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攻略:炮灰女配又如何-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暄夏的手抓住钱箱子:“我们两个又不是回去白吃白喝,这些钱光是吃喝的话,得够几辈子。无非是靠着人,稍微安心点,让别人不敢打不好的主意。娘现在一个人带着我在外面住,要是被别人听到了,肯定会传出不好的闲话出来。”
  在说到传出闲话时,暄夏能感觉到,苏氏的表情明显犹豫了一下。
  她现在是个寡妇,自古以来,寡妇门前是非多。她肯定是没想过和别人有些不清不楚的关系,但是万一有人打她主意,世人肯定会怪罪在别人头上。
  再说了,她在娘家的时候,和几个哥哥关系都不错。现在大哥的家境也算富足,自己有自己的钱,过去也不用看人脸色。不过是靠着大哥,防止外面的人乱来罢了。
  苏氏被说动了。
  她带着暄夏,再三感谢过蒋文忠,蒋文忠派人护送她们两人去找了苏氏的哥哥。
  自此之后,苏氏带着暄夏,住了下来。
  原主舅舅家的屋子很大,苏氏和暄夏两人,收拾了一间偏院住下,买了一个小丫鬟,平时采买之类的事情,都用自己的钱,也不和主家混淆。相当于,只是占了别人家的一个院子,倒也鬼其他人的生活,带来什么麻烦。
  日子正安稳地过着,忽然传来了原本和她订婚的人家,退婚的消息。
  接到信的那一瞬间,苏氏只觉得晴天霹雳,当下就躺到了床上,泪流不止,同时看向暄夏的目光,也带上了几分不满来,暄夏知道她现在看着自己心烦,也不在旁边安慰她,自己轻轻地出门,同时把门给关上了。

  ☆、第366章 民国传奇(4)

  此后的好几天,苏氏都没给暄夏好脸色看,暄夏也懒得自寻无趣,她隐约知道,苏氏正火急火燎地找人打听,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暄夏的婆家给她退婚了。
  这种事情,很轻易就打听了出来。
  暄夏给那么多人写信,像蒋文忠这样,思想比较新潮,还愿意过来帮助暄夏的毕竟只是少数。更多的男人,也和苏氏的想法一样,觉得暄夏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就这么大咧咧和男人写信,实在是不妥。
  而且年纪轻轻,为了争夺家里的财产,就能想出这样的主意来,实在是不好。
  这其中有和她未来夫家交好的,就把这些事情都透露出去,未来夫家一听,这还得了,他们可不想要一个不知检点,还这么厉害的女人做媳妇,当下就退了婚,有了现在的情况。
  得知了消息的苏氏,先是狠狠骂了暄夏一顿。
  再开始从中周旋,想着能不能找办法,重新和那边说一说。在古代来说,女子被退婚可是奇耻大辱,以后就算是再说人家,也难说到什么好人家了。
  就像红楼梦里面的尤三姐,被退婚之后,宁愿自刎而死。可见对古代女子而言,退婚是多么严重的一件事情。
  苏氏现在的担心,确实是出于爱她。在所有人的眼中,女子只能依附男人而生活,暄夏这样,实在是自毁前程。
  可惜没等苏氏出面,那户人家似乎就是在防着她一样,早早就立刻重新定了一户人家。苏氏心如死灰地回来,这次她连责骂暄夏的力气都没有了,只在那里灰心丧气。
  时间久了,见暄夏一副淡然的模样,她也死心了。
  新文化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展开着,上海等不少繁华的地方,已经有了几种报纸开始流传。以前人写文章,都是文言文,晦涩难懂,就算是认识字的人,想要看懂文言文的文章,也得费不少力气。
  华夏国最先进的一批代表,去了外国留学,见识到外国人的文章,通俗易懂,只要是能认识字的人,都能看书学习,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
  他们回国之后,就开始想要改变中国的现状,发展白话文。
  这个时候新文人,以白话文写的好为荣,以新诗歌写的好为荣。这些人和守旧派明显的隔绝开来,成了自己的一个小圈子,新兴的民族资本家,在开展实业救国的道路上,也开始和新文人联合起来,帮助他们传播新思想,走上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
  暄夏手中只要有钱,一定不会错过各个报纸。
  她的屋子里面,已经堆了不少的报纸,上面的每一篇文章她都细细看了。现在白话文才刚开始展开,对于从小到大学习文言文,写文言文的人来说,归于白话文,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不少白话文写的文章,读起来还是带着一些文绉绉的拗口。
  暄夏想了想,提笔写了一篇白话文的议论文,将现在的白话文运动和如今华夏国的形式结合起来,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文章,并将文章发给了时下最有名气的大公报。
  曾经原主就是在大公报做了副主编,成为她最初的跳板,虽然事后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可是没有大公报的巨大影响力,想要在这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被人们所认识,都是一件难事。
  因此暄夏经过仔细思考后,还是选择了这一条路。
  不过她的文章,言辞比原主当初,更犀利和尖锐,文风和更接近现代社会的形式。
  除了这篇文章,暄夏还写了不少现代诗。
  所谓现代诗,在未来的华夏国比比皆是。无非是长短不一,不拘于格式,抒发作者的感情,不会像旧诗句一样,讲究平仄和押韵,光是对仗工整,就得琢磨上半天。
  半个月后,大公报的报社里,暄夏的文章被放在了桌上。
  几个主编皱着眉头,正在对这篇文章议论纷纷。
  “真不敢相信,一个女人竟然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其中一人感叹道,“对时势分析之透彻,实在让我觉得难得。”
  “我呸,我倒觉得是一个女人,闲的慌瞎猜的。还说什么日本侵略,日本才多大个岛国,自古以来都是我华夏的附庸。我看如今洋人才是最大的问题,日本那么小个地方,处处都不如我大华夏,怎么会这样呢。”另有人摇头,“我看这个文章,有的观点是不错,但是这个时势分析,必须删除掉,不然别人可以为我们报社脑袋出了问题呢。”
  “观点是很好,条理也很清晰。可是这文章太过于通俗,简直和外面人说话,没什么两样。”
  “现在白话文,不就是要让所有人都能看懂书,去除掉那些文绉绉酸不拉几的东西,让别人看了一肚子大道理,其实全都是废话么?”
  听了那人的话,又有人跳出来反驳:“白话文是要变简单,但也不可能简单到让街边拉黄包车的都能听懂!那些没文化的人,也根本不可能买书去看的。”
  整个报社里,都在议论纷纷争吵不休。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拍了拍桌子,语气沉静。他身上自带一种摄人的力量,他只是轻描淡写在这里,所有人就不由得安静下来,专心听着他:
  “我觉得,这篇文章必须刊登上去。虽然这个文章,和现在整个文学界的白话文不同,但是白话文本来就是新兴的东西,我们谁都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的,只有不停地探索,才能得出白话文最适宜的形态。”
  “至于这位同事,觉得街边普通人不能看书,这也不对。大道理他看不懂,但从古以来,就有不少普通人,从说书的,唱戏的故事话本里,学到不少经验和为人的道理。要是我们的白话文,能写的和那些故事话本一样吸引人,同样能起到教化作用。”
  英敛之说完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有些纠结起来:
  “不过这个作者,关于时局的分析,实在太过于庞大,预测的年限也过长。但毕竟这篇文章是完整的,如果我们硬生生地把有关于这个部分的地方删除掉,会导致文章看起来不完整,意思不连贯。因此我不建议删除,但是得在文章的最下面,特别注明,这个作者的观点,和本报社无关,只是作者个人推测。”

  ☆、第367章 民国传奇(5)

  文章被录用后,暄夏就收到了稿费,同时还有英敛之写来的一封信。
  从字迹上来看,英敛之确实是个有思想有见解的文人,同时他能在大公报这样,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担任主编,可见他本人并不迂腐,能力也很不错。
  他在信中,先是言辞恳切地表示了,暄夏的所作所为,对白话文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很吃惊,没有想到这样好的一篇文章,竟然出自于一个优秀女性的手,现在新文化运动中,优秀的男性代表已经有不少了,他希望,如果暄夏愿意,可以长期和大公报合作。
  大公报也愿意推介暄夏,为当代新新女性代表第一人。
  暄夏嘴角微微一笑,只是这一篇文章,还没有让英敛之激动到,愿意让她做副主编的程度。
  那些时势分析,是她故意透露出来的。
  在有的位面中,她学过历史,而且这个位面中暂时并没有出现什么对历史改动很大的事情,她出现扇动的蝴蝶翅膀,顶多是改变了她和原主母亲的生活。
  日本全面侵略华夏,虽然是在很多年后。
  可是从现在开始,日本已经在东三省这边有所动作,她不敢预测的太过分。下个月开始,日本就会开始进攻东三省。
  大公报不愧是新文化运动中,最受人追捧的报纸。
  里面每出来的一篇文章,都会成为众人研究的对象。暄夏这篇文章一出来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可是第一篇白话文文章,里面没有丝毫文言文的晦涩语言,通俗易懂,就算拿着文章读给街边一个普通人听,都能听的懂上面的内容。
  这样一篇文章,给了新文人不少启示。
  但是也有人提出不少反对的意见,觉得这个作者是个女人,可能根本就没有受过多少文化,只是稍微识字,因此她写出来的文章,才会连一点半点文言文的影子都看不出来。
  如果以后文章都是这样,那只会导致华夏的文化没落掉,对那些学富五车的读书人不公平。而且这个作者关于时势的分析,完全就是在胡扯,如果日后连这样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女人,都可以写一篇文章来教导大家,那岂不是乱套了。
  也有人反驳,现在都讲究实业救国,讲究科学。背诵那么多文言文有什么用,百无一用是书生,难道国难当头的时候,要去前线好好和别人讲道理?
  总之暄夏的文章,在整个新文化圈子,掀起了巨大的波浪。只要是一个新文化人士,都会对这篇文章发表评论,连带着大公报的销量,都一再上升,有暄夏文章的那期报纸,加印了无数份,才满足了大家的需求。
  不少原本不出名的新文化人士,通过对暄夏这篇文章发表评论和意见,竟然都能蹭着热度,得到不少人的关注。
  看着报纸的销量,英敛之嘴角露出微笑来。
  他和暄夏写的信,到现在还没有回复,对于暄夏他还是很看好的,就算她的文章未必能和那些男人们相提并论,但只要在女子中,她的文章是最优秀的,他利用大公报的销量,就足够将她推为女子楷模。
  如果暄夏不回复他,只能说是她的损失。
  英敛之很快就把这件事情放了下来,报社还有不少其他事情需需要处理,他正埋头在一堆稿件之中,准备给最后的稿子定审,办公室的门被急促地敲动了起来。
  砰砰砰的。
  一般没什么大的事情,不会这样敲门的,英敛之头脑里的思路,一下子被打断了,他烦躁地把稿件一丢,喊了一声:“什么事情?”
  门一下子被推开了,进门的小王脸色都白了,脸上全都是汗,气喘吁吁的模样,一看就是急急忙忙跑过来的。小王停在了英敛之的面前,喘的连话都要说不出来。
  “主编,不好了,不好了,日本人打到了东三省!”小王提了一口气,直接把话说了出来,“就连日本人从哪里上岸,从什么地方作为打开口,攻打进来的分析,都一模一样啊!”
  这下连见惯过大风大浪的英敛之,都愣了起来,他不可置信,双手扶着小王的肩膀,把每一个细节都问了一遍,片刻之后,他心中的震惊不在小王之下。
  怎么会这么准。
  以往他也觉得,这个不过是作者的主观臆断。国际形势这种东西,就连官府里的那些人都分析出来,一个女人,是怎么猜测到的。他的目光,不由得放到了文章的后半部分,出于谨慎,暄夏关于国内的政治变迁说的很少,她虽然知道,但也没兴趣引火上身。
  可是关于三年内,华夏国可能遭受到的侵略,她都清清楚楚写了出来。甚至清楚到每一个国家,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上岸,都表明的清清楚楚。
  英敛之只觉得,自己额头上冷汗不停地往下流淌。如果关于日本的那一部分不是巧合,后面的都会一一应验的话,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可怕到他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这件事情,闹的他心思不定,直接恍惚了两三天的时间。
  两天后,又来了一批信,他随手翻了翻,看到暄夏在信中,直截了当写着:“我要做副主编,如果你觉得可以,回信告诉我。”
  这封信,暄夏是掐着时间送出去的,按照寄信的速度,这封信应该会在日本有所动作之后,到达英敛之的面前。
  英敛之看着暄夏提出的要求,犹豫了良久。
  大公报的报社在上海,从暄夏的地址来看,她并不在上海。他们新文化虽然也提倡男女平等,女子要上学读书,可是一个单身女孩出来,觉得有些不妥,如果是已经结婚的,抛头露面来一个报社,还是不可能。
  英敛之想了很久,最终决定,不管是什么情况,他都愿意给暄夏一个机会,又过了半个月的时间,暄夏收到了英敛之的回复,阳光照射到桌子上的信上,把信纸照射的五彩斑斓,她嘴角微微笑起,从这一刻,一条力挽狂澜的道路,将要刚刚开始。

  ☆、第368章 民国传奇(6)

  在内心最深处,暄夏并不是很愿意面对苏氏,虽然苏氏一片慈母心肠,本心都是为了她好,可是两个人的思想不同,商量事情实在不容易商量到一块去。
  现在的清政府,处在风雨飘摇的阶段,洋人在中国作福作威,民间也有不少**运动,各处都不是很太平。
  一个女孩子提出现在出远门工作,是个家长都不会同意的,别说是苏氏这样的封建家长,恐怕换到华夏国的二十一世纪,孩子提出要去某个充满战争的地方,也会遭到组织。
  无论苏氏怎么哭骂,暄夏态度都很坚决。
  苏氏最后没有办法,给她收拾出了不少财物,一边收拾一边絮絮叨叨:“你说什么思想解放,什么新文化运动,娘都听不懂。你一个女孩子家,现在不仅被退了婚,还要去什么报社,和一群男人一起工作,厮混在一起,这辈子的婚姻也完了。娘现在老了,没什么想法,但是从你父亲走之后,你就变的太有主意,恐怕你就是以后嫁给别人,也不得安生。”
  “你实在要去,我拦也拦不住你,我打你骂你也没用了,也就由得你去。”苏氏擦擦眼泪,把东西全部给暄夏塞好,她还是板着脸庞,“去了那里,按时给我寄信过来。好不好都要和娘说,好让娘心里放心。”
  暄夏知道,这已经是苏氏所能做出来,对她最大的妥协。其实她刚开始已经想好,如果苏氏实在不同意,她就只能一个人偷偷离开,只是没想到,苏氏最后哭也哭了,骂也骂了,最后竟然会选择放她走。
  一直到坐上马车,离开了居住了一段时间的家。马车走了很远,她一回头还能看到苏氏,站在门口望着,苏氏是缠了小脚的女人,注定她走不了多远的路,甚至有的时候,连站时间长都很难。
  一连赶路很多天,暄夏才到了大公报的报社门口。
  她站在门口,张口就说要见英敛之,并报上了自己的名字。英敛之听人说暄夏来了,立刻赶了出来,见到暄夏时,他伸出手来,他以为暄夏小小的模样,并不懂新派的礼仪,他有些尴尬的想要收回手来。
  没想到暄夏,落落大方地伸手,同他轻轻握了握,两人客气地寒暄。
  与此同时,暄夏稍微打量了一下英敛之。
  从外形上来说,英敛之不算特别好看,但是他身上散发出一种成熟男人的儒雅和风度,再加上都在报社里工作,他和原主之间有不少共同语言,两个人相处的时间久了,出现了日久生情这样的老套戏码。
  除了花心和偏爱绿茶,这种许多男人的通病,英敛之算的上一个优秀的人,暄夏并不准备和英敛之有什么情感上的火花,如果她的姐姐想和英敛之怎么样,都不是她在意的事情。
  “主编这种事情,不仅是要有写文章的才华。”从暄夏来的第一天开始,英敛之就直接把她当成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女孩任何事情都要交代的清清楚楚,“做编辑更重要的是有看文章的眼光,你初来乍到,虽然身为副主编,我也没办法把重要的职位给你,给了你一个杂谈的板块。”
  杂谈板块,其实已经无文学性可言,和现代报纸缝隙里,放一两则笑话差不多。暄夏也不在意,原主刚开始来的时候,还不是从副主编做起,还是她之后和英敛之有了暧昧关系,英敛之又觉得她确实有才华,才把她提升到副主编的位置上来。
  暄夏点点头,并没有提出什么异议,这让英敛之松了一口气,报纸的其他版块,都是有副主编的,要是暄夏提出不满的要求,会让他头疼不少。
  见暄夏如此懂事,英敛之脸上的笑容,更真实了几分,他继续说道:“你的文章,之前在新文化圈子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学术上大家有争执是正常的,你不用管那么多,写你擅长的文章就好。你的文章写好了,直接拿给我看,我给安排。”
  暄夏点点头,等该交代的事情都交代的差不多,暄夏副主编的位置算正式定了下来。她住在杂志社附近的小屋子里,每天的生活重复而富足,不是在写文章,就是在看文章。
  因为不想和英敛之有过多接触,暄夏也没有像原主一样,偶尔和英敛之谈谈人生,写写诗句聊聊天,除了工作上的事情,两个人并没有什么接触。
  一个月的时间,暄夏把杂谈的稿子大概定了下来,里面还放上了自己的两首诗,不过为了迎合杂谈这个版块,没有现代新诗那么唯美抒情。反而是带着讽刺和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忍不住稍微读一读,就能背诵下来。
  在此期间,暄夏给报社交了一次稿子,这次的内容是男女平等。
  稿子刚给了英敛之没多久,她就被英敛之叫到了屋子中,她一进去,英敛之就上下看了她两眼,他的桌上摆放着暄夏之前交的稿子,英敛之把稿子重新推到她面前,盯着她的眼睛,认真问道:
  “这篇文章中的观点,真的是你本人的想法?”
  暄夏点头,英敛之的表情立刻严肃起来:“男女平等的想法是好的,可是你的观点,实在是不应该。”
  暄夏不说话,听着英敛之接下来的话。
  “什么叫做,男女本来就有差异,正是因为差异,所以才要平等?还有下面那句话,我的话虽然说的难听,但同为女人,为了男女平等的心,不比那些道貌岸然的文人少。那些自认为是在宣扬男女平等的人,觉得自己让女人和他们一个学堂读书,就戴着一种恩赐的面孔。”
  英敛之的手,飞快地在纸上指指点点,一下子指出了文章中他觉得有问题的地方。被他这么一指,几乎整个文章都是错误的。
  他甚至没让暄夏修改,意思很明显,这篇文章直接就是废掉的,不会采用,所以连改都不用改。
  暄夏把稿子拿了过来,她一字一句说道:“你觉得不能理解,因为你是站在男人的立场上。那些宣传男女平等的人,其实都是和你一个思想。”

  ☆、第369章 民国传奇(7)

  “抱歉,文章的内容我是不会改的。”暄夏把这篇文章收了回来,放在了自己的口袋里。
  英敛之的眉头竖了起来,能感觉到他此刻明显不悦的心情:“你改不改我不管,这篇文章的思想太过于求该,我们报社是不可能让这样的文章刊登上来的。”
  暄夏微微一笑:“那报社有没有规定,不能把自己的文章发到别的报社呢?”
  “哼。”英敛之明白了她的意思,嘴角划过一丝讥诮,“我相信不管是什么报社,都不会接受一篇思想如此偏激的文章。”
  “多谢提醒。”暄夏笑眯眯的转头离开。
  从英敛之的办公室离开之后,暄夏就开始把目光放在了各地的报纸上面,一般来说,报纸的主编都是男的。
  也不能怪英敛之生气,这篇文章的内容,就算是放到了几十年后,也会遭到不少人的质疑,但是这就是她想要表达的意思,暄夏并不想用自己擅长的文字,去写一些自己并不赞同的思想。
  大的报纸她是不指望了,暄夏索性把目光放在了比较小的报纸上面。
  在这个思想猛烈碰撞,不少知识分子都想拥有自己的报纸。零零总总的报纸层出不穷,在巨大的竞争面前,不少报刊很难找到质量优秀稿子,暄夏找了其中一个投稿。
  报社的老板杜凯,是个资本家的儿子,家里条件不错,也就顺着出国留学的浪潮,在国外呆了几年回来。回来之后,他就准备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