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花成长指南[重生]-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卖给那婶子十五文一斤,是因为婶子只能给这个价,但你不同,难道你也只能给这个价?这东西的价值啊,都是因人而异的,身价越高的人,拥有的东西也得价高才配得上,闻小姐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
  闻偲怡:……居然很有道理,她竟无言以对!
  “糯米,给她们五两银子。”
  顾辞看着小姑娘收下的五锭文银,半天都没回过神来——有钱人都是这么好骗的吗?
  原本以为要卖到下午去了的猪肉,结果在午时就卖完了,比平日还要早收摊一会。
  关好铺子,往回走时,顾辞听着身后还在那怼来怼去的两人,总觉得今儿过得有些不真实,偷偷在自己脸上掐了一把,又在阿宝脸上掐了一把。
  今天铺子关的早,下午的猪还要等一回,顾辞也不急,到了家后,便拿出买来的糯米粉准备做元宵。
  至于小姑娘和那位闻小姐,依旧在那闹闹腾腾的,但自家小姑娘说不听,而那位闻小姐也不像个计较的性子,两人也不过耍耍嘴皮子,顾辞也就不担心了,让小姑娘招待人,自己去了灶屋忙活。
  闻偲怡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大家闺秀,她家和陆家一样,都是世代经商的,只是到了她这一辈,上面有六个哥哥,六个哥哥都不愿从商,四个上了战场,一个被人家女山大王抢了当了压寨相公,最小的哥哥就更奇葩了,和一个小寡妇私奔了。
  因此,临到她了,这偌大的家财万贯,是不继承也得继承。
  然而,六个哥哥都不是什么安分的人,她能是个什么安分的人,不是跟着四个哥哥偷偷跑去了战场,就是跟着那当了压寨相公的哥哥去劫富济贫什么的,这闯荡江湖的本事倒是有了,但做生意什么的事——完全不在行。
  这离家出走的状态一直到了她及笄那年,她老爹给她说了一门亲事,就是那位陆家大少爷。
  闻偲怡那东窜西跳的性子,及笄那年,情窦还未开了,哪里答应,在家一哭二闹三上吊,就在毁亲的隔天,她女扮男装在闹市跟人打架,一个侧旋踢的时候,恰好和坐在对面酒楼窗边喝花酒的陆大少爷四目相对了,这惊鸿一瞥,闻小姐这情窦噼哩哗啦地就发了个芽。
  这不,她都是十七岁的老姑娘了,死缠烂打的招数都用尽了,这位陆大少爷依旧对她不冷不热的。
  愁死。
  小姑娘听她娓娓道来这千里追夫的悲惨事迹,心里幸灾乐祸地不行,表面却遗憾地叹息:“哎,你真惨。”
  闻偲怡知晓小姑娘是在笑话自己,但也没跟她计较,“咱们也算不打不相识,又一样的聪明好看,要不说和算了,咱们以后就是手帕交了。”
  小姑娘嘴一瞥,“不好意思,小矮子不想和高个当手帕交。”
  啧,还记仇了。
  闻偲怡摸了摸鼻子,“其实吧,我也想像你一样,长得娇小玲珑的,嘤嘤哭泣起来,还能梨花带雨惹人怜什么的,但我有什么办法,这个头就跟雨后春笋似的拔……”
  小姑娘:“……”
  “哎,你别生气,我跟你说认真的。”闻偲怡其实是真不希望自己这么高,比如上个吊就有点难,“我心上人身边的小跟班说,我心上人喜欢的就是个小姑娘了,我是真想自己小点。”
  这句话愉悦到了小姑娘,红唇一咧,“单相思那么苦,看你这么可怜,给你描个鸳鸯灯笼好了,嗯,希望你早日抱的美人归。”
  “为什么不是嫁的如意郎君?”
  “像你这样虎背熊腰的,肯定能将你夫君抱起来的……”
  “……”闻偲怡在心里暗暗琢磨了一下,自家心上人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抱她估计真抱不动,但若是她抱他的话——好像抱的美人归也不错。
  贾府派人来催了几次,闻偲怡就是不回去,中饭就是跟着顾辞吃的元宵。下午顾辞出门去了,她就跟这小姑娘身后晃悠,去对面姚家看着大伙扎那种莲花灯,直到傍晚,才提着小姑娘给她新描出来的鸳鸯花灯走了。
  许老汉知晓年轻人都爱凑这花灯节的热闹,下午杀了猪之后,也不用顾辞帮着收拾,早早赶她回家,让她带着家里两个小的去凑热闹,多去河边转转,这一日很多少男少女都会在小河边集会,看对眼了,若是父母双方都满意,就能成一桩姻缘了。
  顾辞临走时,许老汉还特地跟她强调:“别老是穿的这么灰扑扑的,去小河边的时候穿鲜艳点,万一遇上了心上人啊,这两情相悦的机会才多些。”
  “许伯说笑了。”顾辞笑了笑,也没有多说,回去的时候,又拐去西巷,从早上卖的猪肉钱里先拿了一两出来,给小姑娘买了一盒胭脂。
  说起来,其实她还从没看过小姑娘搽脂抹粉的模样儿,想起对方今早对着水缸抿唇自照的模样儿,她又莫名有些期待小姑娘收到这胭脂时的表情来。
  旖旎的心思还未起,顾辞转念又想到小姑娘上午买花灯的模样儿,这节日暧昧又风花雪月,但自家小姑娘满腔心思都放在那些花灯上了。
  顾辞回了家后,也没急着把东西给小姑娘,而是先去姚家的院子里,先帮了会忙,这才早早回家准备晚饭。
  吃过晚饭后,天还没黑,顾辞想挑个机会将胭脂送给她,但看小姑娘在那里跑出跑进的,又忍了。
  天将黑时,顾春晓夫妇将家里的两个孩子都带过来了,帮着把姚家院子里的那些灯收了,一行人都朝河边走去。
  顾辞上辈子跑货经常要来码头,但从没有看过元宵节时的河道和码头,眼下看到停在岸边的船都挂了一圈红灯笼,看着带着面具的少男少女擦肩而过时的盈盈目光,终于感受到了这个节日的与众不同。
  小姑娘还是头一次参加这样的集会,总觉得眼睛都不够用,东瞅瞅西瞅瞅,看什么都好奇地不行,但不会像阿茹那样,吵着什么都要买。
  看阿茹戴上了一个青面獠牙的面具,顾辞也买了三个,小姑娘的就是个半截的狐狸面具,戴上后,恰好能看到那小巧的嘴唇和那甜甜的小梨涡,在红色的灯笼火光里,当真应了一句话——回眸一笑百媚生。
  还好,胭脂还未来得及给小姑娘。


第120章 
  等到天彻底黑下去了,动听悦耳的丝竹声从河面上由远及近飘来; 往河道边聚集的人群也越发多了; 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公子哥; 一个个都朝河面上翘首以盼; 吹着口哨; 好不快活的模样。
  小姑娘能说会道,笑起来时; 那甜甜的小梨涡十分讨喜,阿茹这个鬼精灵; 又会挑人下手; 两个小姑娘合作,不到半个时辰的工夫; 就卖出了不少花灯。
  这个时辰卖花灯,就不像上午那样,固定在某个地方摆摊了; 几人都是边逛边卖。
  俗话说,饿死胆小的; 撑死胆大的; 小姑娘这花灯的价格也是因人而异,若是见着穿着好些的; 她就叫价高些,若是穿着普通些的,她也不黑心。
  看着这人来人往的,她也不愁剩下的卖不出去; 眼下见大伙都往河边去,他们三姐弟都是土包子,根本就不知道那是什么,也想跟着瞎凑热闹,正准备往人群里凑了,就听到吴静书阴阳怪气地在骂顾春晓:“还说自个儿平日忙,今儿是特地带着我出来走动走动散散心,我看你是自个儿来散心的……”
  “阿茹,你娘和你爹这是怎么了?”看他们夫妻俩闹起了别扭,顾辞看热闹的心思也淡了些,回头见顾春晓抱着毛蛋,皱着眉头听吴静书在骂,她也不敢随便去劝,便低头小声问了阿茹一句。
  “大姑姑别管我爹娘,他们每年来这里看花灯,都会闹上这么一出的。”阿茹撇了撇嘴,对此早就见怪不怪了,又指了指河面上那越来越亮堂的星星点点,“喏,等会那些花船过来了,这些凑热闹的男人都要被训上几句。”
  “那些声音是从河面上的花船传过来的吗?”小姑娘望河面上看了一眼,回头看着阿茹眨巴了下眼睛,“那这是为什么呀?”
  阿茹扯了面具,回头瞅了还在闹别扭的爹娘一眼,然后凑近了顾辞和小姑娘的中间,一脸神神秘秘,“我娘说,那些花船上的姑娘都不是些什么正经姑娘,就是专门勾人的,等会船过来了,你就能瞧见了。”
  小姑娘歪着脑袋想了想,小心翼翼地瞅了自家姐姐一眼,“那些姑娘是不是都长得好看啊?”
  “我娘不许我说好看。”说着,阿茹又神秘兮兮地道:“但我偷偷告诉小姑姑,那些姑娘比我娘都好看多了。”
  小姑娘捂着嘴偷笑,点了点头,想到什么,又摸了一下自己的小辫子,有些不好意思道:“比我还好看吗?”
  阿茹盯着小姑娘,有些为难地挠了挠头,“小姑姑好看,但就是……就是……唔,我也不知道怎么说。”
  言外之意,就是自己没有那些勾人的姑娘好看咯。
  小姑娘有些不开心了,拉着顾辞就不往河边去了,“姐姐,咱们往里面去卖花灯去,那些不正经的姑娘少看,免得看了长针眼。”
  顾辞反手握住她的手,笑说了一句,“傻娇娇。”
  阿茹也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刚刚的话让自家小姑姑不高兴了,又赶紧解释道:“小姑姑肯定是比她们都好看的,但我娘说了,她们都是用脂粉画出来的,小姑姑要是搽脂抹粉了,肯定比全天下的姑娘都要好看。”
  小姑娘咬了下唇,又回头看向了河面,“那我倒要瞧瞧她们画的有多好看。”
  说话间,男人的口哨声越发放肆起来,河面上的粼粼水光映衬着越来越近的烛火,将着这热闹的气氛推到了一个至高点。
  “终于过来了,不知道今年的花魁娘子还是不是小桃红……”
  “小桃红美则美矣,但我更喜欢金牡丹,那圆润的身子瞧着就……啧啧……”
  “好啊,你这个杀千刀的,让儿子在那头等我,原来你又是跑这里来了,看我不揪掉你耳朵。”
  “于山家的,你家男人也在这,你甭去前头找了……”
  “你昨儿还是怎么跟我说的,啊?得了,既然你记挂着这些货,你回头找她们给你生孩子去,我不生了……”
  “哎哟喂,我的姑奶奶,千万别动气,今儿我真是来陪你放花灯给咱们儿子祈福的……”
  男人的讨好陪笑声和女人的叫骂声在越来越近的歌舞声中变得忽高忽低起来。
  河面上的花船缓缓划来,轻薄的纱帘随风摇曳,穿着轻薄的姑娘们在船头或唱或跳,最终那艘最大的花船缓缓停泊在了码头,歌舞停,船头摆上一面打鼓,带着透明纱巾在上面起舞的女子便就是花魁娘子了。
  鼓声一起,人群纷纷朝那边看过去,顾辞仅仅拉住小姑娘和阿宝的手,生怕他们被人冲散了。
  “姐姐,你要去看看那花魁娘子长什么模样吗?”
  “总归不会有比小娇娇更好看的人了,那我还要好奇什么?”
  小姑娘心头酥甜的有些发腻,咬着唇瓣道:“那我还是好奇的,我得看看搽脂抹粉有多好看。”
  顾辞把她拉到了外边一些,见小姑娘正费力地踮着脚往码头那边看去,余光扫到骑在旁边骑在男人肩头的一个小女孩,不由心念一动:“既然娇娇好奇,要不要让我抱着你看个仔细?”
  小姑娘四周瞧了瞧,有些不大好意思,“我……我都十五了。”
  “十五了,也是姐姐的小姑娘。”顾辞单手拦腰扛起了她,然后偏头叮嘱了阿宝两句,就松开了他的手,将小姑娘挪到了肩上,“别乱动,坐稳了。”
  小姑娘心里是欣喜的,但这么多人面前,又特别害羞,捂着脸露了个眼往旁边去看,见阿宝正看着自己笑,腾的就把脸捂严实了。
  阿宝压着笑意,十分贴心道:“娇娇姐姐不要害羞,带着小狐狸面具了,大家也认不出你的。”
  小姑娘摸了摸自己戴的面罩,还是有些放不开,只敢驮着背。
  “爹爹偏心,你看,大姑姑都让小姑姑骑马。”旁边的阿茹见状,羡慕地不行,闹着要顾春晓也抱着自己好好看看热闹。
  吴静书没想到顾辞是这般宠着小姑娘的,心下虽有些讶异,但也没当着人的面说,而是戳了戳阿茹的那张小肥脸,“你瞧瞧你这一身肉,过了个年,你又长了,你小姑姑身量比你高出些,但可没你压秤,你要是能有你小姑姑这匀称的体态,我都愿意抱你看个热闹。”
  阿茹气恼地哼了一声,“那从明儿起,我不吃肉肉了……”
  小姑娘听着身后母女俩的对话,不由自主地慢慢挺起了背。
  这花船每年的元宵节都会从下而上在河面上游一段,但并不会在码头停留多久,花魁娘子一舞毕,她们又会继续往上。上面的姑娘虽然都是秦楼楚巷里的,但却并不是云峡镇的,而是下游更大的盛乐城。
  因此,云峡镇的男人们其实大多只能饱个短暂的眼福,女人们虽然骂骂咧咧,但其实也就是夫妻间的一个情趣,倒并不会真的往心里去。
  小姑娘在高处看过去,那花魁娘子一个劲儿的扭动旋转,她瞅了半日,才勉强看清了她的那张脸儿。确实,和那浓妆艳抹的人比起来,自己这模样儿虽然水灵,倒是有几分素了。小姑娘撇了撇嘴,也不等那花魁娘子跳完,抱着顾辞的脑袋摇了摇,“姐姐,不看了,不好看咧。”
  “可是瞧够瘾了?”顾辞仰头看着她,“还是自己好看,对不对?”
  小姑娘没直接回答,捂着她的眼睛,“姐姐快放我下来,都抱了这么久了。”
  “反正我们小娇娇又不重。”顾辞随她捂住眼睛,没撒手。
  小姑娘从小到大,从没这般坐姿不雅过,尤其是听阿茹还这般羡慕,心里也是甜甜的,也就不要求一定要下来了,还故意在顾辞的肩头扭了扭,转头四处看。
  她东张西望的,隐约瞧着身后那个个高的女子有些眼熟,下意识地又看了一眼,同样带着狐狸面具的两人四目相对,都认出了对方。
  小姑娘:冤家路窄,又碰上这个讨厌鬼了。
  闻偲怡:去他娘的,怪不得她说这背影这么眼熟了,果然就是这个小矮子。
  然而,不等两人做出反应,闻偲怡旁边的男子最先失态,“兰姨?”
  “……”闻偲怡眨了眨眼,再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分明也是看向小矮子的,“陆哥哥?”
  陆铭没有理会她,朝前走了两步,想起什么似的,又折回来,拉上了她的手。
  而小姑娘压根就不知道自己被人盯上了,刚刚认出了闻偲怡,赶紧就回过了头去,正仓皇地让自家姐姐把自己放下来,“姐姐,咱们快走,那个闻讨厌又来了……”
  顾辞虽还没搞懂状况,但还是将小姑娘抱下来了,“你别看人家闻小姐不同你计较,你就越发放肆。”
  “好好好,我往后不说她了,姐姐,咱们赶紧偷偷换个地方,那个闻讨厌话太多了,不想跟她讲话……”
  顾辞:“……”
  不过,他们两家人一起来的,哪能说走就走,等顾辞和顾春晓他们说好,收拾好那些花灯时,还在东张西望的小姑娘就被人从身后拉住了手。
  小姑娘吓了一跳,开始还以为是闻偲怡就找过来了,回头不耐地想骂一句时,才发现拉着她的人是个带着面具的陌生男人,先是愣住了,等到反应过来时,才发现自己的小狐狸面具已经落到了对方手里,顿时懵掉了,要哭不哭地看向顾辞:“姐姐,他……他轻薄我?”
  陆铭也是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小姑娘,半晌才呐呐道:“兰姨?”
  顾辞回头看着这样一副场景,神情骤然一冷,手中的花灯随手一松,扣在了陆铭拉着小姑娘的手上,“公子,请自重。”
  陆铭吃痛,下意识地松开了手,同时也终于回过了神,看向顾辞,嘴唇动了动,半晌才将手中的小狐狸面具递了过去,歉意道:“抱歉,我大约认错人了。”
  这一出变故,最一脸懵的就数闻偲怡了,打量的目光在小姑娘和陆铭的脸上来回逡巡,“陆哥哥喜欢的原来是这样的小矮子?”
  然而,眼下谁都没心情搭理她的话,顾辞接过陆铭手里的面具,揽着一脸被吓到的小姑娘,侧了侧身子,不让对面的人看到,抿了抿唇,还是忍不住生气,虽然对方戴着面具,但她还是听出了他的声音,“男女授受不亲,往后公子可得注意了,即便认错人了,也不应动手动脚。”
  “在下受教了。”陆铭点了点头,又朝小姑娘的地方看过去,低头沉默了稍许,还是没忍住,“冒昧问姑娘一声……姑娘与……是什么关系?”


第121章 
  这个问题,对顾辞来说; 实在太敏感了。她下意识地又把小姑娘搂紧了几分; 一脸警惕; “我不明白公子的意思。”
  陆铭看了她一眼; 取下了面具; “顾姑娘,这是咱们第四次遇到了; 既然如此有缘,不如再好好认识一番; 在下姓陆; 单字一个铭,铭记的铭。”
  顾辞垂眸; 隔了片刻才朝他点了点头,也取下了面具,“顾辞。”
  陆铭笑了一下; “刚刚冒犯了,实属我唐突; 只是这位……”
  “是我家妹。”
  “只是家妹与……”陆铭说到一半; 又顿了顿,朝小姑娘看了过去; “不过确实是我认错了。”
  陆铭前一句未尽的话明显还有其他深意,但如果对方真的认识小姑娘,那定是知晓小姑娘的身份的,那么……上辈子的事……
  顾辞手指攥了一下; 看了陆铭一眼,又看向他身边的闻偲怡,“闻小姐。原来两位是旧识?”
  闻偲怡哼了一声,伸手就揽住了陆铭的手臂,对着小姑娘的方向道:“我和陆哥哥岂止是旧相识,我还是他的未婚妻了。”
  “……”陆铭不动声色地去掰她的手,奈何论力气,他根本就不是这人的对手,掰不开也就不挣扎了,偏头睨了她一眼,“提醒你一下,我们之间的婚约已经取消了。”
  “我就知道,你就喜欢这样的小矮子,以后去生一群小矮子吧……”
  陆铭赶紧捂住了闻偲怡的嘴,尴尬地看了顾辞一眼,又看向小姑娘,“她没有恶意的,只是向来就是个口无遮拦的性子,还请你们两位姑娘见谅。”
  当着外人的面竟然拆自己的台?
  闻偲怡一口咬在了陆铭的手心,一跺脚就跑了,陆铭拿着她也是头疼,但又顾及她是头一次来这云峡镇,今儿又是人山人海的,若是出了点意外,他也没法交代,犹豫了一番,还是朝顾辞尴尬地点了点头,赶紧追了上去,跑出两步,又回头看向顾辞,“顾姑娘若是不介意,改日可带着令妹来在下府上做客,你旁边的顾掌柜知晓我的宅子的。”
  顾辞收回落在闻偲怡身上的眼神,垂眸敛了笑意,须臾又扯了下唇,“好。”
  目送那两人走进了人群,一直没有做声的顾春晓两夫妻对视一眼,然后都看向了顾辞,“大姐儿,你和陆老板认识?”
  顾春晓虽不知陆铭的具体身份,但到底在酒楼这等地方混的,消息最是灵通,没少见镇上的贵人老爷对这位陆老板卑躬屈膝的模样,多少也能猜出一点。
  “谈不上认识,就是在镇上碰上过几次。”顾辞想了想,又怕顾春晓以为她是故意卖高腔,又道:“大约是有几分眼缘,陆公子每次遇见了都要同我搭两句话,仅此而已。”
  小姑娘在一旁听着,许是回过神来了,一听这话,不由小声地哼哼。
  顾辞听到了,顾春晓倒没注意,朝着顾辞笑得有几分暧昧,“我听人说,这陆老板弱冠之年了,还未娶亲,是个眼光极高的,看来也是欣赏你,才对你这般热络……”
  这简直是越描越黑,顾辞赶紧截了他的话,“春晓哥哥这是拿我开玩笑了,这话切莫说了,若是落到旁人口中了,那就是笑话了。再者,我瞧着陆公子和那闻小姐可是一对欢喜冤家了。”
  “去去去,你个猪蹄子,你脑子里能看得懂这些?就会瞎凑热闹。”吴静书也跟着帮腔道,说着又看向顾辞,蹙着眉,一脸担心:“那位陆公子我也见过几次,平日也不是个这般不懂礼的人,方才我听他这般失了礼数,是说把娇丫头认错了?”
  顾辞摸了摸小姑娘的头,“认错了,她就一个乡野丫头,哪能认识京城里来的这陆公子。”
  吴静书又瞧了她一眼,而后才点了下头,笑道:“也是,这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又灯火阑珊的,认错也在理。”
  “可不是嘛?”顾辞敷衍的应了一声,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嫂子,咱们去那边看看,趁着人多,赶紧把手里的花灯先卖出去。”
  “确实要赶紧了。”吴静书点了点头,“晚点,大伙都买了花灯,就不好卖了。”
  关系到自己挣钱的事儿,小姑娘别扭也不闹了,生怕自己手里的花灯卖不出去了,看向阿茹,“阿茹,咱们俩走前头,继续卖花灯去,卖完了,咱们也去放莲花灯祈福。”
  河道边虽然来凑热闹的人多,但卖花灯的人也多,几人又走了很长一段距离,才将那些牛郎织女相会的花灯卖完,还剩了三十来盏莲花灯。
  剩下的这些,小姑娘也不卖了,给了十盏给顾春晓一家,从一到十的祝福语也送了,惹的吴静书抱着她不撒手,跟顾辞开玩笑说要认了小丫头做干女儿。
  顾辞也只是笑笑,并不搭腔,随小姑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