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庆鱼年:公主不为妾-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此时,正站在殿门口守着。
  外面一旦发生异样,守在殿外的反抗军一定会第一时间冲进来,要保护赵海。
  因此,当第一名反抗军冲进来的时候,周锦鱼一记手刀劈下,然后下一刻,便抢过了他手中的刀。
  随即。
  手起,刀落。
  那人倒了下去。
  她拿着刀迅速后退,而大殿内涌进来的反抗军越来越多。
  周锦鱼一路退到了龙椅前。
  她冷冷的盯着手持刀剑,跃跃欲试的反抗军们说道:“如今,赵海已死!”
  “不过片刻,大晋的士兵就会攻进来。”
  “尔等若是现在放下兵器,可免于一死!”
  反抗军看着倒在血泊中穿着龙袍的赵海,又看向周锦鱼,犹豫着不敢上前。
  忽然,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别信他!为大哥报仇!杀了他!”
  反抗军忽然反应过来,他们全都是跟着赵海打天下的人,全都是一路追随者赵海,赵海是他们的信仰,是他们敬佩的大哥!
  直到赵海称帝,他们也是一起跟着大哥享福的人。
  所以,如今大哥死了,他们自然不能忘恩负义,要给大哥报仇!
  反抗军再看向周锦鱼时,眼中不再是犹豫不决,而是浓重的杀意。
  周锦鱼扯着嘴角一笑……
  眼中多了一丝欣赏:“呵,倒还挺讲义气。”
  她眼神变冷:“那就,不要怪我了。”
  她说着,握紧了手中的刀,直接向他们冲了过去。
  这些年,她的武功丝毫没有荒废,尽管是在山谷中,也因为要教魏璟睿的缘故,丝毫没有荒废掉。
  虽然反抗军人多势众,但撑到严仲禾的兵马杀进来,显然是不成问题。
  另一边,严仲禾的军队已然势如破竹,早已经攻进了皇宫。
  他们原本在宫外埋伏,却被反抗军识破。
  无奈,他只能不再等宫内周锦鱼和严浩的讯号,提前带人发动攻击。
  等严浩的讯号发到天上之时,其实严仲禾的人已经杀到了宫内。
  雍寿殿内。
  在众多反抗军的车轮战术下,周锦鱼的体力终于开始渐渐不支。
  反抗军们轮番上阵,她开始应付不过来了。
  听着外面的动静,严仲禾距离要攻到雍寿殿,显然还需要好一阵子。
  她的体力实在流失的太快了。
  但反抗军却依旧还在源源不断的涌进来。
  她刚杀退一批人,随即,又有一批新的人立刻补上。
  然后,他们嘴里喊着:“快关门!不要放她逃了!”
  继而再次冲上来。
  周锦鱼机械的挥着刀,再次迎上去。
  此时,她身上除了汗,便是血。
  有敌人的,也有她自己的。
  她方才一个不甚,胳膊上已然被划了数刀,后背上也被人砍了两刀。
  可严仲禾的人,为何还没有来呢?
  她不是和严浩约好,等严浩同严家军汇合之后,便直接进来援助她么?
  周锦鱼忽然明白过来,这位严世子是,把她也算计了啊……
  严浩是真心想要灭了反抗军不假,可他如今这招借刀杀人,怕是为着想独自拥立新君登基?怕她抢了新君的宠?
  昨夜他们在提到杨妃的时候,同时想到的,还有她肚子里,那个还没出世的孩子。
  此时,杨妃早已经被严浩秘密的保护了起来,而她即将临盆。
  这个即将出世的孩子,是天元帝目前留在这个世上的,最后的血脉。
  周锦鱼同严浩约定好,只要顺利的消灭反抗军,那么这个孩子,便是大晋新的天子。
  可严浩此时的做法,让周锦鱼有些哭笑不得。
  她都是一个隐居山林的人了,为何严浩还是会忌惮她?
  周锦鱼体力不支,身上的伤越来越多,还有一刀险些直接砍下了她的脑袋。
  还好她躲过去了。
  就在她以为自己要死在这里的时候,
  大殿的门,忽然被再次打开了。
  数十名身穿白衣的少年忽然出现,他们手中皆拿着一样奇怪的兵器,一根铁线扯着一个钩子。
  少年们操控着手中的铁线,铁线直接飞了出来,钩子迅速的落到离他们最近的反抗军的脖颈上。
  随即,他们的人头立刻滚落。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殿中的反抗军全都慌乱了起来。
  周锦鱼也是一愣,
  不过她暗松一口气,这些人,显然是友非敌。
  白衣少年们动作极为利索,随着他们的加入,局势开始扭转。
  周锦鱼原本以为,他们手中的兵器只擅长远距离作战,却没想到,这些人收了铁线,手持铁钩同反抗军近身作战,也十分得心应手。
  仿佛是在,削白菜一般。
  很快,局势被彻底控制住,最后一名反抗军也死在了少年的铁钩之下,眼中尽是不甘。
  周锦鱼此时已然身受重伤,她用刀撑着地,才勉强能站稳。
  “你们是何人?”周锦鱼问道。
  白衣少年们皆是沉默,眼睛不约而同的看向了殿外。
  此时,一名身着浅蓝色华服的男子缓缓入内。
  他手里拿着刀,刀上带着血。
  他拿刀的动作,许是因为沾了血,有些嫌弃。
  与此同时,他小心着躲避着地上的血污,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踩上去。
  但却因为殿内死了太多的人,血留了满地,便是他再小心的避让,脚底也被沾上了一丝殷红。
  鞋子脏了……
  男子皱了眉头。
  脸上便不开心了。
  周锦鱼看着走近的他,忽然笑出声来。
  她说:“你这个小洁癖啊,
  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呢。”
  魏璟睿:“……”


第171章 '一七一'
  '一七一'
  此时大殿之中,除了魏璟睿所带来的那些白衣少年,再无活口。
  在局势得到控制之后,严浩所带来的严家军,浩浩荡荡的闯了进来。
  严浩跟随者严仲禾从殿外走入,严浩来到周锦鱼身前,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问了句:“驸马爷,无事吧?”
  严仲禾眼中倒是带着关切的道:“是啊,本将来迟了,驸马爷你受苦了。”
  周锦鱼此时身上已经血迹斑斑,若不是魏璟睿在她身边扶着她,她根本再无力支撑下去。
  但她却扯着嘴角,笑看了严仲禾父子二人一眼,说道:“死不了。”
  严仲禾闻言放下心来,他目光在魏璟睿脸上一闪而过,继而对周锦鱼说道:“如今反抗军已然全部被拿下,做无畏反抗的已然尽数斩杀。”
  严仲禾深吸了一口气,似乎是放下了心中的那个包袱,沉声道:“此战,胜了!”
  周锦鱼点了头,叹道:“还好,胜了。”
  她此时已然身受重伤,既然局势已然稳定下来,魏璟睿便要伸手给她把脉。
  周锦鱼颤巍巍的把自己的手伸了出去,魏璟睿把完了脉,俊眉紧皱,看向周锦鱼的目光中满是责备,却又故作嫌弃。
  周锦鱼被他看的心虚,扯着嘴角笑笑:“别生气呀,我这不是没死呢么。”
  周锦鱼这么一说,魏璟睿便更气了。
  都什么时候了,还在开玩笑。
  好在她身上的剑伤都没有伤到心脉,魏璟睿挥了挥手,殿外的一个白衣姑娘拿着一个药箱走了进来。
  周锦鱼打眼一看,不是当日的阿婉姑娘又是谁?
  阿婉走到周锦鱼身前,半是心疼半是埋怨的对魏璟睿道:“璟睿哥哥,你方才不让婉儿跟你一起进来杀坏人,这才导致了周伯伯受伤。”
  周锦鱼差点因为“周伯伯”这个尊称给喊得背过气去,她在山谷中,自从神医老头死后,便已然换上了女子的装束。
  这次外出是为了方便行事,这才再次换上了男装,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周锦鱼方才被砍了几刀她都能觉得自己能再撑一会儿,可这丫头的一句“周伯伯”,却让周锦鱼差点吐血。
  周伯伯?
  她如今才刚到三十岁好伐,怎么就成了伯伯了?
  周锦鱼不禁觉得好笑,不过又一琢磨阿婉姑娘方才口中的话,忽然觉得魏璟睿这孩子真是知道疼人。
  魏璟睿带人在殿内作战,他便让姑娘在外面躲着,果真是个大丈夫。
  此时,魏璟睿挑眉看着阿婉。
  阿婉反而在他的眼神下逐渐心虚起来,立刻改口道:“是是是,璟睿哥哥做的是,阿婉学艺不精,不能进来给璟睿哥哥添乱。”
  魏璟睿这才满意,他手中动作一直不停,从方才他接过阿婉姑娘手中的药箱开始,他便已然给周锦鱼的伤口上药,进行包扎了。
  周锦鱼依稀记得,神医老头刚去的那年,有谷外的村民们进山谷来求医,他在得知了神医老头的死讯之后,正嚎啕大哭绝望之际,魏璟睿忽然背着神医老头的药箱过来了。
  他轻而易举的便治好了村民的病,后来,来山谷里求他治病的村民便越来越多。
  久而久之,魏璟睿便有了“小神医”的称号。
  周锦鱼一度以为,他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夫的。
  不过,小包子却不仅在学医上做的好,他念书也好,武功也好,是个文武全才。
  周锦鱼包扎完毕,看着魏璟睿问道:“是你母亲让你来的?”
  魏璟睿点了点头。
  周锦鱼笑的灿烂:“你母亲总是这样心疼我,都要让我开始不好意思了呢。”
  魏璟睿:“……”
  您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的样子好么。
  此时,皇宫的反抗军已然被全部拿下,严仲禾的人马却迅速退了出去,只是守在皇宫周围,表明他严仲禾并没有自立为王的反心。
  五日后,分散在京城的残余反抗军,则是被严家军穷追猛打。
  多半都被严家军全部斩杀,而少部分则是被严家收编,还有一部分则是逃出了京城,逃亡各郡各县。
  周锦鱼让严仲禾派人向外传出消息,说严家军已然将京城的反抗军尽数消灭,逃亡的百姓们纷纷响应,奔走相告,开始带着举家老小往长安城赶。
  随着严仲禾放出消息,长安城被控制住局势,反抗军全部被消灭,而拥立新君登基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事实上,在他们拿下皇宫的第一天,周锦鱼便已然建议严仲禾,立刻迎在他府中地下密室中暂时躲避的杨妃入宫。
  只要身怀有孕的杨妃入了皇宫,那么无疑是给了天下一颗定心丸。
  当全天下都以为,天元帝的子嗣已然被反抗军尽数斩杀之际,杨妃以及她肚子里孩子的出现,无疑就是一个正统一般的存在。
  周锦鱼在天下大定之前,是没打算回去的。
  她要等到新君继位的那一天才能走。
  她虽然不能立刻回去,早早的修书一封给魏华年报了平安,魏华年来了信,上面只写着四个字:盼卿早归。
  周锦鱼夜里抱着那封魏华年传来的信笺在驿站睡下,仿佛鼻尖还能闻到她身上淡淡的梅花香气,一觉好眠。
  周子牧带着周家上下回到了周家,此时的周家已经被反抗军砸的破烂不堪,不过好在他们没有放火烧房子,而周子牧虽然为人死板,但周玲儿却是不傻,周玲儿手中攥着周家所有的地契,只要地契还在,那么重建周家也是迟早的事儿。
  周锦鱼又回到了周家暂住,周家上下立刻给她收拾出了一间干净的房间,她并不想再回到驸马府去住,如今魏华年不在府里,她便是回去了,也见到想见的人,还不如回周家去,能热闹些。
  周玲儿虽然已然嫁了人,但她依旧和她的夫君时常回来看周锦鱼。
  周家上下似乎不再在她面前提起柳氏,周锦鱼明白,他们这是怕她难过。
  周锦鱼在周家,也刻意的避开了柳氏常去的账房,还有书房,甚至柳氏的院子也不知被谁封了起来,不让任何下人进入。
  周锦鱼知道,自己再这样逃避下去,也不是办法。
  因此,在一日清晨,她终于有勇气,再一次走进了柳氏昔日所住的院子。
  周锦鱼来到院中的树下,忽然记起来,当年柳氏曾经在这颗树下,帮她一针一线的缝一件新衣裳。
  那时候的柳氏要照顾着米铺的生意,却依旧愿意拿出时间来,亲自为她赶制一件过冬的新衣裳。
  里面的一桌一椅,也早已经恢复成了当初的样子。
  但那些桌椅虽然是一样的款式,但却是崭新的。
  她便知道,有些东西,再也不回去了。
  有些人,失去了便失去了,再也回不来了。
  她刚走了几步,忽然觉得脚下的方砖有些松动,周锦鱼又微微用力,踩了一脚,忽然惊觉,那块方砖下面可能是空的。
  她心下疑惑,弯下腰来。
  把那块方砖顺着缝隙,用匕首撬开。
  下面果然是空的。
  并且,在那里还放着一封不知道已经放了多久的一本书,书皮上并未写字。
  周锦鱼拿出了书来,走到窗边,一页页的开始翻。
  借着窗外照射进来的光线,她方才看清,书纸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是柳氏记录了从她出生开始,到她一日日的长大,所发生的大半事情。
  前面的那些日常琐事,几乎她都记不起来,但柳氏却一件件的记录下来。
  包括她第一次喊阿娘,第一次学会走路,第一次去学堂被先生骂。
  周锦鱼就站在窗户前,一个字一个字的看着,仿佛对外界所发生的一切都恍若未闻。
  等她快看到最后的时候,记录却是越来越少了。
  往往都只有一句话:锦鱼今日来了信。
  或者是:锦鱼一月未有信至。
  要么就是:天冷了,不知锦鱼添衣否。
  周锦鱼翻看到最后一页的时候,上面不再是周锦鱼出世以后发生的事。
  而是之前。
  上面是柳氏写了一个故事。
  说,京中原有柳氏女,同她父亲手下一名幕僚彼此倾慕。
  后因幕僚不忍百姓被京中大员之亲信抢吞田地,幕僚代表受苦百姓击鼓鸣冤,虽被陛下赏识,却终因得罪权贵,被冤入狱,判以斩首之刑。
  虽然,在这个故事里,柳氏只用了几句话来记录整件事,但周锦鱼却在这寥寥几字当中,对那位幕僚的气节肃然起敬。
  如今吏部的资料已然尽数被毁,周锦鱼查无可查。
  而魏华年的暗卫也随着她们的隐居尽数解散,如若不然,以那些暗卫的本事,查出一个当年获罪的官员,显然不成问题。
  但周锦鱼还是在走访了当年的官员之后,了解到了,那位官员姓粟名青。
  而粟青获罪之后的一个月,当朝大儒柳熹便带着唯一的女儿辞官返乡了。
  周锦鱼推算了下自己的年纪,也正好能对的上……
  此时周锦鱼的脸上,尽是平静。
  心中,亦如是。
  又过了几日,魏璟睿见此时局势已然大定,他和阿婉便要急着赶回渝寨去了。
  在他们二人向她辞行的时候,周锦鱼笑着问阿婉:“阿婉姑娘,为何你们这么着急回去?不多在京城呆些日子?”
  阿婉姑娘甜甜的笑着解释:“周伯伯,璟睿哥哥在寨子里刚种下大片的药植,我们要回去照看它们。”
  此时的阿婉完全不像当初来谷里时的那般模样了,那时的她眼中尽是警惕,尽是冷漠,而现在的阿婉,却灵动极了,仿佛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叽叽喳喳个没完。
  她倒是极听魏璟睿的话,虽然她经常同魏璟睿置气,但魏璟睿往往一个眼神,她便立刻巴巴的投降认怂。
  周锦鱼已然完全接受了“周伯伯”这个不伦不类的称呼,她脑子里想着,如果哪天她穿上女装了,定然要让她喊自己一声“周阿姨”才好!
  周锦鱼嘱咐魏璟睿道:“你若是在渝寨忙完了这阵子,便回去看看你母亲,她牵挂着你,你知道的。”
  魏璟睿一听周锦鱼提到魏华年,立刻乖乖的点了头。
  俩孩子走后,周锦鱼便时常进宫去看待产的杨妃。
  杨妃是个美到极致的女人,却又极其的小心翼翼,她一定吃了很多苦,因此但凡是身边有人对她声音稍微大了些,便会把她吓得打一个哆嗦。
  她对身边服侍她的宫女和太监都极好,脸上尽是温和又谨慎的样子。
  周锦鱼觉得,在她即将要生产的当口,这样小心倒也没什么。
  因此她便嘱咐宫里的人,全都不许大声喧哗,省的冲撞了杨妃娘娘。
  周锦鱼时刻关注着宫里的动向,严仲禾则是负责安排重新回到京城来的魏姓皇族,以及官员们。
  如今长安城已经被反抗军破坏的不成样子,新任的京兆尹苏榭则是负责安抚归来的百姓,苏榭原本就是京城世家苏家出来的子弟,本是苏家的庶子,备受苏家轻视。
  因周锦鱼当年曾帮过他们母子,因此,苏榭如今便拿出苏家的补分财产,负责安顿京中的百姓。
  周锦鱼之所以选择还在京城逗留,不是她信不过严仲禾,而是她着实信不过严浩。
  一开始,她是相信严浩的。
  不过,严浩对她玩的那一手借刀杀人,虽然事后两人全都佯装不知道,还彼此喝过几顿酒,但周锦鱼心中却明白,严浩此人的确不堪大用。
  又过了几日,严仲禾忽然来周家见她,告诉了她一个消息。
  严仲禾说:“伪相冯蔚之,被抓到了。”
  周锦鱼一挑眉:“哦?”
  严仲禾又道:“他说,想要见你一面,你看……”
  周锦鱼道:“不见。”
  严仲禾有些愣,问道:“不见了?”
  周锦鱼点了头:“不见了。”
  她想了想,又道:“无论当初冯家私通契丹也好,还是他冯蔚之勾结反抗军也好,这些罪名最够要他命的了,一个将死之人,有什么可见的。”
  严仲禾忽然一怔,斟酌道:“驸马爷,这原本是你个人的事,本将不方便插手,但冯蔚之说,他……”
  周锦鱼眉头微挑:“说我什么?”
  严仲禾道:“他在天牢里喊着,关于驸马爷你的身世……还说什么,不公平,你杀了他爹冯伯杨,他找你报仇天经地义,所以,他杀死你娘,只可惜,没能杀死你,原本既要成功了的,还有……”
  周锦鱼摆了摆手,无奈道:“这些没用的废话,他一遍遍说都不累么?”
  严仲禾:“……”
  严仲禾再次说道:“驸马爷,您还是……”
  周锦鱼无奈的摆了摆手:“好了好了,我去还不行么。”
  周锦鱼来到了关押冯蔚之的天牢,当身着囚服,头发散落的男人见到她的那一瞬间,忽然站起来,大喊道:“周锦鱼,你总算来了,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杀父?这个我可不承认。”周锦鱼一排的从容淡定:“当年冯家获罪,是被韩禀信牵连,与我周锦鱼又有何干系?我只是不小心发现了这件事,并且对此作出应对之法而已。再说了,难道我当年明明发现了韩禀信要造反,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么?当年在战场上的情形,众人都有目共睹。”
  “而且,冯蔚之,若不是当年韩禀信私通契丹,冯家根本不会遭殃,况且,要说那时的冯伯杨对此事毫不知情,估计没有人相信吧?”
  “所以,咎由自取罢了,没什么值得不甘心的。”


第172章 '一七二'
  '一七二'
  冯蔚之的表情彻底的颓败下去,不再是方才那副恨的咬牙切齿的模样。
  而周锦鱼脸上的神色却始终没有任何改变,一直都是那副从容淡定之色。
  周锦鱼对他道:“方才在来的路上,严将军同我说,你明日午时便要处斩了。”
  冯蔚之苦笑一声:“是。”
  周锦鱼问他:“你后悔吗?”
  冯蔚之一怔,他知道周锦鱼说的这句话的意思。
  当日在雍寿殿中,他没有对赵海说破她的身份,他离开皇宫之后,也没有去向反抗军告密,而是选择了隐瞒下来,放任周锦鱼和严家军杀死赵海,拿下皇宫。
  正是冯蔚之当日的选择,才造成了他如今成为阶下囚的结果。
  这对于冯蔚之而言,无非就是一场赔本的买卖。
  “你问我,后悔么?”
  冯蔚之苦笑一声,继续道:“我不悔。”
  周锦鱼眼中闪出一丝疑惑来:“不悔么?我原本以为,你这样的人,是不会为了一个女人而做出牺牲的。”
  冯蔚之轻笑一声:“她是不一样的。”
  周锦鱼挑了眉:“哦?”
  冯蔚之点头:“是的,霓裳她,是不一样的。”
  周锦鱼问道:“哪里不一样?”
  “冯家当初被牵连,只有我逃了出去,当时的我没有了世家公子的身份,失去了我原本的一切荣耀,成为了一名逃犯。我去向父亲的旧部求助,但他们全都出卖了我,弃我如敝履。只有霓裳,只有霓裳她一路跟随着我,一路照顾我,保护我,若是没了她在身边,冯蔚之早已经死了。”
  周锦鱼心中暗暗惊讶,她一直都觉得,冯蔚之也好,郑霓裳也好,这两人皆是那种,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什么都可以抛弃的人。
  然而,如今冯蔚之的这番话,却让她对这两人稍微有了些改观。
  冯蔚之继续道:“我当时便答应她,只要有我一口气在,便不会让她受了苦去。”
  冯蔚之看着周锦鱼,面带祈求道:“你们,能不能放过她?”
  周锦鱼扯着嘴角一笑:“要说放过一个弱女子,倒也不是不可能。”
  冯蔚之忽然弯下腰,继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