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钗黛]咸猪手,蟹黄酒-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钗未曾多想,因姚静说得恳切,便应了。又过了几日,方听说贾府里的姑娘们也要去的,才知道姚静体贴自己的深意,不免又是感激,又是忐忑。想起即将与黛玉重逢,然各自有了归宿,将来注定殊途,不免惆怅。

    孙穆看在眼中,从旁提点道:“凡事须得有始有终,总要有个交代才好。难道你不见她时,就能终生无憾吗?”

    宝钗低头道:“师父放心,我早就盼着再见她一面了。”

    就在宝钗紧锣密鼓同冯渊议定了亲事的时候,茜雪那边也传过来消息,说宝玉和黛玉指婚之事已是定下来了。贵妃娘娘有意给宝玉一个大脸面,认定自己出面指婚还不够光彩,故而打定主意,要在重阳之日,前去拜见太上皇与皇太后娘娘,欲讨得他们金口玉言。宝钗心中如明镜似的,今上以孝为先,若是太上皇和皇太后娘娘开了金口,这于贾家自是莫大的恩典,这也就意味着这桩亲事如板上钉钉,再无翻盘的可能性了。

    孙穆看在眼中,何尝不知道宝钗那股子欲语还休、惆怅无奈的心境?但是她阅尽世事,同宝钗有着相同的观点,知道该怎样为黛玉好,因而叹了口气道:“宝钗,你须知道,咱们这种人,到底不是正途。我同静儿一时光鲜,但身后事又如何?凄凉难免。故而我才不顾将来被你怨恨,一力做主,将你许配给冯家,不图别的,权当买门口,有个出身罢了。林姑娘出身名门,一身傲骨,又是个玲珑剔透的水晶样人,若是跟我同静儿似的,私下里被人指指点点,受尽褒贬,莫说你心中不忍,便是我们看了,也过意不去。你从小到大都是个坚强的孩子,凡事理应多担待些……”

    宝钗起初只是淡淡的,垂首恭恭敬敬地听孙穆说话,然而孙穆越说越恳切,字字句句都似说在她心中一般。宝钗原本小时候就是极依恋信赖孙穆的,如今再也忍不住,竟直接扑到孙穆怀里,呜呜咽咽抽泣起来。孙穆心中亦是心酸,就那般由着她抱着,等到她渐渐收住了泪,才给她递了块绢子,安慰道:“宝钗,你可还记得师父常说的那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

    “记得,自是记得。”宝钗一边抹泪,一边说道,“老天爷既赐予我这么多苦难做考验,全因他也知晓,我扛得住。”她这般说着,情绪终于稳定下来。

    然后宝钗不等孙穆再说话,就自顾自地往铜盘里打了一盆水,挽了袖子净面,重新梳妆。她又恢复了平日里镇定自若的模样,依旧是人前那个温和细致、时时处处为她人着想的薛宝钗。

    “说起来,许久不同几位姑娘们见面了,再见面自然是好的。”宝钗最后微笑着说道,一派温文尔雅,云淡风轻,“况且如今绸缎庄都还给哥哥了,新的铺子还没开起来,三姑娘她们寄放在铺子里的针线,也该交割明白了。总不好失信于人的。”

 第164章

    今非昔比,宝钗已经不是金陵城四大家族之一、皇商薛家的女孩,似这种京城贵女之间的集会,她自是没有身份参加的。但因侯家是惯于见风使舵的人,见姚静颇得皇太妃娘娘喜爱,故而动了心思,宴会中也邀了她来,姚静便理直气壮,以孙穆、宝钗为拜帖里的所谓“家眷”,光明正大携了前来。

    那侯家小姐也听说过宝钗大名,起先据说是皇商薛家的小姐,深得父辈真传,于生意场上所向披靡的,心里也曾好生敬佩。然而此后又听闻宝钗同薛家闹翻,为了一个乡宦家的公子净身出户,又有几分瞧不起她,认为她一时糊涂,有失富贵人家女孩儿的娇贵身份。

    这日姚静携了宝钗来,大摇大摆介绍说这位是宝钗姑娘,契姐孙穆的徒弟,京城中有名的商道高手,侯家小姐一愣之下,便想起宝钗底细,于是不由得下死命多瞧了宝钗几眼,心中更觉诧异:如此一位美人,模样相貌风度气质俱佳,怎会干出那般有辱门楣、有碍闺誉的事情?

    谁料侯家小姐多看了宝钗这么几眼,旁边林黛玉早就深怨她造次了。

    黛玉厌恶京城里豪门贵女的做派,一向懒得应付这些不知道哪门子的小姐,偏生前些日子茜雪往园子里送进来消息,说宝钗也要去赏花宴,这才强忍着不快来了。

    黛玉最是个千灵百巧的细心人,如今看侯家小姐不顺眼,一心想要维护宝钗,不过出言淡淡说了几句话,便令侯家小姐花容失色,欲要发作,却又发作不出来。

    探春等人素来是知道黛玉嘴皮子厉害的,见状只是暗中觉得好笑。黛玉却已经擎着一杯酒走到宝钗跟前,口中道:“宝姐姐多日不见,一向可好?”

    宝钗也连忙站起来,眼睛只想黛玉上下打量了一回,就有些酸酸涩涩的感觉,忙也笑着举杯,道:“尚好。你却是消瘦不少了。”

    两人举杯对饮,尚未来得及说几句话,旁边已经有史湘云在一旁打岔道:“宝姐姐,林姐姐,你们也莫要总顾着自己说话,咱们也许久未见了,你们也跟我说说话吧。”

    宝钗闻言无奈一笑。史湘云是贾母史太君娘家的孙女儿,自幼父母双亡,由叔叔婶婶抚养长大,故而贾母一向疼得厉害,时常叫人接了史湘云来贾府里居住。但是由于宝钗这辈子早早有意离开贾府的缘故,她和史湘云打交道倒不如上辈子多。然而宝钗虽然有意疏远,史湘云倒还跟从前那般喜欢缠着她,真是让人一点办法也没有。

    旁人都顾念着宝钗身份,不愿在人前和她过于亲热,以免被人看低了去,史湘云却浑然不在意。她也端着酒杯过来,同宝钗、黛玉两个站在一处。一开始的时候三人互相寒暄,有来有往,到了后头,却只有史湘云一个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了。

    侯家小姐看在眼里,心里气得不行,但身为主人,也不好跟宝钗、湘云过于计较,只是暗暗纳闷:“不过是个被薛家扫地出门的小姐,史林两位竟然不顾身份,和她结交,简直是我辈的耻辱!”

    探春见侯家小姐如此做派,心中不喜,遂提议道:“既是赏花之宴,不可无诗,不如咱们以一炷香为限,各自写了诗出来,一起品评如何?”

    那侯家小姐从小受名师教导,一向自以为不凡的,闻言正中下怀,竟颇为感激探春提议,遂命丫鬟取了一支细细的梦甜香点上,冥思苦想,开始推敲起语句来。

    探春素知宝钗和黛玉善于此道,她这番提议也有令钗黛二人展露才华,好叫侯家小姐知难而退之意。谁知待到一支香点完,各家小姐都交了诗作之时,探春四顾却不见钗黛二人踪影,心中好奇,匆匆交了诗作,却看都不看一眼,开始四顾找寻钗黛二人下落。

    侯家府邸甚大,然后宅花园却以精致见长,探春不过穿了几座回廊,绕了几株花树,就看见宝钗和黛玉二人站在一堆假山山石旁说话,那场面竟是令人揪心得紧。

    黛玉低着头,一面说话时,一面摆弄自己的衣角,期期艾艾了半天,也未说出一句囫囵话来。宝钗见了,不由得笑道:“先前在人前还伶牙俐齿,嘴巴像个刀子似的,如今怎么什么话都不说了?”

    黛玉欲言又止,半晌方说:“谁叫我看不得有人被人欺辱,少不得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了一回,想不到好心当做驴肝肺,那人还全不领情。罢了,罢了,全怪我多事吧。”一边说,一边转身欲走。

    宝钗连忙拉住她的袖子:“是我说错话了。你这般出头,我岂能不知你是为我?只是若是被有心人看到了,还不定说出什么话来,连累了你的名声,又是何必?”

    黛玉冷笑一声:“我在意名声?”顿了顿却又低声说:“我巴不得坏了名声,贾家容我不下,我也好出得府来,与你作伴。”

    宝钗叹息一声:“你这又是说哪里话来。你父母在时,何其疼爱你,难道你竟忍心他们在黄泉下蒙羞不成?”

    此话却戳中了黛玉的软肋。黛玉一时无语,眼睛里尽是黯然之色。

    探春在一旁看着,不知道为什么,竟觉得脸红心跳,尴尬无比。

    探春是个聪明人,早就察觉道钗黛二人情若姐妹,亲密非常,此时又见了此景,心里隐隐约约有了猜测,却不便道破。她情知站在此处,若被钗黛二人发觉,难免会怀疑她有意窥探,反而不美,正忐忑间,突见史湘云从远处走了过来,一面走一面说:“三姐姐,你在这里做什么?那边在公议诗歌优劣呢,都说侯小姐的诗最好,谎话说成这样子,也不怕被人笑话。你还不过去看看?”

    探春心中叫苦不迭。史湘云这么一嚷嚷,钗黛二人也听到了,都向这边看过来。探春避无可避,只得站出来筒钗黛二人打招呼,却见黛玉一副坦然自若、胸有成竹的坦荡样子,不免深感诧异,待到看到宝钗时,又见宝钗容色温和,目光亲切更胜往日,越发惊诧了。

    “既是如此,”宝钗抢先开口说道,“云儿,你还不带了你林姐姐过去看看?我同三姑娘尚有话要说。”

    史湘云知道林黛玉最擅诗词,正是此道行家,欢呼一声,就拖着黛玉的手臂走了。黛玉临走时候看了宝钗一眼,目光里有未尽之意,道:“既是如此,我回头再寻你说话。”见宝钗点了点头,心下顿觉安心,便随史湘云去了。

    这边宝钗不动声色,从身上翻出一个荷包来递给探春,笑着说道:“这是前些日子,你托我寄卖的那些针线……”

    探春忙接在手中,只觉得入手之处沉甸甸的,心中欢喜,笑道:“我原以为必是没有了呢。想不到宝姐姐居然心细至此,我……我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探春生性豪爽,喜欢郎阔的格局,偏生在赵姨娘的肚子里,平日月钱诸物,俱是有数。贾府里的那群豪奴,都是生了一双富贵眼睛,惯来喜欢捧高踩低的,探春出手大方,手头常年拮据。故而前些时宝钗说绸缎庄中可以寄卖针线,她便动了心思,时常绣了些精致的活计,托了宝钗带出去寄卖。

    数月之前宝钗先是搬离了大观园,探春便发愁着日后寄卖针线越发难了,想不多后来宝钗又同薛姨妈大闹了那么一场,彻底从薛家出走,好好的一间绸缎庄,交于薛蟠打理,从那时候探春就断定,这条生财之路便是断了,只是心中难免对薛姨妈、薛蟠等人有几分怨言,认为宝钗明珠暗投,心中暗自为宝钗不值。

    宝钗笑道:“这是什么话?薛家做事,向来讲究童叟无欺,既是应允过你的,又怎会没有?话说那绸缎庄虽不是我主事,但如今的掌柜也是薛家人,我也是能说上话的,难道会让你吃亏不成?”

    探春听到此处,面上感谢不已,心中却已经生出犹豫之态,断定宝钗是不知道近期薛家的变故了。她反复犹豫是否要告诉宝钗实情,欲要告诉时,又怕她过于劳心劳力,反而不美,欲要不告诉时,又知宝钗对薛姨妈和薛蟠犹有期待。

    探春正犹豫间,突然听得宝钗说道:“说起来,我也有一事求你。”

    探春遂将薛家变故之事放在一边,专心致志听宝钗说话,却听宝钗将前些日子长公主宴席上贾宝玉的所作所为讲了一通,隐去了贾宝玉有意挑衅自己的事情,只说他一时高兴,向北静王等人明言家中有几个擅长写诗的姐妹,末了,忧虑道:“你我都知道宝兄弟最是天真烂漫,口无遮拦之人。但此事实在可大可小,不可不慎。听说那北静王爷,平素最是个爱好诗文的,奉旨娶的北静王妃,也是此道中人无疑。若是他信了宝兄弟的话,对园子里的姐妹生出什么心思,此事岂不是棘手了?”

    探春心思却不在此处。她一来对钗黛二人情势不明,满心猜疑,只是不便说出,二来新得了寄卖针线的银两,春风得意,转瞬就有无数打算。故而宝钗虽然说得恳切,探春却未曾十分往心里去,只是暗暗觉得:“这宝姐姐做事果然是个稳妥滴水不露的,只不过有的时候也太谨慎了些,哪里就到了这般田地!”明面上应声附和,应允要伺机规劝宝玉,私下里却未将此事当一回事。

 第165章

    史湘云向来有诗疯子的雅号,每每为了诗歌诸事不顾。此时她不由分说,将林黛玉拖了过来,两人一起走到桌前品评众人所做菊花诗。黛玉心里有事,只管匆匆看去,一边看一边在心中暗自摇头,并不显露于外,那湘云却是个沉不住气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侯家小姐原本和贾家、史家无多少来往,只因知道贾家出了个贵妃娘娘,皇亲国戚正有几分炙手可热的光景,史湘云又新近和卫若兰说定了亲事,认定是同道中人,将来必然可以彼此照应,这才逐一下了帖子,都请了过来,意在热闹。却想不到一向不出席宴会的姚静突然会携孙穆和宝钗出现,已经与整个气氛颇为格格不入,如今好容易有人提议作诗,这可是她的拿手好戏,想不到贾家、史家这两位姑娘,竟然一边看一边摇头,难道自己的诗作还不值得她们膜拜惊叹吗?

    侯小姐心中这般想,早有她知己的同伴胡小姐已经快人快语,替她将心底话说了出来。胡小姐家境略逊些,平日里依靠侯小姐提携,似这等场合自然不遗余力地做陪衬。因见史湘云满脸失望,便笑着出言问道:“史大姑娘怎么只看不说话?难道对各位姑娘写的诗文看不过眼?”

    胡小姐这般说,其余各家姑娘们都开始斜眼看史湘云,对史湘云不满起来。她们的诗才或者有高有低,然而绞尽脑汁写出来的诗作,居然遭人唾弃,她们自然不高兴。

    “说起来,史姑娘和林姑娘还未曾作诗呢?如此良辰美景,没有诗怎么能行?”便有姑娘出言挤兑。

    “是啊。史姑娘和林姑娘眼光高,想来必然是锦心绣口,一气写出几首诗来,技惊四座也说不定。”又有姑娘说道。

    史湘云酷爱诗文,原本就有几分跃跃欲试,只是见探春、宝钗、黛玉等人都不知所踪,深感寂寞,不好孤军作战罢了,如今被几家的姑娘这般以言语相激,她顿时豪情大发,当下就拿起笔,稍一斟酌,就是一首:“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八句诗写完,湘云突然觉得有些怪异,心中纳闷道:“好生奇怪,这几句诗却似从前也写过似的。”她起初还疑心是读的诗词多了,信手化用了前人的句子而不自知,然而看了看旁边林黛玉的脸色,再看看周围一圈姑娘们一脸震惊的神情,才知道不是。

    其实这八句诗正是宝钗前世记忆里,菊花社中湘云所做的《对菊》。正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湘云的脾气秉性和此诗暗合,故而在不同的时空之中,她屡屡能够触动这妙手偶得的机缘,并同时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诗……这诗……”原先有意挤兑湘云的贵族小姐们再也说不出话来。她们之中有些根本没读过多少书,似这等场合,本来就只能沉默,或者人云亦云;另一些倒是出自清贵之家,饱读四书五经,然而越是如此,她们越是不能昧着良心,将一首警句已出的佳作打作不入流的作品。显然,史湘云的诗才远远高于她们之上,以至于她们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未知这首诗可有诗名?”有好诗的贵族小姐心悦诚服,讪讪问道。

    “这——”湘云一时语塞。她写诗的时候只顾得畅快,至于诗名什么的,倒是其次了。正如唐诗里充斥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诗名一般,许多诗的亮点根本不是诗名,多数只是平平叙述,纪实应景而已。

    “不如就叫《对菊》吧。”宝钗的声音从远及近传来。众人默不作声传阅史湘云的这一诗作的时候,宝钗刚好和探春一起赶来。她看到这首诗的时候也大为吃惊,甚至感受到了某些命运的不可抗拒。一时之间,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涌上心头,令她忍不住敬畏和恐惧,却又下意识地想努力着抵御抗拒。

    “《对菊》!对的,《对菊》!”史湘云不负“诗疯子”的名号,一脸兴奋地说道,“宝姐姐你果然是我的知音啊!妙啊!妙啊!”

    宝钗不动声色,刚刚从湘云手中抽出袖子来,就见黛玉突然笑着说道:“我也勉强写了一首,却不知道能不能入方家法眼。且写了来大家取笑罢了。”笑着说话间,笔走龙蛇,一挥而就。

    湘云一脸兴奋,忙抢过那诗,朗声念道:“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这首诗名曰《问菊》,昔年菊花社公议之时,这首诗的排名尚在《对菊》之上。八句诗出,一时之间,所有人都静默了。侯小姐面色铁青,心中懊恼不已,她兴师动众,苦心孤诣想好的出风头的场合,她下帖子,她摆酒,她邀请所有人来赏菊花,她庆幸有人识趣识大体,先于她说出赏花不可无诗的话,但是最后出风头的人,却是这些看起来对赛诗不屑一顾、因为言语相激、以极快的速度写了一首、轻松交卷的人。

    “宝姐姐给诗取名,却是颇见功力。怨不得云妹妹夸你。却不知道我这诗,宝姐姐有没有诗名相送?”黛玉拿眼睛静静看着宝钗,似笑非笑,似嗔似喜。

    宝钗没有犹豫。“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这四句诗,却似在她耳边响起了炸雷一般。倒像不是问的菊花,倒是在问她了。然而她能回答什么呢?

    “这首诗,名为《问菊》。”宝钗说道。

    黛玉不由分说,就在那八句诗的上头赘了《问菊》的诗名,然后直接将手中的笔塞给宝钗。

    “我和云妹妹都作诗了,宝姐姐若是不作诗,岂不是辜负了我们的一片情意?”黛玉直接说道。

    宝钗实在是提不起作诗的兴致。这辈子她被能够预知到的未来的悲惨遭遇压迫得不堪重负,诗兴全无。她觉得她自己是一个务实而市侩的商人,失去了全部灵气,心怀希冀而每每被现实折磨得疲惫不堪。她甚至无人倾诉。有的时候,她觉得黛玉是她唯一的知己,她只要静静看着黛玉的眼睛,一句话也不说,心中就会莫名地安静许多;但是有的时候,她又觉得黛玉简直是她命中的魔星,黛玉清澈的眼睛如同一面镜子,照见她的狼狈,照见她的惆怅,照见她的无能为力。

    宝钗觉得自己这辈子的诗才是被现实消磨尽了。幸得上辈子她也曾经天真过,曾经有过许多美好的幻想。所以每逢要硬着头皮凑诗作的时候,她尚可以拿上辈子的东西凑数。

    宝钗接过黛玉手中的笔,直接写下标题:

    “《忆菊》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前世里菊花社中,《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这三首诗都是黛玉所作,所以黛玉是菊花社当之无愧的魁首。紧接在这三首诗后面的是探春的诗和湘云的《对菊》,宝钗的《忆菊》排名不能算好,排在第八,总体排名只是高于贾宝玉而已。不过她那时没打算在诗文方面特意显出才华来,令林黛玉刮目相看,也没有认真用心去做,否则的话,菊花社的菊花诗题目都是她头天夜里出的,若有意夺魁,连夜推敲一番,多出几句警句,也不至于十二首菊花诗只做了两首,是菊花社作诗众人中数量最少的。

    宝钗选择这首诗充数,原本也没想着要标新立异,靠诗文艳压群芳,只不过是为了应对黛玉的要求罢了。之所以选择菊花社里排名第八的《忆菊》,而非选择同样是宝钗所作、排名第七的《画菊》,是因为《忆菊》隐隐有应答《问菊》之意。问而不答,直至此情可达成追忆,宝钗其实已经委婉表达了自己的不舍和无可奈何。

    然而黛玉看到这诗的反应之大,仍然是宝钗始料未及的。黛玉看着那诗,像见鬼了似的,立即变了颜色,踉踉跄跄几步,口中喃喃道:“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好一个慰语重阳会有期!”几句话言罢,双目紧闭,仰面就向后倒去。

    宝钗赶紧去扶她,用力拉扯了她一把,这才没有摔实了,然而宴席之上,已经是一片大乱了。

    孙穆盯着宝钗写的那首诗,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半晌方压低声音问宝钗道:“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宝钗,你怎会想起写这两句?我知道你心里苦,但她心里又何尝不苦?先前宫里传出来的消息说,赐婚的日子就是重阳那日。你这般说,究竟是什么意思?”

    宝钗被孙穆提醒,一下子变了脸色:“我……我实是忘记这回事了。”她眼睛里俱是苦涩。

 第166章

    有的时候,选择遗忘,只不过因为不愿意想起而已。

    然而那一时间,所有人都已经慌乱成一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