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gl]村里有个姑娘-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帝不行,这问题闹大了。
“众臣工不必如此悲伤。得失,皆为命也。只可惜朕陆氏一族,皆已作古,只宋氏与朕血缘亲近,国丈,朕此举亦是不得已为之。”陆元畅感慨道。
“请皇上三思!”宋定天依旧坚决拒绝,就算没人承继皇位,他宋家也不会插上一脚。
御书房里已经谈僵了,陆元畅也知此事得从长计议,便让几位重臣下去了。
“看吧,我就说我阿爹不会答应的。”顾小芙见朝臣们退下了,便从内室走了出来。
“你阿爹生来是坑闺女女婿的!”陆元畅咬牙切齿地说道。
“还不是被你吓怕了。”顾小芙笑得很开心。
“既然如此,咱们也得做一回坑闺女之事。”陆元畅无奈地说道,都不是省心人哪!
建安十年六月初五的朝堂上,出现了大唐建国以来最为诡异的一幕。
臣工不再喧闹,朝堂不再轻松,大殿之上金壁辉煌的宝座上空空如也,而在宝座的左侧,安放了一张椅子,上头坐着一个年轻女子。
该女子一身明黄镶金宫装,头戴凤冠,雍容之气,掩盖不住她明亮眼中泛出的空灵,此女,便是大唐开国长公主,陆明曦,小名果儿。
果儿颔首,随侍内官展开圣旨,皇皇之音响彻大殿,一时间,惊涛骇浪,朝廷震动。
果儿听着圣旨,沉静的神色越发的凝重,这些日子,因为她那个不着调的阿爹把阿娘拐走了,她的日子真不好过。
旨意很简单,皇帝病了,病得很严重,由皇后陪着去民间访医,偌大的国家,交由年仅十六岁的长公主监国,文丞相衔领内阁辅政,大将军王超保卫京畿,六部各司其职,军国大事萧规曹随,大伙儿看着办就成了,如遇不决之事,等皇帝回来过年再说。
狗屁的病重,自小习武三十多岁的盛年皇帝比大殿之上的任何人都强健,大臣们还没病糊涂,谁信啊!
可是看到几位内阁大佬很安静,似乎早就知晓内里究竟,无人提出反驳,他们能怎么办!再看看坐在上头的长公主,脸上稚气未脱,不过帝王之气已初显,威压隐隐,端得是皇家仪派。
长公主可不是他们那个懒皇帝,十岁回宫,便渐渐由陆元畅暗中安排接触政务,所领差事办得极出色,在朝廷中口碑极好,众人莫不遗憾长公主为女儿身,若是个皇子,他们大唐百年盛世定然不会少。
眼下皇帝已经跑了,谁都能感觉到长公主的愤怒,且小心伺候着,只等不着调的皇帝回来问责,到时大伙儿一定不会放过皇帝就是了。他们到底命不好,咋就摊上了这么一个懒皇帝!
顾小芙绝对不信陆元畅是懒人,因为陆元畅又搂着自己亲亲我我了。今晚这是第几次了,顾小芙算不清楚,只知道两人溜出宫以后,陆元畅多年的束缚解脱,三十多岁的人,高兴的像个孩子,白日游玩,晚上极为卖力,顾小芙实在扛不住太过热情的陆元畅。
“阿元,我累了,不闹了好么?”顾小芙搂着陆元畅好声安慰,不过身子却随着本能的反应,轻轻扭动,不时蹭着陆元畅。
“芙娘~我高兴。”陆元畅不依地嘟囔着,不过到底心疼顾小芙,停下了动作,将两人挨得紧紧的。
顾小芙知道陆元畅为什么那么高兴,一个人压着自己的性子做了十多年不喜欢的事,一朝得以解脱,谁能不高兴。顾小芙软软地靠在陆元畅怀中,听着陆元畅稳健的心跳,不一会儿便睡着了。
夏日的晨风,温柔地划过脸庞,夹杂着大海咸咸的味道,显得生机勃勃。海浪不断拍打海岸,将沙土拈细,将鱼虾送给海民,白色的泡沫,连着一线,远远望去,潮来潮去,如人生轮回。
挂着一个小竹篮,哼着柔柔的歌曲,顾小芙漫步于细柔的海滩之上,捡起一块多彩的贝壳,拾起一只翻跳的海虾。纤细的手捋着被海风吹乱的长发,她抬头望去,在一块硕大的礁石之上,坐着一个白衣女子。
白色的衣襟,乌黑的长发,随着海风舞动,白衣女子稳稳坐在海浪追赶的礁石上,手握钓竿,凝神感受着手上的量重。那清冷的脸庞,面对着刚升起的朝阳,柔和的阳光铺在身上,整个人镶了一层淡淡的金边。
顾小芙痴迷地看着,一眼都不想错过,有多少年月,她期盼着这一幕。身着女装的陆元畅,清秀,柔美,没有了皇帝威仪,却带着山间的味道,空灵,清新,与海洋融为一体。
“阿元,你可知我多欢喜这样的你。”海风带来的凉意,让得顾小芙不由走向陆元畅,靠在她的背上,温暖,安心。
“没你好看。”陆元畅转向顾小芙,将吻印在顾小芙额头,同样身着白衣的顾小芙,如天上的仙子一般出尘。
“我想家了。”顾小芙撒娇着,小手捏起一束黑发,慢慢描绘着陆元畅的面容。
陆元畅闻言,淡淡地笑着,笑意映进了眼底,有一种感觉,叫满足。
第161章 番外一
大唐长公主的寝宫并不奢华,因为皇帝与皇后的寝宫也是朴素无华的。殿内除了淡黄象征的皇权至上,其他一物一设,以低调雅致为主,陆家人似乎对物质的追求,总是很容易满足。
洛宫之中,没有棋琴布置,更多的,是一排排宽大的书架,上头按类别摆满了书。在书架外侧,有着一个可移动的小梯子,以便长公主寻找所需的书籍。书籍种类繁多,经史子集,杂学旁类,应有尽有。陆元畅在建安八年,命文渊阁收集天下典集,汇著《大唐观略》,但凡长公主中意的,都被陆元畅搬进了洛宫。
案头余烟袅袅,醒神香却不能帮助果儿打起精神,穿着便服的果儿,微皱着眉,思量着前朝的政事。
如今天下太平,边境安定,百姓丰衣足食,民间盗匪销声匿迹,虽不能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相比十年前的混乱,眼下的日子颇为宁静。
听政两月,果儿发觉大臣们对自己还算客气,但政事的处理依旧以文丞相马首是瞻,自己这个监国长公主似是摆设,即使自己不在国家也能正常运转。
果儿明白陆元畅的执政方针,那就是垂拱而治。可是陆元畅对朝臣就算再敷衍,朝臣待陆元畅依旧死心塌地,开国皇帝的权威,任何人都无法比肩,陆元畅就算啥都不管,国家大权依然稳稳在握。
可是,果儿却不行!
身为皇族长女,又无皇子继任,果儿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她自幼长于山林,自然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可是,身为长公主,特别是监国长公主,她没有太多的选择。
陆元畅留下三道秘旨,分别给果儿,文丞相,与王超。其他两人的秘旨由果儿保管,在必要之时才能开启,而留给果儿的圣旨,在陆元畅离去之后便已开启,果儿想着秘旨上的内容,心情不由越发凝重。
“姐姐~”
一个小人儿从殿外飞奔而来,扑进果儿怀中使劲地撒娇。
“小小,夜已深,怎不歇息?”面对自己的妹妹,果儿不得不强撑着精神温和地问道。
“天黑了,小小怕,要和姐姐一起睡。”十岁的小小,在父母离去之后,越发依赖自己的姐姐。
果儿闻言,不由宠溺道:“好,咱们一起睡。”
十六岁的小大人,与十岁的小人儿,就这么相依相偎着,度过艰难的日子。
殿内熄了烛火,小小闻着姐姐身上的清香,一会儿便睡着了。可是果儿,睁着大眼看着大殿梁上的碎金花纹,久久不能入眠。
大脑之中,不由自主地回归到十多年前,洛溪村,玄云山。
玄云山终年被浓雾遮挡,险峻的山势,阻挡了百姓的探索。周围的百姓说,玄云山上有仙气,山里住着神仙。住在山里的果儿,每每听得此话,都会会心一笑,山里可不是住着神仙么,她的师父便是老神仙。
师父无所不能,无所不晓,年近百岁,身子依旧硬朗,祖传拳法打得如火纯青,平日除了教导自己,便是看医书,改方子,侍弄药材,果儿很喜欢玄云山上安宁的气氛。
师父教导自己之时,极为严厉,若是背不熟医书,又或者功夫练得不好,戒尺便会一下下打在自己的小手上。起初挨打,果儿还会哭着装可怜,可是平日待她极好的师父却是不受用,越哭打得越狠,渐渐的,果儿也不哭了,皱着小脸忍着痛,就算小手肿了,也不敢吭一声。
挨打之后,师父变回原来的慈祥老人,给自己上药,哄自己开心。
“果儿乖,不哭。”
“师父,果儿想回家,果儿想爹娘。”五六岁的果儿委屈地说道。
“师父,果儿今日一定会把《内经》的伤寒篇背完。”八岁的果儿坚强地说道。
“师父,果儿不想去京师,果儿想陪着师父。”十岁的果儿,看着苍老的老人,贴心地说道。
在玄云山,一待就是五年,除了每年正月会被接回,其余时间,果儿与老郎中相依为命。渐渐长大的果儿,开始明白爹娘的不易,可是当爹娘安定了天下要接她回去之时,果儿如何也不愿离开老郎中。
烽火连天的时日,果儿由老郎中庇护,太平盛世,果儿不愿享受,只觉得玄云山的宁静是自己的归属,而越发苍老的师父需要自己照顾。
“果儿乖,回去罢,你是师父强要来的,如今你大了,学问长了,该回到爹娘身边了。”老郎中摸着果儿的头,喃喃道,背着手,晃悠悠地离开了山谷。
不是老郎中心狠不要果儿,而是,他寿数将近!
果儿是倔强的,由老郎中一手抚养长大,她身上有着老郎中坚强的影子,背上背包,带上小圆子,离开山谷,寻了玄云山背面的山坳,住了下来。
此处山坳,是她儿时玩乐寻到的隐秘之地,除了她与小圆子,谁都没有来过。玄云山上湿寒,山坳虽然避风,但无法遮挡寒气与雾水,不过身子极好的果儿,凭着自己深厚的内力,倒也不怕。小圆子也不怕,它一身浓密的白毛,足以抵挡严厉的寒风。
风餐露宿,去稍远的地方打猎维持生计,隔上三五日,便偷偷溜进山谷看老郎中,只是,每一次见到老郎中,熟悉医理的果儿便发觉老郎中一日不如一日,到得后来,果儿见到老郎中之时,老郎中已卧床不起。
没有时间哀伤,果儿压抑着内心的不安,静心把脉,只是这一探,很久不哭的果儿便流下泪来。寿数将近,天道轮回,非人力所能阻挡,身为医者,医病不医命,就算手段再强,也拉不回一个寿终正寝之人。
熬上汤药,翻看医书,果儿自知能力有限,可是她不舍得老郎中这么快便离开自己。果儿时常跟随老郎中下山赠医施药,对生老病死早已看透,可是临到老郎中,果儿平静的心动摇了。她只想凭借老郎中教授自己的博大医理,延缓老郎中死亡的步伐。
汤药艰难灌下,老郎中依旧昏迷不醒,医书翻遍了,方子换了好几个,可都不见效,果儿探着老郎中渐弱的脉息,越发沉不住气。她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不管如何坚强,依旧只是个孩子。
趴在老郎中的炕边,累极了睡去,眼角还挂着泪痕,在睡梦中祈求老天能仁慈一些,再与老郎中三五年寿数,毕竟,老郎中一生行医,活人无数,功德无量,这样的人,值得上天怜悯。
许是老天听到了果儿殷切的期盼,在星辰闪烁之夜,苍老的手慈爱地摸着果儿的头,吃力地擦去果儿眼角的泪。
“师父?师父!您醒了!”果儿本不敢沉睡,一察觉动静,马上便醒来了。
“老夫晚年得此佳徒,幸甚!”老郎中喃喃道,脸上没有死亡的恐惧,神情极为欣慰。
“师父,您终于醒了!”果儿听到老郎中低声呢喃,又是哭又是笑,可怜十岁的孩子,竟然要承受生命之重。
“好徒儿回来了,师父怎能不醒。”老郎中喘着气缓缓说道。
“师父,果儿改了个方子,念给您听,若是适当,果儿便去煎药。”没有谁比老郎中更明白自己的身子情况,果儿知晓自己五年的功力连老郎中的皮毛都抵不上。
“小果儿,不必费事,汤药救不了师父。”老郎中抬起手想阻止果儿,但浑身无力,抬至半空便落了下来。
“师父,您别动,您教教果儿,果儿一定会医好您的!”果儿抹着泪,不依道。
“人生在世,难免一死,师父贪活百岁,世间无几人能及,果儿怎能逆天道而行,罢了,罢了。”老郎中微摇着头,低声说道。
“师父骗果儿,师父武功超群,医术精湛,怎会治不好自己!”果儿明白老郎中的话,可是她打心眼里不愿意接受。
只说了几句话,老郎中便累了,闭上眼,又陷入昏迷。
“师父,师父!”
年幼的果儿不信邪,也不愿看到抚养自己长大的师父就这么去了,依然执着的配方煎药,无日无夜照顾老郎中。
一晃眼,半月过去,老郎中的脸上泛起了黑气,望闻问切,为医四道,精学医术的果儿自然明白,这是死气,人死之前便会出现。
半月的坚持,抵不过命数,筋疲力尽的果儿,擦干眼泪,默默为老郎中准备身后事。他们闲云野鹤惯了,没有民间繁复的仪式,果儿寻了山谷边上的一处风水宝地,挖了大坑。到了晚间,便亲手粗笨地缝制寿衣。
寿衣是月白色,与月光融为一体,纯净,清贵,高雅,在衣角之处,缝上了他们门派的印迹。
天微微亮,山间的清新寒爽,透进茅屋之中,果儿将完成的寿衣小心放好,便端了汤药打算给老郎中灌下去,她此时已不得不接受现实,只是她这些日子已经习惯了这般,她期待有奇迹发生。
“咳,咳咳~”奇迹果然发生了,老郎中被药呛醒了。
“师父!”果儿不停地抚着老郎中的背,惊喜地叫道。
“老夫无事,你先停下,老夫有要事交待!”再次醒来的老郎中,气色极好,而这种情况,一般人叫作回光返照。
“师父,您别说话,您歇歇!”果儿看着死气遍脸的老郎中,眼泪不由滚滚流出。
“果儿,听好了!”老郎中振作精神,严肃地说道:“你应该明白,你非常人,师父往日不说,是为你好,如今,师父大限已到,不得不说!”
“你阿爹并非是阿爹,而是阿娘,她为女儿身,因误食红金圣果身子受创,才与你阿娘生下了你。你为红金圣果所诞,须婚配至阴之人,才能中和你体内药性,生育子嗣,如若不然,近你身的男子便会内脏灼伤而亡。”
“什么!”果儿闻言,极为震惊。
“此事你可询问你爹娘,她们会给你答案。你阿爹年少杀戮过多,有伤天和,近年虽勤政爱民,然则天道皇皇,终非人力所能扭转。奉劝你阿爹,早日退位,寻一处山水宝地,静心养气,你阿娘命格少刑冲,乃你阿爹活命法门,如夫妻恩爱,则能白头到老,如纵欲肆权,则命不过四十,切记,切记!”
“师父!”果儿已经惊得说不出话来。
“我玄天门,传至老夫,已历三十四代,玄天门不欲广招门徒,只寻聪慧纯心之人。老夫一生,收二徒,一为你师兄,二便是你,你师兄浪迹江湖,为师遍寻不得,如今膝下只你一个徒儿,你便是我玄天门第三十五代传人,掌门信物,便戴于你手腕之上,日后广济百姓,医者仁心,非赤诚之人,不可纳入门中,切记,切记!”
“师父,果儿记下了!”果儿双膝跪地,流泪道。
“老夫一生,身无长物,只得祖传藏书,便传于你了,老夫不能再教授你,凭你的聪慧,定能自学成材,老夫晚年得你,死也瞑目了。”老郎中呢喃着“瞑目”,面带欣慰笑容,缓缓闭上了眼睛。
“师父,您不要走,不要离开果儿!”果儿趴在炕沿,痛哭,她明白,这一次,老郎中再也不会睁开眼了。
玄云山的气候,多变得让人摸不着头脑,前一刻和风暖日,后一刻寒风凄厉,十一月的天空,突然间变得极为阴沉,天黑得如同黑夜一般,寒风夹杂着雪团,狂暴舞动。
在玄云山的深处,一个小小的土包前,有一个小人儿跪在那里,任凭冷风刮着稚嫩的脸庞,不为所动,脸上挂满了泪痕,凝结了雪花,蜿蜒而下,随着小土包,一起覆上纯净的白色。
第162章 番外二
人死不能复生,但悲伤是必须的,这并非表现自己的脆弱,而是追思自己的亲人。孩子是一种很简单的生物,刨去了伪善的面具,保留纯真的本性。谁待他好,谁待他不好,孩子本能的感受,并用自己最纯真的行为告诉那些人,我欢喜,我讨厌。
对于果儿来说,老郎中是不可代替的,除了顾小芙,果儿觉得老郎中便是自己最亲的家人。在茫茫玄云山中,在温暖如春的山谷内,在纷芳的药圃里,在简陋的茅屋间,每一处每一景,都充满了老郎中的味道。
慈祥的笑容,认真的致学态度,严厉的教导,还有自己小时老郎中照顾自己的凌乱,所有的一切,果儿都极为怀念。摸着手腕上的小玉串,温热的感觉如昔,可惜人已不在,果儿搂着小圆子,默默流泪。
替老郎中守过了头七,果儿便整理行装下山。玄云山越发的冷了,风雪很大,单凭自己这点功力,根本无法穿越积雪封山,再过几日怕是要被困在山中。对于玄云山的一切,果儿极为留恋,这是她童年虽珍贵的回忆,果儿极为仔细地将老郎中留给自己的医药典集收藏妥当,关闭门户,这才一步一回头地下山去了。
寒风呼啸,积雪过膝,平日人迹罕至的玄云山,此时连动物都没有。小小的果儿吃力地前行,回忆着旧年自己被老郎中拎着衣领,运用轻功就能轻松下山,一时感慨万千。往后所有的艰难困苦,怕是要靠自己独力克服了。
果儿刚到山脚,等待多日的陆家家仆便恭敬地迎上来,跪在雪地里请安:“小的见过公主,公主一路辛苦了。”
果儿示意众奴仆起身,便有丫鬟上前将早已备好的裘皮大氅披在自己单薄的身上,奴仆们在雪地里等待多时,冻得面色发青,但他们丝毫不在意自己满身的雪花,跟随果儿去了陆家祖宅。
洛溪村如今已被划为皇庄,原先的村民被县令遣至邻村,只杨家居住在庄里,其余人等皆为陆氏家仆,看守庄内的大宅,以及周围的皇田。陆元畅感念杨家的抚养之恩,皇庄便由杨家二老管着,庄里的出息也尽归杨家,故而杨家二老成了庄里唯一的主子。
“咱们果儿总算是下山了,快过来让祖母好好瞧瞧。”早有家仆禀报,杨大娘亲自在祖宅门口候着:“咦?你师父呢?”
“祖母,师父仙游了。”果儿被杨大娘搂在怀里,闷声说道,这些日子,她哭得太多了,如今虽然心里难过,可是已经哭不出来了。
“什么?!”杨大娘闻言,瞬间惊呆了。
不怪杨大娘震惊,老郎中半年前下山之时,身子颇为硬朗,鹤发童颜,精神饱满,还为十里八村的村民医病,怎么瞧着也能再活三五七年,谁能想到医术超群的老郎中会去的那般快。
“师父走了,果儿往后就一人了。”果儿吸取着杨大娘身上的温暖,委屈地说道。
外头风雪甚大,杨大娘赶紧将果儿抱至屋内,一边照顾果儿洗漱,一边问着老郎中的事。要说老郎中,和杨家人也很亲厚,杨家人早已习惯每年与老郎中一同过年,今年的突变,让两个老人很难接受。
“老先生是顶顶的大好人,医术精湛,活人无数,如今他去了,定是去上天上仙宫享福的,你们不必太过悲伤。”杨明安慰道。
因着老郎中离世的消息,庄里气氛很是低沉。果儿由杨大娘悉心照顾,等待着陆元畅派人来接她进京。
十二月初,张成受陆元畅派遣,亲自来接果儿回宫,杨家两老还是如往年那般,辞谢了一同进京的请求,依旧留在皇庄里,等着杨荣等人回来一同过年。
不同北地的萧瑟,京师很是热闹,如今年成好了,过年的味道极为浓厚。街道上客流不断,卖啥的都有,热闹的气氛感染了果儿,一扫一路而来的沉闷。毕竟年纪还小,平日过得又朴素,能见到那么多人,那么多新鲜玩意儿,果儿如何不欢喜。
最让果儿看呆的,是那些黄头发蓝眼睛的西域人,衣着奇特,长相奇特,口音奇特,行为习惯更是不同大唐人,果儿盯着那些西域人好不好奇。
“果儿喜欢么?表哥家里有几个昆仑奴,长得似炭一般黑,如虎一般雄壮,力大无穷,端起几百斤的大鼎不费吹灰之力,是角力的上上之选。回头表哥把他们送给你可好?”宋时奉命来接果儿,可不高兴坏了,见果儿对异国人有兴趣,他必须得哄小公主开心呢。
“真的么?”果儿见过最壮的人也就是朝廷里的武将,如何敢信。
“若是骗你,表哥便是乌龟。”宋时拍胸脯保证道。
“乌龟?龟乃长寿吉祥之物,表哥果真在骗我!”
说说笑笑,果儿进了皇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