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喜绣-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韩子安的样子,武天扬也静静地沉思了起来,这么多年争战杀场,习惯了命令,家庭就是兵营,媳妇、孩子也是士兵,他们真的需要吗?
  也许应该问问他们真正需要什么了。
  庆功宴开过没几天,朝廷派来勘察矿井盐的人过来了,还带来了对发现农户的赏赐。
  武将军并未让韩子安他们接圣旨,也许知道他们并不需要这些。
  不过,送到韩家庄的东西不少,听武将军说,朝廷赏的并不多,但北部需要用此盐矿的辽阳、长春二府也送了东西,合起来就成了:
  白银九百两;
  红珊瑚金丝发钗、赤金累丝镯、花鸟争艳如意云簪、翡翠佩等金银珠宝饰品十二盒;
  清花缠枝莲纹茶具一套、粉彩花卉大碗、岁寒三友青花罐、掐丝珐琅双耳活环瓶等各式盘碗瓶罐十二件;
  猩红毛毡帘六挂、纯白羊毛毡帘六挂,毛毡团花地毡六张;
  石青灰鼠皮褂、宝蓝缎面貂皮袍、大红锦绸细羊皮袄等六件;
  水獭皮、貂皮、银狐皮、狼皮、大毛黑鼠皮、细羊皮等共三十六张;
  各色丝绸、彩缎、绢纱、细棉八十匹;
  还有些其他小件物品。
  林云笑眯眯地向武二哥道谢,言道:“赏赐还可以,没半路让人截去,应该知足了。”
  武二哥笑道:“行了,要不是我爹他老人家盯着,还想赏你东西。不过是发现了,由下边给点银子得了。”
  韩子安笑着对林云说:“这是二哥没贪,不然连提都不提你,还想赏赐,不把你灭口你才应该知足。”
  “废话,要不是二哥是个正直的人,我还不想说呢。最少有二哥看着,周边的农家买点盐还便宜点。”
  随后的日子,林云继续绣她那幅《白雪红裳》,韩子安开始在农场忙活起来。
  主要是加大养殖场和粉条加工场以及蔬菜大棚的规模,北部地区红薯产量高,冬天蔬菜少,多制作点粉条也能提高销售量不是。
  至于养殖场,他准备制作腊肉和肉干、肉松之类的东西,守边的军队多,不可能长期有肉食供应,所以,用猎物换取肉制品也是个不错的选则。
  蔬菜大棚的事,由于在下阳村已试制成功,所以当时林云交待了水根要保证结实,不出事就成。
  现在韩子安打听出来,在奔宁山脉中有煤矿,这样也就能少砍些木材,即少了人工,又能保证林云所说的减少森林砍伐,造成水土流失的事,所以,韩子安准备去山里看看。
  林云只告诉韩子安,如果需要采矿就不要用了,出现问题多,危险系数太高,如果有人身伤亡就没必要建大棚了。
  在林云完成《白雪红裳》时,韩子安的庄子改建工程已全部走上正轨。
  王则这个庄头已全部接手,真是人才,不但安排的头头是道,还能举一反三,将韩子安的命令执行的很彻底。
作者有话要说:  

☆、进京

  两人开始商量准备十月份离开东北取道京都的事,他们准备去京都过春节,这里实在是太冷了。
  在说多多也大了,也应该让他体会一下京都的繁华,等回到家就该让他上学去了,虽然乱七八糟学的在挺多,可怎么也得系统学过才能参加科考不是,估计这一猛子要等几年才能在出来。
  京都是大都市,人口多是非多,稍不注意恐祸起萧墙,遗祸全家啊!所以,两人将家中所有的人员集中起来,宣布了两人商量的家规。
  林云虽然让仆人叫他们老爷夫人的,也是为仆人多时叔婶的乱叫没规矩,可具体制度,应该说家规,还真没想过,这次爽得制定好一劳永逸吧。
  首先是守信不背主。
  你聪明也也好,老实也好,只要不背叛这个家就行;至于不想干了,可以,提前说,只要不满处说些这个家的事,其他问题好商量。如有违犯全家发卖(我想用杀无赦来的,不过想想,有时活着比死难受,立即改了)。
  其次是男二十、女十八成亲,男不娶妾、女不为妾。
  这一点是林云强调的,总不能自己不让韩子安享受齐人之乐,却有一帮子享福的家人吧,虽然林云不认为是享福。至于年龄是为了维护生命,岁数太小实在是危险。如有违犯全家发卖,决不留情。
  第三是敬人、自律。
  正人先正已,敬重他人,保持对外和谐。如有违犯按情节严重程度定罪。
  其他的也不说了,古时候的人就是老实,一纸文书一签,终身不改。家中这十多个人也是看好了心性才签的合约或买下来的,如果真走眼了,只能自认倒霉呗。
  进入十月后,韩子安和林云与武二哥、二嫂道别,准备离开东北进京。
  武二哥直接说:“你们带着鸿儿和珍儿回京,把他送进护国公府。过年,鸿哥要去考武秀才,帮我看着点。”
  韩子安和林云点头应下。
  几日后,韩子安带着家人起程离开东北。
  来时三辆马车,走时成了十辆,林云他们的兵马见壮,也带了不少的干货和腊肉,以及在东北置办的东西,这还不算空间里的。
  韩子安他们野外训练时,乘人不备,他也收集了不少好东西,不过没发现玉石矿让林云感叹有些运气不好。
  韩子安自己磨制的玉镯已经做完了,不过,他这人有点拧吧,非要在林云生日时才给,林云磨了几天也不肯吐口。
  两人从石勒县和苏平镇又买了不少玉,虽然不是极品,但比林云在长丰县见过的玉质不次,也算稍稍缓解了林云的低落情绪(她是财迷,就想弄个矿多带点东西回家)。
  一路上有武一鸿和武月珍相伴,韩子安也无法腻歪,只在长春府和阿察县小有停留,便直奔京都了。
  韩子安给了孤狼和北风三千两银子,让他们先去京都,最好能买下一所两进小院住下,免得总是住客栈或临时买太仓促了,约定在于老板的聚顺坊汇合。 
  长话短说,一行人终于在十一月六日到达京都。
  进入京都北门后,韩子安让林云带人去聚顺坊找北风他们,他送武一鸿和武月珍去护国公府。尚未分手,孤狼就赶了过来,原来他近几天都会来北门看看,今天时间正巧。
  都说是百年京都,这里的繁华和昌盛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首都吗,一定是一个国家最繁华最安定的地方。
  京都的整体建筑群成方型,皇城位于都城中央,四周各有一条主路直通城门,分别为东西向的平安、平顺大街,南北向的福运、福远大街,其他小胡同那就不可胜数了。
  至于,最热闹的地方应该是京都的八个市,如东市的珍玩玉器、南市的墨宝书画、西市的杂耍百货、北市的骡马粮食、绒市的锦绸布匹、柳市的蔬菜等等。
  不过,这可不是老北京的东贵西富南贫北贱,他们只是自然分成各种物品售卖的聚集地罢了。
  没办法,虽然林云没来过京都,但孤狼可是门清,给林云说得那叫一个详细。
  至于孤狼以前是干什么的,他没说韩子安和林云也没问。
  谁心里没个秘密,就像林云让家里的仆人不能将家中的事说出去一样,私底下嘀咕嘀咕也不能让人听见不是。
  不过,听他和韩子安说是为了躲什么事才到北边来,林云没细听,韩子安答应帮他问问有人能解决不。
  说话间,林云他们的马车来到位于京都东北角绒市附近的百弯大街张家巷内的座北朝南的二进四合院。
  林云在门前下了车,普普通通的院子,灰色砖瓦砌成的院墙屋宇,没有过多的修饰。南墙是一排倒座房,靠东南角三分之二处随墙起了个门楼,普通的木制大门紧关着,铁制的兽头衔环上挂着一把cha滚铁锁。
  孤狼赶紧上前打开门,林云走进大门,迎面是一座简单的青砖一字形影壁,四角刻云纹,中间空面写着大红色的“福”字。
  西侧用墙打着截断,使这里成了个小院,边上的倒座房是看门人休息之地。西侧的墙上是个月亮门,穿过去就是一进院子,院子西侧是两间厢房。
  穿过垂花门走进去,迎面是五间上房,三正二耳,左右各三间厢房,厢房两边各有一间耳房,院中左侧种着两株桂花树,右侧种着几株石榴,天气太冷,树叶子光秃秃的。
  两株桂花树中间是一眼水井,上搭遮棚,井台砌着青条石,边上放着个大水缸。
  院子中间是青砖铺成的十字甬路,被甬路截成的长方型土地上被好像种过花,现在只有光秃秃的黄土地。
  林云顺着垂花门两侧的游廊走进上房,中间是面积较大的堂屋,正位是张条案,上面摆着香炉和供盘,条案前是一张方桌和两把椅子,桌上摆着茶具,椅上铺着靠垫。
  林云叫孤狼安排跟着的人下去休息,又让水根家的去厨房烧些水给孩子们洗洗,自己直接走进东侧的卧室。
  卧室分前后两部分,前面靠窗处比较明亮,放着衣柜、洗漱架等,中间是木头打成的隔段,里面是一架雕花木床和梳妆台、圆凳,还没有布置,显得光秃秃的,但很四处打扫得干净。
  林云走进堂屋,坐在椅子上休息。
  这时,孤狼走进来,“夫人,现在已近午时,做饭来不及了,我让水根去边上的饭馆叫了几个菜,您一会洗漱下先吃点东西吧。另外,我让北风去护国公府门前等老爷了。”
  林云点头答应,“孤狼,咱们的马车存哪了,用着方便吗?”
  “离着不远有家连升客栈,我将马车暂存在他哪了,没买到带跨院的院子,所以,马车存放比较难。”
  孤狼又递上银票,“夫人,买房子共花了一千二百两,当时正赶上有个进士上任,所以卖的较急,不然这个钱拿不下来,我又买了些家具和使用的东西,这是剩下的钱。”
  “买的挺好的。”林云并不着急,有好的地方她会在买下来,将来小远如果有出息,能够进京,这所院子送给他也成。不过京城的房子就是贵,在长丰县城三进都能买下了。
  韩子安回来后,简单说了下护国公府的事,因没见到老将军他们,只将孩子们交给了管家。
  一宿无话,不,有话,旷男怨女时日良久,没办法一路带着两个电灯炮,所以晚上一夜激战。
  多日不曾欢愉的两人,简直是天雷碰地火,一个俯唱低吟勾引邀约,一个奋力耕耘放荡形骸,一如风中摆柳,一似雄鹰冲天。
  在林云浑身酸软,神志迷糊时,韩子安提前将生日礼物带到林云手腕上,并诱哄着林云答应他,云儿的身上,除戴他送的或自己买的饰品外,不许戴其他男人给的东西,永远不要!
  直到目前为止,他还对文老板送的竹笛耿耿于怀,直接收在空间存物的箱子中不让林云碰。
  其他东西他控制不了,但云儿身上的穿戴他决不让别人参与,即使是她的兄弟也如是。
  其实,林云真的不爱戴首饰,一是麻烦,二还是麻烦。
  平常就一根簪子和几只小花钿盘发,以前是银簪现在是玉簪。
  脖子挂的是玉葫芦,这个不能摘下来,原因你们知道的。
  腕子上一般带只玉镯,现在有韩子安给的,也别带其他的了,耳环戒指即使带也是最简单最普通的,花纹太多看着就累。
  所以,应不应韩子安也无所谓,不过,有要求就要有权利。
  她只能撒撒娇,嗔怪两句,你又不常给人家买,总不能老带一件东西出去吧。
  结果就是,韩子安第二天什么也没干,带着她去东市花了四五千两银子来了个大采购,气得林云直踹他,这也不怕花钱了。
  谁知韩子安却满面笑容,大言不惭地说:“反正我不让你戴别人的东西。”
  “皇上赏的也不能戴吗?”
  “不能,要想戴重新改改,”
  “那就成旧的了,你到底懂不懂。”
  “不懂,别的我管不了,你身子是我的,不能沾上别人的气息。”
  韩子安强硬的语气真是气坏了林云,可是心中又有些高兴,这个醋坛子要是一辈子都这样才好呢。
  “哼,不通情理。等我把钱都花了,看你还管不管我。”林云生气地对着韩子安叫着。
  过一会,她眼珠一转,贼兮兮地笑着,我也不给你买,只要你敢戴别人给的,我就有话说了。
  “想都别想,除了这个玉牌,我只戴你买的或自己买的,没有了我削根木簪也行。至于你,钱你随便花,真穷了我给你削木簪戴。”口气坚定,电劈不晃,雷打不动那种。
  林云心中美得不行,这个傻男人。却仍然假装生气地说:“你说的,别后悔!人家要说我抠门,有东西都不会打扮,我跟你没完。”
  说是说,可随后的逛街过程中,林云却表现的出乎寻常的温柔,听话地选着自己喜爱的首饰衣服,幸亏韩子安没管衣服。
  看着林云有些庆幸地拿着衣服,韩子安凑到林云耳边低声说:“云儿,你的衣服可以随便买或让家里人给你做,我的衣服可需要你来完成。”反正也没有人赏衣服,送衣服的人一般都是女性好不好。
作者有话要说:  

☆、杂耍

  林云瞬间清醒过来,原来这个家伙在这等着呢,“你,你......”
  她有些张口无言了,自己还是不如这个坏蛋鬼,又让他算计了。
  韩子安看着林云微微泛红的小脸,他想现在将她抱回家中好好爱抚一下,在告诉她一次自己对她的喜爱。
  可,他无奈地叹口气,轻轻抚了下她的头发,“你啊,小笨蛋!”
  爱是一定要说的,不过方式,晚上......
  天亮时;林云用被子紧紧裹住自己的娇躯,瞄着被扯裂的内衣内裤,眼神哀怨地瞪了眼如愿已偿的韩子安,我想不动针线也得成啊,这衣服咋办?下次在去长丰县时,一定要去馨悦坊买一堆放着,碰到个粗人没办法。
  休整了两天后,韩子安和林云向于老板家递了贴子准备前去拜访。
  护国公府,林云认为没必要,在说有武一鸿在,他家怎么也得对救命恩人有些表示吧。
  至于韩子安的结义兄弟老四王鹏,韩子安到京都的第二天就让人去过了,只是王鹏随武大将军去军营巡视去了,估计年前能回来。
  递拜帖?
  当然!
  虽然咱是平民百姓,没那么讲究,也不能失理不是。
  韩子安还是自己写了张名刺,与礼物一起送到王府,昔日战友进京,有时间见一下呗。
  听子安说,这小子混得不错,现在都成了正四品骁骑参领,他家又是京都的,有上过战场参战的经历,里外关系一拉。用现代的说法,只要不站队,那是升官发财妥妥的。
  不知他夫人什么样,按说听到信,怎么也得派个人过来打声招呼呀。
  估计王鹏和韩子安一样,没事不说,家里人也不知他们是啥关系吧。一个普通战友,没官没职的见不见两可,等王鹏回京在说吧。
  这都是林云心中想的,可不敢和韩子安说,他的兄弟他护着呢。
  于老板的回信很快,请韩子安他们明天去府上见面。
  有于老板娘打底,又有过一次合作买卖,也是答应比较痛快的原因吧。
  林云准备了两副画,一副是八仙过海、一副是塞外风光,让他自己找人绣去,爱送谁送谁呗。
  不过,林云还真想起来一件事,是不是让韩子安去找个出书的地,把自己这两次旅游时画的画稿印成书,有时间和韩子安商量一下。
  另外准备了些人参、鹿茸、干果干货、皮毛腊肉之类,怎么者也是刚从北方回来,带些特产是应该的。
  首饰绸缎他又不缺,这次就不送了。
  于家位于锦城大街南侧,远远看去,院子真的好大,林云实在看不出是几进几院。青砖院墙,高垒带檐,院内亭台楼阁,气势宏伟。
  怪不得人说,要想识别院落的品第衰荣,除了看门楼就是看墙头了。
  好像是说修竹几枝藤萝垂挂,八成是书香门里;墙头森严利物横锁,不是官宦就是豪门;如果砖缺瓦残,不是受困就是衰败。不知这种说法是不是真的,但一看于老板家的墙头,还真与林云家的小院不可同日而语。
  简单三间屋大门,两个石狮子,下置青石台阶,外表并不奢华,大概是门小院大房间多的人家,不显贵不漏富,比较内敛吧。
  绕过正门,林云他们被请进左侧偏门。
  于老板还够意思,没让他们走角门,不然林云还真说不好自己是否还会和于老板交往了。
  走过一条很长的青石甬路,林云他们来到一个很大的院落,在一所五间正房的大厅前站住脚步,于老板已在门前迎接了。
  寒暄过后,几人走进大厅,屋内的摆设讲究,桌、椅、条案、屏风等大都是黄花梨木所制,古色古香,没有商人的庸俗,反而显得凝重、雅稚。
  林云没有细看,便被于老板让丫环带去见于夫人了。
  于夫人虽然很慈和,但却很有大家夫人的风范,还带着点商家人特有的精明,察言观色很到位,一点也不会让人感觉不适。
  林云这两年自主惯了,但毕竟在现代练过,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自然一清二楚,最少不会招人反感。所以,这次会见以宾主尽欢收场。
  唉,跟大家族生活真的太累人了,不能多说,不能大笑,不能这、不能那,回家跟韩子安抱怨时还遭到韩子安嘲笑,“你不是想当有钱人吗?这点规矩就累,也太逊了。”
  “太逊了”这话是林云的顺口带出来的,韩子安这人学话太快,还能适时反击,不愧是当兵的。
  不过,韩子安传达于老板对林云的评价是,如果她是个男的,将是商业奇才。
  林云不置可否,自己最大的特点是,利用现代见识,在合适的时候,在古代创造材富。所以,虽然自己会做生意,但与他们这些商场战将差得太远了。
  韩子安说,于老板过几天会来拜访的。
  来就来吧,管顿饭还没问题。
  护国公府派了管家跟着武一鸿过来了一趟,感谢的话说了不少,东西也送了不少。
  但,按林云的说法是,虽然你救过我儿子,但想进护国公府的大门还不够资格,给点子东西就成了呗。
  东西还真不少,满满两大车,林云直说贪财了!反正我也不想跟你们走着,得点东西落点实惠得了。
  大人物就是大人物!
  其实,林云对去不去那里没啥意见,她只是想见见那个明阳府宜岭县的楚小娘子,毕竟都是从现代过来的,如果能帮一下还是要帮的。
  她从侧面向武一鸿打听了一下,只听说现在她总是在佛堂念经,很少出来,除非大将军问她事的时候,整个人像个木雕泥塑,好像没有生气一样。
  事情打听出来了,林云也呆住了,浑浑噩噩地游荡几天后,才在韩子安的安抚下好了点,但仍有些提不起精神。
  这天,韩子安带着她和孩子一起去西市玩。
  看着孩子们乐乐呵呵的样子,林云才算过去那个劲,一路说笑着去了西市。
  西市的样子有点像老北京的天桥,以小吃、杂耍和日用百货为主,真正是个平民市场。
  没有过多的礼教,单身出行的妇人比比皆是,即未遮面也不掩行,穿着普通,提篮挽盒,或急匆匆穿梭于各家店铺,或领着孩子挤进人丛,观景购物忙个不停。没看见穿着华丽,姿态高雅的贵妇,有钱人家的谁上这来,即使过来也会更衣换装,不想让外人知道。
  一进西市,多多和米粒他们便像鱼儿入了海,滋溜滋溜窜得那叫一个快。
  不过,韩子安也聪明,在家里就分好的谁管谁,孤狼、紫藤和水根家的跟着米粒,北风、魅影追着多多,翠柏和如意跟着祥子,水根和苍松跟着生子,韩子安和林云单独行动,他的主要任务是将林云哄好。
  两人悠闲地穿梭在天桥市场,不对,是西市。
  看着一个个杂耍摊子,林云兴趣逐渐浓厚起来,真的很好玩唉。
  你看过爬杆吗?细细一条五米多高的木杆,表演的人徒手身不贴杆向上爬,全靠手搂脚蹬,七八下就窜到杆顶,转身背向木杆,双腿盘住杆子,两手把握住杆子,身T成反弓型,还伸出一只手与下面的人打招呼。
  随后,转过身去,单手单脚勾住杆子,另侧伸展开来,成大字展示,接着,双手抱杆,双腿离杆,绕着木杆旋转起来。
  正当底下观众看得着迷时,表演者猛然双腿夹住杆子,头下脚上倒立着从杆顶快速滑下,像失重似的,人们的惊呼尚未停止,他却在头快着地时戛然停下,看着观众拍着胸口大声喘气,他却气定神闲地扶杆立起,向人们举手示意。
  这时,一声铜锣响,一个人手拿托盘,转圈向观众说道:“各位辛苦了,请帮个场,觉得好您给忙了半天的小子们打个赏。” 
  鼓对鼓、锣对锣,平地抠饼对面拿贼(郭德刚小说<过得刚好>里写的),欣赏完人家的表演,当然得给钱了,总不能白看吧。
  林云和韩子安拿出一把铜钱放在盘中,转身向下一个地摊走去。
  是横练铁布衫的,硬气功类,林云看着害怕,转身走了。
  接着是耍中幡的,正赶上人家说:“有钱帮个钱场,没钱帮个人场。”于是,林云帮了钱场。
  随后又看了抖空竹的,声音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