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毒清(皇朝)-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五大户的案子,现在无论是川督还是朝廷,都不会弹压的,只有五大户的案子审结之后,才是川督发难的时刻。
川督在等着,他等的无非是林老虎用人不当,绿营总兵官,插手地方事务,这些事儿要是换个人来做,肯定是个麻烦事儿,但自己在川西挑头,道光帝那边就不会打板子,至多训斥几句了事儿。
朝廷那边的态度,杨猛已经预测到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分化,将私矿矿主与昭觉的老百姓分开,这样他们就掀不起大浪了。
昭觉不是云南,杨猛封锁不了消息,昭觉的几个大户的联名上书到了四川总督府,宁远府的公文也到了四川总督府,对此川督像没事儿人似得,不管不问,但凡能做到一省总督的位子。一点点的政治眼光还是有的。
铜官们的摺子到了云贵总督府。林老虎却不淡定了。总兵官擅揽地方事务。这可是犯忌讳的事情,不过这杨老三的开局倒是做的不错。
找来了杨士勤,林老虎也没说什么好话,头前一句就是问罪的。
“杨士勤,川西的事情可是你点的头?怎可如此胡闹?川西的铜官属于你的职权所在,昭觉县的事务,还是由川督来办理吧!绿营将官擅揽地方政事,这可是悖乱之举!”
林老虎说的都是些场面话。在心里他还是支持杨老三的,但是,这么做事,只怕引起川西各族的反扑,川西也是个百战之地,民风彪悍异常,就怕杨老三压不住川西的动乱啊!
“再不就让老三回来,他去川西,我这心里也忐忑难安,就怕那小子胡来啊!”
林老虎问罪。杨士勤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自家老三是你林老虎支使到川西的。现在出了事情,你林老虎不顶着,难道让杨家顶着?
“嗯……川铜也是要务,就让老三在川西试试吧?不成的话,再说……”
杨士勤说话太抓理,林老虎一下也被噎住了,这事儿还真是自己挑的头,只是没想到杨老三的本事不错,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
“那川西的事情怎么办?绿营将官擅揽地方事务,可是大罪啊!”
林老虎想跑,这世上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杨士勤话锋一转,就给了林老虎一个难堪。
“老三此去,不是以鹤立镇总兵的职司过去,他是三省铜盐专员,过问一些有关铜课的地方政务,也说的过去。”
本想着让杨士勤出把气力的,没想到这杨老倌也是油滑,这事儿看来只能自己担着了。斗智,这杨士勤也是个极好的对手啊!
“这事儿,咱们说清了不好使,朝廷那边才重要,折子该怎么上,还请总督大人教诲。”
这话说的不硬不软,也正合了林老虎的心思,听着杨士勤的话,林则徐也在筹措着腹稿。
“川铜之事属实吗?”
“老三不大会说谎话,应当是属实的。”
“川西大户一年并吞六成的川铜,这是真事儿?”
川西铜官,递到总督府的折子,太过惊人,没想到川西的铜课也糜烂至此。
“差不多吧!私矿自开铜禁之前,就是川西大族的金库,这事儿一查便知,做不得假!”
川铜和滇铜一样,都不是个浅池子,现在老三跑去了川西,杨士勤能做的,也就是给朝廷上折子了。
“那就让老三在川西放开手脚施为,事关朝廷大计,我们就当他的靠山吧!”
林则徐心向大清,一听川西豪族把持了大半川铜,他就有了支持杨猛的心思。这事儿派杨老三过去,正合适,能打敢杀,杨老三是处理川西乱局最好的人手了。
“川西民风彪悍,咱们不派些兵马过去吗?”
说千道万,杨士勤最关心的不是什么狗屁川铜,而是自家老三的安危,川铜不同于滇铜,滇铜的黑幕在铜官身上,处理铜官很容易,可处理川西的大族,可就要动刀枪了。
“云贵绿营分属云贵,四川自有成都将军和四川绿营,这事儿不能莽撞,办个团练还是可以的。”
派兵,没有朝廷的旨意,林老虎也不敢随意发兵川西,这兵马一动,事情的性质可就大不相同了。
“好吧!就照总督大人的法子来。”
杨士勤要的就是这个话,派滇西绿营入川,那是不可能的,给杨家新军找个借口入川,才是他的目的。
川督那边不为所动,云贵的林则徐和杨士勤,却先发制人了,给朝廷提个醒,到时候川西出了大事,也好回环。
事先布局是事情成败的关键,杨士勤兼署的三省铜盐大使,成了遏制川督的一个好手段,不能先动,川督在这场口诛笔伐之中,就失了先手了。
杨猛这边用的是飞鸽传书,在速度上就快过了川西的矿主们,先发制人,也是杨猛的手段之一。川西不是什么坦途,书信从川西到川督的手里,快马加鞭也要十几二十天,趁这些矿主们,还没有被逼到绝处,杨猛先要把昭觉的百姓,拉到杨家麾下。
公审,可是个稀罕事儿,昭觉县的告示一贴,五天的时间也足够传遍昭觉全境了,看热闹的,五大户的苦主们,几万人开始在昭觉县划定的荒山附近聚集。
这样的盛况可是不多见的,凑热闹看大戏,有了这几万人打头,越来越多的百姓山民,开始往昭觉附近聚集。
分帐篷、舍粥,这也是杨家拉拢人心的机会,五大户家的银子、粮食,这一倒手就成了杨猛平定川西的武器。
昭觉不是产粮大县,五大户家里都有不下于朝廷官仓的粮仓,巨量的粮食,比银子的价值都大,看了看五大户家粮仓的规模,杨猛的心里算是落下了一块巨石。
有了这些东西,自己就不用从云南调粮了,这些作死的物件,倒是提前给自己掘好了坟。
第二百八十一章铜乱(三)
筹备公审的这些天,杨猛也没闲着,他把目光放在了一些身家干净、素有善名的贵族领主身上,吉杰多吉的名号,很好用!
川西这边崇佛,惩恶扬善,也算是善事一桩,五大户的罪状,在外人看来有些离谱,可昭觉当地人,还是很清楚的,这些罪状都是属实的。
川西三角地,越往南杨家的声名越响亮,与杨家做买卖的白彝藏三族,加上一些投靠的山民大寨,一个多月的时间,杨家在川西的进展,还是可圈可点的。
“知会川西各族,靠向我们的寨子,让他们带上能征惯战的人马过来,也不要太多,一个寨子百十人就成。”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昭觉公审虽说盛况空前,但也有一个绝大的漏洞,聚集的人数太多,万一那些个与杨家对立的大户,突然来上这么一下子。
大几万人的乱局,可不是那么好收拾的,一旦公审被搅了场子,那杨家的面子,就成了地毯,这事儿,杨猛是不会让他发生的。
韦驼子手下的五百步卒,也被派出去三百,苦主之中的壮丁,配上红缨枪、白蜡杆、扁担之类的东西,维持治安,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乌坡铜厂聚集的矿丁,也被杨猛拢了起来,大几千人的壮丁,一人一根棍子,对付川西的绿营兵也是绰绰有余的。
昭觉县,选的那块荒地,杨猛也去探了一下,在易守难攻的地方。筑个高台。也就成了看热闹的百姓们的任务。
管吃管喝。也不能不出力,这点小事,几万人应付起来,还是轻而易举的。
正日子到了,五百骑兵刀枪俱全,就守在杨猛的身后,矿丁们守着外围,苦主们守着场内。各族贵族、领主的私军,则是被安插在了众人之间。
凡蛊惑人心者就地格杀,这就是杨猛安排给他们的差事。
昭觉县那边也没闲着,在宽敞的荒地之中搭建木台就成了他的任务,一是为了让韦驼子的那二百步卒,在木台之上监视着下面的状况;二是为了找人传话,几万人的大场面,没有扩音器,即使杨猛拿着大喇叭,他的声响。也不能传遍了全场。
一个木台负责一块区域,用白灰划好场地。即使出了乱子,木台上的新军开几枪,再吆嗬几声,也能大体控制一下局面。
“我是昆明杨三!”
这句话就是杨猛的开场白,一身官服的杨猛身边,是昭觉县和各族的领主贵族,他们前面,就是穿着差役服的杨家新军,这些站在前面的,也是杨猛的一道保险。
火枪是个好东西,可有的时候,却不是什么好东西,比如说现在就不是好东西,只要响了一杆抬枪,土台上的这些人,全得玩完,用人挡枪子也是无奈之举。
川铜涉及的利益太大,为了防备那些个矿主,杨猛也是做足了前戏。
随着木台上的传声筒们,喝出了一句‘我是昆明杨三’,整个会场也慢慢的静了下来。
“五大户,鱼肉乡里侵占矿场……”
五大户的罪责,是杨猛提前让魏芷晴写好的,他只开了一个头,剩下的就是传声筒的职责了。
五大户的罪状念完了,会场上也起了骂声,有些事儿一经润色,就是人人喊打的玩意儿,魏芷晴的文笔还算不错!
“噤声!要是按三爷的说法,你们这些苦主就是活该倒霉!”
杨猛一声暴喝,木台上的传声筒们也是一声暴喝,可听了下面的话,会场更乱了。
“在云南,这样的恶人不用三爷动手,吃了亏的人,自然会找他们清算,所以说你们就是活该倒霉!
这人呐!不能白白的吃亏,吃了亏就要告官,官府不给你们一个交代,你们就得自己为自己找场子,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的人,他们能欺负你们,你们就不能抱起团来,宰了他们?
五大户累年下来,上千条人命枉死,几千上万户人家受害,昭觉人没血性、没骨气,瞧瞧你们一个个的窝囊样,你们就不能有点血性?有点骨气?
这人活着,要有根骨,软骨头就是挨欺负的料!你们这群窝囊东西,三爷看不上!”
杨猛越说越离谱,许多昭觉的百姓,都握起了拳头,瞧那样子,是想发泄一下了。
“五大户涉嫌谋反,他们的家财已经被朝廷抄没了!
说白了,你们想要回自个的家产,那是不可能的!想要赔偿,更不可能!
三爷大不过朝廷,与朝廷争利,你们还没那个本事!再者说了,就你们这群窝囊废,赔给你们银子也是白费!
今天宰了五大户,明天还有六大户,赔给你们银子,不如让朝廷的官老爷们享福!”
川西与滇西差不了多少,但凡山民聚集的地界,这王法就格外的不受待见,杨猛这几句话说完,会场上的叫骂声一浪高过一浪,骂五大户的不少,骂他杨猛的也不少,但是骂朝廷的人却最多。
杨猛安排的传声筒也被湮没在怒骂声中,高台上,昭觉县的脸都被吓绿了,那一帮子贵族领主,也被摄去了胆魄,数万人怒骂,这场面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杨猛也把手一摆,几个新军就把他挡在了后面,怒对数万人的指责,杨猛也没那份心思。
会场上吵吵闹闹,骂了半个多时辰,这声音才慢慢的小了下来,骂骂朝廷昭觉的百姓还是敢开口的,但冲撞高台上的杨猛,他们还真不敢,自骂声开始之后,一队队拿着棍棒的矿丁,就开进了会场。
“操!你们这些窝囊废,就这点本事?三爷真是高看你们了!
有种的就该冲到高台上来,既然你们没这个胆量。三爷就帮着你们练练胆儿!
昭觉五大户。连同帮着他们为恶的。还有他们的家口,一共三百多人,前面的荒山上,老子已经让人洒了白灰,给你们个挖坑埋人的机会。
老子处理五大户,有人打算打老子的秋风,告刁状的那些物事,也一并埋了!
告诉你们。老子是来处理川铜的,老子在的地方,就见不惯土匪恶霸,你们之中要是有这样的,都给老子收敛些!不然五大户和那些告刁状的,就是你们的下场!
都他妈去山上埋人!”
在矿丁们的驱赶下,几万人又到了山坡下面,光秃秃的山坡上,有几百个白灰画出来的圆圈。这边的布置也是一样,半山腰是杨猛所在的位置。一个个木台,则是传声筒的位置。
见下边准备的差不多了。杨猛的手势一打,几百号犯人被连拖带拉,在一阵阵的哭嚎声中,到了他们该到的位置。
一个白圈一个人,白圈里摆的都是挖坑用的工具,几百犯人的哭嚎声,比什么手段都好,山坡上下,在这些犯人被带出来之后,也变得静悄悄的了。
“土匪恶霸,就该剐了吃肉,但吃人终不是件好事儿,埋了他们栽果树,来年吃果子还是可以的!
记着!有三爷在的地方,不容人作奸犯科,你们犯了法,就这么个下场!
你们这些昭觉人,也要记住!谁欺负你们,别他妈忍着,该打打该杀杀,弄死之后栽果树!
挖坑!埋人!”
杨猛的命令下了,可在场的数万人,敢动的没几个,人呐!就是这样,张嘴说话容易,伸手做事艰难。
“怎么?你们刚刚不是骂的很有劲吗?现在怂了?
你们不上也成,一炷香之后,老子就放了五大户,让他们继续祸害你们这些昭觉的窝囊废!”
杨猛这话一说,最先动手的就是维持治安的苦主壮丁,一看有人动了手,一些吃过五大户血亏的人,也开始加入了挖坑的队伍。
随大溜,人呐!有时候又是这么个样子。
几百人打头,几千人跟随,几万人响应,在昭觉差役的指挥下,几百个两米多深的大坑,就出现在了山坡。
哭嚎声、打骂声、挖土声,将荒山弄得沸沸扬扬,虽说大部分人参与其中,但山坡下,还是有近万人不言不动,这些人多半是富户、大户或是读书人。
暴民啊!多数大户的心里,都是这么个想法,许多家里有私矿的也是两股战战,埋的那些人里面,有老汉有小孩还有女人,这是抄家灭族啊!
挖坑埋人,半个时辰了事,望着原本光秃秃的山坡上,片刻功夫就多了一片树苗,在场的昭觉百姓大多觉得出了心中的一口恶气。而昭觉的大户们,却看的脊背发凉,山上的小树苗,身边双眼放光的老百姓,这对他们来说,就是噩梦。
“土匪恶霸怎么办?”
杨猛这一声问的突然,下面的很多人,都没反应过来,见反应不激烈,杨猛只能自己给自己圆话了。
“挖坑埋了栽果树,来年上山吃果子!”
自己回答了自己的问题,杨猛又接茬问了一遍。
“土匪恶霸怎么办?”
“挖坑埋了栽果树,来年上山吃果子!”
这回答不是很有劲,杨猛还是继续发问。
“土匪恶霸怎么办?”
“挖坑埋了栽果树,来年上山吃果子!”
……
杨猛一遍遍的问,昭觉的百姓一遍遍的回答,随着一遍遍的重复,这句话也深深的刻在了他们心里。
挖坑埋人的不适,很快就淡去了,望着一个个吼的脸红脖子粗的昭觉百姓,杨猛的心里也是一声无奈的长叹。
这就叫愚弄!大清的百姓,多数都是这样的,他们的脑子被什么东西给束缚住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儿,而是几代人的事儿!
只要你站在了强势的地位,说什么就是什么,愚弄百姓,很简单也很轻松,满清朝廷不为人子,愚民的结果,他们很快就会尝到了吧?
看来理教也该到了用的时候了,一点点的开民智,才是能站住不倒的法门,自己就是有再好的武器,交到这样的百姓手里,也一样会亡国的。
“都给老子听好了,回去之后,各村各寨,组织壮丁建民团,老子会派人去查看的,哪个村寨做的不好,果树下面埋得就是你们!
散了吧!”
杨猛最后这句话,才是公审的关键,民团建好之后,就是平衡川西各族势力的筹码,这也是杨猛在川西兼并土地的法子之一。
杨猛的话说完了,在场的矿主们却被冷汗浸透了衣襟,这是要干什么,只有他们最清楚,杨老三这是要玩真的啊!
“建民团的公文和告示,尽快发下去!”
留给昭觉县这么一句话,杨猛把手一引,带着那些领主贵族们,就回了自己安身的庄子。
第二百八十二章铜乱(四)
一场公审,昭觉各村寨自建民团,不等川督那边的消息过来,杨猛就把昭觉周边的矿主们逼上了绝路。
昭觉附近的私矿,并不是昭觉的大户在霸占着,川西的一些大族,也在昭觉开了私矿,这可是一项极大的收入,对有的大族大寨来说,昭觉的铜厂,就是粮食。
种烟土开私矿,是最近几十年川西最挣钱的买卖,只需要投入一点点的本钱,利润却是几百上千倍,一亩烟土百十两银子,种什么能比这个挣钱?
开私矿更是如此,不用买地不用交税,除了矿工、炉户消耗一些银子之外,剩下的全是利钱。
昭觉五大户,除了放印子钱、鱼肉乡里之外,就是种鸦片和开私矿了,杨猛一下就把五大户给灭了门,惊惧之后,这些川西的大户,也露出獠牙。
“必杀昆明杨老三!”
一声声呼号在乌坡近邻的三家厂响起,几十家豪族大户,在这里结盟了。
“三爷,几十位私矿矿主,在三家厂结盟,已经开始聚集兵丁了。”
川西大户的行动在杨猛的预料之中,影子部队对他们的监视,也一刻不曾松懈,三家厂会盟,无疑给了杨猛下手的机会。
“好!把三家厂的地图给我拿来!”
对付这些人,只有先下手为强,不然给了他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煽动起更多的人来,事情就要麻烦了。
三家厂是个谷地,三面环山一面开口。这无疑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对私矿矿主们来说这是一个好地界。对杨猛来说这更是一个好地界,一个关门打狗的好地界。
“韦驼子,整军备战!多买一些布袋,多备一些挖土的农具,老子有大用!”
热兵器作战,也将步入一个新的时代,后装枪的出现,利用散兵线排队排互相执行死刑的战法。就有些落后了,阵地战即将登上历史的舞台,工兵铲看来也到了出世的时候了。
神飞天外,虽说大战在即,可杨猛一点也不担心,川西的傻子们,傻乎乎的到三家厂结盟,这就是找死,只要堵住了谷口,这一战又是一场屠杀!
“三家厂现在聚集了多少兵马?”
“今天早晨的时候。足有两千多人,这些人多数是三家厂的矿工。正午的时候,到了十几个马队,这些人都是带着刀来的,人数也在千人上下。
“马队……三千人……差人请来昭觉县。”
一千多人的马队,看来这是要针对自己啊!千人对千人,看来这些大户们,对马队的战力,很有自信啊!
封锁三家厂,说说话简单,可一里多长的谷口,也不是那么好封锁的,对方是马队反应速度很快,看来要想封锁三家厂,遏制他们的马队,才是成事的根本。
“三爷,新军可以出击了。”
就在杨猛思索着如何封锁三家厂的时候,韦驼子踏着大步走了进来。
“韦驼子,你说咱们该如何封锁三家厂呢?”
“咱们的新军都是有火枪的,对付这些土豹子还不简单,摆成一排用枪打就是了!”
韦驼子自觉鸟枪换炮,西洋的火枪犀利无比,对于三家厂的人,他很是不屑。
“是个屁!人家那边有一千骑马的刀手,你摆成一排,是要去送死吗?
任何对手都不能轻视,你小子再这么胡说八道,老子就要想想下一任新军统领的人选了!”
韦驼子有自傲的本钱,但第一次对上骑兵,杨猛心里没什么底,都说骑兵厉害,自己这次要是折在了三家厂,那川西的事情就难办了。
“对付马队火攻最好,畜生怕火,只要咱们在三家厂的谷口布上一道火墙,再多的马队,也得老老实实缩在里面。
三爷,您让我弄布袋做什么?”
刀手之间的争斗,韦驼子的经验很丰富,说大话归说大话,韦驼子的肚子里还是有些真东西的。三爷让他准备的布袋,他不知道用途,说出火墙的计策之后,他就问起了布袋的用途。
“挖壕沟,堵住三家厂!”
挖壕沟作战,并不是杨猛的专利,早在明清争夺国运的时候,明军就在辽东用过。再就是攻城作战,挖地道挖壕沟,也是基本的战法。
“三爷,三家厂谷口,只有地皮是土的底下全是石头,挖壕沟不可行。”
三家厂的地形,杨猛没有亲自去探,没想到自己的第一个战术就被韦驼子给否了,杨猛脑筋一转,又来了新法子。
“三家厂离着乌坡厂有多远的距离?”
“不足十里!”
“乌坡厂的矿渣,是用什么装的?”
“竹筐!”
“好!乌坡厂不是还有几千闲着的矿工吗?让他们把把矿渣背到三家厂,竹筐不够就用布袋,现在就安排人过去准备,记得保密!”
韦驼子刚下去不久,昭觉县也匆匆的赶来了。
“三爷,出什么事儿了?”
现在都是后半晌了,杨三爷有请必然是有事儿的。
“几十家大户,在三家厂聚众谋反,这是不是事儿?”
“啊……”
聚众谋反,这四个字从杨三爷嘴里出来之后,昭觉县直接就打了一个趔趄,真是要了命了,看来五大户被处决,也激起了这些人凶性。
对于杨猛说的事情,昭觉县没觉得有什么疑问,川西和滇西也差不了多少,造反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三爷救我!”
自己的治下出了叛乱,要是平定了还有话可说,万一蔓延的话,自己铁定了性命不保。三家厂。除了汉人豪绅之外。就是彝藏两族的寨主贵族。彝人悍勇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