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关陇老秦人-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所说的我已经知晓,现在,我等就在这里商议一下在不阻挡灾民进入陇川的情况下,如何能够给他们一口吃的喝的,不让这些灾民饿死在我们陇川之地。”嬴康说道。
  听完嬴康的话,嬴照和赵伯圉都沉默了。
  过了一会,嬴照说道:“大夫,你能够想到的,我们也都想过办法了,如果不阻挡灾民继续进入陇川的话。仅靠我们的存粮是根本没法养活那么多百姓的。到了秋冬时节,我们自己也将会因为缺粮,百姓会大批饿死的。与其将来让百姓饿死,不如现在就阻止其他国家的灾民进入陇川。”
  这个?
  这可怎么办呢?
  嬴康伤心的说道:“三哥所说的情况,嬴康不是不知道,只是我不忍心看着百姓因为地震而缺衣少穿,最后饿死在关中这个原本富足的地方。”
  “可是如果全部救济了其他国家的百姓,最后我们自己的百姓也会饿死的啊!而且这些进入陇川的灾民根本就不知道感恩,还去偷窃我们原来的百姓,时间一长,我们自己的百姓也会对我们有意见的。”赵伯圉说道。
  面对遇到的实际问题,嬴康陷入了沉思。


第360章 箭括岭的异常情况
  听完二人的汇报,嬴康终于明白当下陇川的困境了,其实在嬴照二人来这里之前,嬴康已经从侧面得知了赵伯圉派兵守住箭括岭的事情了。但为了不让嬴照和赵伯圉为难,刚才他故意没有当着二人的面直接揭穿他们罢了。
  现在,当嬴照和赵伯圉把陇川的实际情况告诉嬴康的时候,嬴康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毕竟这个时候的西周王朝不是现代社会,你可以调用其他的地方的粮食帐篷等等的物资来资源受灾的地方,也可以把受灾的百姓安置在食物等资源充足的地方。
  可是这一切在西周时期都不可能,毕竟那个时候人民生活物资匮乏,一旦受灾,百姓自然就成了负担。
  想到这里,嬴康问嬴照和赵伯圉道:“你们说的都很对,当下千邑确实不能再承担太多的灾民;既然你们都认为这个时候允许百姓进入陇川是一个负担,那依你们之见我们该当如何?”
  “出兵箭括岭,阻挡灾民继续进入陇川。”从嬴康的话里,嬴照明确的听出嬴康对于灾民进入陇川吃疑惑态度了,于是便直接说出了出兵阻挡灾民进入陇川的想法。
  “阻挡灾民进入陇川之策,我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我们真的出兵阻挡灾民进入陇川,势必会影响秦人在关中的印象。对将来秦人的发展不利啊!”嬴康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嬴照听罢:“大夫想的深远,不过所有的策略和办法都有长远之策和当下之策,如果为了秦人将来的影响而不顾眼下百姓的生活,我想这一定对秦人的未来很是不利,毕竟将来秦人的发展主要还要靠自己的百姓为秦人出力。”
  嬴康知道嬴照说的是事情,此前他把问题想得简单了,总以为只要自己不断的收留灾民,将来这些灾民将会是秦人重要的兵源,现在想来这些关中灾民恐怕没有成为秦人兵源之前有可能会把当下秦人的存粮吃干用尽。
  如果任凭灾民源源不断的涌入,最后吃光用尽陇川的积蓄之后,更严重的问题就来了,那就是原本陇川那些支持嬴康等人的秦人势必会成为自己的敌人,进而起来反对嬴康等秦人首领。
  毕竟此时的千邑已经不是此前的千邑了,除了原本从犬丘带过来的那一千多老秦人之外,更多的还是嬴康等人进入关中之后收留的关中百姓。
  影响到他们生存基础,这些人难保不会起来反抗嬴康等人。
  面对如此困境,嬴康想了想道:“你们是不是已经派兵守住了箭括岭的通道?”
  这个?
  这个?
  面对嬴康的突然发问,嬴照和赵伯圉面面相觑都不愿意直接承认这事情。
  “实话实说吧,到底有没有派兵阻挡了灾民进入陇川?”见二人都不愿意直接承认,嬴康有些不高兴的说道。
  “对………,是我派兵阻挡灾民进入陇川的,此事与司农令无关。”既然嬴康已经问的如此明白了,赵伯圉于是直接说道。
  “不不不,此前我们确实商量过此事,而且已经派兵阻挡灾民进入陇川了。不过这个主意是我出的,军司马只是执行我的意见而已。”见赵伯圉要一人主动承担责任,司农嬴照紧跟着说道。
  “好了,你们就不要揽责了。我只是问你们是否已经派兵守住了箭括岭,并没有追究责任。说吧,已经有几天时间了?”嬴康不悦的问道。
  “到今天已经有三天时间了。”赵伯圉答道。
  “好………,我知道了,你们这就随我一同前往箭括岭。”嬴康听罢对嬴照和赵伯圉说道。
  前往箭括岭?
  大夫这个时候要前往箭括岭做什么呢?
  难道是要看看我们到底阻挡了多少灾民进入陇川吗?
  嬴照和赵伯圉不由得相互看了看,随后跟着嬴康一起出了府邸,纵马向箭括岭奔去。从千邑到箭括岭还有近百里之地。两个多时辰后,嬴康一行来到箭括岭关口。
  由于箭括岭乃是关中通往陇川的毕竟之地,为了安全起见,嬴康专门命人在这里修筑了简单的关口,设置了烽火台。关中一旦有事,箭括岭的烽火台定会在第一时间把消息带到千邑。
  既然有了这么一个据点在这里,赵伯圉派兵驻守的消息嬴康怎会不知道呢?
  只不过嬴康装作不知道罢了。
  此时三人已经来到箭括岭的烽火台。
  这座烽火台建在箭括岭的一座小山包上,山下就是关中通往陇川的必经之路,由这里可以把山下的情况看的清清楚楚。
  “走,二位随我一同上烽火台看看。”三人下马,嬴康对嬴照和赵伯圉说道。
  “也好。”嬴照和赵伯圉答道。
  三人一起进入烽火台,嬴康指着不远处的兵马问赵伯圉道:“那些人应该是你派来守住要道兵马?”
  赵伯圉看了看,那队兵马确实是自己派来驻守要道的人,于是点头道:“确实是我派来守住要道的兵马。”
  嗯………
  嬴康凝望这山下的秦军将士,呆呆的,一动不动。
  不对啊!
  山下的情况不对啊!
  山下的要道两边除了守护的秦军将士之外,并没有见到几个灾民的影子。
  难道前些天源源不断涌向陇川的灾民已经被秦军赶走了,或者是他们得知秦军守住要道不许灾民进入陇川的消息之后,已经另寻出路了?
  嬴康想了想,随后自己又否决了自己的想法。按照前些天前来陇川的灾民大潮来看,就算是有秦军把守他们依然会想尽千方百计、翻山越岭前往陇川的。
  但是眼下的箭括岭周边几乎没有多少灾民的影子。
  难道?
  难道?
  嬴康的心头略过一丝不安的感觉。
  “司马伯圉,你看看山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嬴康对赵伯圉说道。
  赵伯圉左看看右看看,山下除了自己的将士,没有看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没有啊,山下除了我军将士,并没有见到任何异常之处。”赵伯圉答道。
  “司农令,你看看山下,有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随后嬴康问嬴照道。
  嬴照仔仔细细的望着山下,确实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的地方,“恕我愚钝,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既然两个人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嬴康只好自己说道:“二位难道没有发现,山下除了我军将士并没有见到灾民的影子吗?”
  经嬴康这么一提醒,嬴照和赵伯圉发现山下的要道周边除了秦军的兵马之外,确实没有见到多少灾民。
  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361章 散国关卡
  人呢?
  前些天还熙熙攘攘涌向陇川的灾民呢?
  他们真的是因为秦军的阻挡就彻底从这里消失了吗?
  赵伯圉看着山下要道两边的秦军将士疑惑的问嬴照道:“司农令,怎么连一个灾民的影子都没有呢?关中不会是出事了吧?”
  关中出事了?
  赵伯圉的话提醒了嬴康等人,“你说的不错,这个地方突然之间一个灾民的影子都没有,肯定是有原因的,而且原因很有可能就出在关中国家自己身上。走,我们去关中看看。”
  “大夫,我们都去吗?”嬴照毕竟年龄大一些,一听到三个人都要去关中,立即问道。
  “嗯………,三哥提醒的是。”随后嬴康望着赵伯圉道:“你带兵在这里等候,我跟司农令一起前往关中看看。”
  其实嬴照自从跟随嬴康进入关中以来,一直起着看门守院的作用,秦人的多次外出机会他都没有参加。这一次嬴康是有意要带三哥前往关中的。
  嬴照迟疑了一下,看了看嬴康又看了看赵伯圉,只见二人都露出坚定的眼神,于是心一横对嬴康道:“好,那三哥就随你前往关中。”
  二人上马向离开箭括岭向关中方向而去。
  此时已经是夏天了,原本富庶的关中地区由于地震的原因,使得整个地区沉浸在一种莫名的低落之中。原本快要成熟的黍、稷等农作物稀拉拉的长在地里,几乎没有人管理。这让原本在陇川管理农事的嬴照很是不解,“大夫,如此富庶之地为何没有见到百姓和庶民在田间耕作呢?”
  眼看着庄稼都要枯死,嬴照伤心的问道。
  对于出现如此惨象,嬴康当然感到意外了,“还不是因为地震惹的祸。”
  “大夫说得对,确实是因为地震这才影响到了关中国家对农事的重视,哎………,看来今年这茬庄稼是指望不上了。”嬴照叹息道。
  “也不单单是地震的惹的祸,除了地震之外还有人祸。”嬴康继续道。
  除了地震还有人祸,这下嬴照有些不明白了,“大夫所言当下的关中还有人祸?这是何意?”
  “当下关中的惨象,除了地震自身造成的损害之外,还有一层因素那就是关中国家没有及时救济那些在地震中失去家园的百姓和庶民。如果关中国家能够像我们一样及时拿出国库中的存粮救济百姓的话,那么百姓就不会死的那么多。”随后嬴康望着远方说道:“其实真正在地震中丧生的百姓并不多,大多数百姓还是因为没有及时得到救济饿死的。”
  没走多远就印证了嬴康的说辞,嬴照在路旁看到了饿死的尸体。
  果真有饿死的百姓?
  这让嬴照很是难受,“既然官府有存粮为何不拿出来救济那些遭灾的百姓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回答。
  公元前780年的这场岐山地震的受灾情况虽然没有达到“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程度,但也绝对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至于为何会出现官府里的存粮多的往外溢出来了,城外受灾的百姓依然会饿死的景象,那就要问那些当政者了。
  嬴康虽然是一个穿越过去的人,但他绝对不是当事人,他怎么知道当时的国君们为何不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呢?
  “这个问题,还要问关中的国君们,他们为何不像我们秦人一样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呢?”嬴康回答道。
  既然嬴康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嬴照也不好再问,只得跟着嬴康一路向南走去。
  离开箭括岭不到百里,就来到了关中地带,这里乃是散国的地方。
  “三哥,这里便是散国的地方了,你看远处的那座城池便是散国的都城散城。”嬴康指着远处的散城对嬴照说道。
  嬴照抬起头,望着远处的散城,心中充满了澎湃之感,“大夫,你说说有朝一日我们秦人也能像这些国家一样,在关中拥有自己的城池吗?”
  虽然没有进入散城,但是嬴照的心中早就对关中这个地方充满了向往,梦想着有朝一日也能像这些关中国家一样,生活在关中这个地方。
  当然不管什么时候,说话都是要有底气的,当初秦人还在西陲的时候,嬴照是不敢说出这样话的,毕竟那个时候秦人连陇山都没有办法越过,何谈进入关中呢?
  现在秦人已经在陇川扎稳了脚跟,所以就开始谋划继续向南推进了。
  听完嬴照的话,嬴康笑道:“以三哥之见,我们有没有可能进入关中,拥有自己的城池呢?”
  嬴照望着嬴康,“有大夫的带领,我相信我等秦人一定会在关中拥有自己的城池的。”
  “好………,既然三哥对我嬴康如此信任,那我们就一起努力,力争尽快在关中建立自己的城池。”嬴康豪爽的说道。
  “站住,你等何人来此作甚?”就在嬴康和嬴照兄弟二人继续前行的时候,一对兵马拦住了他们的去路,从这队兵马的服饰来看,应该是散国兵马无疑。
  “我等是商人,欲前往散城食宿。”嬴康回答道。
  “你等是商人,做何种贸易?从哪里来,有打算前往何处?”散国士兵问道。
  哦?
  这就奇怪了,此前嬴康等人不知道从箭括岭向南走过多少遍,从来没有见到散国在这个地方设置关卡,现在散国不但在距离箭括岭不远的地方设置了关卡,而且还对过往的客商进行询问。
  要知道此前关中各国为了拉拢各地的客商,一般是不会问这些话的。今天就怪了,这些散国士兵不但问嬴康等人做什么生意,而且还要问他们从什么地方来,打算前往何处。
  嬴康一听于是问道:“请问军爷,此前我等来这里的时候,并没有见到设置的关卡,不知今天为何要在此设置关卡呢?不知军爷在这里设置关卡作甚?”
  “我家君上有令,要对过往的客商进行盘问,如果是通过秦岭一带直接向西的客商即刻放过,如果是由此向北前往陇川的客商,全部阻止前行。而且也不允许关中的百姓再前往陇川,故而在此设置关卡,进行盘查。”散国士兵倒是实在,很快就把散国国君的诏令说给嬴康等人。
  听完散国士兵的话,嬴康算是明白了,散国今天之所以在此设置关卡,实际上就是用来对付陇川秦人的。
  而且,人家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如果各国客商通过西边的秦岭一带就可以放行,如果客商直接北上的话,就要进行阻挡了。
  散国怎会在突然之间拿出这样的招数呢?


第362章 当面杀人
  “军爷,我等是从北边回国的,去的时候还没有见到派兵驻守,今天刚刚从陇川回来,咋就会出现这种事情?”嬴康装作不知的说道,“若是这样,今后我们还能不能跟北边的戎狄进行贸易呢?”
  “我是这里的什长,我家君上说了,既往不咎,既然你们是刚刚从秦人那边回来的,也就算了,今后不要再前往陇川进行贸易了,要想跟戎狄进行贸易,就从西边的秦岭一带翻山过去。反正从这里向北是不允许前往了。”散国守军什长答道。
  “为何会出现这种事情呢?从散国往西要翻越秦岭,路途遥远,而且道路崎岖;明明从这里往北走路更近一些,为何不允许我等前往呢?”嬴康不解的问道。
  “我等只管听从诏令,至于具体是和原因,我等一概不知。”作为守军只管执行任务,至于为何会有这样的命令,他们就不知道了。
  就在这时,又有一群灾民扶老携幼向这边走来。
  “站住,你等这是要做什么?”守军见状,不再跟嬴康等人闲聊,挥戈向前拦住了准备向北而去的灾民。
  “我等要前往陇川。”灾民中有个别胆大的上前说道。
  “君上有令,不许灾民前往陇川。”
  不许灾民前往陇川?
  灾民一听就有人不愿意了,“陇川也是王室的地方,为何不许我等前往?”
  “不许去就是不许去,哪来如此多的废话?”守卫的散国士兵恼火的对灾民吼道。
  灾民毕竟是只是一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和庶民,哪里有胆量跟官军斗争,见人家硬气了,于是便有一两个上年龄的老者上前,低声下气的对官军说道:“这位军爷行行好,我等也是散国百姓,现在遭了灾,官家又不救济我等,已经有好多百姓饿死在散城了,我等好不容易从城里逃出来,你们总不能眼看着我等饿死在这里吧。”
  岐山发生了大地震,关中国家无一幸免,特别是虢国、散国这些靠近岐山的国家受灾的情况更加严重。
  但是这些国家的当政者却并没有暗处有效的救济办法来救济灾民,而是一味地等待灾民自救。
  “胡说………,分明是你等懒惰,不想办法自救,偏偏要等着官家来救你等,你们以为自己是谁啊?”老者的哀求并没有引起守军的重视,反而被呛了一顿。
  “自救,我们的庄稼都被地震破坏了,我们的房屋也被地震震塌了,我等手无寸铁,拿什么自救呢?”身后有灾民忍不住喊道。
  “哎吆吆,这是哪位竟然长脾气了,说话声音怪大的。不过爷今天把话撂这儿了,不管你等再费劲口舌,也别想从这里前往陇川。”守军头领狠狠的说道。
  “你们这些官军只管自己享乐,都不愿意拿出粮食来救济我们,现在陇川的秦人愿意拿出粮食来救济我们,为何不让我等前往陇川呢?”灾民中有人喊道。
  “哼………,我不管这些,反正上面已经有命令了,就是不许你们这些刁民前往陇川。”散国守军执拗的说道。
  这下,灾民没办法了,左右看了看,随后大家像约好了一样,既不离开也不前进,更这里的官军软对抗起来。
  “滚………,赶紧从这里滚开。”守军的头领见状对这些灾民大吼道。
  这时从灾民中走出几个衣着稍微差不多的人上前道:“我等是虢国的百姓,有事要前往陇川,还请放行。”
  虢国的百姓要前往陇川?
  守军什长看了看,确信对方确实不是自己国家的百姓,于是笑着道:“对不住各位了,我家君上有令,不管是哪国的百姓,都不允许从这里前往陇川。”
  啊?
  这些士兵不但不允许本国的百姓前往陇川,甚至连外国的百姓都不允许从这里前往陇川,这算是怎么回事呢?
  “大夫,这是怎么回事?”见此情景,嬴照不禁轻声问道。
  嬴康抬手制止了嬴照继续问下去,“先不要问那么多,静观其变。”
  果不其然,还没等嬴康把话说完,就看见那几个上前问话的虢国百姓不答应了,“你们散国这是作甚,竟然敢阻难我们虢国百姓前往陇川。说………,你等到底是何居心?”人家毕竟是虢国的百姓,从底气上要比散国足一些,既然双方已经撕破了脸皮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几个虢国百姓上前质问散国士兵道。
  “是何居心?你个庶民百姓竟敢质问本大爷,那好我就实话告诉你,我等之所以敢再次阻难所有的百姓前往陇川,也是奉了君上的命令。既然君上敢让我等再次阻难所有的百姓前往陇川,当然有他的道理。怎么?你等不服气?”这些散国的当兵的也是横惯了的人,怎能容忍几个虢国百姓对自己无理,于是也很气盛的回敬道。
  “哼………,我等才不管你们散国的命令呢?”带头的虢国百姓扭头对身后的几个人说道:“走………,我们虢国人不用管他们散国的诏令,只管一起前往陇川。”
  “走……,我们一起走。”身后的几个虢国百姓一起上前,准备闯关前往陇川。
  “谁敢动一步,我就杀死他。”守护的散国士兵什长也怒了,直接拿起长戈对准了准备闯过来的虢国百姓。
  “我就不信你们这些小小的散国小卒敢动我们虢国人。”领头的虢国人也不甘示弱,直接向前走去。
  “噗嗤………”一声,散国士兵什长的长戈刺进了领头的虢国百姓的胸膛,“爷就不信还管不了你们这些刁民。”
  杀死一个虢国的百姓之后,散国士兵狠狠地说道。
  “啊………,你们杀人了,你们竟敢杀我们虢国人?”见这些士兵杀了人后,刚才还准备闯关的几个虢国人愣住了,吃惊的望着手持长戈的散国士兵。
  “哼,谁知道你们是哪国人呢?来人啦,将这几个带头闹事的刁民给我抓起来。”刚才还对虢国百姓客客气气的散国士兵什长立即翻脸,命令手下上前将几个虢国人抓了起来。
  眼看着散国士兵动手抓人,刚刚还准备趁着机会逃向陇川的散国灾民这下都扭头向回跑了。
  “哈哈哈,哈哈哈,这帮胆小如鼠的刁民,还想从爷的底盘经过,想都别想。”眼看着刚刚还准备从这里前往陇川的几十个灾民一下子作鸟兽散了,散国什长得意的笑道。
  “头………,我们可杀了人家虢国的百姓,这事情不好交代吧?”手下上前担心的问道。
  “有什么好担心的,如果上头追究,我们就说这人是散国的刁民,想强行闯关,我们被迫无奈只好将其杀死。”虽然杀了人,但是这位什长似乎并不担心。
  “这样行吗?”虽然什长不觉得有什么,但是手下还是有些担心。
  “干你的事去,爷的手中又不是没有人命,就这点事不算什么。”什长很不在意说道。


第363章 追上去寻死
  “无耻………,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杀人,还如此无所谓,你的眼中还有国法吗?”嬴照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对着散国什长怒斥道。
  “无耻?你竟敢骂军爷我,看我不劈了你。”刚才还对嬴康等人客客气气的散国什长这下更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