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攻略:撩个将军来种田-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好的孩子啊。
一家人感恩戴德的送走了李大夫,屋里也传来了林氏的声音。
“娘,你醒了……”
众人这才一起涌进了林刘氏的房里,只见林刘氏在林氏的搀扶下慢慢坐了起来,看着紧张担忧的儿孙们,勉强扯了扯嘴角,道:“我没事。”
林绍杰一进门就扑倒了林刘氏的面前,哭到:“奶奶,你怎么样了?我以后再也不让你抱我了,呜呜呜,再也不让你累了。”
林刘氏笑了笑,道:“奶奶没事,快别哭了,待会眼睛哭肿了。”
林绍杰这才擦干眼泪停止了哭声,但是肩膀依然一抽一抽的。
众人见林刘氏是真的没事,这才的松了一口气,林方氏从柜子里翻出了钱递给林泰华,让他现在赶紧到县城抓药,另外再买几斤大米回来,李大夫可是说了,林刘氏这几天得吃点易消化的东西。
林泰华拿了钱就出了门,林莫瑶就跟了出去,林泰华要走近路就直接从后门走了出去,再过林莫瑶家就能直接到官道了,林莫瑶一路小跑进了家门,让林泰华在门口等她,就跑进去把放钱的坛子扒拉出来,伸手抓了一把,感觉不够,就又抓了一把,全都放进了林莫琪做的钱袋里,拿了出去。
“大舅,这个你拿着,再给奶奶买只鸡,另外大米也要多买一些,奶奶一天三顿都得吃大米。”林莫瑶把钱放到林泰华的手里说道。
林泰华本想还给她,可是想想林莫瑶说的,就把钱又放了回来,点点头道:“嗯,大舅知道了,你赶紧回去吧,你外婆那里有你舅母看着,让你娘回摊子上来,别耽误了生意。”就这一会功夫,林泰华已经看到好几个人往这边看了,看见摊子上没人又失望的倒了回去。
林莫瑶点头,林泰华也不敢再耽误直接上路了,踏上官道的时候正好就碰到那几个准备重新启程的人,就顺口说了一句,
“各位实在抱歉,我家里出了点事情,妹妹回家去了,我已经让侄女去叫了,稍后就来,各位各位老板要是还想吃东西的话,可以到摊子上稍微坐一坐,她马上就来。”
这几个人都是在几个县城之间来回流动找活计的手艺人,自从林莫瑶家的摊子摆上之后就经常在她家吃,一方面是味道不错,一方面就是同样的价格,林氏见他们吃的多,在保证不亏本的情况下都会多放一些,所以久而久之的,大家就都喜欢在进缅县之前先在林莫瑶家的摊子上吃上一碗热汤面,再打包带上些包子馒头的一天就能过了。
所以,听了林泰华的解释之后,都纷纷表示可以等。
第三十六章做风箱
林莫瑶跑回林家,把林泰华的话跟林氏说了,林刘氏这个时候也已经完全清醒过来,手上正端着林方氏给她下的一碗面条吃着,听见林莫瑶的话这才注意到已经到了中午,就连忙将林氏给打发了回去。
林氏看林刘氏有人照顾,也放心,把林莫琪放在这里,带着林莫瑶就回了摊子上。
那几个做工的人见林氏和林莫瑶来了,这才重新回道摊子上坐好,几人都是摊子上的常客,林氏对着几人打了声招呼,便开始烧水准备下面,好在东西都是现成的,做起来倒是快,不一会,几碗热腾腾的汤面就被端到了桌子上。
林莫瑶因为帮不上忙,就坐在炉灶后面帮着林氏用扇子扇火,这就是古代土灶的弊端了,它不像后世的煤气灶和电磁炉,想要多大的火就有多大,在这里,想要大火,就只能用扇子不停的扇,林莫瑶只扇了一会就满头大汗了,没办法,那么多和馒头要蒸呢,火不大怎么能行。
几个汉子吃完了面条,按照从前的习惯,林氏给他们每人打包了四个馒头两个,用大竹叶包好递给几人,前来付钱的汉子就正好看到了坐在灶台后面满头大汗的林莫瑶,只见她手上还拿着把扇子,就不解的问道:“嫂子干嘛不做个风箱啊,你看这孩子,扇的满头大汗的。”
林氏就略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她自己也觉得让林莫瑶这么小就帮她干活是不好,在林氏看来,林莫瑶才八岁,还是个孩子呢,但是在村子里,八岁的孩子早已经帮着父母下地干活了,也只有他们林家的几个孩子不用天天都下地。
“我也想来着,但是我们村子里没有人会做木工,这找工匠也得到县城去,而且人家还不一定愿意来我们这里干这么个小活儿,虽说县城有现成的风箱卖,可价格也贵,今天是有些赶了,不然平时都是我自己来的。”林氏不好意思的说道。
林莫瑶也听见了两人的对话,好奇的抬起头来打量了一下跟林氏说话的男人,或许是常年在外奔波的原因,肤色有些黢黑,见他规规矩矩的离林氏两米远说话,目光淳朴,看向她的时候目光是真的怜惜,这才收起了防备的心思。
没办法,林氏虽然生了两个孩子,但是放在后世,三十多岁的女人可是正当年华啊,更何况林氏又随了林刘氏,长的也漂亮,现在孤身在这里摆摊,林莫瑶当然怕她会遇到哪些不法分子了。
林莫瑶见男人了然的点了点头,这才接过林氏手上的馒头掉头走回了几人的队伍,林莫瑶注意到,他似乎跟同行的几人说了几句什么,几人好奇的朝林莫瑶的位置看了一眼,然后就点点头起身走了,而那个男人却留了下来。
只见他重新走了回来,将肩膀上的箱子放到了地上,这才对林氏说道:“嫂子,我就是木工,你们家有没有粗壮些的木头,我今天也没什么活计,我就帮你做个小些的风箱吧。”
林氏楞了一下,反应过来之后连忙说道:“这怎么能行呢,这位兄弟,我可不能耽误你的生计啊。”林氏知道,像他们这样几个县城来回找活儿的人,少干了一天的活得那会损失不少呢。
和林氏的不好意思不同,林莫瑶则是眼前一亮,拍了拍手站了起来,笑道:“大叔,你会做风箱?”
男人点点头,风箱的结构简单,做起来也不太费事,但是如果他们家没有粗壮的木头的话,他还得现去找木头,可能会费一些事。
林莫瑶见他点头,就高兴的跳了起来,说道:“有有有,我家有粗壮的木头。”只是话说到一半,就被林氏给打断了,只见她不悦的呵斥了林莫瑶一声,这才转而有些不好意思的对男人说道:“这位兄弟,那工钱?”
她们这段时间虽然存了点钱,但是如今林刘氏生病了,保不齐要把这些钱拿出来给林刘氏补身体,而且万一这人把东西做好了,却开口漫天要价的要工钱,那她岂不是有理说不清了,还是先说好的好。
男人见林氏这样,就知道她想歪了,就笑了笑说道:“嫂子这话就别说了,这半个月我们几乎天天走这里过,你每次给我们几个下的面条都比别人的多,你虽然没说,可我们却看得到,我也不好意思总吃你的啊,既然今天遇见了,左右做个风箱费不了多少事,嫂子要实在要给工钱,就等晚上做完了给我几个带回去给孩子们尝尝吧。”
林氏还有些犹豫,林莫瑶却听出了这个男人话里的意思,想来他是感激林氏对他们的照顾,见她扇火费力这才想着做个风箱报答一下林氏,另外又说了要带回去给孩子吃,就表明了自己是有家室的人,没有什么别的目的,这下,林莫瑶更高兴了。
“娘,反正家里有现成的木头,你就让这个大叔帮你做一个风箱吧,不然天天这么扇,累不说,效率还低,有了风箱就方便多了。”林莫瑶劝道,见林氏还有些犹豫,就拉了拉她的手低声道:“娘,你要实在觉得不好意思,那就多给几个给这位大叔带回去,以后他来吃面的时候再多放点不就好了?”
林氏听了林莫瑶这个话,就稍微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了。
“那嫂子就不客气了,还不知道兄弟怎么称呼呢?”林氏客气的问道。
男人笑了笑,说道:“我姓章,家里排行老三,大家都叫我章老三,嫂子也这么叫吧。”
林氏点点头,就指派了林莫瑶带他去搬木头,她们家的院子里却是还放着一根木头,这还是之前搭建茶棚时,为了建灶台而砍掉的一棵树,做风箱大小刚好,章老三看到之后,就把木头抗出了院子里,在离摊子不远的林子里开始动工。
林莫瑶对他这样的举动很是满意,半个月的接触足以让他了解到林莫瑶家是女户了,他把做工地点搬到外面,就是为了避嫌,避免给林莫瑶母女三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第三十七章上山
林莫瑶闲来无事就站在章老三旁边看他干活,再时不时的和他聊几句,一番谈话下俩,林莫瑶也了解到了这个章老三的来历。
原来这个章老三家的祖籍并不在这里,而是跟着他爹搬到兴州府来的,就住在离林家村只有一个时辰路程的兴南村,爹娘已经去世了,上面还有两个兄弟,老大在十岁的时候就出意外死了。
如今他和二哥都各自成了家,虽然还住在一起,但两家是分开过的,他和二哥手上有手艺,他们家也没有多少地,农闲的时候就到县城找活干,他自己媳妇和嫂子就在家里带着孩子,照顾一下地里的庄稼,即使是这样,日子也是勉强能过。
他还有两个孩子,大的今年才六岁,小的三岁。
林泰华从县城抓药回来的时候就看到林莫瑶正在把地上的刨花放到袋子里拖到灶台旁堆柴的地方,而章老三的风箱也已经做好了,正在灶台后面安装,林泰华楞了一下,这不是上午在路边等着的几个人中的一个嘛。
林氏本来是站在灶台旁边看章老三装风箱的,看到林泰华回来就迎了过去,叫道:“,你回来了。”
章老三听见动静,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站了起来,回过身和林泰华打招呼,他现在已经知道这家人姓林了,“林。”
林泰华嘴角抽了抽,这人还真是自来熟,只是,没等他多想,林氏就介绍道:“,这是章兄弟,他上午吃过面条见阿瑶用扇子扇火太辛苦,就帮着我们做了个小的风箱,你瞧瞧,做的可真好。”
林泰华顺着林氏的手指看过去,这才看到灶台后面一个大小刚好的风箱,看这做工,确实不错,脸上的神情就放松了下来,看向章老三说道:“章兄弟,辛苦你了。”
林泰华忙着把药送回去,章老三也要赶紧把风箱装好,就随便打了两声招呼就各自忙去了。
章老三很快就将风箱给装好,林莫瑶高兴的跑过来试了试,确实好用多了,比用扇子省力的多,而且风力也大了。
“章大叔,真是太谢谢你了。”林莫瑶一边拉着风箱一边感谢道。
章老三被她谢的有些不好意思,他觉得做个风箱没什么大不了的,林氏也满是感激,拿出大竹叶足足包了十个大和五个馒头给章老三。
章老三没想到林氏会给他这么多馒头,连忙推辞。
“嫂子,这太多了。”
林氏却不容他拒绝,硬是把和馒头赛到了章老三的手里,沉着脸说道:“你不要的话,那就把这风箱也带走吧,我们老林家的人从不占人便宜。”
章老三无奈,只能收下,林氏见他收了这才松了口气,刚才听林莫瑶跟她说了章老三家的情况,心中难免感慨,心疼两个孩子所以才多给了几个。
章老三装好了风箱,又收拾了东西这才拿着馒头回了家。
有了这个风箱,的提高了摊子上的效率,现在林氏就只负责掌勺,而烧火的任务就直接落到了林莫瑶的身上,左右拉风箱也费不了多少力气,林氏也就没有拦着。
不忙的时候,林莫瑶也会跑去找林绍安几个一起玩玩,而更多的时候则是满脑子想赚钱的法子,要么就是盯着林家村后面那座山发呆。
林莫瑶前一次上山的时候就是跟着林泰华他们去挖笋,最远也就到了那一片竹林,再往后就一直没有机会进去,眼看摊子上的生意已经稳定下来,林莫瑶就又想上山了。
都说山里到处都是宝,林莫瑶也想去试试看运气怎么样,说不定也能像那些穿越上写的一样,碰到个人参山珍什么的,那就发财了,虽然知道这不过是她白日做梦,但也总比这样坐在这里无所事事得好。
心动不如行动,林莫瑶当即就跳起来朝着林家跑,林氏看她火急火燎的样子,也没拦着,只当她是无聊了去找表哥表弟们玩。
林家院子里,林刘氏自从生病之后就被林泰华限制了不用干活,每天就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就连做饭都是林方氏到了饭点就从地里回来做。
林莫瑶到的时候就只有林刘氏带着林绍杰在院子里择菜,而林绍安则在房里读书,他和林绍远不同,林绍安主要任务还是读书,所以都是上午下地,下午就在家里读书。
“外婆。”林莫瑶先跟林刘氏打了声招呼,这才直奔林绍安的房间。
林绍安正在练字,听见林莫瑶的声音就停了下来。
“你咋来了?”林绍安知道林莫瑶不会无缘无故来找他,恐怕接下来字是写不成了,所以直接把笔墨给收了起来,就连那张已经写满了字,看不到几处空白的纸都给小心翼翼的放回了柜子里。
林莫瑶看他做完这一切,才双眼发亮的开口道:“我们上山吧。”
林绍安一顿,问道:“上山?”
林莫瑶头点的像拨浪鼓,兴奋的说道:“下午没事,我们去山里看看能不能捡点野果蘑菇什么的回来啊。”
林绍安直接翻了个大白眼,还没入秋,这山里的野果成熟的少还挂在树上呢,上哪去捡,不过转念一想,这蘑菇可不分季节,说不定还真有,书上也说了,这学习要劳逸结合,所以,林绍安几乎只考虑了一会就答应了。
只是两人想上山得经过家里人的同意,而且还不能进到深山里,不然就是一锤子买卖,下次那都别想去了。
“奶奶,我们就在咱们家前面这座山头转转,晚饭前肯定回来。”林绍安看着林刘氏保证道,林莫瑶也眼巴巴的站在旁边看着林刘氏,一脸的祈求。
林刘氏被两人看的无奈,有心想要拒绝,可是又不想孩子在家里闷坏了,思来想去,就对两人说道:“这样,你们俩去地里把你们喊回来,让他陪你们去。”
林绍安和林莫瑶对视了一眼,皱了皱眉头,道:“不是爹干活吗?”
林刘氏嗔了两人一眼,这才继续说道:“这几天能有什么活?之前收上来的麦子地里都种上了豆子,剩下的两亩田里的稻谷还有月把月也要收了,到时候才是忙的时候,你们赶紧去吧,带上你们,山上的拐枣啥都差不多熟了,让他上树给你们摘些回来当零嘴吃。”
第三十八章拐枣
林莫瑶眼前一亮,拐枣她后世的时候可没少吃啊,爸爸妈妈去世以后,她就轮流住在亲戚家,有一年国庆假期的时候正好就去一个乡下的亲戚家住,跟着表哥表弟们上山可没少摘,那时候还觉得拐枣太甜了,吃多了还腻。
可是现在,除了之前村长来的时候给了块麦芽糖,之后就再也没有吃过糖了,一想到拐枣那个味道,林莫瑶就迫不及待的拉着林绍安往地里跑了。
“哎呀,你慢点,拿背篓,不然你空手去啊?”林绍安一边挣扎一边叫,林莫瑶这才发现自己似乎有些急了,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然后倒回去背起自己的背篓撒腿就往地里跑。
林家的兄弟姐妹几个,每人都有一个背篓,是林泰华闲时按照他们的身高专门做的,大小正好,而林绍安的背上则背了两个,有一个是林绍远的。
两人到了地里,林绍远远远的就看见了,正奇怪两人这个时候跑到地里来干什么呢就见两人跑到跟前了,林绍安的背上还背着自己的背篓。
林绍远还没开口,旁边的林方氏就问了一句:“三郎,阿瑶,你们背着背篓要上哪去?”
林莫瑶先是喊了一声林泰华,这才对林方氏说道:“大舅母,我们想上山,外婆叫我们来喊和我们一道去。”
林方氏皱了皱眉头,问道:“你们上山干什么?”
林莫瑶担心林方氏会拦着,就把林刘氏说的话,添了些油加了些醋说了,末了还可怜兮兮的说道:“大舅母,你看再过个把月大表哥和三哥就不能带着我玩了,你就让我们去吧。”
林方氏想了想也就答应了,他们林家村旁边这座山虽然大,却从来没有听说有什么危险的猛兽出没,山上的路也好走,不像那些悬崖峭壁,也就考虑了一会,林方氏就答应了。
“那你们去吧,不过得注意安全,大郎,照顾好弟弟妹妹,太阳下山之前必须得回来。”林方氏叮嘱了一句,这山上虽然没有猛兽出没,可是天黑了看不见路万一摔着怎么办。
林绍远一边把背篓从林绍安背上拿下来自己背上一边点头应是,兄妹三人就这样背着背篓沿着路往山脚跑。
林家这块地正好在山脚下,从地理传过去没多远就能到山脚了,这边有一条小路可以直接上山,而且还不用走竹林。
林莫瑶跟着兄弟两人沿着山路爬了半个时辰,才到半山腰的位置,虽然心里年龄够大,可是撑不住她现在才八岁啊,所以林莫瑶成功走不动了。
“,我们歇会吧。”这一路上来不停的都是在爬山,林莫瑶实在是爬不动了,把背篓往旁边一放,就坐到了地上。
林绍远看了看身后的路,也知道他们爬了不少了,想想也停了下来,一边坐下一边对林莫瑶说道:“阿瑶,我们这可才走了一半的路,你要走不动了我们就在这附近转转吧。”
林莫瑶看了看周围这些大树,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地上,微风吹在身上凉飕飕的很是舒服,林莫瑶忍不住深呼吸了一下,不由的感慨,空气真好啊,听了林绍远的话,林莫瑶就回头看着他,说道:“都到这里了,就继续往里走吧。”
话落,率先从地上爬起来,将背篓给背上,开始往里走。
他们现在已经到了山上,和刚才上来的不停爬坡的路不通,越到高出地势就变得越平坦,树叶比山下的更加粗壮了,这些山林里没有污染没有破坏,树叶落地之后就掉到地上,经过长年的腐蚀变成肥料再供给给山上的这些花草树木。
那些蘑菇就长在这些长年背阴不见阳光的大树底下,林莫瑶一边走一边低着头找,还真让她找了不少能吃的野生蘑菇。
林绍安和林绍远的背篓里也捡了不少,兄妹三人往里又走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林绍远才停下来,把背篓往地上一放,就从里面拿了一把镰刀出来,就开始挽袖子准备爬树。
林莫瑶楞了一下,问道:“,你干嘛?”
林绍安对她翻了个白眼,指了指头上的树,说道:“你瞧瞧那是什么。”
林莫瑶不明所以,但还是抬头看了一眼,只看了一眼眼睛就亮了,这满树挂着的拐枣可是大部分都熟了。
林绍远抱着树干,三两下就爬到了树上,然后挑了那些熟了的用镰刀直接砍了落到地上,林莫瑶和林绍安就负责在地上捡,一些误砍下来的生的就直接丢到地上,就当给大叔沤肥了。
捡了半天,这一棵树上的拐枣已经把她和林绍安的背篓给装满了,但是林绍远却不再继续往下砍了,林莫瑶好奇的抬头看了一眼,就见他已经顺着树干滑下来了。
看见林莫瑶不解的目光,林绍远就指了指拐枣树,道:“边上的那些我够不到,树枝太细了撑不住我,我带你们去找另外一棵树。”
林莫瑶点点头,背起背篓跟着林绍远往另外一边走,就走了十几米的距离,林绍远就重新上树了,这一次,砍下来的比之前的多,林莫瑶和林绍安捡了半天,把大树枝都给撇了,专门留了一串串的拐枣放进林绍远的背篓里,谁让他年纪最大,最能背呢,为了他们这些弟妹,就让他受点累吧。
林绍远还不知道弟弟妹妹心里的打算,只是看背篓没满就一直不停的往下砍,等到他重新从树上下来,看着那一背篓全是拐枣,甚至连片叶子也没有时,嘴角轻轻的扯了扯,而林莫瑶和林绍安则在旁边笑的没心没肺的。
林绍远伸出手点了点两人的脑袋,这才一个使劲就把背篓给背了起来,对两人说道:“走吧,下山了。”说完,带头往回走。
林绍安紧跟上,林莫瑶看了看这片山林,却有些不愿意走,她想尽办法让他们带她上山可不是为了专门来砍拐枣和捡蘑菇的。
只见她眼睛四处溜达,脚上的步子也迈的很慢,走在前面的兄弟俩不由的就停了下来,见她一副不舍的模样还以为是还没玩够,就说道:“阿瑶,今天天色不早了,还是早点回去吧,你要想上山,明天要是没事,再带你来就是了,一早出发,在山上吃午饭。”
喜欢的宝宝们请点下加入书架好吗?这点很重要噢,么么哒,爱你们
第三十九章毛栗子
林莫瑶眼前一亮,追过去问道:“真的吗?”
林绍远点点头,这才笑着说道:“好了,走吧,今天先回去吧,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