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女土豪-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次间内,景兰低声向沈婉说了她这一趟去金陵沈家,见沈婉的娘余氏,余氏说的那些话。
  “你说我娘过两日要来苏州?”沈婉听完后问。
  景兰点头道:“是啊。”
  沈婉皱起了眉:“你该劝她不必来的,我在这里一切皆好,她来了也没什么用,反而被人晓得来了苏州要起疑心。”
  景兰眉心拧起:“你是说你二叔他们还不死心?”
  沈婉道:“上一回我二叔白亏了那么多银子,老太太没罚我除族,还赏了我几百两银子,你想,我二叔能死心么?我就怕我娘来一趟苏州,会让他们起疑心,你想一想,这又不是过年过节,也不是我生辰,我娘来了苏州,他们能不打听是为了何事么?”
  景兰听了只得劝她:“姑娘或许多虑了。”
  沈婉却握紧了景兰的手道:“不能不想万一啊,咱们得有个应对之策才好。”
  景兰闻言沉默了一会儿说:“太太说了,若是你生君珮的事情泄露出去,顶多不嫁人,她会全力保全君珮的。”
  “你说,我还能嫁人么,和你都那样了。”沈婉咬咬唇羞涩道,停了停,她说,“也罢,即便被萧家晓得我生了君珮,君珮是个女儿,他们也不一定非得来讨要,且看看再说罢。”
  景兰回握了她的手,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反正已跟太太通了信儿,太太心里应有成算。”
  两人说完话,桔梗已经端了铜盆进来,景兰就去拧了巾帕洗脸洗手。
  洗完了,赵四娘提着食盒进来了,她笑眯眯地说她已经把景兰爱吃的菜炒好了,这就吃饭。
  景兰看桌上的菜,一个烧豆腐,一条糖醋鱼,一个鱼香肉丝,一个鸡汤,一盘子炒青菜,一个酱瓜。
  看着眼前这一桌子她喜欢的菜,景兰拿起筷子大快朵颐,她说:“还是回来吃得好。”
  沈婉给她夹菜,让她多吃些。
  吃完饭,沈婉洗漱了就给君珮喂奶哄她睡觉,景兰则是去沐浴了一番,因为她今日长途奔波,风尘仆仆,不洗自己都觉得不舒服,更何况沈婉叫了她去“值夜”的。
  估计也是考虑到景兰今日很累,沈婉在景兰躺下之后,也就只让景兰累了一次,她也就抱着景兰入睡了。
  次日起来,景兰开始带着平安依旧去绸缎铺子帮忙,自从沈婉临产,景兰陪着沈婉已经一个多月,如今沈婉也出了月子,景兰就依旧去绸缎铺忙活。
  平静的日子过了两日,余氏果然坐着马车,带着几个贴身使唤的婆子丫鬟来到了苏州沈家老宅。
  见到女儿,余氏很激动,连连说女儿受苦了,在这样的地方生下外孙女,跟前都没有一个沈家的人陪着。
  沈婉笑着说自己有景兰和几个丫鬟伺候,没受罪。
  母女两个人进内室去说话,沈婉把女儿君珮抱来给母亲看。
  余氏见了很喜欢,把君珮抱在手里看了又看,说她长得就像沈婉小时候,简直像是一个巴掌打下来的。
  母女两个人说了一会儿话,沈婉就提到了她的担心,她说她怕母亲到苏州来,会让二叔等人疑心,不定会打什么主意对付自己。
  余氏道:“你以为娘会那么傻,径直从沈家来苏州,我是回了趟娘家,回娘家之前我去跟老太太说,你舅奶①身子不爽利,我回娘家去瞧她两日,然后从余家坐了马车来这里。”
  沈婉一听就笑了,道:“娘,果然考虑周到,如此孩儿就放心了。”
  余氏又说:“你叫你的贴身侍婢来金陵跟我说了你想保住君珮的事,我且问你,你果真不嫁人了么?你得想好,你才十八,以后这日子长着呢,难不成你就守着君珮过一辈子?须知,君珮长大之后也要嫁人的,到那时,你难免老来孤独。娘也晓得,你对萧玉琅那个男人甚是寒心,可这世上不都是他那样的坏男人呀,更多的是好的……”
  话未说完,沈婉已经抬手打断了她,道:“娘,我心意已决,这世不想再找什么男子成亲,我就想守着君珮过日子。”
  余氏看着女儿的花容月貌,只觉得可惜,最后她直抱怨,这一切都是萧玉琅造成的,要是萧玉琅是个好男人,自己的女儿就不会过得这样不幸福了。都和离了,还生下了前夫的孩儿,萧玉琅真是拖累了女儿一辈子。
  她现在后悔得不行,当初为什么要同意那样一门婚事。
  不过,她是个疼女儿的人,听女儿说心意已决,不再嫁人,只愿意守着君珮过日子,最后她也只能支持女儿。
  余氏道:“要不这样,你不是怕萧家晓得了风声,会要来讨要君珮呢,我看这就让我带君珮回沈家去,我抱着她,在老太太跟前露露脸。老太太是个喜欢小娃娃的人,见了君珮一准喜欢,到那时,谁也别想从咱们沈家讨走君珮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
  舅奶:南京(古金陵)的老话称呼外婆。


第86章 
  沈婉当然不想跟女儿分开; 然而她又担心万一被萧家人知道自己生了小君珮; 他们会来讨要女儿。
  尤其是萧玉琅,更有这种可能; 或者他谈不上多喜欢君珮,可他却可以通过要女儿来让沈婉伤心难过; 让沈婉这一辈子都被君珮牵着心肝。
  两相比较,最后沈婉同意了母亲的提议; 让她这次回去就带君珮回金陵沈家。
  当晚,余氏和女儿抵足而眠,说了许多话; 景兰则是回自己屋去睡觉。
  一个人睡对景兰来说; 如今也是相当难得了; 因此她睡得很香。
  次日起来,景兰老早就带着平安去绸缎铺了。
  余氏早起; 跟女儿一起吃了早饭; 这才带领着随行的丫鬟婆子们坐余家的几辆马车回去。
  她身边有的是会伺候小孩子的; 虽然没有现成的乳母; 可是给孩子准备了沈婉特意挤的奶带在路上喂小君珮,料想两个时辰也饿不着君珮。只要到了金陵沈家; 很快就可以给小君珮找来乳母喂她的奶了。
  沈婉虽然舍不得女儿,可是为了女儿以后能够留在沈家; 留在她身边,她也只能硬起心肠送走女儿了。
  孩子上马车前,沈婉亲了又亲; 为了不让母亲看了伤心,她只能把万般不舍生生压下,忍住不哭。
  余氏则是向女儿保证,她一定会照顾好小君珮的,小君珮也肯定会留在沈家的,两年后她回沈家,一定会看到一个粉妆玉琢的小君珮。
  小君珮离开沈婉的时候,还在襁褓里熟睡,也不晓得这就离开了亲生的娘亲。
  余氏等人坐着的马车渐行渐远,沈婉在寒风萧瑟的沈家老宅门口站得全身发冷了才回去。
  一回去,她就上床去躺着默然流泪,连晌午饭也没有起来吃。
  晚上,景兰从绸缎铺里回来,知道了太太余氏带走了小君珮,沈婉卧床一整日连饭都没吃,就赶忙进内室里去看她。
  撩开帐子,景兰见到了眼睛都哭肿的沈婉,脸色苍白的躺在枕上,怔怔地望着帐顶。
  见她这样,景兰的心里也是难受,忙俯身下去,抱住沈婉的头,柔声安慰她:“别这样,这样伤身。”
  沈婉伸出双手抱住景兰的脖颈,哽咽道:“我也晓得我娘带君珮走是最稳妥的……可就是舍不得,仿佛心里的肉被生生挖走一块似的,看到往常君珮睡的地方空落落的,真是摧心肝的疼……”
  “哎……”景兰抚摸她的头,不晓得该说什么好了。
  大概天下所有的母亲遇到这种事情都会跟沈婉一样吧。
  只有时间可以治疗这种伤痛。
  “婉婉,你还有我,我不是陪着你么?再说了,至多两年,你就回金陵去。两年过起来也是很快的,君珮回了沈家,萧家就不能来管你讨要君珮了。现如今你在苏州,身边没有沈氏族人,要是萧玉琅带人来要君珮,甚至命人来抢,君珮要是有个闪失,可是比跟着你娘回金陵沈家更让人头痛。你想想,你宁愿两年见不着君珮,还是二十年,甚至一世见不着君珮呢?长痛不如短痛,捱过这阵子就好了。”
  “呜呜呜……你说的这些我何尝没想过,就是舍不得……”
  景兰抚着她的发,轻声细语继续说些安慰的话。
  也不知道安慰了她多久,终于,沈婉不哭了,起来穿鞋下床跟景兰一起吃晚饭。
  因为君珮跟着余氏回金陵了,曾经被景兰雇来照顾的姚氏也就在景兰和沈婉吃过晚饭之后,进来见景兰,说她要辞工。
  景兰在原先的工钱之外,另外赏了她二两银子,同意她第二日就回苏州去。
  晚上,景兰陪着沈婉,安慰她的方式,就是好好宠爱她,仿佛这样做才能让她从跟君珮分开的悲伤之中缓解过来。
  不得不说,这样做还是有用的,至少沈婉在景兰宠爱她之后,沈婉看起来心情好多了。
  长夜寂寂,屋子里虽然少了小君珮的哭闹声显得有些寂静,可是两个人相拥而眠时,都踏实地感觉到了身边人带给自己的现世安稳之感,这日子也就可以继续了。
  小君珮被余氏接走之后,不久,沈婉也参与到绸缎铺子的经营之中了。
  她筹划着过年之后,在苏州城内再开设一家绸缎庄,因此不时前去苏州,踏看开店的地点,拜访熟人,筹措开店的银子。
  渐渐地,一开始因为小君珮离开的悲伤慢慢也淡了,沈婉和景兰都忙着把自己负责的那部分事情干好。
  ——
  余氏带着小君珮回了金陵,在余家呆了一日,把小君珮给了余家的人看过之后,这才重新坐着轿子回沈家去。
  才一到金陵,一个时辰之内,余氏身边的得力管事婆子已经带来了两个乳母,余氏又拨了两个自己身边的丫鬟去服侍小君珮。
  才带着小君珮回去,余氏也是捂着此事的,先跑去郦老太太跟前说了个故事。
  她说这一趟回娘家,伺候她娘的这几日,听娘家人说了个故事。
  郦老太太就让余氏讲讲这个故事给她听。
  余氏道:“媳妇娘家的远房叔叔有个女儿和离了,没想到这和离了,才晓得怀上了,娘家人为这事儿就吵上了。有人说,这怀上的娃儿不能要,不然以后生下来,我这个远房叔叔的女儿不好嫁,还是要打掉这个娃儿……”
  话没说完,郦老太太就皱起眉头说:“打掉娃儿,这不是损阴德的事么?这娃儿也不是野孩子,要是打掉了,你娘家远房叔叔的女儿的夫家能不找你叔叔算账么?毕竟是人家的血脉。”
  余氏做出为难的样子来,觑着郦老太太,低声道:“可要说生下了那娃儿,以后我娘家远房叔叔的女儿就不好嫁了。”
  “不好嫁也不能打掉肚子里的孩儿吧,谁叫她是这样的命呢?既是这样的命,就得受着!”郦老太太不悦道。
  余氏听了却安心了,忙奉承郦老太太道:“娘说得是,上天有好生之德,这打掉娃儿的确是有损阴德之事。”
  郦老太太又道:“你务必要对爹和娘说,让他们劝劝你那个远房叔叔,还是积积德吧,不要让他女儿打胎。”
  “是,娘,我这就回去写封信,让人送去给我爹娘。”
  “嗯。”
  隔日,余氏在去向老太太请安之后,等到其她人都走了,就对身边的管事婆子安氏使了个眼色,安氏点点头退下。
  不一会儿,只见安氏带着一个年约二十三四岁的妇人来了,妇人手里抱着一个襁褓里的孩子。
  抱着孩子的妇人径直走向余氏,把手里的孩子递给余氏抱着。
  孩子刚吃完奶,精神头还好,看见余氏就在那里好奇地打量她,两个小拳头捏着不断挥动着。
  郦老太太忽然见到余氏抱着个小婴儿,就觉着奇怪,问余氏这个小婴儿是哪家的孩子。
  余氏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抱着孩子过去给郦老太太看。
  郦老太太一看到眼前这个粉妆玉琢的雪白又漂亮的小团子,眼睛就亮了,也忘了再追问这是谁家的孩子了,伸出手就去捏着小团子的手,逗她玩儿。
  小团子也乖,不哭不闹的,只管睁着一双亮晶晶黑漆漆的眼珠子盯着郦老太太瞧。
  郦老太太把她抱过来,笑望着孩子感叹:“这已经有多少年没有逗这样雪白乖巧的小娃娃玩了。你二弟的儿媳妇倒是生了一个,只是身子太弱,从生下来之后就没断过药,成日家就在屋里,连想逗他玩也不成。我前日过去看他,都三个月大了,手细得比跟前这个娃儿……对了,眼前这个娃儿多大了?”
  余氏道:“才出月不过四五日。”
  郦老太太便笑着说:“长得可真好,这机灵秀气的模样让我想起婉儿小时候。”
  余氏见郦老太太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再不说出来小君珮的身份那就是错过机会了。
  于是,便见她跪了下去,向郦老太太禀告道:“娘,这就是婉儿生的女儿。”
  “……”郦老太太瞬间懵了,她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好一会儿才干着嗓子问余氏,“你……你说这是婉儿生的……可,可……”
  她想说自己的嫡长孙女不是跟萧玉琅和离了么,怎么会生了个孩子。
  余氏赶忙说:“婉儿跟萧玉琅和离之后,才晓得怀上了……”
  郦老太太听了先是“啊”了一声,看看自己怀里抱着的雪白小团子,好半天喃喃道:“怪不得我一瞧见这娃儿就觉着她眼熟,会想起婉儿。却原来,果真是婉儿生的。”
  停了停,郦老太太才后知后觉地想到昨日儿媳妇余氏到跟前来说她娘家那个远房叔叔的女儿,和离了发现怀上了前夫的孩子,余家人为此争论不休,余氏还来问自己的主意的事情。
  原来,余氏说的是孙女婉儿啊。
  “娘,婉儿说,她想要这个娃儿,不想给萧家,还请您成全。”余氏继续跪在地上恳求道。
  郦老太太默了默,让余氏起来,接着她再抱着孩子看了又看,真是越看越喜欢。她一直都在说自己的儿子们生的女儿太少,如今手里多出来个重外孙女,还长得这么可爱,她抱上了,就不想放下了,更别说给萧家人带走了。再说了,她认为既然都跟萧玉琅和离了,这孩儿留在沈家也没什么不可以。
  “就留下她吧,养在我跟前,正好陪陪我。”郦老太太最终笑道。


第87章 
  郦老太太虽然同意留下小君珮; 把她养在跟前; 可她考虑到小君珮才出月; 她这个延年堂每日都有人来请安; 就怕这些人个顶个都来逗孩子; 人多,扰了孩子清静,让孩子长不好。
  所以,她就让儿媳妇余氏先把小君珮抱回去养大些; 等来年春暖花开; 孩子长大些了; 再抱到自己跟前来养。
  另外,她还考虑到此事走漏风声后,萧家会来要孩子。
  尽管已经决定了不会把孩子给萧家; 可是郦老太太觉得萧家越晚知道这事越好; 毕竟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 她希望这年可以过得和顺; 不希望过年期间还要为小君珮跟萧家闹得不愉快。所以; 她叮嘱身边人,不许把君珮的事情泄露出去; 谁要是敢泄露此事; 定会严惩。
  郦老太太身边伺候的人; 都是在沈家有些年头的下人,她吩咐一句,没有不听的。
  而余氏那边; 她也是严令下人不许走漏一丝风声。
  于是,小君珮回了沈家,除了郦老太太和余氏身边信任的人,其他沈家人都不知此事。
  就在余氏带着小君珮见了郦老太太,得了她的许可,留下小君珮后两日,大老爷沈昌从京城回来了。
  余氏虽然可以瞒着沈家其他人君珮的事情,但对于自己丈夫沈昌,她还是坦白了此事。
  沈昌一听,震惊不小,立刻去瞧了小君珮,随后问余氏,沈家其他人知道君珮的事情吗?还有萧家人知不知道这件事?
  余氏便把自己去苏州见了女儿,带回君珮,又带着君珮去见了老太太,老太太喜欢君珮,并且已经决定留下君珮的事情告诉了他。
  沈昌听后才松了口气,说:“要是我娘不许留下君珮的话,婉儿生下君珮的事情被我二弟他们知道,他们必定会逼我公事公办,将君珮送去萧家的。好在我娘开明,决意留下君珮。只是,即便如此,我也担心萧家必会有来争君珮的一日。”
  余氏接话道:“萧玉琅来争君珮不过是想让我家婉儿不好过,你不晓得么,他跟婉儿和离不过三月,就续娶了他祖母彭氏娘家的女子,最近听说那女子已怀上了身孕。还有那个萧玉琅的表妹,就是那个跟他私通的不要脸的贱人唐端淑也回了金陵,听说她已怀上了七个多月的身孕。”
  沈昌闻言便问余氏:“这些事你是如何得知的?”
  余氏道:“你可别忘了,咱们跟萧家曾是亲家,打交道也非一年两年,当初婉儿嫁入萧家,我可没少花银子在萧家的下人身上,就是想晓得婉儿在萧家过得到底好不好。你也晓得婉儿是个报喜不报忧的,我就怕她在婆家有些什么事,光跟咱们说好的……婉儿后来虽与萧玉琅和离了,可我花银子买通的萧家下人还时不时跟我通风报信儿呢……”
  沈昌叹气:“哎,你这当娘的也是太惯着婉儿了,幸好萧家的人不晓得这些事,不然,定当不喜。不过,如你所说,但愿那萧玉琅知足,他续娶的女子还有他的表妹都会给他生下孩儿,他就不要再来争君珮了。”
  余氏腰杆一挺,不屑道:“有了老太太撑腰,他们要是来讨君珮,那就是自找不痛快。”
  女儿生下了如此粉妆玉琢可爱的孩子,沈昌也喜欢,抱在手里不断地逗着孩子,他现在跟余氏一样,巴望着自己的外孙女儿在沈家平安快乐地长大。
  ……
  余氏有几天不在沈家,这引起了沈世连的注意。
  自从上次沈世连跟其父一起打算用一箭双雕之计,不但使得大老爷沈昌的沈氏族长的名声受损,还想让沈婉除族的计策破产之后。
  二老爷沈显回去之后大发脾气,并且发誓说这事儿没完,他要跟其兄沈昌和侄女沈婉斗到底。
  故而,他叫了其子沈世连密切留意其兄那边,还有苏州那边沈婉的情况,若是有什么可疑之处立刻回禀他。
  一开始,沈世连每过一个月,都要派人去苏州打听沈婉那边的事情,除了知道沈婉在金河镇开了个绸缎铺子之外,其他也没什么可疑之处。
  过了几个月,沈世连也有些懈怠,就隔上一个月再派人去苏州金河镇了。
  而金陵沈家这边,他倒是让手下的管事去车马房和门房安插了人手做眼线,随时了解其大伯父那边的情况。
  余氏去了娘家余家好几日的事情就引起了沈世连的怀疑。
  他打听到大伯母余氏是说的其母生病才回余家去照顾其母的,后来,他派了人去余家打听,却打听到余氏的娘根本没生病。大伯母只是回余家稍微呆了半日,就坐着余家的马车去了苏州,从苏州回来又是去了余家才回的沈家。
  沈世连立刻想到大伯母去苏州肯定是跟堂姐沈婉有关系,并且她还瞒着沈家人去,会不会是给堂姐送银子去了?
  要是她私下给堂姐送银子的话,这可违反了老太太当初跟各房商量后定下的谁要是给堂姐送钱资助她,就将沈婉除族的规定。
  然而,他很快自己又否定了这个猜测,毕竟上次沈婉得了老太太的赏赐,再加上原先从被解聘的苏州两个庄头手里拿的孝敬银子,这两样加起来以前一千多两,沈婉是不会缺钱的。
  并且,大伯母也不会那么傻,做出让女儿沈婉除族的事情。
  故而大伯母瞒着沈家人去苏州,肯定是为了别的事。
  沈世连随后派手下得力的董管事去了苏州金河镇打听,让他务必打听出一些眉目出来,要是不打听出来些什么就别回来了。
  这董管事到了金河镇,就去镇子的客栈租了房间住下来,到处打听跟沈家老宅的众人有关的事情。
  呆了十多日之后,他终于打听到镇子上的一个接生婆去了沈家老宅呆了几日,尽管这个接生婆后来回来后什么也没对外人说过,可是一个接生婆去沈家老宅呆了几日,不是去给人接生又是什么呢?
  董管事也知道沈家老宅有些什么人,除了沈婉和那个瘸腿的赵四娘子,她们是属于可能生孩子的人之外,其他的人,都不可能生孩子。
  而赵四娘子,每日买菜进进出出,要是她生孩子的话,镇子上的人早就知道了,再说了,她这么多年没生,之前也没看见她肚子大,所以董管事判定生孩子的人一定不是赵四娘,而是沈婉。
  只有沈婉生孩子,才会找接生婆去沈家老宅呆好几日,也只有沈婉生孩子,大太太余氏才会偷偷摸摸跑一趟苏州,去看望生下孩子的女儿。
  那么这个孩子又会是谁的孩子呢?
  从接生婆去沈家老宅的日子推测,董管事推断出这个孩子就算是早产,也是在沈婉跟萧玉琅和离之前怀上的。
  所以,这个孩子是萧家嫡长孙少爷萧玉琅的。
  推断出这一点儿,董管事高兴得不得了,立即回客栈退了房,收拾东西,出来牵了马,翻身上马,快马加鞭返回金陵沈家。
  到了沈家之后,他直奔沈世连的书房,见了沈世连之后,把自己打听到的还有推测出来的事情告诉了沈世连。
  沈世连一听之后大喜,立即又去见了其父,把董管事去苏州金河镇打听和推测出的沈婉生下了和离的萧玉琅的孩子的事情,对他说了。
  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