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花成长指南[重生]-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这姐弟三人,虽然穿着普通了些,但这不卑不亢的气度,绝不会是庄户人家能培养的出来了的。
  赵掌柜心里如是想着,面上对几人的态度也越发热情恭敬了几分,“顾姑娘可真会照顾人,瞧这弟弟妹妹,不只长得讨喜,连性子都这么讨喜。”
  顾辞莞尔,端起茶抿了一口,兀自转了话锋,“难不成是娇娇的那条锦鲤帕子得了人眼?”
  “可不是得了人眼。”说起娇娇的绣品,赵掌柜的神情又激动了几分,“娇娇姑娘的这绣活我实在是满意的紧,她绣的那锦鲤帕子,我也没急着卖出去,便框了起来,挂在外头……”
  顾辞拧了拧眉。
  赵掌柜是个人精了,一看她这模样,心里暗道一声不妙,又赶紧解释道:“事先没跟两位通过气,倒也是我思虑不周。只是这两年,随着这彩衣巷的裁缝店越发多了起来,我这店里的生意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先前又恰好和对面那家店争镇上贾老爷府上主仆一百八十口人的冬衣单子,这才不得不拿出娇娇姑娘的绣活来加码……”
  “赵掌柜,咱们事先可说好,只绣帕子和香囊……”
  顾辞动了怒,赵掌柜也急了,“顾姑娘放心,我虽然拿着娇娇姑娘的这帕子来吸引人,但接下贾老爷家的这单子时,再三同贾府的太太和小姐强调过了,这样的绣品只能购买帕子和香囊。”
  闻言,顾辞微微松了口气,放下手中的茶杯,“既然贾府的太太和小姐瞧上的是娇娇的绣活,为何还愿意在你这里下单?”
  “顾姑娘这就有所不知了。”见她松了口,赵掌柜也是松了口气,看向娇娇,眉梢里都漾着笑,“贾府的太太和小姐对娇娇姑娘绣的这尾锦鲤实在喜欢的紧,反复思量后,仍是把单子下到了我这里,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三十条这样的帕子和三十个这样的香囊。”
  顾辞内心不平,有些不知说什么好,又端起茶杯假装喝了一口,故作平静道:“我倒是不知道我们家娇娇的绣活能有这么大的本事。”
  她的表情没有破绽可循,赵掌柜也听不出她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暗暗打量了她两眼,越发觉得她那剑眉星目不似一般人,暗忖了片刻,索性全实话实说了。
  “自打娇娇姑娘绣的那锦鲤帕子挂在了前头,我这店里的生意都比往日好上许多。不少妇人和富人家的太太小姐都来问我这帕子怎么卖,这几天,知道娇娇姑娘要来送绣品了,好些人一日都要来问上几回。”
  顾辞垂眸,没有搭腔。
  倒是小姑娘在一旁吃够了糕点,姿态优雅地抿了口茶,转着眼珠子道:“那这么多人喜欢我绣的帕子,赵掌柜给我涨钱吗?”
  “涨涨涨,自然张。”赵掌柜忙不迭地点头,“请你们来内室,也是为了商量这事。往后姑娘的绣品有多少,我锦绣坊就收多少,价钱全部按照平常绣品的两倍算。”
  娇娇垂眸,心中暗自打着小算盘,那这样的话,一块普通的花草帕子就是十文,这种最简单,她一天就能绣四五条,要是姐姐没盯着她,她估计还能多绣两条,那一天就是六十文,一年还能赚……算了,这个数太难了,反正就是好多好多钱了。
  小姑娘想得美滋滋,“那我能不能只绣花草帕子?”
  赵掌柜一时没防备她突然会这么问,愣了一下才道:“这段时间怕是不行,这也是我要同两位商量的。”
  顾辞迟迟不出声,赵掌柜莫名觉得有些心虚,踟蹰了一会才道:“先前我接下贾府的那笔单子时,已经答应了他们府上的三十条锦鲤帕子和锦鲤香囊,最迟在腊月二十五日交货。所以,这段时间怕是要辛苦……”
  “不行。这次的二十条帕子和二十个香囊,娇娇都绣了一月,这三十的量,且都是锦鲤,不到一月的时间,自然没法绣。”不等他说完,顾辞就打断了他,“赵掌柜还是另请高明吧。”
  “顾姑娘,您这不是在让赵某失信于人吗?”赵掌柜闻言,瞬间就急了,贾老爷是镇上最富有的人,这生意要是做好了,往后府上的四季衣服,他要是都能接下来,光是这赏银,就能抵店里辛苦大半年的纯利。
  “赵掌柜早先可没同我们姐妹商定这绣活的多少和这花样,如今您为了自己的生意,拿着娇娇的绣活做幌子,反倒赖上我们让你失信于人了。”心疼娇娇是真,但顾辞生气的根源更多的是来自自己的不安,她宁愿娇娇不要长得那么好看,也不要有那么出色的绣技,只是一个普通的、谁都不会惦记、谁都不会来跟她抢的小丫头。
  “赵掌柜既是如此想,交完这批绣品,咱们之间的这笔生意也不必再做。”
  “顾姑娘这是哪里话。”顾辞态度强硬,赵掌柜自然是恼的,气她们也太不知好歹,但如今已经签下了和贾府买卖的契约,不得不有求于人,只能小意讨好,“我事先没同两位商量,也是考虑到你们先前说的情况,想着你们庄户人家缺钱,挣个钱又不容易,恰好这贾府又惯是个大方的,这赏银就十两银子,我想着就几块绣帕和香囊,娇娇姑娘自然是不在话下。”
  娇娇闻言,偷偷去看了看顾辞,见对方依旧紧绷着脸,一言不发,她悄咪咪地吞了吞口水,“那、那三十块帕子和三十个香囊,我要是都完成了,赵掌柜统共会给我多少银子?”
  三十块帕子和三十个香囊,她要是努力点,还是可以完成的。
  “多少银子都不行。”不等赵掌柜面露喜色,顾辞就冷冷地扼杀了他的希望,见小姑娘不高兴地撇嘴,她又缓了缓语气,“这天越发冷了,一天到晚刺绣,要是手长了冻疮怎么办?还有这眼睛,一天到晚熬着,也是不想要了不成?”
  小姑娘被训地垂头丧气,踢了桌子一脚,小声嘀咕道:“当我是个泥娃娃了……”
  “顾姑娘要是心疼娇娇姑娘累着,那我去求求贾府太太,让她多宽限一段时间,您看成吗?”赵掌柜心里暗道顾辞把小姑娘看得太娇贵了,嘴上倒是自我责备,“也是我心切,思虑不周。”
  顾辞是个遇强则强的性子,如今赵掌柜了退了一步,她反倒有些不知说什么好了。
  娇娇见她不说话,心思又活了起来,偷偷看了一眼阿宝,只见阿宝小脸憋得通红,手中攥着一块没吃完的桂花糕,不知所措地看着自家姐姐,那模样可真惹人心疼。
  于是,她暗搓搓地勾了勾顾辞的手指,“姐姐,赵掌柜问你话了,你看阿宝都快被你们吓哭了。”
  顾辞也自知自己失态了,忙扯出一抹笑意,安抚地摸了摸阿宝的头,这才朝赵掌柜道:“镇上的大户人家,都有哪些姓?”
  “嗯?”这问题太猝不及防,赵掌柜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为首的就是城东贾家,其次是城西的王家,再其次是与城西王家相邻的宋家……”
  对于镇上的这些富贵人家,赵掌柜如数家珍,顾辞仔细听他说了一路,都没听到心里想着的那个姓氏时,眉头稍稍松了松,“三十的份量,娇娇肯定是完不成的,至多一半的量,赵掌柜若是稳得住,这活我们便接了。”
  赵掌柜心里苦不堪言,这贾府的太太小姐就是等着这些帕子香囊过年,如今若是告知还有一半的量要到开年去了,指不定跟他怎么闹。
  然而,眼前这位姑娘这性子也像个说一不二的。
  “一半就一半吧,只能我去贾府道歉了。”赵掌柜叹了口气,又道:“不过如此,那十两的赏钱,怕是没了。”
  娇娇一听这话,眼睛豁然睁大,那可是十两银子咧。
  顾辞点了点头,“那赏钱没有就没有了。”
  这口气可真大,他还是个有些家底的人,都觉得肉疼,赵掌柜暗自嘀咕,但也没多说什么,又招呼三人用了点心,这才让伙计拿来了帕子和香囊。
  趁着顾辞在点数时,小姑娘胆大包天地和赵掌柜暗暗使了使眼色。
  赵掌柜心领神会,眼里瞧着小姑娘那挤眉弄眼的模样好笑,但又怕在顾辞面前漏了陷,一直都是苦着脸。
  等到点过数之后,赵掌柜也朝伙计使了使眼色,顾辞弯腰给阿宝擦嘴角的糕点屑时,利索的伙计就飞快地将另一半的帕子和香囊也放了进去。
  为了转移顾辞的注意力,临出门时,赵掌柜还特地把糕点打包了一些,硬是要送给顾辞。
  顾辞压根就没想到小姑娘暗地里和赵掌柜狼狈为奸了,听小姑娘说这布包她来拿时,也没多想,随手就给了她,毕竟几块帕子和香囊也没有多重。


第41章 
  俗话说,一回生; 二回熟。姐弟三人也不是第一次上镇子来; 自然不像第一次一样; 看什么都新奇。又加上临近年关了; 要开始置办年货回去; 也没时间再到处瞎逛。
  顾辞带着两人同赵掌柜告别后,就径直离开了彩衣巷; 又马不停蹄地赶往西巷里头的其他巷子。
  庄户人家都讲究新年新气象,像这些用来扫尘除房顶蜘蛛网的扫帚都要用新的; 来年才能有个好运气。
  顾辞前后两辈子; 这还是自己头一次真正当家,对这些也是似懂非懂; 都是从板根婶那里请教来的。如今是和自己最亲近的两人过得第一个年,她自然也想闹闹盛盛的,为往后的日子开个好兆头。
  从西巷出来时; 姐弟三人都已经是两手不空了,从新的锅碗瓢盆到小的油盐罐子; 从扫地除尘的扫帚到新的木梳子等等; 大大小小买了十几样。
  好在这些东西都是普通庄户人家买的起的,不值什么钱; 不用心疼银子,顾辞买的就大方。
  “姐姐,我们还要提着这些东西去东巷买吃食吗?”娇娇力气小,抱着一摞碗从里面走出来; 额头上已经布了细汗,一想到还要抱着这些笨重的碗往东巷去逛,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顾辞实在是空不出手来拿这碗了,只能安慰她,“出口有寄存的摊子,咱们先把这些东西寄存好,找个地方吃了东西再去东巷买吃食。”
  两巷的出口处搭的是简陋的草棚子,大多是用来寄存牛板车的,也有一两个茶棚,连带着帮人寄存些买好的大件物件,像顾辞他们这种寄存这些小玩意儿的,倒是少。
  娇娇听顾辞这么说,也有了点盼头,用手肘擦了擦额上的汗,脚下的步子也快了几分。
  茶棚是一对老夫妻开的,妇人慈眉善目,是个善人,也没嫌弃顾辞这零零散散的东西多,整理好放在了一处,收了她一文钱。
  把东西寄存好后,顾辞也没急着走,拿这么多东西走一路,她也觉得手勒得难受,活动了下手臂,才扯着衣袖给娇娇和阿宝擦了汗,又怕他们热一阵冷一阵,容易着凉,又帮他们把袄子松了松,透气。
  “饿不饿?咱们还要一个时辰才能回家去,到家时,估计得天黑了。要是饿了,咱们找个地方先吃东西。”
  “不吃,赵掌柜给的花糕还有好几块。”娇娇摇了摇头,姐姐太不会勤俭持家了,舅母说了,板根婶也说了,姥爷也说,还是这么不学好,这镇上的东西多贵啊,上次吃馄饨就吃了近百文,她要绣十条帕子才能挣回来,“咱们带的馒头也还有,不到镇上吃。”
  阿宝也跟着点头,“吃馒头和花糕就好了。”
  顾辞拿起娇娇的手,仔细检查了一番,又揉了揉她被碗底压红的手心,这才抬头看向两个小财迷,“花糕吃多了腻口,不能当正餐吃,馒头太硬了,这天气吃了,对胃不好。”
  娇娇才不管她那一套,把挂在布包褡裢上的小布包解了下来,自顾自地从里面拿了一块花糕,先递给了阿宝,再拿一块递向顾辞,“反正我不去吃东西,就吃花糕。”
  顾辞知道这花糕价钱不菲,她平日是不舍得给他们买的,“我不吃,你们吃。”
  “不吃就不吃。”娇娇哼了一句,反手就送回了自己嘴里,鼓着腮帮子跟她炫耀,“可好吃了。”
  顾辞被她这模样逗笑了,伸手戳了戳她鼓鼓的腮帮子,“好吃就都吃了,那咱们就不去吃东西,就在这茶棚点一壶热茶,歇会就直接去东巷买东西。”
  生怕两个小财迷又拒绝,顾辞趁着他们吞咽糕点时,就招呼了伙计上茶。
  小姑娘可生气了,“我们水壶里还有水了。”
  “这茶才三文钱一壶。”顾辞率先找了一张桌子坐下来,又偷偷吓唬她,“若是不点茶,这婶婶才不许咱们坐这里歇脚。”
  果然,小姑娘一听她这么说,就不搭腔了,她这会手酸腿酸,就想找个地方坐着歇会。
  见两个小财迷不说话了,顾辞才从自己背的贴身布包里把馒头拿出来,恰逢妇人过来上茶,便不好意思地问了一声,“老板娘能帮我把这馒头热一热吗?怕他们两个小孩子吃了肚子难受。”
  “原本是不行的。”妇人逢人就是笑眯眯的,布满老茧的手隔着帽子摸了摸阿宝的头,“不过,这两孩子水灵,这次便帮你热了。”
  “那麻烦您了。”顾辞笑了笑,将馒头拿了出来,见妇人一脸慈爱地看着娇娇和阿宝,便也同她多说了几句,“老板娘谬赞了,庄户人家都是瞎养活的,能养出个什么水灵的人,也就是性子瞧着好。”
  “你是个不知足的。”妇人将馒头放在了盘子上,嗔了她一眼,“我和我家那老头子在这里开了三十年茶棚了,还没见过比这小姑娘更水灵的,只是这脸上的淡印子……倒是可惜了。”
  妇人边说边拿着馒头走了,顾辞也就没搭腔,余光扫到小姑娘正一脸得意洋洋地用茶碗照自个儿的脸,好笑又好气,“瞧你这个厚脸皮,别人一夸你,你就美上天了,是吧?”
  小姑娘被她说的有些不好意思,低头就咬着碗沿抿了口茶,结果被烫的直吐舌头。
  顾辞赶紧去前面问妇人要了一碗凉茶,给小姑娘灌了下去,才让她伸着舌头,帮她仔细了一番,没见着烫伤,这才放心下来,面上却仍是板着:“让你毛手毛脚的,别人夸你一句就上天……”
  天冷,一般来茶棚喝茶的人都是为了暖身,自然都是开水刚泡开的,小姑娘好在喝的少,这一烫也就舌头有些麻,吃那花糕都没啥味了,苦巴着脸听她训。
  顾辞训了她几句,又不忍心了,“可还是难受?痛吗?”
  “不痛,就是麻麻的。”小姑娘吐了吐舌头,又咬了一口花糕,表情也是丧丧的,“姐姐,我连花糕的味道都尝不出了。”
  “噗嗤”一声,顾辞没忍住,笑了出来,见阿宝在一旁担忧地看着小姑娘,她抬手掩了掩唇,“阿宝,你可别学你娇娇姐姐,傻兮兮地被自个儿烫着舌头了。”
  “小姑娘没事吧?”妇人把热好的馒头端过来,瞧着小姑娘的脸皱巴巴的,也是担心,毕竟是在她茶棚出的事儿,“里头不远就是积善堂,李大夫什么都能治,若是烫严重了,可得及时去瞧瞧。”
  “没事。”顾辞接过馒头,“她一时贪急,只是舌头给烫麻了。”
  “没事就好。”妇人松了口气,又把盘子上的一叠腌菜放到了桌上,“我就好人做到底,既然给你们把馒头热了,索性这也送你们了。”
  顾辞原本想推辞,但想着小姑娘舌头烫麻了,正要点口味重的东西刺激刺激,便应下了。
  休息够了,顾辞去结账的时候,特地多给了两个铜板。
  比起西巷,东巷要热闹许多,尤其是临近年关,各种吃食,过年的小四样或是小八样摆的琳琅满目。
  娇娇起初还是有些神情恹恹,但看着越来越让人眼花缭乱的吃食,也兴奋了起来,拉着阿宝到处跑,这个看两眼,那个看两眼,然后回头就冲顾辞喊:“姐姐,这个是什么呀?那个是什么呀?”
  顾辞也不嫌他们啰嗦,跟在后面耐心地回答,但若要问他们想吃什么时,两人都把头摇成了拨浪鼓。
  顾辞生怕他们小小年纪就养成了小财迷的性子,将来将钱财看得太重,琢磨了一番,便从荷包里拿了二十文钱出来,“来,一人给十文,这大街上的东西,你们自个儿选,我瞧瞧今儿谁会花钱些。”
  两个还没有过私房钱的人有些激动,但又怕自己浪费了,盯着顾辞手心的十文钱,不敢伸手接。
  “钱就是用来花的,会挣钱很了不起,但挣的钱要会花。”顾辞看出了他们眼底的犹豫,将铜板放到了他们手心,“拿着吧,买自己想买的,买十文钱能买的。”
  娇娇吞了吞口水,攥着十个铜板,“我什么都能买吗?”
  顾辞点了点头,“十个铜板能买到的东西,都能买。”
  “那我能去西巷买吗?”
  “嗯?”顾辞愣了一下,须臾又点了点头,“也可以。”
  娇娇这才把手里的铜板放进了自己衣袖内缝的口袋里,“那姐姐,我们快点把过年的吃食买了吧。”
  阿宝看娇娇把铜板收了起来,他也收了起来,“那我也跟着娇娇姐姐去西巷买。”
  娇娇朝他翻了个俏皮的白眼儿,“不许你跟我买一样的。”想了一下,她又有些得意洋洋,“就算你跟我买一样的,也没用。”
  既然说好不干涉他们怎么花这十文钱,顾辞虽然好奇他们要拿十文钱买什么东西,但也没有多问。
  东巷虽然吃食种类多,但逛来逛去,各类小巷的吃食都大同小异。
  瓜子花生是庄户人家都不会少的年货,顾辞各买了三斤,还不顾两个小的劝阻,硬是称了一斤糖,还称了半斤桂圆,红枣之前买了,也就没买了。
  另外还买了两斤装小四样,那是给外祖家准备的年礼。小四样顾名思义,就是四样吃食混装在一起,其中三样就是常见的瓜子、花生、炒米,另外一样就根据价钱的高低来定,一般的就是地瓜干,贵一点的可以是桂圆,也可以是红枣,或者糖,混合装一起,有两斤装的,也有四斤、八斤装的。
  家里两个小的都不爱吃炒米,顾辞就分开买了,等到过年的时候,家里来客人了,她自己组四样也是一样的。
  买了干货,顾辞又去肉铺买了猪肉,猪蹄,因为她买的多,老板还大方地送了她一副猪下水。
  她原想今日就把年礼办齐,但瞧着时辰不早了,小姑娘又一直在一旁催着她,让她记得去西巷,买了猪肉后,也就出来了。
  东巷的第一条小巷走动的商贩最多,顾辞走过来,就碰见了三个让她给小孩子买糖葫芦的,她瞧着两个小的偷偷去看人家的糖葫芦,但两个都没说要自己买。
  顾辞起初以为他们是还没下定决心,她也装不知道,然而直到快出了东巷,两个小的也没下定决心,她就憋不住了,叫住了走过去的商贩,“给我两串糖葫芦。”
  娇娇反应最大,捂紧自己的口袋,“我不买的啊,是你要买的。”
  阿宝也跟着有样学样。
  顾辞瞧了他们两个一眼,又气又好笑,付了钱,让商贩把糖葫芦给了两人,“对,是我硬要买给你们的。”
  阿宝如今牙好了,接过糖葫芦就先咧嘴给顾辞看了看,“姐姐,我牙长出来了。”
  “嗯,我瞧见了。”顾辞没想到他记忆力挺好,还记着这事。
  阿宝闻言,开心地咬了一个,想起什么似的,又看向娇娇,一脸认真,“上次娇娇姐姐说自己不爱吃这个东西。没关系,等会你要吃不完了,我帮你吃,我牙好了,可以吃好多了。”
  正准备美滋滋地吃个开心的小姑娘:“……”
  说谎一时爽,圆谎火葬场。


第42章 
  顾辞也没料到阿宝心思这么细,再看拿着糖葫芦吃就不好意思; 不吃又肉疼的小姑娘; 一张脸都气恼地快皱巴到一起了; 她努力压了压欲往上扬的唇角:
  “别以为长牙了就能贪嘴; 小孩子吃多了这酸甜的东西; 牙齿容易长蛀虫,可不能多吃了。”
  阿宝哪里禁吓; 一听这话,赶紧道:“娇娇姐姐; 那、那我不帮你吃了。”
  “才不让你吃。”小姑娘神情放松了下来; 狠狠地咬了一个,又踮起脚伸向了顾辞嘴边; “喏,我不是很喜欢,姐姐帮我吃两个吧。”
  顾辞憋着笑; 也不戳穿她,“怎么办; 姐姐一点都不喜欢吃这个?”
  “还能怎么办?肯定不能浪费啊。”小姑娘约莫是心虚; 有些不敢去看顾辞,“那、那我勉为其难都吃了吧。”
  阿宝这个小憨包; 竟然还附和着点了点头,“五文钱十颗,两颗就要一文钱,娇娇姐姐可不能浪费了。”
  小姑娘现在可烦这个傻弟弟了; 决定今天都不跟他讲话了,气鼓鼓地哼了一声,就拉着顾辞的衣摆往西巷跑。
  阿宝被哼得一脸茫然,但还是小心翼翼地去拉着娇娇的手。
  人来人往,顾辞两手不空,担心他们两人被人冲散了,出来时就提醒他们要相互拉着手,在这事上,娇娇自然不会使小性子,反手牵住了阿宝的小手腕。
  到了西巷入口,娇娇就不许顾辞跟着去了,让她和阿宝在这个巷口等她。
  “不行。”顾辞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她,“这人来人往的,我敢让你一个人去?”
  “又不远,就在里面的彩衣巷。”
  “那也不行。”人来人往的大街上,顾辞也不好训她,看她犟着脸,又退了一步,“你要是不想让姐姐知道你买什么,那我不去店里就行了。”
  娇娇努了努嘴,没有搭腔,自己牵着阿宝就往里面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