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女土豪-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翠竹见她回来了,先是吃惊,后是高兴,她说:“你可回来了,我一人呆这屋里,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呢。对了,春姐姐不是说你一点儿也不觉着读书写字难受么,你怎么下楼来了?”
景兰便以自己在上面书房里呆烦了为由,所以请求主子放自己下来的理由来敷衍翠竹。
当吃晌午饭时,她跟翠竹一起去萧家丫鬟们吃饭的饭堂是时,引起了更大的轰动。甚至还有不少丫鬟跑上来谄媚奉承,送景兰这样那样的东西,比如刺绣的手帕还有香囊,蜜饯瓜子花生这些。
在她们眼里,景兰不但得沈婉的信任,更得到了萧家当家的太太唐氏的夸赞,唐氏提到她直接说的是“兰姨娘”。看来,景兰这个丫鬟以后一被孙少爷收房,就会成为姨娘,还是同时被现在萧家的当家太太和未来的萧家当家的少奶奶认可的人。她们当然要巴结她,这个孙少爷未来的宠妾,期望从景兰这里得到一些好处。
景兰对这些跟苍蝇一样扑上来的人淡淡的,她们送什么东西,也不推辞,收着,免得这些人会因为她不收东西而又说她清高等等。
回到两人住的东次间耳房时,翠竹看到景兰放在桌上的那些东西,就说景兰收获颇丰,她笑着说:“这些手帕和香囊够用上一年半载的了,还有这些蜜饯瓜子也够吃十天半月了。兰姐姐,你就要做兰姨娘了,我果真没看错人,在沈家别院时,我就说你是有大造化的,如今一看,果然……”
景兰道:“这些吃的都给你,还堵不住你的嘴么?”
翠竹讪讪地说:“兰姐姐,我不说了,我这就用这些吃的堵住嘴巴。”
景兰躺在床上,双手枕在头下,想起沈婉发的誓言,还有饭堂里面那些丫鬟奉承的话。
她想,今日去饭堂,那些丫鬟说的话还有举动,看起来就不像是空穴来风,但沈婉却信誓旦旦地说她们乱传话是胡说。以及她现在后知后觉想到唐氏见自己和翠竹时,赏了银首饰给她们,那举动也是有点儿与众不同。
现在,她是相信沈婉的誓言的,那就是自己绝对不会成为萧玉琅的房里人,但以唐氏为首的人的举动却跟沈婉说的话相左,这里面会有什么猫腻么?或者说沈婉还有一些跟真相相关的话并没有对她说?
就在景兰在这里费心思猜所谓的猫腻时,萧如玉放学回来,吃过了饭,提笔给她还在扬州的大哥萧玉琅写了一封信。信里告诉他,大嫂已经给她找了两个十三四岁的丫鬟,要给他做房里人。这里面,有个叫安兰的丫鬟尤其漂亮,她让她大哥赶紧回来,把那个漂亮丫鬟给收房。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以下宝贝儿们这一段时间投雷支持,么扎!
第37章
翠竹半夜突然发热腹痛; 接着又吐又泄。
景兰见她这样不敢大意,穿起衣裳开了门,去隔壁去拍门。
隔壁住着安冬和安春; 是安冬来开的门; 安春今日在楼上值夜。
安冬问景兰发生什么事情了,景兰便把翠竹的症状对安冬说了,安冬就去找了平常备下的治疗腹泻的药丸; 跟着景兰过去; 让翠竹服下。她还说,要是翠竹到天亮都还不好,就去禀告少奶奶,去请大夫来替翠竹瞧病。
翠竹服药之后勉强睡下; 到天亮依旧不见好转,景兰便又去找安冬,说翠竹的情况看着糟糕得很; 恐怕要赶快去请大夫。
安冬去看了翠竹; 见她果然如同景兰说的那样; 脸色惨白,腹痛得连腰都直不起了。
“那,我去见少奶奶; 请她派人去请大夫。”
“好。”
安冬匆匆忙忙上了南楼; 去向刚起床的沈婉禀告翠竹昨晚上吐下泻,给她吃了萧家常备的治疗腹泻的丸药还是不管用。
沈婉一听就问:“安兰没事吧?”
安冬说景兰没事,沈婉松了口气; 让安冬去找夏妈妈,告诉夏妈妈去去外头找管事派个小厮去这条街上的白家医馆的白大夫来给翠竹瞧一瞧。
“是,少奶奶。”安冬答应了,正欲退下,不想夏妈妈却上楼来了,这下她不用特意去找夏妈妈了。
沈婉见到夏妈妈,不用问她为何这么早来,就知道她是有要事找自己。
所以,她就让安冬先下楼去看着翠竹,一会儿她会告诉夏妈妈给翠竹请大夫的事情。
沈婉亲自领着夏妈妈进了书房,再把书房门关上。
她去檀木书案之后坐下后,夏妈妈就开始低声向她禀告了:“老身安插在武氏母女住的院子那里的小丫鬟跟老身说,前日有个道婆来见武氏母女,三个人在屋子里也不晓得嘀咕些什么。小丫鬟去窗底下偷听,恍惚听到什么灵丹妙药的话。还有就是,昨日萧二小姐派人送了一封信去扬州。”
“灵丹妙药?信?”沈婉喃喃道,她蹙起了眉沉思。
好一会儿,她才让夏妈妈去外头叫管事请白大夫来给翠竹瞧病。
夏妈妈问翠竹得了啥病,沈婉说好像是腹泻又好像不是,因为萧家常备的腹泻药是请名医做的,对付腹泻这一类的病有奇效,可翠竹吃了竟然不大管用。看来她要亲自去看一看翠竹,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了。
“老身觉着这翠竹腹泻怕是有内情,少奶奶去好好查一查。”
“行。”
等到夏妈妈退下了,沈婉去洗漱了,顾不上吃早饭就下楼去了东次间耳房。
她到的时候,看到景兰守在翠竹躺着的床前,翠竹脸色煞白,紧闭着眼,一头的虚汗,看起来很是虚弱和痛苦。
“少奶奶。”景兰站起来向她行礼。
沈婉见到景兰又对自己客气起来了,不由得皱了皱眉,她一伸手将景兰扶起来,说:“不必如此多礼,对了,翠竹昨日发病之前可吃了什么东西没有?”
景兰指着桌子上的那些蜜饯和瓜子说:“昨日去饭堂吃饭,一些丫鬟送了奴婢一些手帕香囊还有瓜子蜜饯等。回来后,奴婢没吃,都给了翠竹,翠竹吃了不少。”
沈婉听景兰如此说,便走到小方桌跟前,让人把那些吃剩的东西都用干净手帕包起来,至于那些堆放在桌上的手帕和香囊也收起来。
“你昨日没有吃桌上的那些瓜子和蜜饯么?”沈婉问景兰。
景兰摇头:“没有。奴婢自己从家里带来的那一篮子吃食还有不少呢,我顾不上吃别的。”
说到这里,景兰忽然说要不是自己藏着家里送的零食,翠竹就不会那么馋,吃了不少瓜子和蜜饯闹肚子。
“这不能怪你,也不能怪翠竹……”沈婉若有所思道。
“那怪谁?难道是怪那些送了瓜子和蜜饯给我的人?”
“或许……”
“……”
景兰随后想到难道沈婉是觉得那些别人送的吃食有问题,翠竹吃了才这样?难道翠竹成了替罪羊,要是那些瓜子和蜜饯真有问题的话,送这些零食给自己吃的人原本想要害的是自己?
一想到这里,景兰忍不住背上发凉,以前的担心终于变成了现实。
景兰能够想到这些,沈婉当然也会想到。
她另外叫了小丫鬟来服侍翠竹,接着把景兰给带走了,她要景兰重新去南楼小书房住,恢复以前的规矩,没有她的允许,谁都不许见景兰,景兰也不许下楼去见别人。
这一次她对两个守住楼梯的丫鬟说,要是她们放了人上去,就等着被发卖吧。无论是谁,别管哪个萧家的主子要上楼来见景兰,她们都得拦住,然后向她禀告。
景兰问沈婉,是不是有人想害自己,但没想到没害着,却让翠竹遭殃了。
沈婉说要等白大夫来给翠竹瞧过了再说。不过,景兰不用担心,就算有人想害景兰,她们也不会有机会了。
别看沈婉说这话的时候很平静,可她心里却并不平静,她想,自己太大意了,景兰差点儿被人所害。还好,这一次,翠竹那丫头贪吃,替景兰挡了这灾祸。如果她猜的不错,这害人的人多半是武氏母女。虽然在萧家,嫉妒怨恨景兰的不止她们两个,但有这种胆子下药害人的应该就只有她们。
前世的时候,她们连自己都敢算计,这会儿对付景兰这么个小丫鬟,更不会忌讳什么。
夏妈妈一早来向她禀告的一个道婆送了什么药给武氏母女,这药说不定就是用来害景兰的药呢。
只要等到白大夫来给翠竹看过了,她就确定自己猜的可对了。
小半个时辰之后,白大夫就来了。
因为白大夫的白家医馆就在这条街上,萧家人有什么不舒服的,差不多都是去请白家医馆的大夫来看,所以白大夫熟门熟路,听了萧家小厮的话很快就来了。
他去替翠竹看过之后,开了方子,并且隔着屏风向沈婉说明了翠竹的病情。他说有人把这一种加重腹泻的□□加在致人腹泻的药里面。如果人吃了这种药,只需要很少就可以让人患上症状如同痢疾的病,上吐下泻,身体底子弱的人,或者拖延过久没有及时医治的人,有可能不治身亡。因为这种下药的方式十分隐蔽,如果有人因此毙命,绝大多数人会以为是得了痢疾身亡。他之所以能辨认出来这并不是普通的痢疾,是因为他祖父写的一本家传的医书里有一例这种病例……
沈婉听完,抿紧了唇,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让人拿了十两黄金来付给白大夫做诊金,并对他说,这事情对谁也不要说。要是有人问他,就说翠竹是因为染了时疫才那样,跟翠竹同屋的那个丫鬟也很可能感染时疫。
白大夫知道这件事很可能牵扯到萧家的内斗,他只管医治病人拿钱就好,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他很清楚。
所以,他向沈婉保证,一定守口如瓶,要是有人来问起,他就照刚才沈婉说的那样对别人说。
“好,多谢白大夫,夏妈妈你替我送一送白大夫。”
“是,少奶奶。”
夏妈妈把白大夫送走之后回来站在沈婉跟前,问她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沈婉道:“把安兰和翠竹都挪出去,就以她们感染时疫做借口,这宅子里想害人的人再也下不了手。”
夏妈妈却说,其实可以继续拿这两个丫鬟做诱饵,因为既然暗中想害她们两个丫鬟的人没有得手,说不定还会再次出手。
沈婉抬手,说她怕有意外。
夏妈妈认为就算有意外也不过是两个丫鬟,比起捉住那不敢直接对她这个少奶奶出手,却对她身边人出手的奸人,不值什么。
“不,妈妈,将两个丫鬟挪出去,对于想害她们的人来说,这威胁就一直在。她们一定会更着急,一着急就会出错。咱们是该做好准备了,萧大少爷说不定等不着月底就要回来了。”
“少奶奶是说,有人提前通风报信了?晓得少奶奶给他备下了两个要做房里人的丫鬟,便急匆匆地赶回来了?”
“我想应是如此,等他回来,急着想将两个丫鬟收房,发现人不在,失望之余,就会去见唐端淑了。唐端淑呢,定然也是急着想见他,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瓮中捉鳖了。”
“老身佩服,以退为进,少奶奶真是思虑周祥。”
“妈妈去安排吧,将两个小丫鬟挪去夫子庙后街那一座三进小院里,多派人看守门户,要出去逛,也要多派人跟着。”
“是,老身这就去。”
……
当晚,景兰吃过饭之后,沈婉进了书房,对她说,经过白大夫的诊治,翠竹已经没有性命之忧。白大夫说,的确是有人在送给她的那些瓜子蜜饯上面动了手脚,而翠竹吃了那些东西就腹痛腹泻了。为了防止再有人暗害她们,所以她打算将她们两个先挪出萧家大宅。
景兰问:“少奶奶,那奴婢跟翠竹会去什么地方?”
沈婉道:“比这里好,那里是我买的一座宅子,翠竹去那里养病,你陪着她就是。我不在那里,你的功课不可松懈,每日十六个字,要会认会背会写。我得空会过来查你的功课的。”
景兰又问:“我们去哪里什么都不用干么?”
沈婉点头,扫了景兰一眼,勾一勾唇,说:“吃好睡好就是你该干的,多长点儿肉就行了。”
景兰惊讶不已,她觉得沈婉这个主子一定是世界上最奇怪的主子,把她跟翠竹弄来,都没怎么干丫鬟的活儿,特别像两只哈巴狗,只要巴结着沈婉,让她开心就行了。
“那什么时候去呢?”
“明日,明日夏妈妈会亲自送你们过去,我对萧家的人说,你和翠竹得了时疫,要出去避一避。”
第38章
第二日天蒙蒙亮; 景兰和翠竹已经从萧家侧门登上了一辆马车; 另外还有一辆马车在前,夏妈妈早已经在马车上了。见到她们上了车,即刻吩咐车夫驱赶马车; 往夫子庙后街沈婉买的那一座宅子去。
沈婉并没有出来送景兰,她的身份在那里,要是出来送景兰和翠竹; 叫萧家的下人看到了,一定会说闲话。更何况翠竹感染了“时疫”; 景兰还是个疑似感染者,她这个主子更要避开。
不过,一早起来; 沈婉和景兰一起共用了早饭,这早饭还是摆在南楼的小书房里的。景兰名义上伺候沈婉吃早饭,实际上却是两人面对面坐着吃的,跟前没有第三个人。
两人静默地把早饭吃完,沈婉才开口叮嘱景兰去夫子庙后街那宅子住下后; 没事不要出门; 免得惹事生非。因为自己不在她跟前; 要是景兰惹祸了,她恐怕鞭长莫及。
景兰说自己记住了; 她还问沈婉是不是自己从今以后就要住在那里了。
沈婉道:“顶多住个两三个月。”
景兰:“住两三个月就要返回萧家么?”
沈婉摇头:“不,另有去处。”
景兰“啊”一声,问沈婉:“别处是哪里?”
沈婉说到时候她就晓得了; 让景兰别问了。
在景兰离开小书房,被安冬送出去之前,沈婉给了景兰一锭五两的银子,说这是跟景兰换那一对唐氏赏赐的绞丝银镯子的钱。
景兰高兴地接过去了,摩挲着手里的银子,笑得唇边梨涡深深。
沈婉便笑话景兰爱钱,一见到钱比见到谁都更亲。
景兰说:“这要离开萧家了,手里一点儿钱都没有我觉着不踏实。”
沈婉微微摇头,告诉景兰去了夫子庙后街自己的宅子,那里有管事婆子会照顾她跟翠竹的衣食,想要吃什么买什么,跟管事婆子说一说就行了,用不着花她的钱。
景兰一听更加乐呵了,然而她还是说小女子有钱傍身才有安全感,不管花不花得着这钱。
沈婉闻言本想给景兰多拿几十两,让她更有安全感的,但考虑到这么拿钱会招致景兰以及别人的怀疑,就打消了这念头,想着等到自己和离了,回到沈家,再多赏赐些金银首饰给她,讨她欢心。
景兰离开之前,把自己篮子里的锅巴都留给了沈婉,说这个零食沈婉爱吃,都给她了。
沈婉便说:“你不拿这个出来,我差点儿忘了,你说要做锅巴给我吃的。你去了夫子庙后街的那宅子,除了练习我教你的那些字,也没事情干,不如去厨房做点儿锅巴,你自己可以吃,我过来了也可以吃。”
“行啊。”景兰一口答应。
又说了几句话,安冬进来禀告说,夏妈妈让人进来传话说是马车已经准备好了,景兰可以下楼了。
景兰便背着装了她换洗衣裳的小包袱,提着她从家里带来的那一篮子零食,辞了沈婉,跟着安冬下楼去。
沈婉站在南窗前,目视着景兰跟在安冬身后消失在萧家大宅的壁弄尽头。
景兰一走,沈婉情绪有点儿低落,总觉得自己住的南楼空落落的,真是对这里越来越厌烦了。
她闷了半个多时辰,这才下楼来去婆婆所在的富贵堂,向她行礼问安,顺便把景兰和翠竹因为染了时疫,送出宅子的事情对她说了。
“时疫?白大夫真是那么说的?”唐氏一听很紧张,即刻追问。
沈婉说是,白大夫就是那么说的,所以自己一早就把她们送去了外面,找个地方给她们住着,顺便请大夫医治。
唐氏便抚着胸口,道:“幸亏白大夫瞧出来了,不然她们多在萧家呆几日,不定整个家里的人都要被染上。”
她夸沈婉做得好,然而她又可惜连景兰都疑似染上了时疫,原本以为月底儿子玉琅从扬州回来,就可以让他把两个丫鬟收房的。
“哎,她们也太没有福气了,也不晓得她们什么时候能被治好?”唐氏最后感叹道。
这个时代,时疫治起来并不容易,总要几个月才能治好,沈婉便说大致要两三个月,只要她们好了,就可以回来了。
唐氏看向沈婉欲言又止,她很想说既然那两个原本要给儿子做房里人的丫鬟得了时疫,还要好几个月才能回萧家,不如等儿子回来之后,先给她纳一房妾,这妾就是自己的堂侄女唐端淑。
沈婉看出来唐氏似乎想跟自己说什么,就问她可是有什么话对自己说。
唐氏组织了下语言,就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了,她说唐端淑是她的堂侄女,自己对她知根知底,这样一个女子给儿子做偏房最好。本来她是想儿子收了沈婉从娘家带来的两个丫鬟之后,才提这个的。
沈婉其实巴不得唐氏说出这个话,她的“鱼钩”可不是白撒的。
她慢慢地用十分坚定的语气说:“媳妇也不反对娘的安排,只是尽管安兰等人的运气不好,得了时疫,出宅子去治病了,但这病也不是治不好。我想最好还是等她们回来,玉琅收用了她们,再让端淑妹妹给我敬茶,凡事总有个先来后到不是?”
沈婉能不吵不闹答应唐氏的提议,唐氏已经觉得很不错了,至于沈婉要儿子玉琅先收用两个丫鬟,再纳端淑为妾,这也有理。毕竟沈婉这个儿子正妻的脸面是要顾的,不然沈婉不接端淑的茶,端淑就做不成妾,只能跟那两个丫鬟一样成为儿子的房里人,那样不仅让端淑没脸,自己这个她的远房姑母也会没脸。
不过就是多等两三个月,端淑成为儿子的妾室的事情就可以圆满解决,这个结果她能接受,她想武氏母女也应当能够接受。
所以,她就笑眯眯地说:“那就依媳妇说的办。”
……
武氏母女下晌过来陪着唐氏打双陆说闲话时,唐氏就把早晨跟媳妇沈婉说的那些都对她们母女说了。
她笑着说:“这下好了,只要她点头了,这事情就算是定下来了。”
武氏母女可不像唐氏那么高兴,觉得这样就好了,因为就算真得沈婉答应了唐端淑做萧玉琅的妾,但沈婉不是说了,要让她的那两个丫鬟先成为萧玉琅的房里人吗?
先成为萧玉琅的房里人,就极有可能先怀上身孕,先生下儿子,成为庶长子。
以后要是沈婉不生,她的心腹丫鬟生的庶长子就会记在她的名下,成为这萧家的产业最大可能的继承者,而她生了儿子的话,就会永远比先前那个记在沈婉名下的庶长子更差。萧家的产业,还有宗房的权力就会属于别人,不属于她生下的儿子了。
明面上她们尽管笑着奉承唐氏,多谢她替唐端淑说话,让沈婉答应了以后接受唐端淑。
可心里却是把沈婉骂了又骂,觉得她太狡猾了,早就把她的利益紧抓在手里,还做了好人,博得了一个贤妇的名声。
回去之后,唐端淑跟其母关上门,在屋里说悄悄话。
唐端淑就说:“那个安兰和翠竹哪会得什么时疫,分明是她有所察觉,才以这个借口把那两个丫鬟给送出去了。只要玉琅表哥一回来,她很快就可以把她们两个接回来。她非得要玉琅表哥先收用那两个丫鬟,才肯接我的茶,不过是想这一辈子都把我死死地踩在脚下。”
“可那两个丫鬟年纪那么小,说不定还没来葵水呢,即便被你玉琅表哥收房,也不一定能怀上。”武氏安慰女儿道。
唐端淑冷笑一声,说:“那个姓沈的能挑两个没来葵水的丫鬟么,她不会那么傻。她就想让她的两个心腹丫鬟先怀上,以后占了庶长子的位置,让我跟玉琅表哥的儿子只能做庶子,她养的庶长子一辈子压在我的孩子头上。那样,我就一世都翻不了身了。更别说,以后要是她也生了儿子,那么她就更添胜算了。这一回,咱们该把李道婆给在咱们的药多放些在那金橘蜜饯里的……”
武氏皱眉道:“这会儿说那些有什么用,只怪那两个丫鬟运气好。”
母女二人沉默相对了一会儿,只听唐端淑忽然笑起来,幽幽道:“我如何忘了,既是那两个丫鬟要在外治病,等玉琅表哥从扬州回来,我正好多跟他在一起。只要我先怀上,自然可以破局。”
“可你先怀上,这肚子大了,还没向姓沈的敬茶,事情败露了,姓沈的必定不会答应让你做孙少爷的妾了。”武氏担心道。
“娘,顶多也是多出两三个月的月份,肚子不会大到被人看出来,而要生产时,就说孩子早产了。如此一来,还是我的孩儿占先。菩萨要是看在我常往寺里上香礼佛施舍的份儿上,赐给我一个男婴,那这一世我的荣华富贵就稳当了。”
“那就要……”
“让表哥多去几回檀觉寺的禅房了。”
“还是女儿聪慧,能想出这样的好法子来,为娘必定全力助你成事。”
“呵呵呵……”
唐端淑得意地娇笑起来,武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