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庆鱼年:公主不为妾-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锦风虽然不理解周锦鱼为何会这么说,但他依旧点了头,翻窗而去。
  次日,清晨的日光照了进来,周锦鱼在这一整晚眼睛都是睁着的,她已经连续两天没有合眼了,之前是在娘娘山躲官兵,昨晚是羊入虎口,生怕那老虎会直接一言不合把她吞了。
  所以,她不敢睡。
  没成想长孙盛竟然在见了她之后,并没有多言,而是直接要派人护送她回去。
  虽然有长孙盛的人在跟着,周锦鱼却暂时放下了心,看来长孙盛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他。
  这人呐,往往都喜欢听好听的。
  老孙头说过,长孙盛此人骁勇善战,但为人太过狂妄自大,他明明痛恨着天顺帝,却依旧对天顺帝把他赶出朝廷,发配岭南的事情念念不忘。
  他一直,都是想回到京城去的。
  就为了那一口气,渴望自己能亲自回到京城去,让京里那些对他冷眼相看的权贵们看看,我长孙盛,又回来了。
  其实,周锦鱼很能理解他这种想法。
  毕竟,她和他,算是有些共通的地方。
  就比如当年天顺帝刻意没有给她官位,而今年她中了状元,天顺帝亲自封了她吏部的官儿一样。
  所以,她几乎可以猜测的出来,长孙盛这个执念。
  于是她便顺着他,开始胡编乱造。
  回了邕安县之后,进了县衙,邕安县的县令死了,县衙中并没有想象中的乱成一团,县衙中的人该怎样还是怎样,他们其实并不在乎县令有没有死,关键是自己的饭碗能不能保得住。
  而那个死了爹的刘大斧也被周锦鱼下令放了出去,至于那个工部的官员,直接砍了。
  她也并不在乎杀多少人,毕竟,天顺帝把她派到这里来,可不就是为了杀贪官的么。
  周锦鱼派人接管了县衙,她亲自在县衙处理公务,先是往京里发一封信过去,把县令勾结山匪为祸百姓的事跟天顺帝在信上说了,又给魏华年写了一封信报平安,说她很快便会处理完邕安县的事,让她不要担心。
  天顺帝的回信她到了第二日便收到了,吏部很快便会派新的县令,工部负责修水坝的人则是由原本的副手暂时顶上,过几日也会派新人过来。
  但是,她给魏华年的信却久久没有回信。
  她心中觉得不安,隐隐有了些猜测,却是不敢往深里想。
  如今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把她藏到山里的北周玉玺给取了来。
  可是,如今长孙盛的人正在重兵把守娘娘山,她该怎么想个理由进山里去呢?
  快到晌午的时候,刘木来报,说衙门外有一个大师求见。
  周锦鱼忙说:“快请。”
  没一会儿,进来一个年轻和尚,周锦鱼进了大堂,看到那和尚,忽然笑着喊了声:“大师兄,怎么是你?”
  那年轻和尚正是潜龙寺方丈空智大师的大弟子,了然和尚。
  了然笑道:“看来你不欢迎我来。”
  周锦鱼连忙摇头:“那儿能呐,师父他老人家年纪大了,大老远赶过来也不方便,你能来我就放心了。”
  了然问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周锦鱼屏退了衙门里的人,只留下了刘木在,道:“我怀疑邕安县有瘟疫,但是又不确定,若真是瘟疫,寻常的大夫也治不了,我这才搬救兵啊。”
  了然有些疑惑,他在进县里的时候,并没有看到县民们有瘟疫症状。
  了然坦言相告,就听周锦鱼道:“那些生病的已经被之前的县令处理掉了,至于其他患病的百姓,许是闭门不出,压根不敢让官府知道,但若是任由其发展下去,想必瘟疫会扩散,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了然道:“关于瘟疫之事,要等我看到病人才能确定。”
  周锦鱼道:“有一个,还没有被抓起来,我带你去。”
  周锦鱼带着了然和尚来到了苏家,苏老爷见周锦鱼来,恭敬的出门迎接。
  道明来意,苏老爷并不隐瞒,直接带着了然去了后院,他女儿的房里。
  周锦鱼和苏老爷在屋外,而了然在里面把脉,苏老爷有些慌乱,问道:“周大人,了然大师真的能救我女儿性命?”
  周锦鱼道:“我这个大师兄医术高明,若是贵小姐真的患了瘟疫,师兄定然能找到解救之法。”
  苏老爷点了点头,不再多问。
  过了半刻钟的时辰,了然打开门,出来了。
  苏老爷立刻上前,问道:“了然大师,怎样,小女怎样?”
  了然和尚同周锦鱼对视了一个眼神,周锦鱼轻轻点了头,了然便道:“是瘟疫。”
  周锦鱼一怔,立刻跳开了三步外,然后掩住了自己的口鼻,眼中尽是怕死的神色。
  了然:“……”
  为什么小师弟还是如此怕死?
  了然道:“不过不必担心,等我写个药方,按时服用,可暂时缓解,若是想要根治,还要等我回去细细研究,方可得知解救之法。”
  苏老爷顿时对着了然和尚跪了下来,连声说道:“多谢大师,多谢大师。”
  了然和尚留下了药方,周锦鱼同了然和尚出了苏家,二人回了衙门,周锦鱼先吩咐下去,给了然和尚准备一间空屋子出来,了然和尚一向不喜欢脏乱,周锦鱼便着重吩咐,让他们把房间打扫干净。
  周锦鱼吩咐完毕,这才喝了口热茶,问道:“大师兄,这个瘟疫真的有办法么?”
  了然点了头:“此瘟疫在三年前出现过一次,当时我跟着师父路过,亲眼见着师父开了药方,那药方我还记得。”
  周锦鱼一拍脑袋:“太好了!我就知道大师兄你是个人才!”
  了然和尚笑道:“师父来的时候嘱咐我给你送一瓶药来,他估算着日子,你怕是要吃完了。”
  了然和尚说着,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个白瓷小瓶,交给了周锦鱼。
  周锦鱼自然是心中感激,她最近用过几次内力,体内气息愈发的顺畅,倒是不再晕了。
  不过,药依旧不能停。
  周锦鱼道:“那你快些写药方,我也好派人抓好了药,然后给县民们挨家挨户的送去。”
  了然和尚拿起了桌上的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等写完了,交给周锦鱼道:“这个药方,一共需要十二味草药,不过,其中最后一味,寻常药铺怕是买不到。”
  周锦鱼一愣:“哦?”
  了然抬起笔来,然后画了那最后一味药的图给她,周锦鱼接过来一看,忽然道:“话说,了然师兄,若是我没记错的话,娘娘山上应该是有这个的。”
  了然和尚道:“如此甚好,只要找到最后一味药,其余的去药铺抓便可以。”
  周锦鱼点了头,当即吩咐衙门里的所有人全都进山里,去采药去!
  她自然也不例外。
  她正愁找不到办法去山里找玉玺,这样一来,便名正言顺了。
  没一会儿,衙门里的人手已经全部被刘木都召集了起来,周锦鱼带着这些人,浩浩荡荡的开始往娘娘山前进。
  了然和尚把那张药草的图交给周锦鱼后,周锦鱼便让他去休息了,毕竟他一路舟车劳顿,日夜不停的赶路,很是辛苦。
  正当她正带着衙门的人往府衙外走的时候,张禄回来了。
  张禄走上前来,已经是上气不接下气,他来不及喘口气,直接道:“大人,这邕安县,有瘟疫!”
  周锦鱼只是点了头:“嗯,我知道。”
  张禄有些惊讶道:“大人,您都知道了?”
  刘木插话道:“四爷正带着人进山采药治病救人呢。”
  张禄听了,连忙说:“那小人也去。”
  张禄此时脸色并不好,但周锦鱼也便只以为他是因为跑得太急,没做多想,点了头,应了。


第141章 '一四一'
  '一四一'
  事情倒是出奇的顺利,周锦鱼带着衙门的人进了山里,确实发现了许多草药长在山上,周锦鱼一声令下,手下人开始行动了起来,他们来的时候一人背了一个竹筐子,采了草药之后便往里放着收好。
  周锦鱼其实有些后悔,自己没有好好跟着空智大师学药理。
  她明明有着全天下最好的师父,她却没能抓着机会。
  周锦鱼在潜龙寺多年,跟着空智大师学武念经,但其实大部分的时间都插科打诨去了,空智大师乃是当世的医药圣手,其脑袋里的学问旁人想学都学不来。
  但周锦鱼在潜龙寺这些年却是懈怠的不行,就连空智大师的一点皮毛都没学到,要不然这次邕安县出了瘟疫,她也不可能连夜写信去搬救兵来。
  周锦鱼身上背着一个小竹筐,身先士卒,一边采摘草药,一边往后山的方向看,她记得自己是把那块北周的玉玺藏到了一棵大树下没错,可找了一圈儿竟然一无所获。
  不远处,长孙盛的士兵也在寻找着,周锦鱼虽然并不明白那块北周的玉玺对长孙盛来说有什么用处,但她总觉得,自己绝对不能把玉玺交出去,宁愿带回京城找个安全的地方毁了,也不能交出去。
  显然长孙盛的人还没找到,不然他们早已经离去了。
  周锦鱼背着竹篓一步步往前,忽然看到了一棵半人粗的树。那个树上是她做好的记号,而树下面堆了些杂草作为掩饰,周锦鱼装作弯着腰找药草,伸出手来,扒开那堆杂草,果然看到了一个树洞。
  见没有人在注意她,她立刻从树洞里掏了一下,然后把里面的玉玺立刻拿出来,放到自己身后的背篓里,然后用药草覆盖,藏好。
  等她找到了之后,立刻又回到了人群中。
  那些士兵依旧在寻找着,不过,他们这下要注定无功而返了。
  等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药草也采集的差不多了,周锦鱼吩咐一声,便要回去了。
  一路回到县衙,周锦鱼又请了了然和尚来,让他清点一下药草的数量,又吩咐手下人去照着了然和尚的药方去附近的药店抓药。
  了然和尚道:“小师弟,你这可是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能在疫病蔓延之前控制住,百姓也不用枉死。”
  周锦鱼挠了挠头,虽然她只是在做自己分内之事,但难得听着大师兄夸一次人,她心里有些飘飘然。
  等派出去的人把县中药店的其余草药都领了来,了然和尚便教给他们怎么配药,什么药该放多少,然后用油纸包扎好,衙门的人知道这是在做正事,自然不敢懈怠,熬夜按照了然和尚的吩咐把药给调配出来,到了第二天,挨家挨户的给百姓送去。
  后来因为人手有限,挨家挨户的送实在送不过来,周锦鱼便直接贴出了告示,让每家每户的人自己来县衙门里领。
  告示一经发出去,见到告示的村民们奔走相告,一传十十传百,全县的百姓几乎全都知道了京城来的钦差大人,为了给乡亲们治瘟疫,在衙门口不收银子便发药。
  周锦鱼在衙门口支起了一个帐篷,看到告示来领药的百姓们全都挤在了衙门口,衙役们在维持着秩序。
  周锦鱼亲自站在衙门口前,把手中的一包药递给了面前的一个老者,笑道:“大叔,这个药您拿回去,然后煮好了一天喝上四回,记住了没?”
  大叔笑着点点头,千恩万谢:“多谢钦差大人,钦差大人您是好人呐!”
  此话一出,前来领药的百姓们全都跪了下来,口中全都高声喊着:多谢钦差大人,多谢钦差大人呐!
  当然,在后面排队的还有人问:“万一家里没病的,是不是不用领了?”
  另一人立马说道:“你怎么知道你家里人得没得病,万一得了你这眼能看的出来?”
  男人噎住了。
  “钦差大人一片好意,不管有病没病的,回去把药给熬了,就算没病,也喝个心安不是。”
  男人依旧有些不相信:“可是……”
  “别可是可是了,再废话小命儿可就没了,我听说呐,这病传染的可凶呢!”
  “啊!”男人这下不犹豫了,开始拼了命的往前挤,嘴里嚷嚷着:“给我一包,给我,给我一包!”
  周锦鱼见人群忽然又混乱了起来,一边示意衙役们维护秩序,一边对众人道:“乡亲们稍安勿躁,每个人都有,都别着急,人人有份。”
  在人群之后,有一名头戴斗笠的白衣少年,身后跟着一个青衣少年,正看着眼前的这一切。
  那青衣少年问道:“主子,这下您放心了吧?驸马爷在这好着呢,您根本就不用担心。”
  魏华年看着衙门口站着的少年,此时少年迎着日光,随手拿起一包草药,递给了一个老奶奶。
  那少年眼角尽是笑意,身上仿若有一层金光,耀眼夺目。
  “主子,咱回不回京城?”青衣少年问道。
  白衣少年目光丝毫不离衙门口的那人片刻,只是道:“再等等吧。”
  青衣少年有些不明白:“主子,您到底还在不放心什么啊?”
  白衣少年不语,青衣少年也就不再劝了,毕竟主子都这么说了,她也她再多说什么也没用。
  周锦鱼忙了一天,总算送走了前来领药的百姓。
  今日在发药的时候她听了了然和尚的话,为了防止传染瘟疫,了然和尚给每个人做了一个面罩,面罩上面用药水煮了,说即使遇到得了瘟疫的百姓也不必担心。
  周锦鱼连忙让刘木给衙门的人挨个的分下去,但是这个面罩好使是好使,却是不透风,周锦鱼戴着那个面罩,憋了一天都没敢摘下来,愣是没喘一口顺活气儿。
  结束之后,她摘了面罩进了外堂,看着今天同样忙碌了一天的众人,吩咐厨房准备开饭。
  众人也全都饿坏了,一开始因为她是钦差的缘故,不敢放开了吃,直到周锦鱼端着酒杯亲自为他们敬酒,这些人才彻底的活络了起来,连话也开始变多。
  一顿简单的晚饭过后,周锦鱼又说,关于这药明日怕是还要发上几天,众人经过这几日的相处,对这个钦差大人也是佩服的很,他们二话不说,全都应了。
  三日过后,各县的村民们也全都把药领的差不多了,就算有个别没来的,也让各村的村长给代领回去,如此一来,瘟疫算是给控制住了。
  只是让众人没有预料到的是,周锦鱼却在夜里忽然病倒了。
  同样病倒的,还有张禄。
  刘木慌忙的请了了然和尚来给他们看,谁知道了然和尚给尚在昏迷之中的张禄把过脉后,竟然脸色极差的道了句:“他也得了瘟疫。”
  此话一出,刘木便是一惊,张禄竟然也患上了瘟疫?
  他忙道:“大师,您再去给我家四爷看看。”
  了然和尚点了头,又去了周锦鱼房里,给周锦鱼把了脉象后,他的神色更加冷了。
  刘木问道:“大师,如何?”
  了然道:“她,也患了瘟疫。”
  刘木这下慌了:“不可能吧?是谁传染给他的,大师,您不是说,戴了你这个泡了药水的面罩,便不会有问题么?如今怎么四爷也病了?”
  了然摇了摇头:“从张禄的脉象上看,他已经不是病了一天两天了,他是在前几天便已经染上了瘟疫,难怪我前日见他,觉得他脸色有些异样,只是当时并未多想。如今,小师弟怕是也遭了他的连累。”
  刘木急着吩咐道:“你们几个,去熬几幅药去!快去!”
  下人们应声而去。
  过了半个时辰,厨房里的药已经熬好了,小婢女端了上来,服侍着两个病人喝下。
  半日后,张禄身上的烧已经开始退了,而周锦鱼却并不见好。
  额头发烫,了然和尚给她把了脉,皱着眉头,自言自语道:“怎么可能呢?这不可能啊。”
  刘木问道:“大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和驸马爷身上还这么烫?”
  了然和尚道:“这我暂时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需要我回京里一趟,去向师父请教。”
  刘木这下不干了,他此时若是回京里,一个人快马加鞭,一来一回也要数日,就算他能等,驸马爷却是等不了。
  但了然却也是没有办法,他只觉得自己学艺不精,如今周锦鱼脉象紊乱,体内真气乱窜,已经不仅仅是她患了瘟疫的问题了。
  他必须片刻也不能耽搁,连夜赶回京城去。
  一刻也耽搁不得。
  了然和尚走后,刘木站在周锦鱼的床前干着急,他也顾不上此时自己脸上没有戴面罩,跪倒在周锦鱼的跟前:“四爷,您可一定要好起来,您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小的该怎么跟公主交代啊。”
  周锦鱼额头上冒出丝丝密密的冷汗,眉头紧皱着,显然很是痛苦。
  刘木转身出了门,去后院的井里打水,等把水端回了房里,周锦鱼皱着眉头,愈发的痛苦。
  他刚打算上前的时候,就听着门外有动静,刘木把手中的锦帕随意的搭在铜盆的边沿上,问了句:“是谁在外面?”
  嘎吱一声,门打开了。
  只见门外站着两个人影,一人身着白衣,一人身穿青衣。
  刘木怔了怔,等看着那白衣男子掀开了头上的斗笠,刘木看着那张熟悉的脸,反应了一会儿,才试探的喊了句:“公主……”
  魏华年微微骇首,道:“本宫来看看她,你先出去吧。”
  刘木点了头,又忽然想起了什么,忙说:“公主,您等小人一会儿,小人去去就来。”
  刘木连忙快步跑开,没一会儿,他回来的时候,手中拿着两块白色面罩。
  此时的魏华年正拿着那块白色锦帕,帮周锦鱼轻轻的擦拭着额头上的冷汗。
  刘木忙说:“主子,晚秋姑娘,这个是了然大师用药水泡的,遮住口鼻,可以防止被染上瘟疫。”
  晚秋走上前接了过来,道了声谢。
  刘木看她一眼,一时间有些仓促的回道:“不……不必谢。”
  晚秋道:“好了,你快出去吧,我们主子要亲自照顾驸马爷。”
  刘木点了头,出了门去。
  晚秋把其中一张面罩递给魏华年,魏华年却并不想接过来,方才一瞬间,她在想着,若是周锦鱼这次熬不过去,那她干脆也随她去了罢。
  反正,这个世间,只留她一个人,也没什么意思。
  庆鱼年:'二更'
  黑暗,无穷无尽的黑暗。
  周锦鱼只觉得自己仿佛完全置身在一片黑暗之中。
  她什么都看不到,也什么都听不到。
  身边一个人都没有,那是一种没由来的孤独,仿佛世间只剩了她一个人的那种孤独感,环绕着她,让她有些害怕。
  周锦鱼其实一直都是个怕孤独的人,在她很小的时候,其实特别黏着柳氏。只是长大了之后,柳氏忙着做买卖,便把她搁置在了一旁,后来她才习惯了开始一个人过日子。
  眼下,黑暗无穷无尽。
  她想逃离这片黑暗。
  可找了许久,就是不到出去的道路。
  周锦鱼便忽然反应过来,自己肯定又是在梦境里了。
  就在一瞬间,天地间忽然一片大亮。
  眼前的景物开始渐渐的清晰起来。
  周锦鱼再一看,此时的自己竟然身在潜龙寺的后山之中。
  后山之上有大片的桃林,桃树上结了漫山遍野的果子。
  此时,一个人的声音忽然突兀的响起:“你想好了么?”
  周锦鱼定睛一看,这不是当年传授给她功夫的那个老家伙。
  周锦鱼很开心的喊了声:“嘿,老家伙,你还没死啊!”
  老家伙依旧是那副破烂的打扮,腰间挂着一个酒壶。
  可是,老家伙却听不到她的声音,而是神情专注的,看着他身前的少年。
  少年用右手捏着下巴,显然是不愿意的。
  周锦鱼明白过来,此时正是数年之前,老家伙在离去之前,传授自己内力的场景。
  当年,她在后山面壁思过的时候,无意间发现,原来,在潜龙寺后山不止只有她自己,后山还有一个破衣烂衫的老家伙。
  那老家伙在发现了自己之后,一开始骗着想要讨自己酿的桃花酒,她当时并未多说,很是大方的直接分了那老家伙半坛子桃花酒。
  老家伙便忽然对她起了兴致,非要传授给她功夫。
  可周锦鱼并不想学,她明明是潜龙寺方丈大师的弟子,方丈大师武艺在武林中少有敌手,她都不乐意学,更何况是眼前的这个老家伙。
  可那老家伙喝完了自己的酒,忽然发起酒疯来,提起了拳头便开始对她一阵打。
  她被迎头揍了几拳,虽然那力道显然是老家伙可以收了手,但却依旧痛的她龇牙咧嘴。
  久而久之,她便不得不开始尝试着躲着老家伙的拳脚。
  同武林中正统拳法不同的是,老家伙所出的每一拳,每一掌,都像是在投机取巧,完全不是按照正统的一本一眼的路子来的。
  周锦鱼为了躲避这些类似于流氓打架的拳脚,曾经费劲了脑子,就为了能在第二天少挨揍。
  久而久之,周锦鱼非但没有少挨拳头,反而被揍的更狠了。
  所以她心里有气,当忽然那老家伙有一天对她说,他要离开这里了,要去完成他毕生所愿的最后一件事时,他说,要把自己的内力全都传授给她。
  周锦鱼便问他:“是为了你常跟我说过的,青梅竹马的那个姑娘么?”
  老家伙曾经不止一次的跟她说过,他曾经有个青梅竹马的恋人,可是他后来跟人打架,打输了,于是,那个青梅竹马的恋人便嫁给了那个把他打败的人。
  这其实是个很普通的故事,毕竟,天下间不是所有人都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