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喜绣-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打开看看,我找了好久才配齐。别小看噢,这包外面是粗布,里面可是猪皮做的,结实着呢。”林云眼中充满神采,还有一丝小小的得意。
  韩子安瞟了林云一眼,淡定地观察着手中的物品:一个长方形带硬壳有扣盖的荷包,不应该说是小盒子,大约六寸长,四寸宽、四寸高。盒子一侧呈半圆弧状,中间缝着寸许长的扣袢,中间穿过一条寸宽的皮条,好像是猪皮,皮条一端有铁环铁针,另一端皮条上有孔(请亲们想象一下皮带的样子)。
  他打开盒扣,从中拿出东西放在炕上,东西上面有字。他挨个捡起一个个小瓶和纸包,“止血散、红花油、蛇毒清、烈酒、跌打损伤丸、保命丸、止血丸、人参片、三七片、细棉布卷和小竹棍绑成的棉签。”
  打猎时的必用品,韩子安平时也带,只不过没有这么全这么整齐。他的眼神变得炽热,快速地拿起另一个应该是包的东西。
  那一个是长方形,软布缝成,中间打着两个间隔,边上有两指宽的绑带,未封盖,上口略紧,东西不容易掉出来。
  左侧第一个空格上面露着掌宽高度的手柄,他顺手抽出来,是一把寒光闪闪的短匕首,匕刃与把手高度相似,三棱状有线槽,感觉很锋利,匕鞘留在空格内未带出。
  第二个空格是一卷细绳,用丝制绣线编成股后由三股扭成,还有一个两头带长圆铁环的布带(自制简易登山带),带子由绸缎多屋缝合,两件物品捆在一起。
  第三个格内是个皮制水囊样的东西,上面用拉绳封口。
  还有一个纸包,他打开纸包,是一块白色绸缎,上用黄色丝线绣着几个星星。
  韩子安腾地站直身子,双手用力将林云抱着转了一个圈,兴奋地说:“云儿,太好了,谢谢你!这些是我最需要的。”说着他放下林云,转头看向那些东西,好奇地问:“云儿,那几件是干什么的?”
  林云摇摇头,都有点晕了。
  她指着那些东西说:“你看,这白色绸缎上绣的是北斗七星,你在山林里迷路时,天好时能看到,勺柄所指的位置向北;这个皮囊是装水的,装其他东西也行,备用啊;这个带铁环的布带是救急用的,用它拴东西很牢靠;绳子和匕首不用说了吧。”
  林云得意地说,“这个东西是你提亲后我开始准备的,刚拿回来,怎么样,棒吧!这是捆在腿上的,来,我帮你。”说着掀起韩子安的左裤腿,将布包绑在脚踝上方,“你试试,合适吗?”
  韩子安站起身,活动了脚,又跳了跳,没感觉有妨碍,才赞许地看着林云,满意地点点头。
  林云将药品装入盒中,扣好袢带,用皮带将药箱系在韩子安腰上,随手转了转,还挺合适的。
  韩子安心满意足地看了看这贴心的礼物,嘴角上扬,激动地对林云说:“云儿,谢谢了!这是我收到最满意的礼物。”
  “看吧,我想这你一定有用,哈哈,我真聪明,做了一件大好事!”
  林云的自吹自擂逗得韩子安再次大笑起来,他也为自己感到骄傲,订下了林云是自己做的最好的事,他捡到宝了,一个很棒很美的宝贝!
  下午韩子安回家了,没能带走多多,因为林云说她再好好调理一下,多多的胃就好了,想着他无奈地抱着多多不撒手,喃喃无言的样子,林云得意地笑了好长时间。
作者有话要说:  

☆、忙碌

  十月份了,娘开始忙菜地里的活了,每天收白菜,晒白菜,积酸菜,虽然有大顺娘帮忙,还是很累的。
  月初时,李媒婆来了一次,商量纳征即送聘礼的日子。
  老爹决定过节后再说,具体银钱和物品没细说,只让韩子安随大流就行。
  韩子安顺便接走了多多,当然带着林云准备的干面片、干面条、干香菇等东西,林云吩咐要确保多多的饮食营养。听说韩子安打了什么大猎物,挣了点钱,林云只问清没有受伤便不在过问了。
  十月十六日柳絮成亲,林云全家都去了,娘给了她一只银手镯,林云送了那两套衣服后,又制作了一盒头花,六种花色,绿竹和铁丝簪杆各一套。小翔送了一幅装裱好的《五子闹春图》画,小远送了自己抄的《三字经》,小霞送了两根彩色头绳和两个吉祥结子。
  芳芳是十月下旬结的,林云送了两块布料,两个荷包,每个荷包里装着两块手帕、两个香囊和两个结子,和自己一起干过活,东西不能太少了。
  芳芳和柳絮成婚后,绣活的人少了,林云更忙了。
  好在,桂花婶找了一个嫁到镇上的娘家村姐妹,叫秀枝,因只生一个残疾女孩被家族赶出来的,夫妻二人带着孩子无处可去,投奔到桂花婶家。秀枝手艺很好,租住在三伯的房子后,立刻绣起绸缎手帕,终于减轻了林云的工作量。
  那个女孩叫翠儿,林云发现她只是右耳没耳轮,在现代可不算毛病。今年十五了,手艺挺好能直接绣绸缎。
  天气越发寒冷,二表哥送来两竹篓的黄姜,林云又让娘将三分之二的黄姜晒干储存起来,准备过年开春在自家菜园子里种上。剩余的三分之一林云当作料使用,拿来那天就买了条鱼炖上了,很去腥味,让吃的人一阵夸奖。
  十月底时,小翔被文老板通知去灵岳书院见一下院长。
  林云没有跟去,好多事要小翔自己承担,不能全靠姐姐帮忙。听小翔回来所述,院长未说什么,他二儿子岳嘉豪对小翔挺满意,让他正月十六去上学。
  林云和家人商量后,定于腊月二十去院长家送年礼,初步定下送:一把躺椅,孙家送来的第一件成品,两件绸缎礼盒,再加上猪肉、鱼、酒、茶叶四礼就差不多了,又让小翔在送各八套结子时找文老板请教一下,礼物是否合适。
  大结子每套文老板给了十两,共收回八十两银子。
  不得不说,小草真是个好女孩,不烦不腻编着结子绳,使林云的大结子一共做了各八套,年底时要给个奖励。
  林翔在上学的事确定之后,便一门心思扑在了对联的制作上。
  他买了两刀红纸,又买了笔墨砚台,找了金色、黄色、桔色、绿色的油漆,准备大干一场。他想好了八副对联:
  迎喜迎春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平安横批:吉祥如意
  治家以勤俭为先,立身以孝悌为本横批:阖家幸福
  诗书门第风光古,礼乐人家气象新横批:心想事成
  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横批:吉星高照
  好日子舒心如意,美生活幸福平安横批:喜气盈门
  富贵双全人如意,财喜两旺家和睦横批:四季兴隆
  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横批:喜迎新春
  占天时地利人和,取九州四海财宝横批:财源不断
  他又让老爹给刻了几个模型,有喜鹊登梅、灯笼炮竹纹、双鱼戏水纹、福字纹、双喜纹、蝴蝶纹等。
  万事俱备,小翔让林云盯着,把这几幅对联写好。
  有红纸黑字联、红纸金字联、红纸黑字带花纹联、红纸金字联带花纹联,对联分大小尺寸,约三尺和四尺半的,花纹有黑色的、有彩色的,底边有平直的、有鱼尾纹的,不一而足。设定好对联的样式后,又设计了一些大小福字和吉祥话。
  林云给定好了价格,普通对联一幅卖八文,红纸三文一张,只能出一付,剩余边可裁中号福字。福字大的三文,中号二文,小的一文。如果买一套即一幅对联,大中小三张福字卖十二文;带花纹的对联一幅卖十文,一套卖十五文;大幅对联一幅十五文,一套二十文,大幅红纸五文一张出一幅对联或出四个大福字。
  一阵忙乱,到了十一月中旬,小翔催着老爹将年底前需用的木盒赶出来,他抓紧时间画出图案,好腾出时间写对联。
  林云定好价格后就不想再管,放手让小翔去做。
  一天小翔找到林云,犹犹豫豫地不敢张口,林云瞪着他,“男子汉大丈夫,说话这么不爽快,以后在犯就别和我说话。”
  一顿呵斥后,小翔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姐,能不能让小岩和我一起写对联。”
  “他不上学了”林云有一个来月没去奶奶家了,一是太忙,二来也不想去看大伯,从爹嘴里知道他的情况就行了,她怕与大娘再起矛盾,让家人不舒服。
  “大伯病后欠了一百多两银子,大哥手艺人家信不过,又听他是为要钱打过架,就一直没人找他干活。小岩想找份活干,年龄小只能当学徒。我想叫他过来一起写,也挣点钱。”
  “你还不知道卖得卖不出去,就找人帮忙,自己不先试试。”
  “姐,我试了,有次赶集我写的六幅对联都卖了,人家还说便宜呢。”
  看着小羞认真、严肃的表情,林云点点头,“行,你决定吧。走,和我去看看奶奶。”
  林云去的不是时候,正是奶奶家第二顿饭点,桌上是一盘青菜、一蝶咸菜、玉米饼子和清汤挂水的稀饭,只有大伯面前有一小碗ROU。她叹了口气,静静地等着人家吃完。
  大娘不知是幡然悔悟还是被家人说过,热情地招呼着林云,虽然面色尴尬,但一直在林云跟前。还一个劲地说:“小云啊,大娘错了,借的钱大娘一定还。”
  林云不语,只和奶奶、爷爷说话。
  趁大娘出去给大伯倒水的时候,奶奶对林云说:“你大娘这次是栽到家了,她侄女到现在一文钱没给,也一次没来过。唉!”
  林云想了会,总不能让爷爷、奶奶受苦吧,别人看见自家吃ROU,他们吃糠,好说不好听呀。
  见大娘走进来,就站起来正色对她说:“林袁氏,你家借的一百三十两银子,其中三十两是我家给奶奶贴补的不用还了。平常吃的好点对病人有好处,多熬些骨头汤,吃哪补哪。”
  这时,小翔已找了林岩,林岩听说后跑过来,他看着林云,想从中得到确认。
  林云摇摇头,“对联的事是小翔管,我不插手,他让你去你就去,别来烦我。”
  林岩对林云鞠了个躬,便与小翔走了出去。
  十一月中旬,二舅来了一趟林云家,告诉他们,他和孙信送躺椅时去了回霓裳阁,那个老板娘又订了二千个纯绿竹发卡,准备送去京城,二舅让林云再给设计几个花样。林云又去了趟姥爷家,教他们做了几个花样。
  日子在全家的忙碌中到了腊月初八,小翔叫着二堂哥林冬、林岩和刚放假的小远带着一百套大小对联一起去镇上卖春联。
  爹娘在家心急如焚地等着,差点将堂屋的地踏出一道沟。
  按娘的说法,小翔的投入有点大,实际上是买了二十刀小红纸,十刀大红纸,花了十一两银子。对联写的不费劲,小翔写大对联、大福字,林岩写小幅的,剩下吉祥话、平安语的由小远和小霞写,林云绣累了休息时也写一些,到腊月初八已经写了一半的纸了。
  直到下午酉初,几人才回家,扔下一袋铜钱后,抱着饭碗一顿猛吃。
  饭后细述了一下详情,感觉卖的挺好,今天只是找地方,摆弄对联有点费事。下次在去时把每幅对联在家直接叠好,上面摆一幅打开的,底下成摞放着好拿还不乱。
  另外小翔还说,下次赶集时自己和林岩也去,当时按顾客要求现场写,每幅要一百文,省得有人瞎挑。
  二堂兄也说别的镇上赶集的日子自己也去,能卖多少卖多少。看几人的热情劲,林云没有阻止。
  一直忙碌到腊月二十,林云凑齐了八套绸缎礼盒,二十套棉布礼盒,带着礼物去了县城,因为有
  躺椅所以雇了两辆马车。
  到了城门口,小翔和林秋去了灵岳书院。林云拉着礼盒去了霓裳阁。
  东西点好结帐后,两人又商量了一下过年的绣品怎么卖。
  于老板娘直接说,如果只做棉布的,每盒只能给一两银子,林云算了一下,成本在五百多文,在加上来往路费、住宿费,大约一盒只能挣二百多文,也还算可以,就同意了。
  于老板娘并没限制林云的制作数量,只让她有多少送多少,但不能超过五十盒。
  林云奉上给于老板娘的礼物:一幅精致的《花开富贵图》和一挂编织精巧的绿竹帘子。绣图是从
  秀枝手里买的,共买了三幅,花了三十两银子。
  第二天林云去文府递上礼单和物品就回客栈了。因为文老板给的价高,躺椅和结子都挣了钱,人要知道感恩。
  她给老夫人绣了一件抹额,一挂绿竹帘,老太爷是一个绿竹编的棋盘、棋盒和棋子;二奶奶、三奶奶一人一副绣图;文老板、三爷一挂绿竹帘和一幅绿竹笔架;
  另外还给文瑞然这个小屁孩送了两盒《七巧板》及两张画好拼搭图样的纸。****就是由七块形状不同的三角形(五块)、正方形(一块)、平行四边形(一块)木板组成,拼搭成各种人物、动物、桥、房子等图形,当然家中的孩子们都有了。
  当然是林云出图,老爹友情赞助了****礼物人人有份面面俱到,不求喜爱但求礼至。
作者有话要说:  

☆、过节

  林云拿着第二年的绣品合约和一车过节用的年货离开的长丰县城。
  回到家中又一阵忙乱,先是召集桂花婶他们说了一下过年的情况,告诉他们绣品价格按以前的给,只做细棉的。如果愿意就送到林家由小翔带去县城,如果不乐意就自己卖,让他们想好再说。随后又结了帐,每人多发了一两银子作为奖金(小编:不要把现代语带过去),并发了东西,每人一份猪肉、一坛酒、两块布料、一包糖果,桂花婶家三份,笑着搂住林云,称年货都不用买了。
  林云忙打躬作揖,连称“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林云请大家伸出援手,帮我一把。”
  众人呆愣一会便打趣起林云,原来东西不是白给呀,不知条件是什么,还不速速道来。
  在大家的哄笑中,林云捧出一摞裁好的棉布,“想请大家帮忙绣些枕巾枕套,衣服鞋袜,不着急
  我成婚前绣好就成,也算是大家给我送份新婚贺礼,添个箱。”
  桂花婶急道:“云丫头,你带我们挣钱,本来就应该给你送点东西,现在你拿出布料,这叫什么事啊!”别人也纷纷说着。
  二堂嫂嗔笑着:“大家快拿着吧,她舍不得咱们花钱咱就好好绣,最好一针一句祝福,什么百年好合,什么新婚愉快,还有男人听话顺心了。”说着自己先乐弯了腰,被林云追着打了几下。
  大堂嫂止住二人的笑闹,“好了,你们是即帮忙又送礼,不要阻了她的好意。”又转向林云,“再说我家小云忙着呢,还要做未婚夫的新衣,不知那个用不用帮忙啊!” 说完脸露戏谑地看了眼林云,快步向外走去。
  小草赶紧跑到门口,大叫着“姐,我帮你去追啊!”却在门外咯咯地笑个不停,引得屋内人一阵哄笑。林云红着脸分着东西,“都给我好好绣,不然跟你们没完。” 要是他们知道她给那爷俩一人做好一套薄棉衣、一套厚棉衣,再加上鞋袜、衬衣衬裤,还不定被他们怎么笑呢?
  腊月二十三过完小年,林云清理了一下挣的银钱,从九月到十二月一共挣了五百八十八两,扣除工钱、料钱、绣图、匕首、药品及送礼的花费后,再减去借大伯家的一百两,还剩下三百二十多两。
  晚上林云拿着记帐本给全家说了说,娘赶紧说自己手里还有三十来两,小翔也拿出十多两说是做对联他家先分的,估计过两天还能分二三两。
  林云将三百两交给娘,直接说:“这钱您收着,要有合适的地买点,庄稼人还是有地踏实。”
  又将另外五十两拿出来,“咱家一直没钱,都没偿过手中钱的感觉,我想每人给点,算是私房成吗?”说完羞涩地看了眼大家,“其实是我想要留点私房钱了。”
  娘叹口气,“要说吧钱还是攥在手里才踏实,都穷怕了。按你说的试试,就这一年,过年可不行啊!不过可不能瞎花。”
  看着小远和小霞拍手称快,林云不禁一笑,“我手里有二十多两,小翔手里的给他,爹娘每人十两,小远和小霞每人五两,不过他们两的钱由娘收着,每人再给二百文钱自己拿着,同意吗?”
  小远拍手并充满渴望地说“同意,能让我先拿一晚吗?”
  “成”林云将钱交给他俩,“剩下的钱过节或平时用,由娘管着。”说着,看了看他们,又从随身的钱袋里拿出四张银票,递到爹手中,“这是我卖花样挣的,有二百两小翔知道,有二百两是卖这次花样的钱,给您。”
  林云爹拿着四百两银票,手有些微的颤抖,疑惑地问道:“大丫头,几张图能卖这么多钱?”
  小翔担忧地看了眼林云,又严肃地看向家人“这是我来说。”
  他把林云讲的话和一些可能发生的事讲了一下,最后郑重其事地对大家说:“现在爹的疑问也是你们心中的疑问,别人只会比爹生出更多、更坏的结论,所以姐不让你们知道。现在姐要嫁人了,才拿出给这个家,你们如果还有良心就不能对别人瞎说,把他作为这个家的救命钱保存起来,即使出事时,也要先说是借的,等咱家真的有钱了,就没这些事了。”
  爹娘心中一怔,想起前些日子经过的事,恍然大悟般齐齐点头。“大丫头,我们现在才知道你的难处,放心,我们不说。”林云爹看看手中的银票,又看看家人,沉思起来。
  娘不知怎么回事,“他爹,小翔说的不对吗?”
  林云爹摇摇头,又点点头,好像下了什么决心似的,拿起手中的两张银票递给林云,“大丫头,爹娘没本事,让你回家后受了很多委屈,还要靠你挣钱养家,这个钱是给你的,你留着预防外一。”
  林云的心激动起来,爹娘对女儿还行,不是一碗水泼出去不管。“爹,我不要,我会再挣的。”
  娘拉住林云的手,“孩子,这钱你拿着,你拿我们当家人,真心实意地对我们,我们也不是没良心,当初的事是爹娘软弱才让你受苦,今后咱家有就不能让你看着,放心拿着当私房。再说,今后娘家有事,你还不帮了不成。”
  林云感受着娘手上的温暖,又看着爹和弟妹们也在点头,靠在娘身上轻轻挨了挨,含泪接过。
  女儿的撒娇令娘心花怒放,伸手点了点林云的鼻间,笑着将林云搂在怀中。
  过了一会儿,林云心情平静下来,转身走入自己的屋子,捧出一些东西。“你们看这些手饰,我要把它给你们一些。”随后,她拿出原林云带回的戒指递给娘,耳环递给小霞,“这是我以前攒下的,你们留着做纪念。”又拿出文府赏的银簪和银手镯递给娘,“这是人赏的,您留着戴或送给奶奶、姥娘。”又指着老夫赏的金镯,“这个您自己戴,一定会很好看。”最后指着文二奶奶送的一套银饰和玉镯,“这个我留下当嫁妆,都是新的,也吉利。”
  林云娘一听,赶紧推回来直说不要,让林云全都当嫁妆。其他人也直说不能要。
  “您们拿着吧,我如果陪嫁太多,让人说嫌话,何必呢,还不如将来买新的。再说,子安给我买了银簪,聘礼时说不定再买个银镯呢。”说完,林云嘻嘻笑了起来。
  “姐,你可不能和韩大哥要东西,免得将来人家看不起。”小远忽然严肃地说,娇嫩的小脸绷
  着,眼睛认真地看着林云。
  大家被小远的表情惊住了。望向他,眼中含着疑问。
  “我有一同窗的嫂子要了好多东西,让他家生活很拮据,所以总是骂他嫂子,很难听。姐,你一定不能要东西,我可以不花钱给你买!”
  林云听了此话后一阵感动,伸手抱住小远,“好弟弟,姐不要,姐等将来小远有本事了给姐买,好不好?”
  “嗯,我一定会记住,将来给姐姐买好多东西。”小远握拳挥了下,满含志气地说。
  后来爹娘买什么林云没过问,不过听小霞说,娘给姥娘买了个银镯子,给姥爷买了个什么棋;爹给奶奶买了银镯,真没创意,给爷爷买了最爱喝的酒,都准备过节时单独送过去。
  按部就班地送了年礼,过完三十后,正月初二,林家以丰盛地菜肴招待未来的女婿韩子安,这是韩子安送年礼时定好的。
  林云抱着多多和小远、小霞一起玩耍,看也不看正甜言蜜语哄着未来岳父、岳母的韩子安,气得韩子安一个劲地瞪她,示意她赶紧来帮忙。“你想结婚我又不急”林云白了一眼韩子安,低头装没看见。
  饭桌上,爷爷、奶奶笑眯眯地享受着未来孙女婿的奉承;老爹喝着韩子安斟的酒,美滋滋地说着,要给林云准备多少家具;娘配合地说着要做多少被褥,多少衣服。韩子安询问要给多少聘礼,需要买什么东西......
  晚上,韩子安住在了林云家,是老爹安排的,让他初四早上和林家一块走,省得黑灯瞎火的道不好走有危险。
  第二天,当韩子安和林云单独在一起时,他问起林云有没有特别想要的。林云笑着摇头,让他听爹娘的过得去就行。只叫他讲讲他家都有什么人,好准备一些见面礼,别到时出差错。
  听了韩子安的话,林云吓了一跳,有老爹后娘,有哥姐弟妹。大哥韩子杰大嫂张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