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迷梦-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鞯谋躺ノ朴衽澹衽迳嫌ㄈ蟮墓庠笕梦已矍耙涣粒钦俏以诓┪锕菘吹降哪强橛衽澹褪羌苏饪橛衽逦也糯┰降秸饫锢吹模裁椿嵩谒纳砩希空庥衽宓降子惺裁蠢赐罚课业拇┰胶驼饪橛衽逵志烤褂忻挥泄叵的兀
就在我发愣的时候,他早已经走远了。李愔拍了拍李佑的肩,说道:“走吧!”李佑不善的看了我一眼,冷哼一声,跟了上去,我因为一直想着那块玉佩,未加理会。
“在想什么呢?”
听到声音,我才记起李泰还站在我身边没走,原本还以为就剩我自己了呢。我摇摇头,说道:“没什么?”李泰大概是见我神色有异,关切的问道:“五弟没弄伤了你吧?”
我再次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声音小的像蚊子。
李泰说道:“五弟脾气一向不好,你别介意。”
我心道:人家是皇子,我哪里敢介意啊?嘴上说道:“我知道。”
李泰噗嗤一笑,说道:“刚才见你在五弟面前伶牙俐齿的,怎么现在话变得这么少了?”
我说道:“刚才说错了话,所以现在不敢再多话了,免得言多必失,祸从口出。”李泰“嗯”了一声,说道:“那样的话以后可万万不能再说了,你要记住,在宫里,时时处处要谨言慎行。”
☆、第十八章 李恪
我点头应道:“我知道了,多谢殿下。”若不是李泰及时出现,我可能就死在李佑手里了。我来到这里后,始终处处谨慎,今天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许是压抑得太久,加之那李佑实在可恶。
“你知道就好!”李泰看着我微微一笑,转身欲走,我急忙叫住他,“殿下!”
李泰回过头来,问道:“怎么了?还有什么事吗?”
他的眼神中带着温和的笑意,语气里透着关切,我的心里忽的一暖,愣了好一会儿,才记起要问的事情,开口道:“刚才先离开的那个人是谁啊?”我虽然觉得他应该是李恪没错,但是不敢完全肯定,能叫李佑五弟的,除了承乾、李泰和李恪,还有一个二皇子呢,只是历史中记载他出继给了李世民的兄弟,而且很早就死了,但是我不不记得他过世的年份,若说那个带玉佩的人是二皇子李宽,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李泰答道:“那是我三哥,蜀王恪。”顿了顿,又问道:“你怎么问起他来了?”
我不能实话实说,随口编道:“我只是见他冷着一张脸,有些好奇。他是不是不太容易亲近啊?”李泰说道:“我三哥一贯不苟言笑,但是他脾气并不坏,你不用怕他。”
我笑着点点头,李泰问道:“还有事吗?”我摇摇头,“没有了。”李泰牵动嘴角,微微一笑,说道:“如果有什么需要,记得去找我。”
我点点头,目送李泰离开,心里盘算着该怎么接近李恪。
…………………………………………………………………………………………
“唉!”
我百无聊赖的擦拭着琴弦,脑子里都是李恪那一张冷若冰霜的脸,接近他都不容易,更别说从他身上取到玉佩了,我有不能去硬抢。半夜里去偷?也不现实,且不说宫里层层卫士,皇子的住处,一定有贴身侍卫把守。
我正想得入神,肩膀猛的被人一拍,我身子一颤,吓得差点儿叫出来,回过头,却见碧儿正看着我。她没想到我会有这么激烈的反应,疑惑的问道:“姑娘,你在想什么呢?”
我抚着胸口,说道:“碧儿,你吓死我了!”
碧儿手里拿着几株百合,她一边将百合插到花瓶里,一边说道:“姑娘还怪我!我都叫了好几声了,姑娘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拿着块抹布发呆。”
我把手中的抹布往旁边一扔,说道:“我昨天遇到了三皇子蜀王、五皇子燕王和六皇子梁王。”碧儿问道:“燕王他没有为难你吧?”
我走到桌案前,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说道:“我们发生了一点儿口角,不过他也没怎么为难我。”
碧儿坐到我对面,趴在桌子上看着我,惊恐的说道:“什么?燕王你也敢惹!他可是长安城里出了名的霸王。”
我看着杯子上的兰花图案,无所谓的说道:“惹都惹了,我也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喝了一口茶,我看着碧儿,说道:“你和我讲一下蜀王和梁王吧,我见蜀王总是冷着一张脸,好像很不好相与,梁王倒是脾气很好的样子。”
碧儿直起身子,说道:“蜀王和梁王都是杨妃所出,两位殿下都是文武双全,蜀王性子极冷,我们大家都很怕他,但是也没见他苛责过谁;梁王脾气倒是极好,而且精通音律,只是他六岁的时候就出去拜师学艺了,后来又一直在外游历,很少回宫。”
“梁王一直生活在宫外?”这个说法我在史料中倒是从来没有见到过,小小年纪就离开皇宫,拜师学艺,李世民和杨妃怎么舍得?
碧儿点点头,“没错,这次是太上皇驾崩,梁王殿下才回来的。蜀王殿下和燕王殿下原本在封地,也是回来奔丧的。”
我本还想问一问碧儿李恪的喜好,但是转念一想,以李恪那冷冰冰的性格,应该很少有人能摸得清他的喜好脾气,碧儿一直在皇后宫中,又怎么会知道呢!
☆、第十九章 沁月轩
国丧一过,宫里的人换掉了素服,但是在穿着打扮上仍旧不敢太过招摇,毕竟国丧才刚刚结束,若是立刻打扮得花枝招展,未免有对太上皇不敬的嫌疑。
七月的长安,骄阳似火,仿佛一张纸放在太阳底下,时间一长都能燃着。这这个没有空调的时代,大热的天儿,又不能穿短裙吊带,简直就是受罪。人家清朝还有冰块可以消暑,而我现在所生活的这个时代什么也没有,哦,不对,还有扇子。
我不停的摇着手中的团扇,手早已经酸了,可是只要一停下来,难以忍受的热浪立刻袭了上来,即使是打着扇子吧,扇起的风也是热的。
好不容易太阳终于落了下去,虽然余热还是没有消散,总算没有了白天灼热的感觉。我把手中的扇子扔到一边,手上顿觉轻松了许多。
在房间里闷了一整天了,我寻思着出去走走,出门还没走几步,就遇到了皇后身边的一个小宫女瑾兰。她手里拿着一只锦盒,小心翼翼的样子,见了我,点头道:“慕雪姑娘!”我随口问道:“你这是要去哪儿啊?”瑾兰答道:“前几天吐谷浑进贡了一些首饰,有一只玉镯,皇后娘娘说很适合杨妃,让我给杨妃送过去。”
我心道:杨妃不正是李恪的母亲吗?既然正愁没有办法接近李恪,不如先从杨妃入手。于是笑着对瑾兰说道:“我正闲闷得慌,想出去走走,不如你把东西交给我吧,我帮你给杨妃送过去。”
瑾兰犹豫道:“怎么好意思让姑娘替我跑一趟呢?”我笑道:“没关系的,反正我也闲着无事。”瑾兰不再犹豫,把手中的锦盒递给我,说道:“那就有劳慕雪姑娘了。”
我接过锦盒,对她摆摆手,说道:“不用跟我客气,你快去忙别的事吧。”
看着瑾兰匆匆离开,我忽然意识到立政殿里貌似所有的宫女手上都有很多的差事要做,只有我最闲。
……………………………………………………………………
杨妃住的地方叫沁月轩,进了门,就见院子里摆放着几口需三人环抱的大缸,缸中存了水,水里是碧绿的荷叶,和含苞待放的荷花,花上有蝴蝶翩然,空气中的花香似有若无。好一个沁月轩,好一个杨妃,只有这样的沁月轩才配得上那样一个不染纤尘的女子,也只有那样一个女子,才会有如此巧妙的心思。
我来杨妃宫中,虽然是为了寻找接近李恪的机会,但是却没想到李恪此刻居然会在杨妃身边。我进来时,他们母子两个正下着棋。李恪他看到我,脸上有一瞬间的惊讶一闪而过,随即又把注意力放到棋局上。
我行了一礼,说道:“见过杨妃娘娘,见过蜀王殿下!”
李恪头也不抬一下,完全当我不存在,杨妃面带笑意,温和的看着我,说道:“本宫记得在皇后宫里见过你,你叫什么名字?”
我答道:“我姓萧,叫萧慕雪。”随后后双手捧着锦盒,说道:“这只玉镯是皇后娘娘让我送过来的,皇后娘娘说这只玉镯很配娘娘。”
杨妃身边的宫女从我手里接过锦盒,站到杨妃面前打开盒子,杨妃抬手取出玉镯,那是一只莹润剔透的乳白色玉镯,杨妃拿在手里,细细的打量着,“果然是难得的美玉。”抬头看向我,笑着说道:“让皇后费心了,劳烦姑娘替本宫多谢皇后。”
☆、第二十章 李佑
我只是来替皇后送礼,现在礼送了,我也没有理由继续留在这里,扫了一眼李恪腰间的玉佩,俯身道:“东西已经送到了,如果娘娘没有什么事,我就退下了。”
杨妃含笑点头,对身边的宫女吩咐道:“替本宫送慕雪姑娘。”
出了沁月轩,想着李恪刚才纹丝不动的表情,我该怎么接近他呢?其实,我即使接近了他,拿到了他的玉佩,想未必就能回去,一定还需要又其他的巧合,否则也不会那块玉佩放在展览馆中那么久,偏偏我来到了这里。只是,若不试一试,就一点儿机会也没有了。来到古代已经三个多月了,我仍旧觉得像是在梦中,总觉得哪一天梦一醒,我又躺在了我宿舍的床上。只是一夕入梦来,却不知何时梦方醒!
我慢悠悠的走着,走着,看着沉下西山的夕阳,忽然想起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现今我在的地方,可是比天涯还要远。想到这里,眼泪不知不觉的流了下来。
头顶突然想起带着怒气的声音,“你这个宫女是没长眼睛吗?见了本王还不行礼!”
我心想是谁有这么大的脾气?一抬头,见是我结过梁子的李佑。大概是我此刻的表情太过于悲戚,他见了一愣,尴尬的说道:“诶。。。。。。诶你哭什么?本王又没把你怎么着!你。。。。。。你不是很凶的吗?”
难道他以为我哭是因为他?不过看他那一脸黑线,说起话来结结巴巴的样子,丝毫没有了刚才的霸道。难道,这个李佑的软肋,是女人哭?真是难以想象,他那么霸道的一个人,几滴眼泪眼泪竟会让他惊慌失措。
我低下头,用双手拂去脸上的泪水,抬头道:“我什么时候哭了?”
李佑指着我说道:“本王明明看到你……”我拍掉他指着我的手,说道:“说话就说话,放下你的手。”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谨言慎行,可见了李佑就管不住自己的嘴了,许是看不惯他倚势凌人的样子,也许是对他射死那只兔子耿耿于怀,不过重要的是我清楚我是皇后身边的人,他不敢把我怎么样吧。
李佑没想到我会有这样的举动,他贵为皇子,可能也从来没有人敢这样顶撞他,一时没反应过来,愣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对皇子不敬!你知道是什么罪吗?”
我看着李佑恼火的样子,心道:都说李佑脾气坏,不好惹,可是依我看来,他也不过是一个没有牙的老虎罢了,只会仗势欺人,看他那么容易被惹毛,反应又那么迟钝,定是个没心机的主。想到这里,我对他半点儿畏惧也没有了。
我笑了笑,说道:“殿下是又想问我是不是活的不耐烦了吗?你除了用死来吓唬人,还会什么呀?”
我相信绝对没有人这样对他说过话,他有些语无伦次,咬着牙道:“你一个小宫女,竟敢如此不把本王放在眼里!”我瞪了他一眼,说道:“就是不把你放在眼里,怎么的!?”
“哈哈哈!”
不远处冷不防的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我循着声音看过去,见李愔正向这边走过来,边走边朗声说道:“五哥,看来你这个五霸王也不外如是啊。”
他话音刚落,人已经站在了我和李佑身边,嘴角含笑,上下打量着我,感叹道:“好厉害的宫女啊!”
李佑脾气虽暴躁,但是胸无城府,为人简单,所以在他面前我不用顾忌些什么,可是这个李愔的脾气我一时还琢磨不透,不敢胡乱说话,俯身道:“见过梁王殿下。”
李愔摸着下巴,斜眼睨着我,玩味道:“刚才的气势到哪儿去了?”
我一时无言以对,索性三十六计走为上,俯身说道:“如果两位殿下没有什么事,我先退下了。”说完,一刻也不敢停留匆匆离开。走了几步,听见身后李佑说:“诶?为什么她对我们的态度差这么多啊?”
☆、第二十一章 狩猎
自李渊过世后,李世民始终闷闷不乐,长孙皇后因为连日来的操劳和伤心,病情也有所加重。为了纾解皇上和皇后的心绪,长孙无忌提议到西山围场狩猎。李世民同意了长孙无忌的建议,并命长孙无忌负责安排,形成安排了两天。
我整日在宫里呆着,早就闷坏了,正想着该怎么和皇后说情,让我也随行狩猎,已有皇后身边的宫女前来通知我,让我准备随行。碧儿在一旁笑道:“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姑娘这下可高兴了?”
我笑道:“难得出宫,当然高兴了。”碧儿道:“姑娘先别急着高兴,先要想想都要带些什么东西才好。虽说只在外面过一夜,但是睡的是帐篷,现在天气又凉了,保暖的东西可不能缺。”
我悠闲的坐到床上,无所谓的说道:“不用那么麻烦了,左右就一晚上,凑合一下就过去了,东西带多了反倒麻烦。”我一向随遇而安惯了,在现代的时候因为喝醉露宿街头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碧儿无奈的摇摇头,说道:“那琴总要带吧?难保皇上皇后会突然要听姑娘弹琴。”我从床上跳下来,点头道:“对,琴是一定要带的,其他的就都算了吧。”
碧儿一边帮我擦拭着琴弦一边抱怨道:“东西又不用姑娘自己扛着,东西多带一点儿总是好的。”
我摆摆手,说道:“不用,太麻烦了,带去了也不一定能用得上。”
………………………………………………………………………………
初秋的早晨,风里带着丝丝的凉意,拂在脸上,甚是舒服。离了青砖红瓦的宫城,一路西行,只觉得天地宽广,草木依依。
这次出行,李世民只带了皇后,并没有带其他的妃嫔,听说本来是安排了杨妃与皇后同去的,但是杨妃说染了风寒,没有前往。除了成年的几位皇子,李世民还带了皇九子晋王李治和高阳公主。这两位可是历史上的名人,李治自不必说了,他后来继位成为了唐高宗,也就是武则天的丈夫;而高阳公主,据说备受李世民喜爱,她与和尚辩机的那段情更是轰轰烈烈。听宫女们说,高阳的生母在她出生不久就去世了,她一直养在皇后身边。我虽然也在立政殿,但是不在皇后身边伺候,所以并没有见到李治和高阳,这还是我第一次见他们。他们现在还不过是十来岁的年纪,两个小屁孩儿。
随行的还有赵国公长孙无忌、鄂国公尉迟敬德、鲁国公程知节、英国公李勣,都是能征善战,精于骑射的主。在现代,看过《隋唐演义》的人对这几个人一定不会陌生,尉迟敬德可是《隋唐演义》中的名将,程知节和李勣这两个名字听着可能会有点儿陌生,但是若起他们的原名,相信很少会有人说不认识。鲁国公程知节,原名程咬金;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后来被赐姓李。一个个都是隋唐影视剧中最活跃的人物,只是电视剧和演义中戏说的成分居多,他们真实的性情未必是那样的。
长安周边山地居多,难得有这么大片的草场,还还以为西山真的就是一座高山呢。
其他人策马奔驰,我却只能看着,虽说在现代也去过跑马场,可跑马场地势平坦,还有人牵着,在这里,我非摔下来不可。
正看得入神,李泰牵了一匹白色的马过来,说道:“怎么光看着?”他轻轻的摸着马的脖子,对我说道:“这是我帮你选的马,它很温顺,最适合女孩子骑。”
我指着面前在不断用前蹄扒地的马,问道:“你让我骑它啊?”李泰理所当然的点点头,“对啊!”
我低头咬着食指,不好意思的说道:“我不会骑马。”
李泰惊诧道:“你不会骑马?”
我抬头道:“不会骑马怎么了?很奇怪吗?”李泰看着我莞尔一笑,“不奇怪!我只是担心你无聊。”我说道:“我还要去陪皇后,殿下快去找猎物吧。”李泰应了一声,“好!”脸上始终带着温文尔雅的笑容。
☆、第二十二章 秋词
围场中的帐子是提前就已经命人搭建好的,所需物品也早已安排妥当了。走了一路,长孙皇后有些疲惫,在外面坐了一会儿就回帐子里歇息了。
我在四周转了一圈儿,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正是“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的时节,看着泛黄的草木,心中不免惆怅。我以前在春秋时节也经常和朋友们去爬山、郊游,那时,一群人在一起有说有笑,疯疯癫癫的,可是在这里,我就是一个异类,我虽然也如其他人那般生活着,可是我始终没有办法从心底里适应这个时代的思想和文化。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尊卑贵贱分得清清楚楚,而在我所生活的时代,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谁也不用对谁卑躬屈膝。
我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忽听帐前越来越热闹,想来是大家狩猎归来了。我也不好在外呆得太久,起身往回走。
夏日里为了消暑,我用新鲜的瓜果榨了果汁,长孙皇后尝了之后连连称赞,以后为皇后准备饮品就成了我的工作。前些日子南方送来了一些柠檬,我把柠檬切成薄薄的小片,放在蜂蜜里腌了,这次出门带了一些过来,命人打了泉水冰着。
李世民在自己的帐子前设宴,也不知道吃的是午饭还是晚饭,我刚想偷个懒小睡一会儿,皇后身边的宫女蓝心过来说皇后让我准备喝的。我只得起来,拿出用蜂蜜腌过的柠檬冲了水,和蓝心一起送过去。
几位皇子面前的桌案上俱摆放着笔墨纸砚,不知道在写着什么。只见李恪、李泰、李愔面色从容,不紧不慢的书写着;承乾握着笔犹豫着,很为难的样子;李佑则是挠着头,很是不耐烦。
我低声向蓝心问道:“那是在干什么呀?”蓝心回答道:“皇上让几位殿下每人作一首诗。”
作诗?看来,此番出行,李世民不单单是为了散心,更多的是要考察几个皇子,这比完了武的,又来文的了。
我正想着,李愔已经把写好的诗交给了太监,紧接着李恪和李泰也作好了,李世民拿在手里看着,不住的点头,很满意的样子。最后李佑按捺不住,挥笔不知道写了些什么,也交了上去,只剩下了承乾,他急得不停的擦汗,长孙皇后一脸的焦急和担忧。
我在蓝心耳边问道:“知道是什么题目吗?”蓝心答道:“皇上说就写当前的景色。”
古今描写秋色的诗词虽然多,但大多是伤秋悲秋的,适合此景,却不适合此情。
头顶忽然传来大雁的叫声,一队大雁一字南飞。我头脑中灵光闪现,忽然有了主意,把手中的托盘交到蓝心手上,说道:“你等我一下,我去去就来。”
回来帐子里,我赶忙找出纸笔,把刘禹锡的那首《秋词》誊在纸上,等不及墨干,急匆匆的折了起来。
……………………………………………………………………………………
李世民将手中的诗反复看了几遍,交到长孙无忌手里。长孙无忌看罢,忍不住拍案道:“好!好诗!太子真是高才!”
尉迟敬德刚喝下一杯酒,听长孙无忌赞“好诗”,忙道:“既然是好诗,还不快念出来听听。”程知节在一旁道:“念了你也听不懂。”尉迟敬德听了,黑脸一拉,说道:“你怎么就知道我听不懂了?”程知节哼了一声,说道:“就你大老黑,大字不识一筐,你要是能听懂,我程咬金就叫你爷爷。”
我原本还以为演义的内容多半是杜撰的呢,可是看这两个人吵架的样子,还真是和演义里的形象一般无二。
李世民像是早就已经见惯了,也不管他们。李勣不耐烦的打断道:“行了!你们两个一吵起来就没完。”又对长孙无忌说道:“长孙大人,读来听听吧。”
长孙无忌念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李勣抚着半长的胡须,点头赞道:“好诗!的确是好诗!”他说这话的时候,目光有意无意的瞥向我。难道被他发现了?我在经过承乾的时候仔细的向四周看过,见没有人注意,才把纸条扔到他的桌子上的。
李世民看向承乾,目光中带着几分锐利,“这首诗是你自己作的?”承乾低头道:“是,是儿臣作的。”一听就没底气。我只顾着帮承乾,却忘了知子莫若父,以承乾的个性,怎么会作得出这么昂扬的一首诗呢?我也忘了这么做的后果,帮助太子蒙骗皇上,这可是欺君之罪,好在李世民并没有追究,我才算躲过一劫。我怎么总是不记得自己现在所生活的是怎样一个时代呢?
………………………………………………………………………………
晚上,我闲着无聊,想着出去走走,走了没多远,见不远处有一个火堆,我还道是谁,走近了才发现是李治和高阳。我四周看了看,并没有发现太监和宫女,诧异的问道:“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