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寒门农女-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里的灌木丛很多,也有很多被村民踩出来的小道,初夏一边跟在张安民的后面走着,一边悄悄的打量山里的地形和植物,希望能发现点什么,毕竟要知道为什么初夏打死要来山里的原因,就是因为相信大自然的馈赠,山里说不定会有什么好东西,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什么,但来到山里已经让她大开了眼界。

    张安民找了块灌木丛后的空地撒开了网,主要是用来抓野鸡、野兔的,如果运气好点,也会有其他的野味落网,而初夏在张安民忙活的时候,则在附近转转,摘些长在树干上的野生蘑菇,菌菇之类的,前世的她生活在农村,小时候基本也是放养的,所以对于野生的一些东西,她倒是熟悉的很。

    撒网的地方有标识,等张安民布置好了几个点,日光已转了方向,初夏的背篓里除了蘑菇就是几个野生的果子,暂时还没有其他别的发现,难道今天真的白跑一趟,要空手而归?

    “吃点东西,饿了吧”,干完活的张安民额头有丝丝细汗,一屁股坐在由树叶垫着的地上,拿出刘氏准备好的干粮。

    初夏接过东西,闷闷的咬了一口。

    怕初夏摘些有毒不能吃的东西,张安民检查了下初夏的背篓,发现里面都是些常见的菌菇,也就没有说什么。

    “爹,等会能去别的地方看看吗?我想多转转,看看有没有可以采摘的东西”,初夏问道。

    张安民本来打算等会去山的另一头看看,这头的网已经下好了,就等晚点收网了,去其他地方转转,正好寻新的地方做下次捕猎之地。

    “行,等吃完饭后爹带你去。”

    吃完饭后,张安民给初夏用木棍做了个拐杖,方便在里面走路时使用,父女两又朝着更里面走路,一路上还看到有其他村民布下的网,里面有的已经有了猎物。

    两人又走了会,一只小兔子从初夏的裤腿边跑过去,“野兔!”初夏大叫了一声,腿不由自主的就朝着野兔追过去。

    “哎,别追”,张安民喊着,知道这野兔是追不上的,可奈何初夏的短腿已经冲了出去。

    兔子在里面跳来跳去,慢慢的就不见了踪影,初夏追了几步停下打算回头,还没反应过来呢,一个噗通,掉进了一个坑里。

    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千万不要是个捕猎挖的坑,千万坑里不要有什么东西,她的小命啊,可不想交代在这里!

    事实上她想多了,这里就是一个天然的接近两米的大坑,只听见“嘭”的一声,她的小身子稳稳的落在了地面上,掀起了一层灰,紧接着就是张安民紧张的声音“初夏!”

    要是初夏在这里出了什么事,回去后刘氏估计要拔了他的皮,张安民快步跑上前,“你怎么样?有没有受伤?”

    那么一瞬间确实是很疼的,初夏揉了揉她的小屁股,仰头对着上方龇牙咧嘴道:“…。没事…就是屁股太痛了。”

    “那你呆着别动,爹下来把你抱上去。”

    初夏站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灰尘,张安民已经从上方跳到坑里,没有责骂,首先是检查确认有没有受伤,确定没有大问题后,才让初夏踩着他的肩膀沿着坑壁爬上去。

    看着张安民蹲下的动作,初夏只好依言踩了上去,正准备往上爬出去呢,眼角扫到一个东西,初夏拍拍张安民的肩膀,“爹,等会。”

 第三十一章 好运突现

    张安民只好停下不动,然后又听见上方的初夏说“爹,你往左边走走。”

    虽然不知道初夏要干什么,张安民还是依言往左边挪动,挪的近了些,初夏才看清楚那长在边缘的外形呈伞状,有点像菌类的东西,仔细看又不像菌类,倒像是传说中名贵的灵芝?

    “爹,你看这像不像灵芝啊”,初夏也不确定,主要是她以前只在书上见过,有七八分的样子。

    张安民将初夏放下来,朝着初夏指去的方向看过去,凑近仔细看,他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灵芝,他在这山里头还是头一次见,只听过十几年前有村民在这里挖到过神奇的灵芝,然后富了起来搬出了村里,此后还没听说过有谁再次挖到过灵芝呢,所以张安民也有点激动,“这是灵芝吗?”

    “我觉得是,我们不是有带铲吗,挖出来看看。”

    张安民去拿了工具,由初夏小心翼翼的从坑下边挖了出来,灵芝有一大两小,紧紧的挨着生长,由于长在坑里面,所以没有被人发现。

    要是运气好真的是灵芝,这一次跌的可真值!初夏心里想着,将灵芝放进了背篓里。

    两人从坑里上去后,便打算回去收网,沿路返回的时候,初夏还发现了一种可以吃的水果—奇异果,只不过看起来像是还没有成熟的样子,只好放弃,打算过段时间有机会再来。

    有两个捕猎点是空的,其他的里面则捆着野鸡,野兔,刺猬之类的,张安民麻利的将网收起来,将它们捆起来,然后朝着山下走去。

    下山的过程中偶遇赶着牛车回村的老乡,搭了一段顺风车,回去的时候果然快了很多。

    在村口分开,初夏想了想张安民的性子,人太没心眼又实诚,家里的其他人都是人精,为了自家,她必须得慢慢的改变张安民的想法。

    “爹,要是回家大家问起来我们在山上弄了些什么,咱就说打了些野味,可千万不要说咱们在山上采了灵芝啊。”

    “这有啥,反正是一家人,知道了就知道了,这东西是不是灵芝还不一定。”

    初夏将灵芝放在背篓的中层,上面用蘑菇掩盖着,“爹,你知道娘纳一双鞋要多久吗?花那么多天把鞋做好才卖二十文钱,绣花也是,天天眯着,眼睛都快坏了;什么东西都不敢买,啥首饰也没有,连身衣服都不舍得做一套,还不是因为我们没钱穷嘛。”

    “娘不舍得吃穿还不是为了攒银子,可攒下来也只有这么点钱,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挣点钱,万一以后有弟弟妹妹呢,万一有个生病灾害啥的,我就希望这是个真的灵芝能卖钱,然后好好改善家里的生活,让娘也不再羡慕三婶和大伯母,也能在爷奶面前抬的起头,可万一你和家里人说了,以奶的性子,我差点搭上小命挖来的灵芝,估计就没有咱家的事了。”

    初夏语气低低的说完,假装有点伤心的样子,等待张安民的反应。

    张安民是没有想到初夏会说这些话,可看着孩子那样子,又有点心闷,不知道孩子心里想的都是这些,他又何尝不知道呢,总想着孝敬父母,敬长尊兄,没想到却忽略了她们娘两。

    “那,这次咱挖到灵芝的事,就不说吧。”

    初夏见自己的话起了作用,稍微放下了心,想着这种思想转变等慢慢来。

    推门刚进了院子,栓子就跑了上来,扒着张安民的大腿嚷了起来,“奶奶,二叔回来了,回来了!”

    蔡氏听见栓子的叫声从里面走出来,惯例的扒开张安民的背后看了一眼,和以前的东西都差不多,撇撇嘴,以为会有新鲜货呢,听说初夏今天也跟着去了,也没多在意,对着张安民道:“你把东西放屋里了,到我房里来一趟。”

    父女两个放好东西,张安民去了蔡氏那屋,初夏在外面洗手,刘氏不知道去了哪里从外面走回来,在院子外就看了初夏的小脑瓜,等到了屋里,只看见了东西没看见人,便对着洗完手进屋的初夏说道:“你爹呢?怎么没有看见人。”

    “爹被奶叫过去了。”

    刘氏脑袋一凸,不知道又有什么事。

 第三十二章 各有想法

    蔡氏找张安民,主要还是为了张安仁的事,那三十两银子,她早就打定主意让老大和老二家出,反正是应该的。

    “知道老三要当官了吧,咱们可不能挡了他的前程,你打算出多少银子?”蔡氏不拐弯,开门见山的对着张安民说道。

    张安民原来对张安仁做官这件事就有点疑惑,这会干脆就直接当着蔡氏的话问了出来,“娘,我觉得三弟当官这件事咱们得细想下,交钱了就一定能当官吗?还有是个什么官,三弟也没有说,是不是得先…。”

    “你这话什么意思?难不成你是说老三骗大家,还是你觉得老三没本事当这官?”

    “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娘…。”

    蔡氏鼻间哼了一声,“是不是不愿意拿银子,不愿意你就直说,有了媳妇忘了娘,现在我说什么都不管用是吧,我怎么生了你这个不孝子,我的命真是苦”,装着痛心疾首的样子捶着自己的腿。

    张安民最怕蔡氏这样了,叹了口气,“娘,我没有说不出银子,我只是关心三弟。”

    一听张安民说拿银子,蔡氏立马换了副脸,“你打算出多少?”

    因着张安民和初夏去了趟山,晚饭上的食物稍微丰盛了些,野味没舍得吃,打算拿到镇上卖掉,只做了初夏采摘的蘑菇,即使这样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这个月轮到大伯母做饭,吃过饭后,初夏的嘴里还残留着蘑菇的香味,砸吧砸吧嘴,跑到屋里去看泡的覆盆子酒,已经慢慢的有酒香味了。

    回了屋,刘氏就问张安民,“娘刚才叫你过去干什么了吗?”

    “就是三弟当官那三十两银子的事,娘问我们打算出多少?”

    果然没有好事情,反正出钱出力就惦记着二房,但是好事从来不会想着,“那你是怎么和娘说的,本来我们手里也没有多少银子,最多最多就一两,不能再多了。”

    张安民洗脸的动作一顿,没敢去看刘氏的眼睛。

    “问你话呢,你怎么和娘说的。”

    “那个,提前说好,说了你不生气”,张安民支支吾吾道。

    初夏一听,坏了,张安民这样子,估计拿的钱不少。

    刘氏点点头,意思就是你说吧,我不生气。

    “三两。”

    完了,不是刚才回来的路上才教过要留个心眼,要多为自家考虑,怎么眨眼的功夫,又变成这样了,她都丝毫不怀疑他爹把自家家底给兜了个底朝天,再看看旁边刘氏的脸色,实在是很难看,初夏别过脸去,爹,不怪娘生气,这搁谁谁都得生气啊。

    “今晚你自己一个人睡吧,我和初夏睡”,刘氏硬着一张脸丢下这句话,要是晚上对着张安民那张脸,她都不知道她能不能入睡。

    张安民的这三两银子,是拿也得拿,不拿也得拿,蔡氏精明着呢,知道刘氏会攒银子,估摸着手里是有这么多的,加上自己前些日子还给过一两呢,要是说老三家里没有这么多银子,她是信的;要是说老三家里没有这么多银子,她是不信的。

    “老大家要养栓子不容易,老三成家没多久也没多少钱,你做哥哥的就多出点,三两吧,赶明个拿给我。”

    蔡氏也找过张安平了,让老大家拿二两银子,老二家拿三两,老三夫妇拿二两,自己和老爷子把这些年攒的十三两银子拿出来,总共就是二十两,到时候再去老三娘家借一些,凑够三十两银子。

    蔡氏以为自己安排的很好,其实每个人都不满意。

    大伯母就不同意,二两银子,知道自己要攒多久吗?说拿就拿,怎么没见别人送钱给自己花;刘氏当然也不高兴,三两银子基本上就等于把自己的家底给掏光了,本来是不知道自家出的是最多的,可从大伯那里知道了,这钱都掏的舒服?还有三婶,虽说受益的是自家,可你要我去找娘家借十几两银子,当自己娘家是金库啊,你老张家这么多人,怎么就不知道多出点钱,还怪蔡氏和张老爷子藏着一手,没把钱给拿出来。

    反正就是气氛不对极了,最后张老爷子发话了,“我和你娘把棺材本都给拿出来了。”

    这话一说,大家还能再说什么。

    大伯父:“爹,您还是把那钱留着吧,不够咱去借。”

    “是的,爹,我这几天多上山打点野味卖点钱”,张安民道。

    张安仁也在一边说着:“爹,桂花她外祖母已经同意借银子给我们了。”

 第三十三章 卖东西

    不管愿不愿意,心里什么想法,最后都出了银子。

    刘氏和初夏睡了两晚,又回到了平时睡觉的那屋。

    张安仁赶着牛车载着三婶和小桂花,去三婶的娘家借银子,而初夏则坐着张安民借来的牛车,一同去镇上卖打来的野味。野味养了两天,还是活泼乱跳的,这样的价钱更高,而初夏去镇上则主要是为了灵芝。

    到了镇上,张安民安顿好牛车,直接去石集市,租了一个摊位把野味摆了出来,只等买家来,初夏对张安民说道:“爹,我想去下药材铺,看看我们在山上采摘的那个东西是不是灵芝,如果是的话,就卖掉,不是的话,就拿回去做菜吃。”

    “你等我卖完野味和你一起去。”

    “不用,反正药材铺离这里也不远,我自己去就好了。”

    “你自己能行吗?”张安民问,怕初夏乱跑,但一时半会又脱不开身。

    “没问题的,那药材铺的老板认识我,我去去就回来,你别担心了。”

    初夏去了之前卖鱼腥草的药材铺,李掌柜不在前堂,伙计见是之前卖药材的小姑娘,想着这次或许又有什么药材要卖,就去后堂请了正在休息的李掌柜。

    “又是你,小姑娘,这次你又要卖什么?”掌柜的走了出来。

    “确实有样东西想请李掌柜看看”,初夏卸下背篓,拿出里面的东西。

    李掌柜喝了口茶,看了眼初夏拿出来的东西,没有说话,将初夏带到了大堂里僻静的一角,好在现在药材铺里的人也不多,也没人注意。

    “你这东西是从哪里挖来的?”

    看着李掌柜的反应,初夏大概已经确定了这是灵芝,只不过灵芝也分品级,对着自己手里灵芝的品质,她还不大清楚,先回答着掌柜的话,“这是在我家附近的山上挖出来的。”

    “就这几片灵芝吗?你家里还有没有”,李掌柜拿起其中的一片看了起来。

    初夏道:“没有了,全部在这里了,李掌柜,您看看,这灵芝能卖多少钱?”

    野生灵芝品种多,形状相对不规则,每类灵芝都有自己的特点,仅从产出月份也可分为春芝、秋芝和冬芝,又可从大小,品种分为不同等级,李展柜放下手中的灵芝,对着初夏道:“小姑娘也不是第一次和我们药材铺打交道了,灵芝呢,按颜色可分为白、黑、青、黄、赤、紫这六种,你的这个灵芝从颜色上看品相不算上层,菌柄太短,而且也不算大,生长年份还不够,你若信得过我,灵芝我收了,我给你三十两,你看怎么样?”

    由于这个时代充满了贫穷的气息,初夏虽然知道这个灵芝值钱,可期望值也很低,这三十两银子,超出了初夏的预期,而且看李掌柜,也不像那种奸商,再说是商人不都得赚点。

    初夏点点头,“那行,我也就不去别的药材铺了,就三十两吧。”

    李掌柜把灵芝交给伙计收起来,拿来三十两银子递给初夏,“钱你收好。”

    “掌柜的,能麻烦你换两吊钱给我吗?”

    最后掌柜的见她一个小姑娘拿这么多钱不安全,好心的找了东西给她,让她将银子裹起来,放在背篓的下方藏起来。

    走出药材铺的时候,掌柜的在后面说:“以后你要是还有这种好东西,都可以拿来卖。”

    初夏点点头,没有回到张安民那,打算去采购一些东西,她都想好了,鸡蛋,砂糖,面粉等,这些都是做面膜需要用的,刚才找掌柜换的两吊钱都是用来买这些东西的,好在石头镇也不算太大,这些店铺都挨在一起,不一会儿,初夏就买够了需要的东西。

    买了六个肉包子,热乎乎的,初夏还对上次的肉包恋恋不忘呢,正好一人两个,让刘氏和张安民也尝尝鲜,她倒是还有一些东西想买,可现在又没有分家,买回去的东西也藏不住,还是暂时不买吧,肉疼的买了一袋糖炒栗子。

    张安民这边野味倒也卖得还算快,镇上有大户人家的老爷过生,采购的一下子买去了不少,剩下的就是镇上的人零零散散的买走了,看这架势,张安民决定往后几天再去山上打猎,看看能不能多打一点,主要是现在上山打猎的人也多。

    初夏吃着包子王摊位走过去,将手中的包子递给张安民,“肉包,你和娘的。”

    “你哪来的钱买包子?”

    “我把山上摘的东西给卖了,然后药材铺的掌柜给了我一些钱,我买了几个肉包子,爹,你不会怪我吧?”

    “是这样啊”张安民说道“没事,饿了吧,赶紧吃。”

    初夏把卖东西的事情同张安民将了,不过说了一半藏了一半,东西确实是灵芝,可是品相不好只卖了十两银子,初夏把那十两银子交给了张安民,她知道张安民回家后会交给刘氏,而另外的二十两,她打算自己交给刘氏。

    主要是张安民太老实,这家里全兜光,对他不能放心,另一方面,就算是让刘氏存点私房钱,以备不时之需。

 第三十四 借银子

    最后的一点东西便宜卖了,父女两个则收拾好东西回家。

    而同时另一边,三叔张安仁一家也走在回家的路上,夫妻两个的脸色都不太好看,小桂花窝在三婶的怀里,低头玩着手指。

    三婶的娘家开了一个豆腐作坊,主要卖些豆腐之类的,家里也有些良田,所以比起一般人家,日子还是过得富裕些,张安仁本来想的是自己去借这十两银子,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谁知道做了个冷板凳。

    三婶的娘家姓邓,邓老爷子和老太太原就是看张安仁是个读书人,又是个教书先生,以为女儿跟着他能过上好日子,哪里知道,这女儿成婚后三天两头的回来借钱拿物,你说这上头还有两个哥哥嫂嫂呢,自己也不能做的太难看,有的时候禁不住,就私下偷偷的给,次数多了,老两口也不像当初了,还有点害怕女儿回来。

    这次一回来,开口就是借银子,邓老太太道:“春月啊,你带着姑爷回去吧,咱家没银子借不了。”

    春月是三婶的小名,三婶往屋里的椅子上一坐,“娘,咱家怎么就没银子了,咱那豆腐作坊不是每月还可以挣些银子吗?”

    “那咱家这么多人口,都不吃饭喝西北风吗?”邓老太太问。

    “娘,是不是你把银子都给大嫂二嫂了?”

    正在外面的邓家老大的媳妇正好听见了这句话,推开里面的门走了进来,“娘把钱给我们怎么了?我们伺候爹娘,我们给爹娘养老,合着你的意思,我们辛苦挣的钱都得给你?”

    三婶眼睛一撇站起来,“原来家里还有喜欢偷听别人说话的人”,又继续说道“我姓邓,我爹娘挣的钱我怎么就不能用?”

    邓家老大的媳妇生了两个儿子,有儿子撑腰,自己丈夫又比较受两老欢迎,早就看不惯小姑子这样子,所以此刻说话也特别硬气,“爹娘挣的钱你要用?可以,我也不是那么不明事理的人,这样,以后爹娘你来养老,我就同意。”

    三婶的嘴哆哆着,却一脸愤慨的坐下,“凭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哪有要女儿去给爹娘养老的,再说,我还有两个哥哥,要养也是他们。”

    “好了,都别说了”,邓老太太说道,真是太难看了,不过自己女儿说的话,也是不像样子。

    老大媳妇转身就去找了老二媳妇,两人站同一阵线,那就是坚持不借银子。

    外面的张安仁和邓老爷子聊着天,而邓家的两个儿子则在豆腐作坊里干活,作坊就搭建在主屋的后面,借钱的事情就交给了三婶,他一个大男人,实在不好去开口。

    三婶灰头土脸的出来,把张安仁叫道一旁,张安民首先问道:“怎么样了?娘答应了?”

    “没,娘说她手里没银子。”

    “怎么可能没银子?你们家这不是还有作坊吗?”张安民急了。

    三婶摇摇头,“估计银子给大嫂二嫂了,我等会再去找爹说说。”

    “你一定要说这银子的用处,以后我当官发达了,肯定不会忘了他们的。”

    邓老爷子听后也表示很为难,十两银子,这真的不是一笔小数目,作坊已经交给了两个儿子打理,所以手里的银子并不多,但是如果这银子真的是借来谋官的,如果要是真的姑爷以后当官了,那不仅自己女儿,自家岂不是也能得到不少好处?

    邓老爷子的心思活跃起来了,叫来老大老二,一商量,咬咬牙,算是借了八两……剩下的,要夫妻两个自己想办法。

    所以两人当然就不怎么高兴了。

    “你不是说你娘家人借钱肯定没问题吗?结果只借了八两,那剩下的二两怎么办?”张安仁驾着牛车,感觉这次借钱让自己丢了面子。

    “那我怎么知道?说不定这几个月的作坊生意不好,总比你大哥大哥强,我娘家人又不是不吃饭只喝吃西北风的。”

 第三十五章 计划

    张安民刚赶着牛车回到了院子,后脚三叔张仁安也驾着牛车回到了院子,一家人也没打招呼,就径直进了自家屋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