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之天命福女-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奴婢、奴才识字。”同时好几道声音响起。原来除了百花谷和一个小姑娘是识字的,其他都不识字。这已经比赵玲玲预想的要好多了。
    “好,那平时,你们自己开伙、住宿。暂时家里还没有多余的房子,男人们就住到山上搭的棚子里,等过几天我会请一批工匠修房,你们就住在那边。对了,你们当中,谁会养牛?”赵玲玲想到自己买回来的牛,赶忙问。
    “小姐,小的会。”随着她的话音一落,站出来一个憨憨的中年人此人正是丁一。
    “那好,丁一总管牛,你主要照看奶牛。另外再给你们三个人一起照看。”赵玲玲说道。
    “从明天开始,家的安全就交给你了。玄冥你负责把你带来的人和要来的人负责好就行了。你明白吗?以后我会另外安排你的任务。”赵玲玲严肃地叮嘱,他可不想大材小用了。
    “当然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表现好的,我会将人给换下的。”她又补充一句。
    接着就是认人了,一个个都自报了名字,人太多,赵玲玲能记住的不多。
    “至于你们,就不要用原来的名字吧。我想想呀。”看着六个年轻的丫头缩在后面,赵玲玲有些脑袋大。
    “这样吧,你们就叫春晓、春分、夏雨、夏雪、秋叶、秋香。”她挨个指着丫头们说。
    “谢谢小姐赐名。”小丫头们规矩倒是学的不错。
    “就你识字吗?”赵玲玲指着一个圆脸的小丫头问道。
    “是,奴婢认识几个字。”小丫头出来恭敬地回答。
    “别的没有呢吗?”看到剩下的人都低着脑袋,赵玲玲追问一句。
    “奴婢不会。”五个丫头羞愧地回答。
    “这样呀,从今天开始,夏雨、夏雪你就跟着我在我身边吧。”赵玲玲看着她们严肃地说。
    “春晓、春分你们两个跟着我母亲,秋叶、秋香你们两个就跟着我大姐吧。”赵玲玲说。
    “小姐,奴婢做什么?”月娘着急地问,她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是当下人没活干,迟早会被主人给发卖了。好不容易一家人才在一起,她才不愿意分开了。
    “你暂时负责厨房的事物,我相信你能做好吧,要是田里活多的话,你们还要负责送水过去。”
    赵玲玲思索一下才慢条斯理地说。
    “奴婢一定会做好的。”月娘急忙答应。
    “你的孩子也别忘了照顾。”赵玲玲叮嘱了一声。
    “你们现在该忙什么就忙什么吧。”苏青青看着所有的人懒懒地吩咐。
    别看她年纪不大,整个人却透露出逼人的气势来,这些下人在她面前一点儿也不敢轻视她。
    等她走了,赵玲玲才看着家人,见他们一脸呆滞和讶然,便笑道:“爹娘姐姐可是不习惯?”
    “玲玲,娘用不着丫鬟的……”焦母说着说着噤声了,不知怎么说。
    无疑,今日赵玲玲突然闹的这一出,实在让她感到太陌生了,也太不解了,可又找不出理由反驳,好像心底也是认同赵玲玲的做法的。
    “娘,走了,去看看我和姐姐从省城给你们带首饰啊!”赵玲玲聪明的开始转移话题,边说边还给姐姐赵瑶瑶使眼色。
    “对,娘走去看看我们亲自给你们挑的首饰,妹妹给奶奶挑的那个抹额可好看了,奶奶带上肯定好看。”赵瑶瑶拉着焦氏撒娇道。
    “好,好,走去看看娘的好闺女给娘带来什么好东西了。”看着两个女儿向自己撒娇的焦氏那还记得什么赵玲玲的反常啊,高高兴兴的就跟着自家女儿走了。
    礼物当然要先给家里辈分最高的的人先挑了,这是赵家的规矩,为的是教导赵家的子孙尊老。
    “没想到,老了,我还沾了孙女的光了。”赵玲玲的奶奶孙氏穿着新做的长身褙子和长裙,看着赵玲玲姐妹拿来的东西,就对焦氏笑着道。
    焦氏一听就立刻答应了,说:“应该的,其实我也想着这事,孙女给祖母准备给东西还不是应该的嘛,这些年娘一直为我们操劳,这点东西您老享用我们还觉得少呢?”
    “奶,您带上这个抹额出去人家还以为是地主家的老太太呢?”赵玲玲拿着那个银制的抹额给老太太带上说道。
    “什么像啊,娘你这一穿戴起来,好像年轻了十岁,村里的地主婆也不如你富态。
    娘这个你就带着吧!我看着挺好。”三婶也捧着老太太。
    这次去城里,赵玲玲可真是大肆采购了一番。除了各种布料,还给孙氏买了一支银花的簪子,上面雕刻着一朵红色的玉牡丹,一副银耳环,一对刻的福字手镯,一个银镶玉的戒指。焦氏自己添了一支银制的步摇,一对上好的银手镯。张氏、沈氏也一人拿了一整套的银头面、手镯、戒指、耳环。
    孙氏见自家孙女儿的兴致如此之高,也不忍扫兴,一边配合着还一边说:“可惜了,这些都银子能买多少亩田啊?我不是跟你说过,庄户人家,有一副银子的头面就不错了,这些也太多了,戴出去也太打眼了,这镯子我要一只就行,都是银子的,今日你们又买这些,我还戴得过来吗?”
    “奶奶,你就换着戴吧,你看我买的都是银制的,要不是为了打眼,我可就换买金的、玉的了。”赵玲玲笑着对孙氏说道。
    当然这趟老宅之行自然是皆大欢喜。

  ☆、第八十三章 酿造葡萄酒

因为要酿酒,赵玲玲在去省城之前就就在贺家庄的贺大连家预订了一批大肚收口的坛子。
    早上玄冥驾着车和赵玲玲两人头上都戴了草帽,就往贺家庄出发了。
    贺家庄与焦家坝离的并不远,沟村过去就是,两个村子的地挨着地。因为驾着牛车,赵玲玲只能走相对宽而且平整的路,所以用的时间就多了些,大约走了半个时辰才到了贺家庄。
    贺大连家因为烧窑的原因把家安在住在村头,家住的院子外用矮墙围起一大片空地,里面放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坛子、罐子和缸。他家是方圆百里内,唯一会这个手艺的。附近的人家用的水缸,腌咸菜用的坛子,还有酒坛子等差不多都是出自他家。
    赵玲玲在计划用葡萄酿酒的时候,就注意打听哪里有卖坛子的。后来她还特意来这里看过。当时她就看中了贺大连家烧的这种二十升,也就是五十斤装的大肚坛子,这种坛子还有盖子,可以用泥封口,腌菜装酒都十分适用。
    “贺大叔,我要的的坛子都准备好了吗?我现在就要。”赵玲玲进门就对着正在忙碌的贺大连说道。
    贺大连见玲玲如约来了的时候,顿时喜出望外,这可是一个大主顾,何况还留下了五百文的定钱:“行啊。用我送送吗?我现在就套车,给你送过去。”
    贺大连这边肯送货,赵玲玲自然高兴,自己也可以少跑几趟不是?就看着贺大连带着两个儿子。把车上铺了一层厚厚的干草,一车装了二十五个坛子在车上,在捆扎结实了。然后玄冥就驾着车和拉了满满一车回家了。因为贺家送货的原因,赵玲玲就等在家就可以了。
    酿造葡萄赵玲玲并不打算在家弄,一来地方不够,二来赵玲玲决定把家里弄得闹哄哄的不好,因此赵玲玲早早的就在山坡上搭建好了作坊。
    虽然这些坛子都是新的。但是要装喝进嘴里的东西赵玲玲觉得还是要洗刷一下才放心。
    赵玲玲带着夏雨她们几个打水,将坛子里里外外地刷洗干净。等坛子晾干的时候,赵玲玲又剪了一块白细棉布,沾着高粱烧酒将坛子里面和坛子盖都擦拭了一遍。
    酿酒最需要的就是干净的器具,用酒精度高的酒来消毒,是最好不过。俗话说好吃的葡萄酿不出好酒,要选皮红酸涩为优。酿酒选用的葡萄当然要选择那些成熟、饱满、没有病害的,而且葡萄皮的颜色越深越好。
    古代的葡萄可不比现代的葡萄表皮很可能残留农药,那可是纯天然无公害的。
    有百花等谷的人,酿酒的人手就很充裕。采摘葡萄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赵玲玲只是叮嘱他们,摘下来的葡萄,最好整串冲洗,不要用手搓洗,更不可以用刷子刷,葡萄上面的那层白霜千万不可以弄掉,这要确保野生酵母的成活。赵玲玲知道前世工业上葡萄是不洗的,很多大型葡萄酒厂都有自己的种植园,是严禁使用农药和化肥的。
    酿酒的坛子贺大连家分送几趟都送了过来,赵玲玲就将余下的二两三百二十五文都跟他结清了。这个时候,采葡萄的人也拉回来第一车野葡萄。
    野葡萄是用箩筐装着运回来的,运回来后,就先放在旁边用高粱杆搭起架子上。赵玲玲检查了一遍,发现葡萄都是挑的好的摘的,上面的白霜也都还在,就很满意。等葡萄上的水分晾干了,才将葡萄一粒粒摘下来,捏碎了放进干爽并经过消毒的酒坛子里。每只酒坛子不能放满,要给葡萄发酵留下充足的空间。
    因为这个过程也要保持绝对干净,连蔓儿把手洗了又洗,又干脆用高粱烧酒消毒后,才肯让人接触葡萄。
    人多好干活,这些人又都是会武功的,不会偷懒明显,干活效率明显偏高,一直忙到快要天黑的时候,已经整整弄好了一百二十坛子的葡萄。赵玲玲觉得自己的手都要麻木了,还有一些运回来的葡萄,就干脆晾在那里,等明天接着处理。
    “山上还有多少葡萄没运回来?”赵玲玲累的一屁股做在地下问道。
    “明天上午,就都能摘回来,就是这坛子怕是不够。”玄冥接口说道。
    “那估计还得要多少坛子?”赵玲玲接着问道。
    玄冥估计了一下,“大约还得五十个坛子。”
    葡萄越多越好,添再多的坛子赵玲玲都愿意。
    “玄冥找个轻功好让他跑一趟,让他们明天早上再送五十个坛子来。”赵玲玲懒懒的吩咐道。
    “我去吧,我跑的快。”瘦瘦的兴业说道。他果然很快,说是到贺家一说,贺家就同意明天一早再送五十个坛子来。
    大家吃的饱饱,天刚刚放亮,就依旧按照昨天的分工去干活。贺家很快又将剩下酒坛子送来,一次卖这么多坛子,最主要的银钱都是现结的。赵玲玲现在可算是主顾中的vip了。另外又因此送了两个小坛子。一个五斤的,一个十斤的,还和赵玲玲说以后但凡用什么。去他那买,价格都好商量。
    用了两天的时间,把葡萄装好,酿造葡萄酒的第一步就算是完成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慢慢发酵,发酵时每天还要将上浮的葡萄皮用消毒筷子压到汁内两次,这样做一方面防止葡萄皮生霉,变酸,同时可将皮上的色素浸入汁中。
    最后,汁液开始清晰时,再次进行压榨,将皮汁分离。还有最主要的加糖。

  ☆、第八十四章 嫩玉米

六月中旬,是一年当中,瓜菜最丰富的季节。
    顶花带刺嫩绿的黄瓜,辣椒,这些都是洗干净就可以直接生吃的,还有嫩豆角,土豆也下来了,只需要一小块带皮的肥多瘦少的猪肉,就可以将一大锅土豆豆角炖的喷喷香,如果再配上一个大大的馒头这就是庄户人家少有的好吃食了。
    最让赵玲玲高兴的是,菜园子里种的玉米熟到可以吃的程度了。
    菜园子里的玉米比地里的玉米播种的早,在地里的玉米刚刚出苗的时候,菜园子里的玉米就已经有赵玲玲的腰那么高了。现在,地里的玉米大多数刚刚结了玉米棒子,而菜园子里的玉米棒子,已经可以吃了。
    玉米要完全成熟,指的是玉米粒灌满浆而且变硬。现在菜园子里的玉米,玉米粒已经灌满了浆,但还没有变硬,这正是吃煮嫩玉米的时候。
    赵玲玲一直关注着玉米的长势,也一直盼着这个时候,看着那一棒棒饱满的玉米,眼泪都出来。
    “娘,晚上咱吃煮玉米啊。”赵玲玲回了屋里,跟焦氏打了个招呼,就提了个篮子,重新回到菜园子里。
    雨水充足,加上肥力够,菜园子里的玉米长的都很好,一棵玉米杆子上大多都结了两棒玉米棒子,有的还结了三个。
    玉米棒子外,都包裹着青青的玉米皮,赵玲玲挑大个的,拿着板凳把地弄平,踩在凳子上翘起脚尖,才勉强够着。这让赵玲玲想起了现代矮化了额玉米,那多好呀!从玉米棒子的尖端将玉米皮撕开一些,露出里面的玉米粒,然后用小指甲在一颗玉米粒上轻轻地掐了一下,感觉浆水饱满,而又不至于太嫩的,煮来吃最好吃,而且有嚼头。
    嫩玉米如果太老了,就没那么甜,而如果太嫩,则没什么嚼头。前世赵玲玲就爱吃嫩嫩的软玉米,也很会挑怎样的嫩玉米才最好吃,现在的没的挑了不过这种硬玉米更清新,完了煮玉米的汤甜甜的也很好喝。
    还有玉米杆儿这时候也和甘蔗一样是能吃的,它区别于甘蔗的多糖,而是淡淡的玉米香气中带着丝丝的甜腻。
    赵玲玲一连掰了六棒玉米棒子,装进篮子里,提回屋里来。进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把玉米杆儿拿回来。这可比玉米还稀罕,过几天就不能吃了,就是前世的赵玲玲也只是小时候在老家吃过。
    “小姐,这个玉米真能吃?”这段时间夏雪她们和赵玲玲混熟了也放开了,就问赵玲玲。
    “嗯,能吃了,咱晚上就吃,大家尝尝鲜。”赵玲玲笑着道,“夏雪、夏雨,来,帮我把玉米剥了。”
    “哎。”俩痛快地答应了,抱起一棒子玉米,就学着赵玲玲的样子剥起来。
    玉米棒子最外层是青色的硬皮,在往里面则是有些泛白的软皮。将这些全都剥掉,再将玉米胡子也都撕捋干净,玉米就剥好了。
    大锅刷干净,不能有油星,也不能有异味。然后将几个玉米平放进锅里。倒入清水,将玉米淹没。把锅盖盖严,在灶下烧火。等将水烧开之后,再加上一小把柴禾。等这把柴禾也烧完了。再等上一会的工夫,锅里的玉米就熟了。
    玉米熟了,还没揭开锅,就有甜香的味道从锅里一丝丝地冒了出来。
    “小姐,好香,甜甜的。这个真的能吃。”夏雨比较活泼当即高兴的叫道。
    “别着急,去打半盆凉水来。”赵玲玲就笑道。
    夏雨答应颠儿颠儿地跑开,一会工夫,就端着半盆清水过来了。
    “小姐,水。”
    赵玲玲接过水盆放在锅沿上,这才将锅盖掀开。一股热气,带着更加浓郁的玉米的甜香立即扑面而来。
    赵玲玲就用筷子将玉米从锅里夹出来,放入水盆中,这样可以让玉米快速的凉下来,好入口。
    结果这天晚饭的饭桌上,饭菜都没动,赵玲玲、赵瑶瑶和轩辕浩一人抱着一棒玉米在啃。边吃边还在抱怨赵玲玲掰玉米没叫他。赵玲玲那个冤枉,天知道这位爷什么时候心情好,好吧!
    “真好吃。”小丫头夏雨也分了一节一边吃,一边道。
    “嗯。”赵玲玲的模糊不清的声音附和着,久违了的味道,入口后,前世稀松平常的东西竟让她有种幸福的想流泪的冲动。赵玲玲知道嫩玉米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尤其是对眼睛很有好处。
    赵父、焦母看赵玲玲的这么香,两人就将啃了一半的玉米棒放下了,说要留给她吃。
    “爹、娘,姐,你们吃啊,咱园子里还那老些那,都够吃了。明天煮些给陌陌给点怎么样?”赵玲玲是会分享的人绝不会一人吃独食因此就说道。
    “好,我现在就去掰去!”这个提议得到了赵父的积极响应,说完拎着镰刀就出去了。
    玉米水好喝但容易上火不宜多喝,因此赵玲玲喝了一碗就放下了。夏雨这小丫头却喝上瘾了,只说比糖都好吃,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小丫头还恼上了。
    第二天煮好玉米,恰逢百花镇的集日。一家人匆匆地吃过了早饭。赵父就将牛车车赶了出来,让她们娘三儿坐在了车里,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就往镇上来。
    到了镇上的书院真好过了早读的时间,学子们准备吃早饭的时候,陌陌看到一家人都来了,欢呼一声就铺到了赵父的怀里。
    “爹,娘,大姐、玲玲你们怎么这么早就来镇上了?”虽然高兴陌陌这孩子还是很有分寸的先是关心家里的情况。
    “没事儿,这不你妹妹非说玉米能吃了,家里只有你没吃过这不?给你送来了。”赵父嘴里说着埋怨的话,脸上却挂着和煦的笑容。
    “嘻嘻,我就知道,玲玲对我最好了。”说完也不再耽搁呼呼啦啦的就吃开了。为啥?快上课了呗!

  ☆、第八十五章 卖

出了学院的大门,一家人就直奔吴厚家的酒楼。自定亲以来吴厚一得到什么新鲜的东西都会给赵家送一份过去,今天的嫩玉米一家人商量好了,当然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吴厚这个赵家未来的准女婿的这一份肯定是不能少了的。
    赵玲玲则想的是,吴厚是个精明的生意人,一定会认识到这个商机。肯定能为酒楼招徕更多的生意。
    “……我这一听说有好吃的,我立马就赶来了。”进了里屋,寒暄了一番之后,吴厚就笑道。
    “看,已经给你准备好了。”赵玲玲就拿过篮子,揭开篮子上的布,露出里面的煮玉米。
    “玉米,未来姐夫,你尝尝。”赵玲玲边笑着打趣到,边将一段玉米递给吴厚,每段玉米的玉米芯子上都插着一根筷子,方便拿着。
    “这就是玉米,这个就你们家的新作物?”吴厚显然没见过玉米,但是赵家的事他多少知道的。
    “没错,就是那个玉米。”赵玲玲笑道。
    “这可是稀罕玩意儿,闻着就挺香。”吴厚没急着吃,而是翻来覆去地看了半天。
    “这可是连皇宫都没有的东西奥。”赵玲玲看着吴厚轻轻的提点了一下。
    一段玉米吃完,吴厚还是意犹未尽。
    “不愧是连皇宫都没有的东西,这味道还真不错。我今天也是饱了口福了,咱们这一府一县,怕还没有几个吃过这个金玉米啊。”
    赵玲玲点头,这可是轩辕浩在海外寻来的种子,别说一府一县可能整个大夏也没人吃过。
    物以稀为贵,这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许多有钱人就喜欢吃一个稀罕。这嫩玉米也就只有她家有。所以赵玲玲家这个,还真称得上是独一份。这样稀罕,以嫩玉米本身的美味,赵玲玲相信,很多有钱人都会愿意花钱买这玉米来尝一尝。
    “未来姐夫,如果这么稀罕的金玉米,在你的酒楼里卖,你看会怎么样?”赵玲玲就问。
    “玲玲打算在我的酒楼里卖这玉米?”吴厚问道。
    “对。”赵玲玲就点了点头。“谢谢,别的不说了。”吴厚是真心的感谢赵玲玲一家人的。
    “这样一段,五十文钱咋样?”吴厚就问道。
    赵玲玲将一棒玉米切成四段,给吴厚的两段玉米,是一棒玉米的二分之一。每段玉米卖五十文钱,一棒玉米就是二百文钱。
    在赵玲玲的前世,玉米是普遍种植的一种作物,和高粱的价格是差不多的。而在这里,高粱还不到十文钱就可以买上一斤。
    双方一阵商议,赵玲玲只要送玉米进酒楼,就得两成的寄卖费,而且不管酒楼这一天是否能够将那些玉米卖出,银钱都要照样付给赵玲玲。但现在玉米上赵玲玲占据了一个独家的优势,根本不怕卖不出去而是怕不够卖。
    这边赵玲玲也和轩辕浩商量好了,赵玲玲出菜谱和原料,有关玉米的菜式赵玲玲的四成的利。
    这下赵玲玲一家可乐坏了,赵父是地地道道的农家人,不管有多少钱,最看重的还是地里农作物。因此赵父感觉就像是做梦似得,晕晕乎乎的过了两天才反过那股劲儿来。
    玉米,正如赵玲玲的预料,卖的很火。为了保证玉米的新鲜,酒楼的人每隔两天,就会来赵玲玲取一次玉米,都是半夜来,凌晨走。
    另一座山的的鸡舍也建好了,赵玲玲就计划着要玄冥他们去林子深处抓些野鸡来养。身为21世纪的人都知道,野鸡和家鸡相比的优势,赵玲玲打算把这个充分利用起来,那么家里的人就有点不够用了,但现在焦家坝已经没有闲人了。随着赵家的富裕,现在的焦家坝俨然是一幅悠然富足的世外桃源了。
    本村没有多余的劳动力,赵玲玲就把目光方向了离焦家坝最近的几个村子。
    赵玲玲找赵老爷子了解了一下几个村的情况,贺家庄的人比较正直,沟村是焦氏的娘家人品那是不用说的。有问题的是沟村和贺家庄中间的来村,他村的里正是个混不吝。赵玲玲现在真的是认同到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说法。
    赵老爷子无愧于一家之主之称,往往一句话就解决了困扰赵玲玲许久的问题。
    了解到几个村的情况后,赵玲玲把第一站定在了焦氏娘家沟村。首先赵父带着她们姐妹到了姥爷家,说明了情况。可把姥爷激动坏了。虽然知道女婿家发了,但也没提让他们拉拔一下自家。现在女婿主动来了还带上了整个村子。这怎能不让这位老人激动呢?
    没有二话,带着赵父和同来的村长、里正来到了沟村的村长家。
    “什么风将你老哥吹来了?”赵玲玲的姥爷领着玲玲一行人来到一座农家小院停了下来,院子的门敞开着,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正坐在一棵树下红果的石桌旁喝茶了。各个村的里正和村正因为各项事务都是认识的,他瞧见他们一行人进来,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