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良田锦绣:药香小农女-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擦汗的力道倒是令苏锦夏不满。
但苏锦夏可不敢有怨言,只好绷着小脸,看向苏云康,“四叔,我自己能走,不用你驮。”
苏锦夏仿似赌气道,说完,迈着一双小腿,步子快了起来,走到了柳氏和苏云康的前头。
正文 第二十章 三百文钱
柳氏嘴里说着,但为了迁就苏锦夏的速度。
再走了一半路程的时候,还是把速度给降了下来。
这样一来,本该半个多时辰的路程,硬生生被三人走上了一个时辰。
等到了镇上,苏锦夏已经累得小脸通红。
“找个避风的地方歇一会儿吧。”
见苏锦夏咬着牙把整段路程走完,一路上还一句话都没说。
苏云康嘴上不说,但还是很心疼。
一进镇上,就提议道休息一会儿。
听苏云康这么说,柳氏瞅了苏锦夏一眼自然没有异议。
就这样,苏云康带路走了几步,三人就在一堵墙后找了几块破砖坐了下来。
苏锦夏一坐了下来,一边喘着气,一边伸着头四处打量着。
青山镇算是个大镇,分为东西南北四条大街。
苏家村位于青山镇南边,苏锦夏几人现在所在的就是南街。
青山镇因是个镇,所以并没有城墙。
一进镇上,就能看到南街上店铺林立,有打铁铺、杂货铺、医馆、粥铺。
街上人来人往颇为热闹。
“四叔,咋没看到有人摆地摊啊?”
南街虽是青山镇的大街道,但还是一眼就能望到头。
这一眼,苏锦夏并没有看到有人摆地摊,不仅有些好奇。
“南街是不允许摆地摊的,只有西街才能摆。”
听苏锦夏问,苏云康笑了笑,耐心的回答着。
“那咱们待会儿去西街吗?”苏锦夏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继续问道。
“咱们待会儿去东街,镇上的绣坊在东街,当铺也在东街,”苏云康回道,接着站起身,“好了,时间不早了,咱们赶紧去吧,早弄完就早点回去。”
说着,伸手拉起苏锦夏,然后三人朝着东街走去。
一路走来,苏锦夏对路上的东西都十分好奇。
不过也就好奇了那么一会儿便觉得没了意思,因为这里的人都那样没什么能引起她的好奇心。
店铺也和古装电视剧里演的差不多,只不过青山镇上的店铺都是用大青石所建。
东街与南街相比倒是人少了一些,不过很明显整条街要比南街上档次很多。
大酒楼,大客栈,酒肆,二层楼高的茶馆,路过的时候,苏锦夏隐隐约约还能听到有人在里面说书。
医馆也有,叫仁和堂,也比南街的医馆大。
粮店、布店、成衣铺、绣坊、书店应有尽有。
不过,苏锦夏溜了一圈,却没有看见青楼之类的店铺。
抬眼看了苏云康一眼,苏锦夏没敢开口问。
在东街走了一半,苏云安停下脚步,让苏锦夏和柳氏在路边等着,自己一个人走进了一个叫聚财阁的店铺。
不用想这里就是当铺了。
苏云安去得快,出来的也快。
不过很明显出来之后,脸色要比进去的时候难看了很多。
“咋地啦?”
见苏云康面色不好,柳氏等他走了过来,赶紧问道。
“只当了三百文钱,”苏云康皱眉答道。
“三百文还算是不错了,你别放在心上。”
那对耳钉本来就不重,顶多重四钱银子,其实贵就贵在它传了有一百多年,如今这样式的东西不好找了。
所以能当这么多钱,柳氏已经很安慰了。
正文 第二十一章 进入绣坊
“恩,二嫂说的是,咱们赶紧去绣坊吧。”
听柳氏这么说,苏云康脸色这才好看了一些。
把钱袋交给柳氏,说道。
到了绣坊就不是他的活了,绣坊那个地方,男子一般是不会进去的。
“走吧,”接过钱袋,柳氏放在怀里,拉着苏锦夏朝着绣坊走去。
绣坊离聚财阁不远,只有百米远的距离。
此绣坊名叫云锦坊,有二层楼高。
外面装潢在整条东街上也是数得着的。
随柳氏进去之后,面积不小的第一层人来人往,但并不像菜市场那样吵闹。
大家都规规矩矩的办着自己的事情,很是安静。
进入绣坊左手边是一排放着上百种丝线的货架,货架前面是一个一米多高的柜台。
货架和柜台之间有两个年纪约二十左右的青年女子在忙活。
右手边是一排宽宽的货架,货架上放在各种布匹。
不过这些布匹是云锦坊自家生产的,专门用来坐各式绣品用的。
正前方是比左右两边加起来更长的一个柜台。
自然柜台后,也有一排货架。
货架上放的是各种络子,荷包,手绢,绣扇。
柜台上有四五个人在忙活。
其中有个年纪约三十多的妇人最扎眼。
因为她穿着一身绸缎的衣裙,打扮得也要比那个青年女子也要上档次很多。
不仅如此,她还指挥着众多人,还管理着收账。
至于楼上的第二层,苏锦夏虽没有机会去。
但从上面下来的人手里拿的东西也可以看得出来,第二层买的是女子的衣物,以及大件的织品。
比如屏风刺绣等装饰用的绣品。
进了绣坊,柳氏直接拉着苏锦夏来到卖丝线的那一排柜台。
然后叮嘱了苏锦夏一句不要乱跑,就开始选起自己需要的绣线来。
现在的物价,一枚鸡蛋是一文钱。
按照苏锦夏前世的鸡蛋价格来计算,这里的一文钱相当于前世的一块钱。
也就是说当耳钉换来的三百文钱相当于前世的三百块钱。
虽这样计算,但在一些物品上还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比如现在的粮食价格就要比苏锦夏前世贵上许多,现在一斤小麦白面要二十多文,照这样算在前世就是二十多块一斤。
可见这时候的粮食是有多金贵,这时候的地是有多宝贵,同时也可以看出这时候的亩产是有多低。
粮食价格高可不就是亩产太低所造成的吗?
不过粮食价钱高不高,却不是苏锦夏现在所想的。
毕竟她家可是一亩地都没有,家里种的十几亩地,全部都是从苏举人家佃的。
苏锦夏很听柳氏的话没有乱跑,也不想乱跑。
因为她一进来绣坊,就发现有无数视线打在她的身上。
原因苏锦夏清楚得很,这里大多人都是狗眼看人低。
她穿得这么寒酸,没人看才怪。
不过也不怪别人看,要是别人穿着和她一样满身打着补丁和乞丐似的装扮,她也会忍不住的多看几眼。
幸好,柳氏办事的速度很快,选好绣线之后,立马去妇人那里结了账。
柳氏把三百文全部花了,买了整整两大布袋的丝线。
估计这些丝线,至少能打上千个络子。(前面提过,一个普通的络子也就值一文钱,所以丝线肯定比络子便宜,三百文钱打上千个络子还是足够的。)
正文 第二十二章 计上心来
“这位大姐,你买这么多丝线做啥?”
她莫巧云干这一行这么多年了,经她手大大小小的生意每一年都有上万桩。
见过大商户买过比着多得多的丝线,可从未见过一个普通村妇一下子买这么多。
还记得年前也有一次卖了不少丝线,但那次也没有这次多啊。
莫巧云感到好奇便开口问道。
“这……”
柳氏本就打算付完账赶紧走,谁知道竟被眼前比自己略小一两年岁的管事给问了话。
她一向内敛,这一问,脸瞬间红了起来。
正想开口,却被苏锦夏拉了拉衣袖。
转头看向三丫,柳氏疑惑的望着她。
谁知道,苏锦夏朝她姗然一笑,不等她开口,就看向那妇人。
“管事姑姑好,我叫苏锦夏,从苏家村来的。我们买这么丝线是用来打络子的,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年前有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妇人来你店里卖过新样式的络子,就是那种。”
说着,苏锦夏就踮起脚伸手指着货架上的一个方格里。
那里面正放着年前庞氏来这里买的络子。
刚才苏锦夏只扫了一眼就记住了。
这会儿又见这位管事问,苏锦夏计上心来,想出来一个赚钱的好法子。
“这个自然记得,不过你们是?”
莫巧云没有想到回答她的竟是眼前妇人领着的一个小姑娘。
看样子应该那妇人的女儿。
大人说话,被一个小孩子突然打断,莫巧云刚开始有些心生不满。
但听到那丫头一张嘴,这么有礼貌,还这么能说会道,莫巧云心中的不满一下子便烟消云散。
反倒对这丫头的胆大和修养赞赏起来。
她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从农家出来的一个小姑娘竟这么聪明伶俐。
莫巧云心生喜爱,但喜爱虽喜爱,但她又不知道这小姑娘说的是否属实。
所以见这叫苏锦夏的小姑娘伸手指着那最近销量最好的络子,她心中半信半疑。
“那老妇人是我奶,”苏锦夏看眼前的妇人显然不是那么相信她说的话,她却没有气馁,反而对妇人的反应很是赞同。
这世道不管是做人做事还是谨慎些好。
“姑姑是不相信吧,不过没关系,我给你看样东西,你就信了。”
说着,苏锦夏就从怀里掏了掏,拿出一个新样式的络子来,伸手递到了柜台前。
柳氏一见苏锦夏竟拿出了新络子,吓了一跳,伸手去拦,但被苏锦夏一躲,络子就送到了莫巧云眼前。
而莫巧云没有想到这丫头一下子戳穿了自己心中的想法,脸上颇有些不自在。
但看到苏锦夏拿出新样式的络子,她反应过来,忘了慌里慌张正生气的柳氏一眼,谦和地拿过了苏锦夏递过来的络子。
“怎么样?这回你信了吧?”
见那管事的妇人拿着那枚新络子翻来覆去的打量,苏锦夏一边规避着正在气头上柳氏的怒视,一边看向那妇人笑盈盈的说道。
“确实,这络子不错。”
莫巧云没有想到这丫头说话竟这么直白,愣了一下,回道。
这络子确实是新样式,看起来比年前那老妇人卖的还要好看一些。
正文 第二十三章 谈点生意
“姑姑信了就好,不过我想问一下姑姑喜欢这络子吗?”
苏锦夏一听她这么说,一边暗叹这管事妇人的狡猾,一边面上不显伸着头眨着一双大眼看向那妇人。
“你这鬼灵精,有话就跟我进里面说吧。”
看着苏锦夏瞪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踮着脚趴在柜台上伸头看着她。
莫巧云一下子就被都笑了。
心思辗转间,便想明白了这丫头要说的话。
招了招手,叫过来身旁的一个小娘子接过她的活,一边邀请着苏锦夏娘俩往休息室里走。
“三丫?”
柳氏虽不知道三丫为何要和那妇人说这些,但一直没有插话。
可这会儿,看到那妇人邀请三丫去休息室,柳氏便迷糊了。
心里颇有些不安,害怕把庞氏交代给自己的事给办砸了,就拉着三丫,一脸的愁绪。
“娘,我跟姑姑谈点生意,你就放心吧。”
苏锦夏本不想在柳氏面前暴露自己的,但机会难得,更何况她早晚都得暴露,早点晚点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想了想,就准备抓住这个机会赚点小钱。
“可是……”
“娘,没有什么可是,快跟进来吧,要不然姑姑该等急了。”
苏锦夏见那管事姑姑已经进了休息室,立马就急了,回了柳氏一句就往休息室里走。
柳氏见她如此,眉头皱得更深。
尴尬地看了一眼走过来的小娘子,拖着两个布袋就跟上了上去。
“苏家姐姐,小夏,快坐吧。”
苏锦夏和柳氏进来之后,莫巧云把椅子摆放好了,然后就招呼着她们俩。
“小夏,吃点绿豆糕。”
见两人坐下,莫巧云又把桌子上摆放的绿豆糕端到了苏锦夏跟前儿。
眼神热络的看着苏锦夏,面带微笑。
“姑姑莫要在忙了,也快点坐下吧,”苏锦夏客气道,然后看了那妇人一眼,睁大眼,似作惊讶道:“对了,还没有问过姑姑的名讳,不知道姑姑方不方便告知一二。”
“什么名讳不名讳的,姑姑又不是什么读书人,姑姑姓莫名巧云,你叫我莫姑姑、云姑姑都可以,”听苏锦夏这么问起,莫巧云倒茶的手一顿,笑着答道。
“哦,那我以后就叫您云姑姑吧,谢谢云姑姑,”接过莫巧云递过来的青花瓷茶杯,苏锦夏把它搁置一边,看向莫巧云喊了一声。
这一声,喊得莫巧云又是一愣,拿起绣帕掩唇笑了起来,却看向柳氏,“姐姐生了个好闺女,这性子可真讨喜,人也聪慧。不过,还没问过姐姐姓名,不知姐姐可否告知一二。”
说到告知一二,莫巧云又瞥了苏锦夏一眼。
闹了个苏锦夏脸色一红,拿起绿豆糕的手跟着一顿。
“我夫家姓苏,我本命叫柳玉娴。”
听莫巧云说苏锦夏,柳氏瞥了苏锦夏一眼,脸上面带尴尬。
但为了不下莫巧云的面子,直接忽略她夸苏锦夏的话,回道。
说完,低头喝了一口热茶,以掩饰自己的紧张。
“我是辛卯年生人,看着柳姐姐比我大些,那我就喊你一声姐姐了。”
正文 第二十四章 四两银子
见柳玉娴如此,莫巧云倒是没什么,接着说道。
而柳氏听她这么说,放下茶盏,点了点头。
苏锦夏看着柳氏不欲再说话,赶紧把话题接了过来,似作不经意的问道:“云姑姑,这云锦坊不止在青山镇有吧?”
听她这么问,莫巧云哪里不知道她的意思,遂回道:“当然不止在青山镇有,我们云锦坊遍布整个北地,大大小小的店铺一共三百多家。青山镇上的云锦坊只不过是最小的其中一个。”
说起云锦坊来,身为云锦坊管事的莫巧云,语气上不经意间就流露出一些自豪感。
“那姑姑觉得我刚才拿给你的那枚络子怎么样?”
那络子刚才莫巧云看完,苏锦夏就收到了怀里。
“样式确实新颖,说实话,我在云锦坊干了也有十几年了,从未见过这么精致、这么新颖的样式。”
听苏锦夏问,知道她的意思,莫巧云便如实答道。
“听姑姑说云锦坊店铺在北地开了这么多,想必势力很大,如果我把这络子卖给云锦坊,那市面上其他店铺应该出不来同种样式的络子吧?”
既然莫巧云回答的这么实在,那她也不再拐弯抹角,就直接说出了她的主意。
莫巧云那么聪明的一个人应该能听得懂。
“这个是自然,你要是把这络子的新样式拳拳卖给我们云锦坊保管别家绣坊不会出现同款样式。”
莫巧云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苏锦夏看她的样子,自然知道她不是在撒谎。
想了一下,便开口道:“那姑姑觉得这络子能值多少银子。”
说着,苏锦夏擦擦手,再次把那络子给拿了出来。
“你这丫头是个有主意的,其实不瞒你说,上一款络子就卖得极好。再加上,我根本不知道你奶就把络子卖了我们一家,弄得我没有及时把络子给留下就卖了出去,到现在还后悔着呢。再者,没有经过你们的同意,我也不敢乱卖。”
听到苏锦夏这么说,莫巧云心中明白这桩生意谈得八九不离十了。
然后就开始说起客套话。
不过,苏锦夏却听得明白,她确实后悔没留下络子。
可后半句那个没有经过你们的同意,确确实实就是说的场面话了。
苏锦夏也不点出,笑道:“既然买得极好,那我把这络子卖给姑姑,想必姑姑会给高价吧?”
“这个自然,根据云锦坊的规矩,价钱都订好的。像这新样式的络子一般都是二两银子,但是你这比别人拿过来的新颖,你要是卖的话,姑姑给你涨一倍的价钱。四两银子,你看怎么样?”
听苏锦夏说到这儿,莫巧云也不急不躁,慢慢说道。
还把云锦坊的规矩给搬了出来,办事中规中矩,半点差池都没有。
末了,还不忘卖给苏锦夏一个人情。
说完,还不忘把视线扫过柳氏。
而柳氏听到四两银子,激动的手一抖,张嘴就要应了下来。
但被苏锦夏一把拉住。
四两银子,她并不是很满意。
正文 第二十五章 六两成交
“姑姑既然这么说,我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你也看到了,上一次的新络子,还有这一次的。以后说不定还要下一次,这生意做好了,可不止这一桩。”
苏锦夏上辈子谈的生意都是大生意,随便走个过场拿个大主意就可以了。
哪里还耐着性子给别人这么磨叽的谈这么一桩小生意。
刚才和莫巧云笑颜盈盈,不过是做做表面功夫。
但现在到了关键点了,她不得不拉下脸来。
“那你觉得什么价格比较合适?”
见苏锦夏突然严肃起来,莫巧云心底一凉。
心道,自己是小看人了,
本来看着对面不过是个小丫头片子,还是穷人家的,本想着虽能说些,但始终是没见过世面的。
可现在她这话一出,莫巧云知道她从开始就不该拿这丫头当小孩子看。
这丫头可要比她还要精明。
不过幸亏刚才她没说啥重话,态度也好,还有机会补救。
要是真如苏锦夏所言,她以后会源源不断地给她提供新样式的绣品,那日后,她还会困在这小小青山镇,做一个小小的执事吗?
所以思量一下,莫巧云试探性的问道。
“六两银子,不二价,还要再加上一个条件。”
见莫巧云那边气势渐渐弱了下去,苏锦夏抓住最关键的时机,说出自己的价格。
“什么条件?”
六两银子?莫巧云听了心中一慌。
但又想到要是把这络子直接送往牧州府,六两银子也值了。
定下心来,问到苏锦夏的条件。
“这卖络子是瞒着我家里人的,我们买线也是为了赶出一批络子来卖,所以不知道姑姑能不能给点时间,先让我们家里人赶出一批络子来。七天时间就足以。”
苏锦夏如实说道。
她把络子样式卖了,这钱她可是想要自己藏起来,所以为了瞒住家里那些人,还得演一场戏。
不过这场戏确实需要莫巧云来配合。
“这个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万一这新样式流露出去,我们云锦坊可不是夸大了。”
听苏锦夏这么说,莫巧云就有些不满意了。
提价也就算了,竟还想要先自己做一批。
“这个好办,姑姑您写个保密协议,让我娘来盖章。若是姑姑还不放心,到时络子真的流传出去,我再给姑姑偷偷补上另一款新样式就是了。”
反正她会的样式多了去了,怕什么。
“好吧,就这么办,我这就去写保密协议。”
既然都说到这儿,又见苏锦夏说话时一脸的自信。
莫巧云知道这丫头应该不会骗她。
所以便站起身去外面去取笔墨。
“小夏,你说的是真的?”
听到六两银子的时候,柳氏就一直在走神。
这会儿竟跟着莫巧云喊起苏锦夏小夏来。
“什么真的?娘,啥意思啊?”
苏锦夏疑惑道。
“就是你把钱藏起来不给你奶啊。”
“娘,家里都这样了,这钱要是拿出去,养奶、四叔、四婶也就算了,大房三房的人我可不想养。再说了,这新络子可是我和二姐想出来。”
正文 第二十六章 第一桶金
苏锦夏又不傻,自然明白柳氏什么意思。
也知道柳氏是为了家里着想,她也想家里着想,但是大房三房的人实在讨厌。
她可不想让他们占了她的便宜,还反过来嘲弄他们二房。
“那随你吧。”
听苏锦夏这么说,柳氏就歇菜了。
又见莫巧云已经走了过来,就不再吭声了。
“保密协议我已经你写好了,你们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妥的。”
说着,莫巧云就把写得满满当当的一张纸递给了苏锦夏。
苏锦夏大大方方的接过来,只扫了一眼,就把上面的东西给看完了。
把协议递给柳氏,“娘,你在上面盖个手印吧。”
柳氏不认字,她知道三丫也不认字。
所以等看到这满满的一张纸的时候,柳氏手心开始冒汗。
看向苏锦夏想说些什么,但是看到莫巧云搬来的托盘上那么大一锭银裸子,柳氏沾了一下莫巧云递过来的朱砂。
快速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