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古代生活-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张管事主动要报恩,当时她看他还有些能力,就让他帮着管理生意,当时她也问过他以前的主家是谁,但是没想到他瞒了,这么大一件事。
  “你以前跟我说的是实话,巧儿是他的女儿。”看张管事点头,用手扶了扶额头,得这下不教都不行了,那位她也甚是钦佩,怪不得巧儿长成这样呢,这下找到原因了!
  冷冷的看着张管事:“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具体的我也不问了,以后巧儿只是我的徒弟。”张管事压下心底的喜悦,忙应承下来,知道这事是揭过了。
  林亦压下心里的震惊,刚刚慧娘在他耳边说的名字,现在还让他心里砰砰直跳,这事真就不能在提了。。。
  程慧娘决定一会就把巧儿带上山溜溜,以后习武之事上,要严格要求她了!
  跟林亦说完,去后院找到张巧儿,让她背上竹筐,把吃的放里面,然后带着她上山,一路上张巧儿呼哧带喘的喊:“师父等等我。”吭哧吭哧的朝师父跑去。
  程慧娘脚步放慢,看了看后面的徒弟摇了摇头:“徒弟你这样的体质可不行,师父会给你好好制定方案的,一定把你锻炼好了。”看着徒弟猛点头,哈哈心情随即大好,开心大笑起来。
  张巧儿听着师父的笑声,不知为何有些不好的预感,憨憨的脸上满是不解。
  江里正送走来人,真是奇了怪了,这两天怎么有两拨人来买宅基地啊,本来正常来说,新安村的宅基地,都是只能村民买,他是有权不卖给外人的,也不是说不能卖,就是这是一直以来留下的规矩。
  当然村民买了宅基地,盖好房子后,想去外面发展,把户籍从村里迁出,那么他的房子卖给谁,他是无权管的,他管的就是,村里的剩余宅基地。
  但是人家手上拿着的是,县衙开具的证明,他不得不同意啊。
  江南从外面回来看他爹站在门口,纳闷道:“爹你站这干嘛,我一会去亦哥儿家,你去吗。”他进院里把东西放下,又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江里正看二儿子要走了叫住他:“你等等,我跟你去,我也有事问问亦哥儿。”一会父子俩出门往林亦家走。
  中午林亦简单吃了些,也不知道是不是这几天,习惯慧娘陪着他吃饭了,今天就他自己吃饭,比平时都少吃了半碗饭。
  今天慧娘上午带着张巧儿走的时候,就跟他说中午不回来了,当时没觉怎样,到吃饭时还是感到不同了!
  江里正和江南来的时候,林亦正在书房练字,听到声音后出来看是他们,有些惊讶这父子俩很少一起来找他的。
  笑着把他们请进堂屋,让蒋氏沏茶后笑着问:“您父子俩可是很少一起来我这啊。”
  说完笑看着江南,这小子n啊,果木嫁接技术,愣是让他在三年的时间里,琢磨出来了,这几年只要江南研究的有进步了,都会找他去看,他是看着这小子一路走来的,特别不容易,也钦佩他的执着劲,从不断的失败到成功,其中经历的心酸,可想而知了。
  江里正哈哈笑道:“今天巧了,我们都有事,所以就一起来找你了。”
  林亦倒是好奇了,江南来找他,估计就是嫁接的事,他倒是好奇里正找他何事。“不知何事,请讲。”
  江里正寻思了下开口:“这事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有点怪,我就想来跟你说说,这两天有两拨人,拿着衙门的证明信,来咱们村买宅基地,你也知道,自从新安村成立以来,这还是第一次有外人来买宅基地,而且还都是些有身份的,我这心里打鼓啊,不知怎么回事,想过来跟你说说。”林亦在县衙有认识人,如果方便想让他打听下。
  江里正的意思他清楚,故答道:“过些天我会去县城问问,不过我想应该没什么恶意吧,咱们村子也没啥好图的,就枸杞树的种植,这个东西从种植到收获也要三年时间呢。”
  如果里正是担心这个,确实没必要,有这个心还不如担心江南呢,这小子的嫁接技术,可比枸杞树怎样种植值钱多了!
  江里正听了林亦的话就放心多了,看着儿子示意他说完了,有事快点说,说完好回去。
  江南把最近整理好的小册子,拿出来给林亦看,手摸了摸头有点不好意思:“亦哥儿你帮我看看,这是你上回说的,我都整理好了,那个我真的能把这项技术,推向整个烨朝吗。”
  想想都兴奋,要是亦哥儿说的是真的,那他研究出来的嫁接技术,能让烨朝的很多农民都过上好日子了。
  林亦看了看江南,又看了看旁边,脸都气黑了的里正,无语的看着毫无所觉的江南,心下明了,这小子压根就没跟家里商量过这事。
  得,把手里的册子,又交给江南,看江南还是不明所以的看着他,只好把话挑明了:“江南,你还是跟你父亲回去,好好商量下再做决定吧!”
  江南看着父亲的脸色,意识到他好像真的没跟家里人说过!
  因为这些事他都是习惯性的找林亦了,从没跟家里人说过,所以他就忘了!
  呜呜还在他爹面前,这么毫无顾忌的说出来,他能想象一会有什么等着他了。
  江里正跟林亦告辞,对着江南厉声道:“臭小子跟我回家。”说完气冲冲的往出走,江南搭了个脑袋,在后面跟着。林亦好笑的摇摇头,把他们送出门外。
  下午慧娘回来的时候,林亦已经结束一天的读书练字安排,正在院子里纳凉。
  看慧娘自己回来的,笑着上前接过她的弓箭,看了看后面纳闷“怎么就你自己啊,你徒弟呢。”
  程慧娘微微一笑:“在后面呢,她那身材腿脚慢。”今天进山来回全是走的,一点轻功都没用,出了些汗:“我先去洗漱下。”说完往后院洗漱房去了。
  林亦把弓箭放回屋里挂好后,又回到院子里纳凉,喝着凉茶确实舒爽,林亦听到有声音,向门口看去,噗,一口凉茶吐了出去,额的娘啊,他看到了什么。
  张巧儿满头大汗,身上挂满了大小猎物,两边肩膀前后挂着四只狍子,腰上还有一串山鸡围着,手上还抓着四只兔子!头上还插着几根鸡毛,这形象也是没谁了。
  看张巧儿圆脸上憨憨的笑着喊:“师公我回来了。”
  林亦上前接过东西放在地上,让张巧儿赶紧去后院洗漱,看着张巧儿颠颠的往后院跑,心里都为她着急,挺好的孩子拜什么师父啊,这不找罪受呢吗。
  等慧娘出来了,林亦委婉的说:“张巧儿虽然看着高大壮,但是毕竟是个孩子,这东西也太多了,下次你少打点猎物吧。”
  程慧娘好笑的看着林亦:“你当这是我打的猎物吗,我狩猎什么时候,不是干净利落啊,我今天就教了她怎么狩猎,我说你打多少猎物我不管,但是打多少你都得自己背回去,不能杀生又浪费了,结果你看到了。”
  林亦看着地上血肉模糊的猎物,这确实不是慧娘做的出来的,她向来都是一箭毙命的!得,他又想多了!

☆、第 55 章

  萧荇釉在书房里作画; 他祖父是画作大师; 自幼跟在祖父跟前学习,已尽得真传。
  香墨掀帘进来,轻轻的走到公子旁边站定,公子作画时,不能随意出声打扰,有事她会站在; 他能注意到的地方,等着公子询问。
  过了会萧荇釉收笔; 边看着画,边出声道:“什么事。”
  香墨恭敬答道:“萧管事回来了; 正在书房外候着。”
  萧荇釉听了眼神一亮“让他进来。”
  萧管事进来行礼:“萧淯拜见公子。”
  萧荇釉把画放好,看着萧管事:“说说事情办得怎么样。”
  萧管事忙回道:“属下去新安村买了宅基地; 把建造房屋的相关事宜,都承包给了正在建,建造学院的喻禹; 属下听公子安排,加钱给他们,让他们加人赶工,务必一个月把房子盖好,而且选的地址,是离林公子最近的地方了。”
  萧荇釉听完; 让萧管事出去; 自己走到窗前向外观看; 当他了解林亦要做的事后,当即就十分钦佩,也十分向往。
  他也想过那种有想法,有主见的人生,他回忆了下,他这十六年,大多数时间在吃药,天天在府里呆着,出门的次数都能数得过来,跟林亦一比,简直跟没过似的,这么多年不断重复着一样的生活。
  前些天听到林亦在做的事后,终于下定决心,去祖父那里谈了一个时辰,祖父才同意他去。
  但是条件是,如果发现他身体不好,会马上把他带回来,想到这里深深的叹了口气,俊秀的脸色满是无奈,他也为他的身体发愁! 唉。。。
  林亦早饭喝的粟米粥配的咸菜,这几天有些上火,所以早上尽量吃清淡的。
  不得不说的是,自从张巧儿这熊孩子,学会狩猎后,家里几乎天天大肉!连静园都吃不了,除了腌制些,其他的都在工地里做饭,给工人吃了,据说这几天工人,个个吃的满嘴流油,干活都比以前快了,直夸主家厚道,竟然天天给肉吃!
  他吃了几天都开始上火了,现在家里只做一个肉菜,其它都是炒青菜和凉拌菜,现在他和慧娘,吃的都以清淡为主。
  现在工地开工顺利,银钱也不太吃紧了,喻禹接下了全家盖酒坊的项目,能赚一笔,而且全家出手大方,钱都给了一半,剩下的完工给,这样他一下就缓解了,建造学院可以先用那笔钱,他这里可以先不用,往出拿钱了。
  在有就是喻禹竟然接了,村里那两家外地人,买的宅基地项目,喻禹给他们画了图纸,他们看了都很满意,就把建造房屋的事,包给喻禹了,而且出手大方。
  不得不说一点,就是这两块宅基地都离他家近,就在李大牛家附近。不过喻禹没有探出对方的底细,不过可以排除,是惦记枸杞树种植技术的人。
  今天要跟江南去趟县衙,顺便去打听一下吧,毕竟应承过里正了,昨天晚上江南来了,跟他说他父亲同意把嫁接技术,交给朝廷让朝廷全国推广,希望能惠及更多的百姓。
  林亦对于里正家深明大义的举止,深感钦佩,这一项要是推广开了,可以说是烨朝以来,最大的一次农业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虽然从江南整理出来的资料看,现在这项技术还不成熟,还需要长时间的各种实验,但是关键“点”被研究出来了,“面”还会远吗。
  又有谁能想到,研究出这项技术的,竟然是个这么年轻的人啊。
  看着江南向他家走来,心里明白这事做成了,此子必定前途无量,必定名留史册。
  而他要做的,就是助他一臂之力。既然来到烨朝,那就要做些什么,他自己做不到,那就培养帮助能做到的人,这样让他能更坦然的,用着这具身体,能不白来一遭。
  江南过来看到亦哥儿,年轻的脸上扬起笑意:“亦哥儿你已经等着了,抱歉呵呵,早上被我爹拉着说事来晚了。”
  他爹现在想通了,一早就拉着他叮嘱他,到县衙要注意的事项。呵呵他爹想多了,到了县衙他就听亦哥儿的。
  林亦听了会心一笑:“不是等你,刚刚我和刘叔搬了两筐水果,到马车上,看你来了就没进去,走吧。”
  两人上了马车,水果筐在中间,林亦到里面坐,江南坐在外面,做好后刘叔赶着马车,缓缓上了官道朝县城走。
  江南还是有些担忧,万一县衙不理他们怎么办,这是他三年来的心血,这三年不顾家人的反对,整天在地里做实验,而且他的亲事都让他推了,就想研究出个名堂来。
  他一直没有说过,其实他心里最想做的,就是像林亦一样,林亦当年无私的教了,村里种植枸杞树种植技术,让新安村的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他当时就想,他这辈子也要做这样的人,他也要让更多穷苦人家,脱离贫穷过上好日子。
  在说这也是他的兴趣所在,从小他就爱在地里呆着,大人们忙着种地,他就跟在旁边看,大了以后他就自己种地,每年产量都比别人多,所以这是他真正喜欢做的事。
  过了会还是没有忍住问道:“亦哥儿,你说知县大人,能看得上嫁接技术吗,毕竟我现在就试验成功了几种果树,会不会太少了,知县大人看不上啊,不给上报朝廷啊。”这事细想还真没准,越想越担忧。
  林亦听了清秀的脸上自信一笑:“应该不会,除非咱们的知县大人,不想要政绩了,要知道这可是咱们,送到他手上的政绩,在说你不要小看,你研究出的东西,虽然这项技术还不全面,但是潜力无限,而且你还年轻,只要给你时间,我相信你能实验出,更多的嫁接品种。”
  看江南还是忐忑,只能继续安抚着:“他要是不要,我让人带你去公主府,到时候咱们绕过他就是了。”
  这是最后的路了,他是不希望走的,毕竟公主府是不管地方政务的,如果能通过正规渠道,那是最好不过的,如果不行也只能让慧娘,去找子君县主了。
  不过他觉得王伯伯,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的,一直以来他对王伯伯的印象就是,每一步都走的稳,而每次机会还都能抓住。
  父亲林秀才评价过,王伯伯此人胆大心细,遇事当机立断,处事圆滑老练。江南听了心安下来,没想到林亦还有这等门路,心中也在暗暗惊讶。
  刘叔把马车停到衙门附近,林亦和江南下车后,林亦看着刘叔:“刘叔你把水果给我岳父家送去,跟他们说,我跟同村的人来的,今天就不去了,你回来后就在这附近等我们。”
  看刘叔应声去了。才同江南一起进衙门,对着衙役笑着道:“麻烦通禀,在下青山镇新安村秀才林亦,求见知县大人。”说完冲着衙役顽皮一笑。
  衙役呵呵一笑:“等着啊。”别的秀才来,他可不会去通报,毕竟知县大人贵人事忙,哪能什么人都见啊。
  但是林亦是他们这帮活计,从小看到大的,在说当年林师爷可是有恩与他,别说这点小事,就是换了别的事,于情于理都要帮的。
  等衙役出来告诉他自己去吧,反正他知道在哪里,等林亦进去后,继续站好。
  林亦笑嘻嘻的道过谢,带着江南进去。
  江南纳闷:“亦哥儿,差爷怎么不带咱们进去啊,咱们怎么会知道在哪啊。”这明显不对啊,就是他这个在村里长大的人,都看出不对来了,衙门的人就这么放他们进来了!
  林亦对着江南呵呵一笑,没说话示意他跟着走。县衙他当然熟了,小时候总来玩!
  但是能叫他自己进来的原因,绝不是跟守门的衙役熟,而是现在的知县大人,是他爹曾经的好兄弟,他要叫王伯伯,也是以前的王县丞。
  上任知县任期到了,已经回京述职,而王县丞这么多年,在县丞位置上,早该升了,这次趁机通关系,顺利坐上了知县的位置,而县丞由以前的主簿担任,而主簿是另一个熟人顶替了!
  当林亦听岳父说的时候,心中这个一通感慨,这现在的县衙,已经被弄得成铁桶了,古代的官僚体系水深啊!
  到门口衙役看他们来了,直接放他们进去了,林亦明白王伯伯已经吩咐过衙役了。
  进到里面看到知县大人,正坐在椅子上翻阅文件,林亦上前行晚辈礼:“晚辈林亦见过王伯父。”
  王县令看着林亦行的是晚辈礼,哈哈大笑:“亦哥儿也不说常来看看我,把你的同伴扶起来坐下,咱们爷俩不用官场上那套。”
  林亦应承后,把江南扶了起来,坐下和知县含蓄几句,才进入正题“我伯伯我这次来,是给您送大礼来了,就是不知这礼物您敢不敢接。”
  王县令听了愣了一下,哈哈大笑:“你这孩子,还跟我来这套,让我办事就直说,是不是你弄的那个学院啊,这个文书我早给你弄好了,来来来这就给你。”说完从抽屉里拿出文书,递给林亦。
  林亦接过文书一看,果然是朝廷允许开办学院的文书,哈哈这下有了它,他这心是全放下了,看过忙把文书揣进怀里,烨朝开办学院级别的,是需要在郡府备案并发放同意文书,才可以开办学院的,像私塾类的,只要在县衙登记就行,文书也是县衙开具。
  这事还是他婚前求到王知县这里的,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平复了下心情,起身郑重朝王知县行了个大礼:“亦,在此谢过王伯伯大恩。”

☆、第 56 章

  林亦朝着王知县笑道:“王伯伯我要说的,是另外一件事; 这是新安村里正的二儿子; 名叫江南; 他用了三年时间; 研究出了果树嫁接技术; 我们这次来; 就是想把这项技术; 上交给朝廷,想着朝廷能普及; 到时能惠及我烨朝全国百姓。”
  说完把江南整理出来的册子,交给王知县; 坐等着知县消化他带来的消息。
  王知县看着林亦; 又看了看他旁边的江南; 这么年轻怎么看; 怎么不靠谱啊,而且这话林亦说的有点大啊; 想了想林亦从来就不是无的放矢的人,还是拿起册子看了起来。
  里面极简单的介绍了,怎么嫁接果树; 从选树嫁接到成活发芽,还介绍了成功结果实的案例,虽然写的简单; 但是还是让他看懂了。
  压下心中诧异; 正色的看着林亦:“这里写的可真; 你可知道后果。”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相对于江南,他更信任林亦,毕竟两家多年的交情,还是他看着长大的,最主要的是没有利益冲突,没必要害他。
  林亦也正色回答:“真,这个嫁接技术,从江南一开始实验,我就一直跟着看,每一丝的变化,我都亲眼目睹,所以我才敢来找王伯父,这确实是一份大礼,就是不知伯父接否。”说完真诚的看着王知县,等着他的答复。
  王知县听了,一手拿着册子,一只手轻轻的敲击桌面,这事要是接了,风险太大了,弄不好丢官流放,操作好了顶多能避免流放,官还是要丢的。
  但是好处也是天大的好处,向他这样没有背景的举人出身,能做到知县已经是极致了。
  但是如果立有大功者,本朝会按功绩晋升,这是他们这些,没考上进士做官的举人,唯一的向上晋升的渠道。而这个举荐之功他要不要冒险试试呢。
  看着林亦他决定冒险一试,这样被送到手的功劳,因为他不想冒险一试,给推出去了,如果让别人办成了,他得悔死。
  他当然知道亦哥儿后面还有人,今天他不要,自然有别人接。
  下定决心以防后悔,站起沉下心神,提笔开始拟写奏章。
  林亦看着王知县行事,知道事已经成功一半了,剩下的一半,就要看朝廷了,不是他们这些小人物能参与的了。
  看江南还是一副不明就里的样子,微微一笑轻轻摇了摇头,好吧,事办完了,正主还在懵懂中!
  王知县把奏章写完,示意林亦过来观看,林亦过去看了后想了想,“王伯父能否在后面,着重说下江南,因为这项技术目前没有他,光靠司农业寺的官员研究,要浪费不少时间。”
  林亦看着王知县认真道:“伯父何不送他一程,江南是个懂得感恩之人。”暗示完林亦退回去等着。
  看王知县看了眼江南,提笔书写,知道这是接受他的意见了,他能为江南做的,也就这些了。
  刚刚王知县示意他上前看,是想把江南的功劳分他一些,被他拒绝了,这事虽然是他一直在引导江南,但是嫁接技术确实是,江南三年专注研究得来的,让他抢他一分功劳,他都觉得有愧,所以这事他不会做。
  等王知县写好奏章,墨迹干了后,把奏章和小册子放入信封中,用封蜡封好,在封口处盖上印章,并注明加急奏疏,叫来衙役吩咐送到驿站,林亦的心才彻底落了下来,示意江南拜谢知县大人,等江南拜谢过后,含蓄几句并询问了,在新安村买地的是何人后,就提出告辞。
  据林亦所知,驿站会根据紧急程度运送奏章,奏章会直接送达中书省,中书省分好类后,送入皇城由太监呈送皇帝批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快的话也就旬月就会有消息,如果不顺利,那就不知是几时了,他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等了。
  等两人从县衙里出来,上了马车,才真正放松下来。
  江南看着亦哥儿,真诚的向他道谢:“亦哥儿谢谢你。”除了谢谢他不知该说什么,他不傻,就算一开始不明就里,后来也渐渐明白了,亦哥儿让知县大人在奏章里写他,是为了把功劳都算在他头上,但是他知道如果没有林亦的引导,他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往嫁接这方面想。
  他可能一辈子都在种地,但是现在他的命运,可能因为亦哥儿改变了,他不知如何表达他心里的感激。
  林亦莞尔一笑:“谢什么这是你自己努力的成果,自然就该是你的,如果朝廷重视的话,那你以后好好研究,多做出一些,利国利民的成果出来,这样就算谢我了。”
  两人相视一笑,江南笑着应了声“好”他一定能做到,一定会。
  到新安村村口江南下车后,林亦才伸了伸腰身,这坐了快两个时辰的马车了,一直这么绷着,简直就是找罪受!
  江南在又不能大动,唉憋死他了,坐马车还是要和慧娘坐,两人抱着软软的!
  也不知道这两个疯丫头回家没,自从慧娘收下张巧儿当徒弟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