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女土豪-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景兰干笑两声,道:“我没胡说,说得是真话。”
  秀兰待要说话,外面传来敲磬的声音,下一堂课要开始了,她便说等会下课了,晌午跟景兰一起吃午饭。
  景兰说好。
  这位四妹妹也很入她的眼,昨儿头一次见她,景兰就觉得她爽朗可爱。
  胡老先生走进来,继续开始讲课,景兰也装模作样地翻到《女论语》老先生正在讲的那一课。
  景兰坐在底下无聊至极,听着胡老溪先生的课头一直都在点啊点的。
  胡老先生看见景兰在“钓鱼”也没有管她,毕竟这是女学,陆家的小姐们来此认识几个字,念念书,也不用考试,他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于是一堂课就在景兰头一点一点中结束了。
  下课了,敲磬的声音又响了,景兰听到周围的椅子拖动声纷沓的脚步声,还有人在她肩膀上拍了一记,她才醒过来。
  四小姐秀兰在她旁边笑:“大姐,我看你做渔翁整整半个时辰呢。”
  景兰“哦”一声,回头望着她赧然一笑,说:“我就说我没出息,你还不信。”
  秀兰拉景兰起来:“好了,咱们不说这个,走,咱们吃晌午饭去。”
  景兰答应了,跟秀兰往外走,门口提着篮子的果儿早等在门外了。
  看到只有果儿一人,景兰便问清珞去哪里了。
  果儿答:“姑娘,清珞姐姐去这里的小厨房拿饭去了。”
  秀兰听景兰这样问,便跟景兰说,来女学这里上学,晌午是不回去的。
  胡老先生的课之后,她们这些来上学的小姐有半个时辰吃饭,饭菜是这里的小厨房的厨娘特意做的,两荤两素一汤,每日都不重样。
  丫鬟们去小厨房,可以挑自己主子爱吃的菜,用小厨房备下的食盒提到饭堂去吃饭。
  “那丫鬟们她们也在这儿吃么?”景兰问。
  秀兰说:“这里的菜分量多,咱们连一半也吃不了,吃饭之前,可将那些菜分一半出来,等咱们吃过饭,丫鬟们再吃。”
  两人边走便说,不一会儿就到了饭堂,秀兰在前面领着景兰进去。
  进去之后,景兰发现这里摆放着数张红漆面的圆桌子,每张桌子配一张椅子两个鼓凳。
  一看这配置,景兰就晓得这里也是严格分了等级尊卑的。
  椅子肯定是小姐们坐的,丫鬟们只能坐鼓凳。
  秀兰今日要跟景兰一起吃饭,就叫自己跟前的丫鬟搬了一张椅子过来挨着景兰坐,不多会儿她的丫鬟敛秋还有景兰的丫鬟清珞提着食盒过来了。
  两个丫鬟把她们提的食盒里面的菜摆了出来,放在一张桌子上,八个菜,两个汤,桌子都被摆满了。
  再看这些菜的分量,都是大盘子,一盘当普通的两盘子。
  难道这里的厨娘做菜偷懒,故意弄这么多,好让小姐们分给丫鬟吃,她们就不用做了。
  虽然有这种怀疑,但景兰还是蛮喜欢这么一大盘一大盘的,又省事,又能让跟着自己的丫鬟吃好点儿。
  所以她分菜的时候就分下去三分之二还多,剩下三分之一给自己吃。
  有秀兰拼桌子,景兰就要多吃四个菜,再加上秀兰又极力邀请她品尝自己喜欢的菜,景兰就也不客气了。
  饭堂里,陆家的小姐们一改在跟长辈一起食不言的规矩,那是一边吃饭一边说笑个不停,恢复了这个年纪女孩子的青春和活力。
  秀兰吃了一碗饭就放下碗筷不吃了,她看着景兰吃,然后悄悄问景兰,对于舒兰占着那张本该陆家嫡出大小姐坐的椅子有什么想法。
  景兰“哦”一声,说:“一张桌子而已,她坐就坐呗。”
  秀兰却说她不这么认为,因为圣人有言,名不正则言不顺,必也正名乎。自古以来,长幼有序,胡老先生今日不晓得是不是忘了这档子事了,如果景兰想要给自己正名的话,首先就要从这座位开始,她认为景兰应该去让舒兰让开。
  景兰默默地吃着饭,对于秀兰的话不置可否。
  她想,其实秀兰说的话也有理,但是清珞对她说过的那些话还言犹在耳,今天又见识了舒兰的泼辣,她实在是为难。
  决定不了的事情,就往后面拖一拖,这是沈婉教给景兰的处事方法之一。
  所以她吃完饭,放下碗筷后说她会考虑秀兰的建议的。
  然后她便以自己的丫鬟们要用饭为由离开了饭堂,让秀兰带自己去刺绣女红的屋子看看。
  景兰进去的时候,发现已经有陆家的小姐们进入绣房,在里面做女红或是刺绣了。
  她就走过去好奇地看她们刺绣,发现她们的绣技的确不错,至少绣个鱼儿蝴蝶翠鸟之类的都很像。
  景兰问她们绣了多久才有这样的手艺,大多数人说她们五六岁就开始学着绣东西了,在绣房万师傅手下也学了三年多了。
  听了她们的话,景兰咋舌,心想自己可是完蛋了。
  因为她除了会穿针引线,缝缝补补之外,刺绣一概不会。跟着沈婉的几年,也没摸过绣花针。要说她打算盘算账是一把好手,但刺绣做针线真得不在行。
  但愿那个老祖宗请来的万师傅不会太难为自己。
  有这种心理的景兰坐到了绣房最后的角落里,可还是被随后走进绣房的万师傅发现了,不但发现,还是一走进绣房,就走到了景兰跟前,让她在一块绷子上绣几针给自己看。
  景兰硬着头皮绣了几针后,万师傅直摇头,说景兰这刺绣的手艺比其她的小姐们差得不是一丁点儿。老祖宗交待她要让景兰在一年半之内这刺绣和针线活儿至少要过得了眼。故而,她要景兰每日要拿东西回去绣,不然可是出不了师。
  “是,师傅。”景兰乖乖答道。
  下午一个半时辰,将近三个小时的刺绣课,景兰的手指可没少被针扎,回去之前,万师傅交给她一块手帕子,上面画了九只蝴蝶,她要景兰一晚上绣一只,每天来上课给她检查。
  拿着这张九只蝴蝶的手帕往回走的时候,景兰哀声叹气,引得清珞和果儿发笑。
  走在她们后面的舒兰听见了景兰叹气,总算是开心一点儿了。
  舒兰今天被胡老先生罚抄书,晌午饭都没吃,终于在万师傅进绣房之前抄完了没迟到。
  五小姐宜兰也跟她查不多同时完成,两人抢着进绣房时遇见,又差点儿抓扯起来,还是两人的丫鬟把她们拉开了。
  景兰放学,半道上就被老太太派来的丫鬟截住了,让她跟着去福海堂。
  到了福海堂,见了冯氏。
  冯氏问了她今日学习的情况之后,就拿了一本账册和一把算盘出来,让景兰当着她的面把这个账本算一算。
  景兰坐下后,一只手翻着账本,另一只手拨打算盘珠子。
  一整本账册,景兰很快就算完了,报出来的数完全正确。
  冯氏点头笑,说这看账本算账,景兰是过关了。
  接着冯氏亲自带着景兰去福海堂的小厨房,让她用眼前看到的菜,做个四菜一汤出来。
  景兰看案板上放着两个鸡蛋,一把韭菜,一把豆角,一块肉,一块豆腐。
  她想了想就开始动手,韭菜和豆角择干净洗了。
  她用韭菜炒了个鸡蛋,一半豆角切成丝,肉也切丝,炒了个豆角炒肉丝。
  这就是两荤菜了,豆腐切了做个红烧豆腐,剩下的豆角炒了个生爆豆角,这就是两个素菜。
  最后她用剩下的鸡蛋做了个蛋花汤,起锅的时候点了几滴香油在里面,看起来好看,闻起来喷香。
  做完这些菜,景兰仅仅花了一刻钟。
  冯氏看了笑容爬满了皱纹,她身边跟着进来的丫鬟婆子们也是暗暗点头。
  最后她说:“今晚,我就来吃吃阿兰做的这些菜,看起来色香味俱全啊!”
  旁边的人都奉承说老祖宗好福气,有个这么会做菜的重孙女,以后可以享口福了。
  冯氏大悦,脱下了腕上的一只上面簪刻了福寿无双字样的赤金镯子赏给景兰,并说景兰过关了,不用去自己孙媳妇冉氏跟前学习了。
  作者有话要说:  预告:下章有婉婉出没。


第141章 
  沈显父子很快就知道了郦老太太偏袒沈婉的原因。
  郦老太太在沈婉从胡泉那里拿到金陵织造衙门的活儿之后; 第二日就召集家族成员; 宣告了这一好消息; 并决定过几日选个好日子大宴宾客,庆贺此事。
  他们有些不安了。
  回去之后,他们商议此事; 百思不得其解; 到底沈婉是如何搭上金陵织造太监胡泉的关系的。
  但是不管如何搭上的; 现实是的确有关系。
  胡泉可是金陵炙手可热的权贵,沈婉跟他搭上关系; 也就相当于沈家间接搭上了金陵织造太监胡泉; 由此给沈家带来的好处那是巨大的。
  难怪老太太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沈婉跟她的丫鬟做出的丑事; 并且一口咬定是流言。
  之后嘛; 沈世思背靠他姐姐沈婉这棵大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吗?
  就算沈世连再能干,老太太也不会让他顶替沈世思。
  沈显父子的如意算盘因此彻底落空了; 这让他们气愤不已; 暗暗咒骂沈世思为什么没死; 以及沈婉太厉害。
  两人商量接下来怎么办,商量来商量去,觉得还是不能乱动,一切计划都暂时搁置,等沈世思因马车翻车受伤这件事过去,风平浪静之后,再择机采取行动。
  沈显对沈世连道:“让你的人盯紧她; 若是她还有破绽,不定咱们能翻身。”
  沈世连:“是。”
  ——
  沈婉没料到老太太那么快就宣布了她从金陵织造太监胡泉那里拿到活儿的消息,这让她有点担心狡猾的二叔父子会更加小心,不会再轻举妄动,就更难找到他们的破绽。
  甚至,她担心如果弟弟世思坐的马车翻车的确是他们在幕后谋划的,他们会不会杀人灭口呢?
  那个藏在暗处扔出黑猫的人……
  要是胡泉的人找到他,凭借那些人的手段,沈婉相信二叔父子一定会被供出来。
  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聪明”地狗急跳墙?
  沈婉敏锐地觉得这是一个可以抓住二叔父子破绽的机会,她即刻叫了夏妈妈,低声交待她让她男人左清找几个的得力的小厮盯着二叔父子,有什么可疑之处即刻回禀。
  夏妈妈领命而去,沈婉这才放了心。
  如此一来,不管沈显和沈世连是蛰伏不动,还是冒险有所行动,结局都是沈婉想要的。
  至于那个背叛了她的人,沈婉也打算秋后算账,到时候一起收拾了。
  接下来,她只想做一件事,那就是早点儿见上景兰一面。
  景兰离开沈家这几日,沈婉都睡得不好,十分想念景兰。
  她提笔写了一封信,让人送去了清虚观给了道童玄真,说这是给成泽姐姐的信,烦劳他传递一下。
  本来,景兰临走时说得是逢五让她派人把信拿去给清虚观的道童玄真就是,景兰会让人来取信,可沈婉觉得这样太慢了,她想快点知道景兰回陆家的情况,想早点见到景兰。
  景兰在回陆家时,特意让成泽派人去跟清虚观的道童玄真打过招呼,若是有人送信来,指明是给自己的,那么请妥善保管,她会让人去取。
  成泽当时问景兰,会是谁给她写信,为何信不送来陆家呢。
  景兰让他别管,总之派人去说就是。
  成泽后来果然没有再多问,派了小厮去清虚观对道童玄真说了,玄真也同意了。
  过了几日,道童玄真接到一封信,送信之人让他跑一趟,送去陆家,给成泽姐姐,他也就真跑了一趟。
  这信,最后他是交到成泽手里的,并说这是有人托自己给成泽姐姐的信。
  成泽谢他跑了这一趟,让小厮带他去喝茶吃些点心再回去。
  下晌,景兰从学堂里回来,丫鬟清瑶就交了一封信给她,说这是在景兰弟弟跟前服侍的婆子送来的信。
  一看到信上的字,她就知道这是沈婉写来的信。
  景兰拿了信去东次间书房拆开,拿出信来看,信上沈婉写她从胡泉那里拿到了替朝廷织贡缎的活儿,还说她想在七夕之前见景兰一面,让景兰挑个日子,去当初景兰避疾的地方。有很多话,她想和景兰面谈。
  估计沈婉也是怕这封信在传递的过程中,有人会拆开来看,所以她不但封了信口,在信里面也没有透露太多。
  比如说她在信里写让景兰去当初刚到金陵去避疾的地方。
  那个地方是景兰当初随着沈婉去萧家,为了保护景兰不被萧玉琅觊觎,借口她和翠竹患了时疫挪出去位于夫子庙后面的那所沈婉的私宅。
  她这样写,就算这信被人拆开看了,别人也不知道景兰和她在哪里相约见面。
  看完沈婉的信,景兰想了想,在七夕当天肯定是不能够出去的,陆家的小姐们肯定有乞巧的活动,她得参加。
  今日是七月初二,她才回沈家三天,再起码也得多呆几天再跟老祖宗请半天假出去,而且是要和成泽一起出去,不然老祖宗肯定是不放心的。
  跟成泽一起不是去清虚观,就是去庙里,以为家人祈福烧香的名义去。
  景兰随手翻开放在案头的一本黄历看了看,正好看到七月初六日是黄道吉日,那一日有利祈福烧香的话,便定在这一日去夫子庙后街的那所宅子见沈婉了。
  但这要在七月初六日出去烧香,为家人祈福的话,她没有直接去对老祖宗说。
  景兰找到了弟弟,把自己想要在七月初六日出去替家人祈福烧香,顺便见个人的事情对成泽说了,让他去老祖宗跟前求一下,那天陪自己一起出去。
  成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景兰,但是他要景安告诉自己那个人是谁。
  沈婉说:“是沈家大小姐。”
  成泽点点头:“原来是她,只是阿姐,我有些不明白,她跟你之前是主仆,要说主仆情深也说得过去,可如今你并非她的奴婢,而是陆家的嫡出大小姐,这……”
  景兰笑一笑,说:“我跟她早非主仆,说是密友也不过分。”
  她这样说,成泽便接受了,随后说七月六日出去烧香礼佛的事情包在他身上。
  次日,成泽就告诉景兰,他已经求得了老祖宗的同意,在七月六日陪着景兰去庙里上香,好好在外玩上一日。
  这比景兰预想的半天更多,她一听就大为高兴,夸成泽能干,从老祖宗那里为自己请假一日。
  成泽道:“我晓得阿姐想出去玩了,这回陆家来,天天拘在内宅里,从早到晚没有空闲,哪有从前在沈家做沈家大小姐的管事自由自在。”
  景兰说弟弟说得对,她就是这样想的。
  得了这准信儿,景兰回去写了一封信,交给成泽,让他的小厮送去清虚观道童玄真那里。
  沈婉自从给景兰写了信之后,就派了平安每日从早到晚在清虚观守着,专等着景兰的回信呢。
  成泽那里的小厮一送信到道童玄真手里,他瞧见了,就跑过去问是不是陆家小姐的信。
  玄真直接塞给他,让他拿上快回去,这几日平安在这里晃得人眼晕。
  平安拿了信欢欢喜喜地回沈家,将信交给了沈婉。
  信中,景兰告诉沈婉她回陆家之后一切都好,七月初六日她在辰时前后会去沈婉说的那地方见她,只是,同行的还有其弟弟成泽。
  她要沈婉安排一下,好让成泽能在那里耐心地等着。
  一看这句话,沈婉不由得笑了,她自然是明白为何景兰说的这句话的意思。两人相见,难不成就只是谈话么,肯定是要恩爱一番的,那样的话比较耗时,成泽肯定要好好等着。
  笑过之后,沈婉那种渴望景兰的心更甚。
  于是沈婉就安排起来了,派人去夫子庙后街那座私宅彻底大扫除一次,卧房里面更换了全新的帐幔锦被等物。那日吃的喝的也提前预备起来,还有,找了个琴箫为主,清唱昆曲的班子,两外找了几个职业下棋帮闲的人。有了这些人,沈婉相信景兰的弟弟成泽也能坐着耐心等待了。
  在去夫子庙后街的宅邸见景兰之前,沈婉也去见了老太太。
  她提到过几日要大宴宾客,不晓得请不请陆家的人。
  郦老太太说:“帖子自然是发的,陆家也是金陵四大望族之一,虽则陆家跟咱们沈家这些年来不曾联姻,算不上姻亲,可平素还是彼此来往,请客贺寿做生,都互发请帖。这一回你从胡泉手里拿了原属于他们陆家的活儿干,又为这请客,他们定然不欢喜,说不定就不来了。”
  沈婉故意说:“孙女儿倒觉着陆家人会来,他们若是不来,反倒显得心胸小,以后不好跟咱们沈家相见了,难不成因此成仇?他们不来,此事传到胡泉耳朵里,岂不是让胡泉不舒坦么?孙女断定陆家人会来,景兰也……”
  郦老太太起先听着沈婉的话还不断点头,可一听到“景兰”两个字,便不悦道:“那个陆家丫头来了你也不许见她,你们还是彻底断了好。”
  沈婉赶忙恳求说:“老太太,孙女儿愿将手里的织坊交给沈家,只求能偶尔见她一次,孙女这一世也不想嫁人了,情愿留在沈家,襄助世思掌家,让沈家长久昌盛,还请老太太成全!”


第142章 
  “胡闹!婉儿; 你为何如此执迷不悟?难不成你是真不想要君佩了。以及; 那叫景兰的丫头; 她如今也是陆家的小姐,你跟她纠缠不清,她爹娘晓得了; 就不是你和她之间事; 而是沈家和陆家的事情; 你想让我们两家成仇么?于公于私,我都不会答应你!你不要再在我跟前提此事; 若是你恣意妄为; 即便你为沈家立下汗马功劳; 我也会依照前言; 不再让君佩跟你这个糊涂的娘亲长大!”郦老太太肃声道。
  沈婉本来仅有的一点希望破灭了。
  她本想以最温和无害的方式来保住君珮,保住景兰,保住跟老太太之间的亲情。
  可这会儿需要做出选择了; 沈婉决定还是要选择保住跟景兰之间的爱情。
  毕竟; 前世她有君珮; 有老太太,却没有景兰。
  重活一世,她想要拥有的是景兰。
  “老太太……我还要去织坊里头看看……”沈婉随即站起来低声道。
  郦老太太挥手:“去罢,婉儿,记住我的话。”
  沈婉:“是。”
  从延年堂出来,沈婉回了屋,想了许久; 心里有了应对之法,这才起来去换了衣裳,带上心腹的丫鬟桔梗和白菊出了门,去自己的织坊。
  因才从金陵织造衙门拿了活儿出来,她还要去看着工匠们织出花样和颜色都符合贡缎要求的缎匹,才能让他们放手去干。
  连着好几日,沈婉早出晚归,郦老太太派秋云和秋雯跟着她,秋云和秋雯回来向她禀告,说沈婉的确每日去织坊监工,郦老太太也就慢慢放心了。
  还有就是,沈婉外出,乳母就按照沈婉说的把君珮带去郦老太太跟前陪着她,郦老太太见有君珮在跟前,也不再派人去跟着沈婉了。
  沈婉见老太太不派秋云和秋雯来,晓得自己的法子起作用了,这才在七月初六日一大早去了织造作坊,然后换了衣裳从后门带着白菊离开。
  织坊里的那间她平日休息的屋子里,桔梗在里面留守,凡是有人来找沈婉,就说沈婉不太舒服,歇着呢,稍晚再见人。
  换了衣裳的沈婉,戴着帷帽,由白菊陪着,从织坊里出来之后,并没有去前面坐平安赶来的马车,而是另外去街头租了一辆马车,坐着去夫子庙后街的那座她的私宅。
  到了地方,还不到辰时,沈婉进去取下帷帽,这才松了一口气。
  问了守门的小厮,景兰还没来,她就径直进入内宅,由白菊伺候着另外换了一身她自认为最好看的衣裙,精心梳妆了。
  看看茶水果品等都准备妥当了,沈婉不时去门口看看,景兰可来了。
  白菊是个聪明的,见沈婉这样,便猜到多半是在等景兰来。
  沈婉和景兰之间的流言她不是没听到,听到之后,她回想起当初在苏州,沈婉和景兰就异常亲密,沈婉对景兰完全不像是主子对奴仆。
  原来两人是这种关系……
  白菊觉得,不管是沈婉也好,还是景兰也好,对她都很好,她们人本身也好。她们彼此喜欢上了,只要情投意合也不错。
  所以,她并不反感沈婉和景兰相爱。
  在沈婉跟前也服侍了好几年了,白菊是个不多言不多语,尽心伺候沈婉的人。
  沈婉很信任她,这才有一直带着她在身边的习惯,连来私自见景兰也不避开她。
  景兰大概是辰时二刻左右到的夫子庙后街的沈婉的私宅。
  她跟成泽一早起来,去拜见了老祖宗,用了早饭之后,两人就出门了。
  他们姐弟两个一个坐马车,一个骑马,各带了一个小丫鬟和一个小厮,去夫子庙附近的珈蓝寺礼佛上香,为家中长辈祈福。
  礼佛上香毕,景兰便说她要去见沈婉,让车夫赶着马车去夫子庙后街沈婉的私宅。
  沈婉私宅门上守门的小厮,见到一个秀美出众的小姐和一个清隽文雅的少年郎上门,便猜测他们是主子沈婉说的贵客了。
  不等景兰和成泽到门口,两个小厮已经出门来迎上去,问他们可是姓陆。
  景兰说是。
  还没等自报身份呢,两个小厮已经哈着腰谄笑道:“贵客快请进,我家主子正候着姑娘到来呢。”
  景兰闻言心里先砰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