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花成长指南[重生]-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帝撇了撇嘴,“你待这小子就跟亲儿子似的,倒搞得朕故意给他使绊子。”说罢,她把兰贵妃给她上的茶一饮而尽,负气地朝外去了。
  兰贵妃浑不在意,恭送人出去了,又笑着同阿宝道:“皇上乃一国之君,在外人面前,是要端庄威严些,经年累月的,也就养成这样说话的腔调。怀瑾不要介意。”
  阿宝摇了摇头,看到和蔼的兰贵妃,说话也就亲昵几分,“之前是有些怕皇上,今儿看到她同您斗嘴,怀瑾就不怕了。”
  “嗯?这是为何?”
  “两个姐姐在家,也经常这样斗嘴。”想起两个姐姐那些耍小性子的事,阿宝不由笑了。
  兰贵妃闻言,神色微赧,那对小夫妻斗嘴是情趣,但她们一把年纪了……唔,就有些幼稚了。
  兰贵妃暗自搓了搓脸,缓过神之后,倒是对顾辞和小姑娘平素的相处有些感兴趣了。
  说起自家两个姐姐的那些事儿,阿宝就跟打开了话匣子似的。
  直到夜色霭霭时分,顾辞和小姑娘才终于赶到了宫门口,侍卫把令牌拿出来之后,一直等候在宫门口的小太监立马上来行礼,带着她们去了凤栖宫。
  到达凤栖宫的时候,换了一套暗红色宫装的兰贵妃正在亲自给阿宝整理衣裳,听到两人回来了的消息,她还没回过神来,阿宝已经像只兔子一样跑了出去。
  兰贵妃看着这样的阿宝,愣了一下,随即倏地笑了,这样的小少年才有个小少年该有的样子。
  “姐姐,娇娇姐姐……”阿宝看到两人了,立马奔了过去,别人对他再好,也始终越不过两个姐姐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看到阿宝,顾辞和小姑娘都愣了一下,眼前的弟弟穿了一件紫色的锦袍,外面披着小小的狐毛披风,头发用白玉簪子束了起来,整个人都分外贵气,跟谁家的贵公子似的。
  “果然是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还是小姑娘率先回过神来,老大姐似的拍了拍阿宝的肩膀,“咱们阿宝越发风流倜傥了。”
  阿宝的小脸蛋红扑扑的,“娇娇姐姐就会调侃我。”
  阿宝话落,跟着出来的兰贵妃笑着看向两人,“你们两个总算回来了,比你母皇都给急坏了。”
  顾辞忙行礼,兰贵妃快步过来拉住了她,“别整这些虚礼了,快些去换衣服,你们要是再慢一步,我就带着阿宝去城楼上看烟花了。”
  “好咧。”年年除夕,皇宫都会放烟火,小姑娘已经多年没看过了,自然有些欣喜,偏头看向顾辞,“姐姐,还好咱们赶得急,不然就错过了。”
  兰贵妃赶紧吩咐一旁的宫人去准备,又朝两人道:“你们两人的衣服我让人拿了过来,特地派人在宫门口等着你们,快些去吧。”
  在场观烟花的人会有宗亲和朝臣,自然是要着宫装的。
  小姑娘点了点头,拉着顾辞就急急去换衣服了。
  兰贵妃和小姑娘都爱看烟花,女帝自然是要等两人过来才下令放的,直到收到了人从凤栖宫出发了的消息,女帝才结束了晚宴,带着乐嘉和百官朝城楼走去。
  顾辞他们一行人先一步到了城楼,看到女帝过来了,行了礼之后,他们一家人自然是站在了为首的位置。
  随着一声令下,天空随着“噼啪”的声响,立马亮如白昼。
  顾辞和小姑娘相握的手慢慢十指相扣,在绚烂的烟火下,两人相视一笑,“姐姐,明年会更好的。”
  “对,明年会更好的。”
  往后一年会比一年好的。
  咱们的日子不就是这样过过来的吗?


第163章 
  如今朝政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破五之后; 日子又恢复成往日这般。到了十五那日; 女帝才让百官沐休一日; 也准了顾辞一家三口和乐嘉公主都出宫去赏花灯; 她不和两个女儿一刀; 带着兰贵妃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宫。
  京城的元宵灯会自然比云峡镇的要繁华热闹,顾辞微微有些不适应; 又怕这熙熙攘攘的人群挤丢了,只能一手紧紧拉一个。
  小姑娘虽然久未参加过这样的场合; 但并不胆怯; 尤其是自家皇姐还在前头指路介绍,她拉着顾辞东奔西看; 瞧着好玩好看的也不吝啬钱了,嫁为人妇几年了,但性子还跟从前姑娘家一样; 好玩贪嘴,买了一把糖葫芦和阿宝平分了; 因着戴了半截面具; 她也不怕被人认出,举着糖葫芦边走边吃。
  乐嘉在一旁瞧着; 见小姑娘咬一口糖葫芦就分一半给顾辞去吃,看着皇妹这般跳脱的活波模样,仿佛又看到了小时的她们,唇边不自觉地扬了一抹笑; 笑着笑着,心里又无端升起一股羡慕。
  为了掩饰自己的情绪,她也拿了一串跟着吃,酸酸甜甜的糖葫芦就跟她此刻的心情一样。
  小姑娘也没注意到她的这些心思,蹦蹦跳跳地看够了热闹后,就把手中吃剩的糖葫芦都给了顾辞,抱着乐嘉的手臂黏了上去,“皇姐,你年纪不小了,该找驸马了,可有中意的人选,若是没有,今儿就趁着花灯节,找个合眼的,我给你做参考。”
  乐嘉喜欢小姑娘对自己的亲近,伸手点了点她额心,“我看你不是想做参考,你是想当红娘。”
  小姑娘吐了吐舌头,“那皇姐先告诉我,你喜欢什么样的人?”
  喜欢什么样的人?
  这个问题,乐嘉还从没想过,大抵因为还没遇到,所以想象不出。
  乐嘉敛眉想了一下,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又故意逗她,挑眉打量了顾辞一眼,“皇姐就喜欢你的驸马这样的人,安平可还能给皇姐找一个?”
  小姑娘立马绷了脸,跳过去抱住了顾辞,“那可不行,姐姐是世上的独一无二,已经是我的了。我劝皇姐三思,单相思很苦,不要喜欢我姐姐。”
  乐嘉忍俊不禁,“瞧你跟护犊子似的,我逗你了。”说着,又敛了笑,看着人来人往,神情有些迷茫,“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
  小姑娘抿了下唇,又重新抱紧了她的手臂,“皇姐别急,定是你的缘分还没到……”
  话还未说完,乐嘉就被人挤了一下,还好小姑娘在一旁扶住了,乐嘉才没摔倒在地。
  “走路也不看着……”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小姑娘和那撞人的都异口同声,随即两人当即揭了面具,双方都是一脸不可置信。
  “娇娇……”
  “三梅姐姐……”
  顾辞和阿宝看到人了,也是惊讶不已,忙上前去打招呼。
  “大姐,阿宝,你们怎么也在京城?”三梅看到这一家三口都在,顿时激动地眼泪都出来了。
  小姑娘的身份,顾辞还没跟家里的那些亲戚说过,眼下也不知该如何解释,“这事说来话长,你是一个人出来逛花灯会?”
  三梅擦了擦眼泪,和人到了一边才好生回话,“我过了初三就来了京城,今日灯会,阁主让我跟着阁里的姐姐们出来长长见识,谁曾想,人太多,我与她们走散了,方才也不知谁推了我一把,我这才撞着人……”
  说到这,三梅才想起一件事来,忙朝一旁看去,看了一眼仍戴着半截面具的乐嘉一眼,又道了歉,这才看向顾辞他们,“这位姑娘是同你们一起的?”
  “对,这是我的亲姐姐。”小姑娘赶紧主动介绍道,又朝乐嘉道:“皇…… 姐,这是阿宝二舅的女儿,三梅。”
  乐嘉犹豫了一下,才抬手揭了面具,“三梅姑娘。”
  三梅愣了片刻,“原来…… 是您。”
  小姑娘也跟着愣了愣,“三梅姐姐见过我姐吗?”
  三梅欲言又止,但想到如今小姑娘与家人认了亲,便如实道:“之前,这位小姐曾来问我打听过刺绣的事。”
  小姑娘这倒不奇怪了,当时也猜到在查三梅刺绣品的事是自家皇姐,闻言也只是下巴点了点,又笑了起来,“可见是有缘千里来相会,今日既然遇见了,咱们去酒楼好生叙叙旧。”
  三梅注意到乐嘉在看自己,有些怪不好意思的,习惯性地抬手挽了一下自己的碎发,扯了一抹笑,“也好。”
  于是,几人便去了酒楼坐下,寒暄了几句后,顾辞把他们来京城的事委婉地讲了讲,顺便把小姑娘和家人相认的事也说了,不过还是没有说实话,主要是怕吓着人了。
  一行人逛到人潮散了,也没回去了,顾辞让跟随的侍卫给玲珑阁送了信,在城里的酒楼住了下来,翌日把三梅送回了玲珑阁,他们几人才回了皇宫。
  等回宫换了衣服同女帝去请安的时候,顾辞和小姑娘才知道兰贵妃昨晚离宫之后就没回来了。
  虽然早知会是如此结果,但女帝还是有些颓然,顾辞不会安慰人,只能呆站在寝殿内,让小姑娘和人说了几句体己话,姐妹两人才沉默着回了自己寝宫。
  到了晚间入睡时,顾辞满脑子都是白日女帝失魂落魄的模样,辗转反侧一番,还是开了口:“娇娇。”
  小姑娘也有些自己的心思,应得有些心不在焉,“嗯?”
  “我也要离开你一段时间。”
  小姑娘愕然,立马回过神来,“姐姐刚刚说什么?”
  顾辞看着她,“我答应了母皇,我要去西南。”
  小姑娘杏眼恶狠狠的,翻身就把顾辞压在了身下,“我不答应。你听清楚了没有,我不答应。”


第164章 
  顾辞眼波平静地看着小姑娘,“娇娇; 你不愿当公主; 可你的出生; 注定你要承担作为公主的职责……”
  小姑娘捂住她的嘴; 不让她说了; “那也是我的选择,和你有什么关系?”
  顾辞拿开她的手; “我是你的驸马……”
  小姑娘知道自己的力气没有顾辞大,手被顾辞攥在手里挣脱不得; 只好低头咬着她的唇瓣; “我不听这些,也不许你去。你是我的驸马; 只能听我的……”
  说罢,小姑娘又亲了下去。
  凶狠、蛮横……一场亲吻仿佛变成了不满的争斗。
  一番云雨过后,被她压在身下的顾辞身上虽然红红紫紫的; 不过精神还好,倒是先折腾人的小姑娘筋疲力尽; 窝在她怀里用又哑又干的声音威胁着她; “我才不要独守空房,你要是敢丢下我去西南; 我就红杏出墙。”
  顾辞翻身把她搂在怀里,轻声道:“我知道你不会的。”
  “我会,我一定会的。”小姑娘恶狠狠的开了头,可声音却是一个字比一个字低。
  顾辞没有说话了; 轻轻拍着小姑娘的后背,像从前一样哄着她入睡。
  女帝说得对,不管小姑娘愿不愿意跟她承认,她的骨血和她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注定她逃不开皇家的桎梏。
  ——安平不愿意当储君,但她会心系大锦的百姓,他日即便你们离开京城,隐居山林田野了,只要国不太平,安平也不会真的过得自在开心。
  ——朕爱兰贵妃,也愿意舍弃江山和她策马天涯。可是,朕不能置天下的黎民百姓于不顾。朕做不到,安平是朕的女儿,她也做不到。
  ——西南的叛军是隐患,朕让你去平定,并不是朕故意为难于你,说是考验你,其实也是成全你和安平,如果你足够有能力,把安平交给你,朕也能放心。而平定了西南的叛乱,也算解决了南安王这个隐患,朝政稳定下来了,到时安平也能真正放心跟着你走了。
  女帝同她私底下说的那些话,顾辞其实都懂。这一世的小姑娘不再只是她的小娇娇了,从她说服她回京城来的那一刻起,小姑娘就是这个皇城里高高在上的金枝玉叶。
  她也懂小姑娘和她在一起的决心,懂小姑娘的所求——不在乎皇城里的荣华富贵,只想做她的小娇妻。
  然而,安平是会心系天下的,她不想给她任何后悔遗憾的余地。
  呼吸减缓,怀里的小姑娘终于睡着了,顾辞低头亲了亲她的眼角,吮了残泪,“我会活着回来的。”
  女帝重掌朝政后的第二年,废除先前国号,沿袭她当年的国号,恢复旧历,为永宁十三年。
  永宁十三年的正月十六,女帝封驸马顾辞为平南大将军,另两位朝中大将为左右将军,率三万兵马去往西南平叛南安王余党。
  西南气候诡异,多沼泽瘴气,再加上西南本就是南安王余党老巢,这场平叛并不容易,起初的一年,十回送往京城的消息,有九回都是不好的。朝臣都议论纷纷,皆指责安平公主的驸马不中用。
  直到永宁十四年秋,西北传来捷报,赵尧棠率领三千精兵直捣敌军军营,取了敌军首领的首级,从此一直骚扰边疆百姓的外族自愿俯首称臣,退居三百里之外。
  赵尧棠凯旋而归时,在朝堂上接受女帝封赏时,却请求女帝重赏驸马顾辞。
  “臣今日得胜归来,全赖驸马曾给臣的锦囊和地形图。”
  满朝文武大惊,就连高位上的女帝都露出讶异之色来,“赵爱卿此话怎讲?”
  “早在驸马离京去西南前,驸马就私底下找过臣,主动和臣说起过西北作乱的外族来,并亲手交给了臣一份敌军那边的地形图,还给了臣几个锦囊,锦囊里就是针对敌军每次行军作战的应对之策。”
  说起这事,赵尧棠也甚是疑惑,她还没有细说的是,顾辞甚至把每次作战会发生的一些意外都跟她说了,千叮万嘱她要切记。
  起初,她还有些不信,然而,随着敌军那些行军部署和顾辞给她的锦囊里说得如出一辙时,她不得不信,顾辞跟她说得那些,真实地就像她已经经历过这些一样。
  虽然赵尧棠百思不得其解,但并不妨碍她对顾辞的感激。今日她能立下这赫赫战功,虽然顾辞不在她军营,但功劳却足以占一半。
  有了赵尧棠在朝堂上的这番话,即便西南再传来损失惨重的败绩,朝中大臣也不敢再多言了。所幸,当年入冬之后,西南的局势逆转。
  来年春天,女帝又让赵尧棠带了五千精兵去助阵,不出两个月,叛军节节败退,南安王的旧部只剩下五千兵马,其中两千愿意招降,剩下三千不愿招降的人皆被乱箭射杀。
  永宁十五年春末,在西南平了近三年叛军余党的驸马终于凯旋归京,除此之外,还带给女帝一个意外惊喜——林柔国那位神龙不见首尾的老巫师蛊王。
  这位老巫师之所以被人称作蛊王,是因为他手里有蛊王,所谓蛊王,顾名思义,乃万蛊之王,能控制和嗜杀万蛊,包括女帝体内那被南安王用心头血养的蛊。
  不管是平叛敌军,还是替女帝找到了解蛊的蛊王,这都是大功,自然要论功行赏。
  金碧辉煌的金銮殿中,两鬓已经生出了白发的女帝问跪在为首的顾辞:
  “不管是平定西北的游牧民族,还是平定西南的叛军余党,驸马都功不可没,这两桩事都是功在千秋的大业,你可有何心愿,朕都可依你。”
  这一刻,顾辞仿佛又回到了上辈子,站在高位上的女帝的脸庞一点点褪去沧桑,变成了年轻的乐嘉的脸。
  她愣住了,胆大地盯着女帝,直到女帝提声又问了一遍,她才回过神来,眼帘里的人仍是这位女帝,她不知为何,眼眶突然红了。
  稍许,顾辞才恭敬地磕头应道:“谢皇上,臣不要名利权贵,只求皇上下旨,让安平公主下嫁于臣。”
  女帝微微一愣,随即垂下眼眸,隔了片刻,才点了点头,“朕允了。”
  顾辞哽咽出声,“谢皇上成全。”
  前世夙愿,终归在今生得偿所愿。
  从此以后,安平也好,还是娇娇也好,都是她名正言顺的妻子了。
  她们的婚约,是大锦国君亲允的。
  永宁十五年五月初一,是个诸事皆宜的大吉日,宫中一派喜庆,到处挂满了红绸和红灯笼,从宫门口到公主府的正道,也铺的是红绸,皆是为安平公主的大婚增添喜色。
  这一次,她们的成婚,光明正大,世人都知晓了。
  顾辞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十六台大轿来迎亲的。
  小姑娘为着三年前顾辞的自作主张,一直负气在心,还未同人好生说过话,但面对女帝的赐婚,她并没有拒绝,倒也让女帝松了口气,看着小姑娘那张板着的大冷脸,不由叹了口气,“安平,差不多得了,顾辞对你的心意,不浅的。”
  小姑娘沉默了片刻,自己拿上红盖头盖上了,“这个不用母皇说,儿臣也知道。”
  “那你还在别扭什么?”女帝就有些不懂了。
  小姑娘咬了咬唇,“儿臣气她不懂我的心意,儿臣既然认定了她,就不会在乎这些虚礼和名头……”
  女帝掀开她的红盖头,看着她,“那你如实和母皇说,今日大婚,你心底开不开心?如今国泰民安,你开不开心?”
  小姑娘低下头,不去看她,过了小会,才点了下头。
  女帝笑了,“母皇从小便教你为君之道,教你心怀天下的大爱,虽然你不愿为君,但这些道理和怜悯,是你终生都放不下的。驸马也不爱名利权贵,立下如此大功,也不过是求母皇再同意你下嫁于她。安平,你还不懂吗?驸马愿意去西南,也是为你,为你往后余生,都能心安理得地当她的……唔,是娇娇吧?”
  小姑娘闻言,脸慢腾腾地红了起来,害羞地点了点头,“是,娇娇,姐姐给我取的名字。”
  “你这模样,倒也合了这个名字。”看着她娇羞起来,女帝仿佛看到了当年嫁给她的纳兰静,一时恍了神,隔了片刻才低下头去,拉着她的手拍了拍,像所有母亲送自己的女儿出嫁那般,不舍又欣慰,“往后好生同驸马过日子,从此离开了皇宫,海阔天空,无拘无束也好。”
  小姑娘听着这话,心里有些发涩,反手握住她的手,“儿臣会的,母皇不要为儿臣操心。”
  女帝又暗自抹了抹眼角的泪,“嗯。把你交给顾辞,母皇放心。如今朝政也算安稳下来了,这些年瞧着乐嘉,她虽没有你聪慧,但性子还算稳妥,往后朝政交给她,母皇也是放心的。”
  小姑娘之前并未听她说过这话,闻言有些愕然,“那母皇往后……”
  “送你出嫁后,母皇也要去找你母妃,答应了你母妃这么多件事,总要做到一件的。”女帝笑着接了她的话。
  小姑娘愕然的杏眼慢慢淌出笑意,“真好。”
  “是啊,真好。”女帝也附和了一句,听了一下外面的动静,又帮小姑娘把红盖头重新盖上了,“吉日快到了,母皇就不和你多说了,只希望我的安平,从此真的安安平平过一生。”
  “母皇放心,安平一定会的。”
  很多年后,皇城的酒肆茶楼间仍在津津乐道这一日的繁华,红绸铺地,领头的是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女子,身后跟着的是威震三军的赵家女子军,再往后绵延着络绎不绝的送亲队伍,笙箫唢呐奏出的喜庆传遍了整座皇城。
  安平公主与驸马顾辞的大婚盛景,大锦再也没有出现过。
  这一次洞房花烛夜,顾辞可不敢喝醉了,如今已经长成少年郎的阿宝主动帮顾辞挡了酒,自家娇娇姐姐心眼可小了,生了姐姐三年气,他瞧着两人到现在还没和好,今日的良辰美景可是和好的佳琪,可不能因为姐姐喝多了耽搁了,他可不想再夹到两个姐姐中间了。
  酒宴闹腾到了傍晚才结束,送走了最后一波宾客后,阿宝就迫不及待地把顾辞赶往了新房,“姐姐快去陪娇娇姐姐吧,其他事情我来安排就好了。”
  顾辞倒有些生怯了,走两步又回头看向阿宝,“要是你娇娇姐姐把我赶出来了怎么办?”
  阿宝如今身量拔高了,五官也慢慢张开,和同龄人相比,阿宝倒看着比他们稳重成熟多了,听到顾辞这个姐姐这么孩子气的话,也只是抿唇笑了一下,“娇娇姐姐都没拒绝上花轿,也没拒绝和你拜堂,肯定不会把姐姐赶出来的。”
  阿宝说着,耳垂又冒了点红,顿了顿,又含糊道:“再说了,之前我常听村里的妇人劝架时,说夫妻之间吵架之事,都是床头吵床尾和的,姐姐三年不在京中,娇娇姐姐也定是想你的,我几次见她,都拿着姐姐的衣衫发呆了……”
  顾辞被阿宝这话说得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鼻子,“那我先去瞧瞧……”走了两步,她又回头吩咐阿宝:“不要让那些下人来后院啊……”
  要是被家里的下人抓包自己被公主赶出新房,那多不好意思啊。
  阿宝压着笑意,点了点头,难得主动调侃人,“姐姐放心啊,我一定吩咐好他们,不让他们去打扰姐姐的。”
  顾辞努力装的一本正经,点了点头,就转身朝后院走了,阿宝在后面瞧着,看着自家那个成熟稳重的姐姐走两步,又像个小孩子一样,小步跑了起来,忍不住笑出了声,知道看到了人过了那月亮拱门,这才折身往前院去。
  另一厢,顾辞小步跑到了两人居住的小院,看着几步之遥的新房,又有些踟蹰不前了。自那日回京之后,小姑娘站在城楼上远远地看了她一眼,之后都没正眼瞧过她了,更不用说同她说话。
  万一等会到了里面,小姑娘又是对她冷眼相待,她才如何是好?
  顾辞在外左思右想,也没想出个有用的头绪来,索性大步迈了进去,敲了敲门。
  门很快就打开了,是小姑娘身旁的陪嫁丫头,开了门就同她见礼说吉利话。
  顾辞乐呵呵地应了,随手掏了几颗金珠子打赏了过去,暗自瞥了小姑娘一眼,见人只是端端正正地坐在床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