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强]嫡女心棠-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知道,程子玮出生那会,因着洁癖,外带觉着好玩,襄南郡主也试着自己喂了一个月,当然也是顶着大大的黑眼圈过了一个月,浑浑噩噩,连月子也没做好,之后的三个儿子,便都没这回事了……

    于是,这“哼”一声的意思,其实是,但愿你自己吃得消……

    王爷程修齐也来看过数回。

    据程裕易说,他第一次看到亲爹笑得如此眉眼生晕,抱了小崽子,哦,不,小桃子便不撒手……亲了又亲,眼泪,差点掉了下来。郡主老娘在一旁,不知道翻了多少个白眼……当然,是面带喜色的白眼……

    就算二哥不说,心棠亦深有感觉!

    一墙之隔,别的不说,那“哦哦哦哦”个不停的逗弄声,格外酥软撩人……自己头皮发麻也就算了,屋内的几个丫鬟,也面面相觑个不停……

    更何况,这位十分不熟,没说过多少句话的便宜王爷公公,还隔着一墙,热情亲切地嘱咐了数次让自己好生休养之类的话……那身畔的婆婆,必定又多翻了几个白眼……

    一晃,半个月便过了,回王府的日子到了。

    临行前,下人们忙着在竹里居收拾东西,襄南郡主却踱进了福寿堂的院子。

    听到通传,莫老太心里犯着嘀咕,这尊大神怎么来了?!只得唤人上茶。

    襄南郡主立在那里,不寒暄客套,也不坐,气势十分凛然,直接开口道,

    “那日老太太给我的新鲜话,看着不错,如今再来讨几本!”

    “想来贵府不会这么小气吧!……”

    “老太太如若不舍割爱,道一声何人所作,王府自去采购也成……”

    “有这么来讨东西的么?要债啊你?!”莫老太心里继续犯嘀咕,寻思着找个什么由头拒绝……她想了一想,又想了一想,终究喊了素心去取。

    这厢,程裕易、心棠带着小桃子一起上了郡主专用的车辇,许是怕颠簸了婴孩,那车子行得极慢,小桃子睡了一觉又一觉,终于到了。

    车辇一路驶进王府的大门、循禧居的院门,一路上贺喜、讨赏的声音不断……似乎感觉到了周围有什么变化,大红色百婴嬉戏的刻丝襁褓中,褪去了一些,却依旧有些红的小桃子,睁开了亮晶晶的眼睛……

    不知道为什么,心棠心中突然充满了力量。

    踏进了门槛,心棠又突然想起一事,这《秋庭戏婴图》也送出去快两个月,怎么没动静啊……难道这绣画风格变化太多,脑残粉们不能接受?!还是这绣画潮流已过,现在流行的是别的?!

    踏进内室,却瞥到一柄似乎有些熟悉的卷轴,立在窗台的红珊瑚旁。她犹豫了下,还是快步走了过去,打开一看,果然是那幅《秋庭戏婴图》!

    身后传来话音,“我去锦绣阁寻的一幅,运气不错,竟也没有卖的很贵!”

    心棠忍不住腹诽,废话,卖给你当然不好意思卖得贵!……

    却也笑弯了眼睛:这下挂得名正言顺了!

    背后,程裕易也是一脸的笑……

    ……

    今上神宗继位后,觉得十分没劲。

    初始,忧虑藩王作乱,果真乱了,颇费力打压了一阵;后来,担心边境不安,果然不安,又集中整治了一番。

    等到天下终于初定,可以安心享享清福,发现一切也不外如是。

    听到忠信王府原世子程裕容出家之事,神宗惊悚地发现,怎么自己,竟有些羡慕之情……赶紧在为皇子选妃之际,多纳了几个美人!

    可是,美人、美食、美酒,用多了都不外如是。

 第74章 格局



    先皇仁宗多子多福;神宗在其中排行五,生母是前朝的不怎么受宠的钱婕妤,出身十分平庸。按照前朝规矩;品级低的妃嫔不能亲自抚养皇子,于是,神宗与七弟、九弟、十一弟;还有后来亲母玫妃去世了的三哥,一起养在皇后处。

    对于皇子们,嬷嬷们自然不敢怠慢;但要说热情柔情耐心之类的,那也是没有的……毕竟皇后自己就有嫡出的三个儿子,还有当宠的玫妃德妃等,皆有自己的儿子……这些个出身不高的皇子;还不知道以后的前途在哪里……更关键的是,皇后也常指示他们,养育皇子,要以清净致远为旨,切勿宠溺……

    于是,自小,神宗这日子便过得十分没滋没味,守着规矩,饭不能多吃,步不能多走,屋子里服侍的人不少,却都没什么表情,也不与他多讲话……即便与弟弟们住处并不远,嬷嬷们却绝不允许他们在一处厮守玩闹……

    要说整个童年,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那就是三哥被送来时,日夜不休,整整哭闹了三天,吵得他夜里都睡不好,嬷嬷们说,因为他的亲母妃死了……于是,睡不着的他便也问嬷嬷,他的亲母妃在哪里呢?

    嬷嬷所说的那个女人,他也曾远远见过的,此刻想来,印象十分模糊,连眉眼什么样的也想不起来……不过他还是上了心,之后碰到了同时在场的机会,也刻意伸长了脖子,往她的方向看去,常能对上她的眼光,她似有些激动,却也仅限于激动,没有下文了……

    过了一年半,钱婕妤也死了,神宗觉得应该学当时的三哥流些眼泪,却怎么也哭不出……

    继位后,神宗颇下了些功夫,翻这些陈年旧账,查这两位太妃的死因,玫妃自然是被人下了毒,而钱婕妤,却真正是病死的。

    神宗觉得有些没意思,他本想抬举下钱家,想想还是算了。

    过了八岁,他与三哥,两个弟弟一起,开始进上书房读书。

    记得从那时起,寅时就要被嬷嬷唤醒,简单洗漱用膳后,便进书房,从卯时一直要待到未正二刻,史籍、古文、策问等科目一样一样地来……出了书房还要去练习骑射……

    算下来,一屋子里,居然有十几个哥哥弟弟,有好些他竟是第一次见!他虽在其中虽算比较年长,位子却十分偏僻,疲累了有时候打个盹,竟也没什么人认真管他。

    学这些自然也是没意思的……但架不住天长日久,打盹也打得没意思了,不知不觉也学进去一些……

    然而,在日复一日的上书房里,他与他的兄弟们竟也渐渐长大了。

    先头三个哥哥历时半年,择定了皇子妃,半年后,皇后所出的长兄成了太子。这位长兄,神宗也算熟悉,毕竟一起住在兴圣宫里,神宗往前殿给皇后请安时,这些年也偶遇过不少次……

    作为储位的绝对候选人,太子这些年被精心严格的教育训练,各方面都十分优秀,如若要找缺点,只是有一些处于高位的骄矜,另外,就是有些许的急躁……

    隔了三年,父皇仁宗借自己选妃之机,一口气给剩下的适龄皇子们指了不少婚(没办法,儿子太多,只得批量解决……),他便也在其中,娶了家世不上不下的徐氏。

    徐氏进门不久,皇子们的形势却开始有些紧张了。

    原因出在,咳,咳,太子生不出儿子。

    三年来,嫔、良娣、婕妤……一个个流水般地娶进太子府里,那没名没分更不知道有多少,却无一人有喜信……这太子无嗣自然是国家大事,渐渐的,很多人便坐不住了!

    皇后及其背后的公卿世家的意思,便是慢慢地将也是皇后所出的二皇子换上去……然而,二皇子这三年亦只生了两个女儿,皇子妃肚子里的那个,还要半年才出来……到底名不正言不顺,何况,还要考虑太子的心理感受……

    反倒是三皇子,已有两子,屡屡被人拿出来做文章,毕竟当年,玫妃背后,也有一些力量,多年前,虽被一气打压,死灰亦想着复燃……结果,不出三个月,三皇子的两个幼子,无故感染天花,都没逃过一死……三皇子崩溃疯癫之际,据说,说了些忤逆之语,很快,被流放边境……

    三哥启程那天,神宗自然是不敢去送的,然而,这四五年的相处,一些画面竟也在脑海中闪过,三哥虽然性格强,对于一处长大的几个弟弟,日常也算十分照拂……竟也是,神宗他这些年,感受到的不多的情谊,他想到这个,心内有些闷闷地难受。

    这档口,被指了婚的神宗,自然也不敢生儿子,徐氏娶进门那晚,两人初见,洞房花烛之际,两人想开口又开不了口的,竟是同一件事——避孕……

    之后,过了明路,徐氏便偷偷一直用药物避着,许是时间太长,这一避就是三年,或是方子也有些问题……孰知竟真的把身子给弄坏了。

    这三年间,二皇子顺利养出麟儿;而太子府中,好容易一位良娣有孕,却只生下一个女儿,没几天也夭折了……大喜大悲之下,太子性格日渐怪戾,与一母所出的二皇子也不怎么对付,更何况其他兄弟……神宗之流只能更加夹紧了尾巴做人。

    再后来,储位到底换了人。就在那一个月,太子竟也忽然“病逝”。那一个月之间,发生了什么,神宗不得而知,只是,之后,却也能感觉到,这皇后背后的力量,似大不如前了……一方力量弱了,就要重新洗牌了……

    相比长兄,二皇子虽多了些冒险精神,到底不够稳妥,也太多疑了些。

    而仁宗这些年流连后宫,创造了不少劳动力……却也不可避免亏了身子……一场大病后,整个人大不如前,日日要吃药养着……

    此时不动,更待何时,一时间,靖州内城,暗波汹涌。

    就在那时,牛家找上了他。

    对于为什么找上他,神宗并不十分清楚:

    或许因为他也算得上“长”?还是也一直挂在皇后名下?抑或,他性子一向软和懦弱,没什么大主意?

    ……

    赶在牛家嫡女进门前,那一阵,徐氏给他弄了好些个通房丫鬟……他也算可怜她,觉着她与他,或多或少有些相似之处……收用了一些,还真有一个怀上了,生了老大。

    不久后,牛氏进门。

    这时,徐氏才真正咂出味道,根本不是有子没子这回事……于是,一时间很是绝望,对待这庶长子,也算不上上心……

    而牛氏,顶着皇子嫔的名分进的府,可是皇子府上下,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对待这位皇子嫔比正妃徐氏还小心恭敬几分。

    牛氏面上也做得不错,只是,神宗十分敏感地觉着,她大概有些瞧不上他,或许,觉着他畏畏缩缩,没什么皇子气概?

    神宗虽心中有刺,有一次,鬼使神差之际,竟觉着,她这样想也是对的……

    不过,为了让牛家放心,那段时间,他夜夜留在牛氏房里,很快,牛氏有孕,生下他第二个儿子,他也松了口气,自此也渐渐疏离了牛氏。

    ……

    父皇去世前的那段时间,他自然是守在身畔服侍的。

    神宗记得,那晚,父皇回光返照,颤抖着手,摸摸他的脸道,

    马上,天下都是你的了,你可以可着劲吃佛跳墙了!没人会拦着你……

    父皇口里说的,当然不是他。

    爱吃佛跳墙的,是三哥,是太子,或是其他人,神宗也没兴趣追究。

    不过,继位后,他倒真让御膳房做过一次佛跳墙,味道的确不错,隔三差五上了一段时间的膳桌,照旧,也没什么意思了……

    继位仅仅半年,趁着选妃,他选了手握一部分军权的王家嫡女入宫,并且十分专宠,硬是把王家给抬了起来,分了牛家的军权!顺带着,也打压了一波外戚公卿,反正,作为皇子这几十年,他与他们也通通不熟。

    对于此,牛家十分愤懑,甚至威逼了他几次,却终究无可奈何地,没有采取什么举动。

    别的勿论,对阵牛家,他倒十分有把握。

    牛家还有皇子皇后,不至于完全豁得出去……而他作为一个皇帝,竟不怎么留恋王位,便什么都敢做得出来了……

    其实,牛家外戚专权,他也不怎么在乎。

    他只是讨厌牛氏在他背后的那种眼光……

    打压公卿世家,大概也出于差不多的理由吧。

    相比之下,这馨妃王氏,虽也有些小聪明,到底还知道本分……后来,这后宫,也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女人,此刻想一想,竟也没什么可说的……

    可说的,就只剩下,几个儿子。

    老大到底出身低了些,他想着当年他因何诞生,就觉得无趣,连带觉着老大也无趣了些……

    老二小时候长得玉雪玲珑,甚是可爱,这十几年来,也被教养得不错……只是近些日子,怎么觉得他愈长愈像牛氏……

    老三到底是继位后生下的,过于金尊玉贵了些,也像王氏,有些肤浅天真……

    不过这些只是表面,私底下,他们是什么样子?……谁知道呢!

    他老觉得自己看这几个儿子,并不像父亲看儿子,但他也没办法,他做儿子的时候,没见过人家怎么当爹(甚至没看过人家怎么当娘),也不能指望他能当好这个父皇罢……

    还有老四、老五……可是,他没耐心等了,怕是牛家、王家、还有诸位朝臣更没什么耐心……

    他为大皇子聘了徐氏的侄女为正妃,彻底与贵妃绑在了一起,这几年,徐氏不上不下,不过也颇成了个圈子,如若经营得好,老大也能借到不少力。何况,不是那蠢蠢欲动的程老三,不知道,能否把几家公卿都拉下水来……

    而小二子呢,他也横插了一笔,把他推上了更炙手可热的境地,不知道,能不能坐得稳纳?!

    小三子呢,聘了阁老之女,这也就罢了,不算太过分,只是,另有王氏甥女为嫔,这王氏的神来一笔,都不用他自己来搅混水了……

    ……

    等皇子们俱大婚完毕,他准备给他们一一封王:

    寿王、福王、禄王,寓意都不错,也算他这个父皇对得起他们了……

    好戏,就要开场了!

    忘了说了,继位后,他曾连续两个月没有进皇后牛氏的兴圣宫。其实,也不是有多讨厌牛氏,一多半出于,他的确讨厌兴圣宫这地方……

    那牛氏,竟也学徐氏亲手做糕点,轻声软语地,送到御书房来……

    为了面子?为了老二?

    真是,没意思极了……

 第75章 育儿



    忠信王府到这一辈;与皇室的亲缘关系已经很远了,即便是西昌王爷,与神宗顶着亲叔侄的关系;私下里,两人对于彼此眉眼何如,实在不是很清楚……

    近年间;神宗对于公卿世家的打压态度又十分明显。最倒霉的那一拨,已经日薄西山,颓势不可挽回……按照王爷郡主的经营;忠信王府不至于太坏,然而,想破除重压、独树一帜,留了壳子还填满里子;自然也是不可能……

    程裕容出家的时机,本十分不妙,正好撞在打压的枪口上……孰知,神宗轻轻放过,不仅没有以此做文章,把王府拖下来整一整,还亲自出面把这事圆了过去,有些蹊跷。

    过不多时,神宗亦推出了一项政策,收拢了一批,公卿外戚家里,除袭爵的长子嫡孙之外,凭借祖辈恩荫,在靖州内任各种闲职的其余子弟,程裕易因当时袭爵的程序还未走完,也算在其中,袭爵后想除名,却被神宗含糊了过去。

    名义上是弥补收权的损失,在其中选贤择能,延续家族富贵权势……统计下来,这批人还真不少!

    集结后不多时,神宗便风驰电掣给他们安排了活计,领头的,便是三位最年长的皇子。这事就变得耐人寻味起来。

    不仅公卿外戚,就连靖州一干高品大员、世家官宦,这些时日的灯,怕是也熄得比往日里晚些,为啥呢?纠结一干门客幕僚,揣测上意呗!

    然,当事的世家子弟们,却无暇想这些……这段时间,日子过得也颇苦了些,简直脚不沾地啊啊啊啊……

    这个月去郊外练兵,顶着烈日黄沙……下个月去哪里哪里插手一下盐务、漕运,长途短途地跋涉,披星戴月地赶路,满眼糊涂账……皆是没怎么见过的棘手活计!

    然而,程裕易觉着,每一项皆无非小打小敲,竟有些过家家的意思。

    渐渐的,虽非所愿,程裕易便在其中显了出来,虽然他经常,咳,咳,告假……

    一方面,是其中的多半子弟,公卿出身,又不若袭爵子弟那般严格教育培养,到底纨绔了些……另一方面,就是,凡是家世好的没有程二能力强,能力强的却没有程二的家世好,而且,还通通没有他,咳,咳,能吃得起苦……

    除此之外,这段时日里,这些公卿子弟,与皇子们,或多或少有了些接触。

    毕竟,这帮子人虽大多上不了台面,背后的力量却不容忽视。

    公众视线里,大皇子低调内敛,二皇子神采飞扬,三皇子矜持俊逸,各有风格,两个月后,三人身后各聚了一小拨人。

    至于程裕易,因常常告假,与皇子府有关的人,也避了不少过去……

    只是一日,在西郊练兵时,他销了假,策马缓缓归来,却在归程上偶遇大皇子,其身畔只有两个护卫,仿佛远足归来。二人只得共骑一段,程裕易表现得十分恭敬,却不多言,而大皇子亦十分亲和。因着与子璟、莫家四姑娘的姻亲关系,程裕易到底问候了一句,大皇子便捡了些有趣的家事说了说……

    事后,程裕易回想此事,印象深刻的,就是大皇子拿缰绳的手势,十分自信有力……

    神宗的性格脾气放在那里,数十年间,必有争储等风波,最坏的,还可能有朝内各方势力的倒塌、重组……

    忠信王府如若只想守业,必定不进则退,只能越退越远……可若想再往上一步,怕是要沦为谁的一杆枪了!

    对于此,程裕易并不热衷,想他爹娘亦是如此,否则以二老的心智与行动力,还有,咳,咳,性格能力上的互补与合力……这十年间,王府势力怎能如此缩水……

    程裕易原本就随性跳脱,自开始打心棠的主意后,想的更多的是山居秋暝的美梦!

    殊不知造化弄人!自袭了世子的位子后,他不得不想更多……尤其是,如今还有了儿子。

    他真不想,等递到儿子手中时,是个不上不下、气数将尽的忠信王府。

    即便,这小崽子将来亦想着山居秋暝……程裕易也希望,到那时,他有实力进行选择。

    程裕易记得,小时候,他在西昌王府混的时候,外祖父尚还没有把幕僚完全解散,每每圣上有什么动静,不用谁吩咐,那一排屋子便整夜亮着灯,幕僚们自觉自发聚在一起,苦思冥想,揣测上意……

    每每这时,外祖总要从小妾被窝里爬出来,破门而入,发一通脾气,大骂神经病!(其实并非神经病,而是,咳,咳,职业病)……

    想到这里,程裕易苦笑了一记。

    ……

    回了王府,王爷程修齐亲自给长孙小桃子起了大名——程亦哲,府内俱称哲哥儿。

    而早已习惯了喊“桃子”的心棠,也一改之前的散漫性子。

    穿越来做古代人,时至今日,她虽然也过得不错,只是这经验,实在无法复制……心棠很难想象,自家小桃子,咳,咳,如她一样也走上的自主创业路线……

    还是踏实做人,认真做事,言传身教罢!

    然而,她到底是现代穿来的,在那个时空里,谁没读过几本马斯洛、埃里克森,那做父母、将要做父母、未做父母的,谁又没读过几本西尔斯……

    于是,心棠的育儿实践,自然被现代理念深深侵染。

    她当然想严格教导,争取早日脱手……然而,在最早期的零到一岁,婴儿期内,为避免将来的人格分裂、心理变态,咱还是老老实实建立亲密关系,给娃足够的安全感!

    这不,便与这古代育儿理念,尖锐冲突了起来!

    对于齐哥儿,王府配置的育儿班底是一位老嬷嬷,两位奶嬷嬷,还有两个大丫鬟。这领头的老嬷嬷,便是郡主亲自下拨、平日里十分爱重的张嬷嬷……除此之外,王府养育孩子,特别是哥儿,又有成套的规矩定制。

    这一日,傍晚时分,如同之前的十五日一样,张嬷嬷(雪姿她亲姨娘)回了正院,事无巨细地如实回禀:

    世子妃又抱了哥儿两个时辰,如今,哥儿习惯了抱着才能入睡,难免,有些娇气……

    世子妃又把哥儿……翻过来趴上了一会!老奴看得呀,那个心惊胆战,只是,拦也拦不住……

    世子妃今日又总共给哥儿洗过三回澡……这才两个月的哥儿,哪能如此频繁见水……

    如同之前的十五日一样,襄南郡主当然坐不住了:这媳妇不着调也就算了,可不能把孙子也带得不着调啊啊啊啊啊!何况,这哲哥儿还是长孙,可是要袭爵的!

    她也亲自过去循禧居几回,为着效果,态度和善地与心棠说过几回……孰知这小家子媳妇当时态度软和、点头应承,第二日却我行我素!

    如此阳奉阴违,襄南郡主十分愤怒!

    只不过,如今有了孙子,她还真不能无所顾忌地冲到循禧居里大骂她心棠一顿……

    她采用了一贯擅长好用的冷战法。心棠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