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各自欢喜-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乐,只有她偷偷买的话本子还算是闲书,虽然大都是才子佳人,偶然也能碰到写的文笔好剧情又跌宕起伏的好书。
明珚计划偷偷出府再买两本,这天下学后,她对明珊和明琳说:“旬末我想出府去转转,你们想去哪里?”
明珊恨不得时时孤立她,拉着明琳的手说:“我和三妹妹还有别的事呢,三妹妹不是说要听我弹琴的?”
明琳皱眉:“我什么时候啊——”被明珊掐了一把。
明珚无所谓地说:“那到时候我自己出去了。”
等明珚走远,明琳皱眉道:“二姐姐在做什么,我什么时候说要听你弹琴了?我也想出府去转转呢。”
明珊忙哄她:“到时候咱们也出府去就是,只是大姐姐喜欢去书店什么的地方,跟咱们不是一路,相互等来等去岂不是玩得不痛快,所以我故意要和她分开的,咱们两个一起转多好。”
明琳的小脸表情有些严肃:“大姐姐并没有做错什么,二姐姐不该故意孤立她。”
明珊的小伎俩被识破,有些脸红:“什么故意孤立,难道你喜欢去逛书店?”
明琳点点头:“这次就算了,我也不喜欢看书,不过下次别这样了。”
到了旬末这天,用过午膳,明珚带上夏竹,坐了马车就直奔书店了。可能因为很多人都是旬末休息,书店的人有点多。
明珚悄悄地溜到卖话本子的地方,左右看看没人注意她,就放心地翻起书来,她总是翻到书的中间大概看看,若只是一味的才子佳人就放过不要。连着翻了几本都不满意,倒是有一本《明月记》写得似乎有些意思,她细细地看了几页,只听见旁边有人悄声问道:“这本书如何?”
明珚抬眼看去,是个大约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小姑娘,穿着豆青色的小袄,系着白色风毛的披风,长长的眉毛,一双活泼的眼睛朝着自己眨了眨。
明珚一笑:“这本书似乎有些意思,不是一味的才子佳人花前月下。”
小姑娘高兴地挑了下长眉:“你也觉得才子佳人不好看?”
明珚莫名感觉她这长眉和她这挑眉毛的动作都有些眼熟:“一味的才子佳人就没意思了,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了,千篇一律,别说里面情节了,有时候连场景和人物的长相都是相似的。”
小姑娘听她这么说,越发兴奋起来,拉着她的手:“对呀对呀,我也这么觉得,好看的书真的不多。你看过什么好看的没有?推荐一下啦。”
明珚想了一下:“值得推荐的还真不多,上次我看了一本《金锁记》,内容不落俗套,感觉不错。”
小姑娘这下更高兴了:“我也看了《金锁记》,真得不错,就是里面的大才子的朋友让人心疼呢。”
明珚点头:“是呢,大才子和大小姐最后幸福地生活到一起,只是朋友的牺牲却无人记得,这个大才子的朋友倒是更加痴情和悲情呢。”
小姑娘高兴地快要跳起来:“我也这么觉得,你真是我的知己呀。”
突然有一双修长白皙的手伸过来,分别压在她们两个的头顶,低声说道:“这就不是你们该看的书,你们还兴高采烈地讨论起来了,看看你们的四周!”
明珚赶紧看向周围,果然有好些人在悄悄打量她们,还有人窃窃私语,她感激地抬头一看:“啊,卫元泓!”
小姑娘也抬头:“啊,大哥!”又看向明珚:“你认识我大哥?”
明珚有些尴尬,本来话本子她都是偷偷看的,这下被别人知道了,还在大庭广众之下讨论了一番:“呵呵,认识认识,呵呵。”
元泓把明珚手里还拿着的《明月记》抽出来,放回书架,对她们两个说道:“走,出去再介绍。”径直向外走去。
小姑娘朝着明珚吐吐舌头,悄声说道:“我大哥向来是春风满面的,今天竟然让你给气地板着脸,真是难得。”
明珚有些无语,也悄声说道:“怎么就是被我气的,应该是被你气的吧。”
只见卫元泓转过身来:“还在啰嗦,还不快过来。”
明珚两个人赶紧跟着卫元泓出了书店,卫元泓脚步不停,径直向对面的茶楼走去。进了茶楼,上了二楼的雅间,吩咐人上了两壶茶和四样点心四样干果,这才抬起手指,生气地点点小姑娘,又点点明珚:“你们两个,可真是……”看着明珚的眼睛望向自己,黑漆漆的眼珠,杏眼一眨,长长的睫毛一呼扇,训斥的话突然卡住了,手指也点不下去了,声音不由自主地软下来:“那话本子上有好些东西你们还不懂,也不能看,知道吗?”
明珚心道,不就是些露骨的那个描写吗?自己当然知道,穿越来之前她看的好些书比这描写还甚,听说更有小电影,直接就是真人实战,相比来说,这书上描写的也不算什么,可是这话怎么对卫元泓说呢?卫元泓问话该怎么答呢?说自己能看懂只是无所谓,还是说自己看不懂都跳过了?
卫元泓见明珚的眼神有些茫然,似是不知道该怎么答自己的话,有些心软,伸手到了明珚的胸前,明珚吓了一跳,还没来得及动,就见卫元泓修长的手指轻轻巧巧地解开了自己披风的带子,把披风解下来放到一旁。
小姑娘也反应过来卫元泓问的是什么,虽然有些脸红,还是嘴硬:“大哥真是的,我们又不是小孩子了,知道什么能看什么不能看的。遇到不该看的,我都……我都跳过了。”
卫元泓淡淡地瞥了她一眼,对明珚说道:“这是我妹妹,卫元汐。”又对卫元汐说道:“这是顾家大小姐,顾明珚。”
卫元汐大惊:“啊,顾家,你就是那个和我大哥——咳咳,那个,那个,我过完年就十一岁了,你呢?”
明珚有些脸红,不敢看卫元泓的表情:“我过完年就十岁了。”
卫元汐很高兴:“在家里我是最小的,没想到你比我还小,太好了,明珚妹妹,吃点心呀,你喜欢什么味道的?”俨然已经摆出了小姐姐的架势。
明珚说道:“我家里也有两个堂哥,还有两个妹妹,姐妹之间我是最大的。我喜欢吃甜的点心,又不喜欢太甜,淡淡的甜味最好。”
卫元汐在点心里看来看去:“那你吃这个栗子酥吧,这个不是很甜,就是栗子本身的甜味,很好吃的。我家里也有两个哥哥,这个是我大哥,我还有个二哥叫卫元灏。”
明珚点点头,接过栗子酥咬了一口:“卫元灏我也见过了。年前世子送年节礼的时候见过的。这个栗子酥真好吃,很合我的口味,你喜欢什么味的?”她没有提起上元节的事。
卫元汐说道:“我喜欢吃甜的,比你喜欢的要更甜一些。我大哥和二哥都不喜欢甜的,他们爱吃咸的点心。”
卫元泓眼见着这两个小姑娘自顾自的聊了起来,自己训的话显然根本就没听进去,准备继续努力:“那个话本子……”
卫元汐站起来:“哎呀,喝了茶好热,咦,大哥帮明珚妹妹解了披风,怎么不给我也解了呢?”
卫元泓淡淡地看了她一眼,卫元汐吐吐舌头,自己乖乖的把披风解了下来放到一边,继续和明珚闲聊:“你平时做什么消遣?”
明珚苦恼地说:“我很忙的,每天要上学,女四书要学,琴棋书画要学,女红刺绣要学,根本就没什么消遣的时间。”
卫元汐同情地看着她:“你们家可真是……听说你的棋下得,嘿嘿,听说你是有名的‘棋必输’大小姐,嘿嘿。”
明珚大惊:“怎么你都知道了?!”
卫元泓道:“棋必输?你的棋下得很差吗?”
卫元汐接口:“听说明珚妹妹下棋从未赢过,不说一起学习的两个妹妹,她自己把规则教给小丫鬟,结果小丫鬟她也下不赢呢,所以人称棋必输大小姐。”
明珚反驳:“哪有从未赢过,偶然也赢过的好吧。”
卫元汐坏笑:“是刚刚教给小丫鬟规则的时候赢过吧?”
卫元泓一声轻笑,明珚无奈:“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怎么你都知道的这么详细了?”
卫元汐道:“是二哥那次年前去了你们家回来说的,他是听自己的小厮说的,小厮是听你们家下人说的。”毫不犹豫地把所有相关人员都出卖了。
卫元泓忍着笑意,安慰她:“这没什么,有的人就是不擅长下棋,却擅长别的,以后有机会我教你,至少让你能下得赢小丫鬟才行啊。”
明珚默默地在心里翻个白眼,他与其说是在安慰,还不如说是在补刀。
卫元汐问道:“那你这么忙,什么时候休息呢?我想下帖子给你,你来我们家玩吧。或者我去找你也行啊。”
明珚道:“我上午两个时辰分别学习书本和琴棋书画,下午一个时辰学女红刺绣,平时是每旬的最后一天休息。教女红的绣娘脾气很好,偶尔偷懒不去也没什么。”
卫元汐撇嘴:“你真得好忙,那我约你的话就在旬末好了。如果有什么急事,就约在下午,你就别上女红课了。”
卫元泓皱眉:“你能有什么急事,别怂恿别人逃课。”
卫元汐吐吐舌头:“知道啦,人家是说如果嘛。”
三人闲聊了一下午,看看时间不早,明珚起身告辞。
卫元汐眨眨眼睛:“让我大哥送你回去吧。”
明珚忙摇头:“不用,我自己坐府里的马车回去,没事的。”
卫元泓站起来,把明珚的披风给她系上:“反正顺路,我和元汐送你回去。”
元汐连连点头:“是呀是呀,反正顺路,一起走啊。”
明珚推辞不过,和卫元汐坐马车,卫元泓骑马护在旁边,回了顾府。
作者有话要说:
……
下章预告:明珚含光寺遇到小正太。
第15章 顾铭琨的功名之路
进了二月后,因为顾铭琨月中就要院试了,每晚都要熬夜苦读,大太太显得很紧张,既怕他熬坏了身子,又担心他院试通不过,每天都要吩咐小厨房熬上补汤送到顾铭琨的院子。
等到月中的时候,顾铭琨带上小厮和一个老成的管事,分别受了大家吉祥祝福的话,就坐上马车出发了。院试要考好几天,大太太越发坐立不安,遂禀明老太太,要去庙里上香。
老太太欣然同意,让大太太带上三个姑娘一起去。
明珊和明琳很高兴,对于出府去玩,小姑娘总是开心的。明珚其实不想去,她本来不信神鬼一道,也不敬佛神,但是灵魂却莫名其妙地来到这个陌生而遥远的时空,心里对神鬼多了些敬畏,对寺庙这种地方有些害怕,生怕自己这个不是原装的灵魂在寺庙里现出原形。
老太太和大太太却坚持要她去,似乎人多心更诚似的。明珚忐忑地坐上马车,想着到了庙里要是自己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撤退。
到了山脚下马车就停了,山脚下很热闹,像是个小集市,卖香烛小吃干果针线的都有。含光寺却建在半山腰,去寺里就要沿着整齐的青石台阶一路走上去,也有雇的滑竿和软轿,但是进寺里的人为了显示自己心诚,大都是自己走的,只有体弱的妇人或者老人才坐着软轿上去。
大太太是为了祈愿自己儿子能考取秀才才来上香的,自然要走上去才是。三个姑娘跟着她,带着一大堆丫鬟婆子,慢慢地沿着青石台阶走上去。
明珚看上香的人很多,有平头百姓,也有富贵人家,看来这里的佛教很是兴盛。明珚自己坚持悄悄锻炼,走这些山路整齐的台阶很是轻松,明珊和明琳却有些吃不消,走一会儿就要歇一下,只是不好叫软轿,再者一个十岁一个九岁,也不好意思叫婆子来背了。
好容易到了半山腰,只见含光寺前是一大块空地,停着一个豪华的软轿,旁边立着几个侍卫,轿子里却没有人,看来主人已经进寺里去了。
大太太进了寺里就要去大雄宝殿上香,但是却被人拦住了。只见殿门前立着些侍卫,看打扮与软轿旁的一样。这些侍卫将人群和殿门远远隔开,不许进入,看来是有贵人在里面上香了。
明珊不满地嘟囔:“什么人,竟然不让大家进去。”
旁边有人小声说道:“这是好的,有的贵人来了还要封锁山门不许人进呢,这个只是把人群隔开,一会儿就走了。”
果然,等了没一会儿,殿门就出来人了。只见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妇人,衣着华贵,神态平静地走出来。身边随侍的丫鬟都是穿金戴银娴雅大方,簇拥着妇人往后殿方向去了。
等到那些侍卫也走远了,才有人窃窃私语:“这个是成国公夫人呢,听说嫁给成国公多年无所出,直到三十岁上才好不容易怀上,竟然就生了个大胖小子,成国公得了嫡子,高兴地摆了好些天的流水席呢。”
旁边有人接道:“成国公的这个嫡子,家里上上下下都娇宠得不得了,是京都有名的小霸王呢,可千万招惹不得。”
又有人笑道:“这小霸王生活在那富贵圈里,与咱们可遇不上,尽管放心就是。”
大家陆陆续续地进了殿里上香,明珚小心翼翼地迈进殿门,感觉了下自己并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灵魂丝毫没有要离开身躯的迹象,遂放下心来,与明珊和明琳一道,跪在大太太身后。
上香后,大太太又找了个寺庙的厢房休息,吃了寺里的素斋。虽然是素斋,但是却做得极有味道,烧豆腐、炒豆芽、素烧茄子、糖醋藕排、翡翠玉卷,明珚吃得十分满意。她其实不是很爱吃肉食,像这样把素菜做得如此好味道简直是她的大爱。
吃罢午膳,大太太要休息片刻,让她们三个小姑娘随意,或者去寺里转转,或者呆在屋里休息,约定了申正(下午四点)回去。
明珊和明琳要去各个大殿转转,明珚不喜欢这种人为建造的房屋,只喜欢自然山水,明珊本来就不愿意和明珚在一起,见此乐得拉着明琳一道孤立明珚,所以三人分头行动。
明珚也不走远,带着夏兰只在后山的林子边转转。这山里的空气很清新,又带着些寺庙里飘来的檀香味,说不出得好闻。林子边有条小河,河上搭了座小桥,明珚趴在桥栏杆上,看那河里有很多小鱼,有红色有黑色,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明珚感觉有人也走到桥上,是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少年,胖嘟嘟的,剑眉星目,长得倒是很好看,穿戴也十分华贵,小小年纪头上就戴了个白玉冠,玉质油润细腻,一看就是上好的羊脂玉。他也学着明珚的样子看看河里:“嘁,真是乡巴佬,河里的小鱼有什么好看的?”眼珠一转,从旁边捡了块石头,砸进水里,水花四溅,小鱼顿时四散逃走。
明珚有些生气:“你是谁家的孩子,还真是没礼貌呢。”
远处有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喊他:“小正太,过来。”
明珚大惊:“小正太?!”正太可是她穿越来之前的那个世界的名词啊。
小正太恼了:“你喊什么?小正太也是你这个臭丫头喊的吗?”
明珚有些疑惑,难道这个小孩的名字就叫小正太?这么巧?“你的名字就叫小正太吗?”
小正太大怒,肉肉的拳头举起来,作势要打她:“闭嘴,你再敢叫小爷的名字试试?”
远处的少年喊他:“正太,放下手,你今年都十一岁了,不许再顽皮,快过来。”
小正太恨恨地瞪了明珚一眼,转身朝少年跑去。
明珚有些遗憾,看来这个小孩的名字就叫正太了,只是巧合而已。
明珚继续看了会儿小鱼,小鱼的记忆时间很短,据说只有几秒钟,所以不过片刻功夫,它们就忘了刚才的危险,悠哉游哉地游回来了。
明珚看时间差不多,就和夏兰回了大太太歇息的厢房,又等了一会儿,明珊和明琳携手回来,亲亲热热,有说有笑,似乎游玩得不错。
人都回来了,大太太就带着大家下山了。下山要比上山轻松些,明珊和明琳没怎么歇息就下到了山脚。坐上马车,一路摇摇晃晃的,明珚忍不住有些瞌睡了,她靠着夏兰的肩膀,夏兰用手轻轻揽着她,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回到顾府夏兰才轻轻把她唤醒。
大太太忧心忡忡地等了几日,顾铭琨才回来,才几天功夫人就瘦了,回来了勉强和大家寒暄几句,倒头就睡了。一直睡了一天,才缓过来,把自己考试答的内容默写出来,拿给先生看了。先生直点头:“本来觉得你火候不到,这次只是让你去熟悉一下,没想到你答得倒是不错,以为师看还是很有希望的。”
又过了几日,明珚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估计是顾铭琨考中了。果然,一拨拨报喜的人,争先恐后的来报喜,来得越早得到的赏钱也就越多。大太太高兴得不得了,她一直都暗暗地羡慕二房,这下自己的儿子考中了秀才,虽然还不是举人,但是这小小年纪的秀才也是难得的嘛,再说,既然中了秀才,下次再往上考就是举人了,也就不远了。
大太太高兴地给府里的每个下人都赏了一个月的月钱,老太太也很高兴,吩咐置办宴席,晚膳大家一起用。
这次晚膳分了男女两桌,周志英也来了。席间,无论长幼都轮番地恭贺了一番顾铭琨考中秀才,明珚自然也入乡随俗:“恭喜大哥哥考中秀才,大哥哥再接再厉,将来定能一鼓作气考中举人的。”
顾铭琨大乐:“谢谢妹妹的吉言,说起来我还答应了妹妹,要是考中的话就给妹妹送礼物呢,妹妹想要什么?”
明珚哪里会真地指定他去买什么礼物:“不拘什么,只要从大哥哥的手里经过,沾上了大哥哥的福气,妹妹就很高兴了。”
顾铭琨笑道:“好,那哥哥过两天就给妹妹送来。”
明珊、明琳、铭瑫齐齐起哄:“大哥哥可不能偏心,我们也要礼物呢。”
顾铭琨人逢喜事,怎么会计较这些,笑呵呵地道:“好,都有礼物,志英也有。”
老太太笑眯眯地看着顾铭琨,心中很是欣慰。家中几代都是做些生意,虽然不缺钱,但是所谓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毕竟低人一等,好容易出了个老二,考中了进士,做了官。如今又有个孙子,十五岁就考中了秀才,要是下一次再考中举人的话,呵呵,那可真是佛祖保佑。
过了两天,顾铭琨果然送来了给明珚的礼物,是一条红珊瑚的手串,颜色鲜艳,红似火焰,配在明珚白嫩的手腕上很是艳丽。
去上课的时候,明珚看见明珊的手上也多了这么条手串,估计顾铭琨买的是一样的。果然,明珊打听明琳的礼物是什么,明琳说:“和二姐姐的一样呢,也是这样红珊瑚的手串。”
明珊却有些不满起来:“我还以为只有我的是红珊瑚呢,原来你的也是。”瞥了明珚一眼,又不想开口问她的礼物是不是一样,又说道:“这样鲜艳的颜色,要配着白白的腕子才好看。”故意又看了一眼明琳的手腕,明琳有些像大太太,皮肤不是很白。
虽然暗讽了明琳,明珊还是不满自己这礼物跟别人的一样,所以只戴了一次也就再没见过了。
作者有话要说:
……
下章预告:明珊想要推明珚落水。
第16章 上巳节落水
明珚发现这个时代的节日很多,过了上元节才没多久,就是上巳节。
上巳节是每年的三月三,年轻的人们相约游春踏青、曲水流觞。三姐妹早早就约定了一起出去城外游玩,顾铭琨刚刚考过院试,心情舒畅,决定带上顾铭瑫和周志英一起去。
到得这一日,兄弟姐妹六人早早就坐上马车出发,先是到城外的庄子上,歇脚各自收拾一番,妆扮齐整来到庄子外面的河边。其实在北方,三月三的时候还是有些冷的,虽然不用再披斗篷,但是明珚还穿着夹棉的袄子。
河边已经有些年轻的男女,散落在各处。女孩子可以玩的活动并不多,秋千还要打架子,不适合在外面玩,放风筝和划船倒是不错。
明珚拿了个薄如蝉翼的大风筝,上面画着个漂亮的荷花。夏兰在远处帮她举着风筝,顾铭琨在她身边教她怎么扯线,夏竹紧张地看着她,生怕她被线割了手。明珚的风筝本身很薄,所以轻易就能放起来。她悠闲地扯着线,看看远处的明琳,正在和顾铭瑫一起放风筝,明珊则是和周志英一起。
说起这个周志英,明珚已经很久没有和他说过话了,本来周志英在外院,明珚在内院,能碰面的机会不多,再加上两人相看两生厌,就算是偶然碰上了也是彼此客气地行礼就各走各路了。
明珊倒是和周志英关系很不错的样子,对于这二人的关系明珚并不感兴趣,只要不来招惹自己,别人怎么处理人事关系与她无关。
周志英让明珊的丫鬟在远处举着风筝,他在明珊身边教她怎么扯线。明珊放的是一个大凤凰,五颜六色,拖着长长的尾翼,看起来很是显眼。周志英似乎很会放风筝,没两下明珊的大凤凰就飞起来了。明珊和志英拉着风筝,在河边慢慢走着。
明琳和顾铭瑫放的是一个大蝴蝶风筝,两人都有些不擅长,风筝刚飞起来就一头栽下来了。来来回回试了几次,看起来都有些气馁。明珚对顾铭琨说:“大哥去帮帮明琳吧,明琳的风筝还没起来呢。”
顾铭琨点头,过去给明琳和铭瑫做示范,没一会儿大蝴蝶就上天了。
今天的风不错,总是徐徐地吹着,很适合放风筝。三个姑娘彼此看了一眼,对自己手里的风筝都很满意。正得意地互看,风却突然变大了,夏竹忙上前帮明珚拉住线,小跑两步,让风筝稳定下来。明琳那里有顾铭琨帮忙,大蝴蝶几经周折也停在了天上。志英和明珊却有些猝不及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