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她的美貌可以升级[快穿]-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是给老大娶媳妇的时候,用了十块钱,剩下的十块钱,又还给人家了。
天哪!几百块是多少钱啊!
那可不是天文数字。
宁初耐着性子给赵桂花解惑,“您那个年代的东西,在我们这里,都是属于稀罕物,稀罕物一般都比较值钱!”
“稀罕物!”,赵桂花咕哝着,她从兜里面又摸了摸,摸出来八毛钱来,这是她家二儿子去水里基地干活,补贴的钱,全部都上缴到她这里了,她原本是打算用这钱来买粮食的。
后来转念一想,老二媳妇马上要生了,正是要用钱的时候。
而那长命锁,在她那里,无论如何是都不能拿出来的,不然他们这一家子都要被打成了资本主义。
她一把年纪了,没多少岁数可以活了,但是孩子们还小。
不能毁了他们一辈子。
赵桂花一股脑把那零零散散的八毛钱给放到了柜台上,大方道,“闺女,你看看还有需要的吗,若是能用的上,尽管拿!”
平时的赵桂花可没这么大方,在她眼中,宁初就是活菩萨,大恩人,帮了她不少的忙,还实在的告诉她换了多少钱。
宁初看了下桌上的几十张一份钱,两分钱,黄色的,绿色的都有。
她笑着从里面抽了一张出来,“阿婆,我要一张,留个念想。”
倒是一旁从头看到尾的薛帆,瞧着这一桌子的早期纸币,顿时来了兴趣。
这一两分钱,可不是市面上的仿制品,这是实实在在那个年代的货币。
每张都邹巴巴的,还带着黑漆漆的东西的,但是和那崭新的仿制品比较起来,面前的分分钱更有意义。
赵桂花见一直不说话的男人,盯着桌上的钱看,她笑着道,“小伙子,你那一身衣服,都不知道要花多少钱了,这钱有啥好看的!”
薛帆感叹道,“这可都是时代的产物!”
赵桂花哪里听得懂,她见小伙子喜欢,也没急着收起来,能来到这个店铺里面的,哪里会差她这几毛钱。
宁初带着赵桂花去了生活区,这里面的米是她刚开超市的时候进的,有一段时间了。
除了她自己偶尔吃一顿,上次给阿婆拿了十多斤,剩下的都还在这里,也没怎么用上。
她轻车熟路的拿起铲子,吭哧吭哧的给阿婆装了二十来斤的米。
“阿婆,您的那块长命锁比这粮食之前多了,我给您这样算,您那边粮食吃完了,就来我这里,我给您装,后面的都不收您钱!”
饶是知道金子贵,但是看到宁初这样大方的装着精白米,赵桂花还是觉得有些占闺女便宜了,她问,“闺女,你看着给就行,但是先说好,你可不能亏本了!”
“您放心,亏不了,我还赚了呢!往后您若是在收到这稀奇的物件,都可以拿到我这里给您换成粮食!”
说着,她又扯了一个袋子,把米旁边的白面拆开了一袋子,露出了雪白的面粉来。
赵桂花倒吸了口气,“面粉还能白成这样子?这是咋做到的啊?”
在他们那里,面粉多少会有些灰尘子,或者发黄,可不会这样白咧。
“这里的面粉都是这样,用机器打的。”,面粉宁初也给赵桂花装了小二十斤。
接着又领着赵桂花去了奶粉区,她惦着脚尖,从货架的最顶端拿了一罐子的奶粉递给了赵桂花,解释,“阿婆,给小孩儿喝的话,奶粉会比乳麦精营养更好!”
赵桂花接过奶粉,借着光,细细的看着。
奶粉她在知青最里面听过,那是大省城里面,给领导喝的,说是比乳麦精给好呢!
她摸了摸奶粉上面的小孩的脸,“这孩子长的可真好。”,接着道,“这东西太贵重了!闺女!”
宁初叹了口气,那个年代物质到底是有多匮乏啊!
把金子当成垃圾,真正的食物却少的可怜。
“您放心,我是生意人,自然不会亏本的。”,装了两桶的奶粉,宁初又带着赵桂花去了,隔壁的货架上。
货架里面摆着不少的红糖和红枣。
不过现代人,都做的精细,外包装好看,实际一袋子却只有三百克,也忒少了点。
宁初一样装了五包。
把赵桂花看的心惊肉跳,这闺女也太舍得了。
她不确定道,“闺女,够了吧!”
宁初想了想,她下次还可以来店铺,到时候在给她装点别的就好了。
那块长命锁拿出去换十多万块钱,轻轻松松的。
也不能老是占阿婆便宜。
于是两人,赵桂花觉得占了宁初的大便宜,而宁初却觉得占了赵桂花大便宜。
让系统无语的翻白眼。
人类就是麻烦,客气不说,还事多,尤其是女人,让来让去的,它看着眼睛都晕了,这不,还没让好,真是愁死人了。
哦!呸!不愁死系统了,它在旁边看的干着急。
宁初也觉得两人有些太客气了,她宽慰,“阿婆,您来铺子里面,尽管放自在,这不买卖东西,都是允许的,更何况,您是我的顾客,在我们这,顾客可是上帝呢!”
第34章
等赵桂花离去后,薛帆却还坐在店铺角落处的沙发那里; 他饶有兴致的放下了手上的书; 问道,“宁姑娘,这里的生意可真广泛!”
宁初坦然的揉了揉怀里的阿布; 这两个月油水不断; 让阿布彻底的胖了一圈; 小肚皮上的肉肉都成了游泳圈; 一层层的叠下来。
“还好; 开店做生意; 自然能遇到形形色色的用户,更何况,薛老板不是这样与我相识的吗?”; 宁初挑眉含笑,“再或者; 我能帮上一个是一个,总归会积攒福气的。”
“是我多虑了,宁姑娘好生豁达。”; 薛帆站了起来; 把桌上一大箱子书,都给抱在怀里,“那我就不打扰了。”
他在这里看了这么久的热闹; 小老板没赶他走; 算是个脾性好的。
宁初腾出一只手; 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不过一眨眼,薛帆就离开了小店铺。
店铺客人走了,没了人,宁初自然放松下来,索性往吊椅上一躺,怀里抱着阿布,右手不停的抚着阿布的小脑袋。
好不悠哉。
“系统,你说我给阿婆的那些东西,究竟是好还是坏?”
系统没坑声,宁初的心是好的,希望能够帮助赵桂花在那个年代,可以生活的好一些,起码在他们的家里,不要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但是宁初却漏掉了一点,那就是,她给的这些东西都是超时代的产物。
在赵桂花那个年代,别说见过了,可以说是闻所未闻的。
系统没回答她,宁初也不以为意,自言自语,“会不会害了她啊?”
店里面仍然安静的可怕,想来话唠的系统沉默了。
它也不知道,给客人这些东西,到底是好是坏。
一人一系统在担忧的同时。
赵桂花提着几十斤的米面,还有两桶的奶粉,转眼就到了她那干冷干冷的西屋里面。
因为是白天,家里为了省点柴火,就没烧炕,屋里冷湫湫 。
但是赵桂花心里头却是一片火热。
她把手上提着的米面,全部放到了立柜里面,就那样敞着柜门,站在立柜面前愣了好一会,似乎没想到,这精白米和细白面来的这么容易。
接着把整个身子都缩到了立柜里面,再次打开了精白米的袋子,抓了一把米,那米的稻壳被脱的干干净净的,白白胖胖的在她手心,还有些滑,一不留神,手上的半把精白米就从指缝里面漏了下去。
摸完精白米,她又把装细白面的袋子打开了,大白的面粉,细细的,用手指轻轻划在表面,柔软至极。
不像那糙麸皮一样,剌手不说,就算是煮熟了,吃着也呛嗓子。
赵桂花满足的笑了笑,又把那奶粉拿起来瞅了瞅,自言自语,“那地方的小孩子,都长的贼好看!”
老实说,赵家村的孩子们,多半都是营养不良,再加上又要操持家里的劳务,基本上,十多岁的孩子,都能下田干活,大部分都是又黑又瘦的。
老赵家三个孩子,之前农忙的时候,大壮,二壮也是经常下田的,至于大丫,是个女娃娃,年龄又小,基本都是负责挖野菜,准备午饭的。
也就今年,老天爷大旱,地里的庄稼都□□死了,生产队的活也没之前那么多,家里大人能自己忙的过来,就很少指挥小孩子做活。
但是孩子们都懂事,像房屋后头的自留地,里面种的白菜苗和萝卜苗,能活下来,那完全是靠孩子们一桶一桶水提过去浇着长大的,都恨不得当做宝贝蛋子来伺候。
有时候,大壮他们去了土坝河边玩,回来的时候,大壮一人端着一桶水,而二壮和二丫两人小,力气也小,就两人和提一桶水,专门给自留地里面的苗浇水。
赵桂花正陷入沉思的时候,传来一阵敲门声,“妈!在屋里没?”
见里面没有动静,那敲门的声音也越发急促起来。
敲了七八声后,赵桂花才省过神来,应了一句,“来了!”
说着,她麻利的把立柜一关,用着小铜锁把立柜的门给锁的紧紧的,显然赵桂花并不打算把家里有粮食的事情说出去。
毕竟这粮食的来源太过匪夷所思,不是她信不过家里人,而是家里人多嘴杂,若是在外面,一不小心说漏了嘴,那就是全家人的灾祸。
所以,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她把立柜门锁好后,又拿了一把椅子,抵在立柜的门口,掩饰的把箩筐放在上面,箩筐里面装着不少碎布头子。
“咯吱”一声,老旧的木门开了,正是赵桂花的二儿子和二媳妇两口子,神色焦急。
见赵桂花出来,不像有事的样子,老二松了口气,担心,“妈,您这是怎么了,吓死我们了!”
赵桂花面不改色,“在屋里头,把碎布头找了找,给四小子做下月窝里面的衣服。”,她口中的四小子,自然是老二媳妇肚子里面的孩子。
在农村里面,过来人们都会看孕妇的肚子,老二媳妇从一开始的怀像肚子就有些尖尖的。
他们这里挂在嘴边一句话,尖肚子是儿子,圆肚子是女儿。
老二的性子向来机灵,自然有些生疑,他偏着头往屋内看了下,他个子本就生的高,一下子越过赵桂花瞧着立柜前的箩筐,确实装了不少的布头子,他抓了抓脑袋,不好意思,“妈,您年纪大了,眼睛本来就不好,别做这些活计伤了眼睛!”
赵桂花装作没看见自家儿子的小动作,笑道,“给自己的孙子做衣服,我乐意。”,其实不过是一些衣服的边角料子,丢了可惜,大人又穿不了。
这种土布头子,拿来给刚出生的孩子做月窝穿的衣服刚刚好。
虽然说,老赵家前面有三个孩子,也有做月窝衣服,但是孩子皮,那衣服有些破的实在是穿不了,赵桂花这才开始慢慢攒着布头子,现在做两身放着,到时候老三结婚有孩子了,也可以穿。
赵桂花推着自家儿子和儿媳妇去了堂屋,把儿子按到椅子上,摸了摸老二的头,又量了下自己的额头温度,“倒是不烫了,看来铁柱也是有一些本事的。”
两剂药下去,人就活蹦乱跳了。
主要是老二是一个成年男人,身体的底子好,不然也不会好这么利索。
老二不在意道,“妈,我想跟您商量点事情!”
老二一开口,坐在他身旁的媳妇身体一僵,哀求的看着自家男人,让他不要说。
但是老二却是铁了心了,他站了起来,平视自家老娘,眼里面呆着一往无前决绝,“妈,咱们靠天吃饭,卖苦力吃不饱没说,还随时会没命!”
赵桂花心里咯噔一下,老二媳妇的神色她是看在眼里,但是面上却不动神色,“你想做什么?”
“我想和大沟村的老黑一块去县城,做倒爷!”
“倒爷”,两个字,让赵桂花整个人都哆嗦了下,她伸出手指着老二的鼻子,连名带姓喊道,“赵进喜,你翅膀硬了是吧!”,
许是气的太狠了,赵桂花伸出手,狠狠的一巴掌打在赵进喜的脸上,压低了嗓音,却带着声嘶力竭,“倒爷!那可是要被□□的!你不要命了?”,这个年代,若是被拖出去□□,定然会连累一家子不说,他自己也会受到牵连,轻的被人辱骂,重的会当场丢命啊!
“大丫还小,你媳妇肚子里面还揣着一个,你想让孩子出来了,就没了爸吗?”
赵桂花那一巴掌的力气,是往狠的打了,不多会,赵进喜的脸上就出现了深深的几个指头印子。
他梗着脖子,一脸坚定,“妈,是儿子不孝,回来的路上,我一头扎在洼子地里,我以为自己起不来了,但是没想到我活过来了”,他声音几度声音哽咽,”妈!您知道我倒下去的唯一念头是什么吗?那就是我想让家里的孩子们吃口饱饭啊!就只有这个一个念头,可是我一个年轻力壮的大男人,却做不到,做不到啊!!”
赵进喜双手握拳,青筋暴起,挺起胸膛,站直了身板,抬手狠狠的拍着胸脯,“我这心里头难受啊!”,说着,眼角流下两行清泪。
都说男人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在赵进喜看来,他作为儿子,丈夫,父亲,却无能为力,只能看着自己的亲人饿着肚子,生命受到威胁。
他心里跟针扎一样难受!
“我有……”粮,这句话赵桂花话到嘴边,却又咽了下去,那二十斤的米面,又够一家九口人能撑多久呢?
看着自家向来乐观的二儿子,被逼成这样,赵桂花想要伸手安慰,却在半空中又停了下来,“这不是你的错!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子,别人能过,我们也能过!”
“不!这就是我的错,妈,您口中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子,可是指村东头王寡妇家里,饿死的两个孩子,如今还在后山埋着!村西头李婆婆生生被饿死在家里,十多天后,才被发现,隔壁的二叔公,家里原本七个孩子,不过一年的光景,如今就只剩下了三个!”
“妈,我不想这种事情发生在我们家里!”
“老三今年二十一了,还没娶媳妇!”
在村里面,一般男孩子成年后,十八岁就定了亲事,老三是因为家里穷,实在是养不起多出来的一张嘴,于是,结婚的事情,一拖再拖。
赵桂花神色不定,显然在思量自家二儿子的话。
尽管她知道,倒爷是条出路,若是不出事情还好。
若是出了事情,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啊!
第35章
赵桂花目光灼灼的盯着跪在自己面前的二儿子,可以说家里最为稳重的是大儿子; 她把大儿子是当做家里顶梁柱来培养的。
最为跳脱的是小儿子; 都说老来得子,小儿子出生没几年,她家男人就去了; 老三也就没享受到父爱; 加之小儿子嘴甜; 她做起事情来; 自然会多少偏疼一些小儿子。
至于二儿子; 赵进喜; 他为人沉稳中不失灵活,而且心思是相当细腻,也是个有主意的; 许是她年轻的时候,见老二身上有股机灵劲; 觉得他能解决一切事情,对老二的关注自然少些。
导致如今,老二的性子越发说一不二起来。
就跟上次要去水利基地干活一样; 老二闷声不吭的去报了名; 回来后,才跟她说了这事情,她当时就气的; 要拉着老二去生产队; 把名额给推掉了。
但是老二却是死犟着; 无论无何都不肯。
最后,赵桂花拧不过老二,只能把家里最后的一件棉衣找了出来,让他穿上去水里基地御寒。
至于吃的,则是一把糙麸皮子,她在锅里面炕了炕,用着纸包了起来,给他揣在兜里面,路上饿了吃。
那一把糙麸皮子哪里够一个成年男人的两顿饭,但是赵桂花实在是没办法了,若是给老二装的多了,家里便不够了。
她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孩子们每天就指着那一顿饭过日子的,到最后,连那一顿饭都没得吃了。
赵桂花扶着椅子的把手,慢慢的滑了下去,浑身带着说不出来的疲惫,她问,“真要去?”
赵进喜没有任何犹豫的点了点头。
“不要命了!”
赵进喜低着头闷声不吭。
旁边的挺着大肚子的媳妇,不停的拽着赵进喜的胳膊,“当家的,咱不能去啊!”,她娘家那边,就有个老赖做的倒爷,最后落的死无全尸。
她不能看着当家的一头扎进去,那可是火坑啊!
赵进喜由着自家婆娘拽着自己的胳膊,把头一偏,狠心不看。
老二媳妇看着她劝说没用,一脸希冀的盯着自己的婆婆,“妈,进喜就听您的话,您劝劝他!我肚子里面的孩子不能没有父亲啊!”
赵桂花哼了一声,扶着老二媳妇做到椅子上,她三番四次的劝,把该说的都说了,老二仍然一根筋。
她叹口气,“以他如今的样子,谁能劝得了?”
“让他跪着吧!不罚不知道天高地厚。”
……
天色逐渐变黑,原本冬天的日头就短,到了下午五点多,基本就成了大夏天的□□点钟。
黑不溜秋的。
从生产队放工回来的老二和老三。
一进门,就瞧见跪在堂屋,两人面面相觑。
这到底是犯了啥事?
哪怕是大壮和二壮,慢慢记事后,就没被罚跪过了。
老二,这都是几十岁的人了,还跪在堂屋,让孩子们看到像啥话。
老三当即把肩膀上的锄头往地上一丢,就往老二那跑去,一只手拽着老二往起站。
但是老二也是个成年男人,有着一把子的力气,若是他成心不愿意起来,老三还真拉不动他。
“二哥,这到底是出了啥事?”
老二抬头看了一眼自家小弟,闷声道,“你别管!去帮你二嫂做饭去!”,他把妈惹生气了,从下午进屋一直到现在都没出来。
自家媳妇念着家里还有几口子在生产队上工,本就是累了一下午,晚上回来在还没饭吃,那他们在家闲着的,也忒不是人了。
所以,老二媳妇,也不顾着怀着八个月的肚子,直接去了厨房,用着立柜里面放着的小半碗精白米,掺着糙麸皮子,就着野菜,煮了一大锅的汤水。
老二自然是关注这家里的动静,见他老娘到了这个点,还没出来,显然是被气狠了。
大嫂上午耽搁了半天的工,放了工,自然是要把上午的活计赶回来,不然今天的工分就没了。
自家媳妇受了自己的牵连,一个人在厨房忙着,他哪能不心疼的。
老三见实在问不出什么,恨恨的叹了口气,“二哥,你就倔,非要跟妈对着干!”,说着,他起身,把地上的锄头捡起来,拿到厨房的门后放着。
从木桶里面用着葫芦瓢舀起来了半瓢子水,到倒脸盆子里面,洗了手,在生产队里面,他今天分到的任务是去西坡上翻土,搞了一天,身上自然脏兮兮的,连手都是黑的。
老三足足洗了两次,方才把手上的黑泥给清干净,洗完手的水,在这大旱的天气,哪里舍得倒掉,自然是攒起来,隔天一早,去给自留地的苗苗浇点水,马上进入腊月了,开始着手准备年货了,就准备那白菜萝卜,能够收成好点,过年的时候,饭桌上好歹有个俏菜。
收拾完后,老三方才折回去,去了老二媳妇身边,“二嫂,你去歇会,剩下的我来!”,说着,不给人拒绝的余地,直接从老二媳妇手上接过大勺子,开始搅拌着锅里面的野菜粥,就怕下面的糙麸皮子沾锅了,就浪费了。
“别啊!老三你在生产队干了一天的活,累的可够呛,做饭我还是做的了的!”
她怜爱的摸了摸自己撅起来的大肚子,“这孩子知道我在忙着,听话的很!”
老三一边照看这锅里面,一面留神看着自己二嫂,“二嫂,你去帮我在灶膛里面的火稍微放小点!”
有了事情做的老二媳妇,也不磨叽,挺着大肚子,坐在小墩子上,锅里面的粥煮的差不多了,灶膛里面的火可以慢慢褪下来,想了想。
她起身把放在门后边的火盆子给断了过来。
火盆子里面放着厚厚的几层草木灰。
她偏着头,错过灶膛里面的火光,用着火钳子把里面红彤彤的炭火个拿了出来。
堂屋没有暖炕,一到晚上冷的紧,端碗的手都冰的拿不住。
这盆子的炭火,足够支撑到大家吃完饭了。
老三瞧着自家嫂子在拢着火盆子,小声问道,“二嫂,我二哥到底犯了啥错啊?把妈气的在屋里,连晚饭都不做了。”
要知道,自从二嫂的肚子一天天的大起来后,家里的饭基本都是妈和大嫂两人负责的,如今大嫂都八个月的肚子了,还在厨房做饭。
二哥又在堂屋跪着,西屋的门紧闭,这不明显是出了事情,把自家老娘气的,门都不出了。老二媳妇拿着火钳一抖,她抬了抬眼皮子,“想知道,问你二哥去!”,自家男人要去当倒爷这消息。
妈可以说,进喜可以说,唯独不可以从她口中出来,告诉小叔子。
老三心不在焉的拿着勺子搅动着锅里面的野菜粥,不死心,“二嫂,你和我说说,我保证不透露进去!”
老二媳妇夹完了最后一个火炭,放到了盆子里面,用这一个小木板,稍稍的盖着了盆子的上面,但是还留了一个边缘,这样火盆子里面的木炭可以多燃一会,大家也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