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穿之我有金手指-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胤禛在潭拓寺修身养性了几日,觉得差不多就决定还是回去。
回到宫里后,胤禛才知道辛茹当时说了什么,他看着额娘给的荷包忍不住笑弯了嘴角。
然后他把银子放进了上回放辛茹给分红的那个盒子里,然后把辛茹给绣的荷包给戴上了。
胤禛第二天到了上书房,有人看见胤禛的荷包,觉得还挺别致的,就随口问了一句:“四哥,这荷包看着挺有趣的,哪个绣娘给绣的,回头爷也让她给爷绣一个。”
“爷不知道!”然后胤禛就走了。
留在原地的五阿哥懵了,觉得胤禛今天有点反常,平时都不是这样的。
其实胤禛被问起来还挺高兴的,毕竟是辛茹给他绣的,他戴着别人觉得辛茹绣的荷包有趣,这是对他未来福晋的肯定。
不过他也不好说出来,总不能告诉五阿哥,这是他未来福晋绣的,要是真这样说,指不定又要生出多少事端出来呢!
好在他身上本就有“事故”,要是真的性子在冷一点,别人也是能理解的。
五阿哥果然能理解,懵了一下就觉得自家四哥估计是因为被下药的缘故,所以才会这样。
然后五阿哥特意和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九阿哥说,让他注意一下胤禛的性子,这段时间“让着”胤禛一点,免得回头刺激到四哥。
第一百九十一章 康熙微怒
胤禟听了五阿哥的话,再加上他平时和胤禛玩的还算不错,所以好一阵子他对胤禛都是小心翼翼的。
直到后来胤禛实在受不了,一番询问之下,胤禛才知道原有,顿时觉得哭笑不得。
……
胤禛这边的事,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没有多少人在关注了,毕竟胤禛只是一个光头阿哥。
现在康熙年富力强,大臣们更愿意跟着康熙以及下任皇帝太子打转,以望求得功名利禄,光耀门楣改换门庭。
康熙最近也是颇为头疼,原因是因为太子的婚事,要知道胤礽是大清首位太子,以前可没有清朝太子的存在,自然没有成婚的章程。
现在主办太子大婚的官员们一个个都在查找文献记载,希望能够拟出一个能彰显大清“气魄”的章程出来。
当然,他们这般努力也是为了能够得到康熙和太子的看中,希望能在康熙和太子心中留下能干的印象。
想要给康熙留下印象的大臣不知一个,而是很多个,这人一多就容易有分歧。
所以他们因着思想的不同,所以对太子成婚的章程自然也意见不一,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最恰当。
到了最后,终于闹到了康熙面前。
康熙看着下面吵的面红耳赤的大臣,觉得他们真真是有一副好口才,需要他们真才实干的时候,天天跟朕打马虎眼,如今只是一个婚礼的章程,却吵的跟比自己儿子成婚还要热闹。
“皇上,奴才觉得……”
……
康熙听他们说的实在心烦,威严的声音不大不小,说了句:“众爱卿可否停下来,容朕说两句。”
下面的大臣一听康熙的语气,顿时头冒寒气,都没了声响。
康熙见没人说话了,喝了口梁九功刚递过来的茶水,才开始说:“朕让你们过来,是让你们给朕想对策来着,你们倒是好,在朕的书房就这么吵吵起来了,既然这样,众位爱卿,你们就一个个的来,都说说这都在吵什么,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然后朕着情看着安排。”
康熙说完,见下面没人吭声,又道:“怎么都不说了,刚才不是说的挺好的吗!”
下面还是没人敢说话,康熙最后说了句:“给朕都出去好好反省一下,什么时候反省好了,然后再给朕接着想这太子大婚到底该怎么安排,朕只想知道你们统一的意见,都出去吧!”
下面的大臣齐声道:“奴才(臣)遵旨,奴才(臣)告退。”
他们离开后,康熙才对梁九功说:“把太子叫过来。”
“喳”
太子被小太监找到的时候正在李佳氏的哪,李佳氏长相清丽,又温柔体贴,太子没事倒是很喜欢到她哪待着。
太子听小太监说皇阿玛找他,虽然觉得这个时间点有点奇怪,但是他还是去了。
在李佳氏的“奴婢恭送太子爷”中,太子离开了她的院落。
……
“儿子参加皇阿玛,皇阿玛吉祥。”
“起来吧。”
“皇阿玛叫儿子过来可是有事要吩咐。”
康熙此时倒像是个父亲一样,对太子说:“你先坐下来。”
待太子坐下后,康熙才开口:“你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该成婚了,对这成婚的章程你可有什么自己的想法?”
太子斟酌了一下,回道:“儿子听皇阿玛。”
“你还是说说吧,让礼部、户部以及内务府的官员,现在都在跟朕扯皮,等到定下来,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呢!”
“儿子不急。”
第一百九十二章 太子大婚前
最后康熙觉得太子可能不好意思,于是就对他道:“你自己去找主办这事的大臣,有什么意见自己提,只要合理范围之内,朕都满足你。”
太子不好再推辞,道:“儿子谢过皇阿玛。”
“行了,你回去好好想想。”
“儿子告退。”
太子最终还是没有去找管事的大臣,一来是觉得这样做会让朝臣觉得自己儿女情长,二来是觉得这样可能会给朝臣留下不规矩的印象。
不管朝臣怎么扯皮,最终太子的大婚章程还是确定下来了,虽然过程有些鸡飞狗跳。
最后太子的大婚流程是按照康熙当年迎娶皇后的规矩,进行了一番缩减。
康熙对此很满意,太子本人也觉得甚是满意,不过大阿哥倒是觉得甚是气愤。
大阿哥觉得自己好歹也是长子,就算地位不及皇后所处的嫡子,但是大婚流程也不至于和太子差别如此之大吧!
因为顾及着康熙,大阿哥在得知太子大婚流程后,一直闷闷不乐,甚至在家喝了两天的闷酒。
惠妃得知自己儿子如此苦闷,心里也甚是不好受,为此已经摔坏了好几套茶具了。
惠妃最近心里想的都是,为什么赫舍里皇后死了这么多年了,她儿子还再给她添堵,早知道当初就应该再下手重一点。
惠妃还算有理智,私下里发泄了一通就慢慢平复下来了,她让人给大阿哥带话说:皇上喜爱儿子之间兄友弟恭,太子大婚将至,做大哥的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仪态,不可做糊涂事,让人抓住了把柄。
大阿哥得到了惠妃的口信,内心也平复了许多,其实他不是第一天知道康熙的偏心,可是他能怎么办,他什么也做不了。
“来人,爷要沐浴更衣。”然后好好去恭喜一下春分得意的太子二弟。
底下伺候的人听见大阿哥的话,高兴的心里跟开了花似的,他们这些随身伺候的奴才,虽然得主子看中有些脸面,可是只要主子一有什么不顺心的事,首先遭殃的就是他们这些随身伺候的奴才。
大阿哥和太子待在一起总不会风平浪静,大阿哥明夸暗讽了一番太子,太子心里堵的慌,大阿哥也被讽刺了一番,最后两人倒是都不甚好受。
对于太子的婚礼流程,三阿哥也是羡慕的,他知道大阿哥成婚的流程,坐在弟弟他不可能越过大阿哥的章程,所以他以后婚礼自然不用说,肯定和太子的天差地别。
他怎么可能不羡慕,不嫉妒呢!可是他知道大阿哥敢闹脾气是仗着长子的身份,他可什么都没有,自然要老老实实的缩着。
很快内务府就按照太子大婚流程准备了婚嫁用的东西,太子大婚的日子也如期而至。
太子大婚,辛茹作为玉兰闺中好友,自然要来送嫁的。
由于当天来送嫁的人比较多,辛茹也没能和玉兰说几句话,只能看着玉兰在她额娘的哭嫁声中,被她嫡亲哥哥背上的花轿。
京城权贵云集,每年迎来嫁娶也不少,京城的百姓们自认为也是见过世面的,谁知道太子成婚当日,他们才觉得自己见识浅陋。
之间送嫁的队伍从一条街到另一条街,一眼望不到边,全部都是陪嫁的嫁妆。
跟着迎娶大部队的礼官,都身穿红色衣袍,一顺溜的跟在喜轿的后面,不仅喜气,看着还甚是气派。
第一百九十三章 太子成婚
太子在毓庆宫里等着喜轿临门,不过太子后院的侧福晋和格格侍妾们,看着嫁娶的热闹场景,心里都不甚痛快。
说实话,太子虽然长相丰神俊朗,但是他女人多,女子尤其是能在宫里生存下来的女子,他们对男子其实并没多多少真情。
可能一开始会沉浸在宠爱中,沉迷一段时间,但是时间久了,她们就会发现,什么情情爱爱都没有地位孩子来的重要。
她们虽然对太子没有爱情,但是她们在乎太子对她们的态度,以及太子给的体面啊!
这婚礼的程度可是给足了未来太子妃体面,她们这些不能穿正红色衣服的侧室。
有些甚至连婚礼都没有,仅仅被一顶小轿给太进来的,她们怎么可能对如此繁华的婚礼无动于衷。
当然她们这些妾室的内心想法太子可没空关心,太子现在正在欢欢喜喜地跟未来太子妃拜堂成亲呢!
在礼官最后一声:“……送入洞房,礼成。”
玉兰被喜娘和礼官送进了婚房,太子推脱了来参加婚礼的人,去了婚房一趟,说了几句体贴人的话,就带着贴身太监出去招呼来参加婚礼的官员去了。
胤禛想着太子的婚礼除了和上辈子的时间不一样,其它的好像没什么区别。
上辈子他因为额娘病重,在太子妃同届秀女中选出了福晋,又因着额娘的要求,率先比太子成婚,当然婚礼章程自然和太子大婚的章程天差地别。
上辈子他看着太子的婚礼,面上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其实心里倒是羡慕的紧。
这辈子之所以没了那种羡慕的情绪,可能是想法变了,追求变了,所以心性自然也变了。
太子作为储君,能让他敬酒的不多,他在宗室里走了一圈后,被几个兄弟敬了几杯,难得的是大阿哥竟然没有闹腾。
这样下来,敬酒的流程也就算是结束了。
然后就是闹洞房了,皇家和平常人家不同,皇家闹洞房也就宗室福晋和年纪不大的阿哥们,看着太子挑喜帕,亲眼一睹未来太子妃的真容,说上几句恭维贺喜之话罢了。
由于太子为人端正守礼,所以也就没人和太子说些玩笑话,来观礼的人都恭恭敬敬的说上几句客套话,就离开了婚房。
众人看完太子妃的真容,说完该说的话,就陆陆续续的离开了,这个时候倒是没人打扰太子的洞房花烛夜,走的都十分干脆利落。
出了太子的宫殿,九阿哥跟着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哥哥弟弟一道,说:“太子妃长得真真是端庄大方啊!”
十阿哥接道:“肯定得端庄大方,要不然怎么会成为太子妃呢!”
“说的也是。”
胤禛听着两人说话,觉得真是欠教训,开口训斥道:“太子的事少议论,最近功课又嫌少了?”
九、十阿哥听胤禛这说话的语气,这是要发怒啊,顿时利落的说道:“不议论了,不议论了,我们兄弟俩还有事,先回去了,四哥我们就先走了。”
说完两人就急忙离开,好像后面有什么东西追赶似的。
五阿哥在两人走后,对着胤禛道:“弟弟谢四哥!”
“你谢爷做什么?”
“当然是谢四哥黑老九老十提醒啊!他们俩整日里说话没个分寸,要不是四哥看着,指不定出什么差子呢?”
“他们俩心里清楚着呢!”胤禛想,能在宫里活着的人,谁心里没几道弯弯绕绕啊!
五阿哥听他这么说,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拜长辈
胤禛的四阿哥所和五阿哥所离的不远,两人一路上没说话,倒是一起静静的走着,到了岔路口两人才分别。
胤禛回到自己的住处,和往常一样看了会书,到了平常休息的时间,就睡下了,和平常没什么区别。
胤禛可能看得开,那是因为有几百年的阅历和如今所求不同了,其他人可没有胤禛那些玄幻的经历,自然不能释怀。
除去那些年纪还小,没有想过成婚大事的阿哥,其他阿哥或多或少都有些意难平。
反正太子大婚当晚,大阿哥、三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八阿哥都是辗转难眠一整夜,第二天下午去太子宫里才堪堪消了眼底的青黑。
玉兰大婚,经过太子一夜的疼宠,第二天倒是面比花娇。
玉兰身边的人对此倒是乐见其成,玉兰带着新妇特有的娇羞,以及太子妃应有的大方端庄,跟着太子到处见礼。
玉兰先跟着太子一起拜见了公公康熙,得了康熙的赏赐,紧接着去了慈宁宫拜见了太后娘娘。
因为康熙现如今没有皇后,所以在慈宁宫也见了玉兰也一次性把宫妃见了个全。
最后玉兰跟着太子去了一处宫殿,拜见了已经亡故的赫舍里皇后。
太子对玉兰这个太子妃心里是满意的,玉兰本身有才有貌,是个能立得住的人,父兄也都是有本事的,让他妻族不至于都是无用之人。
所以太子真心认同玉兰这个人,他对着赫舍里皇后絮絮叨叨的说着,玉兰也不说话,就那么静静的听着。
等太子说完话,玉兰才伸手握住太子的手,道:“妾身知道太子的难处,妾身也知道皇阿玛和皇额娘对爷的期许,爷大可放心,以后妾身会一直陪着您的。”
太子听了玉兰的话,反握住玉兰的手,没说什么,就这么拉着玉兰离开了宫殿。
太子和玉兰回去回到自己宫殿的时候,其他阿哥已经在等她们了,玉兰给年长太子的大阿哥敬了茶,又喝了下面小阿哥们敬的茶,将提前准备好的礼物送了出去。
这流程走完后,太子就让玉兰先去陪陪大嫂,他自己则是和几位兄弟说了会话。
玉兰来到一旁的暖房,里面伊尔根觉罗氏正喝着茶水呢!
虽然玉兰嫁给了太子,但是由于她现在还未被正式册封太子妃,所以玉兰给伊尔根觉罗氏行个礼。
“弟妹见过大嫂!”
伊尔根觉罗氏忙把玉兰扶起来,嘴里念叨着:“使不得,使不得。”
玉兰顺势起身,坐下说后说:“怎么使不得了,大嫂居长,使得的。”
伊尔根觉罗氏昨个就已经见过玉兰了,玉兰和伊尔根觉罗氏都是标准的贤妻,端庄大方型的。
除了昨个太子大婚的章程,伊尔根觉罗氏有些羡慕外,伊尔根觉罗氏对玉兰的印象还是不错的。
两个妯娌之间你夸我一句,我夸你一句,表面看着相处倒是挺愉快的。
要是单看两人的相处,怕是看不出来两人的丈夫面和心不合。
她们俩之所以能愉快相处,那是因为现在虽然大阿哥和太子有矛盾,但是没闹到明面上来,要是俩人有一天真闹到不可开交,这妯娌俩也不可能友好和睦相处了。
古代女子讲究的三从四德,嫁前从父,嫁后从夫,夫死从子,女子嫁人后的在婆家的体面是娘家给的,但女子自己本身的体面确实夫家给的。
别看现在玉兰和辛茹两人交好,要是有一天太子和胤禛有了冲突,两人估计很难友好相处。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太子妾室
太子送走了同父异母的兄弟们,玉兰送走了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两人碰面后一起携手往后院去了。
现在玉兰只剩下最后一步,见完太子的妾室,她就彻底完成了新妇的流程。
玉兰被太子带着回了她的院子,他们俩到的时候,所有侧室都已经在侯着了。
其实太子这个时候还算老实,对女色上和康熙有着相同的看法,平时宠着可以,但是不能犯忌讳,要不然谁来求都没用。
太子新婚,对玉兰印象很好,所以不介意给玉兰做脸面。
进了正厅后,不等玉兰开口,率先说道:“以后这毓庆宫的后院都由着福晋掌管,有什么事直接找福晋就行了。”这事示意以后玉兰可以掌家做主。
下面的人听了,一个个心思不一,倒是都有些想法,不过都是聪明人,面上都一副副恭敬模样,起身称“是”。
太子看脸面给玉兰做了,又说道:“福晋仁慈,以后按照福晋的章程来行事,以前你们没女主子爷没空搭理你们,现在有了女主子,以后切不可做有损毓庆宫颜面的事。”
太子这话不仅说给下面的妾室听,同样也是说给玉兰听的,太子的言外之意不外乎是:你们给爷老实一些,平日里别斗得跟乌鸡眼似的,要是传出什么有损毓庆宫颜面之事,有一个算一个,都别想着能逃过去。
玉兰听着太子给一个甜枣,再打一棒子,对此倒是毫不意外,要是太子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那才要觉得惊奇呢!
“妾身谨遵爷的吩咐,爷放心,在座的各位妹妹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自然不会是那些不识礼数的人,想来以后应该能相处到一起去。”
“玉兰能这般想几好,来人,上茶吧!”
玉兰和太子坐在上首,玉兰她们敬的茶水,又给了她们一人一件首饰,这妾室敬茶才算完成。
敬茶过后,其她人都陆陆续续的告退了,李佳氏这个侧福晋倒是没慌走。
李佳氏看屋里除了伺候的奴才,就剩下太子自己玉兰了,她才开口对玉兰有些委屈的道:“奴婢有事要跟爷说一下,还望福晋不要怪罪。”
玉兰平时在家没少看妾室争宠的手段,一听就知道这个是个不安分的。
玉兰假装诧异道:“李佳妹妹这是何故啊?有事你倒是快说出来,省的本福晋和爷着急。”
李佳氏酝酿了一下情绪,眼眶瞬间变得红红的,娇柔的对着太子说:“奴婢…奴婢昨个晚上把大阿哥哄睡了之后就让奶嬷嬷抱去房里了,谁知道夜里竟然起了热,奴婢不想去打扰爷和福晋的洞房之夜,现在大阿哥……”
李佳氏哭的梨花带雨,话说的也断断续续的,这时玉兰打断她急忙说道:“现在可有请太医?”
“……还没有,奴婢怕请太医冲撞的则和福晋的喜事……”
玉兰突然大声道:“你真真是糊涂了不成。”
然后玉兰对太子说:“爷,妾身身边的人才进宫,对宫里的路不甚熟悉,还请爷赶紧派人去太医院请太医去大阿哥哪里看看吧!”
其实不用玉兰说,下面的奴才听李佳氏这么说,已经得到太子的眼神暗示,已经有人跑去太医院请太医去了。
“听福晋的安排。”这时又有一人出去了。
“李佳妹妹真是糊涂人,妹妹昨个晚上就应该去太医请太医,要是大阿哥有个什么闪失,李佳妹妹能担得起责任?”
“……妹妹…妹妹想着爷和福晋成婚是大喜的日子,要是奴婢去太医院……”
太子听的耳根子疼,对李佳氏呵斥道:“行了,你也别哭哭啼啼了,这事等太医来了再说,要是大阿哥无事便好,要是有事,你等着吧!”
第一百九十六章 李佳氏的盘算
毓庆宫的大阿哥身体不爽利,玉兰这个才进门的嫡福晋自然要和太子一道去瞧瞧的。
太子和玉兰赶到的时候,正好太医已经诊过脉了。
“大阿哥情况如何?”
“回太子,大阿哥夜里受了凉,引起了发热,奴才开个方子,按照方子调养调养就行。”
其实太医还有没说出口的话,这大阿哥这次发热倒是于性命无碍,但是大阿哥的身体着实不好,能不能长大都要看运气。
这话太子没问,太医也就不说,毕竟说出来他又治不好太子家的大阿哥,到时候自己的脑袋可能都保不住。
太子让身边伺候的太监跟着太医,一道去太医院拿药。
然后太子对李佳氏道:“最近在自己屋里抄抄佛经,为大阿哥祈福,先抄个三个月,大阿哥暂时就抱去福晋那养着吧!”
李佳氏顿时如同没有骨头一般,瘫倒在地上,泣不成声……
玉兰听太子这般说,心里不开心了,这大阿哥已经三岁了,是已经能够记事儿了。
就算自己用心养,他也不可能真的完全和她一心,还得平白让大阿哥占了嫡养子的名声,真是费力不讨好的差事。
玉兰心里再怎么不愿意,面上也得欢欢喜喜的应下来。
玉兰觉得真是够头疼的,大阿哥本来是要搬到她哪去的,但是玉兰说:大阿哥生病,轻易挪动怕再加重病情,让大阿哥病好了后再搬过去。
李佳氏回了自己的院子,房门收紧了之后才对嬷嬷笑着说:“爷新娶的福晋也不过如此,当真是好笑。”
“侧福晋怎么做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奴婢瞧着福晋长相不如侧福晋,想来太子也热乎不几天!侧福晋这样做,不是平白招惹了太子的眼?”
“本福晋当然知道,可是你又不是不知道,大阿哥那孩子一直用汤汤水水的吊着,本福晋私下里找太医问过,大阿哥将来不一定能长成,就算长成了也不会有好身体。”
嬷嬷听到这已经有些许明白了,又问:“侧福晋的意思是?”
“福晋是世家嫡女,想来好东西少不了我儿的,大阿哥养在福晋哪,总比养在本福晋这活的长。”
“更何况本福晋肚子里又有了一个,虽不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