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炮灰手札-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哼,没想到你居然还敢送上门来。”亲王面上带着阴霾,目光狠戾的看着樊于,身边的几个人立刻站起身将亲王护在身后。
这几人均是亲王的心腹,亲王手下身手好的更是不少,樊于以一人之力想解决这些人自然不是对手,再者亲王的身手却不是一般二般人能敌的过的。
樊于既然能来,便已不再顾忌自己的性命,樊于听了这话,闷哼一声,拿出随身携带的剑直指几人身后的亲王,冷声道。“当年犯下了错误,今日便血债血偿,如今我妻儿都已丧命,即便今日杀不了你,也得以命抵命。”
说罢,樊于身形一动,手中拿着长剑便转向刺向了另外一人,虽说樊于的身手抵不过这几人一拥而上,若是逐个击破也并非难事。
而现下,却给不了他逐个击破的机会,只得是杀都了一个算一个,后边的事儿,便留给樊凡了。
他知晓樊凡就在附近,就在方才,他也察觉到不止是樊凡来了,估计朝廷那边的人也已经寻了过来,自然给出消息的人便是樊凡无疑。
亲王本该被羁押去京城,而在半道上被人劫走后,圣上后边一怒,便下令捉拿生死不论。
虽圣上还并未有大告天下亲王谋反一事,可朝廷已经传的沸沸扬扬,一传十十传百,如今京城谁不知晓亲王谋反一事?
当年的亲王的确是能治天下,可也仅仅是辅佐太子,而如今的圣上亦是一位明君,若说起来,除了太傅,这亲王除了是圣上的亲叔,也算得上是当今圣上的老师也不为过。
按理说,事儿并未东窗事发之际,圣上的确斩了自己的亲王叔,可当初亲王去泾川一事,明面上是亲王主请去泾川,实则又是知晓圣上察觉到了倪端,明里暗里的一番话,亲王又怎能不知晓,即便是亲皇侄,作为君王也是防备着。
当今圣上一旦查了亲王,连当年父皇的大病也一并查了出来,亲王早就有意谋反,奈何当初不仅仅有太子一党,更有樊家对皇室忠心耿耿,是以,最先除掉的便是樊家。
樊凡在暗中一路跟着樊于前来,的确是如他所料樊于是找亲王而去,可眼下这打斗的一幕,让他警觉又有些出乎意料之外,却也担心这仅仅是一个陷阱,并未现身出手。
樊于身手不耐,几招下来,那几个人身上均是受了些伤,几个人一涌而上对付樊于一人,也是打的不分上下。
而亲王见此,顿时皱起了眉头,一手拿起旁边搁放的剑,顿时站起身,挥剑朝樊于背后而去。
就在亲王手中的剑要刺进樊于身体时,樊于大惊,反应慢了一步,稍微一分神,便被眼前的人一剑划在了胳膊上。
而这个时候,樊于压根就反应不及来躲开亲王的偷袭,下一刻,亲王手里的剑却没刺进樊于后背,反而是听见了当啷一声,剑直接偏离而去,直直的刺进了自家心腹胸口。
亲王顿时一怒,更是心里警觉而来,也不顾自己心腹的伤如何,抽出长剑便朝四周瞧了一眼。
没想到这樊于竟然还带了人来!
樊于见此,朝另一边瞧了一眼,随后反手一剑便解决了眼前的另一人,亲王阴冷一张面孔,见着自己的心腹连樊于的解决不了,只好亲自动手,却也担心在暗处的人偷袭他。
樊凡并不想樊于在这个时候死,而他更想亲手杀了自己的仇人,但是,这亲王才是樊家的大仇人,他却不能直接杀了他。
圣上虽下令生死不论,可还是不能动手,亲王是皇室的人,如此大罪,应当斩首示众,就如当年樊家上下那般。
亲王对樊于动手,还剩下的两位心腹更是杀红了眼,下手越来越狠,三人一起上,樊于也受了伤,若没有亲王,他要解决这两人还是绰绰有余,可亲王他自是知晓不是他的对手。
不出一刻,樊于便落了下风,被人逼着节节后退,直到被逼的到了无处可走,樊于这才一鼓作气的挥着手里的长剑将眼前的一人刺穿了脖颈,一跃而去。
亲王倒是看准了这个时机,手里的剑直接从樊于后背一穿而去,樊于顿时面色煞白,咬紧牙关,朝前猛的一动,自行脱离亲王刺进背后的剑,却也无法在动弹,砰的一声直的栽倒在了地上。
“哼,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本王待你一向不薄,却没想到到了如今这地步,却是想要杀了本王。”亲王说着,一脚踩在了樊于的后背。
樊于吃痛的咬着牙,却没开口出声。
就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两个人,两人出现后,紧接着樊凡也从暗中走了出来。
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陈彦与杨二娃,此次捉拿亲王,圣上便交给了他们二人以外还有樊凡,另着,林家那边自然也派了人,派的不是别人,便是鬼叔。
鬼叔虽没出现,却将这一幕幕都瞧在了眼里。(未完待续)
☆、第两百八十六章 全盘皆输
杨二娃与三郎不同,一个从文一个从武,杨二娃的师傅,算起来可是当年樊将军的长一辈,虽说是长一辈的官员,却与樊家甚是交好,与樊家老爷子是同辈。
对当初樊凡的爹可是相当的赏识,就像樊家老爷子那般人,虎父无犬子,樊家的下代一向不是孬种。
而杨二娃虽说不从文,出身也并不好,却让他师傅想起了樊家的人,当时杨二娃年岁虽是少年,的确是刚正不阿,而在功夫上也颇为有造诣,这才让他更想要好好教出最后一个徒弟来。
如今朝中的文官可多着,武官先有庞将军与杨将军,而庞将军倒是年事已高,庞家的子弟不是从文就是经商,从武的也并没见着有多大的作为。
在樊家被满门抄斩后,武将官员除了庞将军那一辈,后边的人才也是越发的让人瞧不上眼。
即便是杨家,那些杨家军也是比不上樊家军,与庞家军也是差了一截。
而杨二娃成了武状元后,自家师傅便让他去了军营,去的便是庞家军的军营,没让他去了杨家军。
杨二娃师傅与庞家关系甚大,与杨家倒是没瓜葛。
这杨二娃身为武状元与三郎身为文状元,却是受重视的得多,虽说圣上并未开口封官,却也对杨二娃有所关注。
相比起成为状元后,杨二娃去了军营不过是个小卒,并非是当了官,而三郎虽从一开始便有了官职在身,不过也是小官,在翰林院待着。却是派不上甚的用场,也是闲官。
上回朝廷派了陈彦与杨将军一同去泾川,另外一将杨二娃一同派了过去,就连再去泾川羁押亲王回京城,便是林大人带着陈彦与杨二娃两人一同前去。
杨二娃、陈彦与樊凡如今已是非常熟道的三人,三人一出现,亲王便愣了下来。随即冷声道。“没想到朝廷的人这么快就追了过来。”说罢瞧了地上躺着的樊于。冷哼一声。“果真是错了一步便全盘皆输。”
亲王所谓走错的一步,便是错在了那块令牌之上,另着。他也是没想到,樊家居然还留了一个后患。
那跟随樊将军的人居然用上了桃僵李代的法子,将樊家的后代救了下来,当初谁能想到会有人如此大胆。更何况当初的确是没甚的异常,谁会料到?
却没想着。十几年后,他的大事眼看就要成了,这江山社稷便是他的,却被这样一个小辈给毁了。
亲王心里的后悔可不是一星半点。他为了此事足足谋划的二十几年,如今都年多半百了,他竟然是功亏一篑。
一想到这。亲王心里哪能咽得下这口气。
“樊家的子孙可果真不可小视。”说罢,亲王便看向了樊凡。樊凡与其父有几分肖像,当初樊凡潜入亲王府时,亲王早就发觉了这点,却并未打草惊蛇。
亲王与樊将军见面的次数可多着,虽说多少年没见着,却是记着那张脸,因此见到樊凡之时,一眼便认了出来。
若是这樊凡不露面不寻仇,在某个地方苟活一生,这一生也是平平安安的过了下去。
樊凡听了这话,撇了一眼趴在地上的人,皱着眉头,手一动,长剑出鞘,直接指向了亲王的面首,道。“若是亲王束手就擒便少吃些苦头,若是非得动手,少胳膊少腿可不敢保证。”
只要这亲王想要动手,樊凡便已经打算好该如何对付亲王,必定让他生不如死,圣上既是下令生死不论,即便他们心里想着留了亲王的命回去,横竖都是一死,倒不如让他先试试生不如死。
而就在亲王自是知道,自己没办法对付眼前的三人,便已经想好逃离此地,谁知晓他刚准备逃走,却是感受到背后一阵刺痛。
待他扭头一看,樊于浑身的血迹,手里握着匕首的把柄,一用劲,匕首再次深入在亲王后背,亲王张了张嘴,顿时便倒了下去,浑身一阵抽搐过后,双眸死死的瞪着樊于,不消片刻便没了生气。
亲王一死,樊于面上带着释怀的笑意,也随之倒了下去,樊凡皱着眉头走了过去,伸手一探,樊于已经没了气息。
陈彦和杨二娃两人还准备大干一场,却是这般容易就解决了,两人相视一眼,又看了看樊凡,道。“我们是不是该带着亲王的尸首赶回京城去复命?”
樊凡点了点头,道。“亲王便先交给你了,这人我得带走。”
樊家上下的老小都过去十几年了,如今樊家的大仇得报,此人既是罪魁祸首,如今还杀了亲王,自然也得将尸首带回太原山去安葬,若是在地下与樊家上下相聚,已死之人,即便是恩怨,也成了过往。
陈彦与杨二娃知晓此事是樊家的事儿,他们俩可不能多耽搁,从这儿回京城还得大半个月,尸首送回去半道上就该腐烂了。
两人应了话儿,便将亲王的尸体带走,而剩下的便交给了樊凡,另外几人的尸首,他们还得跑一趟当地的衙门,将这尸体抬走才是。
樊家的事儿,这回算是彻底解决了。
陈彦与杨二娃带着亲王的尸首回到京城已是半个月后,回到京城复命后,圣上便将亲王谋反一事,以及谋害兄长,陷害樊家一事大告天下,如今人已经死了,泾川那边的兵器都运回了京城,亲王府被查封。
亲王如今是大罪人,即便是皇室也不再葬进皇陵。
此事,林家立下了大功,而另外陈彦与杨二娃也是功不可没,自然也缺少不了樊凡。
樊凡虽是为了樊家洗刷冤屈,但正是因着此事,才将亲王之事大告天下,圣上如今心头刺拔了,自是安心了下来。
亲王一事过去后,圣上便赐赏林家,又给陈彦升了官,而杨二娃在军营也有两三年,却是没有官职,如今圣上封了杨二娃为御前带刀侍卫,更是深受圣上重视。
可杨二娃身手这般好,却并不想进宫,一心想在军营,想着往后能去镇守边关,又怎能在皇宫内待的安心自在。
圣上传召了杨二娃与陈彦二人去御书房说话,杨二娃当下便拒了此事,问及为何,杨二娃一番话下来,可也是惹的龙颜大悦。
此后,倒是应了杨二娃的请求,便不再为难于他,既不封官也不行赏,出了皇宫后,陈彦倒是有些可惜。
“杨二弟,在皇宫做御前带刀侍卫可比你在军营里强得多,军营里多少人想着出人头地,你倒好,将这般好的机会给拒了。”陈彦本就是官家子弟,虽说身手不凡,却不去军营。
杨二娃听了这话,回道。“我师傅当年便是靠着上战场立下汗马功劳才做了大官,若是我成了御前带刀侍卫,在皇宫之内这般安逸,又如何对得起师傅的一番教导,再者说,皇宫内也是是非之地。”
杨二娃早不是当初那个乡下庄子爱玩闹的少年,虽说在京城也是待在了军营,没见过也是听过,自然不愿意去皇宫内。
这皇宫内的规矩多如麻,他一介武夫哪能受得住。
陈彦点了点头,杨二娃这番话说的的确在理,说起这个,他倒是想知晓,樊凡既是身为樊家遗孤,在此事中也是功不可没,圣上必定也是想重用他,却不知樊凡有何打算。
倒是他们一路回来京城,到了现下,也没见着樊凡赶来京城。
想到这,不禁又是想到了,樊凡与桂长生成亲一事,虽当初不过是为了让桂长生脱了杨家人的名头,可成亲却是真,樊凡若不是对桂长生又那心思,又怎的会想了这法子呢?
桂长生可当真是个奇女子,虽说先前多有坎坷,到了如今却是名扬天下的女子,天底下又有几人能比得过此女子?
樊凡也的确是配得上她,两人说是男才女貌也不为过。
陈彦想着这些,当初虽说有些隔阂,如今也是释然了。
此事一过,杨二娃便想先回了杨家村一趟,许久没见着自家爹娘与小弟,也甚是想念,隔得远了,想见着面儿也是不易,第二日便是告假还乡去了。
回了杨家村,杨家村如今可不是向前那般模样,杨二娃早先就知晓,这回回来也是吃惊不小。
墩子娘自是高兴杨二娃回来,就想着他回来了给他说个姑娘,将大事给办了,墩子年岁也不小了,在私塾学的极好,两兄弟如今也是瞧得出,一人从武,另一人往后学成必定是从文了。
墩子娘年岁小时跳的很,现下可不同了,一身的书生气,长成了一个少年郎,谁人不说道墩子娘好福气呢!
杨二娃回来,将这阵子的事儿说道了一声,墩子娘一听着圣上封官他都不要,又是气急的很,后边杨二娃一番说道下来,墩子娘又是偏了眼,道。“也是,啥事儿都说道不准呢,你自个心里有个准头便啊,娘这就是说道说道。”
一家子相聚,又喊上了胖婶屋里一家子,倒是没见着桂长生在屋里,杨二娃一问道才知晓,人去了长陵都还没回来,栓子先前跟着一道去回来了一趟后边又紧着去了。(未完待续)
☆、第两百八十七章 应当
桂长生并不是在长陵,而是在太原山的樊家村。
樊家村人寥寥无几,那些樊家村的人十几年前就离了村子,如今也是背井离乡在别处落了脚多年了。
而桂长生在这将近一个月里,便请了人修整了太原山的这一条官道,官道常年失修,一遇着下雨的天儿就不好走。
但这条路要修起来,花费也是不小,桂长生还并非是将路给修平坦,而是专门请了人,去运了大块石头过来填路,如此一来不管是请人的费用,还是这铺路的费用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好在桂长生如今最不缺的便是银子,请了许多人来忙活忙活起来也是快的很。
这一举动,很快便惊动了樊家村一带的村子,谁也不知晓是哪儿来的人,想起修整这条官道了。
起初有些人还说道,这来的大东家怕是官府的人,又有人得了信儿,说道那大东家是个女子,众说纷纭,打听归打听,后边附近的村子里边也有不少人来忙活,听说工钱高,一日下来可是赚得不少银钱。
后边,等亲王的事儿传到了长陵来了,樊家村内的那些妇道人家,个个泪流满面,如今樊家村总算也是不再受人白眼了。
在村里的人,立刻带着物什拎着去了太原山祭拜。
樊家村的不少人曾经离开的有些都在长陵那边落脚,如今信儿一传开,那些离开樊家村的人陆陆续续的回了太原山这边来瞧上一眼,上太原山祭拜。
这附近的村子村民们,也是心里有愧,倒是也不少人是个马后炮。这些当然另当别论,死者为大不是。
后边不知晓谁传出了信儿,说这来太原修整官道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那空廊街的大东家桂长生时,太原山这边顿时又炸开了锅。
若说桂长生的名头在清远镇那边名声大燥,在长陵这边更是不小,太原山离长陵也算近。即便不知晓桂长生的名头。也该听说过空廊街。
即便是在长陵的那些大户人家都去过清远镇的空廊街,那些做生意的,自也是没少。
长陵最不缺的便是做生意的人。经商来来往往更是传的快。
“这空廊街啊,那可有名头了,就是地儿远着,我们可没去过。听了不少人说道那边如何如何,哎哟。若是有那空挡,也得去瞧瞧才是。”
“可不是呢,我上回去长陵,听了那东家屋里的小厮说道。空廊街要甚的物什没有?就平日里咱们瞧着的物什都有,咱们没瞧着的物什更是多着,就是咱们没去过罢了。”
大伙忙活着。一边说道,桂长生得了空便去太原山上。太原山上十几年没人照看了,那些坟墓上都长满了杂草不说,通往太原山上的路也因着大雨的洗刷,石板都歪歪斜斜的长满了草根。
这要修整,自也要将太原山修整一番,另着,樊家上下几十条人命的用木板做的碑也得换成石碑。
索性是上边的字迹还瞧得见,桂长生便专门请了人来打墓碑刻字上墨。
樊家村的人陆陆续续的回来了许多人,拖家带口的回来,一回来便是去了太原山,身为樊家村的人,太原山便是樊家村的一大要地。
桂长生除了请人打墓碑外,那些修整的事儿不用交代,樊家村回来的人自行修整。
挨着后半月时,才是太原山一带最为热闹的时候。
这刚从太原山那边下来,听了话,桂长生也没说道甚,知晓此事已过,樊家的事儿总算是落幕了。
既是这般,那樊凡也应该快回来了。
樊凡当时的确该是先带了樊于的尸首回太原山,这也算是樊于悔过之心的最后一点余地。
但樊于的妻儿却是死在了泾川,尸首收在义庄,樊凡便是先去了泾川一趟再返回太原山,一来二去便耽搁了下来。
太原山本就是樊之姓的墓地,樊家村的村民们故去的人也的确是葬在了太原山,却并不是在太原山之上,而是环绕太原山脚下一带。
樊于这家子的尸首不过是魂归故里,并不会安葬在太原山之上,若当初没害了樊家一家子,作为樊姓的官,上过战场杀过敌为过黎民百姓自是与樊家历代的坟墓一般无二。
桂长生这番举动,一来是为了让樊家村先前的人回了村子,而来,也是为了让樊家那些枉死的人有个体面,虽说人已经死了,可如今洗刷了冤屈,作为黎民百姓有这举动的确是好。
如今樊家村的人陆陆续续的回了来,樊家枉死的那些人墓碑也都立好,那些坟墓不再像先前那般杂草丛生。
修整过后,太原山看起来更是庄重得多。
而死者本是该清净,桂长生便打算让人立个墓碑在太原山脚下,若是有人想祭拜樊家历代的功臣,便按着日子来便是。
后边想到,她也并不知晓樊家历代的忌日,就连樊家村的人都记不大清实,毕竟那一辈的人老的老,去的去了。
半月后,杨家村那边捎来了信儿,说是让桂长生紧着回去杨家村,这杨二娃回了村里,墩子娘便紧着给二娃说个姑娘,想着杨二娃又要去京城,墩子娘也想着抱孙子了,便急着将事儿定了下来。
这不,定下来后,便托了人给桂长生带口信。
太原山这边的路已修整好,太原山上也恢复了清净,倒是樊家村的人自主说道去太原山守墓地,这事儿还跟桂长生说道了一番。
桂长生倒是乐得自在,她不是樊家村的人,做主也算不上,樊家村的人能这般做,也是极好。
毕竟,当初樊家当代将樊家村这个村子都拉扯了起来,按理说,这般也是应该的。
现下的樊家村也不再像先前那般冷冷清清,村里的人多半都回了来,没回来的,除了那些葬生在战场上的儿郎们,便是有些隔的太远,落了脚也不急着回来。
而那些临近的村子,先前对樊家村避而不及,如今也是热闹了起来,走动的更是不少。
更是有不少人也上了门去找桂长生说道话儿,桂长生头一回来樊家村便在那院子住了一宿,如今依旧住在那院子,老妇人的有疾在身,也请了郎中瞧,修养了一个多月,如今也是起色越发的好,身子骨也好的多。
收着信儿后,桂长生便与栓子说道了一声,当日收拾一番便赶着回去杨家村。
说来也是,不知不觉的,桂长生到了这地儿好几年了,日子过的快,杨二娃先前还是个少年,如今都到了娶亲的年岁不说,还是大有出息。
墩子娘才三十好几的年岁,如今杨二娃若是成了亲,想必不出一两年也是该有娃儿了。
桂长生也是忍不住有一番感叹,今年她都二十有余了,想来也是回不去现代,总得为日后做做打算。
她与樊凡成了亲,虽知晓樊凡的确有意,可她并未问过,可那些话的确也用不着问道。
只不过不知晓,樊凡可是将此事当了真,还是当初不过是念着先前她帮过他,不过想了法子帮衬了回罢了。
桂长生不知晓,樊凡一心往太原山赶,只想将樊于这些事儿早早才处理了,便去见桂长生,如今他不用隐姓埋名的活着,樊家也洗刷冤情了,亲王这个幕后黑手已死,还有甚的事儿能比不得上他此事赶着回去见桂长生的心?
越是这般,樊凡心里越是有些着急,却是等他回到太原山时见着太原山的变化,后边守墓人与他说道一番后才得知桂长生所做的这些。
后边请了樊家的人帮衬办了樊于一家子的身后事,来不及歇息又急着赶去杨家村。
“那姑娘啊,就是李嫂的娘家妹儿,小妹儿,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