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枭雄(高月)-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向大家求一张月票(求魔!振奋振奋精神,润滑一下枯涩的头脑,继续加油奋斗!!未完待续

第六章 梳理上谷

    》    清晨,杨元庆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抵达了易县,五万大军开始在易县城外热火朝天地安营扎寨,清扫积雪,安扎帐篷,树立营栅,一辆辆满载着粮仓的牛车驶进大营,杨元庆则在数百亲兵的护卫下进了易县县城,城门边,秦琼率领十几名将领迎接主公的到来

    秦琼和众将一起单膝跪下,双手抱拳施礼,“末将秦琼,参见总管”

    杨元庆翻身下马,笑呵呵将他扶起,“秦将军免礼”

    他拍了拍秦琼的肩膀,赞许道:“这一次攻打易县秦将军干得非常精彩,未死一兵一卒便拿下了上谷郡,堪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范,我会记下你的大功”

    秦琼满脸惭愧,连忙:“末将无功,是总管对魏刀儿的施压,迫使敌军主动撤出易县,末将不敢居功”

    “但投放劝降书却是你的方案,最终促使守军分崩离析,这才是翟雀儿被迫放弃易县的真正原因,所以你的功劳还是不,我心里明白”

    杨元庆又看了一眼旁边眼巴巴的程咬金,笑道:“打仗的功劳并不仅仅在于杀敌多少,有的时候要看战果,这次拿下上谷郡,为我们隋军打开了进攻河北的大门,是一场极其重要的胜利,所以这一次我要嘉奖所有参战将士,像秦将军、程将军这样的立功将领,要给予重赏”

    众人大喜,一齐躬身施礼,“多谢总管嘉奖”

    杨元庆在众人的簇拥下进了易县,杨元庆在出任幽州总管时曾几次来过易县在他记忆中,易县人口众多,商业繁荣,大街上人流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

    而此时他眼中的易县却冷清得可怕,大街看不到一个行人,所有的商铺都关门闭户,店铺里空空荡荡被抢砸一空,整个城池呈现出一派荒凉破败的景象

    这时几名士绅被领上前,他们跪下泣道:“多亏隋军到来,才救我们一命,请楚王殿下受我们一拜”

    他砰砰磕头,杨元庆连忙扶起他们,“不必这样,拯救大隋子民这是我们份内之事,快快请起”

    杨元庆扶住几个老人的胳膊,只觉得他们一个个瘦得像骨架子一般,这还是从前富户士绅,竟然瘦成这样,不用一般的平民了W。OS。cM我'

    他眉头紧锁,回头问秦琼,“这么会这样?”

    秦琼叹口气道:“我们进驻城池时,才知道城内发生严重饥荒,翟雀儿手下士兵的家属多少可得一点活命之粮而恒山郡士兵的家属则濒临绝境,这一年多,病死饿死至少一半人,活着的人都饿得瘦骨嶙峋,已经快撑不住了,我们第一件事就是紧急放粮赈灾,哎如果真的等到明年春天再打上谷郡,估计全城人都要饿死绝”

    杨元庆眼中闪过怒意,对众将沉痛道:“从大业六年王薄造反到现在,已经六年了河北河南是乱匪造反的重灾区,几千万人口估计也剩下两三成,现在最宝贵的并不是地盘土地,而是人口,所以我们发动河北战役,第一要务就是争夺人口,能少杀则少杀这次打上谷郡,我就不主张强行攻城,尽量利用一切手段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大限度地减少战争伤亡,你们可明白我的苦心?”

    众将纷纷回应,“末将明白”

    “你们要记住了,没有了人,也就没有王朝”

    杨元庆来到了郡衙,魏刀儿造反后,上谷郡的官员们纷纷逃亡,郡衙被翟雀儿改为上谷王府,此时杨元庆任命的太守已经在前两天到任,太守名叫李奂之,原是李密管辖下的济阴郡太守,北隋建立后,他弃官逃到北隋,愿意报效朝廷

    李奂之年约五十岁,祖籍陇西,精明能干,杨元庆任命他为太守,紫微阁又任命原丰州九原县县令王孝松为长史,调太原郡乐平县令张陶为司马,吏部同时任命了录事参军等各曹主事

    按照杨元庆和紫微阁商定的分权法,杨元庆作为摄政王、尚书令,各郡太守的任命罢免权由他掌控,而长史、司马和各县县令则由紫微阁任免,而下面的诸曹参军以及县丞、县尉则由吏部任免,可谓职权分明

    杨元庆走进郡衙,太守李奂之上前施礼,“参见总管”

    杨元庆点点头,“李使君免礼,请来堂上一叙”

    杨元庆来到大堂上坐下,对众人摆摆手笑道:“各位将军,各位使君请坐下,大家放松一点,我不是监察御史”

    众人笑了起来,纷纷坐下,杨元庆这才问李奂之,“我现在每到一地,最关心的就是还有多少人口,李使君现在可以告诉我吗?”

    李奂之站起身,“卑职现在只统计了易县的人口,大约有八千户,两万三千余人,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青壮男子不到七千人,不过听还有不少青壮在恒山从军,至于上谷郡范围,卑职还没有统计,从下辖的遒县、遂城县、永乐县、涞水县、飞狐县等五县得到一些零碎的资料,全郡估计不过五万人”

    杨元庆记得他任幽州总管时,上谷郡人口有近二十万,短短六年时间折腾掉近八成,他叹息一声,对李奂之道:“当务之急是要赈灾,人手不足可以请军队协助,一定要尽快,不能拖,我估计深山里也藏了不少人,要派人去把他们劝回来,其次利用冬天重分配土地,开春后要组织生产,所需耕牛种子,我以命司农寺协助安排,总之,要千方百计保住人口,恢复生产”

    “卑职明白,一定不负总管重托”

    杨元庆又对秦琼道:“现在李太守手上之事是千头万绪,如果人手充足,很多事情都好办,所以你专门抽出五百名军士给李太守调用,另外,大量粮食和军用物资即将运来上谷郡,所需仓库的修建就你来完成,不用再交给地方”

    杨元庆的意思就是战备由秦琼负责,秦琼心里明白,立刻躬身道:“末将遵命”

    .......

    杨元庆将所有的事情都一一安排了,便让众人散了,他来到一间专门为他准备的官房,按照杨元庆的要求,房间布置得很简单,一榻一桌一个书橱,另外墙角还有一只香炉,青烟袅袅,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房间点了一只火盆,燃烧正旺,使房间里十分温暖.

    杨元庆见墙上挂在一张河北地图,便背着手走上前,注视着地图,上谷郡的东面便是罗艺控制的涿郡,从打响上谷郡战役以来,已经半个月过去了,罗艺不可能不知,他现在应该也派出大量军队屯在边境涿县一带,而涿县对面便是上谷郡的涞水县,杨元庆回头问秦琼,“涞水县派驻军队了吗?”

    “回禀总管,末将命邓迟年率五千军队进驻涞水县,防御幽州军可能的进攻”

    杨元庆摇摇头,“其实我关心的是情报,必须要掌握幽州军的一举一动,需要派出很多斥候去涿郡边境一带探查消息,同样要命邓迟年加强巡哨,防范对方的斥候,这些不应该是我来提醒你,你应该安排好了才对”

    秦琼默默点头,“末将已安排好了,安排了十队一百人的斥候潜入涿郡边境,刺探幽州的情况,邓迟年也会防范幽州军的渗透”

    杨元庆微微一笑,取出一份情报递给他,“这是内卫军安排在幽州城内探子送来的情报,根据情报,罗艺派出了一万五千军队前往西南,不知是不是涿县,你可以对照查看,以后内卫军关于幽州的情报我会抄送一份给你”

    秦琼大喜,这样的话他的情报就加全面了,他连忙施礼,“多谢总管支持”

    停一下,秦琼又道:“末将还有一事请示,就是关于翟雀儿的安置,他是投降而并非俘虏,末将不知该怎么安置他,请总管指示”

    杨元庆沉吟一下道:“这个翟雀儿的名字我还有印象,大业七年,我派李靖剿灭王拔须,这个翟雀儿就是被俘虏的九寨主,当时因为他位卑职,我便放了他,他回乡务农了,原以为他会老实,没想到时隔五年,他又一次起兵造反,这种人有反骨,不知什么时候他又会造反,不能留下这个隐患”

    “末将明白了,会尽快处理掉他”

    杨元庆淡淡道:“也不用太急,免得影响恒山郡受降,等魏刀儿覆灭后,再一并处理掉”

    秦琼迟疑一下,有些惊讶地问:“总管的下一个目标还是恒山郡吗?”

    “应该是魏刀儿这次让了上谷,窦建德不会饶他,我担心窦建德会抢占恒山郡,所以我希望在窦建德抢占恒山郡之前,先下手干掉魏刀儿,我们先占领恒山郡,保住井陉的战略要道”

    “可是....总管不是和魏刀儿有约定,如果反悔,会不会影响到总管的信誉”秦琼有些担心

    杨元庆眯着眼冷冷笑道:“放心我会让他给我一个让天下人信服的理由”

    .........

第七章 幽州之忧

    隋军进军上谷郡的消息,早在数天前便传到了幽州城,这个消息令幽州城的官员们一片惊恐,虽然知道隋军迟早会进攻河北,但这一天终于到来时,还是让很多官员感到了焦虑和不安。

    尤其隋军的进攻并不是大家想像中的明年春天,而是在十一月便发动了,这便让幽州官场处于一种莫名的恐慌之中,每个人都开始考虑自己的后路。

    一大早,幽州总管府司马温彦博乘马车从家里出来了,马车向总管府驶去,温彦博是唐朝内史侍郎温大雅之弟,罗艺投降唐朝,温彦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和所有官员一样,温彦博也很担忧隋军势力东扩,无论从幽州的战略地位,还是杨元庆的个人感情,幽州肯定是隋军的第一个进攻目标。

    更让温彦博心中难过的是,唐朝放弃了幽州,在隋唐两朝达成的和解协议中,已经明确幽州不在唐朝的固有疆域之类,虽然温彦博也知道罗艺并不是真心投降唐朝,但至少罗艺表面上做得很好,自称唐臣,所有的手下都称唐官,而唐朝为了徒而主动放弃幽州,在道义上却输了一着。

    尽管唐朝任命罗艺为纳言,调他回朝出任高官,又任命刘弘基为新的幽州总管,剥夺罗艺的兵权,圣上的用意很明显了,就是想触怒罗艺,让罗艺自己和唐朝决裂,使唐朝摆脱道义上的尴尬。

    不料罗艺却识破了唐朝的用意,一方面高调要回朝述职。一方面却迟迟不出发,这便使得唐朝的如意计划落空,现在隋军大规模进攻河北,罗艺更不可能回去,那么唐朝该怎么办?就这么默认隋朝对幽州的进攻吗?

    温彦博并不是的自己的命运,他的的是唐朝会在幽州之事上失信于天下,以后谁还敢投降唐朝?

    马车驶过了大街。温彦博透过车窗望着熙熙攘攘的大街,行人如织,很多人都背着大包小包。温彦博这才想起离新年已经不到一个月,他心中有些奇怪,隋军进攻河北的消息已经传开了。幽州民众还有心过新年吗?

    “停车!”

    温彦博一声令下,马车缓缓停下,他指着一名拎着大包小包的中年男子吩咐左右随从:“把那个人给我叫上来。”

    几名随从催马上前,将中年男子带到了马车前,中年男子战战兢兢,连声喊叫:“老爷,我没有犯什么法呀!”

    温彦博柔声笑道:“你不用的,我只是问你几句话,没有说你犯法。”

    中年男子听说只是问话,一颗心放下。“老爷要问什么?”

    温彦博沉吟一下便问:“你不知道隋军已经开始进攻河北了吗?”

    “知道,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早传开了。”

    “那你不害怕吗?还这么兴高采烈地要过新年。”温彦博注视着男子问。

    中年男子挠了挠后脑勺,嘴咧了一下,“这个老爷是想听实话吗?”

    “当然。我要听实话,你尽管照实说,我恕你无罪。”

    中年男子苦笑一下道:“其实只要不是魏刀儿打来,那就没有谁会害怕,大伙儿都说杨总管不错,当年带领全城军民防止疫病。救了整个幽州城,很多人现在还感激他,而且听说隋朝还免税分土地,也不强迫人当兵服劳役,说实话,大伙儿还盼着杨总管回来呢!”

    温彦博半晌没有说话,他摆摆手,让中年男子走了,良久,他长长叹息一声,民心竟然盼隋军打来,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走吧!去总管府。”

    马车启动,向总管府疾驶而去。

    幽州总管府,罗艺背着手在房间来回踱步,显得忧心忡忡,他刚刚得到消息,隋军夺下了上谷郡,杨元庆亲率五万大军进驻易县,上谷郡即将成为隋军进攻河北的后援重镇,或者说,是进攻他幽州的后援重镇,然后又会以幽州为根基,继而席卷河北。

    罗艺心中十分烦躁,从今年夏天开始,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危机,他不顾一切地扩兵,使他的兵力达到五万人,虽然不至于像魏刀儿那样全民皆兵,但也已经到了两户一兵的程度,这使得他管辖下的涿郡、渔阳郡和安乐郡三郡民怨沸腾。

    好在他手中还有不少杨广征高丽时留下的老底,这才稳住了民愤,他现在最的的是,新募的两万人训练不足,士气不稳,会不会像魏刀儿军队那样军心崩溃,使隋军不战而胜,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但隋军东征的强大压力还是使罗艺连续几夜失眠,而失眠又导致他心情更加烦躁。

    就在罗艺苦思应对之策时,有侍卫在门口禀报,“启禀王爷,温司马求见!”

    罗艺点点头,“请他进来。”

    他努力使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他不想让下属看出自己焦躁的心情,这对稳住官员们的情绪不利。

    很快,温彦博走进了房间,躬身施礼,“参见王爷!”

    “司马请坐!”

    温彦博坐下,他见罗艺满眼熬得通红,这明显是连续失眠造成,可见罗艺的压力也是极大。

    不等温彦博开口,罗艺便先问他,“我想知道,现在民心如何?有没有陷入一片混乱?”

    罗艺的的是,民心混乱会影响到军心稳定,温彦博不敢对他说实话,只得苦笑一下道:“现在幽州民情还比较平静,大家都忙碌着过年,属下估计,隋军打下上谷郡,也只是想获得一个东扩入口,而且他们不可能留下魏刀儿这个隐患,杨元庆必然会先除掉魏刀儿,至少在春天之前他们不会进攻幽州,这段时间民心都不会乱。”

    “温司马,你觉得我们和窦建德结盟的可能性有多大?”犹豫了一下,罗艺终于忍不住沉声问道。

    “和窦建德结盟!”

    温彦博吃了一惊,连忙道:“窦建德可是幽州军的死敌,薛总管死在窦建德手中,幽州将士无不对窦建德恨之入骨,如果王爷和窦建德结盟,怎么向将士们交代?薛氏兄弟就不会答应,再说,高开道已经明确表示,愿意和幽州军共同抗击隋军东扩,属下认为,就没有必要再和窦建德搅在一起,就算是权宜之计,也是引起将士们的反感,王爷认为呢?”

    “我只是一个念头,随便说说罢了。”

    其实罗艺这两天一直在考虑和窦建德结盟,窦建德在一个月前秘密派使者来见他,表达了愿与幽州军和解的愿望,这就说明窦建德也有和他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杨元庆的想法。

    正是这个原因,罗艺这两天想和窦建德结盟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但他又的遭到下属的抵触,所以他才试探似的问了问温彦博,他发现温彦博抵触情绪很大,便立刻不提此事。

    但温彦博很了解罗艺,罗艺绝不会无缘无故提这件事,他必然是心中有这个念头了,温彦博便语重心长道:“王爷,窦建德是狼子野心,他图谋幽州已不是一天两天,在某种程度上,他杨元庆还要可怕,当然,现在我们是共同的敌人,或许有可能联合对付隋军东扩,但以后呢?王爷想过没有,窦建德势力一旦进入涿郡,恐怕以后灭掉我们之人,不是杨元庆,而是窦建德。”

    罗艺沉思不语,他当然知道和窦建德联合的风险,只是他现在难以承受隋军东扩的压力,他才想到了联合窦建德,任何事情都有代价,关键是这个代价他能否承受。

    温彦博见罗艺并没有完全打消联合窦建德的念头,便又劝他道:“王爷,其实我们手上粮食很充足,还有几十万副兵甲,这是我们优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不必太依赖外人,而且我们有涿郡和渔阳郡这样广阔的土地,只要策略得当,完全能独立抵御住隋军,王爷也不必太过于的。”

    温彦博的这一席话说中了罗艺的心事,罗艺叹了口气,“我觉得我的兵力还是太少了,如果我能有八万军队,或许我就能抵御住隋军东扩,我手上有兵甲,有粮食,可是就没有兵源,先生有什么办法吗?”

    温彦博微微一笑道:“现在离明年春暖花开还有两个月时间,王爷可以充分利用这两个月时间,派人去河北各地宣传,说幽州准备大规模放粮赈灾,那个时候,必然会有大量民众从河北赶来领米,从这些人中招募三万军队还不容易吗?”

    罗艺大喜,这是一个绝妙的办法,他怎么没有想到,几天来心中的纠结顿时豁然开朗,他连声道:“就这么办!我要立刻赈灾。”

    温彦博又道:“在赈灾的同时,我们还需要稳住杨元庆,告诉他,河北饥民太多,我们正在安抚灾民,我想隋朝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我们赈灾的时候进攻幽州,这又给我们争取了训练的时间,王爷觉得如何?”

    罗艺点点头,“司马说得极对,我这就派人去上谷郡。”

    温彦博起身施礼,“属下愿为王爷分忧,前去上谷郡和杨元庆交涉。”

    (本站,。

第八章 合纵抗隋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局,隋军出人意料地在十一月进占了上谷郡,不仅给幽州罗艺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也让其他河北势力也为之紧张起来,在河北四大势力中,最弱的是魏刀儿,其次是高开道,第二是幽州罗艺,最强大的是窦建德。

    面对隋军的强势东扩,河北各大势力都意识到,仅凭一方的力量恐怕是难以抗拒隋军,在这种情况下,摒弃前嫌、联合抗隋的呼声便渐渐在各大势力中出现,首先是罗艺和高开道的联合,他们在对付窦建德北上的战役中,就不止一次联合,而这次隋军东扩,罗艺和高开道便很自然地达成了联盟协议,共同对付隋军。

    而此时,窦建德也有了联合罗艺抗隋的想法,早在一个月前,他便派宋正本秘密赴幽州和罗艺接触,窦建德本来考虑多次接触罗艺后,缓和双方的敌视,然后再提出双方联合的建议,不料隋军提前占领上谷郡,打乱的窦建德的计划,但同时也给窦建德带来了契机。

    夜幕降临,一辆马车驶进了幽州城,马车里宋正本凝视着夜幕笼罩下的一条条街道,脑海里却在考虑隋军下一步的走向。

    和温彦博一样,宋正本也认为隋军攻下上谷郡的目的,是想打开进攻河北的大门,建立一个粮仓军资重地,为明年春天的河北战役打下基础,这样考虑的话,隋军现在攻打上谷郡就完全在情理之中,并不使人意外。

    这说明隋军并没有改变计划,而且他们也需要时间来建造仓库,搬运物资,幽州不是上谷郡,一旦进入对峙状态,若没有充分的粮草供应,在这么寒冷的冬天里,隋军很难打赢这场战争,这不是出奇兵就能取胜。

    所以隋军发动河北攻势的时间。应该还是在明年春天,这就给了他们两个月的时间,他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建立一种临时同盟,合纵抗隋。

    宋正本对自己此行的任务还是很有信心,上个月他秘密出使幽州时,看出罗艺已经动心,而现在罗艺又面临巨大的压力,只要策略得当。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至于高开道那边。宋正本并不担心,只要说服了罗艺,高开道自然也成同盟之一。届时形成一个强大的三角联盟,就不再惧怕隋军的东扩。

    这时,马车开始减慢速度。“老爷,到了!”外面传来车夫的声音。

    宋正本探头望去,却正好看见罗艺把温彦博送出府来,似乎在说什么,宋正本立刻吩咐车夫,“慢一点!”

    宋正本知道罗艺手下部众大都憎恨窦建德,在没有和罗艺谈妥之前,他不想被罗艺的手下看到,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温彦博上了马车。对罗艺道:“明天一早属下就出发,一定会给王爷带来好消息。”

    罗艺微微一笑,“祝司马一路顺风!”

    马车起动,渐渐走远,消失在黑暗之中,罗艺刚要回府,一转身却看见另一辆马车。马车车帘拉开,他看见了一脸笑容的宋正本,罗艺一下子愣住了。

    。。。。。。。。

    书房里,罗艺和宋正本坐了下来,罗艺确实没有想到宋正本会在这个时候突然造访。他刚刚才和温彦博商量了应对北隋东扩的策略,宋正本便出现了。

    一名侍女给他们上了茶。便退了下去,宋正本端起茶碗,微微笑道:“上次和总管谈的事,可有什么说法?”

    罗艺当然知道宋正本说的是什么,本来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