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古代生活-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长根一脸不满的蹲在地上,一点都没有阻止他媳妇的意思,这也是他的想法,不能在让他爹这么弄了,都是儿子凭什么总让他们吃亏啊。
  刘长盛一脸激动嚷嚷道:“怎么的,等我考上功名了,这些算什么,你们就是没个眼界,就这样看我以后能拉拔你们不。”对他大嫂非常不满,他媳妇吓得在屋里都不敢出来了。
  江里正进来看没人注意到他,咳嗽了声:“刘老哥你家要怎样啊,你听听现在全村就你们家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像什么样子。”
  说完走进他家堂屋,坐在中间的椅子上:“都进来说说,到底要怎么样。”刘家人进来后都不吱声了。
  江里正气的笑了:“得既然你们都不说,那我走了,算我多管闲事。”说完起身刚要走,被刘长根拦住,又坐下听刘长根述说他们家的矛盾。
  得,归根揭底还是钱闹的,刘老汉他们家还没有分家,今年枸杞树赚钱了,今年夏天时给刘长盛娶媳妇就没盖房子,刘长根两口子以为秋后盖呢,结果今天听他爹说剩下的银子要留给刘长盛考秀才用,今年不盖房了。这一下长根两口子压制了几年的不满终于爆发了。
  听完江里正叹了口气,这事也是老哥他做的不对,哪能为了小儿子,这么委屈大儿子啊,这一是不公平,这二他也能理解刘老根的想法,想让他们家出个秀才,甚至举人,以后他们家也能成官身。
  摇了摇头:“老哥你说吧。”刘老汉磕了磕烟袋杆深深的叹口气:“分吧,里正你帮着主持下吧,家里的东西分成三份,以后我们老两口跟着老大过,不过这次我们老两口分到的银子,都给长盛考秀才用,这事今天放在明面上说,以后长盛在考科举,也别从我们老两口要了。”手心手背都是肉,在不能叫大儿子吃亏了,要是不分家,兄弟早晚反目成仇,小儿子将来有什么造化就看他自己了。。。
  里正看双方都没有意见,就主持把家分了,立了分家契约。
  


☆、第 36 章

  院子里不时传出叮叮当当敲打木头和嘎吱嘎吱锯木头的声音,喻笙放下手中的刨子,一张年轻的脸上,颇为烦躁的看着父亲:“爹,咱们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啊,难道就是整天在院子里做木活吗,程公子救咱们的时候,不是说让我们来学院当老师吗?”
  他现在每天都很烦躁,感觉耐心就快没了,都想去问问,让他们在这里等的林公子,现在他要求的教案也弄好了,教学模型都准备两大屋子了,什么时候能把学院建起来。
  他心里特别担心这件事不做了,那他们怎么办,他们已经一无所有了。
  喻寻看着儿子烦躁的样子,又看了看其他几个儿子,都停下手里的活看着他,叹了口气。
  黝黑沧桑的脸上流露出无奈,但还是安慰着二儿子:“因为林公子有孝在身,在孝期不能动土,程公子那么厉害的人,是不会骗我们的,他让我们都听林公子的安排,那我们就听着好了,在说看在程公子救了我们全家人,我们就要懂得感恩啊。”
  当初要不是程公子出手相救,他们喻家就彻底断在他的手里了。他喻家全家二十余条命,都是程公子救的,以后就会以程公子马首是瞻,这就是他们喻家报恩的方式。
  喻笙听到父亲的话一脸委屈:“我当然知道感恩啊,那林公子不是前几天过了孝期了吗,怎么还没有动静啊,我这不是着急吗。”
  他们喻家世代祖传泥瓦木工手艺,盖房建塔修桥京城有多少大宅子是出自他们喻家建造的,现在整天在院子里做木工真是憋得慌,还有就是林公子迟迟不来让他心慌。
  喻闵理解二弟焦躁的心情,他又何尝不是,摇摇头继续手上的伙计,一会院子里又重新想起嘎吱嘎吱锯木头的声音。。。
  林亦把家里收拾好,吃过午饭后,又练了一个时辰的字,看着自己写的字,他也很无奈啊。
  他这三年天天练习,竟然就只是进步一点点,都对不起他这三年写字浪费的宣纸,把笔洗好放到笔架上,把桌子整理好后,在书架暗格中拿出几张银票,放到怀里整理下衣服走了出去。
  他今天要去南边的宅子一趟,就是他买的田家三进的宅院,他买了以后从新起名叫静园,现在住着前两年,程慧娘在京城带回来的人。
  听程慧娘述说他们一家的遭遇时,林亦第一次正面的感到,烨朝阶级划分意味着什么,贵族特权和官僚可以轻易的践踏底层人的生命。
  原来县衙跟那些世家勋贵比起来,就是股清流。
  就像喻家祖传泥瓦木工手艺,世代匠籍工民,京城里有很多权贵商贾的宅院,是出自他们喻家之手。
  可是就因为一位世家权贵的爱妾,嫌弃他们盖得凉亭不好看,说他们不尽心,竟然让他们全家都获罪。
  要不是程慧娘听子君县主提到这个事情,让子君以公主的名义救了下来,他们全家二十几口人都要被流放,就这样对方还提出不想在京城看到这一家人。
  所以程慧娘跟他们谈好来当老师,把他们都带回来了,这虽然是他们的初衷,但是还是让林亦感到愤怒,这样的人家在现代都是艺术家,对他们做出的成绩和对国家贡献是要受人尊敬的,可是在这里这样的人家,竟然被这么对待,被随意按个罪名竟无处伸冤,只因为他们是工民!
  唉想的在多都没用,谁让这里是烨朝呢,社会阶级分等级,他只有努力做士民还有地方说理,每每这种时候他就特别怀念现代,原来他以前竟然生活在那么好的时代,而他竟然没有在意过。
  林亦没有从村子里走,而是从他家出来上官道,田地主家就在新安村南面,临近官道,这么走稍微比村子里远些,但是人少。
  现在新安村的人对他有点太热情了,因为他教授大家种植枸杞树,让大家都赚到钱,盖房都过上了好日子,对此村里人看到他都会拉着他让去他家吃饭,每回都要拒绝几次才能脱身。
  还因为他已经出孝了,村里的姑娘也时不时在他附近晃悠,他的性格偏于平淡,这样的热情让他很不适应,所以他还是尽量避免些吧。
  走在官路上,阵阵清风吹过,凉快很多,也不知今晚是不是会下雨,走到静园附近就听到叮叮当当在敲打木头和嘎吱嘎吱锯木头的声音。
  林亦停住站在大门前,看着门匾上写着静园,耳边听着叮叮当当的声音,真的还是好尴尬啊,他当初怎么会取这样的名字呢!害他被程慧娘笑话不说,当初竟然为了跟程慧娘置气,愣是没有换名字;害得他每次来都不自然。
  当初接收房子的时候,那时候正是万物复苏的春天,他站在院子中感觉特别宁静,所以就感性的取了个静园,那时候真没想过,这个院子会给喻家住,一个传承了上百年的泥瓦木工家族。。。
  林亦走进去看到他们都在院子里做木工,笑着跟大家打招呼,他本身长相就清俊,笑起来就更显亲切,喻家人看他来了,都很兴奋放下手中活,起来招呼他进堂屋做。
  问了他们的近况,看了他们整理出来的教案,点点头:“这本以后就是咱们的教科书,以后咱们招来学子,就按上面的教导他们。”真是人才啊,他只是说出来他的一些想法,这些人就能按照他说的做出来。
  喻父和喻家兄弟听了知道林亦是为了建设学院的事来的,心里都很高兴,面上全是笑容,这一天他们盼了快二年了。
  “喻伯父和各位喻兄,因为晚生守孝,让各位久等,晚生深感抱歉。”林亦起身鞠了一躬,也是对他们的感谢。
  喻家众人扶起林亦,对于林亦如此行事,心里都很受用,连日来的焦躁情绪都被这一鞠躬给平复了。
  林亦起身后让他们都坐下:“你们也知道官道东面有500亩过契荒地,是我准备建学院用的,因我近日要参加院试,过段时间还要成亲,所以建造学院的事还要拜托各位了。”说完又向喻家众人鞠躬表达感谢,这事他还真没有办法自己主持,主要决策他跟进下,其他事宜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吧。


☆、第 37 章

    喻家兄弟这几天都在随着父亲,勘察盖学院的五百亩荒地,还有荒地旁边的小山,林亦让他们制作出一张图纸,然后把预算做出来,这几天他们都在忙着勘测制作设计图纸。
  喻禹站在小山顶看着四周,这座小山虽然不高,只有三百米左右,但是因为四周就这一座小山,看向四周视野开阔良好,特别是远处良田映入眼帘,一片片的麦田在微风里泛着金色绿浪,把密密匝匝的细碎白花绽放在无边无际的金色绿海里,风一吹,麦浪滚滚,让人心旷神怡。
  喻禹年轻的脸上,难掩激动的情绪,走向父亲:“爹我想在这山顶盖座八角十三层琉璃宝塔,你说林公子能同意吗。”
  这样的宝塔只有先祖建成过,并把工艺传承了下来,但是他们喻家近百年时间,都没有机会在建造这样的塔,他想在他们这一代,让这样的工艺传承下去。
  喻寻听了四儿子的话,不由一愣,八角十三层琉璃宝塔是他们喻家工艺最顶峰的杰作,只有先祖建造过,但是后来随着战乱,那座八角十三层琉璃宝塔也被烧毁了,可以说能够重建八角十三层琉璃宝塔,是他们喻家祖祖辈辈的心愿,现在真的能实现吗。
  不过还是决定试试,成与不成听天由命了,错过了这次以后可能更没有机会了,吩咐喻禹让他把设计图画出来,画好后拿给林公子做决定。
  林亦现在每天在家复习,基本已经不出门了,他家山上的陷阱,他都交代喻家去看看,有猎物的话,就拿回家吃,不用给他送来,他现在就是不想让人打扰,白天都是闭门谢客的,因为喻家要把画好的设计图给他看,也是吩咐他们中午来,他现在中午吃完饭会午休下,利用那会时间看看图纸。
  喻禹中午吃完饭来到林亦家,把上午改好的设计图拿给林亦看,他们家他的画工最好,所有设计图纸都是他来画的,所以每次都是他来见林亦。
  林亦吃过饭收拾完看喻禹来了,请他到院子里做,拿过他的图纸认真看了起来。
  说实话这图纸设计的真心不错,当时大家讨论过的是,学院会由几大科目类型组成,每个大科目都独立成为一院,学堂都是独立在一个院子里的,所以设计的时候就要把这些分类好。
  而且这么大的工程量,也不是他现在有能力建造出来的,但是还是要出整体规划图,因为现在他只找到喻家,所以会先动工建造泥瓦木工这个专业,这样他的资金够,等以后招收到足够的学生,在建造其他科目院子,这样这个专业的学生也能得到实际操作,能学到不少东西,唉这是个漫长的计划,慢慢来吧。
  林亦看到八角十三层琉璃宝塔的设计图时,眼睛一亮,这要是建成了,绝对能成为他们学院的标志性建筑。
  看着喻禹:“这座八角十三层琉璃宝塔是你们家祖传工艺,可愿意教授给将来的学生们。”
  古人对于家传手艺基本是不会轻易外传的,喻家能做到公开传授技艺已经很难得了,要是他们留一手,林亦也能理解,只不过会有些可惜,这种工艺如果不能广泛流传,那么很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断了传承。
  这件事他们家开过家庭会议讨论过,如果他家没有经历过全家人差点被流放的事,他们根本不会考虑把家传手艺教授给其他人。
  但是经过这次,他们也不想把祖传的工艺,断送在他们这辈手里,所以现在他们家已经决定,把这门手艺传授给更多的人,就是将来他们喻家在遭逢大难,他们喻家先祖传下来的传承也不会断绝。
  看着喻禹点头知道他们家的态度,林亦很高兴:“这座八角十三层琉璃宝塔不适合现在盖,先把泥瓦木工学院建造起来,然后在计划建造这座八角十三层琉璃宝塔。”就算他不懂建筑学,但是光看这张设计图,就知道绝对费时费力,还费钱!
  等喻禹走了,林亦回到书房继续读书,他现在主要是复习,在有几日就和程刚去昌河郡府,他们会提前五天去,本来程慧娘想让他们去子君县主的别院备考的,被他拒绝了。
  后来让她帮着定下离贡院近的客栈,别院虽然清净,但是离贡院有段距离,在说他想感受下,烨朝院试的真实情况,住在客栈方便与各方学子交流,消息比较灵通。
  程家现在正在积极的准备程慧娘的嫁妆,林氏坐在堂屋看着嫁妆单子,单子上很多东西都是这些年慧娘给她的东西,都让她放在嫁妆里了,回想起前几天,平日里在一起的夫人们,知道他们慧娘定亲了,那副松了口气的模样,真是气的她直咬牙,好像她家慧娘会看上他们家那几个歪瓜裂枣似的。
  这次林氏为女儿准备了两房下人,倒不是担心女儿干活累着,自己女儿什么德行,她还能不知道,主要是心疼亦哥儿,没个下人,那些活计都要亦哥儿做,想想都心疼。
  大青县全福酒楼包间内,程慧娘和子君县主两人颇有闲情的对饮,子君着一身月白花边汉服,配上脸上是笑非笑的表情,颇显名士风采。子君骨子里就崇上魏晋名士狂放不羁,强调精神自由,所以她才会做出种种与社会风气不符的事。
  拿起梨花酒抿了下:“就这么跟那傻小子定亲了,我表哥哪里比不上那傻小子了。”
  在她看来两人差距太大,但是偏偏程慧娘选择了林亦,这让她不解。她表哥乃国公府嫡孙,将来整个国公府都是由他掌管,长相仪表堂堂,颇有才学,现在已经是举人之身,两年前钟情于程慧娘,至今未变,这样的人不选,偏选一个无亲无靠无名无利之人。
  程慧娘听了没理会子君的问话:“等我成亲的时候不来没关系,礼,送的贵重些就行。”
  她可不觉的子君的表哥好,就她表哥那一大家子,就够她回避了,她这三年也去了不少地方,也看过很多人,一番接触下来,更让她觉得林亦难能可贵,他性格中简单纯粹让她更舒服。
  子君听了白了程慧娘一眼,这就是个不解风情的,根本不懂什么是爱情,她了解程慧娘,知道她表哥没机会了,给程慧娘倒了杯酒,唉程慧娘都要成亲了,她的婚事也拖不了多长时间了。。。
  


☆、第 38 章

  程刚放下手上的论语,无力的靠在车厢上,看着林亦无奈的道:“亦哥儿我是真看不下去了,这车晃悠的我头晕。” 完了,本来想认真努力些的,现在到看不下去了。
  林亦拿着手中的书继续看,呵呵他看的是一本游记,写的挺好的,现在看科考的书,也看不下去,不如看点能让心情放松的书。
  听程刚在那里嚷嚷,漫不经心的回了句:“那你就别看了,休息下,等到客栈后,你在用功也一样。” 
  他们现在,在去昌河郡府的马车上,马车是程慧娘洗劫子君县主得来的,赶车的刘叔据说会是程慧娘的陪嫁。。。
  程刚拿起一个苹果,咔咬下一大口吃了起来,唉,这次去,他考上的希望渺茫啊。
  连夫子都说,让他最好晚两年在试试,这次亦哥儿参考,他还是决定跟着去,就当积累经验了。
  马车摇摇晃晃的,亦哥儿竟然还能看下去,他都快睡着了!闭着眼睛不由想起父亲跟他说的话,心头一阵烦躁。
  他爹想让他当捕快,衙门的捕快是有人数规定的,正好明年有个捕快要退了,他爹想让他顶上。
  可是他不想啊,当捕快到头了,也就是向他爹一样当个捕头,他姐随随便便就能拿出一沓银票给他娘,林亦将来也会功名加身,只有他;只能当个捕快他不甘心,但是他又不知道他能做什么唉。。。
  林亦感觉眼睛有些疲惫,把书放下看看外面,这时耳边已经传来程刚的打呼声,想起这家伙上车前,还跟他誓言坦坦说要努力看书呢,结果没一会就睡着了,好笑的摇摇头,这就是个心大的。
  烨朝的院试要考六场共三天,这三天要呆在贡院里,每天两场考试,上午下午各一场,吃食都要自己带,这么热的天要带些不易坏的糕点,留着最后一两天吃,头一天到是能带些好吃的,嗯这些等他到昌河郡府后在准备。
  他打算这几天不看书了,好好放松下,考得好不好是看平时的积累,而不是这几天多看书就能改变的,还不如放松下,别让自己太紧张,考场发挥好才是关键。
  不过这都是对他而言,对程刚他可不敢这么跟他说,这家伙平时积累就不行,天赋还一般,所以他还是乖乖在客栈看书吧。
  马车停在悦来客栈门前,林亦和程刚进去告诉小二定的房间,在小二的带领下来来到天字号客房,这房间是程慧娘给订的,房钱一直交到了放榜那天,订这么好的房间也是为了让他们能安静的看书。
  把行李放到客房里后,让刘叔回去,现在走在天黑前能回到大青县。客房订的是大套间,进门中间是堂屋,堂屋左右各有一间房,程刚去了右面的屋子,左面自然就是他的了。
  这次林亦出来除了钱,就只带了考试用的文房四宝,和两件换洗衣物一件披风两本游记,其他的打算在这里买,不像程刚左一包右一包的,四书五经都带了,说是要用功看书!
  林亦收拾好后,打算叫程刚下去打听打听消息,结果人家要读书拒绝同去,最后只能林亦独自去了。
  大堂里里人很多,有吃饭住店的,还有很多人聚在大堂说话,林亦找了个方便看热闹的位子坐下,跟小二点了杯茶,他隔壁桌坐着四个学子,都是二十左右年岁,正在讨论这次院试几个热门人选。
  昌河郡管辖昌河府(又是昌河郡的首府)、临阳府、安平府,一府管辖五个县,现在院试的大热门有临阳府萧家小公子萧荇釉,从小就有神童之称,十岁考取县试廪生,听说身体不太好,出考场后就晕倒了;养了好几年好了后,才决定参加今年的院试。
  林亦听到这里就忍不住吐糟,烨朝的县考太变态了,烨朝是取缔了前朝的府试,直接把内容都加在县试里了,而且规定也是三天六场考试,什么时候考完,什么时候才能出去。
  县试不过是考小学,去考的一般年龄都不大,你让一个不大的孩子在里面呆三天,而且可能因为是县试,那环境特别差,反正他当年考的时候,那时是在考棚里待了三天。
  刮风下雨就特别冷,太阳太足还太热,不时就能听到有人中暑被拖出去,还是在夏天,晚上睡觉那蚊子,随便拍一下都能拍死两!
  当时他们那批考试的,出去后大多都病了,他因为从小练武身体好没啥事;就是回去后睡了两天而已。
  听了会这次大热门有三人,除了临阳府的萧荇釉,还有安平府侯家嫡孙侯平,今年十六,安平府非常有名的崧山书院就是侯家开的,世代书香门第底蕴深厚可想而知,最后一个就是昌河郡府白家的白骏,今年十六是永平候的外孙,据说一直在京城永平候府族学念书,才一直没有考秀才。得;林亦总结这些不是书香门第就是权贵之后,没有一个寒门代表啊!
  又听了会,把想要的信息收集的差不多后,才跟店小二点了晚饭,让他一会送到房里。
  这次院试的主考官昌河郡学政张之洞,两榜进士翰林出身,为人刚正不阿,性格死板,一切按规矩办事,对于敢考场作弊者,一经发现严惩不贷,属于铁面无私之人。
  这样的人做主考官,按理说林亦应该高兴才是,这对他们这些寒门学子会更公平。
  但是这位张大人就是太讲规矩了,对于考卷上的字也要求甚高,这可苦了像林亦这样写的一手拙字的人了!这次院试全昌河郡来考试的学子超过2000人,最后录取按以往的案例都在百人以内,在这样的比例下,想要脱颖而出可想而知要有多难。
  不光才学突出答题要精彩,字迹的好坏就更重要了,深深叹了口气,最后能不能考上听天由命吧,他要做的就是发挥出最好的水平,看看能不能弥补下自己的不足之处了!
  当饭送来后,二人坐对面一起吃饭,林亦把听来的消息告诉程刚,吃过饭打算出去溜达下,他还没有来过昌河郡府呢。。。


☆、第 39 章

    林亦吃过饭后,从客栈出来,他刚刚问过小二,离这里两条街有夕市,就是昌河郡府这里的夜市。
  时间是酉时到戌时三刻,就是下午五点到晚上七点四十五左右,那时天色将暗,听小二说夕市就在夕市街上,这条街就是因为夕市而得名,夕市街上两边都是卖各种东西的摊贩,非常热闹。
  林亦到夕市街时,已经开市了,街上人流量挺多的,两边大多数是,卖一些小物件的摊位和小吃摊。
  林亦一路逛着,因为刚吃过饭,就算闻着小吃的香味有点馋,但是他也吃不下了,所以尽量逛卖小物件的摊位,也暗暗记下那些味道闻着特别香的小吃,下次一定要来尝尝!
  走到一处卖蒲扇的摊位,翻看摊位上的蒲扇,做工真精致,蒲扇都是女子用的,所以扇面多是仕女图和各种花卉,也有些山水画,林亦就是看到山水画的扇面,才停下来想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