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女土豪-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氏有点儿好奇,难道耿石父子是傻的,不知道道金陵陆家来找景兰讨说法,很可能要吃官司,就这么来了。
也许,他们敢来也是因为听了某些人说的话,到陆家来找景兰讨说法,陆家人会为了景兰的名声考虑,拿出一大笔银子来堵住他们的嘴?
如此想着,袁氏便让丫鬟去女学里把景兰请来。
她并未请耿石父子坐下等景兰来,而是让他们就那么在堂下站着,在袁氏心里其实是看不起他们的,当然不会礼遇他们。
彼时,景兰正在百无聊奈地听胡老先生讲女四书,袁氏的丫鬟过来对胡老先生说了她主子要请景兰去庆元堂一趟。胡老先生就让景兰暂且去见她祖母,事毕再回来念书。
景兰把书放下,出来带着小丫鬟果儿,跟在袁氏身边的大丫鬟去庆元堂。路上,景兰问那大丫鬟祖母找自己去何事。
毕竟这是她回陆家以后,第一次读着书呢,被长辈叫了去。
景兰当然会想祖母叫自己去干嘛,有什么事那么急竟然需要中断念书去她那里,这让景兰稍稍有些不安。
带景兰去庆元堂的丫鬟说她也不知何事,反正是听了主子的吩咐就来传景兰去了。
其实丫鬟知道,也不会对景兰说,不然那就是犯了大忌。
景兰见问不出什么来,便也不再说话,只是跟在丫鬟身后走就是。
进了庆元堂,一打眼见到了站在堂下的耿石和耿虎父子,景兰不觉吃了一惊,然后立即想到祖母袁氏叫自己来,怕是跟这两人相关。
耿石父子来陆家是为了何事呢?
景兰眼前突然出现了当初自己离开清溪村,坐在马车上朝着底下站着的阿虎说出狠心拒绝的话时,阿虎伤心痛哭的样子。
当时,自己说让他另外找人,自己并不喜欢他。
养父母在自己走之前,也说了当初跟耿家结亲是口头上答应,并没有正式下定,所以会跟耿家退亲。
难道养父母并没有通知耿家退亲的事情,所以现在耿石父子找来了?
景兰几日前收到沈婉的信,沈婉在信中提醒景兰,让景兰做好准备,萧玉琅会上陆家来利用她们之间的私情一事,要挟讹诈景兰。
没想到,现如今来的却是耿石父子,他们来找自己只有两个可能,一就是为了当初跟阿虎定亲的事情,他们不愿意退亲,还想着要让阿虎娶自己。第二就是,不愿意退亲是假,真正的目的是想用这件事来威胁景兰,威胁陆家,让他们拿出一大笔银子的封口费。
耿石和耿虎两父子见到景兰从外头进来,两父子只看了景兰一眼,就挪开了视线,显得有点儿心虚。
景兰越发像个名门望族之家的大小姐了,衣饰华贵,气质高华。
试问这样的景兰,耿虎配得上吗?
耿虎自惭形秽,头埋得很低。
这一趟被他爹拉着上金陵,耿虎也知道是有人上门来出银子,叫他爹还有他一起到陆家来找景兰麻烦,让景兰名声受损不好嫁人的。
耿虎还残存着一丝希望,那就是如果景兰名声受损,将来嫁不出去,他还有机会可以拥有景兰。
可这会儿再见景兰,他的胸口宛如被大铁锤狠狠地打了一锤,钝痛气闷。
她是高高在上,美如天仙的高贵的世家大小姐,他是一个其貌不扬低贱的泥腿子。
明白这一点儿后,耿虎很丧气,可同时又是那么不甘心。
越过耿石父子,景兰走到袁氏跟前向她行了礼,接着问:“不晓得祖母叫孙女儿来所为何事?”
袁氏指了指站在堂下的耿石父子,问景兰:“他们你认识么?”
景兰并未回头看他们,而是说:“认识,他们是我养父间壁的耿家父子。”
袁氏嗯一声,接着说:“他们今日来陆家找到我,说你当初在去沈家做丫鬟前,曾经跟耿虎定亲,后来成泽接你回陆家时,你就嫌贫爱富要跟耿虎退亲。他们说,他们并不愿退亲……”
“祖母,他们说什么也是一面之词,此事,真要弄清楚,可将我养父和养母叫来一问便知。”景兰平静道,“不过,我可以先跟祖母说一说,我跟耿虎是如何定亲的……”
她把当初林家跟耿家口头定亲之事说了下,并说她养父和养母说了当初只是口头约定,并没下定,做不得数,在景兰回陆家后,会去跟耿家说明白,让耿虎另外找人。
袁氏听完了景兰的话,便依照景兰说的,即刻派人去清溪村将林根生夫妇请来。
至于耿石父子,先让人带他们下去候着,至于景兰也可以先回自己屋去呆着,等到林根生夫妇来了再叫她来。
景兰便带着自己的小丫鬟果儿回去。
她今日不到晌午就回来了,林妈妈和清瑶清珞自然是要问她为何今日不在学堂里吃饭,这就回家了。
景兰对林妈妈和清瑶清珞也没有什么隐瞒的,她去西次间坐下,接了清瑶捧上来的茶喝了半碗之后,便把耿石父子来找自己的前因后果诸事都对她们说了。
跟景兰没事儿人一般大不相同,林妈妈和清瑶清珞一听都大吃一惊。
林妈妈生气地说:“那耿家父子上陆家来找姑娘讨说法,如此一来,姑娘的亲事上头怕就难了。那耿家父子何其可恶,如此做法,就是毁了姑娘。可你祖母非但不让人将这耿家父子拿下送官治罪,反而是把姑娘从学堂里叫去对质,还让人去接姑娘的养父和养母来。她这么做,就是要把这事闹大,闹得陆家上下人等都晓得。过后就算打发了耿家父子,但姑娘的名声已受损。她到底是不是你亲祖母,竟然这样害你!”
全心全意对待景兰的林妈妈此刻顾不得尊卑,对袁氏的做法大为不满,并且口出不逊之言。
清瑶则是问景兰她祖母是不是已经派人去清溪村接她养父和养母来了。
景兰点头说已经派人去了。
清珞一听使劲儿跺脚,她说:“姑娘,依奴婢看,你得快些去见老祖宗,让她下令把那来生事的耿家父子拿下送官,再派人去半道上截住你养父和养母,让他们别来陆家,赶紧回去。这么一来,兴许可以把这事儿给捂住。不然,你养父和养母一来,跟耿家父子一对质,你曾经跟那个耿家阿虎结亲的事情就会让陆家上下人等晓得了。他们晓得了,必定会有人去外面说,这事情泄露出去,于姑娘亲事上大大不利啊。”
景兰一点儿都不着急,反而老神在在说:“我到是觉着祖母接我养父和养母来挺好,我也好久没看见他们了,来了,我还可以见见,请他们吃个饭。至于我曾跟阿虎定亲又退亲的事情,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何必要捂住?我陆景兰行得正坐得直,身正不怕影子斜,那些魑魅魍魉奈何不了我的。”
第159章
林根生夫妇是下晌未时末到的陆家。
他们在来之前就听陆家派来的人说叫他们去陆家所为何事; 因此一走进庆元堂; 看见站在堂上的耿石父子; 眼里就冒出了火来。要不是这里有那么多人,他们两口子怕是要扑上去跟耿石父子打一架。
尤其是谢氏恨他们恨得要死,因为她也想到了; 耿石这样去陆家一闹; 景兰的闺誉受损,以后在亲事上艰难。
林根生夫妇拜见了袁氏之后,就把他们当初是如何口头上答应耿家; 但两家并未下定,以及后来景兰回陆家之前,找到耿家,明确说了退亲; 耿家也没反对的话说了一遍。
他们强调,当初跟耿家口头下定根本不算数。
袁氏听完了林根生夫妇的话; 便问耿石父子对此可有异议。
耿石反驳说当时没说反对的话是因为想到跟林家这么多年的邻居; 不想撕破脸皮。但是后来自己的儿子阿虎大病一场,他就想找景兰讨公道了。也就是说现如今他是反对林家退亲的。
在袁氏右手边的椅子上坐着的景兰听完了耿石的话,觉得他的理由很牵强,分明他之前是答应退亲了的; 现在又反悔了。
说来说去; 都是口头上说的话,根本就没有任何证据。
没有任何证据,耿石父子还敢到陆家来找自己讨公道; 景兰对他们真是要刮目相看。现在说出来反驳自己养父母的理由,随便谁听都觉得没底气,认为他们是胡闹,纯粹就是来恶心景兰的。
也就是他们的真实目的是让景兰名声受损,以后不好嫁人。
景兰不好嫁人,也不会嫁给耿虎,陆家还会因此报复他们父子。
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耿石父子偏要来做,景兰不相信这真是他们的主意,她敢肯定他们一定得了别人的好处,受人指使来针对自己的。
景兰能够想到想要整自己的几个人,继母戚氏,祖母袁氏,还有萧玉琅。
首先她排除了萧玉琅,因为萧玉琅真要针对她,也会用沈婉跟她的私情做文章,不会是收买耿石父子拿自己曾经跟耿虎口头定亲又退亲的事情,让自己名声受损,嫁不出去。
自己嫁不出去,高兴地应该是戚氏和袁氏,同为女人,她们认为女人嫁不出去,没人要,就是对一个女子最大的打击。
至于是戚氏还是袁氏,景兰也有初步的判断,她觉得这事情应该是跟戚氏相关。为什么是戚氏,是因为耿石父子找的是袁氏。像是戚氏那种阴险狡诈的人,景兰认为她的手法就是在旁边作壁上观,不掺和进来,把自己摘清。
可越是这样,越让人怀疑她才是幕后主使。
有了这样的判断,景兰在心里不禁冷笑,决意这就跟戚氏正式斗上。
年底,沈婉委托的人就会将当年张天师的嫡传弟子找到,然后打听到当年张天师是如何跟辛婆子勾结的,证实辛婆子是受人委托买通张天师陷害景兰。至于辛婆子受何人委托,说不定也可以知道一二。
景兰之前还担心万一沈婉委托的人去北边找张天师嫡传弟子,嫡传弟子也只知道张天师跟辛婆子勾结,但辛婆子受何人委托却不得知。那样一来,还是揪不出戚氏这条躲在暗处的毒蛇。
可现在耿石父子跳出来,景兰觉得自己有必要抓住这么个机会,查出戚氏是幕后主使,挑唆耿石父子来坏自己的名声的人。
那样一来,就算沈婉委托去北边找张天师嫡传弟子的人查不到当年辛婆子受何人指使陷害自己,她也可以凭借此事揭露戚氏乃是个蛇蝎心肠的继母,老祖宗到时候必定要叫自己的爹休了她,撵她出门的。
戚氏要是被休了,被撵出陆家了,也算是景兰为自己,为她不清不白死去的娘出了一口气。
想到此,景兰神情自若地看着堂上站着的耿石父子和林根生夫妇。
她还想看祖母袁氏接下来如何表演。
就像之前林妈妈说的那样,袁氏在耿石父子上陆家来讨说法一事上,处理的手法完全不像是一个嫁进陆家二房几十年的妇人该有的手法。
她要是真维护景兰,就不会安排人去接林根生夫妇到陆家来,成心想把这事情给闹大,让景兰的名声受损,以后不好嫁人。
这真不是亲祖母能干得出来的事情。
但是不管是袁氏也好,还是戚氏也好,她们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景兰倒希望她们这样做。不管是戚氏收买耿石父子来坏景兰的名声,还是袁氏成心让此事闹大,她们最后的目的,不外乎是让景兰不好嫁人。
可这不好嫁人,没人来求娶却是景兰衷心盼望的。
如此一来,在陆家呆着的日子,没有婚事上的压力,这可算是解除了景兰的危机感,她当然乐见其成。
所以,她才在林妈妈和清瑶清珞那么说了之后,自己既不去找老祖宗,也不让她们去找。
美美地享用了一顿晌午饭,安稳地睡了个晌午觉之后,这才带着清瑶和清珞两个丫鬟到了袁氏所在的庆元堂,等着养父母来。
在耿石父子和林根生夫妇各自说完话之后,景兰冷眼旁观袁氏接下来又会怎么做。
只见袁氏叫了身边的大丫鬟过来,让她即刻去福海堂向老祖宗禀明此事。
景兰见状,唇角微微上扬,心道:她要把此事闹大的目的达到了,就把这事推給老祖宗了,让老祖宗出面来解决此事,她就可以抽身而退了,果然好算计。
冯氏听说了此事后,立即在一众丫鬟婆子的簇拥下到庆元堂来了。
袁氏和景兰见老祖宗来了,忙站起来向她行礼。
冯氏脸色铁青地叫她们起来,然后直接走向庆元堂中间那把带扶手的紫檀靠背椅子上坐下。
袁氏和景兰站到一边。
看了看堂下站着的一对面孔黧黑的农人父子,还有两位中年男女,冯氏冷声开口:“谁是耿石和耿虎,站出来,说一说你们跟我家景兰有何牵扯?”
旁边有人随后告诉耿石父子,堂上坐着的那位是陆家的老祖宗,问他们的话,他们必须要实话实说。
耿石父子早已经看到了一位满头白发,富态而有威严的老妇人走了进来,看她身边围绕着的那一大堆人,就晓得来人是陆家的重要人物。
看她的气派,还有刚才那位袁夫人见到她谨小慎微的样子,心里不由得有点儿发抖。
耿石紧接着就结结巴巴地把自己带儿子来陆家的目的说了,面对冯氏,他可是比任何时候都心虚。
等他说完话之后,冯氏就让林根生夫妇说。
两家人说完话之后,冯氏便朝着耿石父子怒声道:“既是口头上定亲,那就是做不得数的。你以为我们陆家是你们想来就来,想闹就能闹的?既然你们没有真凭实据,就说我家景兰跟你们耿家阿虎定亲退亲,造谣生事,坏我家景兰名声,我就轻饶不了你们!来人,将耿石父子绑了,这就送去金陵府衙,告他们造谣坏我陆家小姐清誉,让知府毛大人重重地治他们的罪!”
耿石父子完全没想到这位老妇人如此厉害,一开口就要将他们拿下送去金陵府衙治罪,立时慌了。
父子两人互看一眼之后,腿一软,朝着冯氏跪下,求她放过他们,他们并没有存心要来坏景兰的名声,不过是一时糊涂,再加上耿虎心里放不下景兰,这才来陆家找景兰的。
这时候袁氏也说话了,她低声对冯氏说:“老祖宗,要是将他们送去金陵府衙,事情闹得怕是更大。即便咱们占理,传出去,说闲话的也多。尤其会有人说咱们陆家仗势欺人,耿虎跟景兰确实定亲,是咱们家嫌贫爱富,硬退了亲……”
景兰站在袁氏身边耳尖,早听清楚了袁氏的话,不等老祖开口,她便朗声道:“老祖宗,重孙女觉着应将耿石父子送去金陵府衙,我不怕人说闲话,我只怕此事不清不楚就了结了。”
说到这里,她转头看向堂下跪着的耿石父子说:“我不信耿家父子说的,他们一时糊涂才来找我讨说法,我也不信阿虎真放不下我。这事,一定有人在幕后指使,耿石父子受人收买,到陆家来坏我的名声。”
这么一说,冯氏等人都看到了耿石父子颇为慌张地低下了头,尤其耿石放在地砖上的两只手都在微微发抖。
见此情形,延年堂里包括冯氏人都相信了景兰说的,耿石父子受人指使,到陆家来故意说出什么定亲退亲的事情,坏景兰的名声,让景兰不好嫁人。
冯氏脸色更黑了,她在盯了袁氏一眼,看得她垂下头后,沉默了一会儿。
她想这事情到底是依照景兰说的,将耿石父子送去金陵府衙,让毛知府彻查到底是何人在幕后指使耿石父子来坏景兰的名声。还是让这事情就在陆家处理,不让这件事闹得更大,尽量保全景兰的闺誉。
想了一会儿,她寒声问:“耿石,耿虎,你们说一说,到底是何人指使你们到陆家来闹的?”
耿石父子吓得汗如雨下,耿虎不说话,耿石头埋得很低,他想到家里的那一百两雪花银,还有人家答应的事成之后再给二百两银子。要是他这就承认了,那三百两银子不但会没了,还一样得罪了林家和陆家,那就是亏大了。如果咬牙不承认是受人指使的,顶多被送官挨一顿板子,可钱还在。为了钱,豁出去了。
一狠心,他说:“……小人方才说的话都是真的……没人指使我们到陆家来闹……”
第160章
“老祖宗,还是将他们送去金陵府衙; 想必到了那里他们就会说实话了。”景兰见耿石决意一条道走到黑; 便抢先一步冷声道。
“这……”冯氏犹豫。
袁氏有些吃惊地看向景兰,她发现景兰完全是一副不怕事情闹大的姿态。
也就是说景兰完全不怕闺誉受损; 不怕嫁不出去,宁愿鱼死网破; 也要揪出指使耿石父子来陆家闹事的幕后指使。
那么,耿石父子真得是受人指使来陆家; 借口定亲退亲之事,让景兰的名声受损,不好嫁人吗?
袁氏略一思索; 也认为景兰的猜测有道理; 于是她就再也不敢在这件事情上说一句话了。
不然,她会被人怀疑她就是指使耿石父子上陆家来找景兰讨说法的幕后指使; 尤其是老祖宗会怀疑她。方才,老祖宗从福海堂过来; 已经严厉地看了她一眼。
这一眼里头,有许多涵义,她心里很明白; 老祖宗是怪她处理此事不当,竟然去叫人接了林根生夫妇来跟耿石父子对质,明显是想要把事情闹大。
在袁氏心里,老祖宗,也就是她婆婆冯氏可是成了精的人; 一举一动要骗过她可是不容易。
景兰说了要将耿石父子送官的话之后,袁氏不吭声,其余的人也没人敢开口,一时之间,庆元堂内的气氛十分凝重,落针可闻。
冯氏最终决定,还是要维护景兰的闺誉为重,但她也不愿意这就放过耿石父子,便说:“若是你们这就在堂上向我家景兰致歉,并在致歉书上签字画押,说你们再不来陆家胡闹,我就放你们一马,让你们回去。”
耿石父子一听,霎时松了一口气,耿石忙不迭地说他们愿意照冯氏说得做。
景兰本想再坚持一下自己的意见的,可是她看向老祖宗时,老祖宗却摆摆手,示意她不要再说话。
于是景兰便想老祖宗这样安排可能也许有深意,就也抿唇静观其变。
接着,只见耿石父子从地上爬起来,躬身向景兰道歉,说他们这是猪油蒙了心,这才来找景兰讨说法了,他们恳请景兰宽恕他们,看在他们是林家的邻居,并且两家关系不错的份儿上。
景兰呢,点点头,说了一句:“罢了,既是你们知错,那我也就依老祖宗的意思办。”
耿石父子闻言都擦了擦额头的汗,一颗提起的心总算是落下来了,之前,他们还怕景兰不肯轻易放过他们。毕竟景兰一直坚持要送他们去金陵府衙见官的。
很快有人拿了一张以耿石父子名义写的致歉书过来,向着两人读了一遍,读完了,告诉他们,如果没有异议,就在上头按下指姆印,他们就可以回去了。
耿石父子巴不得早点能从陆家出去,所以在冯氏跟前的大丫鬟读完致歉书之后,便立马在上头按上了拇指印。
大丫鬟捧着致歉书去冯氏跟前,冯氏扫了一眼之后,这才开口说耿石父子可以走了。
耿石父子飞也似地退了出去,临出门前,耿虎看了景兰一眼,眼中犹有不舍之意。
等到他们一走,冯氏就站起来,叫袁氏跟她走,景兰呢,则是恭送两位长辈,等两人走后,这才走过去握了养母谢氏的手,笑着邀请她在陆家歇一晚再回去。
谢氏应了,她让林根生先回去,明日她再回。
林根生倒想在陆家多呆一天的,但景兰又没邀请他留下,他也不好意思说要在陆家待一日,等着谢氏一起回去。于是他只能讪讪地答应了谢氏,让她好好陪景兰几日再回家。
谢氏在陆家住了两日才回清溪村去,景兰派了陆家的马车送她回去,给她包了不少好丸药茶叶以及棉布绸缎料子,还拿了一百两银子给她,叫她把这钱做自己的私房钱,别给她养父了。
“这钱太多了,十两二十两我还可以留起来,你拿回去罢。”谢氏推辞道。
景兰就把五锭二十两的银子换成了五锭十两的,说:“那么这些拿回去,你留下二十两得了,剩下三十两拿出去。”
谢氏这回笑着接了,并说这一趟来陆家,又吃又拿,叨扰了景兰两日,实在不好意思。
还说这次回去之后,不会给耿家人好脸色看。
景兰对此倒没有发表意见,将谢氏送出去之后,看她坐上了陆家的马车离开,景兰这才去福海堂向老祖宗请安,然后去学堂里。
因这两日谢氏在景兰这里,景兰放学后也只是陪着她,早晨去向老祖宗请安,吃了饭就也匆匆忙忙去上学,都没有问过老祖宗,耿石父子那里,就这么算了么?果真不打算揪出那幕后指使之人?又或者说老祖宗是真得相信那耿石父子的话?
趁着今日早早送走养母,景兰便比平日更早去了福海堂向老祖宗问安。
她去的时候,陆家各房的夫人太太小姐都还没到,老祖宗也才刚起来,由身边专门梳头的大丫鬟珍珠梳头呢。
外头丫鬟说景兰来了,老祖宗这才由身边的大丫鬟扶着从内室里出来,坐到了西次间南窗下的罗汉榻上。
景兰恭恭敬敬地向老祖宗道福行礼,冯氏抬手让她起来,并让人给景兰搬了个鼓凳来坐在自己跟前,这才笑着问她:“为何今儿来得这么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