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御天下GL-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各位乡老,莫要着急,本官还有话说。”害怕这人再吵将起来,王逸加快了语速,一口气将接下的话全部说将出来:“白家除了招收筑路的帮工之外,还需要一些煮盐的帮工,等会儿散了,大家都可以去找白家的管事询问报名……”
  王逸这么一说,台下的人更加激动了,恨不得马上就去找白家的管事,生怕晚了片刻,这等好事就被别人抢了去。
  眼见王逸架不住场面,楚宁不得不走上台,笑道:“众乡亲莫急,我这里还有几件好事情要说。”
  也不待这些人反应过来,楚宁便快速道:“第一,我卫民军扩招战兵六百人,身高八尺者,均可前往我卫民军营棚进行报名测试。如若通过测试,便可获得五百钱的安置钱,进入预备司进行两个月的训练,如若训练合格,成为卫民军的正式战兵,便可享受每月八百钱的月饷,吃住皆由我卫民军负责,如若不幸伤亡,还别有补贴抚恤。”
  “第二,卫民军准备做一批砖瓦新建大营,将招收精壮帮工三百人,月钱三百。”
  “第三,招收有精于农植或是畜养猪牛鸡鸭经验的帮工,五十人,月钱三百。”
  “第四,招收铁匠、木匠、医工,名额不限,月钱不低于五百。”
  “第五,招收会剿丝、织绸、制衣的巧手妇人,只要肯吃苦努力做工,每月工钱不低于三百钱。”
  ……
  楚宁一口气说完,现场鸦雀无声,众人好半晌才反应过来,纷纷出言打听寻问,楚宁一一作答,直到宣布他们可以离开时,这些个族长乡老们脚下生风一般,眨眼之间,就跑了个干净。
  第二天一大早,楚宁来到营棚前,就被密密麻麻静站在营前的壮汉巧妇们惊住,目测间大概算了一下人数,竟不下三千人。
  叫来霍蕴书、刘长贵、楚柔、霍晚晴和王沅德,匆忙摆了几间桌案,便当众开始报名测试。
  第一项测试是身高,只要低于八尺者,一律拒收。
  第二项是力量和耐力测试,被测试者需要穿上一套大概有二十五斤左右的铁扎甲,背负大概二十斤的重物,再握着一支大概十斤左右的特制铁/枪。只有在这样全套装备下,能够挺/枪前刺一百者,方算合格。
  楚宁一直以为,在这么个贫穷困苦的地方,这些人们营养缺失,定是合格率极低,却没料想到,除了身高之外,余者力量与耐力竟皆不差,合格率高达百分之八十。
  后来,连霍蕴书也看得感慨万分,对楚宁道:“这些年的日子实在是太苦了,如今,将主给了他们一线机会,哪怕明知会战死沙场,却也如飞蛾扑火一般,不顾一切。”
  其实,谁都知道,他们是在咬牙苦撑,楚宁默然看着一个身高达标,却身形瘦弱的男人苦苦撑满那一百刺,最后终是心软,道:“多招两百预备兵吧。”
  在这之前,预备兵是有半饷的,可由于这次招收的人数众多,所以,经过卫民军上下商议讨论后,决定除了五百钱的安置费之外就只负责吃住,而这些预备兵在两个月的常规训练后,会再次进行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才能算是真正的卫民军战兵,才能享受薪饷。
  仅仅一个半天,楚宁就招齐了八百预备兵,而这八百名新收的预备兵,依然由楚柔负责训练。
  楚柔原本第三司的预备士兵择优补进了第一司和第二司,余下的几位不合格者,每人发放五百钱的安置费后被开除。
  上午挑完了预备兵,下午楚宁开始招收各种匠工,霍蕴书则招收做砖瓦的帮工,谢云竹也从东莱山上赶了回来,亲自挑选了足足五百余女工。
  等楚宁这边招选完毕,余下那些落选者,便去了白家,出乎意料的是,这次白家的家主竟也亲自前来监督,除了收足三百修路的壮丁之外,甚至又临时又多招收了几百人,据说是要开个木工坊,让这些人去做学工。
  做学工虽然没有帮工的工钱高,但能学到手艺,条件也是丰厚得吸引人,当天便已招满了名额。
  第二天之后去白家的人,无论男女,就只能做盐工了。白夙原本是想将这些人集中起来建个盐场,这些人只是拿工钱的帮工,但由于来的人实在太多,最后只得给每户发放了一口大铁锅,而这些领到铁锅的家庭,都必须与白夙签定一份契约,用家里最贵重的东西担保,约定白家提供煮具,传授他们煮盐之法,让他们回去自己煮,而他们则必须将未来五年内煮出来的盐,都卖给白家。
  约莫四五天后,白夙发放了足足千余口大铁锅,终是将这些人打发干净,又派出煮盐的老师傅前往每个村子,教授他们煮盐之法。
  等白夙将盐场这边的事情安排妥当,木工坊这边大量的事情又需要她来决策。原本按照白夙的定下的方法,是像卫民军那样,建一座营棚,让这些人专门在里面做活,但经过盐场的事情后,她决定改变一下方法,给每个木匠师傅配备十至二十个同村的学工,就让他们自己在村子里面找场地做活,如此一来,不但节省了白家的成本,还不用他们背井离乡。
  楚宁得知白夙这两手举措后,立刻就跑来找到白夙,简直像是看怪物一般,紧盯着白夙目不转睛。楚宁知道,白夙已经开始量产澡豆,在这个纸质不达标,也没有塑胶盒的年代,肯定需要大量的木工制作木盒来保护运输,所以,她抢先明着说要招木匠,就是想从白夙手上吃下这块肥肉,却没想到,白夙竟然玩了这么一手出来。
  没从白夙手中吃到肉,楚宁万千感慨的回营,自己这些日子以来招收到的工匠,按照他们的手艺分作了军、工、农三类。会制作工业器具和农业器具的匠人由之前制作澡豆有功的张博负责,成立了一个工务局,归属霍蕴管辖,专门去研制一些工农业的东西。
  军器则属于匠作司,由新招铁匠卓渊任司总,据他所说,他能够打各类武器,甚至是改良盔甲。
  匠作司下设立了金木水火土五府,分别负责研制各种不同器械,而楚宁当场就给下达了死命令,让他们必须以最快的时间,制作出一千支三棱/枪,并且,将改良盔甲的样品制作出来。
  这一次,除了整改匠作司的编制之外,整个卫民司的编司,几乎都被楚宁重新整编了一次。
  陪戎校尉府下辖军、民两部,军部由校尉大人楚宁直领,民部则由霍蕴书先生负责。
  军部下辖三个满员的主力战斗司和一个预备司。这三个主力战斗司分别为:第一司玄甲司,第二司控弦司,第三司铁骑司,和第四司预备司。
  除了原来设立的匠作司、医务司之外,还新成立了特战司、军情司、军法司、训导司、参随司。
  其中,特战司由楚宁直领,暂时只有一个空名头,还没有实际编制。而军情司,目前除了吸纳姚南的那向个混混兄弟之外,还有一些受伤无法重反战场、却又不想离开卫民军的战士。
  军法司的负责人,则是楚宁以前的亲卫何伍,而训导司,则由贾沛负责,他如今已经彻底投效了楚宁。
  除了军部的整编之外,民部的整编调整变动也是非常之大,民部下辖:
  保卫司:负责全县的治安管理。
  农务司:负责各种农事观测、研究,下辖水利处、渔业处、农业研究处。
  工务司:负责所有的工业研究,下辖工业处、农业处。
  财计司:负责整个校尉府的财计账务。
  宣教司:负责培养校尉府下属官员,教育辖区百姓。
  民务司:负责民生民情监察、户籍管理和粮税征收,下辖民情处、户籍处、粮税处。
  如此大动干戈的整编下来,整个校尉府的编制顿时庞大了许多,连选带推荐的,楚宁足足用了五六天,方才将这些编制的人手填满,看得霍蕴书咋舌不已,他从来不知道,一个小小的校尉下面,竟然需要如此多的职司。
  不过,待他细细考量之后发现,楚宁这些编制虽然详尽,但仍有不足之处,不过,就这套编制,用来管理目前的黄县,却已足够。
  就在楚宁自己的校尉府编制进行第二次整改的时候,白夙在处理完木工事宜后,也对整个白氏商团进行了审视,发现原有的编制已经无法驾驭如今急速扩张的商业规划,于是参照校尉府的最新编制,也进行了整改。
  白夙正式与楚宁约谈,双方商定,以自己所有资产共同投资九州商社,各占五成红利分成。(包括但不限于固有资产、流动资产、人力资源……等等所有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
  并且,从今往后,九州商社拒绝吸纳任何投资与股东,最高负责人为司总白夙,拥有整个九州商社的决策权和执行权。次级负责人为司董楚宁,拥有被咨询权、监督权、意见权、警告权和否决权。
  紧接着,白夙便从九州商社现有的资产里面,拿出了十五万贯现钱,组建了四海、八荒、六合三个新的商团,而新的商团则可以引入新的投资、稀释股权和分红,但这三个全新的商团,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九州商社的股权,必须保持在百分之五十一以上。
  另外,双方还初步规划了三个新商团的业务范围——四海商团专门负责进出口商业贸易;八荒商团则负责、包括但不限于校尉府统辖治区的工、商、农等行业的设施规划与建设执行;六合商团则负责相应的工业投资、生产及发展推动。
  除此之外,双方还议定了一些细节条款,等到双方完全达成协议,时间已经过去了足足两天之久。
  楚宁从白夙书房离开后,不禁走上县城的城头,眺望着极目尽处的远方,默然不语。
  凤九卿从头到尾见证了两人的谈判,此刻代替白夙送楚宁离开,随着她一直爬上城头,望着天边那片夕阳的余辉,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庆朝的倾覆。
  是的,即使大庆朝中没有如今这般的明争暗斗,没有如今的腐化无能,没有如今的内忧外患,大庆朝必须走上倾覆之路——因为,从今天开始,他有了一个将金钱与武力结合,会急速扩张与成长的敌人。
  楚宁转身,就看见凤九卿的神色,遂道:“卿姑娘似乎很感慨啊。”
  “楚校尉又何尝不是呢?”凤九卿回神,道。
  “自然是的。”楚宁叹道:“白司总的这份心胸,我楚宁是拍马难及的。”
  “你是说她的霸道和野心罢?”凤九卿罢了罢手,道:“我也是只有仰望的份了。”
  原本校尉府与白氏商团是平起平座的,可如今,所有的决策权都到了白夙手里,从某些方面而言,以后必将是以她为主导中心了。
  好在后来,楚宁据力以争,拿回为了军事和民事行政主导权,白夙在得到工商业方面的绝对主导权后,倒也对军权和民事行政权不怎么感兴趣,楚宁想要,她也就给了。
  两人又感慨着聊了几句,被王逸派来的寻到,道是郡府里来人催交税粮,县尊大人急请校尉大人和霍先生相商。
作者有话要说:  汉朝的一亩地大概相当于现在的666平,一顷地就相当于15亩,据说当时每亩地大概能产三石粟米,大概相当于现在的300斤,所以,15亩地的收成应该在4千多斤。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身高八尺,相当于现代的一米七左右。

  第063章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一直以来; 黄县面临着三大困境。一是山贼海寇的肆虐; 二是官吏豪族的剥削; 三则是朝廷的税赋。
  大庆朝廷初立时; 田地三十税一,到如今; 虽然表面说上的是十而税一,但实际上; 经过重重盘剥; 已经重到十而税三以上; 有的地方,甚至已经重到十而税五以上。
  按大庆朝制; 每个满二十岁的丁口; 都会由朝廷官方授受十三到十五亩之间的田地,一个五口之家,大概能得到七十亩土地; 只要不是大灾荒年,理论上; 这些土地完全可以养家活口。
  但事实庆袭汉制; 授受给百姓的土地并没有限定使用和交易; 百姓为解一时之需,往往就会货卖土地,从而滋生、加剧了土地兼并,使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更有甚至者; 在许多官吏与豪族的操纵下,许多百姓丁口,根本就没被授受土地,却要上交田地税。
  除了这些田地税之外,年满十五岁到五十六岁之间,具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每年需要向朝廷上次大约120钱的算赋,而七到十四岁之间的孩童少年,也需要每人每年上缴40钱以上的口钱。
  大庆朝的百姓,除了要承担这些田税、算赋、口钱之外,二十三岁到五十六岁之间的男子,必须服兵役两年,一年是在本群服役,一年在边境或者皇城服役。
  除了兵役,二十岁以上的男子每年还需每年服行劳役一月,或是巡卫乡里,或是修渠辅路。
  这些服役都是无偿的,朝廷不给仍何工钱或是补偿,甚至连吃住都得自己承担,如若拒绝服役的话,就需要向朝廷另外交纳代役税。
  所以,像白夙这般,自己掏工钱替县城修路,在百姓眼中,实乃是大善之举。也正是因为这样,身上没有任何官职与军功的白夙,能与楚宁一般,深得拥护。
  楚宁虽然来到这个世界已近半年,但她对大庆朝廷的税收制度基也只是一知半解,此刻一路行来,听得凤九卿的分说,不禁心头震动,甚是惊异道:“除了田租、算赋、口钱、兵役、徭役……甚至连上山打猎、下海捕鱼都要交税给少府?”
  也不怪楚宁震惊,她完全没有料想到,如今朝廷已经横征暴敛到如此地步,不但朝廷大司农收税,连皇帝的少府也要收税,再加上底下官吏豪门的盘剥,百姓能吃饱肚子,简直就算是奇迹。
  “若不是这样,天下百姓又怎么过得如此苦不堪言?”
  凤九卿说着,与楚宁来到县衙府,被王逸的随丛快步引往大堂,王逸正与一美须男子对坐相谈,白夙与霍蕴书也已经到达陪坐。
  待楚宁与众人见完礼,王逸方才介绍道:“这位美须公,便是我郡督邮蔡真蔡大人。”
  “末将楚宁,参见蔡大人!”
  在场众人,除了王逸与蔡真之外,就只楚宁有正式官职,所以,白夙与霍蕴书,分别以两人的僚属陪座,倒是没资格与王逸见礼了。
  “本官久闻楚校尉的赫赫威名,如今一见,果然名不需传。”蔡真拈须一笑,罢手让楚宁落坐,随即道:“本官今次来黄县,所为有三。”
  王逸拱手道:“还请督邮大人示下。”
  “其一,朝中大人们议定,春耕后即将挥军北上抗击鲜卑和东胡贼人,是以,下达了政讼,让各郡县趁着如今农闲开始练兵。”蔡真道:“其二,大司农派出的使吏已到郡府,正在催交各地税赋,黄县已连续拖欠数年,本官受司农吏所托,前来催缴。其三,则是郡守大人得知黄县遭受贼祸,派本官前来查实伤亡,并督促善后。”
  听到此,楚宁也已经听明白,朝廷里的各方斗争暂时是有结果了,和亲派暂时被打压下去,主战派现在当头,所以,这督邮大人一来是替明年征兵做动员,二来是替明年的战争筹粮。
  至于第三点,楚宁无论怎么听,都听出了几意思来。
  听罢蔡真的话,王逸立马表示,要好好配合蔡真的工作,表完忠心,紧接着又替百姓们哭起穷来:“想必蔡大人一路行来,也看到了我县百姓衣不蔽体、食不饱腹的穷态,着实可怜得紧,不知郡府里的各位上官,可有将楚校卫手下士卒的伤亡抚恤发放下来?眼见年节将近,士卒的亲眷们,可就等着这口粮食裹腹了……”
  “本官这一路行来,倒是见你这县城熙熙攘攘,颇是治理有方的模样,百姓们衣着虽是残破,却也不见有你所说,食不裹腹的残状。”蔡真道:“本官还有见到,你们县里四处,有人货卖名叫‘油饼’和‘馒头’的食物,不但便宜顶饱,吃来味道也甚不错……”
  楚宁听着两人你来我往的推说,心中有些厌烦,不过,她如今是属于底层的军方官职,这些事情还轮不到她来插嘴,便默不作声微微低头,借用眼角余光偷看坐在她下手的白夙。
  白夙也是来装样陪坐的,王逸和蔡真不主动与她问话,在场便没她什么事,默默的跪坐在案后,默默的吃着茶,仿佛似个隐形人。
  不过,很快,白夙就发现了一点异常,她敏锐的感觉到,有一道若有若无的视线,总是在不停的骚扰她。
  是王县尊?
  是新来的蔡督邮?
  还是霍先生?
  白夙不着痕迹的将这三人打量排除,最后看向楚校尉。
  很好!
  果然是她!
  楚宁没想到,自己的目光骚扰会被捉信现形。
  四目相对,刹那间,心头一震,如若镭鼓般,轰然作响。
  好不容易按奈住自己,楚宁当先移开自己的视线,心中哀怨的想——这色心、这贼胆,果然是要不得,这将将孳生出来,就让自己像变了个人似的。
  怎么想来,自己都是一个久经红尘的老司机,白夙还在牙牙学语时,她就已经开始与苍老师和武藤姐姐探讨人体奥秘,过着没羞没燥的小日子……
  可为什么,每次在白夙面前,自己的反应,总是跟那十二三岁的早恋少女一样?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轻到不能再轻的小动作,都能将她心里揣着的那兔子惊得闹造反?
  造孽啊,不是说好自古套路得人心的吗?
  这还没开始套路呢,自己这颗小心脏,就已经眼巴巴的往人白司总身上凑去了,以后还不被吃得死死,日子还要怎么过?
  白夙将楚宁的骚扰抓了个现形,她本人还没表示什么意见,就见楚宁在那里时而摇头,时而叹息,时而哀怨,间或趁她不注意,又拿小眼神觊觎着她,看起来要多结纠就有多纠结。
  难道自己衣着有何不妥?
  白夙将自己重新打量一遍,没发现什么不妥之处,心中疑惑不禁更重了。
  好不容易挨到陪坐结果,白夙想楚宁问个清楚,却哪知,一出衙门,楚宁跑了个不见踪影。
  次日午后,经过王逸千方百计的公关,那蔡真终于松口,答应给报个‘损失惨重’的结果给朝廷,而王逸也答应,无论如何,将凑出一笔钱粮来,让他带回去交差。
  县仓早就已经空得连老鼠都养不活,这笔钱粮的着落依旧被放在楚宁与白夙身上,三人商量了一阵,愉快的答应了筹粮协议。
  协议中,确定由霍蕴书担任本县廷掾司职,负责监察乡里,敛收百姓岁赋。与以同时,将以霍蕴书之名,筹措粮食五百石,铜钱五百贯,麻布十匹,绢布五匹,于明日随蔡真都邮送往郡城。
  对于这个场交易,楚宁是极为满意的,她需要廷掾的这个收税权利,只这个税权在她手上,以后蓬莱大道修成,她便可以设定路卡,收取往来商队的商税和过路费。
  双方当场达成友好协议,霍蕴书当天便将东西运入县仓,与蔡真完成了清点交接。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交接完成后,蔡真竟然提出,让楚宁校尉替他押送粮食入郡。
  

  第064章

  按朝廷历来制度而言; 确是由地方派出官吏抽调役夫押粮; 所以; 蔡真提出这个要求; 也算是合乎情理。
  但黄县经过楚宁的铁腕整治,之前的那些胥吏都被楚宁赶走; 如今连王逸的县衙,也就只有一些他自己的随从支应; 所以; 这押粮的事情; 倒也只能落到楚宁头上。
  楚宁也不推辞,当即便答应下来; 让王逸征来役夫; 又让朱二喜与霍晚晴准备了两个局级兵力的后勤劳物资。
  从黄县到东莱郡城,如果中途不耽误,来回双程大概需要四天时间; 也就是说,这趟差使; 是卫民军岂今为止; 最长的一次行军路程; 并且需要野外驻扎。
  楚宁原本是想让刘长贵带人跑一趟,后来想想,自己来到这世界以后,一直都窝在这么个小县城,遂决定亲自跟着去开开眼界。
  第二天一早; 两百余役夫就已将粮食布匹装上了独轮车,卫民军从第一司和第二司抽出来的两局战兵也已整装完毕。
  楚宁打马检军,虽然觉此行并没什么险情,但再三思虑后,还是把燕凌戈从新兵训练场里调出来,并将二十名骑哨交由燕凌戈率领,负责在前面探路。
  于城外同王逸与霍蕴书等人告别后,楚宁左手挽缰,右手长鞭凌空一挥,便下令出发。
  此次出动,虽然只是为了押粮,但卫民军上下,却很认真的当作一次远程行军训练,大小事宜,皆依照着军中律例规定行事,如若遇上无例可循之事,便需记录上报校尉大人。
  燕凌戈身着皮甲,手提长槊,率着二十名哨骑先行开道,如若脱缰之马,踏着滚滚烟尘呼啸而去。
  楚宁率着第一司第一局的步兵紧随其后,将运粮的役夫们护在中间,由刘长贵率领的第二司第二局的弓兵断后。
  沿着官道前行,没走多久,燕凌戈便听到有哨骑来回报说,在前方有大量民夫占路,请示需不需要提前清道。
  燕凌戈打马上前,走近一看,就看到了白家的旗子,接着就看到到凤九卿穿一身劲装,正抱着酒坛,靠坐在装满货物的马车上,快活似神仙。
  凤九卿也看到燕凌戈,顿时笑喊道:“哟!燕司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