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之全行业导师-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加上这些年内政外战都极为顺利, 偶尔的天灾人祸也没闹出大患,这个年富力强的皇帝信心爆棚得简直要上天。
不过这时候正是他体力和头脑都处于巅峰的时刻, 等他老了,这种自信会转变成什么样,还真不好说。
林晨淡定的行礼,口中应对, 还不误她偷眼打量。这时候她都忘了当初使劲吐槽系统时的怨念, 却是想:第一个世界培训的就是演技,真是太合适了。
天子没多留意她,嘉奖自然是有的,不过林晨毕竟女子, 他有点遗憾, 不方便给她封官。
林晨不知道,这位看她的时候想的是, 要不要让儿子纳了她,也算是奖励了。
至于自己纳她……算了,天子又注目了附身小宫女采樱的林晨一刻,觉得不算丑,可是跟他后宫的美人们比起来,还是长得平淡了点,纳为后妃有点对不起自己,还是叫儿子委屈一下好了。
要让林晨知道,说不定就要日夜怂恿,非得撺掇着裴昭生起反心,干掉他爹自立不可。
不过对他而言这只是小事,想了一下就作罢,他更关心雕版印刷。把林晨叫来也是先问了流程,然后就要看人演示。
好在林晨之前已经让人另外刻了新版,此时抬上来,那个印了上万张纸,已经算是熟练工的年轻匠人担任了演示的重责,他手有点抖,不过印了几张之后就好了,开始心无旁骛地做起已经熟练了的事。
天子便弃了别的念头,专注去看。
只见那匠人用刷子蘸了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了一下,然后用还泛黄的纸覆在板上,再取过另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上轻轻地刷了一下,最后将纸取下,放到一边。
天子没有叫停,聚精会神地看着,见那工匠速度渐渐加快,不一会儿,旁边便堆去足有一本书厚度的纸张来。
下面就不必再看了,他吩咐一声,近侍传话让停手,奉上印好的书页。
本来天子脸色严肃,只是一展开纸,他便忍不住笑了。
“怎么还是这个,太子没有令人刻一版文章来印?”
新刻的板还是林晨随便报给太子写的那些东西,太子也无奈,他就少交待了一句,结果林晨还拿这个来糊弄皇帝,没说的,只能他去解释了。
“禀父皇,此女自幼入宫,聪明出于天生,多有想法,然少读书,自称不懂世间忌讳,于是只取单字刻板,请父皇恕她无知之过。”
天子并不以为意,反觉得有趣,摆摆手没纠结这个,只指着那雕板笑道:“不要再用了,别让后人说起来,朕在位时以雕版印书,印的第一本便是不知所云之物。”
说罢又当场大发赏赐,从林晨到作坊管事再到工匠,全赏了个遍,皆大欢喜。
林晨看着那块被皇帝钦定“不要再用”的木板,心想晚了,你儿子都已经收了一块准备传世了。
想想也是哈,要是这块木板在以后的战乱中毁了就算了,没毁才叫要完。
想象一下,两三千年之后,老师带着小朋友去博物馆参观,指着一块破破烂烂的板子对小朋友们说:“这就是几千多年前的大魏创造性的发明,雕版印刷术的实证。这是古人重视教育的实证,同学们,你们看上面的字,认识吗?这些简单浅显的字,就是当时用来教孩子识字用的。第一本用雕版印刷术制作的书就是用来启蒙,可见古人是多么重视教育啊。”
画面太美,不敢想。
她要不要偷偷去毁了算了啊。
裴昭除了得到表扬,这次就没拿到什么赏赐,不过这种口头表扬对他来说比什么物质奖励都好,开心得总算多了几分活气。
但林晨一点都不乐观,危机的本质在哪里,他们还是不知道。
另外有一点让她奇怪,天子居然没提起要印什么书,完全没有提,裴昭也说并没召人商量这件事。
这是要冷藏雕版印刷术?不可能啊。明明大赏特赏,消息也传得很快,没有冷藏的意思,更没有冷藏的理由。
皇帝的心思可真难捉摸。
林晨决定不想了,先忙自己的任务。
纸和印刷的问题解决,就可以把报纸做起来了!
每天发行是肯定不行的,雕版跟不上,林晨打算先发一期统计一下发行量,还有整体需要的时间,顺便锻炼一下队伍。然后再决定是一个月一份,还是半个月一份,还是十天一份。
“还报纸,我看都像月刊了。”她吐槽自己搞的这玩意,然而仍旧要去搞。
“你那边人手选好了吗?你爹同意了吗?”这些事必须裴昭出力,也是他这个主编应该做的。好在这位太子除了最后被废之外,别的方面很靠谱,林晨问起时,他立刻给了她一份名单,并给她一一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人。
首要的,自然是忠诚,然后是政治与文笔两方面的才华。
他已经初步明白报纸是什么东西,知道那上面是要找人写文章发表的,也知道由他主办的这份报纸,上面登的文章必然被看作是他的声音。
稍不谨慎,不用等四十岁,现在他就好去死了。
“你懂就好。”林晨很欣慰,总算没让她碰上一个白痴任务对象——哦对,她差点忘了这是她任务对象的爹,摊上这么敏感的任务,要是这位一心奔着死路去,那她想拦住可就不容易了。
她从空间仓库里拿出以前找人做的铅笔和纸准备记录,跟裴昭说:“现在我们商量一下,第一期都要写些什么。”
裴昭也已经想过,此时把记录的纸拿出——就是上次制作出来的那批,他直接拿来用了,看了看,然后道:“孤打算先放一些时事,也就是所谓的新闻。只是见那书中说的时效性,怕是做不到那么快。”
“那没关系,我都做好一月出一份报的心理准备了。”林晨笑道,“半年内的大事,我觉得都可以写。一月内的市井新闻,也可以写。其实要不是你的身份做小报主编太掉价,非惹你爹生气不可,我都想让你办那种八卦小报算了。反正任务也没规定是什么报的主编。”
那种小报,受欢迎,没有政治危险,可惜如果裴昭办的是这类报,他的政治风险就大了。
他爹会不会气到把他大骂一顿然后捣毁他的报社再杀了她这个“妖女”?
估计是会的吧……
为了自己小命着想,林晨开始就没打这个主意,当然,打了主意也没用,裴昭一看就是抵死也不会同意的人设。
两人统计了一下可用的时事新闻,大概能写上一个版面。裴昭还跟几个文笔出众的才子约了稿,要了他们还没公诸于世的文稿,有赏景的有议政的,不过都没什么风险。这些才子在天子面前也有脸面,平常议政的文章只要不过份,说些什么话,天子不是很在意。
这就又有一版了。
再凑些市井奇事,物价涨跌,又一版也有了。
然后裴昭就想不出来了。
林晨倒是看过很多报纸杂志,但是都不适用这个时代。十天半月才出的报纸,就这么点内容肯定不行,她打算弄点小说上去吸引人,拿影视剧本魔改吧。这样,似乎还是不够。
这个时代,有闲钱买报的只有是官员贵族和富商。小说和市井消息可以吸引富商,时事政治也能成为他们的吹牛资料,但对官员和贵族来说,这些能写在报上的事,本来就是他们知道的事,好像没必要特别买报纸看。也就小说能吸引一二了。
那么还有什么潜在用户可以挖掘呢?林晨琢磨了一会,觉得自己不成,想不出来,得找熟悉情况的裴昭一起想才行。
裴昭果然不负所望,略一思忖,就说出了另一个报纸的用户群:读书的士子。
这些人,不是都穷,但很多都穷。
但现在的教育还不普及,都是私学,有人在家中收徒,便有人千里迢迢前来求学。
能公开收徒的,不是一郡之贤人,至少也是一乡之贤。能被看中收徒的,不是全族相供,也有富商投资,又或是师长真心喜爱,自己贴钱收个衣钵弟子。
总之,他们穷,但如果报纸能贴合他们的需要,他们也能省出钱去买。
那林晨就要了解一下这个团体了,还是得问裴昭。
“现在读书人读的是什么书?——不,我不想听你细说,就大概说说就行了。”
林晨又不打算做学术,她只想知道这些士人分成哪些派系。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算她所在的世界里儒家一统天下,后来照样分化出N个派系出来。
她想知道这些派系,就是为了卖报纸。
第82章
光让这些士子发学术文章那有什么意思, 得打起来才卖得快,才会争着买。最好能找到各系的大人物约稿,隔空打笔仗, 然后再选登一些其他人的论点, 这样就热闹了。
而且在这种封建王朝, 学术论文跟朝廷治政也息息相关, 同时也会引发官员的兴趣,因为这些官员本身就有很多是从不同派系中出身。
不过这些东西, 裴昭这个主编懂就行了,她去细究——她脑子又没病,这些东西要是放她那个时代的大学,起码也得读个研究生才能说一句懂,读到博士才敢说我稍有研究, 真投入进去是一辈子的事。
她好端端的,把时间花那上面, 不值。
但林晨没想到,就裴昭这么随便说说,都快把她脑袋说疼了。
原来,在这个大魏国的世界里, 类似于百家争鸣的诸子时代还没有真正结束。尽管裴昭他曾祖那一代已经定下了国策, 选择了其中一家作为官学,但其他学派也没特意打击,各派宗师逝去,但多数学派仍有出色的继承者在发扬光大。尽管比不上官学兴盛, 可仍是不可小视的力量。
所以裴昭要一一的向林晨解说, 这个学派持何观点,那个学派有何异议, 又一学派源流为何,再一学派又是从某个学派分裂所出。
林晨昏头胀脑地听了半天,一举右手:“等等,我记一下。”
她在纸上整理了一下,不深究的话也不算复杂。
其实就是跟她那个世界的百家学说差不多。也是,人类社会形态相差不大的话,人文学派不管起什么名,内里本质是什么,说来说去能研究的东西总是一样的。
只是名字不同罢了。
与儒家学说相似的一家,此处名为云家,因为开创者姓云,最初叫云氏家学,后来求学者甚多,渐渐传播开来。到大魏统一天下之后,更是成为了官学。
真是巧啊。林晨感叹,看来这一派学说的核心真是很适合统治者,大家不约而同地选了它。
不过这一派里还掺杂了一些林晨认知里其他诸家的内容,叫她说也说不上,反正核心总归是差不多的。
其它如类似墨家学说的南山学派,明显看得出来还有林晨所知的法家学说内容;还有讲究清净无为的天道学派;讲究法度严密的很巧,也叫法家。以及其他种种学派,林晨听起来都很耳熟,核心未必完全一致,但主旨大体相同。
然后呢,它们之间,也跟林晨所知的诸子百家一样,有的连面上的和睦都做不到了,虽然讲究君子之争不会拿着板砖开瓢,有争议也以论辩为主。但如果有机会烧了对方的著作,灭了对方的道统,那他们也是绝不会犹豫的。
裴昭介绍得很详细,各派的渊源、人脉,如今在朝野间的分布,他了然于胸,看来对政事是相当熟悉的勤政太子。
这样一来,就精彩了。林晨搓了搓手,已经预见到报纸大卖的场面。她甚至蠢蠢欲动,想搞个表格让人剪下来投票——算了,还是有节操一点吧。可不能向季四那家伙看齐。
只是她还没说自己的营销计划,就让裴昭一盆冷水给浇熄了。
裴昭耐心地给林晨介绍了一遍之后,眉头微皱,道:“虽说众家并存,但朝廷官学乃是云家学说,孤已着人去请云家如今朝野有名的三位大贤写稿来用,林先生不必再想别家。”
我……去!
这太子脑子不好吧!林晨惊讶地盯了裴昭半晌,盯得他不自在起来,下意识检查自个是否有失礼之处。
“只发一家之言,你报纸打算给谁看啊?”林晨忍不住问,裴昭却正气凛然:“孤不能为报纸销量而弃大道。”
“可是谁规定云家就是大道?”
“朝廷官学,太宗所定。”
“那你刚才介绍,朝中如今连宰相都公开说自己学云家、法家和天道学派,却不属于任何一派。其他重臣有法家、有南山学派、有天道学派,可不是只有云家。你觉得你爹怎么想的?”
裴昭噎了一下。
“父皇一时被迷惑……”
“迷个鬼,明显百家争鸣还没出结果呢你就站队。”林晨气笑了,原来这太子归根到底也是不靠谱的,她真是看错人了。
也是,人放她那年代也就是个高中生到大学生的年纪,不能要求太高。
“这事听我的,你别忘了你要讨你爹欢心,别跟你爹对着干。他用着这些人,结果你这个太子办报的时候一个都不请,怎么着,你对你爹的用人之道不满意?”
有道理,裴昭深思之后,妥协了。他要亲自出面请朝中其他学派的重臣来写稿,以后也通过他们约稿吧。
“来,你告诉我,他们关于什么观点的分歧最大?”林晨说通了裴昭,兴致又高起来,就要为自己的营销计划再加一把火。
裴昭不明白她想什么,但本能地觉得发寒,好像一场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紧锣密鼓,第一份报的报名定为西京月报——林晨都想叫月刊了,怕任务里裴昭必须得是“报社主编”才算完成,没敢。
裴昭跟他爹大概商量了一下,第一次现世的东西不知效果,皇帝就先不掺和了,裴昭自己给报纸提了字。
《西京月报》于两个月后,正式发行。
最先拿到报纸的,当然是天子。
他其实一直在等另一个消息,但迟迟没有回应,这令他未免有些失望,已不打算等了。眼下时机已算成熟,他打算过两天就在朝会上再放出一点风声。
儿子办的报纸,他也颇感兴趣,已构想出很多种利用报纸可以做的事。办几期后看一看,恐怕还要叫人专门审核,免得报上出现违背他意志的东西。
那是不行的。
天子淡然地想着,拿起报纸,在头版上扫了一眼。
这一版没什么好看的,都是这大半年来朝中的大事,他比谁都清楚发生的细节。给百姓看一看还是不错的,好,也让他们知道朝廷对外取得了怎样辉煌的大捷,让他们知道朕杀了多少鱼肉百姓的豪绅。
再翻开一版,那些市井趣事倒是吸引了天子的目光,引他笑了几声,接着便去读那文采飞扬的诗赋,边读边击案赞叹,更对身边内侍交待:“待朕看完,将这几篇抄下来。”
再翻一页,仍是文章,只是……看起来好奇怪的样子。
天子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住了。
林晨在小说这块内容下了功夫,自己用白话文改一篇,找人用文言写一篇,力求雅俗共赏。
她自己改的那篇,是对着电视剧《三国演义》改出来的。当然这个时代可没有同样的朝代,偏偏国名跟曹操那家重了,她还得注意改过来。
倒是不担心理解不能,因为乱世嘛,大家都有的。民间传说起来也跟演义里一样,从不说后勤统筹什么的,更关注的是谁最能打,谁单枪匹马盘肠大战。
林晨把三国搬过来,毫无压力。
至于找人写的文言,是林晨把聊斋故事讲给人听,让人写出来。
作者自然是标的原著作者,一为罗贯中,一为蒲松龄。
因为这次出版忙了快两个月,林晨现在暂定打算一月一出,所以小说的更新就比较肥了。聊斋故事一口气登了三篇,老版《三国演义》的电视剧一共84章,一章改写成一集,林晨写到了
第四集,也就是桃园三结义、十常侍乱政、董卓霸京师、孟德献刀这四集。
天子看聊斋故事也很入神,让人回头抄下来,他还要细看。改写的人是太子招徕的高手,文笔生动,虽然与原著不可能一模一样,但电视剧本身也增添了很多细节,被林晨转述来,他再加工,从情节的曲折性上来说,其实还要更吸引人一些。
内侍便一一记下,见天子又读到另一篇故事了,心中暗想,怕是回头还得抄下来。
天子却迟迟没有动静。内侍偷眼看了几回,只见天子脸上忽喜忽怒,忽惊忽安,却不发一言,更无一句交待,这让他不由也好奇了起来。
读至最后,天子一拍桌案:“好个曹孟德!”语气竟听不出是赞赏还是惊怒又或是斥责。这让内侍非常惶恐,难道他竟摸不准天子心情了吗?他就要被厌弃了吗?
皇帝却不会在意近侍的小小心情,摩挲着纸面,自言自语地道:“蒲松龄?未曾听说,这文字却似太子身边人所写,却是不错。罗贯中?这又是何人,见所未见,想是写给不识字百姓,令他们听之则懂的,只是文中事虽不真,多有荒诞,却暗合人情事理,难道是……”
难道是太子所写,托名罗贯中?
观此文,开篇即论及外戚、宦官对皇权之威胁,再写乱臣贼子凭军权而横霸一时,废立天子有如儿戏,虽未详叙,其中脉络可寻,文中汉室由稍露颓势到国势如山崩,市井小民或许只是看个热闹,深浸其中的朝堂之人却看出一整场大戏。
天子仅是闭目稍一脑补,代入其中,就觉一身冷汗。既无实事作本,非得胸中大有丘壑,才能如此举重若轻,几笔勾勒出乱世之由。
除了他从小读书,学习政事的儿子,哪个臣子能写,哪个臣子敢想?
天子自豪之意大起,也忘了之前隐隐的失望。
“吾儿长成矣。”
第83章
心情大好, 天子将这几章又回顾了一遍,这才翻到原先跳过的内容。
那是需要静心耗神去看的,天子拿到新出炉的报纸, 可不想一开始就那么累, 所以才放到最后。
一入眼, 便是一篇论“仁”的文, 作者很熟悉,天子皱着眉看完, 文是好文,道理也不错,只是他一点也不开心。
太子还真是选了云家学派的人供稿,他真是毫不意外啊。
刚刚的好心情也消失了,天子的视线落在了下一篇, 打算随便看看,却不由轻噫出声。
“竟是法家!”
太子竟将这两冤家放在了一处!这可不像是他儿子的作风呐。天子这样想着, 嘴角却微微上扬,含了笑。
阶下侍立的一名内侍瞄了一眼,又瞄了眼桌上的报纸,暗暗记在心里。
天子这时也无心细看文章都说了些什么, 只快速浏览标题与作者, 大为满意地看到,虽不是诸家俱全,但几个大学派都有大家出手,发了文章在报上。因是第一次, 各自所论还不相干, 但可想而知,下次报纸再出, 怕是**味就浓了。
好,好,好!
这就是他想要的,这才是他想要的!
“吾儿真长成矣!”
这是天子今日第二次说这句话,近侍诧异不已。
裴昭也诧异不已。
他也不是愚孝的呆子,弑父他做不来,说实话他觉得以父皇对权力的重视和把控,就算他重生了几世,也没把握能逼宫。毕竟京城的防务和边军的将领,全都是父皇的人。他有一小支军队,但那更像是父亲给他练手和熟悉军队用的,连京城都进不了,在鹿园呢。
所以他不打这方面的主意,却在父亲身边拉拢了一些人,给他传消息。
也就现在啦,等以后父亲对他厌弃了,他想拉也没人愿意,再等幼弟出生,那些人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
也就现在,他还是父亲喜爱的太子,拉拢一两个人传递父皇那的消息,还是有人愿意冒着触怒天子被砍头的风险,但又讨好未来天子飞黄腾达的机会去做的。
现在消息传来了,他脑子一团乱。
为什么父皇看那篇小说时会夸“吾儿长成”,为什么父皇看诸家之文时先是不悦,最后又欢喜起来,又夸了他一次?
裴昭觉得自己真的白活了几世,为什么他爹的心态,他到现在都摸不准?被废看来真是,该的。
他身边的人多数是云家学派的,他不好跟这些人讲自己在父亲身边安插了眼线,王升倒是可以,只是与王升也没讨论出什么结论来。
罢了罢了,裴昭暂时放下此事,出城到鹿园,与林晨商议下一期报纸的内容。
林晨露出了邪恶的微笑。
“内容就是这些,让编辑们去收集好了,至于那些学说,我想不用你去约稿了,他们自己会急着投稿的。”
裴昭却有不同意见:“孤门下士子认为不妥,他们已约了自己师长同窗来写稿,下期内容就不必再请别人。”
“他们的师长同窗?”林晨不太明白,这有什么不妥的。
“孤门下多是云家学派士子,上一期用了多家学说之文,他们已有不满,孤不可再违了他们的意愿,失了人心。”
裴昭说得一本正经,林晨看得目瞪口呆,难以吐槽。
“你,一个太子,手下居然全是一个派系的人?”好想抓住他摇一摇,听一听头壳中大海的声音。
裴昭很“纯良”地看着她,不明白她这表情是什么意思。
“我是说,之前我们还讨论过,你爹还用着其他学派的人呢,到你这就剩一个学派了?”
“这……”裴昭一怔。他其实没多想,只是云家学派在他祖父那一代就定为了官学,他父亲和他的太傅都是云家学派的人。
他长大之后,很自然地就接受了他们的理论,并且他自己也认为,云家学派的学说是最合他心意的。法家严苛为他不喜,南山学派重贱隶重机械之力,以奇技淫巧蛊惑人心,一向是被师长们批判的,他亦不喜。更何况南山学派之中多有与法家重合之处,严刑竣法以束百姓,令他心生排斥。天道学派呢,前朝曾经用作国策,后来被放弃,到本朝地位更低,自然已是不合时宜,他并没有深入研究。
至于其他学派,看看即可,拿来治国更是不合。
久而久之,他的身边,也就是云家学派的士子居多了。他也没觉得怎么不对,当年他被废之时,这些士子中有背叛的,但更多的是不事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