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唐朝小厨娘-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敢问大哥,可曾有肉食?”沈小西询问道。
“肉?前些天路过一个村庄的时候,倒是吃过一次羊肉,从老乡那买来的,白水煮了一大锅,虽没什么味道,但士兵们吃的却是异常的喷香。现下肉倒是所剩无几,只有一些羊骨架子,还扔在那边!”另一个火头军,一边回忆着说着,一边用手指了指角落里的一个**袋。看得出来,他说的羊骨架,就应该在那。
沈小西默默的走了过去,慢慢打开那麻袋,里面露出了大块大块血肉模糊的羊骨架。有些骨头上,似乎还粘着些许的羊肉。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沈小西看到这带肉的羊骨,兴奋得蹦了起来,连连高呼。
倒是把在场的火头军给弄蒙了,这些没用的骨头,怎么把这个小骑兵高兴成这副模样?难道真是饿疯了?连骨头都饥不择食了?
正在大家胡思乱想之际,只见沈小西已然麻利的将这一大袋羊骨悉数倒出,放入一个大桶,仔细的清洗了起来。
“小兄弟,你这是要做什么?”刚才那的说有羊骨的火头军,饶有兴趣的凑近了问道。
“哦,这位大哥,劳烦你帮我准备一大锅水,还有葱姜蒜等调料。”沈小西边洗羊骨,边说。
在场的火头军听闻沈小西吩咐,心中很是好奇,不明白面前这个瘦弱的小伙子,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不过这些羊骨留着也没有什么用,索性就由他去吧,看看他有什么新花样,反正现在,大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喽。
在场的火头军,稍作分工,便一一去忙活自己的事情了,一个烧火,一个架锅放水,一个切葱姜蒜,另一个则蹲在沈小西旁边,帮她一起洗羊骨。
有了大家的帮忙,沈小西的进度明显加快了许多。不一会儿,一大盆羊骨便清洗完毕了。
接下来,便是沈小西大展身手的时刻了,好些天不进厨房了,使刀的手不知道还熟练不。沈小西心中嘀咕着,一手握住羊骨,一手提刀,娴熟的将羊骨上的残肉,轻而易举的分离——手起刀落,骨肉分离,看得旁边的火头军,一个个目瞪口呆的,啥话都说不出来。
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沈小西早已麻利的把羊骨和羊肉轻轻放入已经准备好的大锅中,锅中的沸水刚好没过这些羊骨和羊肉,沈小西进而又将火头军切好的葱姜蒜一一放入锅中,盖上锅盖闷上,和羊骨羊肉一起焯煮。
不一会儿,大锅里的水就滚滚白泡了,些许的白烟顺着锅盖的边缘,袅袅的渗出。沈小西揭开锅盖,只见烟雾缭绕的,雾气腾腾。
“好香呀!”在场的火头军们眼巴巴的看着这一大锅喷香的羊骨羊肉,不由的纷纷咽了许多口水。
这才哪跟哪啊!这只不过是第一步,焯掉腥气和血水!
只见沈小西,拿着一只大勺,先是由锅边顺时针滑动着,大勺逐渐向国内划去。不一会儿,一勺一勺的血沫便被沈小西的大勺一一除去,锅中的羊骨汤,逐渐清澈,泛着层层的浪花,引得人馋虫四溢。
见汤中血沫尽除,沈小西麻利的捞起锅中的骨肉,重新放入另一口加满水的锅中,静静的等待着大火煮沸,不一会儿,另一口大锅中已然浪花翻滚,锅中沸腾!不过这次的沸腾的锅中,再无血沫和残渣,只见得清澈见底,好一派爽净的汤羹!见时机成熟,沈小西将灶台封住了一下,改小了火势,又一次的加盖焖煮。
估计着汤还需要大煮些功夫,沈小西随手拿过一捆小葱,细细的在砧板上密密的切着葱花,只听得“咚咚咚咚”刀声四起,连贯入耳。
“小伙子,莫非你服役前,府上做过伙夫?”一个火头军看沈小西这么熟练的技艺,好奇的问道。
“哦,家中的确有人精通厨艺,我这也是班门弄斧,还请各位大哥切莫见笑呀!”沈小西谦虚的说,继续轻快的切着翠绿的小葱花。
“哪里,哪里,看你的手艺,甚是精湛,我等佩服呀!”又一个火头军道。
就这样说着、聊着,锅里的汤煮着,很快沈小西便和这些性格敦厚的火头军们交上了朋友。
“小石头,要不你到我们这来帮忙把。我们这吃得饱,还不用车马劳顿的。”火头军中有人提议要向太子爷收了沈小西。
“大哥这是笑话小石头了,石头这等粗笨,哪会料理食材,别糟蹋了食物,石头还是老老实实的做骑兵吧,要是各位大哥有需要,尽管到骑兵营里去招呼石头,石头随喊随到!”沈小西笑嘻嘻的说,她才不要加入火头军呢,她还要学木兰,战场杀敌,立下战功呢!好不容易才混进的军营,再当了一个火头军,岂不枉费了她的一片心思。
“也罢,到时要是需要帮忙,我们兄弟几个可不客气哈!”火头军们一见沈小西如此谦虚,便不再勉强。
“好好,石头到时一定尽力!”沈小西笑道。
说话间,沈小西估计着那锅羊骨汤也该煮好了,她起身打开锅盖,浓烈的香气,因小火的焖煮,更加醇厚,此刻锅中的汤色已近奶白,沈小西取了些食盐,放入汤中,又将汤中的葱姜蒜一一捞出,保留了汤的爽净,又将为数不多的羊肉一一盛出,拌入调料,放在一个大碗中备用。
“石头,这就好了吗?”一个火头军问道。
“差不多了,还差点意思?”沈小西笑嘻嘻的说。
“还差点意思,是什么意思?”火头军们没怎么听明白神小西的意思。一个个又是呆愣在那里。
“各位大哥,快来尝尝石头的新作——羊肉泡馍!”沈小西兴奋的说着,随手盛了一碗奶白色的羊骨汤,又捏了一小块羊肉放在汤中,最后在汤中撒了些许翠绿的葱花。
羊骨汤的醇厚,被葱花的味道一调和,更升华了羊骨汤的精髓。
“石头,这是……”火头军们见到这碗汤,一时不明白为何叫做“羊肉泡馍”。
“哦,看我这脑子,竟然忘了主角!”沈小西拍了一下自己的头,一时恍然。
放下碗,沈小西找来刚才自己带进来的咬不动的干硬大饼,用手细细掰碎了,一一投入到那碗奶白色的汤中。
细碎的饼屑,融入汤中,瞬间便和奶白色的羊骨汤融为了一体。更显得汤的厚重和醇香。
“快来尝尝,这才是正宗的羊肉泡馍,可惜没有辣子。”沈小西用筷子搅了搅泡馍汤,端到火头军们的面前。
“真香啊!”一个火头军用筷子品尝了一口,闭上眼睛陶醉了。
“这饼如此的绵软,真是味美!”
“汤中有肉、肉中有汤、汤中有饼、饼中带汤!石头,真有你的!”
“石头,什么是辣子啊?你刚才说没有什么?”一个火头军边吃边问。
“哦,就是一种调味料,可惜这里没有,要不更能提味呢!”沈小西喃喃自语。
“嗨!已经这么好吃了,无所谓什么辣子不辣子的。”大家安慰了一下沈小西,就又把精力转移到好吃的羊肉泡馍上去了。
“各位大哥,刚才的羊肉泡馍如何?给将士们吃,如何?”沈小西见火头军们吃的如此开心,顺便问道了重点。
“我看行,就凭这汤,别说是出征的将士了,纵是皇上老爷,也得吃上一大碗!哈哈哈哈!”火头军们纷纷表示赞同。
“趁着汤热乎,饼又是刚发的,我这就出去吆喝去!”一个火头军沉不住气了,风风火火的冲了出去。
贞观十一年 第一百二十二章泡馍登场
第一百二十二章泡馍登场
“咣咣咣!”几声铜锣响,只听得刚才跑出去的那个火头军吆喝开了。——“开饭了,开饭了!”
“啥?又开饭了?”
“刚才不是已经开过一次饭了吗?”
“是呀,这手里的硬饼还没吃,怎么就又开饭了?”
“管他的,去看看,看看是不是有什么比这硬饼还难吃的!”
听到开饭的锣声,将士们议论纷纷,三三两两的从各自的毡帐中,懒懒的走向火头军帐前。
“喂,又给我们吃什么呀?”
“就是,别又是干硬的饼子!”
将士们集中在了火头军的帐前,有人开始起哄了。
“大家不要吵,不要吵,按顺序排好,拿着你们刚才的干硬大饼,在这领汤!”火头军负责发饭的那个在现场维持秩序。
其实,太子爷和李泰在各自的营帐中也听到了锣声,还有侯君集,他们也觉得奇怪,寻着锣声这会儿也赶到了现场,准备一探究竟呢。
只见刚才那些火头军,抬着一个大锅出了毡帐,放在了帐前的案子上,又从帐中取了两个大碗,不过碗里面的东西盖着,一时看不到庐山真面目。
这是要干什么啊?
在场的一干人等,不论是将士们,还是统帅们,纷纷小声议论,实在搞不懂火头军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只听一个火头军在前面高声说:“大家听好了,现在分发羊骨汤,刚才对不住大伙了,大伙请把中午的干饼,掰开揉碎了泡在汤中食用,此吃法名叫——羊肉泡馍!”
说完,这名火头军站在前面又亲自演示了一遍,如何掰饼,如何泡饼,这才开始发饭。
站在队伍中的将士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仔细记下了吃饼的步骤,看着还真挺新鲜的!将士们一个个的怀里揣着干饼,迫不及待的等着发放羊骨汤。
刚一揭开大锅的锅盖,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最先扑入鼻腔的是香醇的羊骨汤的鲜味,随着烟雾缭绕,一点一点的沁入人饿透了的身体,似乎五脏六腑都沉浸在鲜美的汤中,进而汤的香味似乎又在每个人的体内走了一遭,悄无声息的又从每个人的汗毛孔里轻轻溢出。
所有人,包括太子爷、李泰等在内,均做了一个表情:闭上眼,伸长了鼻子,贪婪的深深的呼吸着。
“这是羊骨汤吗?这么香!”有人忍不住了。
“好久没有闻到这么香的肉汤味儿了!”有人陶醉了。
“还愣着干什么,快点盛汤呀!”有人催促了。
人群中开始有些骚动了。
“都排好,人人都有份!”发饭的火头军一声吆喝,这就开始盛汤了。
一人一大碗浓浓的羊骨汤,加点细碎的羊肉,再撒上一点翠绿的小葱花,得嘞,一碗羊肉汤这就好了。
接过汤的将士,无一不是小心的捧着,端到一边,拿出刚才那个硬梆梆的大饼,掰碎了放入汤中,再用筷子搅匀,一碗浓稠美味的羊肉泡馍这就开始吃了。
不知是饿的久了,还是硬的食物吃的久了,乍一品尝这绵软的泡馍,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神色。
有些将士大口大口的喝着吃着,细密的泡馍几乎不用咀嚼,就顺溜的下了肚;有些将士则小口的品尝着,汤、肉、馍三者的完美的结合。
只听得全场一阵西里呼噜的吃喝声,就连刚才起哄的那些将士,也都安安静静的被这美味的羊肉泡馍俘虏了。
这阵势,当真是馋坏了资深吃货——魏王李泰。
“真那么好吃吗?给本王也来一碗!”李泰见大伙吃得如此幸福,想必这汤的确美味,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不劳火头军的动手,自己就开动了,也拿着碗盛了一碗浓浓的羊骨汤,撒了些羊肉碎和小葱末,又将干饼掰开,细密的泡了一碗,三口两口便喝了个精光,“好吃!想不到这荒山野岭的,还能吃到如此美味!皇兄,你快尝尝!来来,侯大人,你也来一碗!”
李泰这边刚嚷嚷过,嘴里的味道依旧在回味着,这美味的羊肉泡馍,怎么有种似曾相识的滋味在里面?
李泰端着空碗,闭上眼,昔日沈小西巧手下厨的模样,一次又一次飞出现在他的眼前。
“唉!大概是我太想念小西了吧,怎么这羊肉泡馍,竟然吃出了小西的味道来了。”李泰自言自语着。
随即,太子爷和侯君集,也各自品尝了来自沈小西创意的羊肉泡馍,抹了抹嘴,不住的赞赏!
“好啊!好啊!这是谁的主意?刚才怎么不拿出来?”太子爷边吃边问。
“这是……”火头军的将领有些犹豫。
“这是骑兵营里一个小兄弟的主意。他见大伙儿吃饼吃得辛苦,才巧利用了我们火头军废弃的羊骨架,没想到竟然能做出如此美味的泡馍!”另一个火头军忍不住说出了实情。
“哦?是哪个?本王要重重封赏!”太子爷看来很是开心啊。
“咦?石头呢?刚刚还在这的,怎么一眨眼就不见了?”正当火头军想要把沈小西引荐给太子爷之时,却发现沈小西连人带影的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石头!骑兵营的石头!好,本王记下了,等到这仗打胜了,回去本王一定重赏石头!哈哈哈哈!果然天无绝人之路啊!真是天佑我大唐将士!天助我大唐军队啊!哈哈哈哈!”太子爷开怀大笑。
此刻,沈小西早已隐入了人群,她才不要太子爷的什么封赏呢!别回来那么近距离的和太子爷见面了,再加上那边还有个吃货李泰,这两个人对自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万一给认了出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沈小西深知,古代女子擅自闯入军营,是要被以军法处置的,那是要砍头的!
想到这,沈小西下意识的摸了摸脖子,自言自语道:“还好,我跑得快!”
大军吃完了羊肉泡馍,心满意足的又继续开始了前行的步伐。
“哎,石头,刚才那个好吃的羊肉泡馍,真是你弄的?”张小六在马上小声的问着。
“嘘,我只是帮了小忙,没出什么大力,那些火头军大哥实在太谦虚了。”沈小西朝笑了做了个手势,示意他不要乱说,自己则谦虚的笑了笑。
“石头,真有你的,没看出来,你还有这手!”二虎笑道。
“不过貌似刚才吃的大饼,是火头军用面盆做的呀!你们就没吃出啥别的滋味?”王墩子笑嘻嘻的问道,一脸的坏笑。
“别的滋味?那饼又干又硬,要不是石头发明的羊肉泡馍,单啃那干硬的大饼,实在……”张小六说到这,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故意把声音压低了些。“要不是石头做的汤,哪能那么好吃!我是没吃出别的味道,只觉得好吃!”
“哈哈哈哈!”孟大哥跟在后面,忍不住笑出来声。
“孟大哥,你笑什么?”沈小西好奇的问。
“你们这些小厮,真是越发胆大发混了!还跟我们玩哑谜!都忘了,这些天,石头洗脚的盆……哈哈哈哈!”孟大哥只顾得笑,不往下说了。
“哦,哦,哦,我说怎么饼有点咸呢!敢情那是石头的脚丫子……”张小六故弄玄虚的说着。
“哈哈哈哈,味还真不错!咸味刚刚好!”王墩子和大虎二虎兄弟也跟在一边帮趁着打趣沈小西。
“你们这些人,你们实在是太坏了啦!吃了人家的羊肉泡馍,还要故意取笑人家!我不理你们了!”沈小西也是猛然间想起了那铜盆洗脚的轶事,羞得小脸通红,一扭头,挥了一下缰绳,骑着马自顾自的挤到前面去了。
后面留下一串串爽朗的笑声,“哈哈哈哈。”
“你看石头,生气了哈!”
“哈哈哈哈,还人家,人家!”
“就是,你看石头脸都红了!”
“哈哈,孟大哥,你看石头的样子,平日里就白白净净,细皮嫩肉的,今天怎么越看越像个小娘们,哈哈哈哈!”
沈小西此时,恨不得有个地缝,自己好钻进去,这些人,真是的!罢了罢了,懒得跟他们计较,让让他们姑且千百年前的唐朝人吧,谁让自己想女扮男装混进军营的?这份粗鲁的玩笑,忍也得忍了。
倒是李泰,一直回味着刚才味道香醇的羊肉泡馍,越品越感觉其中的滋味甚是熟悉,这荒山野岭的,鸟都不拉屎,难道真的有人能凭空做出如此鲜美的汤羹?问世间,有此高超手艺者,除了沈小西,还会有第二个人吗?
可是,小西此时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呢!怎么会来此荒山僻地?唉!可能是我太思念小西了,莫非时间真有人的心思和手艺和小西不相上下?李泰想着念着,不由自主的拿出怀里捂热的那柄望远镜,细细的摩挲着,仿佛小西就在眼前。
“石头,这名字真是特别,骑兵营的石头!改日本王定要会会这个心灵手巧的小伙子,本王怎么不知道,自己的骑兵营里还有这等卧虎藏龙的人物!”李泰手握着望远镜,喃喃自语。
贞观十一年 第一百二十三章神奇野菜
第一百二十三章神奇野菜
沈小西这个小机灵鬼,在军营里是如鱼得水。性格开朗乐观的沈小西,自是人缘极佳,不仅和孟大哥他们相处的极好,就连身边的骑兵营的其他弟兄,也都对沈小西甚好。
这个看似瘦弱的小石头,在大伙儿的眼里,不仅是个热心肠,还是个百事通呢,大家有什么事,都爱和沈小西说说。
比如写个家书,念个家信什么的,要不,谁有个头疼脑热的,沈小西只要一看,稍微叮嘱几句,稍加时日,必好。
不过,沈小西自己也有不少不为人知的难题。
这首当其冲的,就是洗澡的问题。
你想啊,和那么多的青壮年们一起行军,沈小西一个姑娘家家的,怎么能方便的梳洗?
每每都是等到大家都熟睡了,夜深人静的时候,要不就是中午大家都午休的时候,要是旁边有小溪或是小河,沈小西便会悄悄的消失片刻,然后摸到河里,就这冰冷的河水,简单的梳洗一番。
春寒料峭,有时,沈小西实在冷的受不了,便自我安慰:“没事、没事,坚持一会儿就好了,权当是冬泳了。”
不过这冰冷的河水,实在是毁人的关节不浅,随着大军的行程,一日比一日深入吐蕃的境地,沈小西明显感觉到,身体的不支,有时竟能感觉到骨缝里都嘶嘶的透着凉风。
不过,性格倔强的沈小西还是咬牙坚持住了,她相信当年木兰代父从军时,一定比这苦,因为当年木兰从军乃是寒冬啊!
眼下正是由春入夏的阶段,沈小西每日都期盼着温暖的夏天,能够赶快到来。
这些天,身边的兄弟们一个个的都无精打采,似乎体力都有些不支,大军行进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王墩子,你怎么了?怎么脸色这么差?”沈小西一见王墩子坐在马上,东倒西歪的,似要马上就要掉下来一般,连忙关切的询问。
“哦,没事,可能是有些累了,到前面休息一会儿就好了。”王墩子有气无力的说。
又走了一会儿,“停!大家原地休息一刻钟!”前面有人在呼喊。
“哎呀!可累死我了!”
“总算能休息一会儿啦!”
看得出来,大家都累坏了。
沈小西轻轻的翻下马来,马上去帮王墩子下马,又轻轻的将他扶到一旁坐下。
只见王墩子在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墩子,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沈小西急切地问道。
“腿,我的腿都快没知觉了。”王墩子指着自己的两条腿,断断续续的说。
“我看看。”沈小西说完,麻利的帮王墩子脱下鞋袜,卷起裤腿。
只见王墩子的两条小腿,肿的趟亮,用手轻轻一按,竟能按出一个坑来。
“墩子,你的腿,怎么肿成这样?为什么不早说!”沈小西有些着急了。
从小和爷爷学习中医的沈小西深知,人的腿上,布满了穴位,腿肿的话,如果不及时医治,任由发展,有可能会导致双腿坏死,严重的会引起身体内的器官衰竭,引发肾炎什么的,甚至危及人的性命!要是那样,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没什么大事,以前也有过这样的情况,休息一两日就好了,可能是这次行军的时间太长了,在马上控的。”王墩子强打着精神安慰沈小西说。
“不行,这样下去会出大事的!”沈小西突然意识到,可能不止王墩子有这样的腿肿的情况,看看大家,仿佛每个人都无精打采的,这长时间的行军,骑马的骑马,走路的走路,大家的腿早已就超负荷的运载了,必须要全面检查一下大家的身体才是呀!
不然,还没等到吐蕃,大家就都倒下了。
想到这,沈小西便跑去了跟随的军医那里,这些天来的朝夕相处,军营里的士兵,几乎人人都认得沈小西了。
“赵大夫,我发现墩子的腿肿的厉害,我看很有必要在将士们中,开展一下大检查,一来可以看看将士们的身体情况,二来也可及时筛查腿肿的士兵啊!”沈小西着急的对随行的赵军医说。
“说的正是,近日我也发现有不少士兵腿肿了,石头你的这个提议很好,我这就去布置。”赵军医说完就急匆匆的出了毡帐。
不一会儿,通过明确的分工,各个兵种里的负责人,就开始对各自的士兵,进行筛查了。
通过仔细检查、辨认,竟然惊奇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