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迷梦-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从李恪手中拿过丝帕,淡蓝色的丝帕上就这一直雪白的梨花,一看便知是谁的东西。
    李佑这般莽撞的人,竟也是一个性情中人。
    我说道:“我需要进宫一趟。”
    他拍拍我的肩,说道:“去吧。”
    …………………………………………………………………………
    我来到曼舞的宫中,她正坐在梨树下弹琴。如今正是梨花花开的时节,满树的雪白,整个院子里都是梨花的清香,让人闻之欲醉。曼舞穿了一袭白色的衣裙,头发只用简单的发簪绾着,仿若不食人间烟火。
    待她一曲终了,我感叹道:“多美的梨花,多好听的琴声啊。只是齐王,他再也看不到了。”
    曼舞站起身,说道:“慕雪,我知道你会来的。”
    我乍然听到她的声音,不敢相信的看着她,“曼舞,你,你会说话?”
    “很奇怪是吗?”她淡淡的一笑,笑容里蓄满了苦涩,“其实,我一直是会说话的。”
    我愈发觉得奇怪,问道:“那你为什么一直不肯说话呢?”
    她坐到一旁的石凳上,桌子上有一壶酒,两只杯子,倒了两杯酒,抬头看向我,说道:“坐下来把。”
    我走过去,坐到她的对面,问道:“曼舞,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她悠悠的说道:“我没有告诉你,我还有一个孪生的姐姐,她叫轻歌。”
    轻歌曼舞,果然是极好的名字。
    她喝了一口酒,继续说道:“我们姐妹两个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就连我们的母亲都没有办法分辨出我们两个。我们两个又都从小就能歌善舞,整个长安城,很难找出哪个姑娘的歌声比我和姐姐的更动听,舞姿比我和姐姐的更漂亮。”
    曼舞的舞姿我是看过的,的确是曼妙。我追问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曼舞接着说道:“我和姐姐十五岁那一年,我们的房子不知道为什么失火了,我和姐姐死里逃生,好不容易才从火海里逃出来。可是,姐姐的脸却毁了。她变得很自卑,不愿见任何人,更不愿见我这张和她原来一模一样的脸。”
    我问道:“你为了让她放下自卑,就装作不能说话是吗?”
    她微微一笑,说道:“是的,从那之后我就不再说话,让所有的人都以为我在那场大火中毁了嗓子。从此,我和姐姐两个人就经常是她唱歌,我跳舞。”
    原来曼舞的故事这么复杂。我问道:“你从十五岁起就再也没说过话吗?”
    她抬头看向满树的梨花,目光温柔而恬淡,“有一次例外,是我十六岁的时候,我去山里采药,我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梨花开满枝头的时节。我采完草药准备回家的时候,在山林里遇到了一个受伤的男子。他伤得很重,我把他带到一个废弃的草屋里,帮他处理伤口,为他上药。他总是一副很不开心的样子,为了逗他开心,我为他唱歌,给他讲笑话。”
    “后来呢?你们没有在一起吗?”
    美女救英雄,然后不应该是英雄以身相许,两人情根深种吗?
    她的眸子蒙一层浓重的阴影,“他还没等身上的伤完全好,就有要事先走了,临行时,他说他一定会回来找我。”
    我猜测着问道:“他后来回来了吗?”
    她又是微微一笑,这笑容比之前的更加凄楚,比眼泪还让人心酸。她说道:“半年后,他真的来找我了。可是,他却把姐姐当成了我。”
    我忍不住惊呼,“怎么会这样?”
    曼舞抚了抚自己的脸,说道:“和他初遇的时候,我的脸不知道对什么草药过敏,起了很多的疹子,于是我一直用白纱蒙着脸。”
    我了然,说道:“我明白了,你和他初遇的时候蒙着脸,又能说话。于是再次相遇时,他想当然的把你的姐姐当做了救过自己的女孩儿,对吗?”
    “一点儿也没错,他后来便成了我的姐夫。”
    人世间的事,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阴差阳错。
    我问道:“你为什么要对我说这些?”我认识曼舞多年,她从来没有开口说过话,更何况是将这么多自己的故事。
    曼舞悠悠的说道:“这些事,我只是希望能有一个人知道。是我对不起齐王,我也对不起你。”
    我疑惑道:“为什么要这么说?”
    什么叫对不起齐王,也对不起我呀?若说曼舞对不起李佑,我还可以理解,可是对不起我,这从何说起啊。
    “也许有一天你会明白的。“曼舞抬手接住一片从树上飘落的花瓣,说道:“若不是我,齐王他也不会谋反。”
    我劝慰道:“这也不能怪你。”
    曼舞看着我,自嘲的一笑,说道:“如果我说是我让他谋反的呢?”
    “你?”,我惊恐的看着曼舞,“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曼舞又倒了一杯酒,说道:“你就当做我是祸国殃民的红颜祸水吧。总之,是我利用了他,辜负了他。”
    我一时间竟无言以对,半晌,问道:“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个?就不怕我告诉皇上吗?”
    曼舞嗤声道:“皇上?皇上他早就知道了吧。”
    “什么?你到底在做什么?”
    我猜不透曼舞是怎么想的,她说这个的时候,就好像是在说别人的事情。
    曼舞刚张开嘴想说话,却吐出一大口血来。
    “曼舞!”我忙起身扶住她。
    她冲着我一笑,这是我唯一一次在她脸上看到的真正的笑容。她说:“我在我自己的杯子里下了毒。这条命,是我欠齐王的,也是我欠水音姑娘的。”

  ☆、第一百二十七章 父子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握住曼舞冰冷的手,越来越不明白她话中的意思。
    她摇了摇头,抱歉的看着我,“我现在不能告诉你,但是你总有一天会明白的,我,我只愿到了那个时候你不要恨我。”
    我见曼舞越来越虚弱,也顾得这些了,说道:“你先别说话了,我去叫帮你叫太医。”
    “没用的。”曼舞拉住我的手,摇头道:“没用的慕雪,我喝的鹤顶红,就是华佗在世也救不了我的。”
    我含泪看着曼舞,帮她擦去她嘴角的血,问道:“为什么?曼舞,你为什么要这样想不开呢?”
    她还是在笑,树上的梨花飘落在她的眉间,我第一次觉得,原来梨花是这么凄艳的一种花。
    她说:“这对于我来说,也许是最好的结局。”
    …………………………………………………………………………………
    在所有人都以为李佑谋反的事情就这样结束的时候,更让人们意象不到的是,承乾竟也有谋反的打算。
    承乾一直认为李世民有易储的想法,在侯君集的怂恿下,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果因为李佑谋反,间接的导致了承乾谋反的计划败露。
    刚亲自下旨处死了一位谋反的儿子,紧接着自己的另一个儿子也想谋反,可以想象李世民该是何等的心痛。
    我早知道在贞观十七年承乾会因谋反被废,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而这一次,李世民没有像面对李佑谋反时那么干脆利落,他终于露出了他作为一个父亲最脆弱的一面。
    我去看过雨蝉,在宫里漫无目的的走着,走着走着就来到了立政殿,见负责洒扫的宫女太监们不在,边信步走了进去。不想,李世民竟然也在。
    他听到脚步声,回头见是我,问道:“你怎么来了?”
    我如实答道:“刚从东宫出来,不知怎么就走到了这里。”
    对面的墙上挂着长孙皇后的画像,画上的女子雍容华贵,面目柔顺,有若观音。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看着画像,喃喃道:“不要在皇后面前提东宫,皇后如果知道东宫的事,一定会很伤心。”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感性的李世民,除了长孙皇后过世的时候,走上前,说道:“父皇就算是不在皇后面前说,皇后在天有灵,也能够看得到的。”
    李世民回头看了看我,问道:“慕雪,你说朕是不是一个很失败的父亲。”
    “父皇!”
    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李世民的为题,他有十二个儿子,两个儿子谋反,剩下十个儿子最后也没有几个是得到善终的。从这一点上看,他的确不是一个好父亲。可是我怎么能这么和他说呢。
    想了想,说道:“父皇您是一个好皇帝。”
    他无奈的一笑,说道:“你说的对,朕是一个好皇帝,可是朕只是一个好皇帝,却从来没有办法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我说道:“那是因为父皇您是皇上,是天下之主,您不得不把天下,把百姓放在第一位。”
    他叹了一口气,说道:“也就只有你,能对朕过这样的话。”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父皇,太子的事情,您打算怎么处理?”
    他看着我问道:“如果你是朕,你会怎么办?”
    我被李世民这句话问得心中忐忑,谨慎的回答道:“太子谋反一事既是家事,更是国事,儿臣怎么懂得该如何处理?”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是啊,这既是家事,也是国事。谋反是死罪,可是朕已经杀了一个儿子,对承乾,朕实在下不了手。可是如果不杀承乾,天下人难免会说朕徇私,偏心嫡子。”
    我说道:“可是父皇您有没有想过,如果您杀了太子,天下人又会怎么说?他们不会说父皇您公正无私。相反的,他们会说父皇您狠心,数月之内连杀两个亲生儿子。”
    李世民看着我的目光忽然变得锐利,“你是在责怪朕杀了佑儿?”
    我发觉自己失言,忙跪下来请罪,“父皇恕罪,慕雪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一时心急。”见李世民的面色柔和了一些,才继续说道:“法理之外无外乎人情,父皇是皇帝,可也是父亲,舐犊情深天下之人定能理解。虎毒不食子,天下人需要一个威严的皇帝,但是臣民更想要一个有血有肉的皇帝。皇帝虽是天下之主,可也是人,不是神,也不是机器。”
    李世民的眸中隐隐有泪光,他单手扶起我,说道:“真是朕自登基以来听过的最舒服的话。慕雪啊,您的每一句话都说进了朕的心里啊。”
    我知道李世民已经彻底放弃了杀承乾的想法,说道:“知子莫若父,父皇应该比谁都清楚,太子他不是大逆不道、不忠不孝的人,太子谋反,肯定是受了他人的蛊惑。谋反之罪虽不得不罚,但也不是一定要杀了太子啊。”
    我知道承乾的太子之位是一定保不住的了,而且谋反一事,李世民如果不想杀承乾,就一定要有人替承乾去死。在宫中生活多年,这种事我早就已经习以为常,可是想想,还是忍不住唏嘘。
    李世民点头道:“你说的对,朕之前竟没有想到。”
    我说道:“父皇是关心则乱。”顿了顿,试探着问道:“父皇,我能去看看太子吗?”
    李世民想了想,说道:“去吧,承乾一直怪我对他太过严厉,这次恐怕是以为我一定会杀了他,你去开导开导他也好。”
    “谢父皇。”
    离开立政殿,我拿了李世民的令牌,径直向天牢走去。
    我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古代的天牢,来到大唐多年,来天牢还是第一次。
    我猜到承乾一定很狼狈,可是当在天牢里看到他,还是让我吃了一惊。眼前的男子哪里还是东宫里那个养尊处优的太子啊?头发凌乱,衣服好像多日未洗,脸上的胡子也没有刮,几日里像是瘦了许多。
    饶是一个陌生人,看到这样的承乾也会心中不忍,何况我们私交一向不错。
    我忍住眼中的泪水,哽咽着唤道:“殿下!”
    承乾茫然的回过头,看见是我,先是一愣,随后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有气无力的说道:“是你啊?你怎么来了?”
    我让狱卒打开牢门,走进去蹲到承乾的面前,说道:“父皇让我来看看你?”
    他抬起头,眼神空洞,问道:“父皇有没有说什么时候杀我?”
    我忽然发现承乾对李世民的误会不是一般的深。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说道:“父皇他没有要杀你,而且,在发现你谋反以前,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废你。”
    “开什么玩笑?”承乾往墙上一靠,说道:“谋反可是死罪,五弟不就是我的下场吗?”
    我叹声道:“没有一个父亲忍心在短短的时间内连续杀掉两个儿子。虎毒不食子,你以为父皇他愿意杀齐王吗?”
    承乾抬头看向我,“那父皇打算怎么处置我?幽禁?流放?”
    我别过头,说道:“这个父皇没有说,可是没有哪个父亲是不心疼儿子的。”
    承乾像是没有听进我说的话,自顾自的说道:“这样也好,这样父皇就可以把皇位传给三弟或四弟了,反正他一直都是这样想的。”
    我问道:“你怎么知道父皇是怎么想的?他又什么时候说过要把皇位传给吴王和魏王?”
    承乾反问道:“他不是一直都是这么想的吗?父皇的眼里从来都只有三弟和四弟,他对九弟都比对我看重。在他眼里,我不管做什么都是错,都是错的!”
    我忽然觉得李世民很可怜,调整了一下心中压抑的情绪,说道:“父皇他如果不看重你,会让你做这么多年的太子吗?他如果不看重你,会让魏征做你的老师吗?是你一直不明白父皇的苦心,难道你没听过‘爱之深,责之切’吗?承乾,父皇从来没有想过易储,也没有人能夺走你的太子之位,是你,是你自己在逼着父皇废掉你的太子之位。”
    承乾摇着头说道:“不会的,侯君集不会骗我的。”
    我说道:“侯君集当然没有骗你,只是他自己已经被权力的欲望遮住了眼睛,失去了理智,从而无法看清父皇的心思。”
    承乾自嘲的一笑,说道:“世上的事,世上的人心,我从来都看不懂。也许,我是真的不适合当这个太子。这样也好,我累了,慕雪,我真的累了,这个太子我当的太累了。这么多年,我每一天都在担心别人会害我,担心父皇会废了我。这么多年我就没有睡过一晚的好觉。现在好了,我终于可以不用担心了。”
    我从来没有想过承乾会过得这么压抑。也许这就是高处不胜寒吧,况且,他的能力本就不足以让他坐稳太子的宝座,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会不会能活得轻松许多呢!

  ☆、第一百二十八章 储君

数日后,李世民下诏,废去承乾太子之位,并废其为庶人,流放黔州。
    太子被废,储君之位空悬,人们都在猜测李世民会立谁为储君,朝中各大利益集团纷纷开始筹谋,更有见风使舵的大臣开始向有望入主东宫的皇子身边靠拢。其中人气最火的莫过于李泰的魏王府。
    送别承乾之后,李恪除了上朝,其他的时间几乎闭门不出,府中更是闭门谢客,对于那些前来的大臣亲贵们一个也没有见。他只在府中看书、练剑,更多的是练字。
    我给他书房里的兰花浇了水,走到他身边,说道:“你倒是坐得住。”
    他放下手中的笔,回头看了我一眼,说道:“越是在山雨欲来的时候,越是要以静制动。四弟他就是太急了。”
    我很想告诉他这场夺嫡之争最后的结果,张了张嘴,终究是没有说出口。
    六月,前去印度求取真经的大唐高僧玄奘回到长安。他就是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
    只是现实中的玄奘可不像书中写得那样文弱。他肤色偏黑,皮肤略显粗糙。看上去慈眉善目,好像永远也不会发脾气。眼神中似乎带着智慧的光,仿佛能洞穿所有的世事和人心。
    李世民对玄奘很是重视,不但经常召见玄奘,还在弘福寺、慈恩寺设立译场,以方便玄奘译经和讲学。
    自从玄奘回到长安之后,高阳就一直闷闷不乐。
    这日,我见她又是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问道:“你这是怎么了?最近怎么总是唉声叹气的,是谁惹了公主殿下了?”
    高阳把手中的团扇扔到一边,撅着嘴说道:“还能有谁?还不是那个取经回来的玄奘吗?”
    我不解的问道:“玄奘大师怎么惹着公主了?”
    高阳可怜兮兮的看着我,“他一回来就说什么要翻译真经,还要写什么《大唐西域记》。辩机都没有时间陪我了,你都不知道我现在见辩机一面有多难。”
    我见房间内除了高阳的贴身侍女并没有其他人,才放心的低声说道:“你和辩机的确也该收敛收敛了,你们这样下去早晚会出事的。”
    高阳无所谓的说道:“我才不怕呢,我已经听从父皇的安排嫁给房遗爱了,难道就连我的这点儿自由他还要管吗?”
    我提醒高阳,“可是你别忘了,你是一个有夫之妇,辩机是一个和尚。这种事情如果传出去,皇上为了维护皇家的颜面和房相的颜面,是不会轻饶了你和辩机的。”
    “我不管。”高阳摆弄着腕上的手链,说道:“我就只有这一点儿快乐了。我也离不开辩机。”
    ………………………………………………………………………………………………………
    对于新的储君的人选,李世民迟迟没有决断。李恪起初看上去并不十分在意,后来见他似乎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我忍不住问他:“最近朝堂上发生了什么事吗?”
    他回我一个牵强的笑容,说道:“没事。”
    我抚过他的眉心,看着他的眼睛说道:“若是在以前,你说没事,我一定会被你骗了,可是现在,你的心事已经骗不了我了。”
    他拉着我坐到他的腿上,刮了刮我的鼻子,笑着说道:“不错,挺有长进的啊。”
    我搂着他的脖子说:“不是我有长进,是因为你现在是我的丈夫,占据着我的整个生活,整颗心,我又怎么可能连你有心事都看不出呢?”
    李恪叹了一口气,说道:“昨天,父皇召集几位众臣,对他们说有意立我为太子。”
    我早已经猜到接过,问道:“大臣们没同意是吗?”
    李恪点点头,说道:“是,其实我早就知道那些大臣在想什么,我只是觉得不甘心。我的身上流着前隋的血又怎样?早在我出生的时候隋朝就已经亡了。”
    我一直都知道这么多年以来李恪心里的委屈。他明明是大唐的皇子,明明有经世之才,却只因为他的母亲是隋朝的公主而一身抱负无处伸展。
    我看着他说道:“其实做了太子又能怎么样呢?做了皇帝又能怎么样呢?承乾他快乐吗?父皇他快乐吗?我知道你一心想开创一个大唐盛世,可是你知道那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吗?你看看父皇,他坐在那个位置上,失去了多少东西?”
    他皱着眉看着我,说道:“你以前从来不会这样劝我的。”
    “因为我以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害怕过”
    李佑被杀,承乾被废,紧接着会是李泰被贬,然后呢?后面会发生的事情我简直不敢想象,每想一次就会胆战心惊。
    他抚了抚我的脸,问道:“你不相信我?”
    我摇摇头,眼中含了泪,说道:“我只是惧怕命运。”
    他放开搂在我腰间的手,说道:“我从来不相信命运,也没有人能主宰我的命运,就算是天也不行。”
    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很平静,就像很随意的聊着天气。
    我从他的膝上站起身,面对着他,问道:“如果一早就知道结果呢?如果告诉你注定会失败你还要去争吗?”
    他看着我,坚定的说道:“会!”
    自从那天和李恪谈过之后,我便接连两日没有见到他,也没有再去他的书房找他。
    去宫中看过杨妃,出来的时候恰巧遇到武媚,两个人一边走一边随意的聊着天。
    走到御花园,忽然听到一阵笑声。我和武媚循声望去,见阎婉和李世民的一位美人正在凉亭里面闲聊,刚才的笑声正是阎婉发出来的。
    武媚拧着秀眉说道:“魏王妃怎么穿着杏黄色的衣服啊。”
    在唐朝,杏黄是太子和太子妃才可以用的颜色。
    我无所谓的说道:“随她高兴好了。”
    武媚说道:“她这么快就以太子妃自居了吗?未免也太张扬了。”
    “张扬?”我冷笑一声,说道:“她这是在和自己过不去呢,魏王早晚会毁在她的手里。”
    想到李泰,又是忍不住担忧。如今他正是春风得意,很难想到李世民不但没有立他为太子,还要废去他的王位的时候,会是什么心情。
    武媚不屑的说道:“你是不知道这魏王妃有多目中无人,她在宫里就连徐姐姐都不放在眼里,昨天还和徐姐姐争执了起来。这宫里他还能有所忌惮的也就只有韦贵妃和杨淑妃了。”
    我问道:“她经常来宫里吗?”?
    武媚说道:“近日每天都会来,而且一来就耀武扬威、颐指气使的。还真把自己当成皇后了。”
    “皇后她是没有机会做了。我们走吧。”
    我刚要走,阎婉忽然向我招手,“是吴王妃和武才人啊!快过一起坐一会儿啊。”
    阎婉在叫我们,我们若是再不过去,未免有些说不过去,看了武媚一眼,我们两个人一起走了过去。
    我看了看阎婉,又看了看旁边的那个美人,说道:“魏王妃真是好兴致啊。”
    阎婉道:“吴王妃和武才人的兴致也不错啊。”她挑衅的看了我一眼,说道:“我不过是随殿下一起入宫,父皇和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