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宠婚:重生嫡女不入宫-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如此,落了下乘却不自知。
果然,听她这么说,康宣帝也是放下筷子,微微一笑,似乎有些不经意的道:“找朕帮忙?小皇婶跟皇后的关系更加亲近不是?怎又会找朕帮忙?”
孟芝娘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勉强不让自己脸上露出那抹轻蔑之色,非但如此,还要配合的展露一抹激动高兴之色:“这件事还真的只能劳烦皇上操心了……”说着,将桑落提出的建议跟康宣帝仔细说了说,倒是没话里话外的都提到这是桑落的功劳,只说桑落认为这种事情唯有朝廷来做才最适合。
“……小皇婶也说了,这天下都是皇上的,天武的百姓都是皇上的子民。虽说需要投入不少银子,短期内也是无法见到成效的。可若是坚持下去,这便是利国利民之事。不出十年,我天武的国力定能再上一层。若有二十年,这天下尽归皇上囊中又有何难?”孟芝娘的话说的无比的漂亮,还顺手给画了一个巨大的,香喷喷的大饼!
当然,她这点眼力也是有的。真要是能坚持十年二十年的,天武的国力自然是蒸蒸日上的。更何况,有小皇叔和殷家父子在,只要眼前这一位不拖后腿,一统天下就不单单只是嘴上说说的而已了。
所以说,这是一句口号,但是也的确很有可能实现。
康宣帝虽然心胸狭隘了点,眼光又不够远,可是这点利益关系还是看的明白的。他听完之后第一个反应是,这是个培养人才的好办法。第二个想法却是,必须要牢牢的掌控在自己的手里,一旦落入其他人的掌控之中,但凡有点小心思,后果都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他虽然没说出口,可眼底瞬间的防备和忌惮还是清楚的落在孟芝娘的眼中。
孟芝娘暗叹,若是皇帝有小皇叔的胸襟和才华,恐怕现在天下就已经统一了。难怪当初先皇越过自己的亲儿子,死活都想要立小皇叔为皇太弟。这事儿她前两年回府的时候,还曾听父亲无意中感慨了一句。虽说很快就遮掩了过去,可她却是没忘记。
罢了,这原本就不是她该想的。纵然失望又如何?原本就不是为了所谓的感情才在这个男人身边汲汲营营的,她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和娘家在挣一个出路罢了。
脑海中思绪万千也不过只是瞬间,孟芝娘只当什么都没看到,正色道:“皇上,按理说臣妾乃是后/宫女子不该多言,不过臣妾还是觉得小皇婶的这个建议的确是极好的。”
一直在旁听不曾开口的皇长子忽然也放下手中的筷子,认真的点头:“父皇,儿臣也觉得叔祖母说的极对。”
四皇子见状立刻胡乱把嘴里的东西嚼了下去,急忙忙的开口:“父皇,儿臣也这么觉得!”
康宣帝看向皇长子:“为何?说来听听!”他已经会带着皇长子去御书房旁听,偶尔还会忽然询问一些问题,不会太深奥,以此来考校皇长子。
皇长子思索了片刻,认认真真的回话道:“年老者经历的事情极多,他们所积累的经验就是最为宝贵的。更何况,老有所依,这也会让我天武的百姓更加的团结。年幼者,乃是我天武日后的支柱,自该好生培养。儿臣曾听叔祖母说起过,读书人之所以少,是因为读不起。若是年龄适当者都能入学,那天武强盛之日指日可待。”他还小,想的不够全面,可是他听政也是许久,并不妨碍眼界的开阔程度。更何况,桑落原本就有些其他的想法,在跟皇长子相处的时候,会不经意的灌输一些道理。不至于引人注意,可也能让皇长子学会多方位的思考,从而拓展思路。
第415章 立太子
桑落只提了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不过康宣帝也不是蠢的,如何会想不到其他的孩子?康宣帝也知道这就是一个设想,未来的走向会如何谁也不能保证。但是,用殷桑落的话来说,就算是画饼充饥,这块饼也不是普通的饼。就算明知道是诱饵,可但凡是有点大志向的人,也绝对不可能放过。
赞赏的看了皇长子一眼,康宣帝第一次开始正视立太子一事。他到现在有四个皇子,本身也不是好女色的,宫里的人原本也不多。这两年也没有公主皇子出生,事实上他也不觉得孩子多了是好事。这一点,大沥就是前车之鉴。纵然争夺之下能登顶的那一个无论是在心智城府还是手段上都算得上是个中楚翘,他若是能狠得下心来,尽可多生几个儿子任由他们争夺这皇位便是。但是,从大沥日渐衰败就可知,争夺有好处,却也是带着坏处的。兄弟间纷争不断,大臣们各自选定阵营,这也就意味着内/乱不止。大沥数百年的基业到了现在,不也是日渐式微?
或许,他也该早早的立下太子。现在太子还小,他自己甚至都没到而立之年。就算这皇位能坐到花甲之年,那也还有三十几年。现在立了太子不过是能安一安那些大臣们的心,也免得这些皇子们长大了为了拉帮结派的弄的乌烟瘴气的。
这么一想,康宣帝立太子的心思反而愈发的坚定了。
四皇子看看父皇,再看看大哥,虽然刚才大哥说的话他没明白,不过他最会看人脸色,一看就知道父皇这是高兴着呢!康宣帝这几年对他们兄弟也算是关爱,不管跟他是否亲近,至少四皇子有那胆子在康宣帝跟前笑闹。
“父皇父皇,儿臣也有话要说!”
康宣帝回神,禁不住笑道:“小四有什么高见?父皇听着呢!”
一听父皇在等着听他的“高见”,四皇子愈发的高兴。可是他原本就不知道该说什么,思来想去,最后在父皇越来越明显的笑意中鬼使神差的来了一句:“落姐儿说的,都是对的!”
“澈儿!”孟芝娘无奈的扶额,果然小儿子不如大儿子稳重么?幸好殷桑落那家伙不在这儿,不然肯定得呲牙咧嘴了。
康宣帝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皇长子小时候刚学会说话的时候就喜欢叫人“落姐儿”,怎么教就是不肯改。等后来长大点了明白事了,好歹在人前还是知道改口的。再等小四出生了,皇长子有的时候也会跟小四说起“落姐儿”的事情。于是懵懂的小四就记住了这么一个人,到了现在还是口口声声的叫人“落姐儿”,没成想这时候又来了一句,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改了。
被逗乐的皇帝心情愈发的好了,用了午膳陪着皇后和两个皇子又说了会儿话,就让何公公派人去宣了几位大臣去御书房,这件事要好好的商议一番才好。
不过后续的培养暂且不说,单说眼前,给失去家人又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孩子一个栖身之地却是迫在眉睫的。这件事功德不可谓不大,这分明就是一块香喷喷的大肥肉,谁肯放过?不说是给小一辈一个出头的机会了,单说那群老家伙,也都是争的面红耳赤的。
可最后康宣帝选中的人却是让大家在意外之余,也是心头微惊。
——安平侯世子,皇后嫡亲兄长,孟子骞。
康宣帝对安平侯爷比较看重,可是世子爷孟子骞却是一直都不曾加以重任。在这当口忽然又选中孟子骞,难道皇上这是想要……立太子?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众人都是齐齐一惊。
要说脾气臭,就属周御史和刑部尚书景大人,这两人在此之前对于立太子一事也是极为看重的。其他几位大人心知太子一事是皇上心中的一个结,轻易是不敢提及的。偏偏这两个脾气臭的,尤其是周御史,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旧话重提。这时候皇帝似乎有松口的意思了,周御史心里一个“咯噔”,决定趁热打铁。
一提及太子这个话题,御书房里顿时就沉默了下来。只有同样臭脾气的景大人也跟着附和了一句。
国舅爷也在,公孙太傅同样也在,这两人一听这话头,心里顿时一个咯噔。
这是要糟啊,放在往日皇帝早就开口否决了,可今日却看似若有所思,像是真真在琢磨这事儿。这太子若是定下了,他们日后岂不是要更加的费功夫?
只是“不能立太子”这种话是不能从他们嘴里出来的,所以这两人下意识的对视一眼,立刻明白对方也是相同的心思。尤其是公孙太傅,德妃名下就只有一个不是她亲生的公主,吴家可是有两个皇子。就算不是国舅爷的亲闺女肚皮里出来的,可比起来国舅爷才更加着急才是。既然如此,那就等着国舅爷自己先开口吧。
偏偏国舅爷也有相同的心思,公孙家可不是好相与的,能干看着?
这两人各有心思,都等着对方先开口。这一来二去的,却是失了先机。
两人等了片刻也不听对方开口,哪里还会不明白对方的心思?心头都是一惊,也顾不得算计,立刻就要开口,却听康宣帝已经先一步张了嘴:“爱卿所言极是!朕一直不肯立太子不为其他,只担心皇子年幼不知资质如何。不过今日朕听了皇长子的一番言辞,朕忽然就下了决心……”当下将皇长子说的那番话重复了一遍,也好让这些大臣知道他为何会不肯立太子,而今为何又会改变主意。换句话说,他就是要让人知道,他立或者不立太子,都只是为了天武的百姓们负责。
周御史的嘴皮子是最利索的,而且他始终都在暗中关注着国舅爷和公孙太傅的一举一动,见他们似乎还想要开口,张嘴就抢先了:“皇上圣明!皇长子最肖皇上,又是皇上带在身边亲自教养的,这般出色也是在情理之中!此乃我天武之福!”
“天佑天武!”于是,“好搭档”景大人率先就跪了下去。
立或者不立的,先跪了磕个头认下来再说……
第416章 各人心思
等这些个大臣出了宫门之后,脸上神情不一。诸如殷纵横之类的,神态自若,就好似刚才御书房里古怪的气氛压根就没有出现过。周御史和景大人之类向来主张立太子的大臣,虽是面上不显,可眉宇间的高兴是遮掩不住的。倒不是他们想要借此争夺更多的利益,立储乃是国之大事,是立国之本。早早的立下太子纵然有坏处,可好处却是更多,最主要的就是能安稳人心。尤其是在这种时候,天/灾人/祸,民心浮动。这时候立太子,同样也是给百姓们一个信心。若是再将皇长子说过的那些话宣扬出去,民心将大稳。
公孙太傅等人的样子则是要显得阴沉的多,尤其是国舅爷,一张脸阴沉如水。
皇长子自小出色,就算他们不愿意承认也心知肚明,皇长子被立为太子除了占据“名正言顺”之外,还因为他是四位皇子当中最为出色的那一个!每每思及此,国舅爷心里就像是有刀子在戳似的。淑贵妃不是他的女儿,可他却也知道她自小就愿意学着他那已经死去的女儿吴菲菲的模样。吴菲菲是被娇养着宠坏了,一颗心自小就放在皇帝身上。皇帝诸多不顺,是以更喜欢女子在他面前表现的娇娇弱弱,弱柳扶风的,所以吴菲菲也就养成了那样的性子。吴怡儿纵然后来改了一些,可是骨子里也是一样。
若是这样能拉拢住皇帝的心倒也罢了,偏生皇帝因为吴菲菲的事情现在最是厌烦这一套。尤其是吴怡儿还将二皇子和三皇子也养成了这副娇弱的模样。这若是公主倒也罢了,女儿家娇弱爱哭倒也让人可以接受。可是,两个皇子也这番模样,让皇帝如何喜欢的起来?不说跟皇长子相比,就算是四皇子,在皇帝眼里的地位也是要远远超过他们兄弟二人!
原本以为还能再开导开导吴怡儿,好歹要让二皇子和三皇子得到皇帝的欢心。现在倒好,就算立储一事过于繁琐,皇帝也尚未下旨,可口头上说了要立皇长子为太子,这不就等同于尘埃落定?
国舅爷的头疼的突突的跳着疼,一抬头还看到公孙太傅的视线从他身上掠过,眼底有一丝不满之色。
国舅爷暗自咬牙,这个老匹夫!若非有他算计,今日又怎会连阻止的机会都没有?果然是看他自己的那孙女是个生不出皇子来的货色,所以觉着自己出头不合适,想要拖他下水么?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几个大臣则是属于墙头草,到现在还在犹豫到底该站在哪一边。毕竟就算是当了皇帝都有被人争夺走皇位的可能,一个太子,一个尚且年幼的太子,未来是否能坐上那张位子都是不可知的。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这太子是否值得他们将自己的身家全数压上。尤其是几个跟国舅爷过去关系尚可的,这些人也是在犹豫,毕竟后/宫还有一个太后,淑贵妃还有两个皇子,这也并非是不可争一争的。
总而言之,康宣帝的松口也让京城的局面发生了一些变化。不过总体来说,这总归是好事。
景大人和周御史回了府之后并无动静,不过半个时辰之后,两道消息不分前后的就送到了亲王府。
桑落已经在殷家蹭了饭带着孩子回亲王府了,她倒是想要留在殷家,只可惜她家爹爹太敏锐,有些事情就算爹爹会猜到,可她也完全不想被爹爹当面抓住。真要是那样的话,爹爹肯定不会轻易饶了她。
已经松口要立太子了吗?这的确是好事!也真是难为小皇帝了,太子能跟他争夺皇位这至少都是十几年后的事情,偏偏他为了这么点事情宁可人心不稳,也不肯先立下太子。等百姓遭灾的这当口倒是肯松口了,也不知道是真的觉得可行了,还是只是拿这件事来沾点喜气,说不得就让这场灾难就这么过去了。
不得不说桑落用恶意在猜测皇帝心思的时候还真是挺准,康宣帝肯在这时候松口,一来的确是觉得以皇长子目前展现出来的资质来看,的确担得起太子之位。二来,则也如桑落所猜测的,这时候他需要一个人来分担天/灾的恶名。毕竟,身为天之子,百姓则为天子子民。天/灾降临,百姓在受苦的同时也在害怕这是否是上天的惩罚。而身为天之子的天子,理所当然就是需承担责任的人选。
——若非天子无道,上苍为何会降下天/灾?
之前无太子一事就做的不得人心,现在这时候立下太子,也算是一种态度。
他知道,有一颗玲珑心的孟芝娘又如何会看不透?不过在收到桑落送进来的口信之后,她也就放下心来。
这人暗中推动,说服了周御史和景尚书帮忙——虽然他们自己原本也有这样的想法——在这当口说起立太子一事,显然是早有准备要将皇长子推上太子之位。这人对皇长子诸多疼爱,断不会害了他。而且,其实她自己也知道,趁着这个机会让皇长子登上太子之位是利大于弊的。毕竟有了“太子”这名头,日后也能更加的“名正言顺”!
既如此,她还有什么可担心的?这天塌下来了她就把殷桑落拖出去顶着,左右这人个子高!孟芝娘老神在在的想着。
桑落要是知道孟芝娘的想法,绝对会严重的怀疑自己选友的眼光!
一群损友,简直友尽!
册封大殿却不是一两天就能搞定的,尤其是康宣帝之前一直不肯松口立太子,现在要准备起来也是快不起来。
不过就算如此,皇长子即将被立为太子的消息也很快就传了出去。国有储君,这消息无疑是能安定人心的。一时间,原本因为天灾而有些不稳的局面也算是稳定了不少。
小年的时候,京城的百姓一推开门,讶然发现夜间竟是下了一场大雪,地上已经铺了厚厚的一层,足有成人小腿的高度。
不同于其他小孩子们的兴奋,汐哥儿和云姐儿倒是较为淡定。西北多雪,他们自小也是见惯的。
桑落的心情却不是很好,也不知道穆战北在南边现在如何了。连京城这边都下了那么大的雪,南方的灾情恐怕更加严重了。
事实上,穆战北那边的情况的确不是很好……
第417章 雪灾
穆战北到南边的时候这大雪停了几天,这没让穆战北觉得欣喜,时间更加的紧迫。这积雪一下子就融化了,恐怕会引起洪灾。南边向来雨水充足,田地旁也有挖掘出来的渠道可供走水。但是,这种渠道也不深,积雪一旦融化带来的水流,恐怕会在瞬间就将田地全部淹没了。
然而,穆战北还没让人去预防洪灾的问题,大雪又开始下上了。最大的时候,半个时辰就下了有一指深。就算下雪的时候温度没那么低,可也总不能时时刻刻的都呆在房顶上扫雪。可要是不盯紧了,一个不小心房子就会被压塌了。就算是县城里的那些青砖大瓦房,塌了房顶的也有不少。就连穆战北经过的一个县城的县衙,围墙也因为年久失修就这么被这场大雪给压倒了。
“王爷,再这么下去恐怕就不太好了!”说话的是溪洲,他所在的这个县城本就是最为贫穷落后的,辖下百姓们住着的房子也是最为破旧的。一场大雪,差点就把人逼的没了活路。不过,溪洲也是第一个在朝廷的命令还没到之前就先开了粮仓救济灾民,努力说服县城中的百姓,腾出房子来暂且安顿这些灾民的县官。是以到了现在,他所在的县城粮仓已经快空了。朝廷拨下来的钱粮尚未到手,他也只能先向上一级的上司借粮。只是现在南边到处都受灾,就算接了也借不了多少。好在这时候穆战北到了,溪洲甚至都没来得及跟他客套。
穆战北微微颌首:“本王已知晓,稍安勿躁!”钱粮已经拨下来了,有不长眼的想要趁机伸手的事情他也知道。只是现在是以安抚灾民为先,其他的他的妻子和岳丈总是能够解决的。
穆战北在溪洲这些在西北长大的人眼里无完全就是无所不能的神,既然他说了没事,溪洲的一颗心顿时就安定了下来。
不过随之而来的,还有深刻到骨子里的疲惫。粮食不多了,就算是他最近这段时间吃喝的也不多。更别说每天都是忙的脚不沾地,还要费心心思的去安抚灾民,还要操心粮食问题。被穆战北这么一安抚,他整个人一放松下来,才察觉到自己到底有多累。
穆战北眉头轻皱,来之前妻子就说过要关照一下溪洲。虽然不愿意,不过既然答应了妻子那他也会做到。说起来这个孩子甚至都不及弱冠,让他来操心一个县城辖下的百姓的生存问题,的确是有些难为他了。
“你也有错!”一码归一码,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现在说明白了惩罚过了,也好过日后被人掏出来杀鸡儆猴,顺带还要连累家里那个芝麻馅儿的闹心小舅子。
溪洲强打着精神跪下认错:“下官知错!下官不该私自打开粮仓,待灾情解决之后,下官会立刻呈上请罪书,绝不会逃脱该负的责任!”私开粮仓的罪名可大可小,可以说是他为民着想,过大于错。可也能说他知法犯法,藐视朝廷。真要追究起来倒霉的可就不单单只有他自己了。一旦被有心人利用,举荐他的关白关大人,以及殷二少可就要跟着倒霉了。溪洲也不是个笨的,与其抱着一丝侥幸等人来问罪,还不如先呈上请罪书,就算朝廷要拿他来杀鸡儆猴,可好歹不至于连累了关大人和殷二少。
穆战北也就是这么一说,事情有轻重缓急,溪洲的做法在他看来是没什么问题的。主要是当时他开粮仓的行为太过干脆,难免会给人落下话柄,所以先提点一番而已。
“你心中有数就好,其他的本王会解决!”既然知道溪洲还是那个进退有度,没有因为当了几天官儿就不知天高地厚的人,穆战北也无意为难他。左右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说到底溪洲是为了这儿的百姓。法不外乎人情,再者也没人有那胆子敢真咬着他不松嘴。
溪洲感激一笑:“溪洲多谢王爷!”
穆战北看了他一眼,没应声。谁做的好谁做差他都看在眼里,溪洲做事还算可以,再者答应了妻子自会护他一护。更何况溪洲的姐姐歌清现在可是还在为自家妻子办事,护着她的弟弟这也是交易内容之一。
“你先去歇两个时辰,本王出去看看!”穆战北阻止溪洲要跟随的意图,这孩子原本就体弱,若是再这么折腾下去,恐怕这条命都得被他折腾完了。
溪洲见状也不好再坚持,只能先行回去歇着了。
穆战北也就是看着轻松,实际上也是颇为头疼。只在县城的街上走了几圈,路边,城门外,到处都是受了灾无处可去的灾民。县城再大也就是这么点地方,灾民实在是太多了,腾出来的空房也不足以住下这么些灾民。于是,他们也只能留在外边。能拖家带口的倒也算是好的,至少家人齐全。可剩余的大部分都是面色凄苦,且孤孤单单的。孩子比较多,老人的数量却是要少上不少。这也难怪,灾难来临的时候老人的动作本就比不得孩子那般灵巧,就算逃出来了,没吃的时候他们也都会把自己的那一口剩下来给自己的儿孙,所以最先死的往往都是他们。
不过好在这些灾民虽然看起来凄苦,可倒也不至于绝望。这主要也是因为桑落他们在各地弄了粥棚在施粥有很大的缘故。至于安置那些老人和孩子的决定前几天才刚刚送到。一时间就想要立刻安顿好怕是不容易,尤其是这大雪若是不停,到时候需要安置的就不单单只是这些老人和孩子了。
穆战北走了一圈,看到年轻力壮的也有不少。就算年纪稍大的也不是干不动活了,乡下的老爷子老太太,五六十岁在地里干活的也不少,身子骨好着呢!乡下暂且不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