叫得清清楚楚,分得明明白白,小嘴巴一张一合之下,别人的心就在他的身上了。他就像个小明星,时刻吸引大家的目光,他就是个开心果,有他在的地方,少不了欢声笑语一片。所以,跑去镇上的路上,笑声一片,欢歌笑语声一片,欢乐啊,真欢乐!
这个时代的元宵节可是个大节日,这一天,元宵节上有放灯、拜帖、猜灯谜、偷菜、舞龙、舞狮子、踩高跷、吃元宵、赏花灯、划旱船等活动。这些活动有些是官府举办的,有些是有钱的富人举办的。无论谁举力,反正参加的人很多,用人山人海来形容都不过份。比起现代到了休假日景区里人山人海的盛况不枉承让。想来也是,作为古代人,他们娱乐的项目很少,也只有到了几个固定的节日才会有热闹可看,不人山人海才怪呢!
镇上早就挤满了人,比起年前集市的时候还要拥挤,还要热闹,这里有卖汤圆的,那里有卖花灯的,这儿有表演踩高跷的,那儿有表演旱船。有些节目是村里出的,像安家村,就组织了舞龙的表演,还都是成年人参加的,表演得好会有红包可拿。想要表演的人还真挺多,选了力气大的,有经验的人,都是安家的,今年柱子叔也在里面。
初夏他们到的时候,大人们已经等在进镇子的地方,那里有个卖元宵的摊,在等的时候,先到的大人们都已经吃了一碗,等他们一到,就给他们每人煮了一碗,这样下来,光先锋队这伙人就四五十碗。把老板给喜得,一张脸都要笑开花了,这可是他摆摊卖元宵有史以来销量最多的一次。幸好元宵准备得多,否则都不够卖了。
吃完元宵,大家一起朝镇里走去,他们人多,镇子上人多,很快他们就被分散了,所以只有各自结成伴去玩。初夏肯定是跟李氏,李母,李父在一起,还有小宝,小草吵着也要跟初夏在一起,谢大娃,林兴,安大夫几个也要跟初夏在一起,美其名曰,帮着抱小宝。没法,就让跟着,初夏这一伙人还是很多,多就多吧,多了人更热闹。
初夏对表演类的节目还是感兴趣多一些,看了人家表演踩高跷,又去看人家表演划旱船,那边有舞狮子的,又逢了过去,又过来看舞龙的,站着看了半天。觉得好玩极了,这些人表演得也非常好,看他们表演,都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精神气。想来他们是在用心灵在舞动。
在现代社会,已经很少有这样的活动了,有了什么节日,也全部被商声的促销给点了,所有的活动也是为了商场的销售服务,就是个购物节,已失了节日的原汁原味。就连一年一次的春节联欢晚会,也有了商业的气息。那像这里,完全只是为了快乐,完全只是为了欢庆而舞动,所以传染的也只有欢乐。
初夏已经是深临其境,感觉自己也化身了其中一员,也随着别人一起踩起了高跷。甚至扭起了秧歌,有很多人看到这秧歌还蛮有意思,也随着扭了起来,顿时加入进来的人越来越多,一整条街都是。
玩累了,初夏歇了下来,这时候,身边只有小草一人,本来队伍很大的一群人只有两人了。安大夫去猜灯谜了,谢大娃林兴去表演武术了。李氏几人被挤在外围,慢慢的只能看热闹了。初夏找到李氏,没见着小宝,忙问道:“娘,小宝呢?”
李氏也吃了一惊道:“不是在你那里吗?”
“没在我这啊,刚才我去玩了,谁抱着的?”初夏有些急了。“快去找。”于是几人四散开来,打到熟人,找到安家村的人,一时都说没有见到小宝,大家都慌了。镇子里每年人多的时候都会有小孩子被拐的事情发生,一般被拐了找回来就难了。
初夏都要崩溃了,李氏已是哭晕了过去。大家都在自发的散开寻找,江里长安村长也将安家村舞龙队的找了出来,大家都去找。谢大娃寻来一张纸,画上镇子的几个街道,通住村子的路,然后安排人手往这些路上去,每条路三个人,其余的人在镇子里找。安排完后,谢大娃安慰初夏道:“我们人多,小宝不见也没多久,应该还在镇子里,没在镇子里的,也在去各个村的路上,所以找回来的希望是非常大的。”
初夏现在脑袋里是一团乱麻,还好有个谢大娃还算冷静,马上做好了做战步属,初夏见他安排好了,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分析了下,小宝可能还在镇子上,因为自己也只是玩了半个小时,跳秧歌的时候才没有抱着小宝。于是调整自己的情绪,在镇子里仔细的寻找起来,只要是抱小孩的,都会去看一下,一边找一边打听。
初夏等人在崩溃边缘的时候,安大夫已经将小宝抱了回来,跟在后面的,还有一个被捆绑得结结实实的男子。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安大夫在猜灯谜,猜完灯谜后就去找初夏他们,在转弯处的时候,被一个男子给撞了一下,男子撞了人也不道歉就走了,本来安大夫也不再意,此时心里正高兴着呢,他得了五个灯笼,正准备找到初夏他们将灯笼判断给他们的。所以被撞了也没什么,只是转过头看了一眼,看到这个撞他的男子鬼鬼祟祟的往前跑,肩上扛了个袋,那个袋还在动,当下心下就明了,那人肯定是拐子,那肩上的一定是拐来的小孩。安大夫这几个月来天天训练,长跑打拳一样没拉下,已经不是以往的文弱样了,立马追上,将那个男子给扭住,打开袋子一看,里面是小宝。
安大夫不吃一惊,这时小宝被绑住,嘴里塞了块布,是叫不出声来。安大夫马上给小宝松绑,小宝一被解脱,看到安大夫,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将周围寻找的先锋队的人全吸引了过来。于是,几个将拐子一顿拳打脚踢之后,用绳子绑了,去寻初夏李氏他们。
------题外话------
谢谢bjlxh2011的五星评价和鲜花。
有好几天没有收到鲜花和打赏了,所以昨儿个很开心。虽然很不想亲们破费,可是收到鲜花和打赏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虽然文文能上架,可是编辑一直没告诉我什么时候上,心里也是有些急的,不过,每天在存文,虽然到时能每天万更,现在不做好准备,到时万更还真有难度,一天写一万字,还得要有内容有看点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要存稿。
还是想早点上架,越早说明这篇文可以,那我就更有信心了。
☆、062 元宵节 小宝被拐(二)
今天算是有惊无险,但是将所有人都吓得不轻,李氏还有李母两个人的嗓子都喊哑了,王婶刘婶等人也是,李父追赶的时候将腰给闪了,现在只能躺在马车里。元宵节的各种活动和节目都还在热热闹闹的进行着,可是大家都没有了心情,只是刚才派出去的几拨人都没有回来,所以大家都等在进镇的地方,那个卖元宵的摊子上。好在,现在吃元宵的人很少,否则就会打扰人家做生意了。摊老板听了就是刚才那个嘴巴很甜叫他爷爷的小孩子被人给拐了,也骂起那些拐子来,说道:“这里每年都会有几起拐小孩子的事情发生,一般被拐走了就没有找回来的。还是你们本事,也是孩子命好,被你们给找回来了。”
等了一柱香的时间,出去的几路人都回来了,只见朝着县城追去的人扭着两个人,一男一女,怀里抱着两个小孩,全是晕迷的。大家一看心里就明白了,先锋队员抓到拐子了,刚好,与这个拐小宝的拐子一起送到衙门去。
众人将这三个拐子还有两个小孩子一起送到衙门,古代官府里晚上也有值班的,一听到抓到拐子,立马将头找来,将事情的经过记述下来,并帮助寻找那两个小孩子的家人。
那两个小孩子的家人很快就寻来了,其中有一个是六旬的老者,看着身体还很健朗,只是脸上的焦急的神色,还有悔恨的神色顷刻将他弄得很憔悴,一下子就好像到了八十。见到被初夏他们救回的孙子,激动得扑了过去。知道事情的始末后,对初夏他们是感激不尽,并说一定要报答他们。
老人原来是住在镇子上的卢员外,今天看是元宵节,也是童心未泯,偷偷的带着孙子出来玩一下,没想到只一下子孙子就被拐子拐走了。另外一个孩子的家人也来了,一大家子几口人既然看不住一个孩子!其中一个女人的脸上还有被人打过的痕迹,想来刚才是被自家人打过了。见到自己的孩子,女人嚎叫着跑过来抱住自己的孩子,对初夏他们自然是千恩万谢,感恩戴德。
只是审到拐子的时候,拐走小宝的那个人坚决称自己不是拐子,自己只是想报复安初夏。原来此人是安初夏大姥爷家的孙子,从小不学无术,一天到晚在镇子上鬼混,仗着家里有几个钱,在镇子上从来是胡来,虽没做过什么大恶事,小恶还是做了不少。拒他说,安初夏打了自己的爷奶,还给他的爷奶下了药,这几天,他爷奶浑身发痒,痛苦不安,砌夜难眠。今天看到他们抱着小宝,是想报得下安初夏的,没想过要伤害小宝。这人之前已经被打得头肿脸肿的,已是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李父走过去仔细的看了看,又问了下话,还真是自己家哥哥的孩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孙子,这一下事情有些难办了。
处理那两个拐子就容易了,直接送到县衙,结果肯定是要处决的。这时代的法律很严,不像现代,拐了那么多小孩走,还只是判个几年的,判个几年哪里能抵消被拐小孩父母心中的痛苦!至于李父的侄孙子,不是真拐子,只是报复,又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伤害,那就得商量商量了。
李父的侄子孙也是有一帮子人的,只是没人陪同他做这事。但是他被抓这事,他们还是很快将消息传给他的父母。于是李父的哥哥嫂子,侄子侄媳妇一大群人都来了。李父的哥哥嫂子还端着架子,要李父将他们的孙子放了。先锋团的成员可不管这些,直接过去将他们推倒在地上,敢对自己先锋团的长辈不敬,那不是找死。
一直养尊处优的李家大哥两口子这次是狠狠的吃了一次瘪。很快李家人弄清楚的状况,他们一直看不起的二弟可是硬起来了,那个初夏丫头不仅特有钱,还组织了先锋团,可不仅仅是打猎的。于是,一齐软下来,齐齐跪在初夏他们跟前请求他们原谅。
一直很傲慢的李家大哥两口子那是悔恨不已啊,坐在地上捶头拍胸的,叫道:“二弟啊,哥哥求求你了,咱爹就咱两兄弟,这个俊小子可是我们李家的骨血啊。他也是为我们出气才做下这种事的,你不要追究他的责任了好不好,他没想过要伤害小宝的性命,只是想吓一吓你们。”
李父的大嫂叫道:“兄弟,弟妹啊,你们现在发达了,可以看不起我们,可以捉弄我们,可是俊儿可是你的侄孙啊,你要是让他被官府抓走了,在地底的爹爹是不会原谅你的。”听这个地主闺女的话,好像还是李父的错。
李家大哥的儿子,媳妇,女儿一起跪在李父的跟前,求着他,这让本来就心软的李父哪里心硬得起来。原本他对自家哥嫂有恨,可是对自己的侄子侄女没有啊。可是这边……。犯难啊,真是犯难!
李父看着初夏,眼巴巴的,初夏知道他的意思,不过她可不是什么乱好人。至于这个李俊的,跟自己有点关系,可是他敢打小宝的主意,他就得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虽罪不致死,但是活罪难饶。
心下有了主意,对主事人道:“这人不是故意要拐我家小孩,是家族的恩怨纠缠,所以他不是拐子。但是今天他也必须受到惩罚,按官府的法律来。”死罪是可免了,但是惩罚是少不了的,自己可不当那好心的人。
“那行,按律,他这种情况是要坐牢两年的。”这人也确实不是拐子。看主家不追究,又是一家人,就判个轻点的吧。
“好,你们看着办吧,那我们走了。”初夏对这个结果很满意,带着一大推人走了。
留在衙门里的李家大哥一大家子人还在那里嚎哭,那个地主闺女,爱情故事中的主角还狠狠的诅骂初夏等人,听得官府的人暗暗摇头,狠狠的骂了她几句。只是初夏他们听不到了,听到了也不会当回事。
------题外话------
谢谢bjlxh2011再次的评价和钻石。之音一定好好的码字,好好的编故事,一定让亲们满意。
☆、063 开学第一天
年很快就过去了,这个年虽然有一个小小的不和谐的小插曲,大体是不影响到人的,所以都还是过得很开心,年过了,那么就得将训练课程提上日程。出了正月后,先锋团的成员们又回了山上,对于他们来说,到山上去训练对他们更有吸引力。他们已经将山里的那岩洞当了自己的家,自己的乐园。所以一等出正月,个个都极积的不用团长,队长们催,一起结伴去山里。
而团队里最忙的人当属安天顺,因为他关系着团队发展壮大的事,初夏都要靠他赚钱的。所以他的亚力山大,那天拿着安初夏的一千两银票,那可是一个烫手山药啊。他的一个年都没过好,这不出了正月就天天往镇上跑,物色铺面,物色能挣钱的生意。
初夏的事也很多,她要安排今年上半年的教学安排,每天所教的都不能随心所遇的,都要经过细心的考量,学到什么时候要达到什么标准,掌握所有成员的进步情况,本着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努力着。
而村里的孩子们也早早的到了为他们准备的训练场,今天也是他们要来上第一节课的时间,第一节由初夏来教。
操场上密密麻麻的站了三四十个人,都是七八岁到十三岁的,操场外站满了这些孩子的大人。初夏比当时面对先锋团的团员时不有压力,对于这些孩子又该怎么教呢?怎样教才能让他们坚持下去?怎样教才能不让这些大人失望呢?
其实这些大人中有些人也不是有多看好安初夏能将他们的孩子教出来,他们看中的是先锋团的成员有免费的肉粥喝,有衣服发,可以学会打猎。他们以为都是安初夏给,他们没想过先锋团的团员的父母做了多少。先锋团的成员的吃穿都是自己挣来的。想来他们不知道,所以今天要跟他们说清楚。
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