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妙女多娇-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人之中汪同和是年龄最小的,但他足智多谋,又是汪大齐的儿子,虽然他当时的力量最为薄弱,但柯初九和李归海还是听命于他。那时他们多在山东一带,抢夺倭人财物,却从不骚扰沿海居民,多年后柯初九在与倭人火拼中战死,汪同和便与李归海,连同唐金生夫妇带着所有战船回到福建,这里是当年他父亲和大哥的大本营。
  柯细细便是柯初九的独生女,今年十七岁,从小便在海上长大,因为她生得妍丽,倾慕的人很多,方才那个少年便是其中之一。他叫李思农,是李归海的长子,和柯细细一起长大,青梅竹马。
  和他们在一起的其他几个后生,也都是柯初九和李归海的子侄或徒弟,他们虽然都还稚嫩,却都已独挡一面,很受汪同和重用。
  原本听说朝廷正式派人来剿匪,又听说是个正二品的大官,近日调兵遣将,在金龙口一带布满战船,他们都在磨拳擦掌,准备把官兵打得落花流水。
  打回福建,为老当家报仇,这是汪同和灌输给他们的,也是他们从小的愿望。
  他们都和福建水师交过手,在他们看来,这些官兵除了欺负手无寸铁的渔民以外,全无别的本事,凭他们现在的实力,足能把这些官兵打得抱头鼠窜。
  正当他们都在暗中使劲,准备给福建水师迎头一击的时候,大当家却让他们稍安勿躁,昨日更是让他们所有人全都回到小浦湾,任何人都不许出海。直到现在他们才知道,原来大当家要在小浦湾与这个京城来的小白脸密谈。
  不仅是李思农心里不忿,其他几人也是满脸狐疑,这几年来,福建使司和各卫所多次派人过来送信,想与大当家会面,但全都被拒绝了,今年听说从京城来人了,这个姓杜的也是多次约谈大当家,大当家同样没有同意。
  几个月前,他们在鲨鱼岛抓住姓杜的派来的细作,原是要扔进海里喂鱼的,唐爷却给阻止了,那几个人里除了一人跑了,其他的都还在鲨鱼岛关着。
  大当家是什么心思,现在没有人能够摸清楚,就连和他结义的李三叔也不知道。
  “思农,你说大当家该不会真的像当年老当家那样与当官的合作吧?”说话的是李思农的堂兄李庆农,他父母早亡,自幼便跟着叔叔长大。
  李思农冷冷道:“当年老当家是怎么死的,你们都忘了吗?你们如果没有忘,大当家更不会忘记。”
  另一个叫马小锐的说道:“可若非大当家想和当官的合作,这个姓杜的来了快一年了,大当家为何迟迟没有动手?”
  马小锐是柯细细的表弟,今年只有十六岁,却是这几个少年中最有心计的。
  听他这么说,李思农也不说话了,反倒是李庆农想起一件事:“我听说唐嫂子前一阵子上岸去了。”
  “上岸?”几个人全都吃了一惊,他们长年在海上,平日里也只是派专门采买的属下上岸补足船上所需,唐嫂子是唐爷的娘子,又是大当家的亲表姐,更是官家通缉多年的女匪首,这上岸的事,是不会让她去的。
  几个人都不在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柯细细笑道:“都别瞎猜了,我到里面看看去。”
  说着,不等别人回应,便向船舱跑去,她穿了一身大红的短打,秀发上系着大红的英雄巾,海风把她的衣裳吹得鼓起来,玲珑的身段在薄薄的衣衫下若隐若现,几个少年看得眼睛都直了。
  李思农跺跺脚:“我还是跟去看看,别让细细闯祸惹大当家不高兴。”
  柯细细胆大心细,当然不会闯祸,可他就是不放心,方才柯细细看到那个京城来的小白脸时,眼睛比平时亮了几倍。
  那种养尊处优的公子哥最会祸害小姑娘,细细可不能让他骗了,一定要过去盯着。
  
  第128章 气派
  
  汪同和三十几岁的年纪,眉目清秀,唇红齿白,穿着松青色的细棉布襦袍,手上一把羽扇,不像传说中杀人如麻的海盗王,倒似是哪个书斋里的教书夫子。
  杜天行打量着他,汪同和与林妙的生母汪同珊是双生子,民间都说外甥像舅舅,林妙的脸上果然有汪同和的影子,可惜那吃货的性情却不知是像了谁。
  汪同和也在暗暗打量杜天行,前一阵子唐宁氏上岸,与杜天行有过一面之缘,也说是个刚及冠的少年,他原是以为杜天行以这个年龄登上如此高位,想来是靠的祖荫,心里难免轻视。
  今日一见,却见这少年俊颜清冷,却已褪去清涩,双眸沉稳,宛若两泓寒潭深不见底,从容稳健的气质,让人混淆了他的年龄,而他周身上下,却又有一股雍容清傲之气,这是与生俱来,从骨子里透出来的。
  杜天行的目光落在汪同和脸上,目光温和,并不凌厉,却让汪同和心里打了个突儿。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怎么目光却似是洞悉一切,一直看到人心里去。
  这分明不是这个年龄的年轻人应有的目光,这是看尽人世百态的人才会拥有的睿智。
  “杜大人,久仰。”汪同和语气谦和,却并恭敬。
  杜天行的脸上带着微微的笑容:“汪先生不必拘束,请。”
  这句话从他嘴中说出来,平淡无奇,听在汪同和耳中却是怔住,这人也真不客气,这里明明是自己的水寨,自己的船,他孤身一人深入龙潭虎穴,非但毫无惧意,反而劝他不必拘束,倒是反客为主。
  不说别的,就是这份胆色,也足以解释皇帝为何派他来福建了。只是不知道姓林的那一家人,又是如何攀上这样的人物,把外甥女许配于他。
  船舱外面,柯细细把帘子撩开一条缝,往里面偷看。把门的喽罗见是她,也并不说什么,只是暗示她莫要被大当家发现。
  柯细细瞪他们一眼,她才不会害怕,被人发现才好,若是那个姓杜的大官看到才最好呢。
  方才上船时,他目不斜视,看都没有看她一眼……
  听说岸上那些大户人家的少爷都是很早便成亲了,这个姓杜的想来也早就成亲了吧,也不知道要是怎样的女子才能配得上他。
  船上的娘们都说京城的千金小姐们如果不坐车坐轿就连路都走不动呢,还会时不时就要晕倒,丫鬟们都要随身带着鼻烟的,如他这样的人,也会喜欢那样的女子吗?
  李思农就站在她身边,见她的双眸一眨不眨的,看的却不是大当家,而是那个姓杜的,李思农浓眉蹙起,拉拉她的衣袖,柯细细没有看他,只是手臂用力一甩,把袖子从他手里挣脱开来,眼睛却还看着船舱里的杜天行。
  却听杜天行说道:“……汪先生多年来卧薪尝胆,自是对世情洞若观火,然以先生如今的情形,在下劝你莫要硬敌,到时海上腥风血雨,自非是一年半载便可结束,惊涛骇浪,于朝堂之上也不过一道折子而已,万岁不见血光兵戈,闲时问起几句,便会一战再战,朝廷今日折的船力人力,不出一月便可补齐,周而复始,以大成今日之国力,自不惧小小沿海之战。然先生于这海上,却从此再无登岸之机。纵使今日船足人壮,也禁不起长久之战。海上之乱,终是万岁心头之刺,此刺不拔,于帝王,于黎民,于大成江山社稷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平乱是免不了的。”
  杜天行娓娓到来,声音不高,却字字入耳,柯细细忍不住看一眼李思农,杜天行虽然没有咬文嚼字,但他们也不能完全听懂,不过大致意思还是明白的,那就是真若开战,朝廷或许不是汪同和的对手,但朝廷有的是人有的是时间,船只粮草更是源源不绝,即使打不死你,也能生生把你们耗死。当今的情形,朝廷就是要平息海乱,你们就是肉中之刺,必须连根拔起,不留后患!
  李思农脸上勃然变色,甩开帘子大踏步走了进去。
  “姓杜的,你别在这里危言耸听,老子不会上当,大当家更不会上当,京城的小皇帝有何可嚣张的,老子就是要把你们的水师打得落花流水!”
  杜天行目光平静,依然看向汪同和,李思农一番大吼,他竟似没有听到,甚至连个眼角子也没给。
  柯细细也跟了进来,正要说话,就听汪同和沉声道:“没规矩,谁让你们进来的,全都出去!”
  柯细细看向杜天行,见他一派坦然,于李思农的一番谩骂无动于衷,离得近些,那张俊颜看得更加清晰,竟是比方向的惊鸿一瞥更令人心动,天下间竟有这么俊的人,不只是英俊,而且还气派,这种气派是她从未见过的。
  
  第129章 风平浪静
  
  李思农还要再争辩,却见柯细细双眼水汪汪地盯着杜天行,俏脸上泛起红霞,李思农心里一紧,酸酸苦苦的味道涌上心头,他拉起柯细细,头也不回便出了大舱。
  “你拉我干嘛,手腕都疼了。”出得大舱,柯细细气愤地甩开他,揉着被他扯痛了的手腕。
  李思农恨恨道:“若是没有这些狗官的算计,咱们不会被逼得要去找倭人讨生活,初九叔也不会死在倭人手里,这个时候,你竟然还看上那个小白脸,你对得起初九叔吗?”
  他口中的初九叔就是柯细细的父亲柯初九,早年在一场海战之中,柯初九死在倭人刀下。
  柯细细聪明伶俐,听出他话里的酸味,冷笑道:“你说得大义凛然,还不就是看人家长得比你好看,心里不高兴了。我就是喜欢这样又俊又气派的,你凭什么管我,哼!”
  水生水长的女子没有寻常姑娘家的拘束,说话做事也如这海上的风,带着一股子特殊的味道。
  柯、李两家和汪家不同,汪家原是世代商人,只因朝廷禁了海上贸易,生意越来越差,到了汪大齐这一代已无法维持,索性私造商船,用丝绸瓷器去和倭人易货,被沿海卫所发现后,索性做了海盗。
  而柯、李两家都是福建疍民,地位低下,在前朝终生不得上岸。大成对疍民的宽松许多,疍民可与岸上人家通婚,也可上岸另谋生计。但这些疍民世代都在水上,依然以船为生。后来朝廷海禁,初时他们未受影响,只是在近海处打渔为生。但后来因为无法海上通商,越来越多的人如汪家那般铤而走险,疍民的生活也受到影响,其中便有很多人跟着做了喽罗,再后来,像柯、李这样羽翼渐丰的便自立水寨,成为真正的海盗。
  这些年来,跟着汪同和,他们去过扶桑,也去过更远的地方,但水上人家原有的性子却依然没有改变,比起汪同和和宋金生,柯李两家的这些人更加野性。
  柯细细与李思农不同,也和她的祖辈不一样,柯初九死后,汪同和膝下只有一子,对这位世侄女如同亲生女儿,她穿绫罗,戴珠宝,也跟着唐宁氏读书识字,学过女红针织。她知道在这大海之外还有另一份天地,那也是大当家和唐宁氏他们一直怀念着的地方,那里繁花似锦,没有风浪,空气也不是又咸又腥的。
  水寨里中意她的后生很多,其中以李思农追得最紧,李思农是李归海的儿子,就连大当家也很器重他。
  他和柯细细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柯细细对他也有好感,但她却不想嫁给他,如果嫁了给他,那就像船上那些娘们儿一样,这一生都在海上,那传说中的繁华世间,再也与她无缘。
  他们的船偶尔在扶桑上岸,也有与他们有生意往来的倭人对她献殷勤,但倭人身材矮小,柯细细连个眼角子也不给他们。
  船到浙江和福建时,有相熟的茶商和丝绸商人和他们联络,但也都是些中年大叔,偶尔看到她,便惊艳于这海盗船上怎会有这样一朵鲜花,那眼神都是猥琐的,让她恶心。
  但杜天行是不同的,杜天行不但长得好看,而且他是她从未遇到却一直向往的那种人。
  远在泉州的林妙打死也没想到,自家夫君就这么也能让人看上,她揣着刀,一手抱着孩子,只一手正在啃猪蹄子,她啃猪蹄子不是为了下奶,纯属个人爱好。
  没办法,她有些精神紧张,别人紧张会害怕会睡不着,林妙紧张起来就是吃东西,不停的吃,吃饱喝足再睡一觉,天塌下来也有杜天行给她顶着。
  这种解压方式是林妙上辈子就会的,那时她生了脑瘤,就连医生都震惊一个脑瘤患者可以有这么好的胃口,换做别人早就抑郁得吃不下喝不下了。
  啃着啃着,她听到有微小的啜嘴的声音,一低头,就看到麒哥儿睁着黑白分明的眼睛,更眼巴巴看着她手里的猪蹄子,小嘴一啜一啜,口水都流出来了。
  咦,你这小吃货,刚刚满月就想啃猪蹄子了,不行!
  可看着儿子馋嘴的样子太可怜,林妙果断决定多吃一个,这样就能把猪蹄子变成奶水,喂给儿子吃啦。
  杜五奶奶真聪明,真贤良,真淑德,真……无语。
  两只大猪蹄子吃下,林妙紧张的心情已经舒解,她喝着福建特有的大红袍,问阿钉:“五爷几天没回来了?”
  阿钉叹口气:“您今天都问了六回了,五爷五天没回来了。”
  “才五天啊,我怎么觉得都好久了呢。你再问问二木头,看看他派出去的人回来了吗?”
  “今天有信传回来,风平浪静,还没有开打,那些船都在金龙口泊着的。”
  阿钉心里也挺难受的,这番话她今天也是不只一次说出来了,五奶奶心里挂念着五爷,别看她除了吃就是睡,可那把刀却从不离身,就连麒哥儿,也是一直由她来抱着。
  
  第130章 吓死你不赔命
  
  “五奶奶,赵夫人府里的一位妈妈来了,说是给您送请帖。”
  林妙闻言愣了一下,道:“让她进来吧。”
  来的人四十上下,穿着酱色比甲,戴着金丁香和指宽的金镯子,圆髻梳着一丝不乱,应是赵夫人身边有头脸的婆子。
  婆子满脸堆笑:“婆子姓陈,跟着我家夫人也有些年头了,今天本是我家夫人的寿辰,可这阵子大人公事繁忙,夫人不想大事铺张,就让婆子挨家挨户请了几位相熟太太手帕交,过府听戏吃顿便饭,还请杜五奶奶别嫌弃,一定要赏光。”
  陈婆子说的婉转,也就是说要请林妙到赵府做客,只是闺友之间的小聚。
  林妙道:“既是赵夫人寿辰,我也没有准备,这样过去自是不好,还请妈妈先回去,一会儿我让人把寿礼送过去。”
  陈婆子连忙摆手:“我家夫人说了,眼下海上局势紧张,我家大人早就说不让她在这个时候做寿了,这才到了今日才来送帖子,就是不想收礼,让大人知道了,反而会怪罪夫人。夫人临来时叮嘱了,若是各位夫人太太们一定要送寿礼,谁手头上有自己绣的帕子啊荷包啊或者旁的小玩意,选一两位给夫人就是了,她就稀罕这种物件呢。”
  林妙眉头微蹙,她对这位赵夫人没有什么好感,第一次赵夫人说了些要打仗死人的话来吓她;第二次,又送来三十斤黄金,若非她那天没糊涂,这些斤子就让杜天行和赵大人之间说不清道不明了。
  她虽然不够精明,可也感觉这位赵夫人像是不停在挖坑,然后引着她去跳。
  赵夫人也是三十来岁的人了,而她只是十五六岁刚及笄的萝莉级小娘子,可能在赵夫人眼里,这位年纪小小呆呆萌萌的杜五奶奶就是棵菜,随便她掰帮子、切叶子,再放进锅里煮。
  林妙咧咧嘴,想像着做为一棵没脑子的菜煮在热锅里的感觉,无论如何,那感觉都是不美好的。
  杜五奶奶坐完月子,还有一身小肥膘,怎么看也不像是青涩小白菜吧。
  “阿钉,我好像还有两块新帕子,你去取来,只是赵夫人千万别嫌弃,这要是让我家五爷知道了,一定会怪我不懂事的。”
  陈婆子忙陪笑:“怎么会呢,我家夫人还不知道要多高兴呢,礼物虽轻,可都是心意,再说杜五奶奶的帕子也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
  林妙冲她干笑,是啊,说的也是呢,只是这帕子也还真不是她绣的,是贞娘绣给她的。
  帕子取过来,一方绣的是两个黄鹂鸣翠柳,另一方绣的则是一行白鹭上青天,陈婆子又是一番称赞,赞得林妙全都飘飘然了,就好像这帕子真是出自她的小手。
  她会绣,也绣过些小玩意,只是后来怀孕以后,就懒得绣了。
  “劳烦妈妈了,这两方帕子小小心意,送给赵夫人把玩吧”,林妙又对阿钉道,“陈妈妈大老远看一趟,辛苦了,看赏吧。”
  阿紫笑吟吟地拿了几粒银豆子赏给陈婆子,林妙则已抱着麒哥儿起身回卧房了。
  见她走出去,陈婆子有些急了,顾不上谢赏,便追着道:“五奶奶,您这就随婆子我过府吧,外面的马车都给您备好了。”
  林妙冷笑,我搬到这里住,原本是极隐密的,你们都能打探出来,还再找个做寿小聚的借口,想要干嘛,我就是用脚趾头也能猜出来。
  “你回去告诉赵夫人,就说我这才刚出月子没有多久,身子还没养好,就不去给她亲自祝寿了,待我养好身子,带了麒哥儿再过去吧,请她恕罪则个。”
  陈婆子哪里肯依,但却还是强做欢笑:“五奶奶啊,看您说的,咱家夫人当然不会怪您,只是会不高兴些,今日去的都是各府的夫人太太,一半是冲着咱家夫人,另一半可就是冲着您杜五奶奶的面子,您若是真的不好,可让咱家夫人怎么和那些夫人太太们解释啊,有人会说是您身子不好,更多的怕是要说您自恃身份,对杜五爷也有影响,对杜五爷的仕途也没好处啊。”
  哎哟,这婆子好厉害的一张嘴,竟把这事和杜天行的仕途联系到一起了。就好像杜天行官居二品,全靠老婆没事出去歪歪来的。
  林妙嘿嘿笑笑,道:“说出来你和你家夫人可能都不相信,我还真是盼着我家五爷的官小一点儿,这样他就不忙了,可以多些时间陪我和麒哥儿。算了,我也乏了,你回吧,阿钉,送送陈妈妈。”
  这话说到这里,陈婆子也是再不能说什么,她原是想吓上几句,可又想起进门时那重重保护,连她都没想到,这座不大的宅子,竟然有这么多的护卫,自家大人和夫人的算盘是打错了。
  偏就这时,只能咣啷一声,从林妙身上掉下一样东西,陈婆子眼尖,一眼看到,那竟是一柄明晃晃的匕首,天啊,杜五奶奶怎么随身带着这个?
  却听林妙道:“咦,怎么掉出来了,真碍事,还是扔一边去吧。”
  陈婆子只觉眼前寒光一闪,林妙素袖挥出,那柄匕首从她眼前飞过去,噗的一声插到她身边的门框上,竟然□□去了一半,这杜五奶奶要多大的力气!
  陈婆子出入内宅,妇人间的唇枪舌剑见多了,送红花放麝香也没少干过,但像这样真刀真枪的,她还真是头一回。
  她只觉两腿直打颤,险些摔倒,若不是阿钉笑着扶住她,她真要当场晕过去了。
  这地方哪里还是能留的,快快回去报告夫人才是,再不走,这位杜五奶奶或许就给她戳个透明窟窿,只说一句眼神不好,捅错了……
  
  第131章 半夜
  
  吓跑了陈婆子,林妙觉得这也不是长久之计,谁知道杜天行那边的事要何时才能解决,下一次,这些人如果不是如今天这般诱拐,而是真刀真枪,即使自己这里有五六十人,其中还有京卫的五十人,但难免会寡不敌众。从京城来福建时,这一路上死过人,也有人受过伤,这些人都是为了她,现在,林妙不想再有人为她赴死。
  况且,现在她有了麒哥儿,就连庆文帝都知道要给杜天行留个骨血,她这个当娘的更要先保护孩子。
  林妙好一阵郁闷,又啃了两个猪蹄子,这才觉得好受一点儿。
  她看着摇篮里的麒哥儿,这小子有些日子没有见到他爹了,都说这么小的孩子还不会认人,但林妙就觉得麒哥儿应是认识他爹的,只要是杜天行抱着他,他就会嘻嘻直笑,杜天行就说这儿子哪里都像他,就是这副看到他就傻笑的样子,和他娘一模一样。
  这些日子杜天行没有回来,麒哥儿连傻笑也没有了,除了哭就是吃,除了吃就是睡,唉,贞娘不在,林妙也不知道她小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杜天行一定不会这样,他那么聪明那么男神,小时候一定也是运筹帷幄,决胜于尿布之上。
  林妙这么想着,自己又笑起来,忽然觉得这也没啥可郁闷的,这些人真要杀过来,大不了就拼了,寿娘子走了,她和阿钉哪个都不是柔弱的,顶多就是拼出一条命,这么多人在这里,怎么也能保护麒哥儿。
  又过两日,她睡到半夜,便被麒哥儿的哭声吵醒。这么大的孩子常会半夜哭闹,倒也不是大事,只是林妙听到外面似有动静。
  她连忙叫阿钉,阿钉隔着帘子就睡在外间。
  在京城时,杜天行担心有丫鬟值夜影响林妙啪啪啪的情绪,便从成亲的那天起就不让丫鬟在屋里值夜,要水的时候再叫人。杜天行这些日子不在,林妙担心夜里有事,自己又睡得死,便让阿钉隔了帘子安了一张床,有事也好随时叫她。
  她叫阿钉,阿钉却不在,林妙心里一沉,她知道一定是出事了。
  她披了衣裳,趿了鞋子下床,正要推门出去,见阿钉从外面回来。
  “出事了?”林妙问道。她还是睡得太沉了,阿钉定是听到动静已经出去看了一圈儿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