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镇国公主-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知道她的意思,苦笑一下,刚要说“这么说来,我倒是要谢谢宋佛佑了”,心中一动,故意笑道:“你收了宋佛佑多少好处,人都不在跟前,还要这样帮她说话?”
  韦欢忽地就发了怒,瞪着我道:“你若真把我当朋友,便趁早不要拿这些话试探我,你若只以僚属视我,那我也不必替你费朋友的心。”
  我赶忙笑道:“是我的错,本想同你说句玩笑,谁知你真恼了,我对不住你。”
  韦欢冷着脸道:“无缘无故的,为什么要开这样的玩笑?是了,你见我平常拉拢你下面的人,在你面前又不掩好恶,所以就以为我对你留了心眼?你扪心自问,我平常做事,哪样不是当着你的面,在你眼皮底下做的?我若有心,许多事早瞒着你做下了,却桩桩件件都叫你知道,便是因为我信了你的话,把你当朋友,谁知我这样一片心,你却反而挑起我的不好来了,也是我傻,竟真以为你与她们不一样了。”
  我见她脸都气白了,赶紧起身道:“是我不好,不该拿话挑你,我以后再不犯了,求你原谅我一回,好不好?”因不曾想到她待我竟是这样一片心,我却还只当她是寻常玩伴一样,不免又羞又愧,走到她身边,想去牵她的袖子,谁知她气得急了,竟甩开我,自己一路往外走,我又再去拉她,没有拉住,索性奔到门口,两手一拦,还没开口挽留,便见韦欢把眉一挑,道:“公主这样,是不许我出去?”
  这话我却不敢接,要马上走开,又像是认了她的话似的,眼珠一转,跑到一旁,将宫人们挂在一边的氅衣拿过来,谄笑道:“外面冷得很,你要出去,多穿件衣裳。”
  韦欢的气势不觉一弱,我见此路可通,便自觉地替她将氅衣披上,又将提炉和伞取来,连她的一双皮靴也翻出来,拎到门口,笑嘻嘻道:“路滑,还是穿靴子好。”觑她脸上并无更多怒色,方顺着问道:“你要去哪?午后流杯亭之宴,你陪我去罢。”
  韦欢抬着眼皮瞥我一眼,道:“我去泡汤。”
  我惦记着午后要联诗的事,有心要向她请教,又不敢明说,便笑道:“我也去。”
  韦欢本来面色稍霁,这会儿又把眉挑起来,道:“你不是要去面见陛下,又来闹我做什么?”
  我被她一说,才想起还有这事,只得一边送她出了门,一边唤人来替我穿了衣,叫了步辇,一路乘去正殿。
  母亲一向日出时便临殿视事,至午便歇。因此此时虽是在行宫,正殿门口也候着许多等待召见的朝臣,今日天实在是冷,母亲叫人张了几顶帐篷,内设火炉、热茶,命他们在内等候。
  我见有外臣,便叫人唤了最近的一个青衣宦官过来,命他通传。那宦官应了,又道:“陛下正在见人,许是还要一会,公主不如去帐篷里等着。”
  我犹豫了一下,便下了辇,随他进到最旁边的一顶帐篷里,本以为这里偏僻,应该没人,谁知一入内就见许敬宗、房遗则、魏叔璘几个都围着炉子坐着,几个年轻的官员在一边抄写——原来却是几位相公把政事堂给搬到这里来了。
  几位相公见了我,都颇有些尴尬,我心里也不自在,暗暗怪那宦官不懂事,怕几位相公要依品级向我行礼,忙先对他们执礼道:“许师父、魏师父、房相公。”
  许敬宗面上露出一丝微笑,咳嗽一声,对我点头道:“长乐公主。”
  我正是无话可说的时候,刚进来又不好退出去,见他病恹恹的,便忙顺着问候了几句,许敬宗微笑着有一搭没一搭地与我寒暄,房遗则只自顾自喝茶,魏叔璘等我们说了几句,面露不耐之色,我一直瞄着这几人的脸色,见他甩甩袖子,对我一拱手,先道:“我路过此处,见两位师父在此,故来问候,师父们若无事,我先告辞。”忙忙退出来,转身要去叫那引我进来的宦官责备几句,却见方才他站的地方根本就没有人。
  我心中一跳,将这里执事的宦官们挨个扫了一眼,召一个穿红衣的来道:“方才这里站着的是谁?”
  那人小心地瞥了我一眼,轻声道:“这里没有执事。”
  我心中一跳,转头看殿前的宦官,果然见他们都候在台阶之上,无人下到这边。我将那些人的脸一一看过,却根本也没认出谁来——御前宦官极多,太极宫、大明宫与诸行宫的人又各不相同,方才那宦官一直低着头,我又没留心,只知他穿青衣,别的什么也不知道。
  天虽寒冷,我的汗却一下就出来了,抿了抿嘴,对那红衣的道:“把殿前的人都叫过来,我再问问。”
  那红衣的人犹豫了一下才应了,转身要走时,我又叫住他:“不必了。”宦官虽说是天子家奴,却未必是天子之子的家奴,我当着这么多朝臣面审问,一个处置不当,难免要惹物议,且那人若是无心,自不必计较,若是有意,便是计较,只怕也计较不来,还不如不要惊动得好。
  不小心闯入政事堂倒不是什么大事,便是几位相公不满,至多也不过在父亲面前念叨两句,在几位相公面前喝问几个家奴似乎也不是大事,至不过显得我有些跋扈罢了。然而仔细想想,一句平常的问自己母亲在哪的话,都能让韦欢心生犹疑,若我当真毫不避嫌地在宰相们面前审问御前宦官,再有人将此事添油加醋地告诉父亲、母亲,难保我不受训斥。
  可是话又说回来,这事闹得再大,说到底我得的,至多也就是几句训斥而已,以父亲待儿女之溺爱,以及我目前的年纪,便是这事当真闹大,我只消撒个娇,服个软,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实质的损失,若真有人费了大心思、冒着大风险叫人在御前算计我,目的却只是叫我被父亲骂几句,至多削些封户(说不定过几日就加回来了),这却又是何苦?


第47章 考较
  因心中有事,我便再没请见,一路又回了院子。进门时只见韦欢衣衫齐整地立在廊下,与一个小宫人说着些什么。我奇道:“你不是去泡汤,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
  她白我道:“你以为我是你,整日闲着没事干么?”
  我见她分明就不曾下水,也不好拆穿,走到屋子里,也不知怎么了,一进门便连着打了几个喷嚏,韦欢趁我弯腰脱鞋,将手从我的脖子里面伸进去,冰得我嘶了一声,忙从她手下钻出来,道:“冷!”
  韦欢道:“你也知道冷,怎么出去又弄了一身汗回来,到时候病了,又是我们做下人的罪过。”
  这话便还是有气了,我先不忙脱鞋,只扯着她道:“并不是我故意的,是刚才遇见了些事,吓成这样的。”一面说,一面又打了个喷嚏,韦欢蹙着眉,推着我道:“去泡泡再进来。”一面说,一面已经叫人拿了东西,催着我往东面走。
  我正好有事要问她,水玉阁四面开阔,不易被人偷听,正是个商谈的好地方,便一手扯了她,边走边笑道:“一起去。”
  韦欢倒也没推辞,与我一道下了水。周围有宫人把守,竹帘又是放下的,我便把浴袍脱了,精赤条条地在水里踢打几下,回身见韦欢却还穿着素缎浴袍,将锁骨以下裹得严严实实的——本朝所谓浴袍也不过是件轻薄衣裙,非罗即缎,泡在水里甚是碍事,我不由有些好奇,捅捅她的肩道:“怎么不脱衣服?”
  韦欢两手抱胸,不大自在地道:“我不喜欢在人前更衣。”
  我笑道:“这里又没旁人,你就脱一下有什么打紧?这样裹着多不自在。”
  韦欢抿嘴道:“我说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你再啰嗦,我就出去了。”
  我便转了话头,道:“方才我去前面,遇见了一件奇事。”
  韦欢嗯了一声,似是饿了,便从边上拿了两块点心,一块放在自己嘴里,一块用手拿着,我只当她是给我的,便一俯身张口,就着她手吃了。韦欢吓了一跳,回头瞪我:“你干什么?”
  我才知她原不是给我拿的,脸上一红,也忙伸手拿了两块过来,喂在她嘴边道:“给你。”却见韦欢眼瞪得更凶了,低头方见自己两手上水湿漉漉,将点心都沾湿得不成样子。
  这回我的脸无可抑制地烧起来,讪讪一笑,匆匆将两块点心全塞在自己嘴里,擦了擦手,再去选了一块好的递给她,韦欢斜眼看我的手,半晌,才张开口,勉为其难地咬住那点心,叼在嘴里,边瞪着我边吃。
  我倒是有心和她开个玩笑,好把这事轻轻带过,见她凶得很,又不大敢,便矮身挪过去,两手捧在她下巴处,笑道:“我替你接着,别脏了这水——脏了我的水没什么,脏了你的不好。”
  韦欢瞥我一眼,伸手去拿手巾擦嘴,我忙先半起身替她拿了,勤快地替她擦了嘴,再站起来要叫人收手巾,却听她哼了一声,道:“你就这么站着?”
  我一怔,低头道:“怎么了?”想了一下,便明白了,喜滋滋地道:“我不冷。”这池子只有半人高,我一站起身,上半截便露出水面了,想必是她怕我冻着,感念她的体贴,又低头对她露出一个笑,却见韦欢皱眉道:“把手巾扔在边上,她们自会捡的,你快坐下。”
  我越笃定她是担忧我,笑道:“随地乱扔可不好——你放心,我真不冷。”
  韦欢道:“谁怕你冷!你…你一个小女娘家,大天白日的赤身*,就一点不知道羞么?”一面说,一面也站起来,朝着过来的宫人道:“把公主的浴袍拿来。”
  便有宫人拿了衣裳要替我披上,我大不情愿,嘟囔道:“自己院子里,有什么羞不羞的。”被韦欢一瞪,只好裹着衣服泡到池子里,湿衣服贴在身上甚是难受,便在水下又解开,道:“我在水里光着总可以罢?穿着衣服泡汤,总觉得难受。”本以为离了杨娘子和宋佛佑,可以自在几日了,谁知韦欢管起我来,又比她们还凶,且那两个人管我,还可以同韦欢说些委屈,韦欢管我,却只能把满腔冤苦都咽在喉咙里,连正当请求都求得低声下气。
  韦欢凶巴巴地道:“不就是一件衣服,披与不披,能有什么差别?好好穿着又怎样?”
  我实在委屈,忍不住道:“若披与不披没什么差别,你又叫我披着做什么?”
  韦欢被我噎得无语,我趁她怔愣的时候赶忙又道:“横竖没旁人,你倒真可以把衣裳脱了,只脱一次,就知道光着泡汤的好处了,真的。”边说,边伸手去扯她的手,本只是随手动作,没想到她手捏的不牢,被我一带,手固然垂下去,却连衣服也松开了,我还以为她胸口有胎记或者刀疤什么的,所以才不愿露出来,谁知入目只是一片光洁,除了因年纪比我大,发育得比我多了那么一点点,皮肤又比我黄一些之外,根本没什么差别。
  韦欢脸都青了,豁然起身,冲着我大喊一句“李太平”,吓得我赶紧两手把她的裙衫合上,闭眼道:“我也不迫你脱衣服,你也不要迫我穿衣服,好么?”
  她似乎突然冷静了下来,沉声道:“你说话就说话,闭眼做什么?”
  我这才发现自己闭了眼,抬开眼皮,一面觑她的脸色,一面道:“我…我也不知道。”
  韦欢深吸一口气,道:“你再捉弄我一次,我就再也不理你了。”
  我道:“我真不知道…许是被你吓的。”
  韦欢倏然瞪圆了双眼,捂着裙子,气哼哼地爬了上去,我见她一头就掀了竹帘出去,忙也爬出去,冲到门口叫她道:“你把衣服穿上。”
  她却一路头也不回地冲到了正屋,在廊下才站住,回身道:“午后你自己赴宴去!”说完扭身入内,但听里面一声闷响,竟是把门栓给横上了。
  我急得跺脚,一把将衣服从宫人手里夺下来,边自己穿衣服边往那头走,到门口时衣带都没系好,满心还想着她,隔着门道:“我不是捉弄你,是当真不小心…”
  替我穿衣的宫人也跑过来,扯着我的袖子道:“公主!”
  我想这场景叫她们看见不好,便吩咐她:“你们都出去。”
  谁知这些小宫人的胆子忽然大起来,竟捉着我的袖子不放,还摇我的手道:“高少监在门口,说陛下召公主呢。”
  我怔了下,立刻低了声音道:“方才我们闹的动静大么?”
  她摇了摇头,我稍稍放了心,嘱咐她们不许把方才的事说出去,又急着敲门。韦欢大约听见外面说话,冷着脸将门打开,我赶紧进去,手忙脚乱地催人替我更衣,宫人们被我一催,全都乱了阵脚,你冲我撞的,浑没个章法,我心里着急,待要叫她们一样一样来,眼珠一转,又忍住了,故意低着头,做出一副六神无主的样子。
  韦欢冷眼看了一会,到底见不得这样乱象,将几人喝住,一一吩咐,她们便像是瞬间有了主心骨一般,拿衣服的拿衣服、捧首饰的捧首饰,不过片刻,便将我收拾得整整齐齐,送到高延福手里,高延福却并未领我到正殿,而是引我向北侧走。
  我经了早上的事,此刻便甚是谨慎,叫住高延福道:“这是去哪?”
  高延福笑道:“是新建的流杯亭。”
  我愈觉奇怪,又问:“不是午后才去么?”
  高延福道:“方才汝州刺史引本州隽才觐见,二位陛下一时兴起,便将他们都带到这里来试策。”
  圣驾巡幸之处,该地刺史进荐人才、父亲母亲出题考较倒是常事,特地把我叫去却不寻常,我问高延福时,但见他对我一笑,道:“此次因有两位今年举神童的小郎君,陛下便特地召冀王、公主也一道前去看看。”
  举童子科的多半都是年在十二以下的孩子,换句话说,便差不多都是我的同龄人——母亲这时候想起我,不会是要连我一起考罢?!


第48章 试策
  这流杯亭是今年新建的景致,引温汤为曲水,绕亭有数十丈见方。因水是温的,本就比别处要暖和,四面又搭起帐幔,帐角、案桌之下也都置着火炉,便更不冷了。
  我进去时,汝州刺史引见的十来位士子已经各自在案旁坐下,他们中年最小的看着比我还小一两岁,年纪大的也不过二十七八。
  士人们都坐在曲水外侧,父亲、母亲并几个叔伯、姑姑们则在亭内,这都不稀奇,稀奇的是曲水内侧却还坐了个上官婉儿。
  我一面拿眼溜婉儿,慢吞吞地走过去行了礼,父亲笑着解释道:“听你娘说,上官才人的才学不逊于这些人,所以特设了一座,连她也考上一考。”
  婉儿听见她的名字,跪直身体,对我一礼。我拉着父亲的手道:“若论才学,崔明德她们也未见得就比这些人差了,阿耶叫她们也来嘛。”
  父亲捏捏我的下巴,笑道:“这是正经的考较,不是你们小女娘家胡闹,叫她们来做什么。”我刚才还怕被叫去考较,这会却对父亲的重男轻女有些不忿起来,再说,叫我的伴读是小女娘家胡闹,那叫婉儿下场,难道就很正经么?母亲似是看出我的不满,招手让我坐在她身边,搂着我道:“好好看。”我便只好坐着,不住吃点心。
  片刻间李睿也到了,父亲不等他行礼,便将他打发到场上,说“久也没问你的学识,都不知你在弘文馆做什么,今日考你一考”,李睿也没想到竟是这一出,苦着脸看我,我也拿愁眉对他,两人倒是都为这次考较发愁,只不过他是学问不精,怕出了丑,我却是在为崔明德她们抱不平——神童科考的也不过是贴经而已,以崔明德之才,难道还会被两个乳臭未乾的毛头小子比下去不成?
  父亲见人齐了,对杨子高一点头,他便站到前面,笑道:“今日一共试三场,赋、诗、贴经,试赋之后,陛下赐传花宴,头名得为先饮,宴中作诗为试,头名得赐牡丹,宴后贴经。郑郎君、裴郎君、上官才人可试三场贴经。”
  贴经便是考背书的本事,是所有科目中最容易的一项,那两个年小的读书人倒没什么意见,婉儿反而直着身子道:“陛下,妾请试赋、诗。”
  母亲如在意料之中,挥一挥袖子,懒洋洋地道:“准。”又向那边几位读书人道:“这位上官才人,是上官庭芝的女儿,上官仪的孙女。”那边有几个修养不大够的,面上本已露出一丝不愉,等听说是上官仪的孙女,方回嗔作喜,看婉儿的目光也不大一样了。
  父亲咳嗽一声,道:“不必说这么多,开始罢,今日只试捷才,以一支信香为限。”
  母亲对他笑了下,又对那几个读书人露出一个微笑,转头便对高延福使个眼色,高延福看我一眼,母亲笑了笑,他便凑到母亲身边,母亲隔着我对他道:“查下那几人。”
  高延福谄媚一笑,倒退着出去,我目瞪口呆地望着母亲,母亲却只悠悠闲闲地拈起一块点心,递在我嘴边,我愣愣地张口接了,嚼了几下,母亲无奈地摇摇头,伸手擦掉我嘴边的点心屑,忽然又笑道:“兕子想不想也下场去做一篇赋?”
  我正要拒绝,却见母亲推了推父亲,道:“三郎,不如叫兕子也去?”
  父亲笑道:“也好。”对我翣翣眼,似有深意地道:“听说兕子在跟上官才人读书?想必学问大有长进了。”
  我只一怔愣的功夫,母亲已叫人在御座旁设了一张小几,另拿了一份试卷在上面,我那两个好姑姑,清河公主和新安公主,一左一右地过来牵着我,将我送到那小几边上,一个拉着我的手道:“兕子好好写,要叫他们看看,我大唐的公主也不比亲王逊色。”一个将那封卷的筒打开,拿镇纸压住试卷,又要替我研墨,吓得我赶紧推拒了,好容易将这两位请开,考试的信香已经燃起多时了。
  教坊奏起游宴的乐曲,诸位叔伯姑母早在乐声中与父亲母亲言笑晏晏,只苦了我被赶过来作文。
  我忧愁地蘸了一笔墨汁,叹着气去看题目,入目的那一行却甚是熟悉,仔细一看,竟是上回母亲叫我做的策论。只不过那时母亲没规定体裁,也只消四十句便好,这回却限定要做赋——不过这也难不倒我,韦欢私下里早就替我拟过一篇骈文,这次试赋又没限韵,将那篇文章改一改,便很可以看了。那时我怕母亲不满意,还偷偷地去找崔明德品评过韦欢的那篇文,崔明德本以为是我作的,话里话外将我赞了几句,说虽然文辞不甚可观,但是立意却甚新颖,在十二岁的年纪看来,已是难得。待知道是韦欢作的,便更称奇,盖因我与她都是自小有名师教导,韦欢却是自学成才,因此作文的年纪虽比我还大一岁,却实属不易。我本以为崔明德谪仙一样的人物,该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类型,没想到她该讨价还价时便当机立断,这种时候还能考虑到韦欢的家境,不免对她刮目相看。
  父亲见我迟迟不动笔,轻咳了一声,道:“便成不了一篇,就写几句也好,你这样年纪,能对仗工整已是难得。”
  我被他一催,方想起来作赋这事,眼见那信香已燃了一半了,忙提笔写来,堪堪在那香燃尽前写完最后一句,通篇只略改了几个韵脚典故而已。
  乐声停止,大家都陆续停了笔。父亲却不叫人收试卷,只一个一个点人起来念,念了几篇都不中式,到李睿那篇的时候,只听开篇是:
  孝动天鉴,仁开日华。
  父亲眉头一挑,笑道:“不错。”
  我方才写文时已见李睿面露喜色,知道他这篇必也是写过的,不知怎地,竟觉得没意思起来,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试卷,顺手便将它揭起,揉成一团,李睿念得正得意,见我如此,愕然道:“兕子…你做什么?”
  我见全场的目光都在我身上,越觉不自在,低头道:“没写完,写得也不好,不必念了罢。”
  母亲抬了抬手,便有人将我的试卷接过去,递给母亲,母亲张开看了一眼,笑道:“写得不错。”叫人把试卷四方传阅,诸位叔伯姑母都说难得,便是几个士人要了去看,也纷纷称赞,有几个方才不屑与婉儿同场的都对我拱手说“不亚须眉男儿”。
  我听见这样赞誉,越觉得心里不是滋味了,头压得低低的,不住地看着自己的脚尖。
  母亲叹了口气,将我唤过去,将我搂在怀里,我贴在她胸口,以极低的声音道:“阿娘,这篇…不是我作的。”
  母亲笑了:“我知道,这是韦欢替你作了,你还叫崔明德改过的。”
  我不解地看她,却见她附在我耳边,如逗幼童那般故作郑重地告诉我一个人尽皆知的道理:“阿娘的诏书也从来都不是自己写的,以前是秘书郎,如今是婉儿。”
  我有点急,争辩道:“这不一样。”声音大了,惹得父亲都看过来,无奈地对母亲笑了下,母亲推他道:“三郎好生品评赋论罢。”
  等转过头来,方亲昵地捏了捏我的脸,轻笑着道:“没什么不一样的。”说完一手抬着我的下巴,叫我转头看场下众人,一面又喂了我块点心,笑着道:“好好看。”


第49章 授官
  李睿显然也同我一样拿到题目以后再找人润色过,一篇舜歌南风赋做得辞藻华美,文采飞扬,凑巧的是,士人们写舜歌南风,不是颂扬当今之德,便是讽喻治理之道,而我与李睿却不约而同地从舜的孝义之道破题,全篇都在赞扬舜之孝悌友爱,所以方能风行草偃,天下归心。我这篇写得还简略,李睿那篇当真是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