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唐朝小厨娘-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沈小西这个火爆脾气、伸张正义的性子,顿时怒由心生:倘若这些银钱粮款用于朝廷,可支援多少盛世建设;用于灾民百姓身上,则可救多少人于水火之中!若将这些银钱粮款充入国库,想必李世民便不会如此劳心伤肺,以致忧思过度了吧。想想百姓的疾苦,想想圣主明君。唉!这些贪官实在是太可恶了!不杀,实在难平我心头之恨呀!
想到这,沈小西向李泰问道:“魏王打算如何处置孙顺德这个大贪官?”
李泰沉思半晌,胖胖的圆脸抽搐了几下,道:“此事非同小可,孙顺德乃母后叔父,贪污金额巨大,涉嫌人员众多,还得从长计议呀!”
是呀,我竟忘记了,这个孙顺德是长孙皇后的叔叔呀!长孙皇后是李世民一生最钟爱的女人,无人能及,现下长孙皇后刚刚仙逝半年,倘若此时提及孙顺德一事,李世民是否能痛下决心呢?历史上,李世民面对孙顺德的贪污行为,不就多次不忍吗?最终不还是只贬了他的官,让他终老矣了。
可是,若置之不理,任凭孙顺德借势大肆敛财、胡作非为,与公与私,天下的百姓不能容!沈小西伸张正义的性子不能容!
倘若这次不治,按照历史的发展,贞观年间,孙顺德还会继续多次的贪污,又会有多少朝廷的公款,进了他的小金库?又会有多少大唐的百姓,为此担负沉重的赋税呀!
沈小西想着,气得竟有些发抖,本来因为抱恙,苍白的小脸,此时更显难看。
“小西,你怎么看?”李泰见沈小西此时不语,问道。
沈小西沉思良久,平静了一下,缓了缓心头的怒气,想到要想把这个有背景的大贪官拉下马,硬来不行,还得智取,便低声说:“还是听魏王的,此时从长计议便是。”
“好,张亮,此事切不可声张,你且继续留心平日的一切,继续负责好父皇交由你管理的事务。这账簿,先放在本王这里,本王找时机处理,你认为如何?”李泰把孙顺德的私帐,仔细的揣入怀中。
“权柄魏王做主!张亮希望魏王殿下公正处置,还天下百姓一个公道!”张亮单膝跪下,义正言辞的说。
“恩,本王自有分寸。你且起来,罢了,宫里还有事务,小西,你且随我回去吧。”李泰边说,边要带沈小西回宫。
“微臣恭送魏王殿下。”张亮回了个礼,帮李泰开门。刚才那个亲信家丁,立刻跑过来听候吩咐。
张亮使了个眼色,示意这个亲信家丁暗中送李泰和沈小西回皇宫,依然是小心翼翼、无人知晓。
隆重推荐好友作品:
(求推荐~求收藏~)
'bookid=2551490;bookname=《异世小财主》'
贞观十一年 第七十六章 御赐金牌
皇宫中,李世民从御书房批完奏折走出,想着进来赈灾一事进展顺利,长安城外前几月还聚集成片的灾民,现在已经基本被周边的省区接纳,安置妥当。
剩下一小部分,不愿离去的,也已在长安城外的郊区,三五成群的修建起了自己家的小屋,准备在长安常住了。
还有一部分灾民,虽然已经被安置在了临省,各地地方官员,积极响应李世民的号召,接应照顾,生活也倒有了些保证。但毕竟故土情深,只想着暂时居住过度一下,待到来年,灾情退去,田间地头的有了生机,再举家老小不远万里的搬回去,毕竟那里才是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
至于当初那些逃荒路上的伤病灾民,朝中几位大臣,安排的倒也仔细妥帖。轻伤小病的,便在城外设立了一座临时医馆,从长安城内调了些年富力强的郎中,就地医治,或开些汤药、或亲临现场、接骨、疗伤等等,治病的银钱,全部由朝廷拨出,再加上长安城百姓们的支援,一时间财政上,倒也过得去,这些善举,在灾民心中燃起了不小的一片火花,大家谈起李世民,谈起沈小西,无不眼中含泪、拍手称赞、津津乐道,感慨自己生在了好时候。
更有市井民间艺人,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了赈灾的详细缘由,更把李世民的英明神武、沈小西的聪颖善举,编程了唱曲儿、评书,用鲜活生动的方式,让更多的官员百姓赞誉这位旷世明君李世民和聪明善良的小姑娘沈小西。
当人,也有不少的文段流入宫中,人前人后的,传入到李世民的耳朵里。李世民表面上平静无语,但内心里却无比激动。一来感慨百姓对自己的认可——高兴;二来欣赏沈小西的谋略——钦佩。
李世民心中琢磨:待到大灾过去,一定要给沈小西个封赏,最好是能把她留在身边,这个小姑娘,不可小觑呀!
李世民边想,边信步走出御书房。
正欲前往东宫去探望太子爷和太子妃。进来赈灾之事繁复,加之国事繁忙,李世民竟有好些日子没去东宫探望太子爷了。
想到经过那么多人的精心照料,加之太子爷素日里身体强健,底子厚实,想必现下这右臂的伤势也恢复得差不多了,是该让他继续回到朝堂,继续替自己分忧了。
另外,掐指算算,太子妃也快到临盆的日子了。近来一直忙于赈灾,竟无时间去探望自己未来的皇孙。
太子爷和太子妃倒也懂事,这段日子一直谨慎于东宫之中,未曾移出过半步,也从不曾给李世民添于任何麻烦,真是两个好孩子呀!
此刻,正好有些空闲,李世民一边走向东宫方向,一边感慨。
宫中路上,李泰带着沈小西,正急匆匆的从宫外张亮那里回来。
“泰儿!”李世民远远的瞧见李泰和沈小西的身影,高呼一声。
“儿臣参见父皇。小西参见陛下。”李泰和沈小西望见李世民,愣了一下,赶忙过来行礼。
“免礼,呵呵,泰儿,宫中土豆如何?有小西在身边,想必一切顺利吧?”李世民笑眯眯的问道。
“回禀父皇,长安城内外土豆长势喜人,这多亏小西姑娘悉心指导、四处奔走。”李泰道。
“哦?若真如小西所言,再有一月,土豆丰收,便可充盈我大唐的国库,救济我受灾的百姓于水火之中了!小西,你可是我大唐的功臣呀!”李世民兴奋得看着沈小西说。
“这多亏了大家的协助,小西不敢一人居功。”沈小西谦虚的说。
“咦,你这孩子,怎么脸色这么差?可曾传太医来看过了?”李世民发觉今日沈小西不同往日,形容憔悴,不免有些担心。
“多谢陛下关心,小西无恙,小西自己便会医治,不用劳烦太医。”沈小西笑笑说。
“小西,近来辛苦你了,千万保重身体,凡是不要亲力亲为,你吩咐一声,交由下面的人去办就好了。”李世民关心的说。
“多谢陛下美意,小西不敢有负皇恩圣意,实在是赈灾事情繁杂,又有贪官污吏从中作梗,小西唯恐错漏,本想事事上报陛下,又体己陛下国事繁忙,只能亲力亲为,难免有些精力不济,还望陛下体谅。”沈小西回礼道,似乎话中有话。
“哦?贪官污吏?朕平生最恨这些蛀虫!想不到大灾之年,竟还有人为非作歹!唉!这么些个琐事,你们几个处理起来确实很费心呀!朕分身无力,不能时时出现,来小西,朕便赐你金牌一块,见此金牌,犹如见朕,无人敢拦。小西可凭此金牌,大胆公正处置,可行先斩后奏之便,希望小西好好运用,协助我大唐,度过此次难关!”李世民听说沈小西在处理事情时遇到了阻碍,看着沈小西憔悴的面容,很是心疼,故而从腰间拿出一块金牌,赐予沈小西,希望可以助她一臂之力。
“小西谢主隆恩!”沈小西听说李世民赏了她一块御赐金牌,脸上闪过一丝小得意。
要知道这御赐金牌,只在小说里和电视里看到过,沈小西曾一度怀疑,历史上那些御赐金牌到底是否真的存在过。
而今她便亲手真真的接过了李世民钦此的金牌,不免受宠若惊,接过金牌,赶快叩首谢恩,心中一阵窃喜。
不过沈小西最得意的还是这金牌的用途,曾经在影视剧里看到某忠臣高举御赐金牌,做出大快人心的义举,真是过瘾。想不到我沈小西,误穿唐朝,竟也得了这样的宝贝,一定要好好运用才是呀!
沈小西看着手里的御赐金牌,一条妙计上心来。
“泰儿,你好好帮帮小西,朕去看看太子,若是乾儿康复,也让他加入进来,也好从旁协助呀!”李世民说罢,往太子东宫去了。
“儿臣恭送父皇。小西恭送陛下。”李泰和沈小西拜别李世民。
沈小西恭送李世民离去后,一个人捧着手里的御赐金牌,不住的傻笑。“嘿嘿,嘿嘿。”
“小西,笑什么呢?何事如此开心?也说与本王听听!”李泰好奇的问。
沈小西停止了发笑,又看了看御赐金牌,拉着李泰神秘的说,“李泰,我有办法啦!”
“哦?什么意思?”李泰摸摸脑袋,半天竟没反应过来。
沈小西凑近李泰,一阵耳语,这般如此,李泰恍然大悟,连连对沈小西伸手称赞。
沈小西示意李泰不要声张,二人心中无比的激昂,准备趁其不备,痛快的处置孙顺德这个大贪官了。
(求推荐~~~求收藏~~~)
隆重推荐好友作品:
'bookid=2586085;bookname=《甜心皇后闹古代》'
贞观十一年 第七十七章 小厨娘怒斩大贪官
“走!”
“去哪?”
“城外大营!”
一辆不起眼的马车载着沈小西与李泰二人,一阵风驰电掣,径直向皇城之外奔去,不多时便是来到一处大军营地。
远远可以看见,军营之中,无数军士黑衣黑甲,手持长矛,正在操练行军布阵,吼声如雷,杀声震天。
李泰一脸得意之色道:“小西,这便是我大唐的飞虎军!”
皇城之外,驻扎着大唐的精锐飞虎军,乃是当年大唐军神李靖一手操练出来的队伍,能征善战,骁勇无敌,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号称大唐诸军之中战力第一,如今更是担负起保卫皇城的重责。
两人见靠近军营,也放缓了马车的速度。
“来者何人,速速通报,否则格杀勿论!”今日轮值的乃是左偏将孙义,一见有陌生的马车驶来,顿时心生警惕,伸手一招,一队军士飞速集结过来,一阵金铁交鸣声中,已是刀枪出鞘,强弓上弦。
“孙将军,是本王!”
李泰艰难的爬下马车,他与这孙义倒是熟人了。接着,沈小西也灵巧的跳下马车。
“原来是魏王殿下!”孙义见是李泰,脸色放缓了下来,躬身行礼道:“末将参见魏王殿下!”
身后一干军士也都收起武器,纷纷行礼。
李泰不在意的挥了挥手,道:“不用多礼,孙将军,本王今日前来,乃是要调动一营军士,随本王捉拿贪官!”
孙义口中答应,却不见行动。
沈小西会意过来,反手取出李世民御赐的金牌,道:“孙将军,皇上御赐金牌在此,请孙将军验过之后,速速点齐兵马,随魏王前去!”
“这位姑娘是?”孙义有些疑惑。
李泰介绍道:“孙将军,这位便是当今名动长安的沈小西姑娘。”
“是你!”孙义眼神一凝,现出郑重之色,忽的大步走上前来。
“你要干什么?”沈小西有些害怕,却见孙义走到自己面前,一揖到地,竟然是行了个大礼。
“末将老家便是关内灾区,前日家中姑母前来投奔,提到沈姑娘,言及若非沈姑娘之义举,怕是见到末将之前便已撑不下去。”
沈小西吓了一跳,连忙跳过,让了开来,不敢受此大礼,连连摆手,口称不敢。
孙义也是个豪爽之人,当下起身不再多言,点起兵马,随沈小西与李泰二人,直奔孙顺德的府邸。
孙顺德府邸极为富贵,隐约还能听到阵阵丝竹之声自那朱门高墙中传出来。
沈小西想起城外的灾民惨象,心头火起,猛一挥手,很有气势的大喝道:“围起来!”
众军士恍若未闻,纹丝不动。
李泰忍不住笑了出来。
沈小西顿时涨红了脸,恨不得把脸藏在地下。
孙义忍住笑意,大喝道:“兄弟们,把贪官孙顺德住处围起来,不可放走一人,否则军法从事!”
众军士齐齐答应,片刻之间,已是将孙府围了个水泄不通。
“什么人,敢在我孙府闹事!”
孙府之内,似乎是听到了动静,有人开门伸头一看,立时大惊失色,不敢多言,连忙关门闭户。
片刻之后,孙顺德大腹便便,在一众人等的簇拥下,打开府门,慢条斯理的走了出来,一脸傲慢之色,喝道:“什么人,好打的胆子,敢围住我孙府!”
沈小西一见他那肥头大耳的样子,就是气不打一处来,忍不住又喝道:“抓起来!”
同样一幕再次出现,沈小西只得转向孙义求助。
孙义指着孙顺德,喝道:“捆起来!”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兄弟们,下面都要听沈姑娘指挥行动!”
沈小西闻言,意气风发,喝道:“众位将士,给我搜,搜遍整个孙府,老鼠洞也不要放过。”
孙顺德气急败坏道:“你们敢,区区一个偏将,胆敢如此放肆,你不要命了吗!”
沈小西轻蔑的看过去,伸手拿出金牌,道:“瞧见没有,御赐金牌,如当今皇上亲临!”
孙顺德面若死灰。
片刻之后,不断有有军士来报。
“花园之中,树下埋藏黄金万两!”
“偏房梁上,夜明珠十对!”
“书房夹墙之中,有大量翡翠!”
每声报告,都让孙顺德脸上白了几分。
李泰越听越怒,恨恨啐了一口,怒道:“蛀虫!枉我父皇如此厚待你!”
孙顺德嘴唇翕动,最后颤抖着说:“老臣要见皇上,要见皇上!”
“做你的春秋大梦吧!你还是准备去见皇后吧!”沈小西断然拒绝,下令道:“将孙顺德押送天牢,查抄的东西登记造册后,报大理寺。”
沈小西哪里会给他这个机会,倘若要让这个贪官见到李世民,万一李世民心中一软,便又应了历史的轨迹,让这个贪官苟活于世,再贻害他人。这等人渣,留他不得,沈小西决定替圣主明君李世民做个决定!想到这,沈小西和李泰、张亮一起,将孙顺德送往天牢,待孙顺德认罪,写下供书后,沈小西将李世民钦此的金牌拿了出来!
“御赐金牌在此,见此金牌,如见陛下!”沈小西大声的说。
“万岁万岁万万岁!”天牢里所有的犯人、狱卒纷纷跪了一地。
“贪官孙顺德,目无法纪、假公济私、大肆敛财!现证据确凿,经查证属实,特赐白绫一条,令自行了断!钦此!”沈小西一字一句的严肃的说。
孙顺德在天牢中叩首,颤颤悠悠的接过狱卒递来的那条白绫,两眼泪痕,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真是愧对列祖列宗,愧对侄女长孙皇后!如今陛下竟连最后一面都不愿见自己,姑念旧情,还给自己留下全尸,也算是一份恩情了。
孙顺德再次叩首,搭过那条凄冷的白绫,此时天牢里不知何处传来了阵阵寒风,吹过冰冷的铁栏杆,吹过湿冷的青砖,发出呜呜的声音,吹得那条白绫左右飘摇,似在有意戏谑这个曾经戎马一生,但落得如此下场的功臣。
孙顺德仰天长叹一句:“陛下,老臣有罪、悔不当初,唯有以死谢罪,方来抹去这段不堪啊!”
说罢,孙顺德蹬掉脚下方凳,一个贪官,便在天牢中,在沈小西等人的注视下,结束了他令人感叹的一生!
(求推荐~~~求收藏~~~)
ps:感谢木雷老师的大力支持,感谢大哥烧卖、妞妞、老七、小马、林林、天下、关关、郡主
特别推荐好友作品:
'bookid=2567220;bookname=《纯血诱惑》'
贞观十一年 第七十八章 小西病了
(可巧上传这章时,宝宝病了,不过宝宝表示《唐朝小厨娘》不会断更,宝宝会努力地恢复,希望喜欢宝宝文文的亲们,要继续支持给力呀!)
斩完孙顺德后,沈小西强忍着近日来的头昏目眩、关节酸痛,回到“天下客”后,便重重的病倒了,整日的睡着,感觉昏昏沉沉、疲乏无力、茶饭不思,只愿躺在床上,连话也不愿多说半句。
张叔刘婶夫妇很是担心,看小西脸色如此的苍白,便连忙从济世堂请了最有名的冯大夫来“天下客”替沈小西问诊。
冯大夫是长安城的有名的老中医,已年过半百,白发银胡,甚是有若仙风道骨。
听说要去探病的是“天下客”的小西姑娘,二话没数,放下手里的活计,背起药箱,跟随张大叔,一路快步,赶到了沈小西的病床前。
“小西,大夫来了。快让大夫给仔细瞧瞧!”张大叔进门急忙说。
沈小西努力的睁开眼,示意大夫就坐。伸出一只手臂,便由大夫望闻问切了。
只见冯大夫细细诊脉、闭目静思、捋胡摇头,看起来很是慎重。
“冯大夫,小西这是怎么了?躺了一天了,什么都没吃。”刘大婶急切的追问。
“不打紧,不打紧,小西姑娘只是近日来操劳过度、心神过损、导致气血两亏,老夫且开上几副药,小西姑娘吃两副,安心静养调理一段时日,想来便可痊愈了。”冯大夫缓缓的说,接着起身,打开药箱,取出笔墨,刷刷刷,写了下了一贴药方,交给老夫妇俩,便起身要走。
张大叔拿着冯大夫给开的药方,看了看,连忙用胳膊杵了杵身边的刘大婶,眼神示意了一下。
刘大婶心领神会,马上追冯大夫出了门。
“冯大夫请留步,这是您的诊金,请您收好!”刘大婶边说边把一些银钱拿与冯大夫。“另外,这是些小小的意思,感谢冯大夫亲自出诊,来医治小西,请您务必手下呀!”刘大婶说着,又拿出了一锭银子,塞给冯大夫。
“使不得,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冯大夫推说道。“小西姑娘的大名,想我长安百姓,哪个不知,哪个不晓?连日来,灾民重重,小西姑娘献计献策、忙前忙后、救济灾民、推广土豆,我大唐上下,无不对小西姑娘赞不绝口!老夫今日能有幸替小西姑娘诊断,已是替我大唐百姓感谢小西姑娘的恩德,岂有收钱的道理?”
“大夫……您就收下吧,不然……小西吃着您的药,心中……也有不安呢!”沈小西在病床上听到刘大婶和冯大夫的一番对话,强撑着,从床上坐了起来,有气无力的对门口的冯大夫说。心中思量:人家大夫那么大年纪,亲自出诊已是实属不易,哪有看完病,不收钱的道理?这个人情,可不能欠下。
“小西姑娘且躺下,万万不可再操劳了,如此一来,老夫便只收下诊金,其他银钱便是千万收不得的。小西姑娘好生休养,老夫告辞!”冯大夫说完,只从刘大婶手里,接过了区区几文钱的诊金,便头也不回的毅然出了大门。
“你看这……大夫,慢走!柱子,快去送送冯大夫!”张大叔见冯大夫就这样离去了,心中万般感慨冯大夫的医术和医德,放下手里冯大夫刚开的药方,忙叫身边的柱子去追出门去,送冯大夫离开。
“小西,你快躺下休息,一会儿,我便去帮你抓药,煎来服用。”刘大婶一边安抚沈小西休息,一边安慰道。
这边冯大夫刚走没多久,那边只听屋外一声嘈杂:“小西,小西!”
听这声音,气喘吁吁的,很是熟悉。
沈小西半探着身子朝门外张望。
只见一个浑圆的肚皮,颤颤的顶进了房门。瞧这胖式,不用想,便知道来人定是魏王李泰了。
“小西……小西,本王听说……你病了,特来……探望,怎么样……现在如何?”李泰推开门,便上气不接下气的问道。
“魏王殿下快请坐!”张大叔搬了张凳子,连忙让气喘吁吁的李泰坐下。
随即便眼神示意了刘大婶一同出了房门。
只单独留下沈小西和李泰。
“不碍的,休息几日便好了。”沈小西轻声说。
“那便是好,本王听说……你病了,担心得……不行,寝食难安的,处理完父皇交代的事情,马上就……赶来了。”李泰调整着呼吸继续说。
“瞧你,跑得满头是汗的!快擦擦!”沈小西从枕边递给李泰一块丝帕。
李泰接过丝帕,一边胡乱的擦着,一边用关切的目光看着病床上的沈小西。
沈小西看着他浑圆的下巴,肉肉的手掌,还有基本见不到脖子的脖子,不禁笑道:“我就纳了闷了,怎么咱俩同时忙灾情和土豆,为何我病倒了,你却日渐肥硕?”
李泰听闻沈小西这么一说,乐了,说:“谁叫你平时吃得少?你看你那小瘦样,跟柳树条似的,风一吹就倒了。你再瞧本王,一个顶你五个!这便是本钱!”说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