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良田锦绣:药香小农女-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丫,让人骑着马去把王氏那个贱人给追回来去。”
听了苏瑾林的话,庞氏立马找到苏锦夏,然后说道。
好不容易有了王氏的消息,她觉不能放过那个贱人。
ps:推荐好友君月衍新书《农门茶酒香:娇俏娘子撩汉忙》。
正文 第七百二十六章 一无所获
“一鸣,回去让小袁和山子骑着马往南找找看。”
听庞氏这么说,苏锦夏不敢怠慢。
立即招来陈一鸣,让他派小袁和山子骑马去看看。
小袁和山子学骑马也学了有一段时间了,应该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苏瑾林回来了,那给苏云安摔老盆的人就有了。
庞氏给他赶制出一套孝服,到了第二天一早,大家伙就忙了起来。
不过一大早,老宅却是热闹了起来。
苏老大家一家人包括苏盛超、苏家成都来了。
来的还有最近和他们家走得很近的苏举人和他的夫人梅氏。
苏盛超一个县太爷都给面子来了,老苏家可不是热闹了吗?
整个村子里,甚至听到消息外村的人都来看热闹,以致于,老宅这里被包围的里三层外三层。
见此场面,庞氏很是不满,但是今天是特殊的日子,她不好发火,也就忍下来。
等苏老大家一家按规矩拜了拜,到了算好的时间,苏云安的棺材就被十几个村里的汉子给抬了起来。
苏瑾林披麻戴孝走在前面,唢呐的哀戚声和鞭炮声不绝于耳。
不过,庞氏的哭声更甚。
哭的被人架着,走一路哭一路,嗓子都哭哑了。
棺材走了有半个时辰,时间已经到了午时。
家里这边,苏锦夏早早请好了厨师,做好了菜。
丧宴也正式开始。
丧宴吃到最后,送棺的人陆陆续续的回来了。
那些早前吃过丧宴的人,一一散去,院子里只剩抬棺的人,老宅终于清静了一些。
庞氏是被人抬回来。
她人都哭的虚脱了,苏锦夏给她把了脉,见并没有大碍,开了一副补身子的方子,熬了药给庞氏服下。
过了不一会儿,庞氏就睡了过去。
她一睡着没过多久,小袁和山子就回来了。
出去了一夜加一天,一无所获。
“我们找到了那间客栈,听那里的人说,苏瑾旺和王氏租了一辆马车,当天就走了。我和山子一直往南追,一直追到沙河县才回来。”
沙河县是云州府和凉州府的交界县。
要是按照两人所说,追出去的地方确实够远了。
再加上王氏和苏瑾旺坐上马车,改没改变路线,他们都不知道。
苏锦夏早就料到他们二人追不到人。
“辛苦你们了,先回家里让你们春雨嫂子给做点儿好吃的,然后就回作坊休息吧。”
听他们这么说,苏锦夏也没有多问,就吩咐道让他们俩先回去。
两人听了吩咐,也是听话,牵着马就走了。
一天忙碌完,苏锦夏虽没有干多少活计,但也是感觉到特别的累。
回到家里本来打算烧水洗个澡,谁知道刚一进屋,就被赵子祁一个公主抱给抱了起来。
“去大青山那边泡泡温泉吧。”
稍带嘶哑的声音和温热的气流划过苏锦夏的耳畔,苏锦夏浑身一酥,愣愣的看了赵子祁一眼。
“走吧。”
不远处,还站着和她一块从老宅回来的苏锦莲,赵子祁就这么不分场合的抱起她,让苏锦夏很是不自在。
正文 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地回春
把头藏进他的怀里,苏锦夏点了点头。
接着,只感觉耳边传来一道略带凉意的冷风,过了一会儿,苏锦夏迷迷糊糊的就来到了温泉所在的半山腰。
见怀中的小人儿正打着瞌睡,赵子祁十分不忍心打搅她睡觉。
可是她累了一天,需要泡泡温泉,要不然明天身子骨肯定不好受。
无法,赵子祁最终还是选择把她给叫醒。
泡了有两刻钟的温泉,苏锦夏就从温泉里出来了。
穿上衣服,从山腰飞下,只见山下灯火通明。
到了木屋,赵子祁一个人站在木桥之上,面对着湖面,看着对面的光景。
“洗完了?”
听到脚踩地板的声音,赵子祁转身看向苏锦夏,开口问道。
“洗完了,”听他问,苏锦夏走向前来,扫了他一眼,接着看向灯火通明的对面,“怎么大晚上,这些士兵还在训练啊?”
听到对面操练的声音,苏锦夏看向赵子祁问道。
这厮,竟在晚上还在练兵。
“不是我在训练,是上次你见过的那个家伙。”
“他啊,他怎么还没有走?”
赵子祁所说的那个家伙,应该就是四皇子李璟琰。
不过这人来了大青山都这么久了,怎么还待在这里。
“他这次是奉命来北地体察民情,顺便来看看这里的士兵。他做事一直追求完美,所以有时候会有些苛刻。”
听苏锦夏问,赵子祁往日一副冰冷的眸子变得尤其温和的看向她。说完,又把头转过去,目视前方。
一副心怀心事的模样。
“我有些累了,要回去了。”
苏锦夏累极了,实在困得不行,不想在这里多待,于是开口说道。
听她这么说,赵子祁侧过身来,张开手臂。
这次他没有主动抱起苏锦夏,而苏锦夏却毫不客气的投进他的怀里。
有免费劳力不用,她才是犯傻。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二月底了。
这时候,天气渐渐暖了起来,一些梨花都开始败了,不过粉色的桃花却是一点点的绽放了。
大地回春,本该是惬意的季节。
可老苏家却一直笼罩在苏云安去世的阴云里。
这几天,苏锦夏和苏锦莲几乎每天都往老宅跑,照看着庞氏的身体。
“这几日,真是让你受累了。”
她们两个往这里跑倒不是最累的,最累的当属一直陪着庞氏和苏老头的孟荷香了。
见她这几天忙里忙外,消瘦了不少,苏锦夏跟她说话的间隙,感慨道。
听她这么感慨,孟荷香却是丝毫不在意,回道:“这是我应该的。”
“对了,明天就是头七,你看该准备些什么啊。我也不懂,也不敢问咱奶。”
除了不敢问庞氏,孟荷香也不敢问别人。
因为自打和苏瑾昊和离之后,她几乎没有特别重要的事就不会出门。
“等我回去让人去问问大掌爷爷,我会把东西给准备好了。到时候,咱奶问起,你就跟她这么说好了。”
“嗯嗯,我知道了。”
听苏锦夏说,孟荷香终于是松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正文 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想回去
给苏云安烧完头七的第二日,苏锦夏又去了一趟老宅。
劝说着庞氏和苏老头搬到他们家里去住。
这次倒不像上次,庞氏还说考虑考虑,这次直接点了点头,说是收拾收拾,明天一早搬。
和苏锦莲从老宅回来,走在路上,苏锦夏看向苏锦莲,“等明天你也回府城吧,左右这边也没有什么事了。”
她这么跟苏锦莲说着,可苏锦莲却是犹豫了。
过了半晌,才道:“三姐,我不想回府城了,还是让我跟你吧。”
听苏锦莲这么说,苏锦夏脚下一顿,停了下来,转头看向苏锦莲,只见苏锦莲一脸的坚定。
看样子,这件事她在心里思量了许久。
“为什么不想去府城了?”苏锦夏问道。
她这一问,苏锦莲抬眸盯着苏锦夏,压了压下唇,又低下头,“去府城无非是跟着乔姨学习规矩,我学规矩也没有用,等日后我也不会嫁到高门大院中。”
“这样还不如跟着三姐学学怎么做生意、管家,不仅能掌握一技之长,还能四处走走涨涨见识。”
“三姐,你把我留下吧,我实在不大喜欢在府城闷着,整天学习规矩的日子。”
听苏锦莲这么说,苏锦夏愣在原地,考虑了良久。
“你能有自己的想法,三姐替你开心,不过,你真的都想清楚了?”
苏锦莲能跟她说出这一番话来,苏锦夏十分惊讶。
因为苏锦莲来到他们家这么久,不管是做什么也好,都是一直小心翼翼的。
平时很少说话,也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
虽渐渐的改变了很多,但是她能给自己以后人生拿出了主意,这足够让苏锦夏诧异了。
“都想清楚了,我想跟三姐学着做生意。”
听苏锦夏问,苏锦莲没有丝毫犹豫的点了点头,回答的很是利落。
见此,苏锦夏也不能强迫她,只能尊重她个人的意愿,道:“那好吧,你就留下来。”
“谢谢三姐。”
见苏锦夏答应了下来,苏锦莲脸上一扫多日的阴郁,露出一丝笑容来。
“跟三姐客气什么,你的事情,以后你来拿主意就好,不懂就来问三姐,三姐要是知道,都会跟你说的。”
伸手拍了拍苏锦莲的肩膀,苏锦夏淡淡一笑,说道。
她这么一说,苏锦莲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一鸣,把薛大夫和于大夫请过来吧。”
回到家中,苏锦夏便找到陈一鸣,让他去把两人请来。
两人是那天去渝水县,良辰美景请的大夫。
这两位大夫在隔天就来了,这几日苏锦夏一直没有得空招待他们,他们俩就一直住在东边。
期间,苏锦夏让陈一鸣给两人搬出去许多医书。
陈一鸣听到苏锦夏吩咐,立即应了声就去叫人。
等人来了,苏锦夏坐在客厅里,已经泡好了热茶。
“三姑娘。”
“三姑娘。”
薛大夫和于大夫一进来,两人知道眼前这丫头是请他们来的主家,所以对苏锦夏很是客气。
“二位请坐。”
见两人走了进来,苏锦夏并未起身,反倒是指着一旁的沙发,让两人坐下。
正文 第七百二十九章 空有抱负
两人倒也是不客气,顺势做了下来。
“二位最近几天在这里还住得惯吧?”
苏锦夏见二人坐下并没有开门见山直接提到她想提的是。
而是继续客气着,试图慢慢把话题给打开。
“住得惯,住得惯,这里环境很好,空气也好。”
吃的好,住的也好。
姓薛的大夫性子要比姓于的大夫性子要外向一些,听苏锦夏问道,他把话茬给接过来笑呵呵的说道。
他们两人虽是大夫可平日里的生活并不好,哪里像在这里,顿顿都能吃上肉。
薛大夫这么一说,于大夫点点头附和着。
见此,苏锦夏笑了笑,继续问道:“看两位大夫年纪也不是很大,也不知道家中情况如何啊?”
两人是良辰美景从渝水县请回来的。
也不知道良辰美景是怎么找到此二人的,连底细都不知道,苏锦夏可不敢用他们。
其实,殊不知良辰美景早就把此二人的底细给摸了个一清二楚,只不过一时忘了跟苏锦夏交代了而已。
“哦,回三姑娘的话,鄙人姓薛,单名一个缮。今年二十六岁,土生土长的渝水县人,家中有一妻儿。”
渝水县因为有李家,所以基本上所有人家的孩子,打小就开始学医。
这学医,自然是有天赋,就像李家那个小孙子。
也有没有天赋的,地地道道做回了农民。
也有那种半吊子的,低不成高不就,就如薛缮这一类大夫。
想成为一个大夫,却没有特别出彩的医术,也没有多余的银钱去开一家医馆,所以一直这么默默无闻,又空有抱负。
薛缮介绍完自己,呵呵一笑,接着望向他身边坐着的那人。
只见那人呆呆的,薛缮善意的用胳膊肘提醒了一下那人。
被这么一提醒,那人才惊醒过来,慌乱一下,才道:“鄙人姓于,名连平。今年二十又四,家住渝水县蒋家镇于家村,家中只有一老母。”
说完,于连平讪讪一笑,摸了摸头,略带尴尬。
二十四岁还没有成亲,苏锦夏见他白头净脸的,长得也不算差,这时候还没有成亲估计是家中贫困吧。
不过看样子倒真的是贫困。
细细一看,他那件没有打补丁的青衫上竟洗得泛白。
一双鞋虽干净,但是鞋底也被磨去不少。
不仅如此,这几天偶然见过他几次,他一直就穿着这一件衣服。
一件衣服这几天能保持的这么干净,想必,一来是爱惜,二来是小心翼翼。
对一双鞋子都小心翼翼,时刻谨慎的人,苏锦夏很是满意他这份心性。
“刚才我看着于大夫走神儿,倒是想问问于大夫在想些什么?”
听两人介绍完,苏锦夏淡淡一笑,端起茶碗,放在嘴边,抿了一口,又放在桌子上,这才看向于连平开口问道。
她这么一问,于连平立马就尴尬起来。
脸稍微红了红,紧张的看了一旁的薛大夫一眼,握了握手,这才答道:“我刚才是在想自己刚才来之前一个治疗胆疾的方子。”
正文 第七百三十章 有个疑问
说起药方子来,只见说话之前还在紧张的于连平立马不紧张了。
脸上放松下来,看向苏锦夏。
而苏锦夏听他这么一说,一愣,道:“哦,那于大夫可有什么见解?”
“见解不敢,”听苏锦夏继续问道,于连平倒是一愣,等反应过来,笑了笑,显然是放松了不少,“一人眼前常见禽虫飞去,捉之即无,此乃胆经为疾。用酸枣仁、羌活玄明粉、青葙子各一两为末,每用水煎二钱和渣,日三服。(摘抄,勿究)不日即可痊愈。”
“于大夫这哪是不敢,分明是想藏拙而已,我看着这治疗胆疾的方子极好。”
听于连平这么说,苏锦夏倒是一愣。
转而笑了笑,赞道。
她这么一说,于连平倒是不好意思,笑了笑,并未再开口说些什么。
“好了你们先去下去吧,先看着医术,等我都安排好了,再来让陈一鸣叫你们。”
该问的话都问完了。
和他们交谈这一会儿,苏锦夏把两人的性子也掌握了七七八八。
没有什么要交代的,苏锦夏就跟两人说道。
两人一听,于连平点了点头,站起身要走。
薛缮却是看向苏锦夏,犹豫了一下,问道:“三姑娘,薛某其实心里一直有个疑惑。”
“你问。”
听薛缮突然这么说,苏锦夏抬头看了他一眼,很是意外的回道。
“我和于大夫来了这么久,还不知道三姑娘叫我们来是为何事?”薛缮轻声问道,很是客气。
而苏锦夏听他一问,眉头轻皱,却反问道:“你们来之前,找你们的那两个人是怎么说的?”
良辰美景这两个人办事实在,让苏锦夏现在很想打人。
“他们两个说了,说是请我们来青山镇医馆坐诊,可你看……”
可你看,你们家除了有些医书,哪里有什么医馆。
虽然每天吃的不错,住的也不错,可他们还有家人要养,可不能整天在这里吃闲饭啊。
“其实对你们俩的任用,我还没有彻底决定,”听他这么说,苏锦夏立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样吧,你们俩先下去准备一下,后天一早我会对你们俩进行一场考核,要是考核过了,你们俩就可以留下。每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要没有通过,我会给你们一人包十两的红封,也不让你们白跑这一趟。”
听苏锦夏说前半句话,薛缮是有些恼了。
什么叫做对他们俩的任用还没有决定,什么叫做还要对他们俩进行考核。
脸色正不欲,听到苏锦夏后半句话,薛缮的脸色便瞬间变好了。
等苏锦夏说完,他立马笑道:“行,那我们俩就好好住下,听候三姑娘的安排。”
说完,行了一礼,人就出去了。
刚出去,良辰就从屋外走了进来。
然后手里拿着一叠薄纸。
“三姑娘,这是那两人的底细,一直放在我那里,一时间忘了给三姑娘了。”
良辰一进来就笑眯眯的。
接着把手里的东西递给了苏锦夏。
而苏锦夏看到良辰递到她眼前的一叠薄纸,瞪大眼睛,瞥了他一眼。
正文 第七百三十一章 收买人心
不跟他计较,伸手把薄纸接了过来,稍微浏览一遍。
“那两位,我和美景都查过了,绝对的身家清白。”
“于大夫是个好的,想必三姑娘也看到了。那个薛缮虽心思多了点儿,但也不坏。就拿他对待妻儿的态度就能看出来。”
见苏锦夏看着纸上内容的间隙。
良辰站在一边,恭敬的说道,脸上带着谄媚的笑容。
如果这件事让自家爷知道自己办的拖拖拉拉的,估计他都倒霉了。
“你们的办事效率倒是挺高的,把人家家底查的这么彻底。”
良辰正在心里担忧着自己办事拖拖拉拉害怕赵子祁找他麻烦,可谁知道正想着,苏锦夏竟夸他们办事效率高。
听到之后,良辰愣了愣,一时间惊喜异常。
赶紧谦虚道:“哪里,哪里,这是我们应该的,应该的。”
“不过,这个薛缮没看出来,人品还不错啊。”
不理会良辰突如其来这般热情的态度,苏锦夏把看完的薄纸放在茶几上,看向良辰说道。
这个薛缮有一对妻儿。
儿子刚刚七岁,却是先天不足,也就是智力有些低下,平日也不太爱说话。
智力低,不爱说话。
苏锦夏倒是看不清上面写的,薛缮的儿子是得了自闭症,还是先天性智力低下。
他儿子这样,一早就遭了家人嫌弃。
于是他就领着妻儿从家里分了出来。
这几年也一直致力于寻求名医来给他儿子治病,但是一直没有成效,不仅如此,为了还花费了很多银子,导致家里倒是不那么富裕。
想到这里,苏锦夏倒是也能理解刚才他听到她说给那么多银子所表现出来的欣喜。
“薛缮是不错,要不然,我也不敢把他给三姑娘招来啊。不过,美景请来的于连平也不差啊。”
“两人都不错。”
于连平身世更为可怜,他是被人抛弃的弃婴,也是天定的缘分被一个没有丈夫没有儿子的寡妇给捡了去。
寡妇捡到他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
四十多岁的女人在这个社会养活自己已经不容易,还要养活一个孩子。
这其中的艰难可以想象。
所以这些年来,于连平的养母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现在年纪大了,身体却一日比一日差了。
时常生病。
估计把这样一个老母放在家里,于连生也是很放心不下吧。
“等后天两人都通过考核,就让他们俩把家中的亲人都接过来吧。”
忠孝的人不多,平日里难得见到一个,现在见到了,说不定还是以后自己的得力助手。
所以给他们一些好处,也算是变相的收买人心吧。
“好,等这事一了,我亲自去安排此事,三姑娘就放心吧。”
听苏锦夏这么说,良辰并不意外,反倒是积极的接下这件任务,想在苏锦夏跟前儿好好表现一番。
“那就麻烦你了。”
对于良辰这般反应,苏锦夏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妥,点了点头,应了一声。
良辰走了之后,苏锦夏就把陈一鸣给叫进屋里,吩咐道:“你待会儿就去县里买几个下人回来,要两个年纪大一些的。”
正文 第七百三十二章 绣花做饭
“好,我现在就去。”
这件事听过苏锦夏提过好几次,但是她却没有吩咐自己去办。
现在听到她吩咐,陈一鸣立马应了下来。
家里现在这么大,就他和自家媳妇儿一块打理,说实在的确实有些顾不过来。
见陈一鸣走了,苏锦夏依旧没有闲下来,去了淀粉作坊一趟。
接下来,又跟着苏志山跑了一趟村里刚盖好的学堂。
学堂盖的很大,足以容纳村里百十个孩子。
可是学堂这么大,请一个先生是不行的,和苏志山商量一下,苏锦夏打算再掏一份钱。
不过却被苏志山拒绝了。
“你给村里盖起了学堂,已经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可请先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有可能是长长久久的事,总不能让你掏这份钱。这份钱还是谁来上学,就让谁来掏。反正家家户户凑点儿就够了,现在大家都不差这点儿钱。”
苏锦夏已经村里盖起了学堂,还都是青砖大瓦房,屋里的桌椅都是用的最好的木材。还掏钱盖了一间书屋,里面放了上千本书。
做这些已经够了,不能再让她掏那一份请先生的钱了。
“那也好。”
听苏志山这么客气,苏锦夏犹豫了一下,遂也点了点头。
正如苏志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