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心不改-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下许逸他们都面面相觑了,过了一会儿孙炎才努力回忆着说道:“好象……他们一直没提到曹秉辉,是不是……”他不敢确定的问朋友。
  “一个字也没有提,”高子豪始终冷着个脸,“女的一直说,曹向明是她一个人的,男的眼里只有女的,一直说对不起她,会守着她一辈子的,没谁提到曹秉辉哪怕只一个字。”
  高子豪记忆力是最好的,大家都想不起曹向明夫妻有问过他们的儿子,高子豪再一确定,那就是真没有了。
  尤少君摇摇头,还以为曹建章的事真刺激到曹向明悔悟了,结果也不知他这位“同乡”是脑容量小还是心太小,对感情和狗熊掰棒子似的,捡起一个就丢下其他的。
  孙炎他们也不再说什么了,他们去看曹向明夫妻发配流放,看卢清影好象真的痴傻了,曹向明又似乎要悔过自新,还有那么一点点同情,结果呢,这对夫妻把他们的儿子给忘了,这叫真后悔真改过吗?
  曹向明夫妻走了,但因为卢清影看着真疯了,京城的风波尤存,不过这和尤少君没关系了,尤家和夏家都没出过精神病史,长宁公主早给儿子准备好了娶媳妇的聘礼,如今找出来再加些时兴的物件,就能选了黄道吉日正式去夏家下聘了。
  “这是……夏家三姑娘的生辰八字?!”尤少君其实连自己的生辰八字也是很吃惊的,但他总算忍住没问出来。
  “是啊,和你的一样,因为你们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的,想不到吧,现在京城里还记得这件事的人也不多了。”长宁公主笑道,对儿子的吃惊并不觉得奇怪,不知情的人瞧着可不都会吃惊的。
  “我们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的?这么有缘,那为什么我小时候咱们和夏家不亲近?”尤少君问道。
  “怎么亲近?当时的夏太傅夫人身子不大好,不常出门的,”重要的是当时长宁公主对夏百合能否健康成长也没底,自然不会着急给儿子定下来看似很有缘的姑娘,然后太后又相中了其娘家的一个小姑娘,要亲上加亲,再后来曹家又把夏百合订下来了。
  “可能你们真的有缘吧,转来转去又转到一起了。”长宁公主回忆着都觉得莫不是天意,自家儿子和夏家三姑娘才是命中注定的一对,所以两人跟别人的姻缘才总不成的?
  岂止是有缘,尤少君有句话没敢说,他看着生辰八字不只是吃惊还很熟悉,这不就是他和小珠的生辰八字吗?小珠的爷爷是中医,他特意用他们的阳历生日给查出来的,说习惯给他们用这个过生日,这个准。
  每年都过农历生日,过了二十六年,他可能会记错吗?

  ☆、第二百六十六章 亲家登门

  天佑王朝
  永安十六年三月初六
  是长宁公主府正式向夏家下聘的好日子。
  聘礼庚帖到了夏家,是夏百合先注意到她和尤少君的生辰八字居然一样,而且还和上辈子一个样,她拿着问夏侯是不是弄错了,夏侯才想起来当年的确是夏家得女儿的当天,长宁公主得了儿子。
  “这是缘分啊!”夏仲谈最高兴,因为他一直惦记妻子说的,简郡王命硬,要有福气的才配得上,三妹妹就是大难不死有后福的,现在可不是证明了,生辰八字一样命可不就一样!
  “是缘分。”夏侯也笑了,对这门婚事终于看好了,命一样谁能克了谁。
  夏家上下本来就最疼小女儿的,经历了许多更觉得夏百合太不容易了,给她准备嫁妆时不但把压箱底的好东西都拿出来,还进入了买买买的模式。
  尤氏又给夏百合添了一个大丫环四个小丫环,这回她可丝毫不敢怠慢,那些丫环的九族她都查了,有得疯病的不要,有当姨娘的更不要。
  至于锦绣和她娘,自百花园那天后夏百合就再没见过她们,不过来看望她的顾氏,贾夫人和长宁公主都告诉她了,说锦绣和她娘被流放到江北一处铁矿上做苦役,而梁家一家子也是发配了,是去了另一处军中。
  至于武家媳妇,因为她跟着卢清影做过太多的坏事,是判了绞刑的,不过看在她出首告状的份上,卫王信守承诺把她两个女儿全家给保下来,不让卢家报复。
  另外打死夏百合奶嬷嬷和两个丫环的曹家下人,本来是死活不认的,可当他们得知曹家完了,曹向明更指出他们手上有人命,是不得不认,按律他们是死罪。
  其他的曹家下人,原本都是卢家给卢清影的陪嫁,卢清影成了罪妇,嫁妆是要被抄没被官府充公的,她的下人官府可不会让白吃饭,自然是和货品一样被卖掉了。
  有的下人机灵,想求着卢家把她们再买回去,可卢家现在够乱的,谁会顾得得上她们,而京城其他人谁不知道这些下人跟着卢清影横行霸道的,敢买她们的都不是什么良善人家。
  曹家最后落得这下场,之前害夏家三姑娘的没一个能得好,夏百合心想,原主要是在天有灵,应该能得到安慰了。
  只是……该说是原主吗?夏百合最惦记最不解的就是她和尤少君的生辰八字,怎么会一样的?巧合吗?但偏偏是他俩的都一样,她特意查了,夏家其他人就没有和她上辈子亲人一样的生辰八字。
  所以呢?她穿越成夏百合,大包子穿越成尤少君,不是巧合而是前世今生,他们就是夏家三姑娘和简郡王,只不过觉醒了来世记忆,或者说是她和大包子是从今生回到了前世?
  准备嫁妆的事全不用夏百合费心,这些天她就在琢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真有前世今生吗?”这样的深奥问题。
  这些问题无数人研究过,但没一个能得出正确答案的,夏百合别看亲身经历穿越,但她一时也找不出答案,然后,住在安州镇的尤文亮和袁氏夫妻带着好几车的礼物来了。
  尤少君是尤家的,尤氏也是尤家的,夏家和尤家亲上再加亲,尤文亮夫妻可说是尤家最好的代表了,他们夫妻过来,是先住在夏家看女儿。
  才两个多月不见,袁氏精神好的不是一点半点,原来满头的白发都重新黑了有三分之一,尤氏一见就放心了。
  袁氏单独和女儿说悄悄话,也是称赞夏百合:“你那小姑真有一手好医术,心也好,聪明过人,居然能想出以吓治吓的招,当然更想不到我们尤家又和夏家再结门亲。”
  以吓治吓的办法,是尤文亮在妻子好了之后告诉她的,袁氏细想想这办法真的很好,要是在女儿回来之后大家还是对她小心翼翼不敢惊动的,她怎么陪外孙女玩,取得丫丫的谅解。
  “是想不到,我管着夏家的后宅,三妹妹出事我有责任的……”其实自从知道是夏百合身边的丫环背主,尤氏就陷入自责里,她觉得自己这嫂子没当好,她光顾看着自己院里的丫环,怕她们心大想当姨娘,她想着小姑要嫁人还早着呢,到时候再筛选也来得及。
  尤氏虽自责,但没敢和夏家任何人说,甚至面上都不敢露,但她的确是真心对夏百合好的,心里有事憋得慌,这不自己亲娘来了,她就悄悄说了自己觉得自己疏忽大意的事。
  袁氏吓了一跳:“你没和别人说吧,夏家可有人怪你了?!”
  尤氏摇摇头:“我哪敢和人说,至于夏家人人对我都不错,三妹妹出事没一个人怪我的,三妹妹还说不要怪她其他丫环,她说什么样的人都有,不遇上大事很难看出一个人真正的好坏来,这件事锦绣是错了,但却能证明锦珊她们是好的,要不然卢氏怎么不从她们身上下手呢。”
  “就是这个道理,你这孩子别胡思乱想了,夏家一下子添了几十个下人,每个人是好是坏你哪能一下子就分辨清的,别说是你,就是宫里面皇帝身边也有奸小呢,你小姑说的对,这人不遇上大事,是很难看出真正的好坏的。”袁氏的确是很爱女儿,连拿皇帝举例都敢。
  尤氏再想想也是,人和人之间哪那么容易看出好坏的,别说只是下人,就是夫妻之间,这男的在外面花天酒地的,不是还瞒着家里吗?
  袁氏留下来帮女儿给夏百合备嫁,黄氏看着大嫂家母女情深的,忍不住想念自己的娘家了,她爹其实是礼部的主事,本来住京城的,结果夏家一出事,她爹就连忙拉她娘回了家乡说探亲,这一探就是一年多,现在都还没回来,就连她大哥一家也外放为官了。
  她的娘家分明是不能共患难的,黄氏有心不想着却又放不下,这两天饭也吃得少了,还好小石头已经开始加辅食,没给饿着。
  想了有几天,黄家还居然真回来了!黄老爷和妻子秦氏主动登了夏家的门。
  夏家有难时,黄老爷匆匆忙忙就拉着妻子躲远了,这样的亲家夏家肯定是不喜的,只是黄氏一进门就守孝,怀着夏家骨肉时跟着流放,在西溪冒着生命危险生下孩子,这样的好媳妇怎么得给面子的,夏家父子对黄家还是挺客气。

  ☆、第二百六十七章 表亲蔡家

  黄老爷很不好意思,他当然心疼嫡女,可他还有儿子孙子还有家族,他不躲都搭进去怎么办,女儿毕竟是夏家的媳妇了,怎么也不能因为一个外嫁女连累了整个家族是不是?
  谁会想到夏家这么快又官复原职了,当然黄家是很盼望夏家能再起来的,这代表黄氏是熬出来了,所以在江南他们听说京城里的事,等出了正月路上一好走,就急急回来了。
  着急回来还不是希望夏家帮忙说好的,让他在礼部能继续补个实缺,黄氏明知道自己娘家人是为啥登门的,但当她娘抱着她哭时,她还是舍不得推开。
  “这就是我的外孙子……”秦氏见女儿时哭,抱着沉甸甸的小石头哭得更厉害了,女儿是怎么在流放中生孩子的,她都不敢细想!
  “别吓着孩子……”黄氏忙从秦氏手里把小石头接过去,不过小石头看着挺胆大的,只好奇的瞧着初次见面的外祖母,一点也没有哭。
  秦氏慌忙的擦眼泪,然后细瞧小石头:“这孩子长得真好,一看就是聪明机灵的……”
  那是夏家照顾他们母子照顾的好,黄氏想想自己在牢里时,秦氏也是东家求西家跪的,买通关节天天花了银子来看她,给她送安胎药,直到被她爹给带走了,她娘还是疼她的……
  黄氏想着心软了,语气也缓和不少:“自从你们走后,我就全靠大嫂照顾,可着我吃,连丫丫都得排后面,等到流放时,又雇了马车给我坐……”
  黄氏讲了夏家人一路上是怎么照顾她的,后来她坐月子时因为奶水不够,孩子饿得天天哭,结果夏百合这时候又来了,给他们母子调养身体,所以小石头才能长得这么活泼健康。
  秦氏边听边擦眼泪,她自从被丈夫带走,也是做梦都想女儿,她曾怨过怎么就把女儿许给夏家了,可是现在听着黄氏的待遇,她还是得庆贺女儿找了个好婆家,毕竟患难见真情,夏家都是好人。
  “对了,我走之前让你大嫂给你送了一千两的银票,你收到没?”秦氏听女儿说在西溪没钱吃好的,忽然想起这件事了,她也是当主母管家的,一千两的银票能买多少好吃的她清楚。
  “一千两的银票?”黄氏一愣。
  “怎么,她没给你?”秦氏脸沉下来心也一沉,她一直觉得大儿媳妇是个不错的,怎么……
  “大嫂给了我两千两……”黄氏忙解释,同时心里不由得一暖,她娘家还是有人情味的。
  秦氏松口气,她就说老大媳妇是个好的嘛,那多出的一千两肯定是老大媳妇的嫁妆银子,那孩子从没和她说过,估计是和她一样,觉得就算给再多的钱,可黄家事到临头却跑了,还是对不起女儿的。
  “大嫂娘家也给她留了一千两,可我们流放中坐马车,中午晚上要歇着,夏家还得想办法给我找好吃的,天天都要花钱打点押送我们的差爷,等到了西溪,我们兜里就只剩几两银子了,还要买家什铺盖好住下来,在我坐月子时,大嫂把她唯一的一个银簪子给卖了,我夫君走到二里地外和人家换小米和点心给我吃……”
  要不是受过没钱的苦,黄氏哪会知道一个银簪子居然也能买一堆的好吃的,老实说夏家其他人也和她差不多,在流放途中花了不少冤枉钱,那些差爷和卖东西的,都在骗他们!
  “在西溪雇一辆马车到县城,连一钱银子都用不着,可我们流放时,车行说不走远路,我们是每到一个城市就得重找一个车行,差不多的距离,一辆车人家收几百两的银子,还说他们不愿意拉!”
  流放时看过多少人的脸色吃过多少亏,黄氏想忘都不掉,还有:“夫君到二里地外给我买的点心,家里谁都舍不得吃,包括大嫂的两个孩子都没动,忽然有一天就不见了,至今我们也不知道是谁悄悄拿走的……”
  秦氏听着女儿过得如此委屈,更是内疚,她和丈夫有事就躲开,实在不配为人父母,等到和尤文亮夫妻见面,听到袁氏曾为女儿头发都白了,更是觉得自家很惭愧。
  秦氏想着要补偿女儿,可女儿现在过得挺好,什么都不愁了,而且黄家还要靠着夏家呢。
  “娘亲要不和我去一趟蔡家,看看表姨妈?”黄氏可没忘自家小姑在康关城被静成侯府怠慢的事,她早说过要为小姑出气的。
  秦氏和蔡侍郎的夫人是姑表姐妹,黄家回来了,亲戚间本就该来往的,何况黄氏说夏百合对她实在是照顾周到,让秦氏听着都感激。
  “难得你们还过来瞧瞧……”蔡侍郎的夫人陶氏一见亲戚登门就感慨的擦眼泪。
  这不对啊?秦氏和黄氏母女互看一眼,都没急着说自家的事,秦氏先试探着说道:“我这才回京城,我家湘雨的孩子小,太粘人了,今天好不容易孩子被他大姑抱走了,我们母女才能出来会亲戚,丽容你也别太难过了,有什么事这不还有亲戚们在呢?”
  陶夫人的闺名叫做陶丽容,被自己表姐叫出来当然没什么关系,陶夫人听了表姐的话想到的是黄氏孩子的大姑不就是太子妃吗?她正好有一肚子的冤呢!
  “要不是这个亲戚,我家老爷也不会被害得那么惨!”陶夫人和秦氏姑表姐妹关系还不错,当初夏家出事,她虽然不敢到牢里看黄氏,但她给秦氏送过银钱和伤药,帮忙打探过消息。
  亲戚有难时她出过力的,陶夫人面对秦氏母女抬得起头,她拉着秦氏诉说蔡家最近发生的事。
  事情居然与静成侯府林家还有关系,原来林家女侯爷的侄子林承业和永业侯的嫡长女订了亲,而林承业不是想考演武堂吗,他在年前进京,就住在兵部右侍郎的蔡家,因为蔡侍郎是永业侯的嫡亲弟弟。
  这是未来的侄女婿,蔡侍郎夫妻把林承业当亲儿子一样对待,自问从没亏待他,就连林承业身边的两个丫环,蔡家也把她们当成二小姐似的,好吃好喝好伺候。
  可问题就出在那两个丫环身上了,刚到京城时她们瞧着挺老实的,结果等对京城熟了,那两个就没少惹事生非了。

  ☆、第二百六十八章 少爷多情

  林承业带进京城的丫环一个叫兰兰,一个叫小霜,林美媚在给蔡家的信里写了,说这两个丫环在林承业身边伺候好几年了,很得林承业看重,不过小地方出来的没什么见识,要是有做得不对的,蔡家尽管管教。
  信上能这样写,但蔡家真能去管吗?那两个丫环分明是要留给林承业当通房的,蔡家和林家还没正式结亲就容不得林承业的房里人,传出去岂不是会让人说蔡家小姐善妒?
  蔡家兄弟妯娌关系挺好的,所以一看林家的信,蔡侍郎夫妻都不大舒服,哪有到演武堂上学还带丫环的,林家不也是将门出身吗?怎么连这点规矩都不清楚?
  一听说少爷要一个人住进演武堂,那两个丫环顿时就不干了,哭天抹泪如生离死别般,居然在蔡家就闹上了,这时候林承业倒没昏了头,他把两个丫环劝住了,说演武堂住的全是男的,还什么地方的人都有,要有女的也住进去,他可保护不了她们的安全。
  两个丫环这才给吓住,没再坚持要跟着,林承业也向蔡侍郎夫妻道歉了,说兰兰和小霜只是关心他,她们不懂得演武堂是什么地方,不是有意闹的。
  看林承业这么护着那两个丫环,蔡侍郎夫妻没再说什么,但对侄女的婚事蒙上了一层阴影,于是写信告诉住在江东祖宅的敬业侯。
  还没等江东回信,兰兰和小霜就又闹出事了,原来她们住在蔡家,陶夫人虽瞧不起她们,但也没把她们当自家的丫环一样使唤,那两个本是伺候林承业的,林承业不在家,她们闲得没事就常出去逛街,当下人的抛头露面算什么,她们不自重,关陶夫人什么事?
  陶夫人就是这样认为的,可年前那两个丫环忽然吵起来了,还动上手了,然后那个叫小霜的打不过叫兰兰的,居然跑出蔡家去演武堂找林承业。
  演武堂可不只住着林承业一个人,小霜在众目睽睽下说从蔡家出来的,身上脸上又格外狼狈,不知道的还不会以为是蔡家虐待了她们?
  陶夫人不得不管这件事了,她问了和小霜她们一个院的林家下人,才知道那两丫环打架是为了一块布料,她们逛街时相中了同一块布料,互不相让,然后从布料扯到了谁更得少爷喜欢,谁在少爷面前打过小报告,新仇旧恨的越说越觉得不同戴天,就打起来了。
  兰兰没小霜有人缘,林家的下人偏向于小霜,而林承业又先看到小霜带伤的惨样,先入为主他也认为是兰兰不对,就说了几句重话,结果兰兰趁人不注意出走了,还留下几个字说要去寻死。
  林承业这下又慌了,他学也不上出去找兰兰,然后听人说看到兰兰出城进了山,他也急匆匆进山去找,再然后他在山里就迷路出不来了。
  林承业不但是蔡侍郎的未来侄女婿,更是演武堂的学生,他失踪绝对是大事,蔡侍郎亲自带人进山去找,还真找到了,而且顺便在城外的客栈把兰兰找到了,人家做丫环的可比做少爷的机灵,根本就没进山,也没不想活,就是吓唬人的。
  蔡侍郎找到两个安然无恙的人也气坏了,还没等回到蔡家就倒下了,这一病就是两个多月,瞧了多少太医和郎中都没好。
  “你说说谁家有这样的事,哪家下人还闹离家出走的,还劳烦当少爷的亲自去找人!?”陶夫人说着又哭了,实在是气人!
  其实蔡家和林家的事在京城也不算小事,可惜不如曹家吸引人注意,风头都让曹家抢走了,秦氏和黄氏都是今天才知道。
  陶夫人说,看着来的太医都治不好蔡侍郎,她就把林承业和那些林家的扫地出门了,她真是气极恨极,拼着得罪大伯一家也不想和林家做亲戚!
  敬业侯得知弟弟重病,是从江东快马加鞭赶来京城的,他听说林承业闯的祸,倒没说弟妹做的不对,而是坚持要和林家退婚,林承业要见他,他是见都不见。
  林承业见事不妙,也写信给林美媚,静成侯来得也很快,可敬业侯一样没给好脸,还是坚持要退婚,林美媚没办法,只能一个劲的请郎中,希望治愈了蔡侍郎,让两家关系能有回转。
  敬业侯的态度是给了陶夫人安慰,看在林美媚每回来蔡家都带着一个郎中的份上,陶夫人还是让她进来,但林承业可就没门了。
  陶夫人能不气能不委屈吗?和林家订亲的又不是她和蔡侍郎的女儿,林承业不过借住在蔡家,怎么就能让他们倒霉成这样?!
  谁家要有这样的未来女婿,不是更倒霉……秦氏和黄氏挺同情蔡小姐的,不过现在还是安慰帮忙陶夫人更重要。
  “有没有请太医看过,傅家来人了吗?”黄氏想起自家小姑和傅家的关系,要是蔡家没请,她是能帮忙的。
  “当然是请了,起先我们只以为我家老爷是气的,可别的太医没给治好,我们又找了傅老太医,结果傅老太医说这是大病,要想治愈,得费上几年的时间慢慢调养,后来大伯又亲自去请了傅院使,结果还是一样。”蔡侍郎才四十多岁,本该前途广阔的,可要退下来养上几年,那还谈什么前途,干脆直接告老算了,你说陶夫人能不恨林家。
  傅家居然也这么说?黄氏心里也没底了,但怎么说都是亲戚,她想了想又问道:“京城不是来了位郑老郎中,要不请他给看看?”自郑秉均说卢清影是疯子然后连累得卢家尹家不得安,夏家人就对郑老郎中印象挺好的。
  “也请了,静成侯给请来的,结果那位老郎中给把了脉,就动笔写了一个字,难!”陶夫人说着又哭上了。
  秦氏一愣,这叫什么药方,有这么开方的?
  黄氏因为夏家和傅家常来往,倒是知道一些郑秉均的脾气,说起来郑老郎中确实有个性,他开方子就不喜欢病人和病人家属问长问短的,反正是你要信得过你就吃药,信不过我走人,看在他几乎能药到病除的份上,这脾气再怎么样,好多求他的人也只能忍了。
  至于写“难”的,那就是说他也治不了,不敢伸手,不过人家请他来了,他得给个交代不是?

  ☆、第二百六十九章 都是亲戚

  黄氏小声跟秦氏解释了郑老郎中给人瞧病的习惯,秦氏明白了,这个“难”字不就跟那些摇头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