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攻略:炮灰女配又如何-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的顺应自己的心意,不刻意强求什么,而是在真真实实地勾搭汉子。
她所有的一切名誉,都是她行为配不上的。
而很多有真才实学的才女,比方说她的姐姐吕美荪,就是一个温婉可人的女子,平时在女学上尽心尽力,为大公报也做出了不少贡献。却处处被妹妹压制一头,现在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女学讲师,明明是一个认真踏实的优秀女性,却受到如此不公平的待遇。
倾向性如此明显的文章,竟然也在大公报发表了。
如果说上一篇文章,没有指名道姓,那么尚且还有点说的过去,那这篇文章,和指着人的鼻子骂有什么区别。
她好歹是大公报的编辑,如今英敛之却容许别人这样说她,摆明了这是在打大公报的脸。要是说这篇文章和英敛之没什么关系,那她是打死都不同意的。
文章出来没多久,大公报里的人,看暄夏的目光也有些不同了。他们平时和暄夏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但是暄夏的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曾经一个无人问津的杂谈版块,都能被她办的有声有色。更不用说现在她负责的第二大版块,文章质量俨然有超过主版块的趋势。
☆、第380章 民国传奇(18)
a但是出了这样的文章,大公报恐怕再也难留下她,更不用说,这段时间以来,所有人都能感觉出来,英敛之在处处挑暄夏的毛病。
她在工作上的优秀,几乎已经找不到不好的地方来打击,英敛之就三天两头拿她和吕美荪做比较。
现在报社中,还没有多少人知道英敛之和吕美荪的关系,他们两个出现在外人面前的形象,还只是局限在文学方面的交流,至于英敛之对她过多的关照,大家也没有多想。
英敛之坐在主编这个位置上,这么多年来也提拔过不少的人,当初是暄夏,现在是暄夏的姐姐,听起来似乎也没什么不合常理的地方。
暄夏冷冷看了一眼最新的报纸,什么话都没说,她收拾了自己现在的东西,准备找个时间,直接离开天津。
不过离开之前,她决定先和袁克文和江文天说一声。袁克文后来经历的事情,她还有些印象,至于江文天,虽然家世显赫,可是在那悠悠岁月中,曾经出现过那么多有钱有权的人呢,暄夏实在是没有办法一一将他们想起来。
她在信中,把原因说的清清楚楚,本来她留在天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次袁克文应该不会再阻止她离开天津。
结果暄夏的东西还没收拾好,袁克文和江文天就上门了,袁克文还好,还是平常一贯的儒雅模样,江文天眼里的怒火,就已经快要溢出来了。
“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弄报纸的,都敢在你面前横。你说你忍着这口气做什么,我和克文分分钟收拾他们一顿。”
袁克文只是笑笑,可是从他高深的瞳孔里,暄夏感觉出来,如果今天真的发生点什么,袁克文一定会是主谋,毕竟以江文天一直咋咋呼呼的性格,她也想不出来能弄出什么主意来。
至于袁克文,他的父亲是袁世凯,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耳濡目染之下的手段,岂是普通人能比的上的。
这件事情最后到底怎么处理,暄夏并没有关心,她坐上了袁克文和江文天来时的车辆,跟着他们两个一起找了个茶馆喝茶消磨了一天的时光。
整个喝茶的时间,他们都围绕着同一个话题,让暄夏不要离开天津。这个时候,暄夏和袁克文的关系已经亲近了许多,来那个人看起来很不舍,江文天直接就表现在了脸上,袁克文则是隐忍再隐忍,最后又恢复了自己那个翩翩公子的模样:“既然你觉得需要离开,那就离开这里吧。”
三个人饮完了杯中的茶水,正要离开时,暄夏踌躇了一下子,拦住了袁克文,咬了咬唇:“你过来,我有话对你说。”
袁克文愣了一下,江文天在旁边挤眉弄眼。
知道江文天的本性,暄夏笑着嗔怪似的瞪了她一眼,前面袁克文已经走到了一处拐弯的死角。
在角落的最尽头,他定定地站住了,抽了一根烟,眼圈弥散开来,暄夏一时间没看清楚他的容颜,只听得他低沉的嗓音,带着让人捉摸不透的神采:
“你有什么想和我说的?”袁克文忽然抬头,嘴角是儒雅的笑意。
暄夏上前,谨慎地看了一眼周围,袁克文又猛地吸了一口烟:“这个茶馆是我平时来的,应该没有什么不方便说话的地方。”
对于对方的意思,两个人都心知肚明,毕竟这是一个混乱的时局。
“如果,你的父亲要称帝,千万不要附和他。”暄夏顿了一下,终于把心里的这句话说了出来。
袁克文没想到暄夏说出了这样的话来,表情很是奇怪:“此话怎讲?”他的父亲现在虽然手握权力,可是为什么会和称帝这样的事情牵扯在一起。
这件事情,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暄夏扯了扯他的衣角:“我也没有办法说清楚这件事情,如果真的发何时能的话,那你听我的就好。”
看着她认真的神色,袁克文的表情也凝滞住了,他忽地笑了:
“让我不要牵扯进去,是因为会失败对么?”袁克文开口。
掩藏在他风流不羁的外表下,同样是一颗对政治敏感的心。如果袁世凯会成功的话,他如果在这件事情上表示对袁世凯的反对或者不附和,那一定会失去父亲的宠爱。
但是如果袁世凯失败了,他的举动,无疑是最正确的明哲保身。
袁克文轻轻掐灭了手中的烟头,“好,我知道了。”
两个人重新回到了茶馆里,江文天正满脸好奇地看着他们两个人,她对袁克文的帮助,就只能到这里了。
至于江文天,他曾经留过洋,家里也有钱,如果未来发生的事情实在是没有办法抵挡,那对他来说,除垢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暄夏回到大公报的时候,大公报已经乱做了一团,她稍微打听一下,就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今天安全处来人,说要查找报纸文章的作者。
英敛之起初很硬气,表示没有经过文章作者本人同意,他是不能随意泄露信息的。
安全处的人一再逼问,英敛之就有些慌神了,他表示每个月有那么多的文章,怎么可能对作者信息了解的清清楚楚。
但是每个作者,还是会有稿费寄出去的情况,安全处的这些人,根本就懒得再给英敛之多说话的机会。直接把人给带走了。
还留下不少人,负责询问其他人,找有关稿费发放的人,和邮局的备份出,这些人的情报搜集能力不弱于特工,英敛之毫无防备之下,在这些人的眼中,简直就是破绽百出。
最后在英敛之的家中,找到了原文的稿子,同时审讯中的英敛之,从来没有见过这样骇人的阵仗。安全处的人,一口一个这个作者可能和另一个在逃要犯有勾结,英敛之现在表示不认识这个人,和正常的情况有很大出入,如果他在这么坚持下去,就直接视为同党,一律沙头。
这下英敛之是彻底吓傻了,忙不迭地交代清楚,这个文章是吕美荪写的,她只是一个普通的俄女子,根本不可能是他们口中的在逃要犯。
☆、第381章 民国传奇(19)
吕美荪也被带到了安全处,虽然没真的对她在身体上做出什么,但是精神上的恐吓还是不少的,最后吕美荪被放出来的时候,整个人瘦了一大圈子。
安全处对于这件事情,也就是是抓错了了,这么几个轻飘飘的字就解释掉了。哪怕有人觉得有些不对,但也没资格和权力问安全处的人,讨要一个解释。
英敛之和吕美荪两个人吃了这个暗亏,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面咽。更要命的是,关于那篇文章的作者,就这么被曝光出来。
哪怕后来吕美荪不止一次地解释,说她根本不知道这件事情,也没人相信了。当初安全处的人,拿着在英敛之家里搜出来的原稿,挨个在报社内进行比较,很容易就比较出来,这就是吕美荪的字迹。
在报社里面,大家对吕美荪的印象还是不错的,毕竟她是暄夏的姐姐,同时也有一定的才华和能力。关于她和英敛之两个人之间有些过分亲密的关系,大家也没多想。
但是这件事情一出来,简直就是在啪啪啪地打脸。
一切都真相大白起来,怪不得英敛之不止一次得想把暄夏从副主编的位置上弄下来,怪不得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纵容有明显指向性的文章在大公报上面发表,因为幕后最大的黑手和赢家,就是他本人啊。
英敛之确实是打好了算盘,准备在那篇文章的事情出来之后,再弄出一点舆论风波,到时候随便用衣蛾合情合理的借口,就能把暄夏拉下来,但是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情,他现在无论再做什么,都显得十分刻意。
之前他和吕美荪之间的暧昧关系,一下子被人撕扯开了遮羞布,就这么明晃晃地被展示在了众人面前。
英敛之好好,但是吕美荪是个女子,在这个对女子名声还是看重的时候,如果这件事情传了出去,以她的手段,再想嫁一个像英敛之这样优秀的男人,就有些难度。因此她死死地抱住英敛之这颗大树不放手,公开了她和英敛之的关系,同时希望他能尽快娶了自己。
这个时候,英敛之对吕美荪还是有几分喜欢的。耐不住吕美荪一次一次的缠着,他顶着巨大的压力,把副主编的位置,给了吕美荪,但是这次吕美荪上位,他本来想像上次推举暄夏一样,弄出一个才女的名号来,宣扬的人尽皆知。
然而这次他刚刚放出一些才女的苗头,知道内情的人就纷纷嘲笑其阿里。毕竟那篇说吕美荪是比暄夏要好的才女的文章,是吕美荪自己写出来的,难道这个年头,才女都是自己封给自己的?
因为这一出闹剧,连带着大公报的威信力和销量都开始下降,英敛之再怎么喜欢吕美荪,都不可能超过对自己事业的热爱,因此吕美荪虽然在大公报副主编的位置上,也没能像暄夏当初做主编那样,大肆宣扬为女性第一人。
至于天津女学的校长头衔,上面有人放话下来,如果校长的头衔让给了吕美荪的话,那天津这边创办女学的资格就直接取消掉。
因此吕美荪虽然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副主编的位置,但是除了大公报报内部的人知道这件事情,还有知道她和英敛之在背后算计自己妹妹的丑闻外,顺带提上了这一句。她的名声和影响力,同当时的暄夏,根本没得比较。
得知换了主编后,原本不少冲着暄夏的才华过去的人,也少了不少。还有不少文人,因为不耻吕美荪的人品,也不愿意往她所在的板块投稿,到了后来,她负责的第二大版块,文章质量一路急转直下。英敛之在喜欢的女人和事业中,毅然选择了事业。
他也没那个心思再吹捧出一个美女出来,现在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保证住大公报的辉煌。没了吕美荪之后,大公报开始重新走上正轨,为此吕美荪和英敛之之间哭闹了好几次,刚开始的挥手,英敛之还能有兴趣哄一哄她,到了后来,他在社会上又结识了其他才女,放在吕美荪身上的心思就少了下去。
这样一来,吕美荪反而也不闹腾了,开始一心一意地跟着英敛之,形态模样和封建社会的小女人没呢么差别,英敛之这才看着她顺眼下来,接受了她的殷勤小意,可是外面的风花雪月,还是没有彻底断掉。
这些事情是后来袁克文陆陆续续写信过来的。
此时的暄夏,已经在上海定居了。她原本在大公报的时候,就积攒了一部分的稿费,这个时候华夏虽然物质匮乏,穷的厉害,可是有钱人的生活照样是不差的。
暄夏也没亏待自己,先给自己租了一个不错的小公寓楼,在里面安心写起了稿子。
她这次不写奈尔救亡图存,充满各种精神各种意义的文章,开始写起了小说。民国时期还是有不少有名的小说作家,例如张爱玲这样文字之间充满了韵味的才女。又例如萧红这般蕴含灵气与惆怅的女子。
暄夏的文章,对于文字的美感,不是特别注重,她写的是小说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优雅的文学虽然好,但是一般来说受众最广的,还是通俗文学。
暄夏一连写了好几篇故事,在上海比较有名的杂志和报纸上面刊登上去,一段时间后,句给她积攒了不少名气。她没有可以隐瞒住自己的联系方式,没过多久,就陆陆续续有人邀请她去参加一些聚会。
当一个人有了名气之后,她想认识比自己更高一个层次的人,就会稍微容易些。
几次聚会后,暄夏通过层层关系总算认识到了自己想认识的人,华夏国著名的实业家,张謇。
张謇这个人,可以说的上是民国时期最成功的企业家,也是实业救国第一人。只可惜当时中国的工业,存在轻工业比重过高,重工业几乎没有的尴尬局面。
在张謇的企业最辉煌的时候,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面粉厂里的面粉,还出口到了忙于打仗,没有时间生产粮食的帝国主义国家。
但是一切成果,都抵不过战争之下,飞机大炮的轰炸,曾经的心血,在转瞬间句化为了乌有。
☆、第382章 民国传奇(20)
西餐馆内,暄夏坐在张謇的对面,轻轻抿了一口咖啡,咖啡入嘴很苦,暄夏连眉头都没有皱半点。
张謇开口:“小丫头片子费尽心思想要见到我,有什么要说的么?”
对面的中年人看起来黑黑瘦瘦的,目光如炬,在看向自己的时候,带着一点傲然之气,显然没有把她放在眼里。
“我听说您提出了一个实业救国的主张……”暄夏话刚说到一半,就被张謇打断,他带着褶子的脸庞上,流露出一丝并不明显的笑容来。
“是啊,如今的华夏,只有发展实业能救治的了,这一点,你们这些只会写写文章的文人,是不会明白的。”他的目光一顿,“思想上喊着解放有什么用,没有工业,没有钱,难道真的要打仗的时候,就派你们这些手中拿着笔的书生,去战场上喊一喊口号么?”
暄夏的笑容一僵硬:“您说的对……”
这话听得张謇很是受用,他微微点头,“我们看过你的文章,非得让我和你见一面的那个人,倒是喜欢你的文章喜欢的紧,想来你在他身上也没花什么功夫,就轻松地得到了能见我的机会。”
“说吧,有什么事情?”
暄夏目光沉了沉,她小心地打量了一样张謇,她有一种预感,接下来额话,可能会引起眼前的人生气起来。
“您觉得,办面粉厂,真的能救得了国?”
此话一出,张謇的脸色立刻难看起来,他一拍桌子,连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就开始起身离开,暄夏忙站了起来,拉住了他的袖子,再次言辞恳切道:
“您说我们这些书生,如果真的打仗了,在战场上除了喊喊口号,一点用都没有。那您的面粉厂呢,难道打仗的时候,能有什么用处么?”
张謇狠狠甩开她的手,暄夏能看出他的震怒和不耐烦,她的haunted说的很尖锐,刺到了张謇的自尊心,他瞪着暄夏:
“你们这些酸臭的文人懂什么东西,面粉厂养活了多少人,还从洋人那里赚来了钱。臭小子之前夸你文章写得好,有新时代的深意,我看全都是瞎了他的狗眼,这分明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小丫头,随便瞎编出来的故事。倒是把他唬的和真的一样!”
张謇已经抚了袖子,转身离开了。
这次暄夏没有追上去,只是盯着他的背影,大喊了一声:“现在面粉厂还能残存着,完全是因为列强忙着自己打仗,内乱的厉害,等他们哪一天战争停止了,一定会想起来还有华夏这个肥肉没分掉。到时候只要战火一波及,随便来点飞机大炮之类的东西,难道面粉厂还鞥呢继续生存下去么,面粉厂,纺织厂这样的厂子,只要有一定的设备和人,谁都能生产出来,可是这些真的有用么?如果战争真的爆发,厂房没有了,物资也没有了,您手上是有一笔钱,可是空荡荡的华夏连物资都没有,就算有钱,又能去哪里买东西?所以您的实业救国,到底和我们这些口头上说说的文人,有什么区别?”
和她料想个一样,张謇果然回头了。
他的眸子里还震怒,暄夏就这样毫无畏惧地对上了他的眸子,认真说道:“为什么要开办轻工业,为什么不直接生产坚船利炮,就算要打起来的时候,还能有反击的力量?”
张謇看向了暄夏的二眸子,眼前黑漆漆的眸子里,不带丝毫的恐惧,就那么清澈坚定带着力量看着自己。
张謇叹了一口气,望向她的神色很是复杂:“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的想法是好的。可是造那些东西,哪里有你想的那么容易,且不说设备从哪里买进来,设备的使用上面,华夏人几乎是没多少会的,最后还得请洋人过来。”
张謇说了很长一串,关于重工业的难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设备很难买,华夏的国土内,几乎是什么都不产的,就算有零星的重工业,也只是做着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比方说华夏有一家轮船制造的厂子,外壳是华夏人自己产的,但是关于发动机这样的核心技术,还是得依赖洋人提供的东西。
“这就是我来找您的原因。”暄夏微微笑了。
“哦?”张謇吃惊地抬眸,他很是不可思议地看了暄夏一眼:“你这个是什么意思?”
暄夏笑了笑:“之前李鸿章办江南制造总局,建立北洋舰队的时候,设备上用的都是最好的,但是和洋人碰上了,却被设备比我们落后的人给击败。这说明了,有的时候问题可能不仅仅是出现在设备上面,李鸿章能有办法从洋人那边买到设备,我想您应该也是有办法的,不过要投入太多,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太大,您一直没有下定这个决心罢了。我恰好在这方面有所研究,如果您信的过我的话,可以让我帮您。”
“江南制造总局啊……”张謇脸上的表情犹豫了一下,他打量暄夏的目光,再也不同以往的轻飘飘,而是带上了不少慎重之色来,“确实,有的时候技术是一方面,但管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支,江南制造总局是有一套好设备,但是封建话的管理,听说里面贪污**,原料偷工减料也很厉害,最终整个洋务运动,也就是砸了钱打了水漂,什么正经事都没做成。”
看着张謇一副傲气的样子,暄夏只觉得额头上的冷汗都在往下冒,洋务运动也不能算一点事情都没做成,不过张謇愿意这么想,就让他这么想吧。
“那对于我的建议,您同意么?”暄夏继续问道。
张謇打量的目光,落在了暄夏的身上,他皱着眉头:
“你的想法是很好,其实提出的很多危机意识,我之前也是想到过的。可是我并不相信你能有你说的这个能力,要知道那样一套设备,可是天价的东西,我要是真的听了你的建议,恐怕我手中所有流动资金,都要被砸在里面了。”
张謇的眉头,骤然上挑:“你觉得我会是一个冒失到,以内听信一个刚见面一次的人,把自己大量的筹码给砸进去的人么?”
☆、第383章 民国传奇(21)
“可是您也不是一个保守不知进步,喜欢固步自封的人。”暄夏微微抬起头来,“不然您根本不可能,成为华夏实业救国第一人,您说是麽?”
张謇脸上不由得微微笑了其阿里,显然对暄夏这个带着一丝刻意的追捧,还是很受用的,他往椅子上躺了躺,以一个斜视的角度睨着暄夏。
“我既然敢到您的面前来自荐,还花了这么大的功夫,自然不可能一点能力都没有。您可以暂时对我试上一试,如果只是试一试,对您又没有半点损失。”
张謇眯起了眼睛,再次上上下下看了暄夏许多眼,最后次啊慢悠悠站了起身子来:“不愧是个写书的人,一张嘴好比刀子一样,又快又狠。我竟然也有些被说动的模样,既然你这么说了,那我就愿意给你一个机会,看看你所谓的,对机器有一定的了解,到底到什么程度。”张謇的语气顿了顿,声音加重起来,“你也应该清楚,我在上海这边的地位,要是别人我不敢说死了这句话,但是对你一个无权无势的小文人,如果真的惹到我了,后果不是你所能想象的。”
暄夏忙扬起了笑容来,欢快答谢道:“您愿意给我机会,我自然是不会让您失望的。”
张謇哼了一声,没有再说话,扭头从屋子里面出去,等他刚到外面,就坐上了他的小汽车中,汽车尾部排放着浓浓的尾气,慢慢地在暄夏的视野中走远了。
暄夏看着车的背影,在马路中消失,才慢悠悠地坐了一辆黄包车,往自己的屋子赶过去。
第二天的嘶吼,张謇就派人过来接她,把她带到了面粉厂,面粉厂有一个机器出了故障,已经被扔在那边很长时间了,看着机器上布满的灰尘,肯定是曾经修理过,但是失败了,才会被扔在这里。张謇在一旁老神在在道:
“不是我为难你,生产那些重工业的机器,不知道比这个复杂多少倍,你要是连这个小问题都解决不好,那只能说明你那天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