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镇国公主-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野骤然就潮湿起来,雨还未下,空气里却已经满满的都是雨的味道。身上迅速地涌出一层黏腻潮湿的薄汗,仿佛一张薄膜样将肌肤笼罩得严严实实,连一丝风都透不进去。
  然而就算这样,天也还是热的,阴湿、潮闷的热。像是无端把人关进了刚用过的蒸笼,温热的水珠滴滴答答地渗下来,倘若真落在身上倒也好了,水一冲,就算不能缓解热气,总也能冲刷掉一些油汗,可是这些水珠儿偏偏只在身边经过,越落下去的时候就越小,到最后变成了许许多多看不见的水汽,又一股脑地飘上去,再凝成水珠了——我不知道这样的循环什么时候是个尽头,伸手想去抓那些水珠,却总抓不到。我想我走开、等到水珠落在我身上总行了罢?可是真的跑过去,却见那密密麻麻的水珠倏然又不见了。
  不但这水珠,连东都城也突然不见了,天地间忽然变成了一片大大的荒芜,一片平整荒凉偏偏又潮湿的原野。
  无论从哪个方向望过去,都没见到水源,不知这样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潮气。然而再过一会,便可以听到淙淙的流水声了,极目远眺,可见太阳升起的方向那有一条河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自远而来。
  这条河的颜色初始与下午喝的琥珀酒的颜色极像,黄澄澄的,带着些浊气。等近来时,却又变成了艳艳的红。日光反射下,这红河如血般缓缓延展近前,叫人看得说不出的诡异。更要命的是,这河流方才明明是偏西的方向,这会儿却转了个小弯,直勾勾地冲向了我,那铺天红色如暴雨般漫洒而来,将将触及我时,身边景物又是一变。
  这回我已经知道自己必然身处梦中了,可是这梦实在是太奇怪。刚才还在荒芜的平原,现在却又到了某处热带峡谷。远处有嘈杂的水声,像是在哪有一处瀑布。
  我好奇地顺着水声走了一段,绕出曲曲折折的多叶树丛,登出雨林,入目处左右是两片高耸的山峰,这山峰的高矮、大小几乎都是一样,上面没有树,只有极稀疏的草皮,峰顶有突出的小尖,仔细一看,那小尖上各自是两块钟乳石。我从未见过这样莹润剔透的石头,不知是不是日光的关系,两块石头都呈现出半粉半朱的红色,石头周围隐隐似散发着光辉——不是灼人的日光,而是月晕时朦胧柔和的光辉,原本只是“可爱”的石头在这光辉的映衬小竟如有了自己灵识的圣物一般,而我则如被圣物召唤的命定勇士,不由自主地攀援而上,穿过低矮多湿的峡谷,攀过温热松软的山峰,触碰到了那一块小小的圣物,然后苏醒。
  韦欢在我身边睡得很沉。我的手不出意外地搭在她身体的某处,某个自然所赋予女性的美好部位之一,某个区分她们与他们、幼女与少女的地方。我觉得自己像处在一片很不真实的环境中,周围的一切既不像真的,也不像假的,我的脑袋里好像很空,因为我拼命地想要倒出点什么来,却什么也没有,回忆、思绪、情绪……什么都不在里面。可是当我望向周围时,我又觉得这脑袋很满,满到什么也塞不进去,连韦欢都塞不进去。
  我木然地扭动了一下自己的头,它的确动了,可是动的感觉也很不真实,好像做动作的那个根本是另外一个我一样。
  床边守候的宫人仙仙看见我动了,忙起身要问候,我对她摇了摇手,缓缓地爬起来,越过韦欢,站到了镜子前。
  我的殿中有一面半人高的大镜子,是十岁那年父亲赐予的,以前我站在它面前时就像个小不点,从头到脚都会映在镜子里,没有任何遗漏。
  可是现在,这镜子像是一下子小下去了,我不得不站得远一些才能勉强把自己塞进镜子里。镜子里的人也很陌生,眼睛、鼻子、嘴巴都是很熟悉的,搭在一起,却总像是另外一个人。
  韦欢的衣衫大致还齐整,反倒是我的散乱一团,站立时衣料都垂下去,自肩膀以下,大半前身都半隐半现地露在外面。我将自己的一头长发拨到脑后,对着镜子看着自己半□□的身体,这身体不知什么时候变得连我自己都不认识了,锁骨以下已经有了肉眼可见的显著突起,远较常人白皙的肌肤上有两处粉色的红晕,小腹倒是没什么变化,只是肚脐突兀地显出了存在感,如上古岩洞那样挂在平板的小腹中间,而再下去的地方,则已经生出了如幼年野兽那般柔顺细软的绒毛。
  裙子上有一大片污渍,像是葡萄酒泼湿了一样,只是带着一股葡萄酒所未曾有的新鲜的咸腥味道。
  双腿比去年长了许多了,不再是我所嫌弃的那种竹竿似的细瘦,而已经带出了一点点挺拔的痕迹,双足是细长的,有点过分长了,趾甲倒是长得恰到好处,只是颜色有一点淡,不仔细看,脚趾头上好像是没有趾甲、只有肉的,仔细看,却是没有肉、只有趾甲。
  我迟钝地望着镜中的自己,这份迟钝经过镜子的反射,变成了极符合大唐宫廷气质的慵懒,像是母亲晨起时半睁眼看人的模样。我容貌中原本像父亲的部分似乎更不起眼了,像母亲的部分却越来越显著,好像母亲的基因是如此强势,连在儿女的样貌这件事上都要和父亲一争高下一样。
  血肉之躯。
  我想起了这个词。很久以前,看到有谁写过这样一个句子——“这个夏天,某某某发现了自己的血肉之躯”。
  那时并不曾理解这个句子,然而再次从孩童长成少女,我却突然明白了这句话的妙处,那种清晰的,自青涩而至成熟的变化已经悄然发生,昭示着我的血肉之躯的成型。诚然,我还没有连绵起伏的山脉,可胸廓已经有了精致的形状,美丽犹如初绽之花朵,我的心脏未必很强壮,却已经开始习惯去负荷一整个人的重量,我的手脚都很细长,虽然现在还柔弱无力,可是只要勤加练习,终有一日会精干强壮。童年的日子如同李睿清亮的嗓音一般一去不能复返,正如已经发酵成酿的青梅酒,永无再回到枝头之可能。


第114章 青梅(二)
  “裴娘子来了。”门口的侍儿这样报了一句,崔明德本拟落下的棋子便在半空停了片刻,修长的手指紧紧地将黑子一夹,令这小小棋子在空中转了小半圈才落在棋盘上。
  “不见。”崔明德冷淡地回答,不出意外地看见独孤绍掀开竹帘踏进门来,一入内便哆嗦了一下,伸手向崔明德的侍儿要衣裳,侍儿们却都垂着手假装什么也没看见。
  “你的人同你一样,无趣。”独孤绍嘟囔了一句,自顾自地将崔明德放在榻上的一条褐色帔子捡起,裹在身上,转头便斜坐到崔明德对面,侧身看了看棋盘,指着一角道:“这里?”
  崔明德瞥了她一眼:“有话快说。”
  独孤绍笑道:“没话就不能来这里么?”
  崔明德笑了下,拈起一子摆在独孤绍指的地方,再拈起黑子在附近一放,恰成一条死路,她捧着起边上的茶碗慢慢啜一口,温热的茶水瞬间消解了久坐引致的凉意。
  侍儿们恭敬地上前收拾起了残局,又有人打水投巾地服侍崔明德洗手洗脸。
  独孤绍见了这主仆一心的送客举动,嘟囔道:“以前你可没这么讨厌。”
  崔明德不以为然地看她,眼睛朝门外一看,便有侍女客客气气地要上前请独孤绍出去,独孤绍忙道:“有好几人上书弹劾上阳宫修得过于壮丽。”
  她开了口,几个侍女便都对看一眼,乖觉地退了出去,独孤绍便在榻上转了身,盘腿坐定,等崔明德的回话。
  崔明德不置可否:“是么?”
  独孤绍道:“其中三位都起自寒微,因天后陛下赏识,才破例拔擢,如今分列殿中侍御史、著作郎和弘文学士之职。”
  崔明德挑了挑眉:“既是深受国恩,自该忠勇直谏、殒身不恤。何况规劝天子,本是御史之责。”
  独孤绍笑了笑,道:“巧得很,还有位侍御史,狄仁杰狄府君,也上了一封书,弹劾将作监导君王为奢泰,请二圣严惩此人。”
  崔明德看着独孤绍,这人的品性脾气,她实在是再熟悉不过,知道不消自己开口,她自然便会将一切和盘托出,因此依旧是沉默着,并不肯开口多说一个字。
  谁知这一回崔明德却猜错了,独孤绍说完,只是笑嘻嘻地看着她,并不肯马上继续,崔明德等了一会,方淡淡道:“你可知陛下是什么意思?”
  独孤绍一等崔明德说话便笑迷了眼:“进状三日未出。”
  崔明德觉得她的笑实在是刺眼,微蹙了眉,重道:“我说的是天后陛下。”
  独孤绍道:“帝后本是一体,天皇之意,便是天后之意,何来区分?”
  崔明德有些恼火地瞪了她一眼,道:“没有别的事了?”
  独孤绍见她只管打哑谜,有些不耐,伸直一条腿道:“有,著作郎苗神客上书,说天象有异,请斥退不贤之臣。不过这封也三日未出。”
  崔明德淡淡道:“国之肱股,岂可轻言废易。”
  独孤绍道:“你这话说得太假,本朝贬斥的宰相还少么?一封敕书出来,连陛辞的时间都不给就赶出去了,还国之肱股!”
  崔明德不语。独孤绍失了耐性,直身跪坐,两手去扯崔明德的衣袖:“崔二,你我谈论这些事也非一日,你明知这些事上我不如你,就痛痛快快地跟我说个明白,省得我会错了意,回去传错了话,那老兵不说我愚笨,只会怪你大父不爽快,你可想好了。”
  崔明德瞥她:“令尊久历宦场,识见谋略,岂是我这小小女流可比的?你我之间,只要互通有无即可,愚人浅见,不足挂齿。”
  独孤绍道:“既是互通有无,那自然是有也通,无也通,管他什么愚人智者、浅见深识,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崔明德听她言谈甚是放诞、又是胡搅蛮缠,不觉紧锁眉头,低声斥了句:“阿绍!”
  独孤绍久不闻这称呼,略略一怔,重又坐回去,懒洋洋地道:“我不管,你不说明白,我就赖在这里了,等下跟你同桌用饭,同席睡觉,倒要看你对着我这张脸,能忍到几时候。”
  崔明德道:“你明明知道是怎么回事,何苦必要装出这副痴傻的样子,来讨我的主意?”
  独孤绍摊开手,满眼无辜地道:“我明明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才想问你,你又何苦必要拒绝我,早些告诉我,我也早些回去,不留在这里碍你眼,不好么?”
  崔明德盯着独孤绍,这鲜卑儿将一张漂亮白皙的脸却作了无赖子模样,在那挤眉挤眼的作弄,不但脸上作弄,手还在自己衣袖上据扯,将自己好好的一件广袖袍都拽得没了形状,她有些头疼地摸了摸额角,片刻才道:“前些时候太子才上书谏止过宗室们仿效宫中在洛水围田造院,你忘了?”
  独孤绍摸了摸头道:“太子说过这个?那我家…”
  “你家那点算什么?”崔明德没好气地打断她,“清河公主家仿上阳宫而起临水楼台,新城公主如今也四处着人选址要修别院,嗣齐王、许王在城外买了别庄,连冀王都在水边起了亭台,你家是洛阳大族,这些消息会不知道?太子自去年便主张息兵安民,今年兼领着宫室营造,所督造的上阳宫本该在新年时便修好,到三月陛下就该移驾入住了,如今却是四月还未落定,反倒引了好几份弹劾,陛下会怎么想?”
  独孤绍摸了摸下巴,出神道:“若再进一步,连那弹劾的奏疏都有好几份是太子指使人上的…”
  崔明德道:“如今想这些没什么用处,你我两家不是早就约好不参与这些纷争么?我们只要坐看他们斗便是了,谁起谁落,又有什么干系?”
  独孤绍笑道:“你倒是豁达,只怕你大父不这么想——崔志洵送了好几个美人给冀王,你知道么?”
  崔明德垂了眼,道:“族人多了,大父虽是族长,却也未必能一一约束得来。”
  独孤绍道:“是么?我还以为崔丈人见别人乘青云而起,心里也有些按捺不住了呢。既是守志如初,那倒是我自作多情,告辞。”
  崔明德听她话里有话,等她走到门口才道:“等等,你…”你了半晌,却说不出恳求的话来,只蹙眉看着独孤绍,独孤绍见她模样,笑得眉眼弯弯:“我家有魏叔璘的把柄——怎样,我可不像你那么造作,说一句留半句的,我有什么话,可是都告诉你啦。”
  崔明德道:“你对我说没用,我大父回京了,阿耶做不了主。”
  独孤绍看着她笑:“崔二,你摸摸自己的良心,那里头到底有几百个弯,要我催多少次才肯给句准话?我同你说,我可没那等耐心,你再不说,我就走了,以后你再来寻我,我也不说了。”说着作势要走,崔明德急道:“罢,罢,你说来听听,便这次不能帮你,我也尽自己的力还你这份情就是。”
  独孤绍方住了脚笑道:“你一定帮得到我——我只想知道,你们打算怎么投靠?你别瞪我,你方才也说了,有些事,我还是看得明白的。”
  崔明德抿嘴道:“身在皇家,却无缘大宝,是皇家人,却又不是皇家人的,除了那位,还有谁?”
  独孤绍拊掌笑道:“我早该想到,毕竟你都入了宫。好罢,我也告诉你,魏家父子一生清正,唯嗜口腹之欲,家中仆役专开了一家酒肆,就在天津桥之南。”顿了顿,又对崔明德挤眼睛:“从前我带你去吃过的,你误将那家的酒当作果饮,喝了一大盅,最后哭着喊着非要让我背你回来,你记不记得?”
  崔明德胀红了脸,咬牙切齿地道:“送客!”


第115章 太子
  我的初潮并没有想象中的疼痛或是紊乱,与之相反,血液如涓涓细流一般流出,井井有条地带走我的孩童时代,然而宫中上下却依旧如临大敌——母亲派来了好几个年长的宫人守在我殿中,尚食专为我开了小厨房、日日送来药膳,贞观殿与东宫每日都派人来探视,殿中省一日隔一日地派女官来问饮食……而我则被拘在内殿,韦欢和宋佛佑轮流带人看着,除了偶尔许我起身在院子里走几步以外,什么也不让做。
  我最喜欢韦欢守着我——她近日待我格外温柔,就算不温柔时,只要我捧着肚子唤两声,也马上就温柔起来,会耐着性子替我揉肚子,会倒了热汤水来喂我。她夜里守在我身前时,我总喜欢偷偷起来看她,可是每次无论她是困顿得打了瞌睡,还是无聊得在一旁看书,只要我稍一动作,她便立刻会有所察觉,我只好把偷看变作明看,有时实在白日里睡多了,便同她一起在灯下看书。我才知道原来只有我醒着时殿内才许点灯,我睡着时,韦欢只能用一盏小油灯坐在角落里看——怨不得这几日她的精神较平常更为萎靡,眼睛总眯着,仿佛睁不开似的。我怕她落下短视的毛病,有时再是困倦,也要起两三回夜来看她,若她在看书,我便假称自己睡不着,吩咐人把殿内的烛火全部点起,令室内光照如白昼,然后再在这样的光亮中与韦欢一道看书,又往往在韦欢手指摩挲卷轴的声音中沉沉睡去。
  除去韦欢,宋佛佑和母亲派来的宫人们也会轮番来服侍我,我不喜欢她们。倒不是说她们的为人处世有什么问题,只是她们来了,便意味着韦欢不能来,这让我很失望,只能趁着她们在的时候闷头大睡,如此等韦欢来时我便能有更多清醒的时间与她相处。
  这样过了整十日,经母亲派来的几个老宫人亲自鉴定,我的初潮已经彻底地结束了,我才被准许自由出入,然而据宋佛佑的说法,我应该先去拜见母亲,然后拜见太子妃,这算是某种不成文的小小礼节。我望着她严肃的脸色,实在无法说不,只能叫人更衣。
  韦欢替我选了一副大红色的裙衫,衫子与裙上一共绣了一只展翅高飞的凤鸟,裙摆上还有许多锦绣团花,我被这艳丽的衣裳吓了一跳,迟疑道:“去见阿娘,穿这个…不大好罢?”
  韦欢道:“这就是陛下着团娘子亲自送来的衣裳,娘子只管穿就是。”
  我听说是母亲的意思,方慢吞吞地从了,等到穿戴齐全,对镜一照,又吃了一吓:“这…这衣领怎么这样低?”不说颜色,这身衣裳与我从前所穿款式也全不相同,最大的不同处就在衣襟——这地方开得实在是太低,便是穿得整整齐齐时,锁骨下也露出了一大片,用的还是轻纱料,肩膀和手臂都在衣裳下若隐若现,即便是在号称开明的前世,我也从未穿得这么暴露过。更令人尴尬的是,我虽已来了初潮,胸前那片却还如我的名字一般,艳红轻纱下若隐若现的不是浑圆有致的玲珑曲线,而是一马平川的野地。我懊恼地瞪视着镜中的自己,又有些艳羡地去看韦欢,她虽穿着齐锁骨的青色襦衫、朴素得一如掖庭里的洗衣妇,那衣裳下面却已经有了许多内容,不像我,再多装点,也只是徒有其表。
  我哼了一声,闷闷地甩了袖子:“不好看,换一件。”
  韦欢讶然看我,她方才正替我理裙摆,理到一半,不知怎地突然走了神,听见我的声音,才骤然回了魂,像被惊吓似的拍了拍胸口,带着疑惑问我:“宋娘子和她们几个都觉得这身极好看,娘子怎么不喜欢呢?”
  我闷闷地扯了扯衣襟:“太低。”
  韦欢笑了:“其他大长公主、长公主们不都这样穿么?便是太子妃不着常服时,也是这样打扮的,这是时下最新的款式了,又轻便又不落俗套,也就是娘子,像我们这样的,想穿还穿不着呢。”
  我心念一动,抬眼看她,期期艾艾地问了一句:“那…那你也觉得好看咯?”
  韦欢倏然将头低下去,我瞥见她脖子上有些红,听她说话却没什么异样:“娘子人生得漂亮,穿什么都好看。”
  这多半又是她说来哄我的虚话,可是我光是听着,也觉心里甜丝丝的,可一想起我前几日那个梦,又觉羞愧,红着脸低声道:“你别误会,我不是一定要你觉得好看,只是…只是我一人穿成这样很无趣,若你也喜欢,我…我就叫人也给你做几套,给…给宋娘子也做几套,我们大伙一起穿着,才好看。”
  宋佛佑在旁轻咳一声,道:“宫中自有规制,娘子的衣裳与我们的衣裳怎么好比?”
  我有些恼恨地看她一眼,又不好说她的话不对,闷闷道:“宋娘子说得很是,我糊涂了。”将衣襟奋力遮了一遮,捂着胸出去,临走时回望韦欢一眼,却见一贯外表恭顺的她竟不等我出门便已经直了身子看我,被我撞见,吓了一跳,忙低头忍声道:“恭送娘子。”
  我心内诧异,登了辇去贞观殿,路上还在想韦欢的神情,不知自己近日有无得罪她——说来她这几日真是温柔得过了头,莫不是因照顾我的身子,所以才将一切强忍,等我好了,再一总算账?若是这样,那却大大不妙,须知她这人喜怒不形于色,又天性隐忍倔强,真记起仇来,只怕这辈子都是忘不掉的。
  一路思量,没留意步辇已到了地方,被宫人催了几下才回神,再一抬头,只见太子和太子妃并肩立在台阶上,唬得我忙下辇参拜,太子本来面有忧色,见了我才露出一点笑,待见了我的衣裳,又略略蹙了眉,太子妃裴氏笑着扶起我道:“二娘不必多礼。我们听闻二娘身子好些,料你必来拜见阿家,所以也来看看你——几日不见,一下就出落得这样漂亮了。”
  我与她实在不熟,只能笑着敷衍过去,随他们入了内,父亲、母亲却还在前殿见大臣。往常这种时候他们总会叫太子过去旁听,今日却等人都退出去,才宣我们三个到前面,父亲想如往常那样抚我的头,手伸出来,却又收回去,对我点头笑了笑,看向太子时面上便严肃起来:“许敬宗谥号定曰‘恭’,戴至德等妄议大臣,朕已下旨严责。你素日待他们也着实是软了些,堂堂太子,倒叫他们挟制去了。”
  太子低了头,似是想要辩解,母亲一把抓了父亲的手道:“兕子还在呢,二郎,向你阿耶认个错,这事便这么过了罢,亲父子间,有什么过不去的。”
  太子将说的话便哽在喉中,俯身跪下,将头压得极低,太子妃也要跪下,母亲早叫团儿将她扶住道:“你又没错处,不必行礼,兕子,扶着你阿嫂。”
  我本也想随太子跪下去,听母亲说话,便一溜烟去扶住裴氏,母亲笑道:“你阿嫂已有身孕,你仔细些,别毛毛躁躁的。”
  我才知道这消息,手不觉一抖,偷眼去看母亲,母亲只是微笑着命我与团儿将太子妃扶到一旁坐下。
  太子委委屈屈地谢了罪。母亲再看父亲,父亲才哼了一声,道:“既是你阿娘开口,切责戴至德的旨意便先不要发了,给你留几分脸面。日后不许再有这样的事。”
  太子将头用力在地上一叩,低声道:“臣知错。”我看见太子妃不安地动了动,似是想要起身,团儿忙按住她,盈盈笑道:“听人说头几个月最是重要,决不能劳累,太子妃快不要起来。”又笑着向不知何时出现在我们身旁的婉儿轻声道:“婉姐姐,你说是不是?”
  婉儿淡淡道:“团娘子忠正爱君,所言所行,无不以陛下之意为己意,自然无有不对。”
  我看看婉儿,又看看团儿,再看看太子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