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1处特工皇妃[修改版]-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乔冷哼一声,爬上战马,跟在亲卫兵之后,冷冷低喝:“驾!”
  战马扬蹄而起,向着城外绝尘而去。
  薛致远眉梢一挑,恰好此时有一名士兵牵马过来,他一把夺过马来,跟在楚乔身后,向着西城门狂奔而去。北风萧萧,漫天鹅毛般的大雪纷扬而下,四周白茫茫一片,连东南西北都辨不清。
  然而,就是在这般寒冷刺骨的冷夜里,一条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人流却好似长龙般在缓缓地蠕动着,风像是撒了盐的刀子,狠狠地发出怒吼,割在人们的脸上,他们已经睁不开眼,这却无损他们的战斗热情。燕北的百姓们,接到了第二军曹大将军的守土征兵令,纷纷带着自制的弯刀,骑着家里最强壮的马匹,赶往北朔城,为他们心目中梦想着的大同献出自己的忠诚。
  这是一个彪悍的民族,生活在这里的人都从小娴熟弓马,楚乔知道,只要稍加训练,在这片土地上,就会诞生一个强大的、无与伦比的军队。但是现在,看着这些信心满满、顶风冒雪、唱着燕北战歌的汉子,她却满心伤怀,她想要拦住他们,却只得到一些鄙夷的白眼,有人看到她和薛致远三人向西奔去,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大声骂道:“逃兵!”
  “大人,快走吧。”燕洵留下的亲卫兵回头急切地说道。
  就在这时,楚乔眉梢轻轻一挑,使劲一拉缰绳,马蹄骤停。亲兵奔出二十多步才停了下来,回头问道:“大人,怎么了?”
  楚乔皱着眉,侧着耳朵,转头对一旁的薛致远说道:“你听到了吗?”
  轰隆!轰隆!轰隆!滚滚如闷雷般的声响缓缓传来,越来越大,好似在地皮下面,钻过人的脚心,从脊梁上爬了上来。
  薛致远眉毛一挑,顿时跳下马背,年轻的军官几步跑上一旁的高坡,抬头眺望,刹那间,他整个人都愣住了,遥遥地望向西方,一动不动。
  很快,几个听到声响的百姓也随之爬了上去,站在雪原上。
  安静,死一般的安静,很快,有人梦魇般回过头来,四下张望,伸着手,指着西方问道:“有军队?是我们的大军吗?”
  大片的马蹄声从西方传来,地平线下出现了一条淡淡的黑影,由一线,而一面,数目庞大,足足有上千人,声如闷雷,从遥远的落日山脉奔驰而来!
  “快跑!”凌厉的女声突然响起。
  众人一惊,齐齐转过头看去,只见一名一身戎装的女子坐在马背上,已经将佩剑拔出来握在手上,指着西方大声喝道:“是大夏的军队!快跑!往北朔的方向去!”
  人群顿时一阵慌乱,可是很快,就有人质疑道:“大夏的军队怎会在燕北内陆?”
  “是啊,”有人随声附和,“他们都在北朔关外呢!”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那熟悉的控马方式,熟悉的劈砍冲锋方式,一看就是受到过正规训练的大夏边防军。
  楚乔面色苍白,握着刀的手心几乎已经出汗。这些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能够突破北朔关,出现在燕北腹地,此处一支正规部队都没有,若是让他们冲到燕北后方,将会造成什么局面?
  刹那间,所有的念头电光石火般穿梭而过,楚乔一把举起佩剑,大声叫道:“我是燕北参谋部高级军官楚乔,所有人听我号令!”
  狂风呼啸,将她的声音吹散在北风中,只见前方黑影一片,以密集的冲锋队形卷杀而来,成千上万,排山倒海,势如风暴!
  “怎么可能?”
  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声惨叫。千里迢迢响应号召前来参军入伍保家卫国的燕北汉子们,骤然遭遇敌袭,顿时慌成一片。
  “跑啊!”
  此时再跑已经来不及了,在溃散的逃亡中只会被人疯狂地绞杀,楚乔回过身去,大声喊道:“不要逃!去拦截他们!”
  然而根本就没有人理会她,亲卫兵冲上前来,一把拉住她的马缰,叫道:“大人,快跑!”
  “必须马上通知北朔大本营!”
  “大人!来不及啦!”
  仿佛是为了印证她的话一样,杀敌的冲锋号声轰然响起,毫无疑问,正是大夏正规军的冲锋口号。
  狂乱的马蹄骤然奔至,转瞬间就追上了那群慌乱奔跑的平民,风驰电掣,刀锋瞬间出鞘,犹如电闪,还没等燕北的百姓回过神来,眼前已是一片白光闪烁,血花喷涌,脑袋顿时脱离了脖子,飞上半空,腔子里的血喷溅而出,哗的一下就洒在洁白的雪地上!
  短兵相接,在对方飞快的马速和精准狠辣的刀法下,燕北的人民没有一丝还击之力,况且他们也根本就不会还击。尖锐的惨叫声完全淹没在马蹄的喧嚣之下,他们一个一个坠马倒地,被成百上千的马蹄所践踏。
  楚乔红了眼,突然遭逢敌人让她阵脚大乱,在这样狂猛的冲击下,个人的作用微乎其微。一名年轻人骑着马奔跑在前面,被后面追上来的敌人一刀砍断脖子,鲜血顿时飞溅而出,喷射在楚乔的大裘上,她一剑刺入那名夏兵的胸膛,剑芒雪亮,带起一溜血花。
  “薛致远!马上回去!通知大本营!”
  这队骑兵有一千多人,人人身着蓝底白纹的大夏正规军装,他们忙于追赶逃跑的平民,一时间竟然无人注意到这里还有几个能够还击的生力军。薛致远被三个夏兵围住,楚乔挥剑上去,为他解围,大声叫道:“快走!”
  “让女人掩护我?我做不到!”薛致远不愧是身经百战的精锐军人,身手敏捷迅速,没有一丝花哨,只见他手起刀落,一刀砍下一名夏兵的脑袋,身法迅猛如虎。
  楚乔眉头一紧,突然伸手扯开大裘,一把抛在地上,纵马大喝道:“无耻宵小!屠戮平民!该杀!”说罢,她高举佩剑,毅然地冲向了夏军的列阵。
  “大人!”那名亲卫军见了,眼睛几乎充血,狂奔上前,跟在楚乔身后。
  两个人狂吼着冲向上千人的军队,这一幕看起来就好似一幅漫画那般可笑,然而,这一刻无人笑得出来。大夏的官兵们似乎这时才发现楚乔,看到她身上的制服,有人高呼道:“这里有个当官的!”
  霎时间,前后左右的包围顿时如潮水般涌上来,比起那些不成气候的平民,一个燕北军官员所代表的意义,是非同寻常的。
  薛致远目瞪口呆,眼看围攻自己的官兵瞬间将他抛下,他只感觉胸腔内一腔热血在横冲直撞。他知道,楚乔用生命为他争取逃亡的时间,并非为了所谓的战友之情,而是为了北朔城里那上百万的军民百姓!
  猎猎北风中,他眼眶发红,嘶吼一声,转身向着北朔城的方向打马狂奔。
  他跑得太快了,如果他能再多等一会儿,也许就会看到一些不一样的画面。可是命运就是这样离奇,就在他转身的那一刹那,仍旧是那片遥远的西北方,一道铁灰色的墨线再次出现。大地在震动,狂风在嘶吼,嗜血的杀气在长风中弥漫飘荡,充溢在每一寸雪原之上。清冷的月光中,身穿五花八门便服的队伍,像是狂扫大地的飓风一般,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本卷完)

卷六·青海长空

第156章

  “前面是哪一路军队?报上番号和将领姓名!”一个浑厚的声音冲破了冷冽的寒风,刺入耳膜。
  厮杀中的楚乔一剑劈倒一名夏兵,只觉寒风中的声音十分耳熟,陡然仰起脸来。
  对方人马最起码有五千以上,而且只观阵型,就可见其悍勇。夏兵不得不停止冲杀百姓,前头官回头喊道:“我们是大夏镇守燕北的第十八区第二十一中队,对面是什么人?”
  是燕北内陆的镇守夏兵?
  只是一瞬间,楚乔就已经想通了所有的关节。燕北独立是一夜之间在各个省郡发动起来的政变,几乎是不到半个月时间,燕北的原大夏镇守官兵就被赶出边境,非死即伤。但是,因为燕北独立的时间太短,大夏的兵锋又转瞬而来,所以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好好地肃清内部,这就造成内陆至今还残留着小股的大夏骑兵。
  这些人一定是在事变中被击溃的夏军,如今眼见大夏北伐,是以集结起来,想要里应外合立这头功,不想却在路上遇见了接到第二军征兵令的平民,为防泄露消息,是以展开屠杀。
  这队人的来历已经清楚了,那么对面的那些人,又是什么身份?
  只听夏军自报家门之后,对面突然陷入了一阵可怕的沉默之中。风声嗖嗖,大地一片苍茫,地上的积雪被风吹起,飘飘洒洒,就好像又下了一场雪一样。
  “杀敌!”一声响亮整齐的冲锋号突然响起,正是大夏正规军的冲锋口号,和这一队夏军几乎毫无二致。然而,他们闪亮的马刀和奔腾的马蹄,却毫无保留地表明了自己的敌意。夏军的将士们惊慌了,他们的将领冲上前去,大声喊道:“我们是大夏镇守燕北的帝国军,贵方是什么人?可是帝国军队?请停止前进!请停止前进!”
  嗖的一声,一支劲箭猛然袭来,当胸穿过那名夏军的胸膛。一道血线冲天而起,军官轰然倒下,狠狠地砸在地上。
  “准备迎敌!准备迎敌!”
  夏军挥舞着刀枪,仓促转变阵型,然而,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这样的距离,这样的马速,这样数倍于己的压倒性优势,无论从气势上,还是从数量上看,夏军都已落入下风。报应来得如此之快,方才的屠杀再一次上演,只是角色双方发生了改变。刀锋的撞击声响彻全场,来人虽然服装五花八门,但是刀术娴熟,装备精良,动作干脆,一刀即可切中要害!
  战场上一片白刀如雪,在这样的冲杀之下,夏军好似秋风中的落叶,不到半盏茶时间,就已经四分五裂,溃不成军!
  狂风如利刃加身,黑沉沉的天幕下,大雪纷飞,刀锋如银,杂牌军的战斗力恐怖得惊人。到处都是厮杀声,到处都是劈砍声,在距离北朔城不到五十里的雪原上,一场激烈的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
  “报!”一声报告声突然传来。
  在仓促搭建而成的小帐篷里,将领正在来回踱步,似乎正在等什么人。
  只见传令兵走进来,大声说道:“报告大人,有一名自动投降的俘虏,要求见您。”
  男人还很年轻,长相十分英俊,眼形狭长,嘴唇很薄,只看一眼,就可知道这是一个坚韧果敢的人。可是此时此刻,他却略显烦躁,皱着眉说道:“是夏军的俘虏?找我有什么事?那名燕北的士兵还没回来吗?”
  “还没有,大人。至于那个俘虏,她不肯说,她坚决要求见大人一面。”
  将领随意地挥了挥手,“带进来吧。”
  楚乔进来的时候,将领正对着之前俘虏来的几名燕北战士很有礼貌地说道:“姑娘她身体还好吗?”
  “身体还好,就是运气不怎么好,一不小心,就成了别人的俘虏。”
  话音刚落,男人虎躯一震,猛然回过头来,随即,将近三十岁的汉子突然目瞪口呆,几步跑上前来,张口结舌,几乎不能言语。
  “贺萧,大老远把我叫来,不是就为了这么站一会儿吧?”
  “姑娘!怎么是你?”贺萧满面风尘,却仍掩饰不住脸上的喜色。
  楚乔一把脱去风帽,笑着说道:“我还想问你呢,你是怎么回事?好好的军人不当,带着士兵去落草为寇当土匪?不亲眼见到我都不敢相信。”
  “姑娘,您不在,我们怎敢放心回来?”
  贺萧叹了口气,楚乔知道,对于当初燕洵在真煌城放弃西南镇府使的事情,他耿耿于怀,当下也不点破,拍了拍他的肩,“这下我回来了,你总该放心了吧。”
  “是啊,要不我们也不会绕了这么大一个圈,来找姑娘您。我们不敢靠近北朔城,害怕会引起误会,只能用这个方法来请姑娘,还请您不要见怪。”贺萧恭恭敬敬地说道。
  楚乔一笑,“贺萧,你什么时候起要跟我这样客气了?我们是生死与共的战友,在一个战壕里吃过饭,有过过命的交情,如今你在这个时候回来,我真的很感激你。”
  贺萧发自内心地笑道:“既然都已是过命的交情,还说什么感谢。”
  楚乔伸出手来,与贺萧在半空中对击了一下拳头,会心地笑了起来。
  午夜时分,在楚乔的带领下,这队全部由轻骑兵组成的精锐军队,从雪原启程,向着北朔城全速前进,毅然投向那片即将爆发的战场。二更时分,北朔城头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战鼓声,会议室里一片沉默,来自各个军团的长官无一发言。就在刚才,有骑兵来报,大夏军队已到,相信很快就要对北朔城展开强大的进攻。一个刚刚从农民升职为骑兵斥候的中年汉子信誓旦旦地说对方有强大的骑兵军团,足足有二十多面旗帜,有数不清的步兵团和重甲士兵,一眼看不到头。他们的火把遮天蔽日,蜿蜒了十多里路,前锋部队已经兵临城下,后续部队还在十里之外的火雷原上跋涉着。
  如果楚乔在这里,她可能一眼就会看出这其中的破绽;如果薛致远在这里,他也可能会壮着胆子提出情报上的不可取之处。但是很可惜,他们此刻都不在这里,曹孟桐摸着下巴,斜着眼睛看了一眼夏安,沉声问道:“夏将军,你怎么认为?”
  夏安半闭着眼睛,像患了老年痴呆症一样,哼哼唧唧地说道:“将军深谋远虑,智慧绝伦,将军的意愿,就是我等的意愿,我等愿意追随将军马后,听从将军安排。”
  曹孟桐眼梢轻轻一抽,暗骂一声“狡猾的老狐狸”,然后嘴角扯出一抹冷笑,来了吗?更好!
  曹孟桐已经不年轻了,以他的出身能坐上将军的位置,并不是偶然,熟悉曹孟桐的人都知道,在过往近十年的战斗生涯中,他是燕北高原上绝无仅有的不败将军,生平大小百余战,未尝一败,在这一点上,就连乌道崖也难以望其项背。但是不败并不表示就是胜利,相反,他胜利的次数少得可怜。用羽姑娘的话来说就是,第二军最擅长的就是合理性的战略转移。他们一生几乎都在进行着这一伟大的战斗方略,让他们真刀真枪和敌人对抗?别开玩笑了,曹大将军还要保存燕北军队的精华力量呢。
  若是在以前,守着北朔这样一座城池,对抗大夏上百万的精锐骑兵,曹孟桐可能早就夹着尾巴逃之夭夭了。但是现在,他反而多了几丝豪迈的力量,没有谁愿意一生背着一个逃跑大王的名字。以往燕北军是一群花子军,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如今在燕洵财力的支持下,他们有了自己精良的装备,有了锋利的战刀和坚硬的铠甲,有数不清的战马,有近百万的士兵。还有那个总是跟在燕洵身边的小姑娘,她做了一堆稀奇古怪的守城工具,虽然直到现在,有很多他还不会用,但是仅会的那几种,威力就不是一般强大,而且在她的主持下,城池也已加高加厚,如今外面更是万里冰封,敌军很难进攻。
  夏军此次来犯,等于公开暴露在冰原之上,他们万里迢迢而来,自己却是以逸待劳,拥兵百万,城池厚重,刀锋锐利,储备充足,难道这些,还不足以赢得一场胜利?
  曹孟桐血管里的血液渐渐沸腾了起来,如果此战胜了,那么他在燕北的声望将会一跃而起!大同行会那群扯着脖子叫喊的老头子,将会彻底伏倒在自己的脚下,燕洵那个毛还没长齐的小子,也别想再在自己面前指手画脚。燕北政权将会壮大,大夏将会疲弱,甚至,就连冲出燕北,打进真煌,都不再是梦想。三百年前佩罗氏杀进红川,裂土称帝的历史再一次在他的脑海中回荡,以一介平民之身,于草芥中爬起,一步一步走上胜利和权力的巅峰,那会是多么美好的一幅画面。而北朔之战,正是他起步的第一战!
  曹孟桐为自己的想法振奋了,他的眼睛有些发红,额头青筋暴起,终于,他猛地站起身来,面对着数十名燕北将领,语调低沉地缓缓说道:“大夏不仁,残酷暴虐,北朔一战,乃燕北自卫之圣战,燕北兴亡,尽在此一役,此战必不可免,我意已决,请诸君务必助我一臂之力!”
  “为自由而战!”
  整齐响亮的呼声在会议室响起,守门的侍卫悄悄转过头去,只看到一片坚硬的拳头高高地举在头顶!
  北朔一战,就此拉开序幕!
  作战讯号迅速传达至整个北朔城,战鼓的铿锵声响彻全营。就在这时,第二军前锋营副骁将薛致远风火奔入城内,传达了城外潜伏着数千大夏敌军的消息。一时间,原本完全开放的西面城门顿时封死,禁止行人来往。薛致远身上有七八处伤势,他只来得及和守城将领说了大致的情况,就坠马昏了过去,人事不知。而继他之后,大批从方才战乱中逃出来的燕北平民相继奔到北朔城下,大声高呼着自己是响应征兵令,前来助战的燕北百姓,可是,已经叩不开那沉重的城门了。


第157章

  不出一个时辰,城下已经汇集了三千多的平民,他们在北风中瑟瑟发抖,有的在大声咒骂城中的守军,有的则在哭泣着苦苦哀求,然而一切都无济于事。
  大约两个时辰过后,天边已经蒙蒙发亮,西边的地平线下,隐约出现了一片朦胧的黑影。那道黑影来势极快,并没有做出任何防御守势。莽莽的雪原上,七千匹战马急速奔跑,隐隐的白雾中,只能露出一角黑色的轮廓,眨眼间,已经兵临城下。北朔城上的燕北军奔走相告,敌人来袭的信息迅速传遍全军。东方的夏军还没动手,西边的大夏潜伏军已经率先亮出了刀锋。负责西城防的守军程远将军心有余悸,好在薛致远事先禀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平民们首先发出了惊恐的吼声,惊慌失措地向着城门跑,可是这个时候,谁敢为他们开放城门?
  城墙上响起一片吱吱声,那是重型弩箭张开时的声响,程远副将站在城头上,穿着一身青色的大裘,手握着刀,轻蔑地望着前方的队伍,不屑地冷哼一声,不过万人的轻骑兵队伍,就敢来冲击北朔城,简直是异想天开。
  只听他随意地对手下吩咐道:“不必手软,全部剿灭,北朔之战的首战之功,一定要牢牢掌握在我们北朔本土将士手里!”
  他的手下孙河疑惑地皱了皱眉,颇为为难地说道:“可是城下,还有很多平民。”
  程远眉梢轻轻一挑,冷硬地说道:“平民吗?我没看到。”随即,他竟然就这样离开城头,回营房休息去了。
  这天气实在冷得让人受不了,对方这么点人马,犯不上他留在这里守着了。
  孙河立时领悟,转身对身后的中层将领们吩咐道:“下面的平民都是夏军乔装打扮,用以迷惑我们的烟幕弹,目的在于逼得我们不敢放箭,只要我们一开城门,这些人顿时会变成敌军,杀光我们,将北朔夷为平地!”
  众人顿时领会,纷纷道:“夏狗如此狡猾,真是欺人太甚,不将他们杀光,我们无颜面在世为人。”
  城头喧嚣,人们咬牙切齿地对下面狂吼。然而就在这时,整路骑兵突然在不远处停了下来,为首的一名著黑色大裘的骑兵奔上前来,一把脱去风帽,露出一张秀美英气的脸孔,女子朗声说道:“我是参谋部的军事参谋楚乔,后面是我的军队西南镇府使,之前的夏军已被我们消灭,请守城的军官打开城门,放我们进去!”
  她的声音不大,可是城头上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话音刚落,城墙上就响起一片嘻嘻哈哈的笑声,若是没有薛将军的事先通知,可能真要被他们糊弄过去了,楚参谋已经殉国了,他们竟然还打着她的旗号来行骗?西南镇府使?那是什么队伍?叛贼头子吗?
  孙河并没有正面见过楚乔,只是远远地看到了几次背影,此处距离下方大军太远,清晨白雾又重,更加辨不出本来面目。他先入为主,又接到了程远的私下授意,胆子也肥硕了起来,冷笑一声,轻轻地挥了挥手。
  “为自由而战!杀!”
  响亮的吼声顿时响起!回应楚乔的,竟是三百多张弩箭的同时发射,箭头像是乌云一样遮住了阳光,遮天蔽日,呼啸而来,狂风骤雨般从天而降!
  “保护大人!”
  西南镇府使的官兵们目眦欲裂,高呼一声就冲上前去,十多名年轻的将士一下挡在楚乔身前,为她筑起了一道密密麻麻的人墙。
  那些弩箭经过楚乔的改良,可以连续齐发三十八支,力道之大,速度之快,堪称当世守城的第一利器。万箭齐发之下,那些乌黑的箭雨好似呼啸的狂风一般,登时将十多名士兵射穿。瞬间,他们的身体好似刺猬一般,诡异地扭曲着,倒飞出去!
  “保护大人!”贺萧持剑冲上前来,一剑劈飞一支流矢,上百名士兵不顾生死地冲上前去,将楚乔团团护住。他们都是轻骑兵,没有盾牌,没有铠甲,因为是跟着楚乔前来投奔,甚至都没有摆出适合防守的阵型,在第一轮密集的箭雨下,顿时人仰马翻。
  一名年轻的士兵不管不顾地抱住楚乔就往回冲,箭矢射穿了他的胸膛,大片的鲜血染在楚乔的脸孔上,可是那名士兵仍旧不肯撒手,一边策马狂奔,一边大声叫道:“保护大人!向我靠拢!”
  可是很快,他们的战马便被射成了马蜂窝,倒栽在地,他甚至来不及看上一眼,就地一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